登陆注册
10178800000008

第8章 中国历史文化(7)

二、中国古代水上交通

我国古代的水上交通大体可以分为内河航运与海上航运两个部分。内河百舸争流,每当逆水行船或遇上险滩恶浪时,那些专以纤绳帮人拉船为生的纤夫就起着关键的作用。纤夫背纤和躲避风浪的水上通道叫做纤道,是由一座座架设在水面上的石桥连接而成的,因多为官府出资修建,亦有官道、官塘之称。海上航运也有特殊的码头设施,被称做栈桥。栈桥是在桩上或墩柱上设置梁板而组成的连接码头与陆域的排架结构物,用于装卸货物或上下旅客。我国著名的栈桥位于青岛湾中,由海岸前伸入海,素有“长虹远引”之美誉,被视为青岛市的重要标志。

1.古代运河

中华民族世代繁衍生息的这块古老的神州大地,地势西高东低,黄河、淮河、长江、珠江等主要大河都是由西向东流,东西的水上交通比较方便,但是南北的水运却有很大困难,所以有必要在南北之间开凿人工河道。春秋时期,最先开凿运河的是陈、蔡、楚等国,其中比较著名的运河有吴国沟通太湖和长江的胥河、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和沟通淮河和黄河的荷水,以及稍后的魏国沟通黄河和淮河的鸿沟;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为了解决南征部队的粮饷运输问题,在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城附近湘江和漓江的分水岭上兴修了灵渠,将珠江水系与长江水系直接连接起来。灵渠是世界上建造最早的使用船闸的运河,也是最早的跨越山岭的运河,在国外,最早的船闸直到1375年才在欧洲的荷兰出现;除灵渠外,我国在世界内河航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还有一条著名的运河,就是世界上最长的京杭大运河。这条运河北与海河相连,南与钱塘江相接,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成了统一的水运网。

在我国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工程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向北扩张势力,在公元前486年引长江水经瓜洲(今江苏省邗江县南部)北入淮河。这条联系江、淮的运河从瓜洲到末口(今淮安附近),当时称为邗沟,长约150千米,是京杭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河道。隋朝实现了全国统一之后,开凿了广通渠、通济渠和永济渠。广通渠连接长江与黄河;通济渠是在洛阳附近引黄河水流向东南进入汴水,沟通黄、淮两大河流的水运;永济渠是利用沁水、淇水、卫河等河为水源,引水通航,在天津西北利用芦沟(永定河),直达涿郡(今北京)的运河。同时,还疏浚了邗沟(时名山阳渎)和纵贯太湖平原的江南河。由于这些渠道都以政治中心长安、洛阳为枢纽,向东南和东北辐射,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同时,它们的规格又基本一致且互相连接,便形成了东南通到余杭、向东北通到涿郡的古今中外最长的运河;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后,修建了济州(从济州鲁桥镇到须城安山)、会通(须城安山到临清)、通惠(大都到通州)等河,明、清两代,又对大运河中的许多河段进行了改造,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千米。京杭大运河利用了隋朝大运河的不少河段,如果从北京到杭州走运河水道,前者比后者缩短了900多千米的航程。目前国外著名的大运河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苏联土库曼运河等。这些运河的长度不但都比我国的大运河短得多,而且也都比隋朝开凿南北大运河的时间晚1000多年。

2.古代海运

至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就已经有了航海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越国和齐国是主要的航海诸侯国,也加强了我国与朝鲜、日本等近邻国家的来往;秦始皇时非常重视航海,统一全国后曾五次巡视各地,其中有四次巡游海上。此外,徐福东渡日本也是当时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汉武帝时期,汉朝出动强大的水师征服了东瓯(今浙江东南部)、闽越(今福建部分地区)、南越(两广部分地区)等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了海疆,为沿海航路的畅通创造了条件,并开辟了北起辽宁丹东南至广西白仑河口的南北沿海航线、从山东沿岸经黄海通向朝鲜和日本的航线以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三国时期,东吴组织的几次大规模航海,人数都在一万人以上,最多达三万多人。船队先后到达了辽东、海南、台湾等地,以及朝鲜和东南亚诸国。最值得一提的是公元230年,吴王孙权派卫温率万名官兵航海东抵夷州(台湾)的航海活动。南朝刘宋时期,日本曾先后八次遣使者经南道航线来中国,“献方物”,求诏封。来往中除了中国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大量传入日本外,梁武帝时汉人司马达还把印度的佛教带到日本,从此日本文化又受到佛教的影响。到唐朝,我国的航海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水手以航海技术高超而闻名于世。他们不仅掌握了亚洲东南信风和季风的规律,而且也有一定的航海天文知识了。唐人除利用秦汉开辟的我国沿海航线外,还历经艰辛,打通了去堪察加半岛的航线,并使往来于日本与我国的海上航线增加到八九条之多。宋元是我国历史上海上交通最繁盛的时期之一,造船和航海业非常发达,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也都有重大的突破。元朝统治者对海运给予了更大的重视,开辟了海道运输。到明朝,造船业与航海业都达到中国古代航运史的顶峰:坚固耐用、性能优良的大型战船在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战斗中都大显神威;闻名中外的郑和船队七下西洋途经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现今非洲东岸的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与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谱写了中外人民友好交往的新篇章。他们绘制的《郑和航海图》、总结的航海经验和开拓的远洋航路都是留给后人的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人们看到,至今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一直保存着纪念郑和航海的文物和古迹,如在爪哇有三宝(保)垅、三宝(保)洞、三宝(保)公庙等,在泰国也有三宝(保)寺。明代杰出的航海家郑和以其卓越的才能、英勇无畏的精神所领导的七下西洋的壮举,实为15~16世纪世界大规模航海时代之开端,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历史事件。

3.海上丝路

汉朝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远洋航运有了较大的发展。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武帝时曾派使臣、贸易官员和应募商民,从广东出发行船约五个月到都元国(苏门答腊),再行船四个月到邑卢没国(缅甸太公附近),又经两个多月到黄支国(印度马德拉斯附近),自此往南到已程不国(斯里兰卡)。最后由黄支国返航,约八个月到皮宗(马来半岛),又行八个月返回中国。这是我国航海船舶经南海,穿越马六甲海峡,在印度洋上航行的真实记录。当时,已不程国是交通中转站,中国从此处可购得珍珠、璧琉璃、奇石异物等,中国的丝绸等则由这里转运到罗马等地。东汉桓帝在位时,大秦(罗马帝国)派遣使者航海来到中国,从而开辟了中国和大秦之间的海上通路。这是中国同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的最早记录。这种友好往来,把当时世界上两大帝国——东方的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联结起来,构成了一条贯通欧、非、亚洲的海上航线。这是继陆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之后又开辟的一条海上丝绸之路。

到唐中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海外贸易来往进入新的高峰。从中国广州开始,过海南岛东南,沿南海的印度支那半岛东岸而行,过暹罗湾,顺马来半岛南下,至苏门答腊岛东南部,航抵爪哇岛。再西出马六甲海峡,经尼科巴群岛,横渡孟加拉湾至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再沿印度半岛西岸行,过阿拉伯海,经霍尔木兹海峡抵波斯湾头阿巴丹附近,再溯幼发拉底河至巴士拉,又西北陆行到底格里斯河畔的阿拉伯帝国都城巴格达。如果继续两行,除陆上通往地中海外,还可由波斯湾再出霍尔木兹海峡,沿阿拉伯半岛南岸西航经阿曼、也门至红海海口的曼德海峡,南下至东非沿海各港口。唐人将航船泊岸之处盛产之象牙、犀角、珍珠、宝石、珊瑚、琉璃和乳香、龙涎香等各种香料,以及玳瑁等物大量收购后运回中国,而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铁器等物产也远销亚非各国。

三、中国古代交通工具

1.中国古代的车

在远古时候,人类最早的运输工具是木棒。进入了畜牧时代,某些野兽经过驯化成为家畜,供人役使。驮运物品的驮兽便成了人类的重要运输工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一种重要的运输工具“橇”诞生了。人们在橇的木板底下安放圆木,以滚动代替滑动,相传“车”就是从橇这种原始运输工具逐渐演变来的。

中国是最早使用车的国家之一。相传古人在黄帝时代就已经创造了车。商代,人们已经懂得用马和牛来驾车了。春秋战国时期,车辆制造业有了更快的发展,特别是车辕开始由单辕改为双辕,这使车辆更加牢固,载重量也更大了。到了汉朝,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车的种类增多且主要用于载人装货,而不是战场了。唐宋以后,车辆的制造技术也有所进步。南北朝时出现了12头牛驾驶的大型车辆。当时还出现了磨车。磨车上装有石磨,车行磨动,行10里磨10斛。至于三轮车在唐末五代时就已出现,但没有得到推广。到了宋朝,官僚们坐轿子的风气渐渐兴盛起来。这时高级车辆的制作和改进得不到重视,制车技术的重点也逐渐由乘人的车转到载货的车。当时的大车叫“太平车”,用五至七头牛拖拉。还有独轮车,前后两人把驾,旁边两人扶拐,前用驴拉,叫做“串车”,明朝称之为“双缱独轮车”。明清时期除了陆续出现许多新型车辆和异型车辆外,还出现了帆车,即在车上加帆,利用风力助车行进。到清朝时又出现了铁甲车和轿车。

2.中国古代的轿

轿子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据史书记载,轿子的雏形远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存在。如果从地区来看,在南方交通不便的山区中,轿子的普及较北方平原更快。但是直到唐朝,肩舆除了帝王乘坐之外,一般还仅仅为妇女和老弱有病的官员所享用。轿子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宋朝得到较大普及。这些轿子虽然同汉唐时期的轿子大同小异,仍两人抬杠,但选材精良,以硬木为主,上雕花纹飞龙,造型美观,样子和近代见到的大致相同。明清时期,轿子发展为四人抬或八人抬。王公贵族之所以越来越宠爱轿子,是因为坐在这种特殊的交通工具上,无车马劳顿之苦,安稳舒适。

古代的轿子,大致有两种形制或类型,一种是不上帷子的凉轿,也叫亮轿或显轿;一种是上帷子的暖轿,又称暗轿。不同的官品,在轿子的形制类型、帷子的用料颜色等方面都有严格的区分。如明清时期的一般官吏,得用蓝呢或绿呢作轿帷,所以有“蓝呢官轿”、“绿呢官轿”之称。另外,轿子按其用途的不同也有种种不同的名字:皇室王公所用的称为舆轿;达官贵人所乘的叫做官轿;人们娶亲所用的那种装饰华丽的轿子则称为花轿。抬轿子的人有多有少,一般二至八人,民间多为二人抬便轿,官员所乘的轿子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之分。如清朝规定,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抚乘“八人抬”,督抚部属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钦差大臣乘“八人抬”等。至于皇室贵戚所乘的轿子,则有多到10多人乃至30多人抬的。乘轿处处显示着封建社会里森严的等级制度。

同类推荐
  • 归纳类推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归纳类推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基督山伯爵(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基督山伯爵(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财务会计(第二版)

    财务会计(第二版)

    余海宗编著的《财务会计(第2版)》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借鉴了国内外相关资料,立足我国会计实务,以会计要素为主线,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问题。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为了便于读者自学,每章最后增加了本章小结和关键词。具体修订内容:增加了对财务会计概念及特征的阐述;对存货的初始计量问题进行了修改;增加了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的会计处理;补充了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具体会计处理;完善了同一控制下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企业合并的处理以及应当考虑的因素;修改了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
  • 四体常用歇后语3000条

    四体常用歇后语3000条

    本书共选编了中华歇后语3200条,以宋、楷、行、隶四种字体,按照汉语拼音音序编排。
  • 信(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

    信(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信者,人言也。言无反覆、诚实不欺,是为信。
热门推荐
  • 小女倾城,妖孽别再追

    小女倾城,妖孽别再追

    苏夜歌从一位22世纪的杀手一招穿越到相府小姐,原本是孤儿的她还没感受几天的爱,她的爷爷就一夜之间神秘消失,她就走上的寻爷之路……而神秘的他从此走上了追妻之路,没办法,谁叫他钟意她,万水千山也陪她去找,刀山火海也陪她去,不过……我会护你一世周全.
  • 崩坏世纪

    崩坏世纪

    空间的碎片,历史的尘埃,向人们讲述了一段尘封的辉煌,它空前绝后,无上璀璨。但它依旧没能逃过时间的洪流,被历史湮灭,被后人所传颂。无数强者穷尽一生,想找到失落的源头,但经历了千年,依旧一无所获。然而,一个一心回归的穿越少年,却无意寻找到了世界的本源,揭示了一切,但事实真相却无法让人接受。这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没有人知道。一场噩梦正悄然逼近。
  • 暧昧高手

    暧昧高手

    初入云城,谭菊秋很想低调做人,无奈各路美女纷沓而至。高傲冷艳的美女总裁,霸道强势的女神保镖,清纯丽人的美女教师……“最后强调一遍,哥只谈人生,不开后宫!”
  • 替嫁二小姐:唯宠少夫人

    替嫁二小姐:唯宠少夫人

    一场变故,姐姐不愿嫁给陆麒麟,于是凌陌婷就成了牺牲品,代替姐姐嫁给了他。原本以为只会是一个摆设,坐在那里当花瓶,可却怎么也没想到,那男人把她当成宝一样捧在手上。“boss,少夫人喜欢我们公司旁边的那个法式餐厅的菜。”陆麒麟想都不想就说。“买了!”“boss,少夫人被一个地痞欺负了。”“把那家伙送警局喝茶去。”陆麒麟头也不抬就说。“boss,老夫人说少夫人是全世界最好的儿媳妇。”“请她老人家来跟我们一起住!”某总裁毫不犹豫。
  • TFboys之玺欢的路口

    TFboys之玺欢的路口

    留恋的路口,怎可忘怀?时间已过,心底存留
  • 我爱老师:跨越年代的宠爱一生

    我爱老师:跨越年代的宠爱一生

    一次偶然的遇见,高中时代的戴清歌看着路旁两个小女孩手拉手自嘲年少真好,却不曾想到多年以后学成归来竟然成了当年那个叫顾淼小女孩的课堂内外双料老师。一见钟情的两人如何摆脱年龄身份的枷锁,跨越年代的两人终究会不会有结果?
  • 西畴老人常言

    西畴老人常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湖依旧

    江湖依旧

    公元184年武林三大奇书之玄天秘录重现江湖。武林盟主叶振海与邪王赵之轩皆被张角重伤惊恐逃战,霎时间正邪武林一座尽惊,染指垂涎。同年张角起兵,触心魔暴病亡,玄天秘录至此无踪可寻。公元190年中原武林为民请愿展开清君侧策,洛阳城破,邪王赵之轩独战叶震海,双双负伤,同时张角之女张瑶趁乱潜入皇宫取回太平经,出城之际却遭神秘人阻拦,张瑶情急之下藏书与路人叶乐,引神秘人远遁。神秘人发现破绽后回身追杀叶乐,叶乐将太平经一分为二,掩护生死之交邹达逃离,逃至洛水激发血脉,与神秘人对击一掌跌落洛水,生死不明。随后太平经既是玄天秘录的消息在武林之中不仅而走,天下武林为之疯狂。
  • 王妃是个吸血鬼

    王妃是个吸血鬼

    穿越千年,吸血鬼重生为人,却继承吸血鬼始祖血统,可操纵元素异能,且看凌芯郡主如果女扮男装泡妞,终成青龙国王妃,与战神王爷江湖寻宝探秘,抢夺无可匹敌之巨富财宝和一统天下之秘术……
  • 广义虚拟经济论文集1

    广义虚拟经济论文集1

    这是本观点比较标新立异的虚拟经济论文集,共收论文17篇,具体内容包括:单边主义把世界引向何方;虚拟价值的人类活动论依据;从生活价值论解读财富属性;广义虚拟经济概论十题;基于不同视角的虚拟经济观点综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