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的早期修炼,那都是把人生倒着看
努尔哈赤努力劳作,足迹踏遍了辽东大地。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走出校门,这句话就是局部的真理,更何况,在那个用刀剑说话的年代。
对他而言,万里路已走了,无数人也阅了,一生受用的财富已经在积蓄了。
女真是渔猎出生,生存的威胁使得人人都有一身本领。
骑马射箭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就好像现在流行的职场技能三件套——开车、外语、计算机。
教育从娃娃抓起。在童年时期,无论男女。一律学习骑射。善于骑射、作战勇敢的人,会被冠以“巴图鲁”的称号,就是“勇士”的意思。
年幼的努尔哈赤在艰苦的生活锻炼下,不仅没荒废那一身武艺,反而更加精进。
努尔哈赤迫于生计,经常在东北各个市场之间奔波,接触到大量来自各地的商人,不仅有来自朝鲜和蒙古的,还有来自关内如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的,特别是在努尔哈赤祖先开办的抚顺马市,更是八方商客,络绎不绝。
努尔哈赤常年与内地的商人打交道,对汉族文化的接触也逐渐增多,繁荣昌盛的汉族社会在他孤陋寡闻的内心里逐渐扎根成了一种渴望。
努尔哈赤恐怕不止一次地梦见雄伟的大明皇宫、宽阔的北京城街道、顺滑的绸缎衣裳。
史书记载,这个时期的努尔哈赤经过与汉人多次接触,对汉族产生巨大的向往,主动学习汉文化,精通了汉语,平时最爱阅读的书就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因为书中的英雄人物、丰富的战例、用兵的神奇以及治国安邦的道理,都极大地吸引着努尔哈赤,不断刷新着他的三观。
然而,努尔哈赤真的喜欢“阅读”《三国演义》吗?
努尔哈赤是女真人,女真族在当时是没有文字的,官方的文件都是使用蒙古语或者汉语。他们的思想和生活习性都还停留在原始社会晚期,根本还不懂教育的意义。那些极少数的文化人都是在明廷留过学的或者是明廷派遣过去的。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每天的生活除了到市场上卖山货,便是跑到山林里去采山货。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温饱问题都还只是勉强解决,他会深沉文雅到去学习汉语,阅读《三国》?
没错,古代确实不乏凿壁偷光、囊萤映雪这样衣食有忧仍不辍学习的例子,但是,人家这样努力,不只是因为兴趣,而是投资。学而优则仕,古代读书才是出路。但是对于努尔哈赤,一个女真族人,他读书会有出路吗?为了兴趣饿死自己,他干得出来吗?
经常和汉朝商人做生意,能说几句汉语是正常的。但如果是精通、毫无障碍地阅读《三国》,那起码也得有个汉语八级水平吧?现在的大学生,考个外语四六级都有难度,你让一个从来没受过文化熏陶,又没有时间看书学习的人直接考汉语八级?除非他是万中无一的语言天才。
长大后天天忙着骑马打仗,夜里睡觉的时间都没有,还想着留出时间来看书?拿了那么多场胜利,那是《三国》里看来的?那都是拿命换来的经验,血的教训!成吉思汗看过多少兵书?人家用兵如神,那都是杀出来的经验。不过赵括倒是看过不少兵书,可惜才打一仗就丢了性命。
所以说,努尔哈赤可能接触过《三国》,可能听过里边的故事,可能仅仅就是在市场上卖山货时坐在茶馆外边偷偷听到了几段评书。
或许另外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真的遗传了他外公王杲的基因。史书记载,王杲“为人聪慧,有才辩,能解番汉语言字义”,也就是说王杲天资聪颖,精通汉族语言。而且后来努尔哈赤又投奔了外公,跟外公生活在了一起。如此一来,有天赋,有环境,似乎确实可能。
但实际上,从努尔哈赤一生的表现来看,似乎没有这种天才痕迹。而且跟外公生活在一起,也就两年的时间,一个文盲,两年之内突击成一个语言大家?这难以叫人信服。而且“史书记载”,谁敢确定这执笔的史官写出来的有几分真实,几分谄媚?
为了御用文人的一句溜须之辞,花费了这么多墨水来讨论。假大空一旦成了权威,实在害人不浅,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权威,那也成不了假大空啊。
爷爷与外公杠上了
在大明集团驻东北办事处里面有这么两个人。
姓名:觉昌安;王杲。
和努尔哈赤的关系:爷爷;外公。
职位: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建州右卫都指挥使。
(现代职位):大明集团驻建州区执行副总经理,两人分管建州东区、西区。
业绩:觉昌安曾经业绩不错,但在和最大的竞争对手斗争中失败。虽然还是副总经理,但是实权已经不大;王杲业务能力很强,偶尔还会抢占总公司的市场,正在努力成为建州区的总经理。所以觉昌安主动提出给王杲打下手。
表面关系:亲家。觉昌安的儿子娶了王杲的女儿。王杲的儿子娶了觉昌安的孙女。
深层关系:敌人。觉昌安给王杲打下手是间谍行为;王杲利用觉昌安控制建州区的市场。
发展关系:王杲的女儿去世了,觉昌安的儿子娶了海西区总经理的女儿,开始逐渐摆脱王杲的控制,同时向大明集团投诉王杲,想把王杲搞下台,独自控制建州区。
唯一的纽带:努尔哈赤。
这唯一的纽带不牢固,很快就松懈了——努尔哈赤离开了家。
继母容不下他,父亲管不着他,终于,在15岁那年,努尔哈赤带着10岁的弟弟舒尔哈齐离家出走,投奔外公王杲。
王杲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发展成建州势力最大的军事老大之后,不愿意再跟着朝廷干了,对明廷采取强硬的反抗态度,经常率兵侵扰明朝在辽宁的边城。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王杲率部到抚顺强行关闭马市贸易。出于对明朝贪官污吏的愤恨,王杲带领部众杀死抚顺官员彭文洙,并掠夺东州、会安等边堡。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王杲又在媳妇山设伏,生擒明辽阳副总兵黑春,残忍地把他肢解了。
自此之后,王杲声名远扬,不断以武力挑衅着明边军吏,抢掠财物,扣押百姓充当奴隶,王杲还利用明廷边吏贪财好色的特点为自己谋利,强行索赏。
王杲清楚,倘若正面交锋,自己是打不过明廷的,所以每次都是闹闹情绪似地小打小闹。明政府也知道东北已经乱了,可实在是手头的事一大堆,怎么也抽不出第三只手去管那边了,所以就动动嘴皮子,安抚一番这个冲动的家伙。
派出使者与王杲在边境达成盟约:从迤南到马根单堡这片土地,以后就归你王杲所有了,我大明朝不会包容你王杲的逃犯。你要做的就是不要再来抢我大明的人口、牲畜、财物,不干扰正常的开市贸易。
这次盟誓后,抚顺边外短暂地平静了两年。
与此同时,努尔哈赤的爷爷和爸爸在做什么呢?
努尔哈赤父祖俩对王杲也不是诚心归顺,当初的政治联姻政是治手段,况且联姻之后,自己没得到丝毫好处,反而被拉着跟明廷对干,被明廷记恨,搞得自己里外不是人。所以一旦战争成为必要,最先被踢开的就是女人。
事实上,努尔哈赤父祖俩一直都在作准备。
第一步,当王杲和明朝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的时候,努尔哈赤的爸爸和爷爷开始和明廷走得很近,多次暗地里给明军带路攻打王杲。
第二步,努尔哈赤的爸爸新娶的媳妇来自海西女真的王台部落。这表明努尔哈赤家族已经跳槽到王台集团了。
第三步,当嘉靖四十六年(1562年),李成梁出任险山堡(今凤城县东南)参将以后,努尔哈赤的爸爸和爷爷就开始正大光明地投靠了明廷。
有海西女真和明朝李成梁这两个大砝码,觉昌安和王杲的重量发生了变化,天平的指针渐渐地偏向了一边。
这次不止是无家可归
苦难总是漫长的,幸福总是短暂的。不只是心理因素,事实也确实如此。
努尔哈赤投奔他的外公王杲以后,原本生活可以安定一些。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他的屁股还没有坐热,就又经历了危机。
万历二年(1574年),抚顺边外的平静再次被打破。
原因之一,辽东巡抚张学颜提出要查验王杲敕书。原来王杲虽有敕书30道,却多是抢来的,或是化名后骗来的,他自己原有的敕书仅18道。这种情况,当然是经不起查验的。于是王杲又故态复萌,再次入边抄掠。
原因之二,王杲有4个逃亡的部下投靠明边被收纳,这实际上是明廷违反了两年前的盟约。王杲的得力干将来力红向抚顺备御裴承祖要人,裴承祖不予理会。于是来力红率骑入关掳掠了明朝5人。裴承祖召来力红,索要被俘人员,也遭到了拒绝。裴承祖率300兵来到古勒寨以武力威胁,王杲得知,立马赶来支援,将裴承祖围困、俘虏。后来,王杲残忍地杀害了裴承祖,史书记载 “并执承祖,剖其腹,惨戮而死”。同时被杀的还有明廷增派的援兵把总刘承奕、百户刘仲文。这就是当时震动朝野的“裴承祖被杀事件”。
备御是个什么官?相当于现在的一个边防师的师长。把总相当于团长。百户相当于连长。王杲一口气干掉了几个高官啊。
王杲的这次行为,给辽东军民造成了极大恐慌,“时自开原至辽阳,自将领至屯民,在在煽动,人人自危”,同时也引起了明廷的高度重视。
明廷立刻在马郡单、馒头山一线部署明军,截杀入抢的王杲部将。命令王台搜捕王杲与来力红,实行军事制裁;同时取消王杲的入市资格,实行经济制裁。
王杲一不做二不休,纠集3 000骑兵,攻入明边,准备狠狠地抄掠一番,撕破脸与明廷叫嚣。不料正中明军的埋伏,王杲兵败,逃回了老家古勒城。
偷鸡不成蚀把米,王杲这窝囊气受的!不过有气受到底还是幸运的,很快他将会气都没了。
两个月后,辽东总兵李成梁率领着6万人马,推着火炮,扛着火枪浩浩荡荡地朝着王杲的古勒城走来了。前面带路的是努尔哈赤的爷爷和爸爸。
我们先来了解下古勒城,以便清楚李成梁和王杲这两军对峙是怎么个情形。
当年,凡察与董山叔侄之间发生了卫印之争,结果建州左卫一分为二,董山掌管实力较为强大的左卫,屡次排挤叔叔凡察的右卫。凡察不堪其辱,就西迁,迁到了古勒山一带。由此,以青龙岭(马尔墩岭)为界岭,形成东西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