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34000000006

第6章 天池(3)

很显然,全国众多的社区干部,没有辜负党和政府的关心,他们在社区的第一线,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没有办公场所,自己设法创建,群众有困难,积极给以帮助解决,像话剧《小巷总理》中的主人公邓菊梅,就是社区主任中的一个典范。是她,把群众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自己的家庭置之脑外,特别是当她面对居民居住区堆积如山的垃圾、面对老太太家破裂的水管、面对年轻人无所事事、聚众赌博、面对一些人的冷嘲热讽、面对“二道毛”的恐吓和威胁时,没有退却,没有灰心,而是执著的,用自己的真情和实际行动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取得了大家的支持,从而排除了一个个困难,化解了一个个纠纷。当然,根据邓菊梅的家庭情况,她完全可以坐享清福,完全可以不承担社区的事务,因为,她有自己的企业,她有自己幸福的家庭。然而,她没有,而是把属于自己的资金投放于社区,资助给有困难的人,所以,她的这种精神是值得称颂的,她的行为是关心社区、热爱社区、视社区为家的具体体现。

在要离开南宁电视演播大厅时,我忽然想起了今年年初的时候,西安市民政局也曾举办了一次富有意义的社区风采知识大赛,那是在西安市广播电视演播厅里举办的,参赛队是经过事先选拔出来的,有户县、周至、长安、临潼、新城、雁塔6个代表队。那一天,我县的参赛队先期到达,啦啦队成员是当天到的,而且早早进入了赛场,还算好,经过激烈角逐,入了围,获得了总分第三名,捧回了奖杯。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队员中,说具体一点,就是啦啦队里,有40余名社区干部,他们才算真正的受到了一次社区文化的教育,学习和熟悉了社区知识。后来,我才知道这场竞赛是为全国竞赛做准备的。遗憾的是这次全国选拔赛西安代表队参加了乌鲁木齐分赛的竞赛,比南宁早了一步,我没有亲眼看到。

说实在的,自去年9月开始,在全国普遍开展的“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恰似一股强劲的东风吹遍了城镇社区的大街小巷,成为社区建设大潮中的一道亮丽的风采,为方兴未艾的社区建设事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正如很多社区中的居民,通过读书、看书,改变了以往的生活方式,在社区图书室里找到了自己的生活乐趣,他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融洽了邻里关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充实起来,尤其是对人、对事的看法、观念也变得乐观、豁达、善意。当然,到社区图书室读书对多数人而言可不是冲着寻宝探银的目的而来的,最初可能是作为一种消遣方式,打发闲暇时光,可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读书不仅给人以启迪,也会陶冶情操,给人带来乐趣。

综观选拔赛过程,以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为主体的各参赛队,表现出了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素质,展现出了当代中国社区的文明风采和社区文化的魅力,赢得了在场观众的声声喝彩,赢得了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好评。面对这种场面,我打心眼里认为,民政部的这一举措,符合民心,切合实际,在社会上产生的效应将是不可估量的。

社区,我愿你明天更加美好。

二00四年十二月八日

大山的思绪

一辈子不见官,一辈子不进山,这是过去的关中道人常说的一句话。意思是说,进山和见官一样的难,山和官一样的险。然而,生活中的人,往往与山有缘,与官无关,或居山,或想山,或看山,山成了一些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侣伴,山的险给予他们的印痕将成为永远的思念。

是的。人与山有着千丝万绪的关系,这个关系割不断,理不清,说不完,尤其是走进大山深处的人。说实在的,我与山的缘份是很深的,因之,常常喜欢爬山,包括祖国大地上的众多名山。

我的家位居关中平原,但接近于秦岭山。自打记事起,就常听到父辈们谈及山,讲述许多关于山的故事,所以,从那时起,我对山就有了一种好奇和向往。长到了半搭小伙,大人们进山砍柴,我硬是要跟着去,姐姐们上山采山果,我也是少不了,上初一的当儿,生产队要盖饲养室,又随强劳上山杠木椽,这一切与山有关的行为,虽说满足了对山的欲望和好奇,但在那个短吃少穿的年代,免不了会饥肠辘辘,备受艰辛,出力、流汗还不上算。因之,我对大山又产生了一种厌倦,甚至厌恶。

初中毕业,因极左思潮的泛滥,我失去了上高中的机会,由此也引发了我对那个“动乱”年代的憎恨和谴责。然而,我的父老乡亲们,我的地方行政长官,没有忘记我,给了我一个新的生路,进山当教师,这在当时来说,真是天赐良机,对我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励和抬举,所以,我与山又接上了缘,而且是在秦岭深山。很显然,当时的山,在我的心目中已不是先前所向往的那么美好,而是潜藏着艰难、落后、贫穷,但这个机会又迫使我不能不珍惜,不能因此而嫌弃。于是,我一头扎进大山,一呆就是6年。这6年里,我认识了山的美丽和峻秀,领悟到了山的奥妙和艰险,熟悉了一个又一个憨厚实诚、勤劳善良的山中汉。

起初的时光,由于好勇、好强,我什么都不怕,地方领导叫到那里,就到那里,而且一工作就是一年,那时,叫跨季度、跨学年,不离大山一步。当然,除了教学,还帮助村里搞搞清算,收拾农田之类的事,再就是与村民一起围猎、打狗熊、套野猪,带领学生挖天麻、拣橡籽等。那时候,公社的父母官曾两次到过我住的地方,手把手教我如何擀面,如何夹老哇头,又与我同枕一个热坑头,叙说山中的四季变化,山里人的风土人情。之后,我了解到了该父母官是部队转业回来的,在深山已工作了十三个年头,于是,我从内心里非常佩服他。后来,我其所以在山区能呆下去,与这位老书记的感染是分不开的。当然,在工作之余,伴随的也有痛苦和寂寞,特别是在朦胧的雨季,单个人生活的时间里,实有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那时候,环视山连山的屏障,仰观小小的天空,时有惆怅与郁闷涌上心头。因之,我常常在弯弯的山道上跑步,以此驱除寂寞的困扰,或者把自己置身于书的海洋里,肆意的穷吞着零打碎敲的知识音符,使年轻的生理机能尽可能的荡漾在无边无界的文字里。

在我居住的高头,有一所学校,离我15里。那里的校长兼同志是一位“老三届”,当过农民,任过政府的土记者,一肚子的墨水,人们称他为“梁克思”。一次的工作会,我认识了他,他也熟悉了我,他向我讲述为人的哲理,我向他学习语文中的修辞与写作知识,因之,礼拜天,我俩常常在一起,不是他找我,就是我找他。一日,我闲得无聊,冒着风雪去请教于他,可是,偶然间,发现他砸透了锅底,于是,我问他:“这是为那般?”他笑着对我说:“火生不着,饭无法做,发发闷气。”我说:“那有这个生气法!”那次,他给我了一本《狂人日记》和一本厚厚的《散文集》。

要放寒假了,学生家长送来了木耳、四季豆、正宗的干肉,怎么办?收,还是不收,使我十分为难。一位家长说:“你看你,大雨天背娃过沟,谢都来不及呢!”另一位家长说:“小意思,我们山里没啥好东西,就这,收下吧!”无奈中,我领了他们的情意。第二年开学,我从山外给他们带来了兴时的衣料和香甜的糖果。

离我居住地的不远处,有位年近80的老婆婆,他目光有神,听力不错。一次,我问她:“在这里居住多长时间了?”她说:“谁晓得?七、八岁从山外到这儿的。”我有些好奇,继续问,便得知她是关中道桑园堡人,在民国十八年的当儿,被人卖到了山里,一住就是七十余年。从那以后,我挤时间给她牵线搭桥,在桑园堡找到了他的老家,可惜,已经没人能记得清她。

秦岭深山的人,一色的陕南腔调,生活习俗与关中道人有着许多差异,红白喜事,方圆几十里的人都会到场,并一住几天。有一年冬里,邻山的一位年轻人结婚,我自然的被邀请了去,因为,我算得上是一个识文家。娶嫁那日,讲的是媳妇从娘家到婆家脚不挨地,所以,接亲时,专门去了几个年轻小伙,把个小媳妇一直背到了男方家,那怕是坡陡路滑。随行嫁妆,两个红木箱子,外加一个脸盆架子,后面跟着一长溜送女的人,好生气派。到了婆家,鞭炮声响,娘婆两家相见,媳妇入洞房。晏前,是我主持了结婚仪式。山里人,酒席桌上能喝善划,把一个山里人家的婚礼搞得热热闹闹。

我居住的邻家,有个女老者,她常常关心我,并让我喝他煮的大豆糁子。忽一日,老人哮喘病复发,晚上两点下了世,他老伴叫来了我,商量如何办理他老婆的后事。当时,我没有丝毫的胆怯之意,而是生发了无端的悲伤,因为,我与她终究相处了好长一段时间,所到之日,几乎天天见面,她这一去,我着实心里不是滋味。这也是我在山区工作时遇到的第一个并且是很熟悉的人过了世。第二天,他家陆续的来了一些人,分头做事,并断断续续唱孝歌祭祀,于第四天,安埋在了临近的山地里。事后,我每每从她家门口经过,总觉得她还活着,而且与从前的她一样,总要打个招呼。显然,在安葬她的地方,有不少先于她的人包括她在内是永远地留在了那块不毛之地了,他们的坟茔地是红褐色的,多数已被杂草和藤蔓覆盖,他们真正的融入了大山里。

也就在这块坟茔地的上边,有一座用石头砌成的墓堆,没有围墙,其边生长着碗口粗的几颗柏树。这是一位叫不上姓名的红军战士的坟头。这位战士是一九三五年跟随李先念部队在此经过准备去陕北时,被地方恶霸杀害的,他的英灵将同长在他坟茔旁的柏树一样四季长青,他的精神将千秋永昭。

注视着那片红褐色的坟茔地,瞻仰着红军战士那永世长存的英灵,我忽然间对他们产生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崇敬和慰籍,因为,是他们最早来到大山深处,开垦了一方栖身之地,是他们一代又一代的把山的文化传播,是他们守护着这一方大山,而使得山林更加美丽,富有生机。

一日,我的母校来了一位老师,他向我介绍了全国大中专学校恢复统一招考制度的消息,我听后非常高兴,心里在想,有深造的机会了,但又一想,自己能搭上这趟车吗?凭实力,没有把握,还得努力钻研一翻。于是,我求这位老师搞了一套复习资料。

教学之余,我没有让空闲时间白白的过去,就在那个简陋的没法形容的住房里,在那茂密的树林里,我通读了高中阶段的全部课程,复习了初中阶段学过的内容,为参加考试奠定了基础。

当接到入学录取通知书后,我并没有因此而过度的兴奋,因为,在我的全部神经机能里,似乎平原已经淡漠,大山成了离不开、不想离的依靠和精神寄托。比如,象公社书记那慈母般的厚爱,被称为梁克思的“老三届”,和蔼可亲的邻居老太太,老家是平原桑园堡的人、热情好客的山中汉,无不牵动着我的心。那时,山的艰险化作了山的奇、山的幽、山的秀,把山的贫穷化作了山里人的那种特有的生机,把山的落后化作了山的希望和未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特别的喜欢山,并尽可能的寻找机会去爬山,包括许多名山,当然,大山成了我心目中不可缺少的、永远的思念。

二00四年十一月三日

同类推荐
  •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胡适说:文学与历史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 逝水流痕

    逝水流痕

    这些文字散碎芜杂,是我这些年屐痕和精神的一种扫描。我把它们整理出版不企望它能行传于世,岁月的流逝和过往的经历让我不敢对明天的事情寄予太大的希求,我知道在往后的日子里还会继续与文字相拥,但过去的我愿意交给朋友们评说,毕竟它是我这些年来的遭际和感怀,被动的和主动的一些行为的原始记录,也是我动荡尘世的一场难得的闲情。
  • 闻一多散文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闻一多散文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学生阅读经典:闻一多散文诗歌》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
  •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我热爱的一切

    我热爱的一切

    徐文海,曾在《清明》《警探》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作品。散文获过省、市级奖若干次。这本《我热爱的一切》收录的就是他的49篇散文作品,包括:《一个人这样地面对世界》、《致我忧伤孤独的朋友》、《夜来风雨声》、《与生活讲和》、《那些叫做“知青”的人》、《黑夜深处的声音》等。
热门推荐
  • Blood X Blood

    Blood X Blood

    BL9527年,一个在宇宙里漂泊了上万年的冷冻箱在血族统治的萨恩星球上解体。里面惊现面色红润气血不错的人类少女!血族长老翻遍宇宙生物典籍,终于确定:此物为2012年毁灭的某名为地球的蓝色行星上的幸存物种。糟糕的是,这是最后一只。更糟的是,这只闻起来,是如此的好吃……于是——【可食用人类少女】高大胖+【垂涎三尺随时准备啃之的】血族=每日一囧的多物种混居记事。
  • 美女和我来种田

    美女和我来种田

    为了能娶到十里八乡的美女村花雪柔,方阳从一头种猪起家,扬名乡村成了富甲一方的小土豪,惹得美女们纷至沓来一起来种田,和美女一起干干农活,聊聊小天不亦乐乎!凭着超强异能办工厂,养野味儿,做电商,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叱咤商界的绝世农二代,过起了逍遥悠闲的小日子。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静落十年

    静落十年

    一生,能有多少个十年,我会等你多少个十年,再陪你多少个十年?
  • 装傻妃子不好当

    装傻妃子不好当

    她,上一世受人欺骗,至死不明原由。这一世,政治联姻,嫁到异国。本已是孤苦伶仃,却遇见腹黑夫君,从来不正眼看她一眼不说,竟然让她装傻三年!真是叔可忍,婶不能忍,装就装,本色出演谁怕谁。不知是那双眼眼睛太过像那人,还是她的风轻云淡让他着迷,本不喜她,正好她也不喜他,本可以进水不犯河水,偏偏要和她签订三年的合约,到最后还是自己失了心,入了局。
  •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第一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袭魔女不好惹

    逆袭魔女不好惹

    异世重生,天地转换。站在人生巅峰的女王,洛璃。是上天的玩笑,还是一生的孽缘。本应该告别凡尘的她,再一次重生。洗去寄主的屈辱,重回人生巅峰!这一次,她要让所有人看到。真正的她!
  • 斗气王

    斗气王

    新小说《重生之影帝》已发布,书号3331882。欢乐向,娱乐文,诚请大家过去品读!----------“不好意思,美女,我这个人不太会说话,如果有什么冒犯你的地方……你他喵的来打我啊!”【恭喜宿主,目标发怒指数3颗星!吸收到目标500点战力值!您的总战力值已达到5000点,您又可以升级了!】别人练的是斗气,钟国练的是斗气儿!只要把对方惹生气,他就会获得战力值奖励,升级时,还有神秘大奖抽!这就是传说中的……最强斗气儿系统!……【作者同时更新着另外一本VIP作品《重生之歌神》,字数已过百万,喜欢的朋友可以去观看。】
  • 盛宠神探世子妃

    盛宠神探世子妃

    她是五品官家嫡女,逃婚后做了人人称颂的神探捕头。他是一品郡王世子,奉命下南方当小城县尉秘查旧事。她寂然冷清,不苟言笑;他眉目惑人,风华绝代。他赏识她惊才艳绝,助她平步青云,骗她去京城——没料到却给自己骗来一个世子妃!皇上大喜,百姓震动。《论万年单身汉为何成亲》、《凉王世子大婚背后的真相》、《神探世子妃骗婚记》等话本子席卷全国戏院茶馆,万人空巷,风靡一时。她担忧,“我从一个小吏晋升到一品诰命,速度会不会太快了些?”他挥手,“媳妇别怕!有我罩着!就算我今天让你做了左相,这大胄官场上也没人敢吱声!”她莞尔,“谢谢夫君!左相位高权重,我讨一个大理寺少卿做做就可以了!”【小剧场】沈弥生最近很郁闷。“段思南,为什么最近浮梁县都没贼了?是不是你做了手脚?”“没有啊。”他一脸无辜。“那就好,否则你别想进我房门了。”正值侍卫来报,“世子,东市的蒋大已经拿了银子答应转战青溪县祸害良家妇女了!”她微眯双眼,“段思南?”他正色,“我是为了提升青溪县衙门的办案能力,是给他们锻炼的机会。”“骗人。”“好好好!其实我就想把那些贼都赶跑,和你多呆一会儿!”沈弥生为皇上哀叹。他最宠信的臣子都这样徇私舞弊,大胄官场真是没救了。
  • 爱情交响旋律

    爱情交响旋律

    爱之花盛开在那艰难的环境,让我们见证他的美丽的身影。上天感动让他们重获新生,爱情之花从此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