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38800000005

第5章 咳嗽

肺如华盖,司呼吸以覆脏腑。凡五脏六腑外受之邪气,必上干于肺而为咳嗽,此咳嗽之实证也;凡五脏六腑损伤之病气,亦上熏于肺,而为咳嗽,此咳嗽之虚证也。病源娄氏《纲目》,繁而难从。今照《景岳全书》,只以虚实分之,甚见简括。

何谓实证?外受之邪,非寒邪即热邪也。表寒则脉浮,带弦带紧,头痛身痛,或鼻塞时流清涕。轻者六安煎,重者金沸草散,及小青龙汤主之。里寒者脉沉细,真武汤去生姜,加干姜、五味、细辛主之。热轻则脉洪而长,或浮数而有力,口渴面红,溺赤而短者,泻白散加减主之,重者竹叶石膏汤主之。寒热往来而咳者,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干姜主之。

六安煎(方见《三字经》)金沸草散旋复花(二钱) 荆芥 前胡 麻黄 白芍 半夏(各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加生姜五片,水煎服。(《活人方》有茯苓、细辛,无麻黄、白芍)何谓虚证?咳嗽为痨伤之渐,非气虚即精虚也。气虚者,羸瘦怠倦,少食痰多,言微,脉微细,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归脾汤主之。如干姜、五味、细辛、阿胶、半夏、二冬、二母、紫菀之类,随宜加入。精虚者,面色黯,口燥舌干,干咳痰稀气喘,腰膝酸痛,或面色浮红,昼轻夜重,脉浮数而虚。右尺脉弱者,八味丸;左尺脉弱者,六味丸。二方俱宜加入麦冬、五味、阿胶、胡桃之类,为标本同治之法。大抵气虚证是得之劳役饥饱过度,及思虑伤脾所致。气不化精,阳病必及于阴,精虚证是得之色欲过度,或先天不足。少年阳痿之人,精不化气,阴病必及于阳。

感春温之气而咳嗽,宜加玉竹;感夏令暑气而咳嗽,宜加石膏、麦冬、五味之类;感秋令燥金之气而咳嗽,用喻嘉言清燥汤,神效;感冬寒之气而咳嗽,无汗宜金沸草散,有汗宜桂枝汤,加浓朴一钱五分、杏仁二钱、半夏一钱五分。又三焦虚嗽,宜温肺汤;中焦虚嗽,宜六君子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下焦虚嗽,宜七味丸加五味;三焦俱虚,宜三才汤。

喻嘉言清燥救肺汤治愤郁喘呕,郁痰加川贝母。

三才汤天冬(二钱) 熟地(三钱) 人参(一钱)水煎服。

补中益气汤 归脾汤 六君子汤 六味丸 八味丸(各见《时方》)温肺汤陈皮 半夏 酒芍 干姜 炙草(各一钱) 杏仁(去皮尖) 肉桂(或用桂枝) 五味 细辛(各五分)水煎服。(《仁斋方》有阿胶,无芍药)

脉法

浮紧属寒,浮缓属风,浮数属热,浮细属湿,浮涩属房劳,浮滑属痰。浮大者生,沉小者危。弦疾者胃气败。

采《圣济》五脏诸咳嗽

论云∶《内经》谓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吐血;心咳之状,咳而心痛,喉仲介介如梗状,甚则咽痛喉痹;肝咳之状,咳而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 下满;脾咳之状,咳而右胁下痛,隐隐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五脏之咳,久而不已,乃传六腑;六腑之咳,《内经》论之详矣。

杏子汤(《圣济》)治咳嗽昼减夜增,不得眠,食即吐逆。

杏仁(去皮尖) 半夏 桑白皮 白蒺藜 百合 麻黄(去根节) 柴胡 白石脂 款冬花 枳壳 肉桂(去粗皮) 紫菀 旋复花 川贝母(以上各五分) 糯米(三钱) 生姜(二片) 水煎服。

蛤蚧丸(《圣济》)治久咳嗽喘急。

蛤蚧(一对,酥炙) 半夏 杏仁(去皮尖 研,各一两) 栝蒌(大者二枚 去子 取肉 蒸 饼) 阿胶(蛤粉炒) 人参(各五钱) 青皮(去白,二钱五分) 干姜(汤泡,二两)上共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空心米汤送下二十丸。

五灵脂汤(《圣济》)治肺咳及诸咳。

五灵脂 马兜铃(各一钱) 人参 五味 炙甘草 桑白皮 陈皮 杏仁(去皮尖,各五钱) 生姜(二片)水煎空心温服。

人参桔梗散(《圣济》)治心咳嗽,咽喉肿痛。

人参(五分) 桔梗(二钱) 茯苓 牛蒡子(炒,各一钱五分) 炙甘草(七分)共为末,姜汤空心下(二钱,日三。)木乳散(《圣济》)治肝咳嗽,两胁下满。

木乳(即皂荚树根皮,酥炙,三两) 杏仁(去皮尖,研) 贝母(去心,各三两)炙甘草(一两)共为细末。姜橘汤送下二钱。

半夏陈皮汤(《圣济》)治脾咳嗽。

半夏 陈皮 杏仁(去皮尖) 赤茯苓 柴胡 麻黄(去根节各一钱) 甘草(五分) 生姜(一片)水煎,空心温服。

四味散(《圣济》)治肾咳嗽。

补骨脂(炙) 牵牛子(半生半炒) 杏仁(去皮尖,各一两) 郁李仁(五钱) 共研末。茶送下二钱。

黄 散(《圣济》)治大肠咳嗽。

黄 人参 白茯苓 桑白皮(各一钱) 甘草(三钱)上为细末。滚汤下三钱。

鹿角胶汤(《圣济》)治大肠咳嗽。

鹿角胶 杏仁(去皮尖) 甘草 半夏(姜汁炒) 麻黄(去根节,各一钱) 生姜(三片) 水煎,空心温服。

痰饮

王节斋曰∶痰之本,水也,原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余又从而续之曰∶“痰之成,气也,贮于肺。(俗云∶治痰先治气,谓调其肺气,使之清肃下行也。又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此六语,堪为痰病之纲领。大抵脾肺分其虚实,肾脏辨其水火。肺实者,肺有邪也。若非寒邪,即火邪。寒邪,六安煎、小青龙汤。火邪,清肺饮、清燥救肺汤治之。

肺虚者,本脏自虚,治节不行,而痰聚之。或从脾以治之,为扶土生金之法。或从肾以治之,为补子救母之法。盖肺,天也,脾,地也,地气上升,则天气下降。肺,天也,肾,水也,天体不连地而连水。《内经》云∶其本在肾,其末在肺,以明水天一气也。脾土太过,气滞郁热而生痰,宜王节斋化痰丸主之。脾土不及,气虚不运,食少化迟而生痰者,宜六君子汤、理中汤加半夏、茯苓、枳实主之。肾具水火,赵养葵曰∶非水泛为痰,则水沸为痰,但当分有火无火之异耳。肾虚不能制水,则水不归源,上泛滥为痰,是无火也,故用八味丸以补肾火。阴虚火动,则水沸腾,动于肾者,犹龙火之出于海,龙兴而水附;动于肝者,犹雷火之出于地,疾风豪雨,水随波涌而为痰,是有火也,故用六味丸补水以配火,此不治痰之标,而治痰之本也。然则有火之痰,与无火之痰,何以辨之,曰∶无火者,纯是清水,有火者,中有重浊白沫为别耳。

长孙男心典按∶痰起于肾,而动于脾,聚于肺,分之则有上中下之殊,合之则一以贯之也。痰者,水也,治肾是使水归其壑,治脾是筑以防堤,治肺是导水必自高源也。

化痰丸(方见《三字经》)王节斋曰∶古人用二陈汤为治痰通用,所以实脾燥湿,治其标也,然以之治湿痰、寒痰、痰饮、痰涎,则固是矣。若夫痰因火上,肺气不清,咳嗽时作,及老痰郁痰,结成粘块,凝滞喉间,吐咯难出。此等之痰,皆因火邪炎上,熏于上焦,肺气被郁,故其津液之随气而升者,为火熏蒸,凝浊郁结而成,岁月积久,根深蒂固,故名老名郁。此方开其郁,降其火,清润肺金,而消凝结之痰,缓以治之。

六味丸 八味丸 六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各见《时方》)理中丸(方见《伤寒》)清肺饮贝母(去心) 桔梗 橘红 茯苓 甘草 桑白皮 杏仁水煎服。

仲景云∶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后人不明四饮之义,加留饮为五饮,不知留饮即痰饮也。)次男元犀按∶仲景《金匮要略》,分辨详尽,方治神奇,学人宜细心体认。今为初学立法,难以语上,不得不俯以从时,而寻其简要,只四字可以蔽其义,曰∶微甚虚实。微甚者,以病势而言;虚实者,以病患之身体而言也。

饮之微者,小青龙驱之于外,真武汤镇之于内,再以倍术丸以燥之,五苓散以利之,桂苓术甘汤以化之,可以收功矣。饮之甚者,邪伏于背俞高处,内与中气相通,外与表气相接,故邪动即大队俱起,势如伏兵,此当表里并治,宜小青龙汤,又木防己去石膏加芒硝茯苓汤治之。又当上下分治,喘不能息,气闭上也。宜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腹满肠间有水,气闭于下也,宜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主之。如饮甚内痛,必用十枣汤之峻,方可捣其巢穴,此治饮之大略也。又当察其人之虚实,以为用药轻重缓急之准。

叶天士曰∶饮为阴邪,非离照当空,氛雾焉能退避。若以地黄、五味阴药,附和其阴,则阴霾冲逆肆空,饮邪滔天莫制,宜附子、人参、茯苓、大枣配生姜汁,除阴维阳为妙。

次孙男心兰按∶叶天士此论,为饮症之虚者而言。

又仲师云∶微饮气短,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此二句可为治虚饮之法。

仲景治痰饮咳嗽诸方,列喘症门,宜细心研究。

倍术丸白术(炒二两) 桂心 干姜(炒,各一两)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加至三十五丸,食前服。

小青龙汤 五苓散(方各见《伤寒》)木防己汤(方见《金匮》)开三焦水结,通上中下之气属虚者。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水邪实结,愈而复发。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腹满口舌干燥,肠间有水气。

程氏曰∶防己、椒目导饮于前,清者从小便而出,大黄、葶苈推饮于后,浊者从大便而下,此前后分消,则腹满减而水饮行,脾气转而津液生矣。

肾气丸苓桂术甘汤治胸胁支满目眩,并治饮邪阻滞心肺之阳,令呼气短。

甘遂半夏汤治饮邪流连不去,心下坚满。

程氏曰∶留者行之,用甘遂以决水饮,结者散之,用半夏散痰饮,甘遂之性直达,恐其过于行水,缓以甘草、白蜜之甘,坚以芍药之苦,虽甘草、甘遂相反,而实以相使,此苦坚甘缓,约之之法也。《灵枢经》曰∶约方犹约囊,斯之谓欤?尤氏曰∶甘草与甘遂相反,而同用之者,盖欲其一战而留饮尽去,因相激而相成也,白芍、白蜜不特安中。亦缓毒药耳。

十枣汤治悬饮内痛,亦治支饮。

大青龙汤治溢饮之病属经,表属热者,宜此凉发之。

泽泻汤支饮虽不中正,而迫近于心,饮邪上乘清阳之位,其人苦冒眩。冒者,昏冒而神不清,如有物冒蔽之也,眩者,目旋转而乍见眩黑也,宜此汤主之。

浓朴大黄汤治支饮胸满。(支饮原不中正,饮盛则偏者,不偏故直驱之从大便出。)葶苈大枣泻肺汤治支饮不得息。

小半夏汤(各方见《金匮》)治心下支饮,呕而不渴。

茯苓饮(《外台》)治积饮既去,而虚气塞满其中,不能进食,此证最多,此方最妙。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一钱五分) 枳实(一钱) 橘皮(一钱二分五厘) 生姜(二钱)水二杯,煎七分服,一日三服。

《三因》白散(方见《三字经》)梨藕汁膏治痰嗽诸虚,奇验如神。

梨汁 藕粉 萝卜汁 生姜 人乳 白糖 砂糖 童便(各四两)将八味放瓷瓶内,用炭火熬煎至一斤为止,每日空心百滚汤调下四五钱,服完即愈,能常服则精神强健,永无虚损。

款冬冰糖汤小儿吼嗽,并大人咳嗽方。

款冬花(三钱) 晶糖(五钱)将二味放茶壶内,泡汤当茶吃,自然渐愈。

海浮石滑石散治小儿天哮,一切风湿燥热,咳嗽痰喘,并治大人等症。

海浮石 飞滑石 杏仁(各四钱) 薄荷(二钱)上为极细末,每服二钱,用百部煎汤调下。

人参冬梨方治痰火骨蒸,吐血,不足之证,重十服八服即愈。

人参 天冬 麦冬(各一钱五分) 茯苓(五分) 杏仁(二枚,去皮尖) 红枣(二枚,去核) 莲子(六枚,去皮心) 人乳(二匙) 白蜜(三匙) 大甜梨(一个,削刀挖去心)将前药制碎,纳梨内,仍以梨盖盖之,用绵纸封固,饭上蒸熟,日间吃其药,临卧吃此梨。

青黛蛤粉丸治咳嗽吐痰,面鼻发红者,一服即愈,其效如神。

青黛(水飞极细,晒干,再研,用三四钱) 蛤粉(三钱)二味炼蜜为丸,如指头大,临卧口噙三丸。

枇杷蜜汤治痰火。

用枇杷五十叶,去毛,水五十杯,煎至五六杯,再重汤炖至三四杯,每药三茶匙,冬蜜一茶匙调下。

姜糖汤(各方见《种福堂》)治老人上气喘嗽,不得卧。

生姜汁(五两) 黑砂糖(四两)用水煎二十沸,时服半匙,渐渐咽之。

五味子汤治伤燥,咳唾中有血,牵引胸胁痛,皮肤干枯。

五味子(五分,研) 桔梗 甘草 紫菀茸 竹茹 桑根皮 续断(各一钱) 生地(二钱) 赤小豆(一撮)上九味,水煎空心服,《秘旨》加白蜜一匙。

长孙男心典按∶赤豆易生扁豆五钱,囫囵不研,最能退热补肺,但有寒热往来忌之。去续断、赤豆、地黄,加葳蕤、门冬、干姜、细辛,亦妙。

麦门冬汤(各见《千金》)治大病后,火热乘肺,咳唾有血,胸膈胀满上气,羸瘦,五心烦热,渴而便秘。

麦冬(二钱,去心) 桔梗 桑根皮 半夏 生地 紫菀茸 竹茹(各一钱) 麻黄(七分,去根节) 甘草(五分,炙) 五味子(十粒,研) 生姜(一片)上十一味,水煎,空心服。

喘促

喘症最重而难医。吾观庸医凡遇喘症,必投苏子降气汤一二剂;不愈,即用贞元饮治之;不愈,即加沉香、黑铅、磁石、牛膝之类。曰∶吾遵景岳法施治,无如其病深弗效也。斯说也,倡之于某老医,今已传为成矩,诚可痛恨。余即以景岳之说正之。景岳曰∶喘有虚实。

实者胸胀气粗,声高息涌,膨膨然若不能容,惟呼出为快也。论中未尝不以风寒燥火怒气痰饮分别而治之。又曰∶虚喘者,慌张气怯,声低息短,皇皇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能降,劳动则甚,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论中未尝不以老弱久病,脾肺肾脏大虚,及血后汗后、妇人产后等症,胪列而分治之。其中不无语病者,盖未研究《伤寒论》、《金匮》之旨,而徒涉猎医书,无怪其有肤浅处、有似是而非处也。余俯从时好,即景岳虚实两语,而参以古法,罗列经方及妥当时方,以为临症择用。

喘促

实喘方

越婢加半夏汤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脉浮大者。

小青龙汤肺胀咳而上气,心下有水气,脉浮者。

桂苓五味甘草汤小青龙汤虽治寒饮咳嗽上气之良方,而下虚之人,不堪发散,动其冲气,急用桂苓伐肾邪,五味敛肺气,以辑其火,甘草调中气,以制其水。

桂苓五味甘草加姜辛汤(方各见《金匮》)既藉桂苓之方,下其冲气,而反更咳胸满者,是寒邪贮胸,虽用桂而邪不服,嫌其偏于走表而去之。加干姜、细辛,取其大辛大热,以驱寒泄满也。

《金匮》法,前症兼冒而呕者,加半夏以驱饮,名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前症兼形肿者,是肺气滞而为肿,加杏仁利之,名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前症又兼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其面,加大黄三钱以利之。(脉气不利,滞于外而形肿,滞于内而胃热,既以杏仁利其胸中之气,复以大黄利其胃中之热。)名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大黄汤。

徐忠可曰∶仲景数方,俱不去姜、辛,即面热亦不去姜、辛,何也?盖以姜、辛最能泄满止咳,凡饮邪未去,须以此二味刻刻预防也。

桂枝加浓朴杏仁汤(方见《伤寒》)喘家主之,太阳病下之,微喘,以此解表。

射干麻黄汤咳而上气,喉中作水鸡声者。

皂荚丸咳逆上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稠痰粘肺,非此方不能清涤稠痰矣)葶苈大枣泻肺汤肺因支饮满而气闷,气闭则呼吸不能自如,此方苦降以泄实邪。

十枣汤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

喻嘉言曰∶五饮之中,独膈上支饮,最为咳嗽根底。外邪入而合之固嗽,即无外邪而支饮渍入肺中,自令人咳嗽不已。况支饮久蓄膈上,其下焦之气逆冲而上者,尤易上下合邪也。夫以支饮之故,而令外邪可内,下邪可上,不去支饮,其咳嗽终无宁宇矣。

麦冬汤(方各见《金匮》)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此方主之。

泻白散治肺火喘嗽。

四磨饮治七情气逆而为咳,并治一切实喘。

苏子降气汤(方各见《时方》)治痰嗽胀满喘促,上盛下虚。

紫苏汤(《圣济》)治卒气短。

紫苏(四钱) 陈皮(一钱) 红枣(二枚)水酒煎服。

喘促

虚喘方

加味六君子汤治肺脾虚寒,痰嗽气喘。

人参 白术(炒) 茯苓 半夏(各二钱) 陈皮 甘草(炙) 干姜(各一钱) 细辛(八分) 五味(七分)水煎服。

参附汤治元气虚脱,手足逆冷,汗出不止,气短欲绝。

愚按∶此上中下俱脱之症。若中焦脾气脱者,以白术一两代人参,名术附汤;上焦肺气脱者,以炙黄 一两代人参,名 附汤,但黄 轻浮,必加麦冬三钱,五味一钱以纳之;下焦肾气脱者,以熟地黄一两代人参。但熟地性滞,非痰所宜,且功缓,非急症所倚,须加茯苓四钱导之,方为稳当。观仲景茯苓甘草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真武汤三方,皆以茯苓为君,皆治汗出不止。盖以汗之大泄,必引肾水上泛,非茯苓不能镇之。此以平淡之药,用为救逆之品,仲景之法,所以神妙也。

黑锡丹治脾胃虚冷,上实下虚,奔豚,五种水气,中风痰潮危症。

喻嘉言曰∶凡遇阴火逆冲,真阳暴脱,气喘痰鸣之急证,舍此再无他法之可施。予每用小囊佩带随身,恐遇急症不及取药,且欲吾身元气温养其药,借手效灵,厥功历历可纪。

徐灵胎曰∶镇纳元气,为治喘必备之药,当蓄在平时,非一时所能骤合也。

六味丸(方各见《时方》)治肾阴虚不能纳气者,加麦冬五钱、五味一钱。

肾气丸(方见《金匮》)治肾阳虚不能纳气。

全真一气汤(《冯氏锦囊》)治上焦虚热,下焦虚冷,此方清肃在上,填实在下之法。

熟地(一两) 人参(一二三钱或一两另炖调复) 麦冬 牛膝(各二钱) 冬白术(炒,三钱) 五味(七分) 附子(一钱,须重用)水煎服。

枸杞汤(方见《时方》)治气短。

贞元饮(见《三字经》)余推景岳制方之意,以气为阳,血为阴。大汗亡血,产后及热病之后,血虚则气无附丽。孤阳无主,时见喘促,故以此饮济之缓之。其要旨在“济之缓之”四字,今人顺口读过,便致许多误事。盖阴血枯竭,最喜熟地之濡润以济之,犹恐济之不及济,故加当归以助其济之之力;呼吸气促,最宜甘草之大甘以缓之,犹恐缓之不能缓,故用至二三钱,以成其缓之之功。

熟地(三五钱至一两) 当归 炙草(各二三钱)水煎服。

长孙男心典按∶气为夫,血为妻。无妻夫必荡,自然之势也。此方补血为主,使气有归附,渐渐而平,缓剂也。今人于真阳暴脱、气喘痰涌危症,不知议用附子汤、真武汤及黑锡丹等药,而以贞元饮投之,则阴霾冲天,痰涎如涌,顷刻死矣。

此方入经,不能入肾,不可不知。

真武汤治水气咳呕,小便不利,四肢肿,腹痛。

次男元犀按∶以上治喘等方,多主水饮。因仲景云“短气皆属饮”一语,悟出无数方法,药到病瘳,指不胜屈。方知取法贵上也。

真武为北方水神。以之名汤者,借以镇水也。附子辛热,壮肾之元阳,则水有所主;白术之温燥建中土,则水有所制;附子得生姜之辛散,于补水中寓散水之意;白术合茯苓之淡渗,于制水中寓利水之道;尤妙在芍药之苦降,以收真阳之上越。盖芍药为春花之殿,交夏而枯,借其性味,亟令阳气归根于阴也。

附子汤(方各见《伤寒》)此方即真武汤,去生姜加人参,其补阳镇阴。分歧只一味与分两略殊。学人读古人书,必于此处究心,方能受益。

《金匮》云∶气短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甘术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喻嘉言曰∶饮邪阻碍呼吸,故气短。但呼吸几微之介,不可辨。若呼之气短,是心肺之阳有碍,宜苓桂术甘汤以通其阳,阳气通,则膀胱之气窍利矣;若吸之气短,是肝肾之阴有碍,宜肾气丸以通其阴,阴通则少阴之关开矣。

按∶气短分及呼吸,其旨微矣。

喘促

脉息

宜浮滑,忌短涩。

景岳曰∶微弱细涩者,阴中之阳虚也;浮大弦芤,按之全虚者,阳中之阴虚也。微弱者顺而易医,浮空者险而难治。

哮症

《圣济总录》曰∶呷嗽者,咳而胸中多痰,结于喉间,与气相系,随其呼吸,呀呷有声,故名呷嗽。宜调顺肺经,仍加消痰破饮之剂。

次男元犀按∶痰饮咳嗽喘证,俱宜参看。

射干丸(方见前用)治久呷嗽,喉中作声,发即偃卧不得。

杏仁丸(《圣济》)治呷嗽有声。

杏仁(去皮尖,炒) 甘草(炙,各一两) 大黄(蒸) 牙硝(熬,各五钱)共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姜汤送下二十丸。

紫菀杏仁煎(《圣济》)治肺脏气积,呷嗽不止,因肺虚损,致劳疾相侵,或胃冷膈上热者。

紫菀 酥(各二两) 贝母 姜汁(各三两) 大枣(去皮核,半斤) 五味 人参 茯苓 甘草 桔梗 地骨皮(洗,各一两) 白蜜(一斤) 生地汁(六两)共末,与蜜生地汁同煎,器盛三五次,成饴煎,仰卧含化一匙,日二服。

惊悸

有所触而动曰惊,无所触而动曰悸,凡怔忡 惕,皆其类也。高鼓峰曰∶此心血少也。起于肾水不足,不能上升,以致心火不能下降。大剂归脾汤去木香,加麦冬、五味、枸杞,吞都气丸,(杨乘六云∶治怔忡大法。无逾此旨。)如怔忡而实,挟包络一种有余之火,兼痰者,则加生地、川贝母、黄连之类以清之。

胡念斋曰∶虽缘心血不足,然亦有胃络不能上通者,有脾脉不能入心者,有宗气虚而虚里穴动者,有水气凌心者,有奔豚上乘者,治法不甚相远。惟水气与奔豚,当另法治之。

孙男心典按∶水气凌心,轻则用小半夏加茯苓汤以泄之,重则用茯苓甘草汤安之,再重则用真武汤镇之。奔豚用桂枝汤加桂主之,或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惊悸

脉息

不论浮沉迟数虚实大小,最忌促结代数。

惊悸

方药

桂枝加桂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王晋三曰∶肾气奔豚,治宜泄之制之。茯苓、桂枝通阳渗泄,保心气以御水凌。甘草、大枣补土以制水泛,甘澜水缓中而不留,入肾而不着,不助水邪,则奔豚脐悸之势缓。是汤即茯苓甘草汤。恶生姜性升而去之。其义深切矣。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见《金匮》)真武汤(方见《伤寒》)都气丸即六味丸加五味子一两。(见《实在易》。)归脾加栀子丹皮汤(方见《时方》。)即归脾汤加山栀、丹皮(各一钱)。

血症

朱丹溪云∶血随火而升降。凡治血症,以治火为先,然实火、虚火,灯烛之火,龙雷之火,不可不辨。

何谓实火?外受风寒,郁而不解,酝酿成热,以致大吐大衄,脉浮而洪,或带紧,宜用苏子降气汤,加荆芥、茜草根、降真香、玉竹之类以解散之。如风寒郁而不解,以成内热,或阳脏之人,素有内火,及酒客蕴热、大吐大衄、脉洪而实、或沉而有力,宜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以凉泻之。四生丸虽是止血通套药,然止血之中,兼有去瘀生新之妙,所以可用。今人于此症,不敢用大苦大寒之品,而只以止血套药,如黑栀子、白芨末、百草霜、三才汤加藕节之类。似若小心,其实姑息容奸,酿成大祸。(止血而不去瘀,则瘀血停滞,而为发热咳嗽皮肉甲错,成干血劳症。仲景所以有 虫、水蛭、虻虫、大黄之治法。)盖此症火势燎原,车薪之火,非一杯之水所可救。芩、连、栀、柏及大黄之类,补偏救弊,正在此时。俟火势一平,即以平补温补之药维之,所谓有胆由于有识也。凡此之类,俱宜釜下抽薪,而釜中之水,无沸腾之患矣。

四生丸苏子降气汤何谓虚火?劳役饥饱过度。东垣谓之内伤,以补中益气汤主之。思虑伤脾,倦怠少食,肌肉瘦削,怔忡不寐,薛立斋以归脾汤主之。东垣云∶火与元气不两立。元气进一分,则火退一分,所谓参、 、甘草为泻火之良药是也。此症吐血咳血,必积渐而来,以至盈盆盈斗,脉必洪大,而重按指下全空,必以前汤及当归补血汤,峻补其虚,虚回而血始止。况血脱益气,古训昭然。脱血盈盆盈斗,若用柔润之药,凝滞经络,鲜克有济。必以气分大补之品,始可引其归经,此余屡试屡验之法也。又有脉细小而手足寒冷,腹痛便滑,此虚寒之症,《仁斋直指》所谓阳虚阴必走是也,以理中汤加木香、当归主之。若泥于诸血属火之说,而用凉血止血套药,止而复来,必致不起,可不慎哉。

补中益气汤归脾汤次男元犀按∶白芍易木香,是高鼓峰法,以建中汤得来,妙不可言。或加五味五分,麦冬二钱,血不止,加栀子、茜草各一钱。

当归补血汤以上三方,宜因症加减。如血不止,外以白芨三钱、藕节三钱。研末,以药汁送下三钱即止。盖凡药必由胃而传化诸经,而此散能直入肺窍而止血也。或另用童便送下四钱亦妙。

何谓灯烛之火?人身阴阳,曰水曰火,水火之宅,俱在两肾之中。如先天不足,肾水素虚,又兼色欲过度,以竭其精,水衰则火亢,必为咳嗽、吐血、咳血等症。其脉浮虚而数、或涩而芤。外症干咳骨蒸,口舌生疮,小便赤短。如灯烛之火,油尽而自焚。治之之法,忌用辛热,固不待言。即苦寒之品,亦须切戒。盖以肾居至阴之地,若用寒凉,则孤阴不生。而过苦之味,久而化火,俱非阴虚症所宜也。须用甘润至静之品,补阴配阳。赵养葵云∶灯烛之火,杂一滴水则灭。(指苦寒之物。)惟以六味丸养之以膏油。余每于水虚火亢之重症,用大补阴丸,多收奇效。

大补阴丸(方各见《时方》)此方滋阴降火,能治六味丸所不能治之症。勿以知柏之苦寒而疑之也,余向亦不能无疑,后读《名医方论》,极有发挥,遂信用之。

何谓龙雷之火?肾中相火不安其位,以致烦热不宁,舌燥口渴,为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其脉两寸洪大,过于两关。两关洪大,过于两尺,浮按洪大,重按濡弱如无。宜用景岳镇阴煎、冯氏全真一气汤、七味丸、八味丸主之。盖龙雷之火,得雨而愈炽,惟桂附辛热之药,可以引之归原,所谓同气相求是也。

镇阴煎(《景岳》)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则真阳失守,血随而溢,以致大吐大衄,六脉细脱,手足厥冷,危在顷刻。

熟地(一二两) 牛膝 泽泻(各二钱) 附子 肉桂 炙草(各一钱)水煎,温服。如热甚喉痹,以水浸冷服。此方使孤阳有归,则血自安。

八味丸(方见《时方》)去附子名七味丸。

全真一气汤(冯氏)滋阴降火之神方。

熟地(一两) 冬白术(人乳拌,蒸晒,二三钱) 麦冬(三钱) 附子(一钱) 牛膝(二钱) 五味(八分) 人参(二、三钱或七八钱,用开水别炖调入)水煎服。

咳血、唾血、吐血,方书分别肺胃等症,何庸陋之甚也。凡吐血、衄血、下血,一切血症,俱不必琐分。惟认其大纲,则操纵自如。

下血之方甚多。火盛者,以苦参子九粒,或十四粒,去壳取仁、勿破,以龙眼肉包好,开水送下甚效。又于血症诸方中,择其应用者,再加槐花、地榆各三钱、黄芩一钱为使。

下血症属火固多,而虚寒亦复不少。宜以景岳寿脾煎,或圣术煎加黑姜服之。又常服黑地黄丸甚妙。

仲景以先便后血为远血,用黄土汤。先血后便为近血,用赤小豆当归散,神验。

黄土汤治下血,并治吐血衄血如神。

赤小豆散(方各见《金匮》)治下血,先血后便为近血。

又妇人血崩方,不外惜红煎加减。如未效,即宜大温大补,黄 、白术可用二、三两,附子可用至三五钱,方效。(惜红煎见妇人门。)又男妇尿血,(不痛为尿血,痛为血淋。)以六味汤加血余灰一两,煎好,入生藕汁服。亦有气虚者,当归补血汤为主。挟热者,加竹叶、栀子主之。挟寒者,加附子主之。

血症

脉息

失血脉芤,或兼涩象。转紧转危,渐缓渐愈。虚微细小,元气不支。数大浮洪,真阴不足。双弦紧疾,死期可决。

血症

喻嘉言龙雷之火论

龙雷之火,潜伏阴中,方其未动,不知为火也。及其一发,暴不可御,以故载血而上溢。盖龙雷之性,必阴云四合,然后遂其升腾之势。若天清日朗,则退藏不动矣。故凡凉血清火之药,皆以水制火之常法,施之于阴火,未有不转助其虐者也。吾为大开其局,则以健脾中之阳气为一义。健脾之阳,一举有三善也∶一者,脾中之阳气旺,如天清日朗,而龙雷潜伏也。一者,脾中之阳气旺,而胸中窒塞之阴气,则如太空不留纤翳也。一者,脾中之阳气旺,而饮食运化精微,复生其已竭之血也。况乎地气必先蒸土为湿,然后上升为云。若土燥而不湿,地气于中隔绝矣,天气不常清乎。古方治龙雷之火,每用桂附引火归元之法。然施之于暴血之症,可暂不可常。盖已亏之血,不能制其悍,而未生之血,恐不可滋之扰耳。

究而论之,龙雷之火,全以收藏为主,以秋冬则龙雷潜伏也。用收藏药不效,略用燥烈为响导,以示同气相求之义则可。既已收藏,岂敢漫用燥烈乎?夫大病须用大药,大药者,天地春夏,而吾心寂然秋冬是也。昔人逃禅二字甚妙,夫禅而名之曰逃,其心境为何如哉。学人若此症,必以崇土为先,土浓则浊阴不升,而血患自息,万物以土为根,元气以土为宅,不可不亟讲矣。

荸荠酒饮治大便下血。

荸荠捣汁半盅,将好酒半盅冲入,空心温服。

旱莲丸治大便下血虚弱者。

旱莲草阴干为末,以槐花煎汤,调炒米粉糊丸如桐子大,每日服五钱,以人参五分煎汤下,二服即愈。

牛膝酒煎治男子茎中痛,及妇人血结少腹痛。

牛膝一大握;酒煮饮之。

旱莲车前汁(各方见《种福堂》)治小便下血。

旱莲草 车前子(各等分)将二味捣自然汁,每日空心服一杯。

桂扁猪脏饮(《种福堂》)治大便下血,日夜数次,历年久病,服之立愈。

雄猪脏一条,洗净,桂圆肉二两,鲜白扁豆花四两。

将二味捣烂,用白糯米拌和,装入猪脏内,两头扎住,砂锅内炖烂。忌见铁器。然后将人中白炙脆,研末蘸吃,用酱油蘸吃亦可。不论吃粥吃饭,空心皆可吃,吃四五条即愈。

甘草青盐丸治大便下血。

甘草(一斤) 青盐(四两)将甘草研细末,用滚水冲入青盐,将青盐水炼甘草末为丸,如桐子大,早晚服之,无不见效。

甘草干姜汤理中汤(方各见《伤寒》。)加木香、当归各等分。

泻白散(方见《时方》)

同类推荐
  • 明伦汇编人事典恐惧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恐惧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新缀白裘

    新缀白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锦江禅灯目录

    锦江禅灯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On Horsemanship

    On Horsemanship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建炎进退志

    建炎进退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食色男女:美女的江湖(完结非V)

    食色男女:美女的江湖(完结非V)

    灰姑娘不需要王子也能成就自己的精彩;灰姑娘并不善良,你敢惹我,我也会抽你;当灰姑娘遇到大话皇后,毒花美女,一场美女与美女的较量马上开始......(此文人性复杂,情色纠葛,二十岁以下勿入,纯情者勿入,不喜者绕道)
  • 狼帝独宠

    狼帝独宠

    一朝穿越,女警花变成了尼姑庵的受气包兼光头尼姑,本是人民公仆,最嫉恶如仇的她怎么可以接受这样的安排!幸好在山中捡到的一只幼狼能为她保驾护航,披荆斩棘。可是为什么跟她朝夕相处,日夜相对的狼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一丝不挂的极品美男?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历史之谜(下)

    历史之谜(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给前妻的999封情书:蚀骨深情

    给前妻的999封情书:蚀骨深情

    怀孕原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她老公却亲手将她送上手术台强行流产。甚至对她百般羞辱,肆无忌惮的带女人回家过夜、对她好友公司出手,更是无情撤资让她家公司面临巨额赔款。只要她在乎的东西他都会让她失去、得不到。全A市都知道凌家少奶奶不过是一个不受宠的豪门弃妇。她敢爱敢恨,哪怕遍体鳞伤却从未乞求他回应给她爱情,独自舔舐伤口。婚姻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危机四伏的战斗。从遇到他开始,便一眼沉沦却换来撕心裂肺。爱情终将死去,凌寒辰身边女人无数,至此却不会再有一个叫倪纯的女人毫无保留的爱他。她终死心离去时,他却深情以对,许她山盟海誓婚,999封情书忏悔表白只求余生相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灵探诡闻

    灵探诡闻

    世上有没有鬼,有没有妖,有没有神,谁知道。但是凌宇绝不相信他们的存在,因为是是一个崇尚科学的侦探,他用现代的科学理论解决了许多看似灵异的事情。但是它们真的不存在吗?凌宇的道路又会如何,没人会知道,但是他坚持的科学或许会彻底的崩溃,取而代之的则是无尽的恐怖,以及越来越接近这个世界真像。
  • 绯闻巨星

    绯闻巨星

    一次误会让叶蓁蓁成了娱乐圈巨子的绯闻对象,接着事情都跟着不受控制起来……作为一个误打误撞步入娱乐圈的小白,面对层出不穷的层层挑战与威胁,叶蓁蓁能脱离险境获得真爱?还是在尔虞我诈中苟且偷生?
  • 第一中单

    第一中单

    战队解散回家,高考之后,步入校园,在女朋友的鼓励之下,带领学校战队,取得城市争霸赛冠军,耀眼的中路杀神,世界第一的疾风剑豪,敢在总决赛拿出剑豪的男人,带着队伍收获一座属于LPL的S级奖杯,站在世界的顶端的传奇热血!!!
  • 弥月

    弥月

    青春期的我们就如同弥月的小孩,揣着不安与好奇踏上才刚刚启程的旅途。这是一个关于青春关乎你我的成长故事。故事里有悲有欢,有散有聚,有着我们青春时期的缩影。在这里,可以感受到青春芬芳的气息;可以找到我们每个人的影子;可以缅怀那逝去的青葱岁月。如果说,青春是最绚烂精彩的篇章,那我们便是这诗篇里最为生动的主角。
  • 时光是个魔法师

    时光是个魔法师

    那些男孩教会我倔强,那些女孩教会我坚强。那些男孩的诗很狂妄,那些女孩的歌很难忘。那些男孩女孩的诺言,美丽得荒唐。怀念过去,终究是怀念曾经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