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27900000004

第4章 理念的根基(2)

坚定不移地宣传邓小平理论

今天是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逝世第二天,由于来得突然,各方面都准备不足。报纸如何导向,如何把握,如何宣传,经请示,上下左右,均无明确答复,均无态度和具体要求。我们是隔日报,明天要出报,又赶上了星期日,如不能及时作出决策,一晚就是5天,在这关键的时刻,这个数字几乎是个“天文”称呼。我们既不能盲目等待中央宣传部门、中国记协及有关领导部门此时作出指示,又不能没有行动,时间不允许我们等待。换句话说,领导部门作出决策需要时间,而我们没有时间等待,也不允许我们在5天后再进行邓小平同志专题的报道。新闻不能这样做,政治更不能这样做。对邓小平同志的崇敬之情及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媒体对我们的神圣职责,要求我们不能等待了,我们必须迅速作出抉择。昨天,我已进行了部署,一切抓紧进行,今天必须全方位、立体地推出悼念邓小平同志的专刊。版面要打破常规,一、四,二、三版要合起来用。标题要大,图片要新,既要有大场面,也要有特写,要写真,要具象。要派出更多的记者采访,报社内部要举行悼念活动,要组织座谈会。

有的同志担心,在这个时刻,特别是在没有任何指示,得不到任何指示的情况下,这样做报纸会犯政治错误。我已将刚才的想法通报了社委会,并通报了党委。现在,召集大家来,既是通报大家,也是部署工作。请同志们不要犹豫,关键时刻要相信党、坚信党。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任何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能够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而邓小平同志则是这一理论的核心締造者。十几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正确的、伟大的、不朽的,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崇敬的。

请同志们大胆地、坚定地、创造性地宣传邓小平,宣传邓小平理论,相信党中央很快会作出英明的部署。请同志们放心,这样做,如果出了政治上的问题,作为社长兼总编辑、党委书记,我负全部责任。

邓小平同志逝世第二天在中层干部会上的讲话1997年2月18日

坚守阵地化悲痛为力量

今天是个悲伤的日子,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逝世了,大家都在掉泪,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在掉泪,都在哭泣。此时此刻,用任何语言形容我们沉痛的心情都不过分,用任何语言形容我们对邓小平同志深深的悼念之情都不过分。

然而,我们是媒体,是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领域发挥作用的重要阵地。在这举国悲伤的时刻,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第三代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进行到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严格的政治纪律和新闻纪律,化悲痛为力量,坚守新闻阵地;努力工作,早出晚归,有序工作;发扬吃苦耐劳、连续奋战的革命精神;发扬中国共产党人及老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全社上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团结一致,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工作,保证不出任何问题、任何差错。在这关键的时刻、重要的时刻、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刻,经得起考验,接受考验。特别是我们的共产党员、中层以上干部、骨干编辑记者,要严以律己,勤奋工作,凝聚群众,带领群众,认真履行职责,在关键时刻真正成为群众的带头人,党和组织忠实的代言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贯彻执行者,社会主义制度、四项基本原则的坚定拥护者,以实际行动悼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

望同志们经得起考验。

新闻部、理论部、摄影部要做好准备,今天就开始行动,派出记者或电话预约,采访有关领导、有关部门,采访普通百姓,采访在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的同志,采访计生战线的领导、专家、学者、计生干部,采访全国各地计生战线对邓小平同志的怀念和悼念情况,采访邓小平同志的老家和早年革命和工作过的地方的干部群众。以最快的速度、最新的信息、最大的篇幅,做好并推出悼念邓小平同志的专刊和特刊。从今天开始,报社的工作时间不分上班下班,大家的工作职责不分分内分外。

邓小平同志逝世当天对全社的工作部署1997年2月17日

坚持政治导向与新闻性的统一

在报纸新闻宣传工作中,必须坚持政治导向与新闻性、可读性的辩证统一。强调坚持政治导向时,不应忘记报纸的新闻性和可读性;强调坚持新闻性和可读性时,不应忘记政治导向。政治导向与新闻性、可读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不可偏废,不能强调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应当从总体上考虑,不要单打一。要胸怀全局,高屋建瓴,做到既坚定不移地坚持政治导向,又千方百计地实现新闻性和可读性的要求。坚持政治导向与新闻性、可读性的辩证统一的实质,就是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这是中国特色新闻的要求,也是政治家办报的要求。

我们常说的主旋律就是政治导向,报纸宣传必须体现主旋律。主旋律的宣传要形成主题,要有主干。有了主题,有了主干,还应有信息含量。信息含量就是新闻性和可读性。当我们强调信息含量时,不要忽略了主干;强调突出主干时,又不能忽略了信息含量,忽略了新闻性和可读性。只有坚持将这二者辩证统一起来,才能相得益彰,才能保证我们报纸的宣传质量和宣传效果不断提升。

2001年8月12日

思考与创新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的报纸要不断提高质量,必须解决不断创新、不断思考的问题,尤其各编辑部主任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报纸的属性。办报同发行不一样,不是简单的量的增加和内容的重复。新闻具有的属性,一是它的政治属性,二是它的新闻属性,三是它的信息属性,四是它的文化属性,五是它的商品属性。这就决定了新闻必须常新,应该是常办常新,口味要有变化,品种要有变化。目前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旋律是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以人为本的“两个转变”,为育龄夫妇提供更多的计划生育丨生殖10健康优质服务。我们要认清新形势,适应新情况,明确新任务。对此,请各编辑部门的主任们,特别是新闻部门的主任们思考,同时各专刊也要思考如何做出新意。

关于报纸的改革和策划。报纸的改革和策划,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改变。报纸下半年开始的改革和策划一定要有特色,形成自己的风格与亮点。前一段时间的“大人口工作室”这个栏目非常亮,但稿件没有特色。办专刊、设专栏,不能老是“新瓶”装“旧药”。我们既然搞了栏目,就要很好地开发和经营,要从新闻的五个属性方面去考虑,要从读者的需要出发去考虑。

关于报纸的信息量。报纸的信息量,不是简单的内容的量,不是简单的条幅的量,而是内涵的量。包括报纸的每一个版面、每一篇文章,以及每一个栏目形成的主题的内涵,不应是浅层次地考虑问题,不应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不应是对政策的图解或是对工作的图解,更不是简单地去追随会议。应该以更高的起点,从更高的层面,用更新的视角去抓导向,抓政治,抓新闻。在某种意义上,抓到了政治,也就抓到了新闻。

应该说,现在我报开始走向成熟,我们前进了;我们的同志也开始成熟起来,进步很明显。但是,我们不能永远用昨天的眼光、昨天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能停止不前,应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因为今天的客观情况不一样了。如今,形势发展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内涵丰富了,国家计生委领导对我们的要求提高了,读者对我们的要求也提高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就要不断学习,办报的手段与方法就要不断创新。

关于办报手段与方法的改变。对于一些必不可少的新闻手段是要坚持的,但如何将新闻做得更加活泼、可读,在这方面,我们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都存在欠缺。中央电视台有许多创新实践值得我们学习。这种创新是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在教科书里是找不到的。在我们报社,新闻评论部的采访量最大,然而,除了会写消息、通讯、专访以外,我们还会几种?本来是下去采访的,但却看不到现场新闻,把活内容写成了死材料。这个问题要求大家从根本上来解决,要从强化策划入手。部门主任对策划应有思路、有视角。思路指的是主题,视角指的是出新。思路从政治方面切入,以不同的视角去找新闻。不仅如此,部门主任还要教会记者用什么方法去操作才能出新。有的记者不懂采什么、访什么,要么是赤裸裸地吹捧,要么是“四字头”。我们的记者在采访前一定要有理性思考,采访是组织素材,寻找生活故事,应有大量的人物、景物、现场及细节。采访时要有全面展开的形象思维,写作时则是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一个选题和一次采访,对于记者就是一次难得的创新机会。

作为编辑,在编辑文章之前,也要进行深人的独到的理性思考。很多编辑做的版索然无味,根本问题是编辑思想不到位。我们的编辑必须有自己的编辑思想,做版时要用生动的版面语言和形式做出形象、动感和品位来。每个专刊必须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个性。关于创新问题。部门主任不仅要善于策划选题,更重要的是有了选题后如何发挥调动部门所有编辑记者的长项,使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用什么手段把新闻做出来,把特色做出来。

近几年来,在各种重大评奖中,为什么我报主旋律的东西纷纷落马?就是因为稿件的质量、稿件的新闻性、思想性,以及战略高度和角度非常有限。好东西挡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新闻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内容,是富含信息量的科目。新闻是“杂交”,不是政策图解,不是大段公文的引述,更不是资料的堆积。新闻字字都应有含量,句句都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所以,部门主任策划的角度都要变。不变,报纸的质量就不会提高,报纸的信息量就不会增加。社会在发展,新闻的发展则更快,不断创新,是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永恒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说到底,创新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好新闻管理。尤其是对新同志的创新不要扼杀,要积极扶持、把关、提升,使其转化为生产力。

创新要有激情,要有灵感。在这方面要向中央电视台学习,形式要不断变换,内容更要变更,要不停地滚动,不变就没有生命力。

所以,仅仅适合今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同志都有一个学习的问题。首先要向理论求教,然后将若干理论融合在一起,变成实用的理论,这样坚持下去肯定会出彩。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我们要向理论求教,向实践求教,向近邻报刊和媒体求教,甚至可以向身边的同志相互求教。我们的报纸既要有很多的知识含量,也要与实践紧密结合。

我说过,评报不能简单地评,要全部门坐下来对报纸进行总体评价,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做到评一次报提高一步。这也是学习的过程。有的部门就交给一个人在那里评,那会有提高吗?

办好报纸,要求我们的记者要会使十八般武艺,不能单打一。不仅会文功,还要会武戏;不仅有武功,还要懂韬略。咋天的你,适应不了今天;今天的你,适应不了明天。如今这个年代,不是倚老卖老的年代。老同志不学习跟不上,年轻同志不学习,同样也会被淘汰。所有同志都必须学习,要努力学习;岗位越重要,越要学习。通过广泛的学习,做到文武双全,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谋略、有品位、有格调的人。

创新是永恒的发动机。创新依靠的是知识、灵气与勤奋;天才少有,勤能补拙,要以后天的勤奋和责任感去弥补灵气的不足;责任心越强越有潜质。同样是报社的人,有责任感、勤奋的人事半功倍;没有责任感、懒惰的人事倍功半。

下半年委领导对我们的要求更高了,读者对我们的要求更高了,提出以上5个问题供同志们思考。

报社第八轮改革的动员报告2001年7月30日

同类推荐
  • 纪实中国

    纪实中国

    “纪实中国丛书”将以关注生活,关注生存的现实笔触,展现来自于生活底层的真实故事,在一种亲切的阅读氛围里,引起阅读共鸣和读者并对自身生活的理性思考,达到以好作品影响人、引导人、改变人的目的。
  • 我说你看

    我说你看

    本书内容包括:社会这棵树、乱套了、恨郎不狼、坟头上的风景、抢救男人、楼的高度、草的级别、老的疏放、动物表演、鸟语兽言、蛤蟆三条腿等内容。
  •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许地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生本不乐,能够使人觉得稍微安适的,只有躺在床上那几小时,但要在那短促的时间中希冀极乐,也是不可能的事。
  • 未曾会面的约见

    未曾会面的约见

    《未曾会面的约见》是一本散文集,共99篇。内容集结了作者的所见所闻,甚至一些颇显推理的故事。
  • 苏轼文集1

    苏轼文集1

    苏轼作品集,历代有不同的编法。大致说来,主要有诗集、文集和诗文合集三种编法。
热门推荐
  • 第二空界

    第二空界

    平凡的成长,平凡的修行,平凡的爱情,平凡的兄弟,不平凡的世界。天地那么辽阔,为什么容不下卑微的我……
  • 幻汐

    幻汐

    萧幻悠你的生活对我而言是一场游戏,玩得好不好,都只是一场游戏,我却陷入了这场游戏中。————by简柠
  • 坠狱

    坠狱

    一次动乱,导致天界被分裂,十大天界神器散落。每次仙魔大战,都将诞生一名圣婴与魔婴。但是这次的仙魔大战前诞生的圣婴与魔婴却“消失不见”,这又是为何?一个人,一把剑,他战仙界,闯魔界;一个人,一把剑,他刻苦修炼,却又自废修为,一个人,一把剑,他愿永坠地狱!
  • 如愿如梦

    如愿如梦

    心语心愿,如愿如梦,且行且珍惜。人生的路在脚下,当走过都会是美好的风景。
  • 天之迷途

    天之迷途

    流落在修真界的大神后人,为复活父母一步步踏上归途。修真界、仙妖魔界、神界,哪里才是终点?精彩缤纷的迷途之旅。
  • 剑修非剑

    剑修非剑

    “我是剑修不是剑,和你们不一样,我不是。”严肃脸“你是灵体不?”“……是。”“你依附于剑不?”“……”“你还敢说你不是刀剑附丧神!”……“是新出的刀剑吗?好省心的样子……”“战力不错嘛!锻刀公式是多少?”“啊!啊!啊!太可心了,想要这样一把本命!”“时之政府出新刀了?怎么没通知?”“锻刀公式,锻刀公式,快交出来!我要来一打!”“她真不是我本丸的刀,也不是我锻出来的,所以人家真的不知道锻刀公式是多少,求不堵……”Q_Q论世界体系之不同,引发的问题……
  • 光明与黑暗与鲜血

    光明与黑暗与鲜血

    查尔·乔克福在一次冒险中不幸遇难,就在他奄奄一息之时,一位吸血鬼救了他并且把查尔转化成了吸血鬼。新“身份”的他与小镇上的朋友们将会经历一些常人无法触及的命运。友情的破碎、亲情的离别和爱情上的纠纷……感受光明、体验黑暗,还有别忘记品尝鲜血的滋味………
  • 那时花再开

    那时花再开

    出生在魔界的魔皇之女北堂离歌最爱木槿花,随之认识掌管花界天神南荣槿。自古以来,神魔殊途,终无结果。苦苦等待,又会换来怎样的结局?一段神与魔之间的爱恨纠葛就此展开。
  • 美食狂想曲

    美食狂想曲

    摄影师专业的时旅,为了自己与爷爷都热爱的美食,孤身启程,讨教天下美食,摄美景,制美食!喝最香醇的酒!饮最芬芳的茶!尝最美味的食物!看最迷人的风景!
  • 三个月成为一流员工

    三个月成为一流员工

    这是一本让人如何以最短的时间成为最优秀员工的超级畅销书,是著名经管励志畅销书作家吴甘霖、邓小兰关于员工培训的巅峰之作。该书紧紧抓住成为一流员工的最重要的“4大突破”做文章——从“学校人”到“社会人”、从“知识人”到“能力人”、从“个体人”到“单位人”、从“自然人”到“职业人”,让所有员工尽快地适应单位和工作,不仅观点新颖透彻,案例生动活泼,更主要的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操作性极强,对读者具有立竿见影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