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46900000027

第27章

大慧。修三昧乐三昧正受现法乐住。名为贤圣善无漏 修三昧等即无漏因果。三昧因也。法乐住果也。此三乘贤圣无漏之法。无漏则离刹那念也。

大慧。善不善者。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识藏。心意意识及五识身。非外道所说。大慧。五识身者。心意意识俱。善不善相。展转变坏相续流注。不坏身生亦生亦灭。不觉自心现。次第灭余识生。形相差别。摄受意识五识俱相应生。刹那时不住名为刹那 善不善下。广明刹那相非刹那相。名虽重出。义则通示。如来藏名识藏者。即第八识。此识乃至五识名相。出于正教。故云非外道所说。言五识身者。正明刹那相也。心意意识俱者。即上眼等五识。与心意识同时取境。有善不善相。或次等起或间杂起。故云展转变坏相续流注。根境之间未始间断。不坏者不断也。身生者。五识身生也。生则有灭。故云亦生亦灭。由不觉诸境自心所现。著于差别形相念念起灭。故云次第灭余识生。摄受意识者。以五根揽五尘识归意识。起善起恶。亦由意识同时取境。而起分别。故曰相应生。刹那时不住者。言诸识起灭不停。不于此则于彼。无时暂息。是为刹那之相也。

大慧。刹那者名识藏。如来藏意俱生识习气刹那。无漏习气非刹那。非凡愚所觉。计著刹那论。故不觉一切法刹那非刹那。以断见坏无为法 刹那者下重结前起后。此二种相虽通依诸识生起。而所从则别。故曰。名识藏等。是则以诸识从识习气者。刹那也。从无漏习气者。非刹那也。既是无漏。犹名习气者。谓其体是第七识执想犹在。虽非刹那。未为究竟真常无漏。乃是三乘贤圣境界。故非凡愚所觉。凡愚计著作刹那论。非但不觉非刹那。亦不自知其为刹那也。以断见者。谓凡外苦行妄取涅槃。斯乃堕于断见。非无漏涅槃故曰坏无为法。

大慧。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大慧。如来藏者。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四住地无明住地所醉。凡愚不觉。刹那见妄想熏心 七识不流转者。承上无漏之义。对六识八识辩异。盖此二乘之识。已断见思不流转三界。不受生死苦乐。故异于六识。非涅槃因故异八识。以八识受熏能成涅槃之因故也。如来藏者。正明八识。以能含藏善恶。随缘流转生死。苦乐因果。四住地者。枝末无明也。无明住地者。根本无明也。由此无明昏醉故。受二种生死。凡愚妄想熏心不能了知。起刹那见。

复次大慧。如金金刚佛舍利。得奇特性终不损坏。大慧。若得无间有刹那者。圣应非圣。而圣未曾不圣。如金金刚虽经劫数称量不灭。云何凡愚不善于我隐覆之说。于内外一切法。作刹那想 如来本答刹那之问。刹那则有损坏。而直以不可损坏言者。盖迷则是刹那。悟则非刹那也。喻如金刚等金中精刚。以百炼故。矿璞全消惟一精刚。物不能坏。此世间之奇特性也。又喻佛舍利。以万行熏修垢染都尽。惟一精真无能坏者。此出世间奇特性也。如来所得真常亦复如是。故曰若得无间有刹那等。佛谓我以无间三昧所证真常。岂有刹那。言圣应非圣者。夫圣未有不圣之理。则知既悟不迷。其无刹那明矣。故云金刚虽经劫数称量不减。云何凡愚不解秘蜜之说。于一切法作刹那想。隐覆秘密也。

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六波罗蜜满足得成正觉。何等为六 刹那生灭者。生死此岸之事也。真常不坏者。涅槃彼岸之理也。然则自此岸而达彼岸。由刹那而究竟真常者。其六度之功乎。大慧所以承是而请问也。

佛告大慧。波罗蜜有三种分别。谓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大慧。世间波罗蜜者。我我所摄受计著摄受二边。为种种受生处乐色声香味触故。满足檀波罗蜜。戒忍精进禅定智慧亦如是。凡夫神通及生梵天 答中言六度有三。初世间六度。言我我所摄受计著等者。谓凡夫所修其过为四。所谓计我我所。则无度生之念一也。著于二边。则不能达中道彼岸二也。为求胜报。则不免于生死三也。乐著六尘。则非无住相施四也。外道之得五神通。及生梵天。亦田修无漏事六度而得也。

大慧。出世间波罗蜜者。声闻缘觉堕摄受涅槃故。行六波罗蜜。乐自己涅槃乐 此是二乘所修。虽依四谛十二因缘行此六度。言堕摄受涅槃者。但为自度而乐真空之乐故。与菩萨所修不同也。

出世间上上波罗蜜者。觉自心现妄想量摄受及自心二故。不生妄想。于诸趣摄受非分。自心色相不计著。为安乐一切众生故。生檀波罗蜜。起上上方便。即于彼缘妄想不生戒。是尸波罗蜜。即彼妄想不生。忍知摄所摄。是羼提波罗蜜。初中后夜精勤方便。随顺修行方便。妄想不生。是毗黎耶波罗蜜。妄想悉灭。不堕声闻涅槃摄受。是禅波罗蜜。自心妄想非性。智慧观察不堕二边。先身转胜而不可坏。得自觉圣趣。是般若波罗蜜 此圆顿菩萨所修。摄受者。谓六根摄受六尘。自心二者。言修檀度治悭贪能治所治之二也。大乘菩萨。既觉了诸法惟心所现。所谓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则能治所治二无二也。二无二故则三轮体空。故曰不生妄想。能施空也。不摄受能受空也。不计著色相。所施之物空也。菩萨如是行施。是为利乐一切众生。故曰上上方便也。即于彼缘等。谓即以善修檀度之心。于持戒等缘亦妄想不生。一一称性而持者戒也。如是而持戒。则非持非犯。如是而安忍。则不违不顺。如是而精进。则何进何怠。如是而修禅。则无定无乱。如是而行般若。则非愚非慧。自然不即二边不离二边。安于中道直济彼岸。是为上上波罗蜜相。忍中言知摄所摄者。即能取所取自性皆空。精进中凡两言方便者。一则别相。谓诵经等。二则通相。谓兼五度皆须精进而行。禅度中言不堕声闻摄受者。谓声闻定力偏多。及乐著涅槃。菩萨则不如是也。而六度皆言妄想不生。或言悉灭或言非性。是则六度虽异。而以离妄为本。若能离妄何行不成哉。先身转胜而不可坏者。谓六度增进乃至般若。所得慧身转胜前五。不可破坏。得自觉圣趣。则又般若之至者。于是三品虽通中下。意实在乎上上。修者择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空无常刹那  愚夫妄想作

如河灯种子  而作刹那想

刹那息烦乱  寂静离所作

一切法不生  我说刹那义

如来常以如河流如种子如灯等喻。破彼妄想有为作法皆是空无常刹那。凡愚不善此隐密之说。而起刹那妄想。刹那息烦乱等。正颂上隐覆义。谓能了刹那。可以息烦乱。体寂静则自然离所作。故一切法无生。所以为说刹那之义也。

物生则有灭  不为愚者说

无间相续性  妄想之所熏

无明为其因  心则从彼生

乃至色未生  中间有何分

物生则有灭。固是生灭常理。若为愚者说则滋名相。于是破生灭法。先示生相为所破。谓无间相续性。即刹那生灭。由妄想所熏无明为因。故刹那妄心从彼而生。次明能破中初破生相。言乃至色未生等。承上心。虽生而色未生时。中间自无所依之分。是心无色而不生也。有何分。入楞伽作何所住。

相续次第灭  余心随彼生

不住于色时  可所缘而生

以从彼生故  不如实因生

云何无所成  而知刹那坏

此明相续灭相。谓色虽已生。而心续灭是色心不相待。纵有余心随彼色生。苟心不住于色。复何所缘而生。为其念念不住而亦不取故。是心虽有色亦无生性。抑若从彼生。则自无生性可得。故曰不如实因生。次破灭相者。由上求刹那成相尚不可得。况有刹那灭相乎。坏即灭也。既破生灭则复本真常矣。

修行者正受  金刚佛舍利

光音天宫殿  世间不坏事

住于正法得  如来智具足

比丘得平等  云何见刹那

揵闼婆幻等  色无有刹那

于不实色等  视之若真实

此颂不坏法有四。谓修行者正受一也。金刚二也。佛舍利三也。光音天宫殿四也。此天三灾不坏。复为后劫生成之始。此天与金刚。是世间不坏事。正受与佛舍利。是出世间不坏事。次示能得不坏之人。言住于正法得者。谓如来以正智具足庄严。比丘以平等正受。皆以正法而得。然金刚与光音。虽曰不坏。总是无常。云何见刹那者。颂上结斥。谓若不如上作刹那见。当以何理见刹那耶。故以揵城喻之。然幻色固非刹那。而众生于虚妄法中计为实有。是犹视揵城幻色为实。非刹那而何。若了刹那妄即真实矣。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世尊记阿罗汉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诸菩萨等无差别。一切众生法不涅槃谁至佛道。从初得佛至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无所答。如来常定故。亦无虑亦无察。化佛化作佛事。何故说识刹那展转坏相。金刚力士常随侍卫。何不施设本际。现魔魔业恶业果报。旃遮摩纳孙陀利女空钵而出。恶业障现。云何如来得一切种智。而不离诸过 此文有七问。一问授声闻记。二自一切众生下至无所答。问佛何故言不说法。三如来常下。问何待思惟说法。四化佛下。问说刹那坏相。五问何故金刚侍卫。六问本际。七问九恼。九恼者。如天魔之兴兵旃遮婆罗门。女以木盂系腹孙陀利杀女入婆黎那村乞食空钵而出食马麦头背俱痛刺伤足设火坑毒饭。是为九也。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为无余涅槃故。说诱进行菩萨行者故。此及余世界。修菩萨行者。乐声闻乘涅槃。为令离声闻乘进向大乘。化佛授声。闻记。非是法佛。大慧。因是故记诸声闻与菩萨不异。大慧不异者。声闻缘觉诸佛如来。烦恼障断解脱一味。非智障断。大慧。智障者。见法无我殊胜清净。烦恼障者。先习见人无我断。七识灭法障解脱。识藏习灭究竟清净 此答初问。言为无余涅槃故说等者。子果缚尽故曰无余。然非究竟。虽为授记乃须行菩萨行。此乃诱进小乘。又曰。此及余世界等。言菩萨有始修大行复乐小果。为其说授记事以策进之。故云进向大乘。此则斯经言记声闻之意。授声闻记正在法华。今乃化佛权记。故云非是法佛。言与菩萨不异等。据同断惑障解脱一味云尔。非为智障断也。智障断则见法无我。得如来殊胜清净境界。非声闻也。声闻但断见思烦恼。见人无我。未破无明见法无我。故与菩萨异也。又曰七识灭者。乃以七八识。而论二障有脱未脱。二乘但灭七识。而法障未脱。所谓但离虚妄名为解脱是也。若法障等灭。方为究竟清净。是知同异未易轻议也。

因本住法故。前后非性 此答第二问也。谓本住法无增无减。故前无佛道可得。后无涅槃可入。中间亦无法可说。故曰前后非性。非性者离自性也。

无尽本愿故。如来无虑无察而演说法。正智所化故。念不妄故。无虑无察。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二烦恼断离二种死。觉人法无我。及二障断 此答第三问也。如来度生誓愿无尽。无谋而应非说而说。故曰无虑无察。良以究穷正智圆鉴法界。如镜现像何待思虑然后说法耶。又曰四住地等。谓究竟果尽。所断者二障。所离者二死。所证者无二我法门。岂化佛之所为乎。

大慧。心意意识眼识等七。刹那习气因。善无漏品离不复轮转。大慧。如来藏者。轮转涅槃苦乐因。空乱意慧愚痴凡夫所不能觉 此答第四问也。心意等名七识身。即一第六事识。而刹那有坏不坏者。所从言异耳。若以诸识。从刹那习气因。则有坏。从善无漏品。则不坏。以其性离非刹那。故不复轮转。即不坏义。然刹那习气者。六识之分也。善无漏品者。七识之分也。此乃六七对。明坏不坏义。若约七八相望。则七识执我想心未忘故。有可坏惟八识不坏。故特言眼识等七意存八识不坏故也。如来藏者别显藏识。谓此识在轮转谓之轮转。在涅槃谓之涅槃。与之为苦乐。而未如不净。是则不即不离。非坏不坏。故非凡愚所能觉知。空乱者小乘著空。乃为空所乱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仙苑迷踪

    仙苑迷踪

    苦命姐弟误入诡谲多变,神奇古怪的仙苑,在仙苑发生了一系列的奇幻旅程……
  • 穿越之铁血王妃

    穿越之铁血王妃

    身为21世纪极品杀手,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身亡,她以为这一切结束了,然而这只是开始,意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大陆,穿越到一个世人皆知的苏府废柴大小姐身上,面对继母的排挤,权利的争夺,战火四起的年代,她又该如何生存。一个是爱她宠她的霸道皇帝,一个在童年时代的一吻定情总是粘着她喊她娘子的痴傻皇子,她又该如何抉择。在这烽火四起的年代执着如她又能否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明纪》

    《神明纪》

    盘古力劈天地,创上古至尊之神。贵为神明!可是,神明去哪儿了,盘古,女娲。去哪儿了?上古战神刑天真的死了吗?夸父逐日之后去往何处。......一个神秘的野孩子来到夕阳镇,开始他的传说。
  • 星河不朽

    星河不朽

    2050年,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20年,人类经历各种艰难险境存活了下来。在这一刻,人类——觉醒了!
  • 骷髅战神

    骷髅战神

    白骨林林之地,诞生了一个水晶头骨。这水晶头骨,用着百族的骨头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躯体。为求进入世俗界,而后进行转生成人,怎奈因为一些原因,骨头上充满能量,为消除能量,一傻就是十几年。同时还有青峰城城主之子聂云不能修炼,这一傻一废就这么遇到一起了。从此整个世界将不得安宁,整个世界因他们而颤抖。前路,坎坷,生死不知,充满了荆棘,他们,能否一发冲天吗?随着修行,他却疑惑越来越多,自己究竟是谁?那埋骨之地又是什么?
  • 绯灯少年

    绯灯少年

    安阳千叶从小就没有见过妈妈,七岁那年跟玩伴百里樱一起去逛庙会,回家后发现父亲被人杀害。凶手一直没有落网,表叔将他带离了家乡池水镇。十年以后千叶收到了一个灯型吊坠,戴上它可以看到死者不愿意离去的灵魂。千叶认出这个物件原本属于自己的父亲,所以重新回到池水镇调查父亲被杀的真相。他一方面依靠自己的能力帮助那些心愿未了的灵魂,一方面从中探寻当年的秘密。百里樱和千叶重逢后两人互生爱慕,一起卷入这场感情漩涡的还有学姐夏绘以及好友阿律,高中生活就这样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在这三年中,安阳千叶到底要如何摆脱悲伤往事,和百里樱一起度过温暖青春呢。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欧阳明传奇

    欧阳明传奇

    在第一卷《金峰禅寺》里,欧阳明的师母被“幽魂涧”的主人花如梦劫走了,他师傅独自前去营救。欧阳明决定去寻找师傅和师母,在小镇的客栈里,他遇见了刁蛮小姐叶明珠,随后两个人结伴而行,开始了一段惊心动魄、匪夷所思的冒险旅程。树上的巨蟒、背着手的丧尸、人形的岩层、两个人三个影子……等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到了“幽魂涧”,却发现……欢迎你和我一同走进欧阳明的传奇之旅!在此郑重承诺,自正式上传第一章起,至大结局,决不断更。
  • 最牛农民

    最牛农民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哦,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哦......。十年九旱,颗粒无收,极度的贫穷地区,被遗忘的偏远山区。我是一个落榜的学生,发誓要让这片地区富裕起来,让这里的人们都过上好日子。黄土高坡种水稻,黄土高坡种热带水果,黄土高坡养鱼,,,,,,什么华西村,什么中关村都将在幸福村面前臣服,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发生在我有了那枚戒指之后。神秘组织、三教九流和绝世强者都对戒指垂涎欲滴,不过都将在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失落的百年致富圣经(下)

    失落的百年致富圣经(下)

    2007年,美国PrimeTime公司隆重推出一部风靡全球的纪录片《秘密》,该片堪称成功学、财富学和人生指导的经典之作。在美国和世界各地广受人们的追捧,原因是该片揭落了一个至大的秘密……据该片制版人朗达·拜恩介绍,《秘密》的灵感来源于一本失落百年的古书——《失落的百年致富圣经》,正是这本书启发了她,让她与那些伟大的励志导师勒斯·华特斯、查尔斯·哈尼尔、罗伯特·柯里尔等相遇,从而拍出了这部经典的励志纪录片。
  • 撞上酸甜苦辣

    撞上酸甜苦辣

    两个无爱的人,居然撞到了一起,不可思议发生。一个不承认自己爱了,一个不知道自己爱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世家?是朋友?是敌人?接下来,就由十四号星辰带你品尝酸甜苦辣,不一样的味道,不一样的感觉,有此时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