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47700000004

第4章 善于驾驭课堂

电影中有起承转合,我们的一节课也是有其导入、展开、生成以及结果。课堂是老师的银幕,学生则是银幕前的观众。如何吸引学生,讲出一堂课的起承转合,把一堂课上得如电影般精彩,是需要老师练习的。

启示八:导入,引人入胜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倘若一节课是响鼓的话,那么新课导入就是第一槌,必须要浑厚激越,要令每一声都击中学生的心扉,让学生们的思维在碰撞之中产生出智慧的火花,将其他课程延续思维或者是心理杂念的干扰消除掉,将学生们的注意力迅速的集中起来,饶有兴趣的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的,强化首次认识对后继学习至关重要。“万事贵乎始”。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巧妙的导入,把握好细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名师的课堂导入能够令学生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将注意力集中,将求知欲以及思维活动激发,引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做到积极的心动、脑思、口说、手写。同时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并有意地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心理和知识上进入听课的良好准备状态,进而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

留心名师课堂导入细节,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一上课就把学生的心紧紧拴住,使其怀着新的期待投入到学习新内容中去,为上好课打下基矗导入的细节一定要能够将学生们思维上的矛盾冲突尽量引发,将学生们的求知欲激发出来,一堂课倘若导入的得当,就能够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导入环节通常用时都很短,它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很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状态进入新课的学习,努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要兼顾个体差异,把握难易水平

当前课程教学的主题形式仍然是班级授课制,班级里的学生水平不一,这就要求教师们在对课堂导入进行设计时充分注意,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需要让他们听懂教师的意图,能按要求加以实施,可以让他们回答较容易的问题以检验其思维是否与课堂进程同步,同时也是在激发其继续跟进教师教学的信心;要鼓励基础好的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回答比较难的问题;对性格外向富于表现力的学生,可以提供机会让他们做一些现场表演或形体示范,这既是对他们自身能力的一种肯定,同时对活跃整个课堂的气氛也是大有益处的。

教师在导入环节的展开过程中要对课堂教学的起始难度有一个充分的把握,要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自己能成功的参与到教学当中,从而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去。导入的设计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符合大多数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想象力。如果导入的内容过于复杂和深奥,学生难以用已有的知识回答,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学生无法参与到情境中来,教师只好自导自演,在学生的陪衬之下只显示了教师的能力水平;但是倘若教师的导入过深或者是太过容易,学生们不加思考就能够对答如流,不仅无法帮助学生们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将会失去通往新知识的悬念和动力。所以,正确的导入应该是难易适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通过学习和思考后才能解决问题,在享受思维劳动成果喜悦的同时也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力求主题明确,具有较强针对性

教师的课堂导入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而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教学内容不同,课堂导入的设计就应该不同,教学对象不同,课堂导入的设计也应该有所不同,但前提必须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服务于课堂教学。在导入新课时,教师的语言、行为、播放的课件内容(文字、图像、动画等),学生的回答、思考等各种教学资源,都应当能顺利、自然、和谐地为引入新课服务。换句话说就是要在导入上明确主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运用导语的目的是为了导入新课,增强教学效果,其设计与运用要紧扣教学目标,不能为导入而导入,不能单纯追求形象性和故事性,热衷于猎奇而喧宾夺主,违背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要将导入的内容与重点之间紧密联系,故而导入应当寻找到和本课有着十分直接或者是间接联系的知识作为突破口,而且要保证导入的内容与新课程之间能够建立起自然平滑的链接,不能够喧宾夺主、牵强附会或者是谈和本课程关系不大的题外话。同时导入的内容应尽量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尽量选择学生所熟悉或亲身经历的事,这样导入才具有渲染性,才能以旧带新、以易带难、以熟带生,达到融会贯通、动静结合、循环往返的效果,使教学具有新鲜感、启发性和衔接性。

要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情绪。这种心理情绪会促使学生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因此,倘若是课程导入充满了趣味性,那么学生自然就会体会到学习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进而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优秀的教师往往可以设计出兼备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导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理解、体验、接受新知识。

导入的内容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爱好,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让学生在兴奋、愉悦的感觉中进行学习。精彩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幽默风趣的表达能够将学生们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并且随着教师的导入逐渐步进入新的课程内容。所以,教师在表达时要尽量做到语言生动、表情丰富、感情炽热,同时还应注意在引用新知识应以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作为载体或作铺垫,所举例子必须有启发作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所以,教师通常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十分注意幽默性和趣味性。

名师能充分利用自己较为广博的知识,组织生动优美的教学语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丰富联想,变好奇心为浓厚的兴趣,很自然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生引入无比瑰丽的知识世界,为上新课创造出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个体在认知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

可见,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学生便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

要具有新颖性和艺术性

《孙子兵法》云:“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课堂的教学没有固定的套路,课堂中的导入不能千篇一律。我们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树立起创新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实践到课堂教学中去。具体到课堂的引入方式上,就需要课堂导入具有新颖性,只有“新”,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营造良性的师生互动。中小学生通常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说,那些新颖的并且极富时代性的信息更能吸引到他们的注意。新颖的导入有利于引领学生进入课堂,教师进行课堂导入时要力求与时代同步。

新颖性原则的运用具体表现为:一是材料新颖。一定要保证课堂导入紧跟时代,将社会中的新鲜事物及时引入课堂教学。这样常教常新,就会给学生以新鲜感。二是角度新奇。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早已熟悉的老生常谈的问题,教师可以另辟蹊径,变换切入的角度,使学生产生新奇感。三是方法新异。新课的导入有很多的方法,描述、议论、说明、设疑以及投影等等都可以用。如果老是一套刻板的方法,每堂课的导入均为“今天我们来学习第X课的第X个问题”,势必淡而无味、平而无奇,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感。

教师的课堂导入要具有艺术性并且突出“巧”字。导入要能够扣动学生们的心弦,将学生思维的浪花激起来,要像磁铁一般将学生们牢牢吸引。新课的导入不仅要新颖独特,引人入胜,使其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令学生耳目一新,而且要有艺术,有趣味,通过充满情趣的导入,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生动简洁,为主题教学留有余地

从时间上看,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是刚从课间休息转入到课堂教学的几分钟,是学生从行为及思维上准备新课学习的几分钟,也是教师参与到一个学习群体中去的前几分钟。所以,“导“是导入新课的一个基点,既然是导,那么教师在对情境的设置上就不能故意绕圈子浪费课堂的资源;既然是“导”,教师就不能滔滔不绝而不着边际,就不能冗长啰嗦而离题万里,让学生在视听和理解上都感到吃力。如果导入部分占用的时间过多,整堂课就会头重脚轻,主题不突出,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所以说,新课的导语相对于其他的教学环节来说一定要做到简洁和精炼。教师应当做到一语中的,言简意赅,内容精当,要求具体。教师要用最简洁的语言导入课题,迅速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握教学主题。

导入的具体形式包括:

复习旧知识

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将新知识导入,引导学生们积极的发现问题,明确进行探索的目标,这是进行理科教学的一个很常用的方式。

直观演示

根据学科的特点,要尽量采用直观教学。采用直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所以说,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将道理或规律进行揭示很重要。

实验演示

教师巧妙地设计一些小的实验或练习,指出一些现象让学生自己观察和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就是本节要讲的主要内容,因而课题随之被揭示出来。这种导入法能帮学生们对抽象知识进行掌握,将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出来。

联系实际

通常在我们生产以及实际生活中的不少现象,我们能够很好的对其进行感知却无法很好的理解。一旦把它们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便能引起浓厚的兴趣。教师利用这种心理,使许多问题都可以从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实际问题或本身的生理现象导入新课。通过学生们熟悉的实例亦或是自身的生理现象进行导入,能让学生感到亲切和使用,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讲故事

求知欲旺盛和好奇心强是中学生们的特点。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老师应紧紧抓住学生这种心理,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活跃起来。根据教学内容,教师适当的引入一些材料,从与教材相关的逸闻趣事导入,将学生们对新课程的兴趣激活。

运用逻辑推理

所谓推理,是人们根据自己头脑当中已经形成的一些判断,经过自己思维的综合分析进而将新的判断引发出来的一个过程。它是根据已有的概括性认识和有关材料或事实,对过去进行推断或对未来进行预测。

教师的课程导入就像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引导学生们走进来,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最佳状态。但此时还须留有余地,即留给学生想象、探索和再创造的空间,从而达到“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最佳效果。留余地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入境、生趣”,使他们带着疑惑和求知的欲望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一些教师导入新课时通常会在学习难点上为学生们想的太过周全,动不动就铺路搭桥,最终结果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绝大部分的障碍都已经由教师解决或者是基本解决,无法将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思维激发出来。因而,在导入中精心设计,从方式到内容,从时间到空间,多层次、多角度地为学生留下空白,可促使学生更加自觉地学习,并且学有所获。

启示九:展开的多种可能性

理想的课堂教学犹如一曲动听的乐曲,前后连贯,是一个十分有机的艺术整体。一堂课常常包含多项教学内容,需要多个教学环节。那么如何使不同教学内容融合起来,多个教学环节连接起来,关键的问题是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教学环节与教学环节之间的展开。

课堂展开要求教师在对知识进行传授的同时紧密联系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培养出学生们对学科的应用意识,将学科的价值体现出来,令其在学习和应用知识过程中形成深刻的理解,最终达到应用新知识,用学科思想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并且形成一种能力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和运用好展开的艺术。展开是指教学从一个环节到另一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它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展开得好,能使课堂教学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脉络贯通、浑然一体,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巧妙的展开不仅能够令课堂教学紧密连贯,并且也能令学生们感受到课堂内容的整体性,将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提高起来。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起于疑而激于趣,只要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就会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所以说,教师应当对学生们的学习心理状态密切关注,选择好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有效的课堂展开应起于疑,序以疑。起于疑,起于学生质疑,让疑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序以疑,让疑问成为课堂天然的主线。课堂教学展开的是否充分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处理下面的问题:怎样引导学生们学会对知识的质疑?如何妥善处理学生的质疑?如何通过质疑这一环节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让学生的质疑导引着课堂走向深入?教师们应当如何对学生们的后继课堂学习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呢?

名师课堂在学生不经意间精彩展开,在融洽、愉悦的课堂气氛中,他们领着孩子们进入以自主学习为基储以合作学习为途径、以探究学习为目的的有趣而快乐的课堂学习。名师的课堂收放自如,能够在实与活相容相趣中赢得满堂的喝彩。

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个教学活动好比一颗颗珍珠,而各活动环节间的展开语则是串联珍珠的丝线,缺少这条线,再好的珍珠也成不了美丽的项链。所以说,身为教师的我们一定需要用自己事先早已进过进行的推敲、包含着丰富的感情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等将学生们的情绪和情感很好的激发出来,使之成为学生们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一个很好的驱动力,通过情感的渲染以及语言上的感染,将学生们置于一种十分愉悦的氛围当中,让学生们对于课堂学习产生十分浓厚的兴趣。

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展开能够令教学内容之间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引导学生步入新的领域,让学生们获得一个逻辑严密的系统上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平时都已经在不自觉中设计、运用各种形式的展开,如果都能更好地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展开,并把它作为一种教学艺术巧妙地加以运用,那么我们的课就会上得更好,课堂教学的效率将会大幅度提高。

教学展开有以下几种方法:

在导读梳理中精彩展开

所谓导读展开指的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读书的方法。这里所说的读书是指读教科书和参考书,这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又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名师梳理课文,从课文整体出发,设计出能贯穿课文内容,支撑全文的提问来引导学生阅读,对提问的设计,不为追求答案的唯一性而限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们要积极提倡教学民主,要求学生们对“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有一个真正的理解。要学生读书时尽可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受自身知识水平、认知结构的影响,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肯定学生的首创精神和新颖独特的见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敏于发现,积极发言,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在巧用道具中精彩展开

托尔斯泰曾经这样说过:“强制并不是成功的教学所需,激发学生欲望才是”。名师在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中,针对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兴趣易激发,易减退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或各种教具,把教材中单调的文字内容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实物相结合的多媒体方式,形象、生动、逼真地展示出来,创设出更具直观性、感染力和挑战性的情境,使整个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使其在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

在名师课堂中教具运用必不可少,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更为重要。低年级儿童的思维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形式为主的,因为受时间条件,物质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有许多现成的教学模具,但是我们可以就地取材,灵活使用,通过这些形象鲜明的实物,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

在设疑辩议中精彩展开

教师需要根据课文的篇幅以及课文的难易程度在课程展开的时候将设疑和辨义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一般篇幅比较短的文章,可以采取一边设疑、提问,一边答疑辩议的形式;假如文章容量大,结构复杂,可先组织学生设疑、提问,师生根据问题做好记录,然后再将问题分门别类开展讨论。除此之外,有的时候教师在第二步中也可以先进行布置,也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随时写在字条上交给老师或者是指定的小组,之后再由他们进行分类的选择,分清重点和层次对问题进行公布。

名师组织答疑、辩议展开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进一步发现问题,深化教学。在讨论中,学生有不理解、理解肤浅或理解错误的问题,或几种意见不能统一时,教师不要武断作结论,而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深入理解课文来解决。答疑辨义包含了学生之间的互议和师生间的同议,当学生们自学到一定的程度,渴望交流学习体会,发表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时,安排学生互议,可以是同桌之间、小组之间或者是全班师生。共同辩议的内容围绕语文材料、文章内容、表现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共议的问题,或是以学生质疑提出,或是教师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层层诱导提出。共议时教师的语气要平和,尽量保持商讨的口气,使学生感到共同议论的正是他们急于想寻找的。在师生之间同议之时需要学生们进行细心的听取,紧张的思考,积极的比较分析,概括表达,尤其是在争议中有积极的,方向十分明确的思维。不清楚的地方,要再读课文,加深理解,以便再发言,再辩议。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要巧妙点拨、引导,“投石”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

在启发联想中精彩展开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通常包含了各种基本的能力。例如,敏锐的观察力及深刻性、思维的流畅性、遇到问题时随机应变的能力、对待问题具有独特新颖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创新思维是人脑最高层次的一种心理机能,是多种能动思维方式之间的优化组合、彼此的综合运用以及辩证统一,而联想正是这种心理机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体现。

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来展开课堂内容,就是将所学知识、方法与现实中的问题进行相互的对应。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联想、思考、转化。

在问题解决中精彩展开

课堂展开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紧密的结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们的应用意识,体现出学习的价值,令学生们在知识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应用过程中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这样,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所构建的就是一种可以灵活应用的知识体系,而不是那写呆板乏味的书本上的知识。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当学生在实际中面临有待解决的问题时,就能自觉主动地从学习的角度,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学科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目的。当学生理解了一个知识时又能自觉主动地从学科的角度探索这一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使学生终身受用。

在合作学习中精彩展开

合作学习对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十分有利,对于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的交流十分有利,也有利于思维的撞击以及智慧火花的迸发。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恰好为学生们创造了这样的环境。为此,名师在教学中按学生性别、学业水平、个性特征等,合理划分,编成小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在师生、生生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小课题指导等各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交往、共同切磋的机会,通过明确目标、竞争激励、及时引导调控等各种策略提高学习交往活动的实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从而使学生在多向、有效的交往互动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间的讨论、辩论、游戏、彼此间的合作解决问题等形式不一的学习交往活动,能够学会将自己的意见理清和表达清楚,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促使他们不断的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进而令思维活跃,思路拓宽,激发出学生们的创新热情。除此之外,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们积极的合作意识以及合作的技能等优良的社会品质是十分有利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们在彼此之间的帮助、赞赏之中充分的体验到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分享到成功给自己带来的喜悦之感。学生高涨的情绪、大胆的尝试、亲密的合作、心理的交融构成了一种相融的人际关系,这种良好的交往状态有助于学生形成性格开朗、积极进娶与人亲切交往、真诚合作等心理素质,真正有助于个体成长并焕发出个体的生命活力。

在观察思索中精彩展开

每天学生们都会接触到不同的人、事物、景,可他们却无法将这些有效的联系用于新知识的学习,这并不是否认学生们的观察力,而是因为他们在观察时缺乏有效指导。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有些学生对实验的观察之所以还停留在“看稀奇、看热闹”上,就是不会观察、不善于观察造成的。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去观察丰富的客观事物,才能保证学生得出具体生动的认识。无数的事实已经证实了:会对事物进行观察的人才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构成智力的重要因素。名师在课堂展开教学中,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做到三多,即多看、多听、多想,这样,学生才能由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指导生活。引导学生们对基本的观察方法有所掌握,学会在观察的时候通过表面抓本质,发现事物的规律,不断获取新知识,培养能力以及发展智力的目的。

在自主探究中精彩展开

自主探究的展开课堂是一种创新教育课堂导学模式,自主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学生是课堂导学的核心所在。“探究”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它是根据创新原理、学习规律,结合在校学生实际,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练习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教师通过导学,调节学生情感,灵活使用课堂导学活动要素,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思考、交流的机会,启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机制,让学生以主人的姿态自主交流,积极探究,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导学中的科学性、人文性、生活性,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人格。

名师课堂对学生自主探究的展开学习进行引导,能够很好地将学生们主动探究新知的欲望激发出来,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令学生们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态度和方法的训练和熏陶。在“自主学习——科学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拥有积极、主动、活泼、协作、自信的态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持久发展。

在随堂练习中精彩展开

随堂练习是对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提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心理学认为,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复杂的操作系统。可见,技能是靠学习得来的,是通过练习形成的。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练习,包括习题、例题。

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基础影响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风格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的学习状态、思维状态影响教学进程和方向;学生的学习方法正确与否、学习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进度和效果。倘若不在学习中进行行之有效的练习,就难以令学生掌握好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也无法提高能力。要想达到提高学科素质的目的,合理巧妙的设计课堂练习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反思传统的练习观,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精彩讨论中精彩展开

尽管课堂展开时的讨论是发生在课堂情境之中的,但是同样具有讨论的内涵,也就是在既严肃又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师生和学生之间就某一问题交换彼此的观点和看法,并针对问题的某些方面进行辩解和争论,最终达到彼此共同理解和求同存异的目的。

课堂讨论的心理机制是个体知识建构过程和合作性联合建构过程。有效的课堂讨论应是以互动为前提、以严谨的思维为基储以可靠的知识为保障,因此,教师和学生在讨论中负有维护讨论团体、维护严谨思维、维护准确可信的知识的责任,并且依据讨论团体的形式和成熟度而变化。

名师课堂中的讨论不仅仅要锻炼学生们的辩才,培养学生们从正反两方思考问题的习惯,还要让他们通过辩论,明确自己怎样针对某一问题获得全面的资料,形成全面客观的观点。

在深入体验中精彩展开

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便是体验学习。经过比较,后者的学习效果肯定优于前者。因为学生亲身感受了残疾人的生活艰辛,从而增进对他们的理解和同情。这种学习活动是知情合一的学习,所以这种学习活动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应当在小学教学中对这种体验教学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提倡。

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往往生活经验贫乏,而生活经验又是引起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矗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实践,多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问题情境,来填补学生经验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体验学习获得成功。令学生们进入了问题情境,对于学习进行了一个有效的定向,明确本节课需要研究的内容,之后就是要对探究的过程展开,让学生们进行充分的实践和体验。

启示十:让精彩在生成中绽放

动态生成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它是教学活动的真实体现。它所产生的教学内容在经过教师的灵活处理之后就能够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理想课堂提倡课堂的动态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教学是主体的、能动的、活跃的人的活动,教学的确定性因素中存在着不确定性因素,不确定性因素中存在着确定性因素,从而构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构成了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美。动态生成的课堂一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是学生们思维开放的课堂,更加是处处闪动着学生们个性的一个活的课堂。这不仅要求教师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要在随机应变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所尊重。学生充分自主,真情投入,教师悉心聆听,倾情奔涌,师生在宽松和谐、互动合作、情趣横生的空间里展开心灵的对话,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

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通常是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亦或是在深层思考中的迷惘。教师想要令课堂的生成激荡出一个个生命的火花就一定要同文本进行一系列的深层次上的思想对话。事实上,教师往往错误地把备课当成是写教案,过分依赖教参,甚至省略了“参”的过程,直接抄写现成的教案。教师缺乏与教材的对话,没有深入地挖掘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性、艺术性,对语言文字所创设的话语情境缺乏真切的体验和独特的感悟,教师“神”游离于文章之外,又怎么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和对话,领略课文中的美好的境界呢?学生怎么能有充满个性和智慧的生成呢?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根本无法擦碰出心灵的火花。

萨特说:“学生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课本是一种引导,教师是另一种引导。每一篇课文都有独特的内涵,“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律动,燃烧着作者爱与恨的情感,交织着作者悲与喜的感受,包含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表现着作者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呐喊”。教师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只能让课堂生成的资源白白流失。

生成是通过课堂所表现出来的,这里所指的就是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离开或者是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进行了超越,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生成性是理想课堂教学的亮点,它解放了教师、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材,照亮了课堂,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从而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有价值的课堂生成是构成一个理想课堂的基本要素,教师一定要善于对有价值的课堂生成尽心捕捉,令其成为新的教学的生长点。例如,初中语文教学《风筝》中,教师板书:“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学生提问:“老师,鲁迅又没有拿过枪,怎么会是革命家?”老师却说:“你回去看书!”这就丧失了一个新的教学生长点。

生成是课堂教学活力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好,效果棒的关键是“活”。所谓“活”,其实就是师生在教学情境中因平等对话和互动而产生的种种“意料之外”,是师生在民主与和谐的氛围中因种种摩擦而产生的思维火花,是师生在讨论与辩论的过程中因创新而形成的自我建构,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动态生成”。动态生成令课堂的教学富有生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活力源泉。课堂教学中因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产生的更多的信息以及创新的火花,虽然是奇谈怪论、异想天开,但这其中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师生今后的思维发展颇有益处。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够机智地将这些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作为教学的焦点来重新组织教学,主动地去适应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化,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教学也就是交往,交往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本质,更是课堂动态生成的一个滋养液。师生之间只有通过交往互动,才能彼此分享各自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到彼此的共识、共享和共进。在充满生成的课堂里交往不仅仅有师生间的交往,还有生生间的交往;不但是教师向学生发出信息,在学生们接受信息的同时也会向外发出信息,整个课堂就是一个多层次的信息交往系统。

新课标倡导“倡导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出“要发展个性”“让每个孩子个性化地发展”。

名师提倡的都是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因为课堂是学生的。教师要促进每个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就要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课堂中,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展开教与学。也就是说课堂应当在学生们的主动参与、彼此间的合作交流、探究发现中生成。

这样互动的课堂,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又引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使学生形象地获得了抽象的知识。从开放而充满召唤的情境,被简单引入到关注学生思考的提升、思维方式的培养,使原本枯燥的课堂绽放了神奇的力量,学科文化在师生间互动,在交流合作的良好气氛中得到了有机渗透。

从以人为本的终极培养目标而言,生成无疑是正确的。让学生更多地去主动习得,养成良好的探究、创新的思维品质,是至关重要的。但生成就只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这么简单吗?生成的误区是缺乏深度的思考,将悟读变误读。误读表现为随心所欲,胡乱猜想,囫囵吞枣,失之偏颇,失之公允,如果教师刻意追求生成,违背生成的规律,缺乏有效引领,会导致学生无所适从。生成性同时也是理想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也就随之会出现无序的状态,从而给教师提出了一个十分有研究价值的挑战。事实上,如果我们完全放手让学生去生成,可能会导致表面热闹实而缺少深化与升华的课堂情境。这样的生成无疑是浅层次的、盲目的。很多时候,在文本分析与拓展中,会有一些需要提升的环节,光靠学生自己的人生经验是无法生成的,必须靠老师去引导,去点燃。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一个机械的执行,而是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组织的过程,是学生们张扬个性,发展提升的过程。从生命力的角度而言,每一节课都是无法复制的激情和智慧综合生成的一个过程。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师生唯有从容迎变、应变,形成高效互动,才能生成课堂的精彩,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课堂生成教学”不仅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编写教案,依据教案组织教学活动,而且是充分考虑师生生命活动、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来推进教学过程,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与教学资源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及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决定教学过程。课堂生成过程中,将出现新情景、新问题、新方法、新过程,甚至衍生出新内容。学生们在课堂之中的个性化的生命活动是促使课堂生成的关键所在。

名师课堂上的精彩往往源于“生成”。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关注生成,期待生成,驾驭生成。关注生成,能使得我们更好的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教学观念的落实;对生成的期待证明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过程得到了尊重和认可;驾驭生成,表现出了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而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课程改革下所倡导的,所要努力达到的教学效果。

那么,为了制造精彩生成,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成的资源是否被关注了,并被捕捉到了

在课堂教学中随时随地都会发生课堂的意外,会出现生成性的问题。面对这些意外,我们是照搬自己的教案思路对其视而不见呢,还是积极地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捕捉这些潜在的资源呢?这里涉及的不是教育机制的问题,而是教育理念问题,即你的课堂教学是以教科书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出发点。不能将捕捉生成资源的能力和意愿混淆,因为教师在教学经验上的差异,对于课堂生成性的资源,并不是人人都能及时捕捉和合理利用的,但只要心里面有学生,积极进行捕捉,也是教师对生成资源关注的一种表现。

对捕捉到的资源,是否进行准确判断了

因为课堂中意外的性质,因此总能将教师的眼球抓住,吸引教师注意。但是,教师注意到了这些“意外”和捕捉到了这些“意外”中所蕴含的生成性资源则不可混为一谈,“注意”是停留在浅层的“看见”,而“捕捉到”则是对这些“意外”的理性思索和深层次把握。

所以,当教师被意外吸引的一刹那要能够迅速进行刹那的深思,捕捉其所蕴含的生成性的资源。如果能对课堂中出现的资源加以及时捕捉,恰当运用,就可以使其转化为一种课程资源,促进教学进程和学生发展。如果处理不当,这些节外生枝的事件不仅不能成为课程资源,反而会阻碍课堂教学。这显然是对教师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机制的极大挑战。

准确判断后,是否对资源进行了科学引领和提升

课堂中的“意外”,有些可以作为有用的资源,推进课堂教学,有些则可能阻碍课堂教学的进程。课堂上的意外的生成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要取决于教师科学合理的教育以及引导。因此,我们要对其进行准确的判断:对那些课堂上不必要的意外,要想办法及时加以纠正和调整,将其“扼杀在摇篮中”;要对那些可利用的资源进行不遗余力的引导和有效提升,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在精心预设的前提下将精彩的生成实现。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叶澜教授也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理想的课堂生成分钟都会孕育创造,都有可能诞生出新的方法、新思想以及新意境,已由完全预设不断走向动态的生成,将课堂的多彩魅力彰显。而这精彩的生成,有的在教师预设之中,有的在教师意料之外。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面对课堂上的阴错阳差、节外生枝、灵光一闪,教师不能视而不见,而需要用智慧加以引领,使学生个性彰显,智慧喷薄,让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走向完善,走向洒脱,走向睿智,学生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全面、健康发展,让预设与生成在有机融合中共同演绎精彩的理想课堂。

启示十一:结课,余音绕梁

一节好课就像是一场音乐会,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序曲,扣人心弦的主旋律,余音缭绕的尾声也是必不可少的。

课堂结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同时对课堂教学有重要的作用。一堂课如果只有鲜艳夺目、俊俏多姿的开头,环环相扣、深入的过程,但结尾却草草了事,就极有可能功亏一篑。好的结尾能够对课堂教学画龙点睛,同时也能将教学效率提高,激发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给人回味无尽的享受。课堂教学的结尾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仅仅起到一个点缀的作用而已,它有自身独立的意义、作用。一堂课的结尾与开头、过程一样重要,需要精心设计。名师结课时都遵循一定原则:过渡要自然;对应开头,结构完整;对课文内容进行归纳和拓展。并且结课需要灵活多样并且要教师富有语言的艺术。成功的课堂结尾能起到“意犹未颈的效果,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以高涨的学习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任务中去。

一个好的意犹未尽的结课创意设计,既能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又能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和巩固。

课堂结尾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任务终结之时,引导着学生对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方法以及价值观进行再认识、再总结、再升华的一种教学的行为。从表面上看它是一堂课的结束,从本质上看它是一堂课的升华,是课堂教学向课后学习的延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堂课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人们去记住一长串的数字,结果很多人印象最深刻、出错率最小的是开头和结尾的几个数字。因此,结尾的作用也不亚于导入,如同我们看完一部小说,除了几个精彩片段记忆犹新之外,在就是小说的结尾了。另外,当一堂课快结束时,学生因为坐久了而显得精力乏困,这就更需要教师利用结尾艺术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比如教师的情绪要饱满,要用真挚的话语去吸引学生。

尽管课堂结尾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很小的环节,但是其作用却不容忽视,有时甚至关乎本节课的成或败。成功的教师都深深体会到课堂结尾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讲课就如同写文章,十分讲究结构布局。古人做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也说到:“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总的来说都是在讲写文章开头要喧声夺人、美丽俊秀,中间丰富充实,结尾响亮有力,把人的目光都吸引住,而结尾要有韵味,让人回味无穷。课堂也不例外,好的课堂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导入,要有丰富充实的展开,同时也要有意犹未尽的结尾。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课堂的各种因素都会影响课堂结尾的顺利进行。有的教师认为,教学目的已达到,教学任务已完成,未能从心理上对课堂小结给予重视,课堂结尾往往草草了事。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即将接近尾声时,学生注意力从兴奋状态转向疲惫状态,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如果这时候教师再不注意教学方法,学生就极容易分神。此外,因为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偶然因素令教师无法及时结课都会对课堂的顺利结束产生影响,也会令课堂的效率大打折扣。

教师精心设计余音袅袅的结尾,不仅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同时也是教师课堂结尾艺术的体现。教师设计充满艺术性的结尾,可以对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系统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也可以拓宽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对直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重要的作用。成功教师将课堂的结尾比喻成“豹尾”和“撞钟”,实际上是在对课堂结尾艺术的一种强调。好的结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寓教育启发于教学结束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开启。

课堂结尾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这堂课的形式上的完整,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提高、延伸他们所学的内容。大部分的学生尽管学了一节课,但是却不善于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教师就应当积极给学生提供帮助,概括出教学的内容,突出重点,总结规律。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后,仍然止于这一篇,教师就应该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激发思维,运用比较,从而发展学生智力,并与后面的教学建立某种联系。

那么,结课的具体方法都有哪些呢?

煽情结尾,回味无穷

课堂教学的结尾从教学内涵而言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中止和教学活动的终结,与之相反的是,这个结尾应当是课堂教学的继续以及学习的延伸。因此,讲述那些感人的故事、人物、情节的课文,当讲述结束时,可以运用煽情的语言对主题、人物、情节加以引申性的总结,创设一种具有诗情的意境,激发学生感情,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增强求知欲望,陶醉于“压轴戏”的艺术氛围之中,余音缭绕,催人奋进。

名师注意煽情的结尾细节。在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进行深刻领会的基础之上,名师善于用深情而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将学生们心中潜伏的感情之火点燃,令学生们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进而获得一种回味悠长的艺术上的享受并受到熏陶。

关注“情商”,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注重“情感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有些课文语言流畅、精彩,便于朗读,且具有教育意义,在课堂的结尾时,让学生朗读的话,效果会很好。让学生通过朗读将情感和书本的知识融合到一起,并且在朗读的气氛中受到感染,不管是友情,亲情亦或是豪情壮志,总能掀起情感上的高潮,令学生们的思想得到一定的升华,性情得到陶冶,给人一种回味悠长的情感体验。

首尾照应,水到渠成

一节课的开始和结尾素有黄金环节的美称。所谓“龙头”(开始)“豹尾”(结尾),就是说“头”与“尾”要在新奇别致、引人入胜上下功夫。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是一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尾的设计,必须在统观全文,照顾整体的前提下进行,做到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在结尾运用首尾相应的细节,对学生学习课文或者是掌握某一点知识起到定向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们进一步弄清楚概念,解决疑难的问题,不断加深印象和巩固知识,进而令学生们对知识有一个更好的掌握。

有些教师常常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入新课,用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结尾时,不要忘记引导学生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上课时提出的问题,消除悬念,做到悬念不悬。这样的结尾不仅能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所巩固,同时也是对开头的照应,因此能够令一堂课的教学形成相对完整和独立的系统。

首尾的照应,这种结尾名师通常用于相对独立的知识内容的教学,即只用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便可解决、消除引课时所设下的悬念。这种结尾能够令学生们在应用知识中享受解决问题、消除悬念的无情乐趣,从而能够将学习的兴趣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带来十分积极的影响。

课已结,意未尽

评书演员在说评书的结尾会设置悬念,激发听者继续听下去的兴趣和欲望。其实,在课堂结尾时,教师也可设计悬疑式情境,根据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因为一方面能够将知识的应用范围拓宽,发展学生们的思维。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留下思辨性的问题,并培养学生进一步探索与发现的兴趣和习惯。

优秀的课堂结尾是巩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从课内到课外、由知识向能力过渡的桥梁,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将学生们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出来。课堂教学的结尾是一种艺术和创造。

名师课堂上用浓厚的色彩,含蓄的艺术手段来结束一堂课,使学生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之效果,课后引起咀嚼回味,展开丰富的想象,特级教师于涟的经验是:“用点睛之笔,把文章的精髓鲜明地突出在学生眼前。”

巧设期盼,启迪未来

教师在一节课马上结束的时候提出和本节课以及后续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们带着浓厚的问题从课堂中离开。这无疑对活跃学生的思维,训练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很有价值的。同时学生将在开动思维机器、充分探究、深入分析直至最终解决问题而获得成功的喜悦的过程中,享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产生新的求知欲,因而从精神上和知识上为进一步学习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名师课堂在结课时抒发出自己发自肺腑的看法,或是充满激情的呼吁,或是富有哲理的启迪。通常这样的结尾会精炼而充满智慧,寥寥数句却是掷地有声。

在学生深入领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用深情、真挚、准确精练、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对知识的精要之处进行揭示,去点燃学生心中潜伏的感情之火,或对学生们进行生动的思想教育以及方法论的教育,令他们受到一定的感染和启迪,产生学生们自己的情感体验以及思考,进而获得回味悠长的艺术上的美好享受。

引而不发,强而弗抑

孟子说:“引而不发,跃如也”,意为教他人射箭,拉满弓,搭上箭,摆出跃跃欲射的姿势,象要射出去的样子,但并不射出去,以便让学箭的人体会要领。

教师在一篇课文基本教授完毕时有意识的提出一些疑难问题或者是有趣的材料,组织引导学生们进行积极的讨论,鼓励他们去不断发现和创新。

所谓“强而弗抑”,就是要鼓励学生尽力钻研探索未知的愿望,激励学生萌发积极思维的动机,自觉地使寻求答案的认知活动有始有终。

在名师的课堂结语中,我们提醒教师切忌千篇一律的下结论,不要对表扬和批评都寻求唯一的答案,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到兴激励之举,废压制之为。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他们的智力是大有裨益的。

删繁就简,结出余味

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应该如一篇“形散神聚”的散文。采用的各种传知手段是“形”,愈生动活泼愈好;瞄准的教学重点和目标是“神”,愈集中凝练愈好。而结课那短短几分钟,应该如散文的高潮,当为精彩之笔。但是在名师的听课中却发现了有不少的教师都能在形和神的方面实施和体现的很好,但是无法把握好“高潮“,形成了败笔,要不就是草草收场,要不就是平淡寡味,再或者就是任意放羊。这种散文收尾,读后总会有叹惋之感,这种教学结课,当然不会令人满意。

因为过分追求课堂教学的包容万象、滴水不漏和完美无瑕,使得如今的结课千头万绪、“枝繁叶茂却不见树干”“大道至简”!追求简约化的课堂教学,实施务实性的课堂结课,才是扎实、厚实的真实课堂,才是尽显“生气、灵气”的大气课堂。

通常整个结课的过程只有几分钟的时间,名师会将这几分钟安排的一目了然,充分的将那些琐碎的提问缩减,扩大学生们进行领悟和彼此交流的空间。在结课的每个细节中,没有纷繁的头绪,没有生硬的环节,给师生活动留有很大空间,体现出教与学的层次性。

同类推荐
  • 花季雨季正当时(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花季雨季正当时(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吹响未来的哨音

    吹响未来的哨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所以越来越美好,越来越进步,就是因为有无数的精英人物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他们有的为民请命,有的慷慨赴死,有的钻研学问,有的发明创造……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楹联(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楹联(阅读中华国粹)

    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源于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楹联和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相互影响、借鉴,内容和形式日渐丰富,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 少年壮志不言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少年壮志不言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方法

    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方法

    学生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一直是众多教师和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能提出上千种不同的方法,但最根本的一条,则是大家都认可的,那就是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学习方法是指通过许许多多人的学习实践,总结出来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以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所以受到大家的特别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它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别。
热门推荐
  • 狩魔天师

    狩魔天师

    少年天师张小凡,年满十八,奉命下山,进入红尘都市,历练修行。绝色姐姐,清纯校花,冷艳总裁,大胸萝莉,一个个极品美女,粉墨登场,接连闯进他的世界。等待他的,还有无数的妖魔鬼怪……
  • 你还欠我一句我爱你

    你还欠我一句我爱你

    本为讲述几位年轻人不顾一切寻求爱情,为爱而执着,为爱而疯狂,哪怕是遍体鳞伤也要尝试爱情。南小叶为了寻找青梅竹马的恋人,由原本的差生努力奋斗以全镇高考分数考上全国最好的贵族大学。从一个小村庄到一座大城市,她的生活正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土不拉几姑娘遇上了一群高傲的富家子弟,结果单纯南小叶不仅得到了珍贵的友谊,就连一向傲慢的何宜博也为她着迷,到底他是怎么以他撩妹的方式去俘获南小叶的心,然而他们早就认识了,其中何宜博的身世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而一直守护在南小叶身边的何宜轩最终又何去何从?最后为了爱情而出卖友情张欣的结局又会是怎么样?到底南小叶最终有没有找回她的初恋情人,她的爱情又会属于谁呢?
  • 可以失败不能失落

    可以失败不能失落

    在人生的道路上,在追求事业的征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诸多的不顺与苦难。在苦难面前是奋斗、进取,还是消沉、堕落,这往往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人生并非理想化的,我们要勇于接受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考验,开拓进取,百折不挠,做一个勇敢的跋涉者。《可以失败不能失落》将带你体验形形色色的失败与成功,送给你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帮助你将坎坷化为坦途,将眼泪化为歌声。从而让你能坦然地面对挫折,面对苦难,面对生活。这样一来,你就将成为“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的“善战者”,从而主宰自己的命运。
  • 王源:看尽花开花又落

    王源:看尽花开花又落

    彼岸花开开彼岸,我们是否就此放弃?------------------致她
  • 黄连沱

    黄连沱

    60年代,一对靓女喜欢上一个地主儿发生的故事…………
  • 仙妖乱世

    仙妖乱世

    本是人妖分据人间界的和平年代,奈何霍乱四起,烽火燃世。且看道门小徒杨义在这乱世成长。
  • 风雪之吻

    风雪之吻

    她一个平凡的大学女生,却承担了不平凡的责任,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并且遇见了孤傲绝美的他,惊鸿一瞥,便深入骨髓,从此便深深陷入感情漩涡,不能自拔。即使命运并没有垂帘他们的爱恋,命运本有自己的轨迹安排,他们却不顾一切的与此抗争,并以生命爱着对方,在这雪国之地上演一场惊世骇俗的爱恋。
  • 那年夏天花开了
  • 穿越行者

    穿越行者

    “我根本没想过要这股力量啊!”莫言在苦逼的考试空间喊到。“谁管你,既然被我选中为继承人就给我好好学!”检查者揪着莫言的耳朵大喊。“别揪了!我接受!我接受还不成吗!”“既然接受了就先去鬼泣的世界把但丁和维吉尔的力量掠夺了再说吧!”…………………以上就是莫苦逼的被世间最强大的存在选为继承人并且被扔进各个世界游历的故事。(相信我三十章之前不要看,三十章之前不要看。)
  • 秦兮

    秦兮

    书香贵族后代,流落至从商。父母交代的重任支撑着她艰难的生存。在战国末期的颠沛流离,”与之于兮!“两个人,两段故事。一介女流做了战国末期知识文化的忠实传播者。“他们问我为何要坚持下去,我只能说命之使然。侯爷,你放心的走吧!”赵兮喃喃自语。第一个孩子的到来、嬴备的突然离世。等待她的将是更孤独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