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66200000009

第9章

宋沈括对神宗言:“车战之利见于历世。然古人所谓兵车者,轻车也。五御折旋,利于捷速。今之民间辎车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故世谓之太平车,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

变雅

《六月》、《采芑》、《车攻》、《吉日》,宣王中兴之作,何以为变雅乎?《采芑》传曰:“言周室之强,车服之美也。”言其强美斯劣矣。观夫《鹿鸣》以下诸篇,其于君臣兄弟朋友之间,无不曲当而未尝有夸大之辞。大雅之称文武,皆本其敬天勤民之意,至其言伐商之功盛矣大矣,不过曰“会朝清明”而止。然则宣王之诗不有侈于前人者乎?一传而周遂亡。呜呼,此太子晋所以谓“我先王厉、宣、幽、平而贪天祸”,固不待沔水之忧、祈父之刺而后见之也。

大原

“薄伐严狁,至于大原。”毛、郑皆不详其地。其以为今太原阳曲县者,始于朱子,而愚未敢信也。古之言大原者多矣,若此是必先求泾阳所在,而后大原可得而明也。《汉书·地理志》:安定郡有泾阳县,开头山在西,《禹贡》泾水所出。《后汉书·灵帝纪》:“段飃破先零羌于泾阳。”注:“泾阳县属安定,在原州。”《郡县志》:“原州平凉县,本汉泾阳县地,今县西四十里泾阳故城是也。”然则大原当即今之平凉,而后魏立为原州,亦是取古大原之名尔。计周人之御严狁,必在泾,原之间。若晋阳之太原,在大河之东,距周京千五百里,岂有寇从西来,兵乃东出者乎?故曰“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而《国语》“宣王料民于大原”,亦以其地近边而为御戎之备,必不料之于晋国也。又按《汉书》贾捐之言,“秦地南不过闽越,北不过大原,而天下溃畔”。亦是平凉而非晋阳也。若《书·禹贡》“既修大原,至于岳阳”,《春秋》“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原”,及子产对叔向:“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则是今之晋阳。而岂可以晋之大原为周之在原乎?

吾读《竹书纪年》,而知周之世有戎祸也,盖始于穆王之征犬戎。六师西指,无不率服,于是迁戎于太原。以黩武之兵而为徙戎之事,至于俞泉,获马千匹。则是昔日所内徙者,今为寇而征之也。宣王之世,虽号中兴。三十三年,王师伐太原之戎,不克。三十八年,伐条戎、奔戎,王师败逋。三十九年,伐羌戎,战于千亩,王师败逋。四十年,料民于太原。其与后汉西羌之叛大略相似。幽王六年,命伯士帅师伐六济之戎,王师败逋。于是关中之地,戎得以整居其间,而陕东之申侯至与之结盟而入寇,盖宣王之世,其患如汉之安帝也。幽王之世,其患如晋之怀帝也。戎之所由来非一日之故,而三川之震、檿弧之谣皆适会其时者也。然则宣王之功计亦不过唐之宣宗,而周人之美宣亦犹鲁人之颂僖也,事劣而文侈矣。书不尽言,是以论其世也如毛公者,岂非独见其情于意言之表者哉。

莠言自口

莠言,秽言也。若郑享赵孟,而伯有赋《鹑奔》之诗是也。君子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狎侮之态不及于小人,谑浪之辞不加于妃妾。自世尚通方,人安媟慢,宋玉登墙之见,淳于灭烛之欢,遂乃告之君王,传之文字,忘其秽论,叙为美谈。以至执女手之言,发自临丧之际;啮妃唇之咏,宣于侍宴之余。于是摇头而舞八风,连臂而歌万岁,去人伦,无君子,而国命随之矣。

臧孙纥见卫侯于郲,退而告其人曰:“卫侯其不得入矣,其言粪土也。亡而不变,何以复国?”以粪土喻其言,犹诗之莠言也。

皇父

王室方骚,人心危惧。皇父以柄国之大臣,而营邑于向,于是三有事之多藏者随之而去矣,庶民之有车马者随之而去矣,盖亦知西戎之已逼,而王室之将倾也。以郑桓公之贤且寄孥于虢郐,则其时之国势可知。然不顾君臣之义而先去,以为民望,则皇父实为之首。昔晋之王衍,见中原已乱,乃说东海王越,以弟澄为荆州,族弟敦为青州,谓之曰:“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卿二人在外,而吾留此,足以为三窟矣。”鄙夫之心亦千载而符合者乎?

握粟出卜

古时用钱未广,《诗》、《书》皆无货泉之文,而问卜者亦用粟。汉初犹然。《史记·日者传》:“卜而有不审,不见夺糈。”

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孔氏曰:“私人,皂隶之属也。”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故贵有常尊,贱有等威,所以辩上下而定民志也。周之衰也,政以贿成,而官之师旅不胜其富。又其甚也,私人之子皆得进而服官,而文武周公之法尽矣。候人而赤芾,曹是以亡;不狩而县貆,魏是以削。贱妨贵,小加大,古人死之六逆,又不但仍叔之子讥其年弱,尹氏之姻刺其材琐而已。自古国家吏道杂而多端,未有不趋于危乱者。举贤材,慎名器,岂非人主之所宜兢兢自守者乎?

不醉反耻

“彼醉不臧,不醉反耻。”所谓一国皆狂,反以不狂者为狂也。以箕子之忠,而不敢对纣之失日,况中材以下,有不尤而效之得乎?“卿士师师非度”,此商之所以亡;“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此楚之所以以六千里而为仇人役也。是以圣王重特立之人,而远苟同之士。保邦于未危,必自此始。

上天之载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成邦作孚。”君子所以事天者如之何?亦曰“仪刑文王”而已;其仪刑文王也如之何?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而已。

王欲玉女

《民劳》本召穆公谏王之辞,乃托为王意,以戒公卿百执事之人,故曰:“王欲玉女,是用大谏。”犹之转予于恤而呼祈父,从事不均而怨大夫,所谓言之者无罪,而闻之者足以戒也。岂亦监谤之时,疾威之日,不敢指斥而为是言乎?然而乱君之国,无治臣焉。至于“我即尔谋,听我嚣嚣”,则又不独王之愎谏矣。

夸毗

“天之方懠,无为夸毗。”《释训》曰:“夸毗,体柔也。”天下惟体柔之人,常足以遗民忧而召天祸。夏侯湛有云:“居位者以善身为静,以寡交以为慎,以弱断为重,以怯言为信。”白居易有云:“以拱默保位者为明智,以柔须安身者为贤能,以直言危行者为狂愚,以中立守道者为凝滞。故朝寡敢言之士,庭鲜执咎之臣。自国及家,浸而成俗。故父训其子曰:无介直以立仇敌。兄教其弟曰:无方正以贾悔尤。且慎默积于中则职事废于外。强毅果断之心屈,畏忌因循之性成,反谓率职而居正者不达于时宜,当官而行法者不通于事变。是以殿最之文虽书而不实,黜陟之典虽备而不行。”罗点有云:“无所可否,则曰得体;与世浮沈,则曰有量。众皆默,己独言,则曰沽名;众皆浊,己独清,则曰立异。”观三子之言,其于末俗之敝可谓恳切而详尽矣。至于佞谄日炽,刚克消亡,朝多沓沓之流,士保容容之福。苟由其道,无变其俗,必将使一国之人皆化为巧言令色孔壬而后已。然则丧乱之所从生,岂不阶于夸毗之辈乎?是以屈原疾楚国之士,谓之“如脂如韦”,而孔子亦云“吾未见刚者”。

流言以对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终极兵神在花都

    终极兵神在花都

    你是兵王?你是明星?你们请我去做一档前所未有的真人秀节目?如果我是兵,那就是前所未有的兵神。兵王们,颤抖吧!凡人们,膜拜吧!忤逆我的人将会体会到最为可怕的事情!无论是清纯可爱的女演员,还是成熟性感的女歌手,或者是冰冷的女护士......杀手无处不在,迷离的诱惑,挡不住一颗杀手的心。别动......说的就是你,在不收藏这本书,我可是要杀人了!因为我是一个有规则的杀手!还有......我还是你们的教官......虽然是兼职的,因为杀手实在是太忙了!
  • 创新之道(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创新之道(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自然肩负着创新的大任。对于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怎样才能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激发他们潜藏的巨大能量呢?本书精彩的智慧故事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创新的大门,令青少年走上创新的光明大道,开拓新领域,创造新世界。
  • 桃源仙海

    桃源仙海

    子不语的远方,思念未亡。穷尽一生只为找到心中的桃源仙海。
  • 妄为人师

    妄为人师

    师大毕业后,可以为师矣。传道,授业,解惑;贪欢,喜闲,慕色。这是一个家庭教师在另一个世界重操旧业,培养萝莉,妄为人师的故事。当一位道德沦丧、无视版权、欺凌幼女的老师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主要阅读方法参考:《极品家丁》
  • 神奇宝贝最终的梦想

    神奇宝贝最终的梦想

    1.主角追寻神兽,从零开始2.芳缘地区为起始3.主要手机打字,无存稿,作者忙。。。慢更,但一定不坑4.没有文笔,凑合吧5.有任何事(如建议,改错等)可在评论区任意留言。
  • 废材小姐天才医妃

    废材小姐天才医妃

    她一介神医秦巫师(代号),佣兵界的第一人,莫名其妙的穿越了,还死得特别可笑。一朝穿越成了秦家的白痴废材丑女,人见人讨厌,只是打个比方。毒解后白痴变聪明,废材变天才,丑女变美女,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夫人,要不你别出去了,拈花惹草的我怎么办?”“我可不是你夫人,别乱叫!”
  • 七绝问情

    七绝问情

    多年前,万毒门一夜间被屠灭,皆因不世邪功血毒万里大法出世。医仙胡阔心不忍生灵涂炭,誓要阻止邪功出世,却不料被魔刀刘仁残杀在万毒门。玉落剑卢璇受医仙所托,保管绝世针法闭心通脉针,却引来高手抢夺。最后他被八大高手打落山崖,妻子花照应生下孩子后不知所踪。他们的孩子卢唯轩被医仙传人胡叔谨救走。十八年后,小唯轩长大成人,开始闯荡江湖,慢慢的解开了十八年前事情的真相。
  • 壬午功臣爵赏录

    壬午功臣爵赏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Paris Sketch Book

    The Paris Sketch Bo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爷独宠:吃货王妃萌萌哒

    王爷独宠:吃货王妃萌萌哒

    王府里,“莫梵你个王八蛋”唐荼荼气冲冲地指着莫梵,“你病刚好,火气不要太大。”莫梵把唐荼荼一把抱在怀里“你才有病呢,你全家都有病!还我杏仁糕”“我全家也包括你啊!傻瓜。”莫梵揉着唐荼荼的头发学着唐荼荼说话,“你不要学我说话好不好。说,为什么把我的杏仁糕收了”唐荼荼紧紧地盯着他,莫梵迟疑了一下说了一句:“.......吃太多对牙不好”六王莫逸摇着扇子走了进来说:“明明就他讨厌杏仁的味道。”莫梵冷飕飕地瞪了莫逸一眼“不想死的话现在给我滚”完全没有了刚刚对唐荼荼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