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90300000031

第31章

《梁书》本姚察所撰,而其子思廉续成之。(说见前。)今细阅全书,知察又本之梁之国史也。各列传必先叙其历官,而后载其事实,末又载饰终之诏,此国史体例也。有美必书,有恶必为之讳。如昭明太子以其母丁贵嫔薨,武帝葬贵嫔地不利于长子,昭明听墓工言,埋蜡鹅等物以厌之,后事发,昭明以忧惧而死。(事见《南史》及《通鉴》。)而本传不载。临川王宏统军北伐,畏魏兵不敢进,军政不和,遂大溃,弃甲投戈,填满山谷,丧失十之八九。此为梁朝第一败衄之事,(见《南史》及《通鉴》。)而本传但云征役久,有诏班师,遂退还,绝无一字及溃败之迹。他如郗皇后之妒,徐妃之失德,永兴公主之淫逆,一切不载。可见国史本讳而不书,察遂仍其旧也。其尤显然可据者,简文诸子,大器、大心、大临、大连、大春、大雅、大庄、大钧、大威、大球、大昕、大挚外,尚有大款、大成、大封、大训、大圜,而俱无传;元帝诸子,方矩、方等、方诸外,尚有方略,亦无传。《梁书》谓,其余诸子本书不载,故缺之。所谓本书者,即梁朝国史也。昭明有五子:豫章王欢、河东王誉、岳阳王、武昌王警、义阳王鉴。武帝以昭明薨,不立其子继统,故各封大郡以慰其心。今《梁书》欢等皆无传,惟誉有传,而与武陵王纪同卷。此必元帝时国史,纪与誉皆称兵抗元帝者,故同入于叛逆内也。豫章王欢有子栋,为侯景所立,建号改元,未几禅位于景。景败,元帝使人杀之。此亦当时一大事,而《梁书》无传。贞阳侯明陷于齐,齐人立之,入主梁祀,为陈霸先所废。齐人征还,死于途,追谥曰闵皇帝。又方等有子庄,敬帝时为质于齐,陈霸先将篡,王琳请于齐,以庄为帝,即位于郢州,后兵败仍入齐,封梁王。此亦皆梁末余裔之当传者,而《梁书》亦无传。王琳当梁、陈革命之后,犹尽心萧氏,崎岖百战,卒以死殉,此尤梁室第一忠臣,所必当传者,而《梁书》亦无之。盖当敬帝时,王室多故,不暇立史馆,入陈以后,又莫有记之者,故无国史可据,而《梁书》亦遂不为立传。尤可见《梁书》悉本国史,国史所有则传之,所无则缺之也。《南史》增十数传,其有功于《梁书》多矣。(又兰钦有子京,在东魏刺杀高澄,应附其事于《钦传》后,《梁书 钦传》绝无一字,《南史 钦传》亦不附见,何也?)

梁书编传失检处

古未有创业之君其母编入《皇后传》者,自沈约《宋书》始,《梁书》亦因之。武帝即位,追尊其父顺之为文皇帝,母张氏为献皇后,于是《皇后传》内首列张后。然顺之官职事迹已叙入《武帝纪》,未尝另作纪传,则张后生武帝有菖蒲花之祥,亦即叙于《武帝纪》可矣,乃特立一传于诸后之首。是妻有传而夫无传,殊非史法。又武帝兄弟九人,应立为《宗室传》,如《宋书》之长沙王道怜、临川王道规是也。《梁书》乃变其例,编为太祖五王,及嗣王四人。案太祖本武帝追崇其父之称,非及身为帝者,而以其子系之,已属位置失宜。既系之于太祖矣,则长沙王懿,太祖长子也,自应叙在太祖诸子之首,其余衡阳王畅、永阳王敷、桂阳王融,亦应以次叙入,总为太祖九王。乃以其没于齐朝,遂不为立传,而转附见于其子嗣王传内。其意以临川王宏、安成王秀、南平王伟、鄱阳王恢、始兴王忄詹,皆武帝登极后身受王封,故列为太祖五王;懿、、敷、融则身后追封者,故但传其嗣子,以别于生封之五王耳。然此九王皆太祖子也,皆武帝所封也,五人则系之于父,四人则系之于子,强为区别,究属无谓。既不立《宗室传》矣,而吴平侯景,武帝从弟也,不便附于太祖诸子内,又别无可位置,只得另立一《萧景传》,一似同姓不宗者。此盖皆国史旧编之次第,国史本武帝时所修,以诸王皆武帝亲兄弟,若列作《宗室传》,转似推而远之,故修史者创为此例,而不知转多窒碍也。姚察修《梁书》,则已时代革易,自应改正,乃亦仍原书体例,何也?《南史》尽入之《宗室传》较得矣。

《梁书》以萧颖胄附于其弟《颖达传》内,此却位置得宜。盖颖胄与梁武同起兵,未及平建邺先卒,既非梁臣,不便入《功臣传》内,而远族又不便入《宗室传》,《齐书 萧赤斧传》后虽附见之,然《梁书》终不可缺也,附《颖达传》极当。《南史》则亦附于《赤斧传》内,作齐宗室。

梁书多载饰终之诏

《梁书》诸王及功臣列传,必载其没后加恩饰终之诏,盖本国史体例如是,至修入正史,自应删除,以省繁复。乃《王茂传》诏曰:“旌德纪功,哲王令轨。念终追远,前典明诰。”《吕僧珍传》,诏曰:“思旧笃终,前王令典。追荣加等,列代通规。”《南平王伟传》,诏曰:“旌德纪功,前王令典。慎终追远,列代通规。”《孔休源传》,诏曰:“慎终追远,列代通规。褒德酬庸,先王令典。”篇篇如此,殊可呕哕。其后作史者亦自知其芜冗,至《蔡道恭》、《范云》、《冯道根》、《昌义之》、《周舍》等传,则去此冒语,但存诏中述其生平功绩之处,斯较为得之矣。

梁书有止足传无方伎传

《梁书》有不必立传而立者,又有应立传而不立者。处士之外,另立《知足》一门,其序谓鱼豢《魏略》有《知足传》,谢炅运《晋书》有《知足传》,《宋书》亦有《知足传》,(今沈约书无此门,盖徐爰旧本也。)故《梁书》亦存此门。然所谓知足者,不过宦成身退,稍异乎钟鸣漏尽,夜行不休者耳。传中如顾宪之政绩,自可入《良吏传》,其余陶季直、萧示素辈,传之不胜传也。至如《方伎》一门,累代所不废。梁时沙门释宝志,精于佛学,能知未来,其谶记往往流传后世。即其散见于各传者,如《南史 梁武纪》,天监中,宝志有诗曰:“昔年三十八,今年八十三。四中复有四,城北火酣酣。”帝命周舍纪之。帝年三十八克建邺,八十三同泰寺灾,四月十四日,火起之日也,其言皆验。《王僧辨传》,天监中,宝志有谶云:“太岁龙,将无理,萧经霜,草应死,余人散,十八字。”时人谓萧氏当灭,李氏当兴,遂有李洪雅起兵湘州,后为僧辨所取。《徐陵传》,陵数岁,家人携以见宝志,宝种甩其顶曰:“此天上石麒麟也。”此见《南史》者也。即以《梁书》而论,《何敬容传》,宝志谓敬容曰:“君后必贵,终是何败何耳。”及敬容为相,恐何姓者当为其祸,遂抑没宗族,无仕进者,后为河东王誉发其请嘱私书,遂及于败,此“何败何”之验也。《刘传》,宝志遇于兴皇寺,惊曰:“隐居学道,清净登佛。”如此三说。此又见于《梁书》者也。则其生平必尚多可纪述。且《王筠传》,筠奉敕制开善寺宝志大师碑文,词甚丽逸。是不惟为时人所敬似,并人主亦崇奉之,此岂得无传?乃《梁书》无《方伎》一门,遂少此传。《南史》附传于陶宏景之后,可补《梁书》之缺矣。

古文自姚察始

《梁书》虽全据国史,而行文则自出炉锤,直欲远追班、马。盖六朝争尚骈俪,即序事之文,亦多四字为句,罕有用散文单行者,《梁书》则多以古文行之。如《韦传》叙合肥等处之功,《昌义之传》叙钟离之战,《康绚传》叙淮堰之作,皆劲气锐笔,曲折明畅,一洗六朝芜冗之习。《南史》虽称简净,然不能增损一字也。至诸传论,亦皆以散文行之。魏郑公《梁书总论》犹用骈偶,此独卓然杰出于骈四俪六之上,则姚察父子为不可及也。世但知六朝之后古文自唐韩昌黎始,而岂知姚察父子已振于陈末唐初也哉。

陈书多避讳

《陈书》于武帝之进公爵,封十郡,如九锡,进王爵,封二十郡,建天子旌旗。以及梁帝禅位逊于别宫,陈武奉梁主为江阴王,行梁正朔,次年江阴王薨,丧葬如礼,一一特书,绝不见有逼夺之迹。此固仿照前史格式,当时国史本是如此,姚察父子固不能特变其体也。第本纪所讳者,恃有列传散见其事。乃衡阳王昌,本武帝子,陷于周未回,武帝崩,从子文帝即位,而昌始归,文帝使侯安都往迎而溺之于江。(见《南史》。)本纪既但书衡阳王昌薨,而《昌传》亦但书济江,中流船坏以溺薨,即《侯安都传》亦但云昌济汉而薨,(《南史 昌传》则谓济江于中流陨之,使以溺告。)初不见有被害之迹也。始兴王伯茂乃废帝伯宗之弟,与伯宗同居宫中,伯宗为宣帝所废,伯茂出就第,宣帝遣店伶之于途。《陈书 伯茂传》但谓路遇盗,殒于车中,亦隐约其词,不见被害之迹也。不特此也,刘师知为陈武害梁敬帝,入宫诱帝出,帝觉之,绕床而走,曰:“师知卖我。”师知执帝衣,行事者加刃焉。(见《南史》。)此则师知弑逆之罪上通于天,何得曲为之讳?乃《陈书 师知传》绝无一字及之,但叙其议大行炅前侠御不宜吉服一疏,并载沈文阿、徐陵、谢岐、蔡景历、刘德藻等各议,共三千余字,敷演成篇,以见师知议礼之独精,此岂非曲为回护耶?又知虞寄本梁臣,侯景之乱,遁回乡里,流寓晋安,陈宝应厚待之,梁元帝除寄中书侍郎,宝应留不遣。后陈武代梁,宝应有异志,寄惧祸及,不受其官,尝居东山,著居土服。此不过知几能远害耳,其于陈武未尝有君臣之分也。若以报韩为心,正应佐宝应拒陈武,乃反为书劝宝应臣于陈武,书中并称陈武曰主上,曰今上,以自托于班彪《王命论》。试思彪本汉臣,故宜归心于汉,寄非陈臣,何必预附于陈?当其不仕宝应,尚不失为洁身远害,及其推戴陈武,适形其望风迎合而已。而《陈书》专以此为寄立传,且详载其书千余字,欲以见其卓识高品。亦思寄之于陈武有何分谊,而汲汲推奉耶?盖姚察父子本与刘师知及寄兄荔同官于陈,入隋又与荔之子世基、世南同仕,遂多所瞻徇,而为之立佳传也。《南史》于《师知传》明书其事,洵为直笔;而《寄传》亦全载其劝宝应之书,又无识甚矣。

萧子显姚思廉皆为父作传入正史

司马迁、班固、沈约作史,皆以其父入《自序》中,未尝另立父传,列于正史也。惟萧子显作《齐书》,为其父豫章王嶷立传,姚思廉修陈书,为其父吏部尚书察立传,凡生平行事,及朝廷之优礼,名流之褒奖,无一不纤屑叙入,故《嶷传》至七千余字,《察传》亦至三千余字,为人子者得藉国史以表彰其父,此亦人之至幸也。或疑《嶷传》只载其子子廉、子恪、子操、子行、子光,而子显不载,当是子显亲为父作传,故隐己之名。至《察传》并载思廉在陈为法曹参军,入隋为司法,似非思廉所自作者。然传末云,察所撰《梁》、《陈》二史未毕功,虞世基奏思廉踵成之,自尔以来,稍有撰续云云,而不言思廉卒于何时,可见《察传》实思廉自作。况察之父僧坦,以医术著于梁代,官太医丞,所得赏赐,皆给察游学,事见《南史》。而《陈书 察传》但云,察父上开府僧坦,知名梁代,二宫礼遇优厚,每得赏赐,皆给察兄弟为游学之资,而不言以医术得幸,并不言官太医丞。盖思廉耻以方伎轻其家世,故讳之也。则《察传》系思廉自作无疑也。

八朝史至宋始行

南北八朝史,《宋书》成于齐,《齐书》成于梁,《魏书》成于北齐,其余各史皆唐初修成。然虽成于唐初,而天下实未尝行也。观苏洵等进《陈书》云,《陈书》与宋书魏、齐、梁等书,传之者少,秘书所藏,亦多脱误。嘉六年,始诏校雠。因臣等言,恐馆阁所藏不足以定,请诏京师及天下藏书家,使悉上之。至七年冬,始稍稍集,因得藉以参校,又刘等校《北齐书》云,《文襄纪》其首与《北史》同,而末多取《魏孝静帝纪》。其与侯景书则载《梁书 侯景传》内,此外序列尤无伦次。盖原书已散佚,后人杂取《北史》及《高氏小识》等书以补之者。是宋时并已失其原本,虽购之天下,亦终无由订正也。可见各正史,在有唐一代并未行世。盖卷帙繁多,唐时尚未有镂板之法,必须抄录,自非有大力者不能备之。惟《南》、《北史》卷帙稍简,抄写易成。故天下多有其书,世人所见八朝事迹惟恃此耳。若无镂板之法,各正史盖已一部不存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冷情魔姬

    冷情魔姬

    千年前,她魔姬无泪一直以坏人的身份默默无闻地做着好事,结果满怀失望步入轮回。千年后,她陌上雪潇奇迹穿越回到起点。前生的怨今生的漠,真的,还要继续吗?还是说,魔姬已经被伤的太深,已经绝望?你有多爱一个人?你有多恨一个人?又是三世轮回,当初的约定,或许魔姬未曾遗忘。——————————新手正式的处女作,乃们都表虐~~~偶会努力哒!(不要看简介就觉得会很虐,其实文是酸甜苦辣咸!)
  • 凯源玺之繁星

    凯源玺之繁星

    虐恋,谈不上,甜文,应该有。内容应该不算太好,应该会经常更,只是短一点而已,表介意。
  • 换我一世再爱你

    换我一世再爱你

    一个仙草镇天天潇洒自在、率猫逗狗的女混混,在一次邪魔入侵仙草镇后,奇异的变成了男的,这是我吗?我是谁?奶奶的,我不要这样。她一边想着变回女儿身,那才是真的她,可却因为因缘际会,陷入仙侠世界,未来的迷蒙世界会有怎样的奇遇,而她亦遇见自己最爱的人,换我一世再爱你。
  • 诡吻阴缘

    诡吻阴缘

    给一个车祸的美女做了人工呼吸,但她还是没有抢救过来,半夜十二点的时候,我收到了她发给我的信息··········吻禁术出世,一个始鬼带我走进了一个阴阳圈子。三生三世,阴缘不断囚天禁庙,铜棺葬天,阴阳劫难,阴阳何存这一切都是如何发生在黑暗中的···
  • 重生追美录

    重生追美录

    前世的遗憾怎能重蹈覆辙,看陆羽重生追美,振兴华夏!
  • 徒步入仙门

    徒步入仙门

    江湖傳聞...每至日入,傭兵站區。花開飛舞,女子緩步。眾生矚目,全場聲無。一步二步,領取任務。不知任務?殺人滅口。何者為其?九歌禮魂。這是一個仙俠的故事!這是一個遊戲的故事!這是一個...殺手的故事!
  •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

    益州嵩山野竹禅师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巅峰林霖

    网游之巅峰林霖

    林霖看到室友们都在网游中刷怪,练级,想着自己是不落伍了啊。于是,她也去小了个游戏,叫做巅峰。。。。。。
  • 魂游世

    魂游世

    星际侦探离坚白与星际警署第一高手夏漠一同前往一个被当地土著称为“地球”的无名星球,寻找逃脱的要犯“不动的黑洞”,结果却发现这颗看着不起眼的星球上却藏着如此之多的秘密,古老的世家,神秘的组织,远古的遗迹……一位懵懂少年从钢筋水泥森林中走出,闯入了这片乱世。
  • 天下神偷:废材小姐很嚣张

    天下神偷:废材小姐很嚣张

    一个神偷不小心穿越到一个历史没有的国家,原主居然是个人人皆知的白痴废才?大婚之日被人一脚踢死?这个日子过得很悲惨,每天大鱼加大肉。上有弟弟是天才,下有丫环爱哭鬼。爹不疼,没娘爱,显得自己好可爱!没钱花,没钱用,熬了一夜成富翁!不愁吃,不愁穿,身旁美男围着转!“小姐,我们没银子了”“没看我脚下踩的都是银子么?”“小姐,你胡说,你踩的明明就是金子!”嗯?我是废才么?我怎么一点都感觉不到我是个废才?为什么你们都被我这个废才打趴下了还要继续骂我是废才?难道说你们连我这个废才都不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