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及禁忌分类
禁忌从物的角度讲,指“神圣”“不洁”或“危险”的事物;从制度层面看,即属言行上被“禁止”或者心理上被“抑制”的一种行为禁制。危险和具有惩罚作用是禁忌的两个主要特征。是人们为自身的功利目的而从心理上、言行上采取的自卫措施,是从鬼魂崇拜中产生的。
禁忌大致可分为原初阶段、次生阶段与转化消亡三个阶段。丧葬禁忌与祭祖是禁忌的原初形态,与鬼魂信仰的联系最直接。次生阶段人们继承了原始时期的鬼魂崇拜所出现的禁忌,将它们制度化、礼仪化,并作出繁琐的规定。在人们的生活中,无论是礼仪、节日、行业等,凡认为不吉利的,几乎都在禁忌之列。从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近代开始,科学逐渐深入人心,但禁忌在有些领域和许多人的心灵深处,依然留有烙印。
关于禁忌的由来,任骋先生在其《中国民间禁忌》(200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中大体上讲到四个方面。一是对灵力的崇拜和畏惧;二是对欲望的克制和限定;三是对仪式的恪守和服从;四是对教训的总结和记取。这里,简称之为:灵力说、欲望说、仪式说和教训说。
在我国,当代民俗学界非常重视对禁忌的分类。任骋先生认为,由于禁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对禁忌的认识往往多视角、多学科,所以禁忌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别。比如将禁忌分为:关于行为的禁忌、关于人的禁忌、关于物的禁忌;宗教禁忌、生产禁忌、语言词汇禁忌、生活禁忌;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命运崇拜等。具体讲不外乎以下几种分类:
按禁忌信仰根据方面,可以将禁忌分为禁忌对象(禁忌事物)是“神圣的、圣洁的”和“不纯的、不洁的”两大类;
按禁忌主体(执行禁忌者)的禁忌行为方式,可分为:看的禁忌、听的禁忌、说的禁忌、做的禁忌、食的禁忌等若干类;
按禁忌产生的时间分,可分为原始禁忌、古代禁忌、近代禁忌、现代禁忌、当代禁忌等等;或者分为汉代禁忌、唐代禁忌、宋代禁忌、清代禁忌等等;
按禁忌所在的地域分,可分为欧洲禁忌、太平洋禁忌、尼罗河流域禁忌、中国禁忌、吴越禁忌、定县禁忌、丁村禁忌等等;
按宗教类别分,可分为道教禁忌、佛教禁忌、伊斯兰教禁忌、基督教禁忌等等;
按人种分,可分为白人禁忌、黑人禁忌、黄种人禁忌、红种人禁忌等等;
按民族分,可分为汉族禁忌、回族禁忌、满族禁忌、朝鲜族禁忌、日耳曼族禁忌、犹太人禁忌、吉普赛人禁忌、俄罗斯人禁忌、印第安人禁忌等等;
按职业领域分,可分为农业禁忌、渔猎禁忌、商业禁忌、医药业禁忌等等;
当然,还可以按年龄、性别、事态等形式来划分禁忌类别。
新闻、新闻语言与新闻的相关禁忌
一、新闻之定义
新闻的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记者来信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新闻”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唐代,指的是新近听来的事。后来《红楼梦》里出现的“新闻”,开社会新闻之先河,指的是见到的有趣的新鲜事。
在我国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王中教授引入传播学概念,把新闻定义为“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另外甘惜分教授把新闻定义为“报道或评述最新的重要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何事、何人、何时、何地、何因是新闻的五要素,因为在英文当中这每个要素开头的字母都是“W”,所以简称“五个W”,即Who、What、When、Where、Why;新闻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新闻语言之特点
新闻要用新闻语言来写作。所谓新闻语言,是相对文学语言、外交语言、计算机语言等而言的。新闻语言应该是传播信息、报道事实的语言。要求具有新鲜、快速、简短、准确、鲜明、生动。因此,新闻不是刻板的公文,更不是浪漫的文学,而是“纯粹的事实”。
第一,准确、真实是新闻语言的根本
新闻界历来把“准确、准确、再准确”奉为写作基石,而文学语言恰恰要求比实际存在更好、或更坏,更有艺术感染力甚至意识流。前者强调发挥洞察力、观察力和真实还原现场场景的能力;后者强调构思技巧,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
第二,新闻语言有不同体例和风格
新闻中,消息一般是具体陈述与抽象概括相结合的语言。而通讯、特写等体裁承担着展开事实、描写事实、再现事实乃至解释事实的任务,比消息更形象、更丰富、更有感情色彩。当然,新闻语言风格同时还取决于新闻事件本身的基调。比如党代会、“两会”一般以严肃活泼的基调为主;比如节日报道则以欢快的基调为主;而有关战争、台风、瘟疫等与死亡有关的报道则要以严肃、凝重为主。新闻语言风格也考虑报道人物的语言个性。比如领导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第三,新闻语言主要采取“白描”手法
“白描”,原指中国绘画中的一种传统技法,即在作画时纯用墨线勾描形象,线条简练而逼真,不用颜色渲染,有的只是略施淡墨。新闻语言的“白描”,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法,即不用或谨慎使用形容词修饰,更不用“极大地”“十分兴奋”等副词,而以质朴的文笔,简练而直接地勾勒出事物的特征。
三、新闻写作的八大禁忌
新闻禁忌,即在新闻写作中被“禁止”的表述或引用,包括禁用的词语、俚语、事件等。另外,还有违背新闻本身写作特点的情况,比如基于新闻报道的客观原则要求,诸如不能把新闻写成广告、公文、专业文章,不能运用第一人称,不能在报道中发表议论,最好不要使用修辞格等做法。
禁忌一:把新闻写成广告
新闻通稿的作用是通过媒体把事情说清楚,而不是免费的广告。很多企业的新闻通稿是由广告部门或委托广告公司制作的。由于广告公司业务习惯,很多新闻通稿会写成广告样式。通稿中的文字往往被唯美处理,但具体的时间、地点却没有提到。
禁忌二:把新闻写成公文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有时也称文件,如命令、决定、通知、报告等等。公文有公文的语言。很多企业经常会把新闻通稿写成一篇公文。很多的通稿是用“随着”两个字开篇的。较多的公文语言模式还有:“该”,“第一……第二……第三……”,“一是……二是……三是……”。这些字或句式用在公文中是很合适的,因为公文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公文的用语必须严谨明了,容不得花里胡哨。但这类字、句式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就使报道显得不伦不类,既不像公文,也不像报道。
禁忌三:把新闻写成专业文章
有些记者为了显示权威和行业特色,往往会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和专业称谓,而没有用新闻语言解读专业术语,造成很多普通读者看不懂这类“专业新闻”。
禁忌四:无细节新闻
细节是最能表明真实情况的资料。因此企业完全可以在企业对外发布的资料中公开无需保密的细节内容。另外,数字也可以说明新闻材料的真实,而新闻媒体往往可以从数字中找到新闻点。比如,在新闻通稿中需要某个人物时,最好不要很笼统地使用某某企业工作人员、专家、业内人士等称谓,完全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来表明人物身份的可信性。比如你可以使用这样的词汇来描述一个顾客:“一位身穿白色POLO牌T恤衫的顾客”。当你需要描述一位企业内部员工,而又不能透漏他的姓名和身份时,也一定要尽可能地通过细节表现他的真实。比如你可以写为“不愿透漏姓名的某单位工作人员”,这样比很笼统的说法更加有利。
禁忌五:突破“禁区”的新闻
比如在报道政治主权、民族宗教、国际关系、法律当事人、人权问题等方面,都有许多明确规定的“禁区”,但是因为新闻从业人员在这方面教育的缺失或者滞后,往往会造成许多新闻事件,或者因为新闻事件而引发的社会群体事件、国际关系紧张局势、民族冲突、宗教不和谐等。
禁忌六:记者亲历的表述不能运用“第一人称”
基于新闻的客观原则要求,一般不提倡记者直接使用“我”“我们”“我的”“我们的”这样的字眼,除非是新闻当事人的引语。新闻报道一般是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在亲历新闻、置身其中的前提下,记者本身变成了权威知情者时,可以采用“记者看到”来写作,而不能用类似“在事发现场,我看到……”的说法,记者在这里是一个公众委托的受过新闻专业训练的观察者,而不是个体意义上的某个人。
禁忌七:不能允许“记者的感受和评论”
新闻的客观性要求记者不要把自己的个人意见写进稿件中,读者需要了解的是被采访人的情况,而不是记者要说的话。从新闻报道的专业要求来看,记者一般不能发表评论,也不必大谈自己的感受。记者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建立在纯粹的预测、模糊的二手资料或者个人的知识储备之上,记者的观点应该来自他所报道的故事和其中人物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禁忌八:不能运用修辞格
辞格是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采用的有明显特点的修辞方式,也叫修辞格。辞格的种类很多,包括比拟、比喻、排比、借代、夸张、双关、仿词、婉曲、反语、对偶、层递、顶真、映衬、反复、设问、回环、对比、反问等类别。
新闻源使用辞格,他们说的话可以被当做直接引语,这无可厚非,也用不着太多的讨论。但新闻写作中一般不提倡记者在陈述事实时使用辞格,这是新闻写作与其他写作不同的一个地方,新闻报道的客观原则约束了辞格的运用。英国作家乔治·奥维尔在讲到写作六要素时,首先指出了对比喻这一修辞格的禁用要求:“不要使用那些你常在报纸上看到的隐喻、明喻或其他比喻。”
四、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禁忌
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只有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把握好新闻报道和隐性采访的度,才可以更好地使用这一采访方式。尤其要特别警惕跨进如下法律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