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90300000104

第104章

李福达之狱翻案改坐,大小官黜革问罪者至四十余人,为嘉靖年间一大事。御史马录巡按山西,以白莲教妖人张寅为弘治间谋反之李福达,坐以大辟。武定侯郭勋以书来为寅嘱免,录遂并以劾勋。已奉旨福达父子处死,又诘责勋,勋已伏罪矣。而言者以勋由议大礼得幸,共恶之,遂群起攻勋,欲正其党逆之罪。勋乃力图反噬,以议礼犯众怒为言。帝心动,特命张璁、桂萼、方献夫署三法司覆讯。三人故与勋同以大礼得幸,为朝臣所嫉者,遂尽反其狱,谓寅非福达,特诸臣欲借此以陷勋重罪。于是触帝怒而尽逐诸臣。此张、桂等之恃宠窃权,庇奸报怨,罪不容诛者也。然是时寅、福达名姓不同,亦有致疑于马录之有意文致者。李翊《戒庵漫笔》载项乔之论曰,寅以白莲教惑人,自有本罪,而录指为李福达云云,是固谓寅非福达矣。《法传录》亦云,福达五台人,寅徐沟人,张为县中著姓,谱牒甚明,马录悉诋为伪,一笔抹去,是亦谓寅非福达矣。惟《从信录》及《林居漫录》则实指为寅即福达,王[A158]登《竹墅席上谈》亦记福达脱罪后,游于江南,苏州寓元妙观,常州寓杨七郎家,松江寓朱恩尚书家,所试奇术甚众,而惜其自投法网,改名张寅,几得重祸,则以为寅即福达。诸说纷纷如此,作史者宜何从?今试平心论之,张寅被薛良首告,指为李福达,此事在郭勋未嘱之先,马录键遁以定谳,非逆知有勋之来嘱,而预坐福达以谋反重罪也。则寅之为福达,不待辩也。及勋嘱书至,录据以劾勋,公侯大臣为妖人游说,其挟权挠政,固已罪无可逭,原不必论福达之真伪也。迨张、桂欲藉此为勋报复,则不得不反此狱,而以寅非福达为词,谓朝臣欲陷勋而故坐寅以谋反重罪,然后勋之罪益重,以此激帝怒。于是公案尽翻,至颁刻《钦明大狱录》以示天下,而寅非福达遂成铁案矣。修史者于此中推透当日情事,故于《马录传》既叙明福达之改名张寅,而于传末又言寅、福达姓名错误,人亦疑之。迨其孙李同复以妖术事发,跟究由来,而福达之狱益信。又于《唐枢传》载其全疏,确指寅即福达之处,历历有据,而此狱更无疑义。于是马录诸臣之枉,张、桂等之诬,皆了然共见,可见修史时之斟酌苦心也。

袁崇焕之死

袁崇焕之死,今日固共知其冤。而在当时,不惟崇祯帝恨其引我朝兵胁和,(时帝怒甚,欲族诛崇焕,以何如宠申救,免死者三百余口,见《如宠传》。)键顿朝之臣,及京城内外,无不訾其卖国者,杨士聪平心而论,亦但言其罪不至此,而不知其所以得祸之由。其所撰《玉堂荟记》云,己巳之变,当时士马物力足以相当,袁崇焕初至一战,人心甫定。而袁于大少所结好,毁言日至,竟罹极刑。乃京师小民亦群以为奸臣卖国,至有啖其肉者,其蜚语皆出自内阉云。可见是时引敌胁和之说已万口一词,士聪虽略知谤言之出自中涓,然究未知中涓何以有此说也。直至我朝修史时,参校《太宗实录》,始知此事乃我朝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杨姓者知之,阴纵使去。杨监奔还大内,告于帝,帝深信不疑,遂磔崇焕于市。于是《崇焕传》内有所据依,直书其事,而崇焕之冤始白。使修史时不加详考,则卖国之说久已并为一谈,谁复能辩其诬者?于此可见《明史》立传之详慎,是非功罪,铢黍不淆,真可传信千古也。

周延儒之人奸臣传

周延儒不过一庸相耳,以之入《奸臣传》,未免稍过,其始入阁,未见有败检事,特以不由廷推而得,故谤议纷然。其再出也,蠲逋赋,起废籍,撤中使,罢内操,救黄道周,颇多可称。故王鸿绪《明史传稿》在列传中。而今列之《奸臣》者,崇祯十六年,我大清兵深入畿内,延儒出视师,身驻通州,不敢一战,坐待我兵之蹂躏而归。一时物议沸腾,谓延儒得贿纵敌。锦衣骆养性、司礼监王德化,密以上闻,总兵唐通又尝面奏,于是朝野内外万口同声,无不欲食其肉,民间至演为卖国传奇,遂传遍天下。故数十年中,延儒受人唾骂,较他相为尤甚。诸臣修史尚是延儒诟詈未息之时,自不得不列之《奸臣》,究之传中所载,不过信用吴昌时,致其招权纳贿,及与吴相轧而已。无论严嵩之险恶,温体仁之阴贼,非延儒所能及,即嗜进无耻之万安,倾陷善类之张璁,尚觉罪浮于延儒,而延儒乃列入《奸臣》,此非以甚延儒之恶,转为延儒增其身分也。纵敌之说,本属无稽。杨士聪之论曰,纵敌者,必我能为敌所畏,方肯以贿免。当北兵深入,所过如破竹,虽礼拜求其去尚不可得。及其出塞也,大书边墙曰,“文武官员免送”当时兵力为敌所侮笑如此,而反加以得贿纵敌之名,是何高视延儒,轻视敌兵也。此论载《玉堂荟记》,可谓得当日情事,而纵敌之说可不辩自明矣。或云,延儒因边警,先敛赀遣家人送归,中途为人耳目,家人姑大言以欺众,谓北兵所贻,人以其出自家人之语,遂以为实云,亦见《玉堂荟记》。

案《雷纟寅祚传》延儒招权纳贿,凡起废、清狱、蠲租,皆自居为功。考选台谏,尽收门下,求总兵、巡抚者,必先贿其幕客董廷献。又《吴传》,延儒再相,冯铨力为多,延儒欲起之,惧众议,乃引入阁,将共为铨地。延儒又欲起奄党张捷为都御史,乃为所扼。又傅朝佑劾延儒引用袁弘勋、张道为腹心,摈钱象坤、刘宗周于草莽。倾陷正士,加之极刑,曰上意不测也。攘窃明旨,播诸朝右,曰吾意固然也。削言官以立威,挫直臣以怵众,往时纠其恶者尽遭斥逐,而亲知乡曲遍列要津。此等事皆延儒之奸,既入《奸臣传》,而传中却又不载。盖王鸿绪传稿本不列延儒于《奸臣》中,后来修史者始改编,然但列之《奸臣》卷,而传仍未改,故传中不见其奸邪之迹也。

刘基廖永忠等传

《太祖本纪》,元至正二十一年八月,帝自率舟师征陈友谅。戊戌,克安庆。壬寅,次湖口,败友谅于九江,克其城,友谅奔武昌。《友谅传》亦云,友谅陷安庆,太祖自将征之,复安庆,长驱至江州,友谅战败,奔武昌。《廖永忠传》亦云,从伐友谅,至安庆,破其水寨,遂克安庆。从攻江州,造桥于船尾,倒行其船,桥傅于城,遂克之。是皆叙明先克安庆,乘胜克江州,走友谅也。而《刘基传》则云,基赞太祖出师攻安庆,自旦及暮不下,基请径趋江州,捣友谅巢穴,遂悉军西上。友谅出不意,帅妻子奔武昌。是又未克安庆,径捣江州矣。与本纪及《友谅》诸传不合。案《赵德胜传》,从太祖西征,破安庆水寨,乘风槊小孤山,距九江五里,友谅始知,仓皇遁去,遂克江州。《仇成传》云,廖永忠、张志雄破其水寨,成以陆兵乘之,遂克安庆。盖戊戌但克安庆水寨,键抖趋九江,仍留成等攻安庆。迨克江州,而安庆亦已克复,作史者不便琐屑分别,故以克安庆即系于戊戌耳。又《张玉传》,靖难兵攻东昌,与盛庸遇,成祖被围数重,力战得出。玉不知成祖所在,突入阵中,力战而死。是玉死时成祖已溃围出也。而《朱能传》云,盛庸围成祖数重,张玉战死,能帅周长等力战,拔成祖出。则似玉死时,成祖尚在围中,赖朱能救免矣。或玉战死后,成祖又被围,而能救出之,乃两事耶?《方孝孺传》,谓成祖起兵,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是广孝未尝从帝军同至南都也。而《卓敬传》则云,帝登极,敬被执下狱,帝欲活之。广孝与敬有隙,谓建文若从敬言,岂有今日,遂杀之。则似帝入都时,广孝已在侧矣。案《广孝传》,靖难兵起,并未从行,及帝登极后,广孝南来,出振长洲,为其姊及友诟詈之事。当是帝既即位,广孝后至,敬尚在狱中,而一言杀之也。又《周忱传》,土木之变,议者欲焚通州粮,绝寇资,忱适议事在京,谓不如令京军自往取,则立尽,何至遂付煨烬,是此议本创自忱也。而《于谦传》又云,谦奏成阝王,通州积粮,令官军自诣关支,以赢米为之直,毋弃以资敌,则又似出于谦之策。盖忱先有此议,谦以为然,故奏行之耳。又《王骥传》,贵州苗蜂起,围平越等城,时骥征麓川回,即命率师解围。骥顿兵辰、沅不进,御史黄镐困守平越半载,募人自间道奏于朝,命总督军务侯大破贼,尽解诸城围。是解围者也。《镐传》则云,保定伯梁缶合川、湖兵救之,围始解。则解围又属梁缶矣。《传》则云,进讨时,副总兵田礼已解平越围。是解围实田礼也。盖是时总督军务,缶墙为将军,皆统帅,《骥》、《镐》等传但叙解围之功,则以总统为主,《传》实叙解围之人,则不可没田礼,故于《传》见之也。天启中,汪文言初下锦衣狱,镇抚刘侨止坐文言,不令牵引群臣,故少株连。据《魏大中传》谓,黄尊素语侨,勿因此起衣冠之祸,侨听之,狱词遂无所引。而《魏忠贤传》则谓,侨受宰相叶向高教,止坐文言。盖向高与尊素各有此议,使侨知之也。惟《洪钟传》,四川贼廖麻子与其党曹甫掠营山、蓬州,钟招抚之,曹甫听命,麻子忿甫背己,乃杀之。是甫为廖麻子所杀也。而《林俊传》则云,击泸州贼曹甫,指挥李荫以元日破其四营,遂擒甫。则甫系李荫擒获,非廖麻子杀之也,此不免岐误。又祖大寿一人凡两次降于我朝。据《孙承宗》、《何可纲》等传,崇祯四年,大寿筑城大凌河,为我朝兵所围,粮尽力屈,大寿与诸将欲降,可纲不从,大寿杀可纲,遂出降。是大寿于是时已降矣。其后大寿仍为明守锦州,至崇祯十四年,为我朝兵所困,总督洪承畴率八大将救之,大寿尚传语云,当逼以车营,勿轻战。承畴进兵大败,被围于松山。明年二月,城破,承畴降。三月,大寿以锦州降。事见《邱民仰》、《杨国柱》、《曹变蛟》等传。是大寿先于崇祯四年已降,后仍为明守锦州,至十五年再降也。而其先降后仍复反正固守锦州之故,则无明文。惟《邱禾嘉传》谓,四年大凌之役,大寿生降,请伪逃入锦,诱降其城。禾嘉在锦闻炮声,谓大寿已溃围出也,遣兵迎之。大寿入锦,未得间。禾嘉寻知其纳款状,乃密奏于朝,而帝于大寿欲羁縻之,弗罪也。只此一语,略见其仍守锦州之故,然究不明晰,他传又不错见其事。又《张国维传》,崇祯十年,以安庆、池州、太平三府别设一巡抚,以史可法任之。而《可法传》则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四府,及河南之光州、光山、固始、罗田,湖广之蕲州、广济、黄梅,江西之德化、湖口诸县,是安抚所辖较《国维传》稍广,盖《国维传》不过谓添设巡抚,原不必详叙其地耳。惟《陈奇瑜传》,先已叙明遣卢明善击斩金翅鹏,及剿永宁之后,又云分兵击斩金翅鹏,一传中似重复。而《杨嗣昌传》则又云,嗣昌出督师,金翅鹏等来降。案嗣昌督师在奇瑜之后,或贼中号金翅鹏者有数人,如高迎祥称闯王,李自成亦称闯王也。

乔允升刘之凤二传

《乔允升传》,崇祯帝在位十七年,刑部易尚书十七人。薛贞以奄党抵死。苏茂相半载而罢。王在晋未任,改兵部去。允升坐逸囚遣戍。韩继思坐议狱除名。胡应台独得善去。冯英被劾遣戍。郑三俊坐议狱逮系。刘之凤坐议狱论绞,瘐死狱中。甄淑坐纳贿下诏狱,改系刑部,瘐死。李觉斯坐议狱削籍。刘泽深卒于位。郑三俊再为尚书,改吏部去。范景文未任,改工部。徐石麒坐议狱,落职闲住。胡应台再召不赴。继其后者张忻,贼陷京师,与其子庶吉士士端并降云。而《刘之凤传》末亦有此一段文字,并一字不改。此二传一在第二百五十四卷,一在第二百五十六卷,相隔只两卷,不及订正,盖卷帙繁多,纂修诸臣不暇彼此参订故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全系元素师:废材要逆天

    全系元素师:废材要逆天

    爆炸的巧合,异世大陆。呵呵,身怀绝技的孽(女主)竟成了废材。那又如何,看我如何废材逆天,百年不遇的紫色天赋很厉害,那我这千年不遇的无色天赋算什么。和我比元素种类,脑残吧,姐可是全系‘废材’。几颗丹药就想收买我,你这种宝贝丹药我随手一炼就比这好。咳咳,但是这妖孽美男是谁?还缠上我不放了。好吧我就大发慈悲收留你,
  • 青蛙鱼

    青蛙鱼

    我理想中的鱼,非常怪异,上身是鱼,下身是蛤蟆。既能在水中漫游,又能在陆地生存的两栖动物,是蝗虫的克星。然而,青蛙鱼在蛤蟆湖遭到非议,甚至是追杀,以黄头顶为首的鱼家族,竟然不承认他们是鱼。一旦庄稼遭到了蝗虫袭击,他们忍辱负重,欲血奋战,打退以黄霸天为首的蝗虫进攻,保护了湖畔庄稼,立下赫赫战功。千年不遇的干旱,湖水趋于干涸,青蛙鱼舍小家顾大家,把老祖宗留下的食物,分给湖中的鱼儿。
  • 那个2C的年代

    那个2C的年代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你是我一首歌

    你是我一首歌

    肖城,莫小陌以为不会喜欢,而你却是嵌入我生命中的一首歌,是《遇见》是《彩虹》是醒不来的梦,成长的故事,是玻璃房子,友情,爱情,我和你讲我的故事,我喜欢上一个人的故事,和你讲一个幸福真实的故事。世界上最令人艳羡的感情不过是最初爱上的和最后在一起的是同一人罢了
  • 非常男女

    非常男女

    我全心全意地爱着自己的老婆陈姗姗,任她呼牛作马,拳打脚踢,我都没有丝毫怨言;可她还是嫌弃我是窝囊废,挣不到大钱,最终给我罗列了一个可恶的罪名将我抛弃了;从此我房子没了,车子没了,老婆没了,儿子也没了,我觉得我的人生都要完蛋了,可这个时候那个曾经被我捡到过的绝世女人居然出现在了我面前,我没料到她居然是一个电影里才会出现的特工,从此我的人生就改变了......
  • 神启:诸神祭

    神启:诸神祭

    我们信仰的是未来的光明,是和平的世界。我们不信仰神明,我们就是神
  • 流星划过:你的青春真好

    流星划过:你的青春真好

    这本书记录了一位追逐梦想的学生的心路历程。世界上最邪恶的事情,莫过于当你想用青春削人时,却发现青春已经不在了。但是梦想永恒。尽管如今的应试教育体制毁掉了无数人曾心心念念的梦想,当想重拾的时候,却发现早已没有来了青春的激情。但是,我们依旧可以倔强的坚持,向世俗成规宣战,做最好的自己。因为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再做了。在价值观塑造关键期的高中时代,一颗梦想的流星划过,宇宙记住了我们的光芒。愿这些文字,能够唤醒部分人内心最初的梦想。感受激情与傲气,承担梦想废失的苦痛,并在梦想的重生中思考人生的意义。祝中国的孩子能在应试教育中捍卫自己最初的梦想,祝天下所有有梦想的人能够成就自己的梦想。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善恶是非

    善恶是非

    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伍兵,在社会的沉浮下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 老道救我

    老道救我

    一个老道。。。和一个逗比屌丝男的离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