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的概念大约形成于西周时期,最初的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朝向日光则为阳,背向日光则为阴。西周时期的诗歌中有多处记载“阴阳”的地方,如《诗经·大雅》中就有“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的记述。《周易》中的卦象也由阴爻和阳爻组成。而且古代先贤们也开始用阴阳来解释、分析一些难以理解或不能直接观察的复杂事物的变化机制。例如,《国语·周语》记载伯阳父用阴阳来解释当时的大地震,说:“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把地震的发生理解为大地内部阴阳两种对立的物质运动势力的不协调。随着时间的推移,哲学家不但认识到事物内部存在着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而且认识到这两种势力是运动变化的、相互作用的。阴阳的相互作用推动着宇宙中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和变化。例如,《管子·乘马》说:“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国语·越语》说:“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说明四时与昼夜的更替、日之升落、月之圆缺,皆为阴阳相互作用、运动变化的结果。
世界本身就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的相互作用促成了事物的发生,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传统的“阴阳说”有三重含义:一是指阴阳两种元气,交媾而成万物;二是指不同的物性,如向背、明暗、虚实、刚柔、正反、上下、动静、凹凸等;三是指不同的事物,如天地、日月、男女、背腹等(以上指物),以及进退、得失、成败、增减、生死、消长等(以上指事)。先哲们以“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说明相对事物或某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对立、制约、排斥、互根、互用、互藏、交感、消长、转化、自和等运动规律和形式。他们将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定义为阳,将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定义为阴。阴阳的“所指”很宽泛,无处不在。
中医学将阴阳学说用于解释人体,认为人体是由各种既对立制约又协调统一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正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这就相当于人体之中的激素既有兴奋作用,也有抑制作用;它们之间既有拮抗作用,也有协同作用;任何一种激素的过剩和过衰,都会导致机体的病变。阴阳也是如此,阴阳失调则会出现病变,如阳盛则大热、阴盛则大寒、阳虚则虚寒、阴虚则虚热等。阴阳分而异名,合则一体;异名对立,一体互根。阴中有阳,阳为阴之根;阳中有阴,阴为阳之本。阳中之阴,是谓阴精;阴中之阳,是谓阳神。是故太极图中,浩瀚之阴存一点阳神,氤氲之阳有一丝阴精。阳神运而生阴,为阴不竭之源泉;阴精转而生阳,乃阳无穷之动力。故阳动生阴,阴动生阳。人体五脏属阴、六腑属阳,故五脏之阴能化六腑之阳,六腑之阳能生五脏之阴。气属阳,血属阴,故气能生血,血能濡气。神属阳,精属阴,故神生而精成,精至而神旺。体(物质)属阴,用(功能)属阳,故体以致用,用以生体,也就是物质产生功能,功能化生物质。人体阴阳相互资生,阳强则阴柔,阴平则阳秘。阴阳学说帮助中医学构筑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并贯穿于其中的各个方面,指导着历代医家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
1.2.3五行学说——相生相克,周而复始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五行相生相克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相乘与相侮和五行的母子相及四个方面。其中,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将此关系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木为火之“母”;由于火生土,故“我生”者为土,土为火之“子”。木与火是母子关系,火与土也是母子关系。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难经》将此相克关系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因此,五行相克,实为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以木为例,由于木克土,故“我克”者为土,土为木之“所胜”;由于金克木,故“克我”者为金,金为木之“所不胜”。中医学以五行学说解释人体,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等分归于五行之中,构筑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阐释此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相互关系。如肝属木,脾属土,而木克土,所以肝气郁结则易伤脾,出现不欲食、腹胀满的症状;又如肺属金,而土生金,故脾气不足易致肺气不足,出现声音低微、有气无力的表现。
最早记载五行的文献是春秋时期的《尚书·洪范》,书中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虽然《尚书·洪范》所记载的五行概念有形质、有功能,并已呈现出以五行归类其他相关事物的趋势,如对五味的划分等,但对其功能的描述及对最早期的分类体系的应用,均未脱离五材的原始含义,说明五行概念起源于五材。此时的五行尚未被高度概括为哲学范畴,同时,亦未出现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的思想。从现存文献来看,最早完整记载五行相生的文献是《管子》,《管子》中《幼官》《四时》《五行》和《轻重己》等诸篇集中表述了阴阳五行的内容,在这些篇章中,虽然未见到关于五行相生内容的明确记载,但其多处呈现的木、火、土、金、水的排列次序显示出其已有五行相生的思想,而这些篇章对五行相生的描述,则是与五季的时令联系在一起的,意味着五行相生的思想已经出现。最早记载完整的五行相克顺序的是春秋末期的《左传》,在《左传·文公七年》中记载有“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尽管在这段文字中并未直接提到“五行相克”,但其以水、火、金、木、土排序,呈现五行相克的顺序,说明当时对五行相克关系已有了明确而完整的认识。至战国后期,阴阳五行派的代表人物邹衍将“五行相克”说进一步发挥应用,用之解释王朝的递迁、政权的更替,提出著名的“五德终始”说,代表着五行生克理论至此已臻于完善。
五行学说诞生之后,《管子》初步实现了五行学说与精气学说、阴阳学说的结合,到战国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纂的《吕氏春秋》系统地将五行与方位、季节、味、声、色、(祭祀)脏体、人事活动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主要涵盖天、地、人(主要为人事)的配位图式,而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继续丰富了这一配位图式,并首次出现了按脏腑性质进行配位的五行五脏配位方法。可以说,五行学说是“把世间众品分门别类的形态学分类体系和解释世间万象相生相克的动力学功能系统”。哲学意义上的五行学说完备以后,便迅速地被吸纳进医学体系,与更早进入医学的精气、阴阳学说一起指导着《黄帝内经》完成对远古至秦汉以来的医学经验的总结,并同时将哲学的精气、阴阳、五行理论发展成可以指导后世医学继续发展的医学模式。《黄帝内经》对五行学说的运用是有常有变的。“常”主要体现在对发展完备后的哲学的五行学说的规则利用上,基本继承了《吕氏春秋》《淮南子》反映的五行与方位、季节、味、声、色的配属,并在天人相应、取象比类的原则指导下将这种配属关系扩展到人体,采用《淮南子》按脏腑性质进行配位的五行五脏配位方法,并根据脏居于内、形见于外的原则将五脏与相应的肢体、官窍、情志联系起来,建立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系统,用来指导疾病诊断、说明疾病的传变、判断疾病的预后、指导疾病的治疗等。“变”,由于五行学说是建立在哲学思辩基础上的一般规律,而人体生理、病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人体推演五行规律时必然要有所变化,才能符合人体实际,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也发展了五行学说。
为说明五行生克理论可指导疾病的治疗,这里我们讲一个范进中举的故事。一天,在铜锣声中,三名差人分乘高头大马飞报范家:“范老爷高中举人!”范进一见大红报帖,不料竟一跤跌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待醒来时,却变成疯子。一个公差想了个主意,让平日范进最惧怕的老丈人狠狠打他一个嘴巴,并骂道:“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这一招使范进疯病不药而愈。范进为何突然病疯,又为何一记耳光不药而愈?可以用五行学说进行解释。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的物质及其运动与变化所构成。具有这五种属性的物质,通过相生(木、火、土、金、水、木)和相克(木、土、水、火、金、木)维持和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祖国医学则以五行学说来研究人体,认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脏与情志活动(五志)相关,肝志为怒,心志为喜,肾志为惊,……怒伤肝,喜伤心,恐伤肾,……连下锅米都没有的范进,对突如其来的喜事毫无思想准备,故大喜而伤心志,使脑功能失调,引起“心因性”精神病。按五行理论,水能克火,即恐能制喜。因此,当范进受到突然恐吓之后,狂喜的兴奋状态受到抑制,而恢复常态,病豁然而愈。
1.3中西医的差异与统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东方和西方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和西医。中医和西医可以说是人类医学之树生长出来的两支枝繁叶茂的枝杈,那么中医和西医这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差异在哪里?中医和西医能够相互补充,共同在治疗疾病、恢复人体健康上发挥作用吗?
1.3.1从《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看中医和西医的差异《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是东西方医学的开山之作,它们的问世,标志着东西方医学已不再是简单的医学活动和一些零散的医学经验。《黄帝内经》以五行学说为指导,而《希波克拉底文集》则以四体液学说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