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94900000017

第17章 系辞(3)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乾》、《坤》变化而无为。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刳,口姑反。剡,以冉反。木在水上也。「致远以利天下」,疑衍。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下动,上说。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重,直龙反。柝,他各反。预备之意。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断,丁缓反。杵,昌吕反。掘,其月反。

下止,上动。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睽,乖然后威以服之。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处,上声。壮固之意。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衣,去声。送死大事,而过于厚。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明决之意。

上第二章。此章言圣人制器尚象之事。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易》卦之形,理之似也。彖者,材也。彖言一卦之材。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效,放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着也。悔吝本微,因此而着。

上第三章。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震》、《坎》、《艮》为阳卦,皆一阳二阴;《巽》、《离》、《兑》为阴卦,皆一阴二阳。

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偶。奇,纪宜反。凡阳卦皆五画,凡阴卦皆四画。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行,下孟反。君,谓阳。民,谓阴。

上第四章。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此引《咸》九四爻辞而释之。言理本无二,而殊涂百虑,莫非自然,何以思虑为哉?必思而从,则所从者亦狭矣。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信,音申。言往来屈信,皆感应自然之常理,加憧憧焉,则入于私矣,所以必思而后有从也。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之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蠖,纡缚反。蛰,真立反。因言屈信往来之理,而又推以言学,亦有自然之机也。精研其义,至于入神,屈之至也。然乃所以为出而致用之本,利其施用,无适不安,信之极也。然乃所以为入而崇德之资,内外交相养,互相发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

也。」下学之事,尽力于精义利用,而交养互发之机,自不能已。自是以上,则亦无所用其力矣。至于穷神知化,乃德盛仁熟而自致耳。然不知者,往而屈也;自致者,来而信也,是亦感应自然之理而已。张子曰:「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合一不测为神。」此上四节,皆以释《咸》九四爻义。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释《困》六三爻义。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射,石亦反。隼,恤允反。括,古活反。括,结碍也。此释《解》上六爻义。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易》曰:‘屦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校,音教。此释《噬嗑》初九爻义。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何校灭耳,凶。’」何,河可反。去,羌吕反。

此释《噬嗑》上九爻义。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此释《否》九五爻义。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饣束,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知,音智。鲜,仙善反。折,之设反。饣束,音速。渥,乌角反。胜,音升。此释《鼎》九四爻义。

子曰:「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

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几,音机。「先见」之见,音现。断,丁玩反。望,无方反。此释《豫》六二爻义。《汉书》「吉之」之间,有「凶」字。

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复,无只悔,元吉。’」几,音机。「复行」之复,芳服反。只,音其。殆,危也。庶几,近意,言近道也。此释《复》初九爻义。

「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絪,音因。缊,纡云反。絪缊,交密之状。醇,谓厚而凝也,言气化者也。化生,形化者也。此释《损》六三爻义。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易其」之易,去声。此释《益》上九爻义。

上第五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邪,于遮反。撰,仕免反。诸卦刚柔之体,皆以乾、坤合德而成,故曰「乾坤,《易》之门」。撰,犹事也。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万物虽多,无不出于阴阳之变。故卦爻之义,虽杂出而不差缪,然非上古淳质之时思虑所及也。故以为衰世之意,盖指文王与纣之时也。

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夫,音扶。当,去声。断,丁玩反。而微显,恐当作「微显而」。「开而」之而,亦疑有误。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中,丁仲反。行,下孟反。肆,陈也。贰,疑也。

上第六章。此章多阙文疑字,不可尽通。后皆放此。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夏、商之末,《易》道中微;文王拘于羑里而系《彖辞》,《易》道复兴。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

《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履,礼也。上天下泽,定分不易,必谨乎此,然后其德有以为基而立也。谦者,自卑而尊人,又为礼者之所当执持而不可失者也。九卦皆反身修德以处忧患之事也,而有序焉。基,所以立。柄,所以持。复者,必不外而善端存。

恒者,守不变而常且久。惩忿窒欲以修身,迁善改过以长善,困以自验其力,井以不变其所,然后能巽顺于理,以制事变也。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

《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易,以豉反。长,丁丈反。

称,尺证反。此如书之九德,礼非强世,然事皆至极。《谦》以自卑而尊且光,《复》阳微而不乱于群阴,《恒》处杂而常德不厌,《损》欲先难,习熟则易,《益》但充长而不造作,《困》身困而道亨,《井》不动而及物,《巽》称物之宜,而潜隐不露。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和行」之行,下孟反。远,袁万反。寡怨,谓少所怨尤。辨义,谓安而能虑。

上第七章。此章三陈九卦,以明处忧患之道。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远,袁万反。上,上声。下,去声。远,犹忘也。周流六虚,谓阴阳流行于卦之六位。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此句未详,疑有脱误。又明于忧患与故,无有师保,如临父母。虽无师保,而常若父母临之,戒惧之至。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揆,葵癸反。方,道也。始由辞以度其理,则见其有典常矣。然神而明之,则存乎其人也。

上第八章。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要,一遥反。下同。质,谓卦体。卦必举其始终而后成体,爻则唯其时物而已。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易,去声。此言初、上二爻。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夫,音扶。此谓卦中四爻。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知者」之知,音智。

《彖》,统论一卦六爻之体。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俱,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要,如字,又一遥反。下章同。此以下论中爻。同功,谓皆阴位。

异位,谓远近不同。四近君,故多惧。柔不利远,而二多誉者,以其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胜,音升。三五同阳位,而贵贱不同。然以柔居之则危,唯刚则能胜之。

上第九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三画已具三才,重之故六,而以上二爻为天,中二爻为人,下二爻为地。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当,去声。道有变动,谓卦之一体。等,谓远近贵贱之差。相杂,谓刚柔之位相同。不当,谓爻不当位。

上第十章。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邪,于遮反。「易者」之易,去声。要,平声。危惧故得平安,慢易则必倾覆,《易》之道也。

上第十一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夫,音扶。

行、易,并去声。阻,庄吕反。至健则所行无难,故易。至顺则所行不烦,故简,然其于事,皆有以知其难,而不敢易以处之也。是以其有忧患,则健者如自高临下而知其险,顺者如自下趋上而知其阻。盖虽易而能知险,则不陷于险矣。既简而又知阻,则不困于阻矣。所以能危能惧,而无易者之倾也。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说,音悦。「侯之」二字衍。说诸心者,心与理会,乾之事也。研诸虑者,理因虑审,坤之事也。说诸心,故有以定吉凶。研诸虑,故有以成亹亹。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来。变化云为,故象事可以知器。吉事有祥,故占事可以知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与,音预。天地设位,而圣人作《易》以成其功。于是人谋鬼谋,虽百姓之愚,皆得以与其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象,谓卦画。爻彖,谓卦爻辞。

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恶,乌路反。不相得,谓相恶也。凶害悔吝,皆由此生。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卦爻之辞,亦犹是也。

上第十二章。

同类推荐
  • 禽经

    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释闷

    释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园生树经

    佛说园生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书夏秀才幽居壁

    书夏秀才幽居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药堂秋暮

    药堂秋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大射仪

    大射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将门情缘

    将门情缘

    醒来发现穿了个越,还到处是奇葩?叶星琦表示很无奈,从小陪伴她的傅帆变成了铃铛?!老天是在开玩笑吧?
  • 魂武帝尊

    魂武帝尊

    天魂大陆,武魂众多之地。少年林枫,身怀万魂之主,源魂。一朝觉醒,强势突起。为兄弟,脚踩天才,拳打老怪。为红颜,激斗宗门,斗战四方。为亲人,过万般难关,毁百世契约。为万物生灵,破绝世阴谋,灭万古心魔。看林枫如何强势崛起,斗战四方,带领兄弟,红颜战出风采,成就魂武至尊。一切精彩,尽在魂武帝尊。本书QQ群239987877,快进来加入我们吧。可要龙套,可提建议。尘尘在魂武群等着你们。
  • 校草:丫头,你只能是我的

    校草:丫头,你只能是我的

    听到她和其他男的在一起,就控制不住自己,恨不得马上走到她眼前,告诉她:除了我,你不能和任何一个男的在一起。他霸道,却只对她一人,他的温柔,却只愿给她一人,从小的青梅与竹马在一起,却不知道爱的种子已经渐渐的在他们的心中开始生根发芽
  • 文霄武道

    文霄武道

    古有云:“文可合九霄,武能应天道。”入文道可游走于世间,入武道能纵横于天下。文武同道方可手掌日月,披靡乾坤!!!!!
  • 逸云漫语

    逸云漫语

    传说在远古时代,破晓之前,会有一只散发耀眼金光的神兽出现在地平线。驱散黑暗,并引导阳光照耀世界。它会永远在大海中游走,在森林中奔跑,在天空中翱翔。哪怕天崩地裂,都不能阻挡他的脚步。一呼一吸之间退开淹没世界的巨大海啸,一步一趋破开冰封世界的极度寒冰,神眼一睁一闭之间驱散笼罩世界的无尽黑暗。无比威严的身躯释放着无法直视的耀眼光明从容的漫步于天地间,所过之处世间万物都会为他神明般的威严臣服。祖先曾数次目睹它的神容,将它奉为驱散黑暗的神明,迎导光明的瑞兽,象征希望的祥兆……随着时间流转,许多相关的动人传说和各种名字在世间口耳相传,例如:大阴阳师,炎神,星辰兽等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青岚”。
  • 重生:废材魂音医

    重生:废材魂音医

    她,暮沂習,乃是神药世家万年不出的的天才药脉,本该有着完美的人生,却遇人不淑招进白眼狼一枚,最后死无全尸。她,暮沂習,与哥哥暮流冰一样闻名遐迩的废物七小姐,本是有些优越的家世,奈何她却是人尽皆知痴傻废材,一朝被退婚,众人嫌之。唯独哥哥生死不弃,百般疼爱。她重生成了她,天赋妖孽,倾城容貌,从此引得世间男女蜂拥而至!废材?白痴?遭到姐姐和家人唾弃的她,丫鬟欺压她,看她如何扮猪吃老虎!欺吾者,吾必还之!
  • 无色的国

    无色的国

    这是另一个时空另一个时间,恐龙已灭绝人类未诞生,大地出现一群新的物种。他们强大的力量被千万年后的人类所膜拜,奉他们为神与魔。而在他们的世界他们并非神与魔而是拥有与世界抗衡力量的濎与焍。濎生活在云之上,焍生活在地之下。本互不干扰但因焍界之王魅蓝莎而敌对百年,随着魅蓝莎的消失两界战火才平息。但千年之后焍界重生新王,两界是否重开战火?(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邪魅王爷之天才女医

    邪魅王爷之天才女医

    21世纪被称为天才,神医,竟然因为一个类似古代的戒指而穿越到了一个从未在历史上出过的大陆上,穿越就穿越吧,但问题是为什么穿越在一个废物的身上啊,穿越到了夏家嫡女夏卉菡身上,夏家大小姐是废物人人尽知,都恨不得离她远远的,但只有他魏王殿下向她许下诺言,永不离开她,看看穿越过来的夏卉菡是怎样把废物标签抛弃的吧,谁说夏家大小姐是废物的,医术,神宠,美男,武功只要一个就可以把你们比得无地自容。
  • 想死也麻烦

    想死也麻烦

    我,因为一次意外送了小命~可万万没想到~死了投胎还那么麻烦,真是不能让人家安安静静的当个鬼了啊~那个啥?简介啥的这么短行吗?好吧,我就再说几句好话凑凑字吧。那个啥.......嗯,这本书可好看了。是一部可遇也可求的不正经文学(注意:内容灰常严肃,相当严肃,老严肃了。)嗯哪,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