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老师:
首先感谢你费尽周折打听到我的电话和通讯方式,同时对你为教学精益求精的精神表示钦佩。与你通话时,我隐约听到你周围孩子们的欢笑声,这使我想起了久违的校园,想起了那些辛勤的园丁,请允许我向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师们致以诚挚的问候。现在书归正传,回答你关于课文《烟台的海》的有关问题。
1.题目是《烟台的海》,课文中为什么写了人的活动?答:大海是人类的摇篮,当人类学会了造船,大海便成了人类活动的舞台。海洋和陆地都是人类活动的舞台,现在又增加了太空。如果没有人类的活动,大海便没有了灵魂,成了一片死海。特别是靠近城市的海,更是离不开人类的活动,大海给了人类舟楫之便利、鱼虾之美味,也给了人类千姿百态的风景。没有人类活动的大海,必然寥无生气;没有了大海的陪伴,人类的生活将过分单调。人与海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写《烟台的海》,必须写烟台的人。
2.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什么?答:严格来说,我不是土生土长的烟台人,我的老家在离烟台一百多公里的招远市。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调到烟台工作,我的家离海边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一年四季,一早一晚,几乎每天我都会在烟台的海边漫步,烟台的海成了我心中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久而久之,我便想写一写烟台的海。这个想法酝酿了好多年。1998年5月的一天,我铺开稿纸,一气呵成这篇千字文——《烟台的海》。在我供职的《烟台日报》发表后,1998年7月28日的《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也予以发表。大约5年后,这篇千字文进入了语文工作者的“法眼”,先后被上海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选入小学五年级、六年级语文课本。说到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歌颂烟台的海,歌颂大海之美,歌颂祖国之美。
3.您本人觉得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还是写人的文章?答: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纪实散文,大海的景致是主要的。当然,就像我前面写到的,人类的活动与大海密切相关,写海离不开写人,在写海的同时,还写了与海密切相关的人。
4.文章结尾“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话剧。”怎样理解更准确?这里的“威武雄壮”和历史有关吗?答:首先纠正一下,原文是“威武雄壮的活剧”,而不是“话剧”,江苏教育出版社选编的时候就保留了“活剧”一词。“活剧”是相对于话剧、京剧等具体剧种的,是对即时发生的事件和场面的一种总称。在一些文献记载里也有“活剧”之说。《现代汉语词典》里有“活报剧”一词,“活剧”一词很可能是从那里衍生出来的。这里的“威武雄壮”与历史和现实有一定的联系。在全文中,这句话大概算是一句总结吧。有几层含义,一是它的确是一幅画,一幅一年四季变换不同的画面;二是“一道广阔的背景”,“一座壮丽的舞台”,这两句是相对于“活剧”而言的,对于烟台人,烟台的海就是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古代,人们在海边拾贝、捕鱼,以维持基本的生存;现代,人们在大海中捕捞作业、科学研究、旅游休闲,海洋经济在烟台的GDP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烟台人的生活离不开大海,在与大海的交往中,生生死死、悲欢离合,每天都在发生着许许多多的-
故事。因此,烟台的海对烟台人来说,不仅仅是“一幅画”,它还是“一道广阔的背景”,“一座壮丽的舞台”,而“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活剧”。
5.文中秋天一节里,写到“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里的“凝重、浪漫、轻盈、充实忙碌”只是单纯地在写海吗?答:我想是的。“凝重、浪漫、轻盈、充实忙碌”是写大海的状态和特点,与人没有多大关系。
6.一些细节问题:
(1)为什么四季中把冬天写在前?答:文中的第一段即写明了烟台的海的特点,海在城市的北边,是烟台的海最显著的特点。因此,冬天,烟台的海雄浑壮阔,与众不同。从东北的鸭绿江口,到海南的三亚,中国的海我走过许多,但像烟台冬天的海那样,我还未见过。就像看戏要看“戏眼”(即事件的高潮),如果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时序来写,我认为那将很平淡,因此,不知不觉中,我开头便将高潮部分呈献给读者,这可能会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冬天部分的“狮子”、“前仆后继”、“锲而不舍”是不是只单纯地写烟台的海浪,写浪之大、之猛?还是和历史也有关?是否是在比喻烟台的人?答:只是形容,与烟台人和烟台的历史并无多大关系。
(3)春天部分的“顽皮的孩子”、夏天部分的“温柔的少女”,是不是也只是单纯地写海?答:是的,也只是拟人化的形容而已,并无他意。
(4)文中唯有秋天部分没有写海浪的情况?是因为什么?是因为到秋天海面上一派忙碌的景象,所以不再写海浪了吗?答:因为秋天的海浪与其他季节的海浪相比并无多大的特点,写上去也有些重复,故而未写。而繁忙是秋天的海最显著的特点,既要播种,又要收获,所以只写了繁忙的景象。
(5)文章结尾的“话剧”(说话的“话”),网上电子版的是“活剧”(生活的“活”),您当初写的是什么?具体意思又是什么?答:已在第4个问题中做过解答,不再赘述。
崔老师,我的“解疑释惑”到此结束,不知你是否满意。欢迎再来函交流。
祝工作顺利!《烟台日报》孙为刚2009年12月10日
(这是课文作者对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崔英杰老师的提问所做的答复。网上亦有许多语文老师提出类似问题,在此一并解答,也许对他们的教学有所帮助。——《今晨6点》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