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洲大云寺苾刍惠沼述
论。有三有为之有为相。具如疏解。然准婆沙三十八云。如譬喻者诸有为相。是不相应行蕴所摄。少同大乘。即经部本师。然通离识.不离识别在下例破。分别论者说此能相皆是无为。法密部说三相有为灭相无为。立无为者非此所破。下无为中方始例破。此等虽立作有为相非不相应。以论文中标.结但破不相应故 有言已他破竟故此不破 今谓不尔。非他已破今此不破。诸不相应经部已破。今复破故。或虽无为然为能相。今破能相义。下破无为义。二段俱破理亦不违 相似相续沙门所说色法生住老无常体还是色。乃至识法生老住无常体还是识。此下例破不别破之。不尔色.心之体即色心故有相符失。经部师立准婆沙说。同大乘立一期四相。萨婆多师云。唯是众同分相。非有为相。此意说云。一期四相但与同分而为能相。非诸有为相。以诸有为刹那刹那皆具四相故。即萨婆多不许依经立一期四相。依世俗谛理即不遮。婆沙三十八多复次解故。诸余门义如诸论辨。
言非第六声便表异体等者。外立量云。有为相言。定别有体。有第六啭言故。如天授之衣等 准此量中有其三过。一宗中比量相违过。过云有为相言。非定别有体。以有第六啭言故。如地之坚等。宗不言定无别体。但违于彼定别有故。无不定过。二者彼量有不定过。如文可解。三者亦有有法自相相违过。此量不但立别有体。即显离所相。而是有为能相耶若之衣等。非有为能相。故成相违。离此四相之外。更无同喻。余皆非有为相。即成异法。第六啭言。因于异转故。如入正理论立有非实.德.业等量。
论若有为相异所体等者。量云。汝无为相。应离体别有。说之相言故。如有为相。然有解云。此量有他不定失云。坚等异品。说之相言。是不定过。此亦无过。在宗中故。以许有之言。总难令别有此。又云汝无自违过 西明量云。无为相体。应异所相。为无为中随一摄故。如有为相 有解云。此量有两俱不成。以为无为中随一摄因。于所相有于能相无 此亦不尔。有为能相是有为。无为能相亦是无为。岂无为能相在有为中云于能相。无要集随此。云有解胜。又破他言。汝有为相体。不异所相。或应无别实相为相。为无为相中随一摄故。如无为相 要集云。有说有释但为此量。此量因中有法差别相违过。量云。有为相体。应非假不相应。为无为中随一摄故。如无为相。由此但以道理例破。不应立量者 此说非理。所以者何。以立宗言汝有为相体。即就他宗破他比量。不立自故。如何得与论主。作法差别相违。又假不异所相。实不异所相。别实有。不别实有。是差别故。然准作违。即是有法差别。即应脱一有字。若作有法差别。是差别故。又设若尔彼立违量亦有此过。以实有不相应。非实有不相应。是差别意。立量实有不相应。今与作有法差别违量云。汝实有为相。应非实有不相应。为无为中随一摄故。如无为相。故不得成有法及法差别违。即显彼立异有为外别立能相。如耶若之衣等。量有法自相相违决定。及法差别相违决定。又过如前。由此有说.有释无愆。
论。又生等相若体俱有等者。本云。初破古师相用前后。又住异灭下。破新萨婆多三相用俱 西明科云。并通新旧。有解取前为正 要集云。取西明为正。以婆沙文义有两释。初云作用时异。即三相前后 又云。婆沙云灭时老.灭方有作用。故即同时 今谓不尔。前引婆沙三十九云。显一刹那具有三相。问若尔应一法亦生.老.灭。作用时异故不相违。谓法生时生有作用。灭时老.灭方有作用。体虽同时用有先后。此意即答三相作用皆有前后。不别云灭与老同时。
论云为止他宗显正义故。如譬喻师一刹那中有三相者。即应一法一时亦生.亦老.亦灭。然无此理。互相违故。应说诸行初起名生。后尽名灭。中衰名老。为遮彼执显一刹那具有三相。问若如是者。则应一法一时亦生.老.灭。答作用时异故不相违。乃至云。体虽同时用有先后。一法生灭作用究竟名一刹那。故无有失。或生.灭位非一刹那。然一刹那具有三体故。说三相同一刹那(已上论文)。云灭时老.灭方有作用者。以老衰法灭时方显。云灭时老.灭方有作用。故下总结。体虽同时用有先后。又不说住与灭同时。故知古师相用前后。不应分为二说。文无别故 又俱舍第五破萨婆多云。又住等三用俱现在。应一法体一刹那中。即有安住.衰异.坏灭。若时住相能住此法。为名安住。为名衰异。为名灭坏。诸说住等用不同时。彼说便违刹那灭义。他既自说相用前后。约俱时难古萨婆多。即有相符难新萨婆多相用前后。亦是相符。故依本正。
论。所待因缘应非本有者。疏答外难云。虚疏之法虽现有种。便无外缘即不能起。以劣弱故。汝之实法何得相例 要集云。此释未能尽理 今谓种体虽恒。所待因缘本无今有。展转无穷。非恒具足。故非常生。故瑜伽五十一云。诸行虽有各别生因。然必待缘方得生长。乃至故此论云。不同外道缘恒非无故不顿生者。今将此释无异于本更待外缘。外缘即是亲种之外。外缘未合即不能生。即缘非恒有故即前因。何劳别说 今更设难。如我识外有外缘。不具不顿生。大乘唯自心。不假识外法顿起 答所缘亲境唯自识。不能缘外说唯心。不无增上他有情。此外不具非顿起。外又救云。汝种虽现有。虚疏待假缘。我法体实有。还待实外缘。若尔即执二生便为无用。
论。所相恒有而生等合者。问此破与前理有何别 答前以彼宗不离无为别立能相。例破有为不令别立。今以有为体恒有。说生等合。例彼无为体亦恒有。应生等合。故二文别。
云俱舍云。即前异不成。异前非一法。若所异之法。即前住所住者。异义不成。非前所住是别法者。即非一法。
论。表此后无为相何失。本疏云。即现在法于后无时。名之为灭。假言过去。过去体无实非彼世 西明释云。灭相是假。行蕴所摄。假依现实。实在过去。若说现在应依异世。此意灭相。论说后一是无故是过去。若说依现。异世相依。自释难云。若依过去便无所依。答云如比量中立法无者。彼因依无亦得成立。非如有量因必有依。灭相是无。依无何失。有解取前本疏为正。后说虽无异世相依。而有异世相表。又已灭无。如龟毛等非有为故 要集意取后说为正 五十二云。依生已坏灭分位。建立无常。又四十六云。依于有分建立一种有为之相。依于无分建立一种有为之相。又此论云。无时名灭。此中所说时分位者。不可无时说有分位。亦非有时说无分位。由此准知。已灭分位建立过去。更多云云 今谓。本疏所说为正。何者且论立世。世依法立。虽云过.未。过.未无体。还依现法。观待曾.当立过.未世。灭相在过去。过去既依现法假立。灭相理实依于现在。故佛地论第一说。有为法上假立分位。或是心上分位影像。此所说时通于三世。但于现在假立三故。
杂集第二云。时者谓于因果相续流转假立为时 又第三云。依止现在假立去.来。故约当得假立未来。约曾得假立过去 又此论云。表此后无 又云灭表有法后是无。若不依现法观曾有义。唯取法无已。立过去世及灭相者。既论云无时名灭。过去实无。灭相及世即俱是实。何得名假。又何得云表此后无。应云表前法已无故。复违杂集第三依止现在假立三世。彼约诸法因果曾当。通一切故 又显扬第一云。心不相应不可施设与心等法若一若异。灭相既依过去无立。与现在法时体俱乖。云何不可施设为异。又若唯无。何故五十二云。问如世尊言有过去行。乃至云。此何密意。答过去诸行与果故有。未来诸行摄因故有。不尔过.未体既是无。如何可说与果摄因。故依现法与果摄因。假名过.未。又如何言于诸蕴中随观生灭。灭依过去。过去是无。无非蕴法。
问既依现法假立过去。云何得言无时名灭 又四十六云。过去行已生已灭。由彼诸行无因可得。亦无自性。又云。即此已生诸行刹那。自性灭坏正观为灭。答即观现法有酬前相。假说曾因名为过去。名为已生自性灭坏。非无现法独说过去。故五十二云。若已与果种子相续名过去界 既称种子相续名过去界。明种子体非是已灭 问现法未灭如何立灭。又诸现行可无灭相 答且据种子显过去界。影彰于现。如未与果。种子相续名现在界。不唯种子独名现在。如十八界通三世故。或但说种。以恒相续因名界增。或复现行亦得名种。能生果故。如第八会十因二因种子之言。故实种现皆有灭相。由观现法有酬前用。假说曾灭故。说灭相在过去世。以法谢已。灭相方显。据实于现由有当灭。亦名为灭。即如论文表此后无假立灭相犹如坏苦乐灭方有。然说乐受亦名坏苦。谓坏时苦故。现法亦尔。当必灭故说过去者。此时显故。异他宗故约世分故。故五十二云。何故世尊但说三种。一生。二灭。三住异。答由一切行三世所显故。从未来世本无而生。是故世尊由未来世。于有为法说生有为相。乃至由过去世。于有为法说灭有为相。现在世法二相所显。谓住及异。既于现立住.异二相。明生未来。灭在过去。约世义分。据实假义得通三世。不尔四相不遍有为。现.未无灭应非无常。五十二云。复次无常差别亦有多种。谓坏灭无常.生起无常.变易无常.散坏无常.当有无常.现堕无常。若一切行生已寻灭名坏灭无常。本无今有名生起无常。异相行起名变易无常。离散退失名散坏无常。即四无常在未来时名当有无常。正现前时。名现堕无常 准此故知得通三世。以重释前四相差别故 又释唯现以无别过.未。依现立三故。虽实依现。义通三世。无不遍失。
然有为法因缘力故下。申正。准文五门分别。一说相意。二相相状即亦辨名。三约世分。四释妨难。五显差别。科段如疏。今加出体。出体有二。初辨异宗者。婆沙三十八云。如譬喻者说。有为相是不相应。行蕴所摄。不相应行蕴无有实体。故有为相非实有体。然末经部不别说在不相应中。分别论者说。有为相皆是无为。若是有为性羸.劣故。则不应能生法住法异法灭法。以有为相体是无为性强盛故。便能生法乃至灭法。
法密部说。三相有为。灭相无为。若无常相体是有为。性羸劣故不能灭法。以是无为性强盛故。便能灭法 相似相续沙门所说。色法生住老无常体还是色。乃至识法亦尔。此意四相不异色等。随五蕴体相即彼摄。非不相应 经部师说。五蕴出胎时名生。相续时名住。衰变时名异。命终时名灭。然婆沙说。显彼唯是众同分相非有为相此意即说唯依有情众同分上立此四相。不遍有为。以经部师一刹那法不许立住。时中之极名刹那。由诸法刹那故。准俱舍论第五。经部亦立刹那四相。彼论说云。又一刹那诸有为法。离执实有物四相亦成。谓一一念本无今有名生。有已还无名灭。后后刹那嗣前前起名为住。即彼前后有差别故名住异。此意本无今有体起名生。有已还无无时名灭。能引后后刹那嗣前前起名住。即彼住相。或与前念。或与后念。有差别故名住异。约住辨异故云住异。虽是假立不离所相。俱舍第五云。此中何用生等别物。又如大士相不异大士。又如坚等地等界相非异地等。故虽假立不离所相。萨婆多说。异所相法别实有体。是不相应行蕴所摄。已辨小乘。大乘所说四相假有。与所相法不一不异。是不相应行蕴所摄。理皆极成故不引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