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65100000004

第4章 竹窗随笔(4)

予单丁行脚时。忍饥渴。冲寒暑。备历诸苦。今幸得把茆盖头。虽不识修行。而识惭愧。云水乍到。供事唯勤。己身受用。不敢过分。盖谓曾为浪子偏怜客。穷汉起家。惜土如金也。今乍入缁门。便住见成庵院。事事如意。喻似富家儿。不谙民间疾苦。纵才智兼人。无赖参访。而闭门自大。习成我慢。增长无明。亦所失多矣。

妙宗钞

曩一僧谓予曰。佛示西方。本为普利诸根。速超生死。是易行道。而知礼法师纯以台教精深观法释之。使易反成难。失如来曲为凡夫本意。此论亦甚有理。今思之。古人谓解佛经。宁以浅为深。毋以深为浅。则妙宗所说。利根者自悟深理。钝根者亦不失依经直观。求愿往生。似无所碍。

出神(一)

或问仙出神。禅者能之乎。曰。能之而不为也。楞严云。其心离身反观其面是也。而继之曰。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是能之而不为也。又问。神之出也。有阴有阳。楞严所云。阴神也。仙出阳神。禅者能之乎。曰。亦能之而不为也。或者愕。曰。毋愕也。尔不见初祖已没。只履西归乎。尔不见宝志公狱中一身市中一身乎。尔不见沩山晏坐静室。乃于庄上吃油糍乎。然亦不名圣证。宗门呵之。昔一僧入定出神。自言我之出神。不论远近。皆能往来。亦能取物。正阳神也。先德责云。圆顶方袍。参禅学道。奈何作此鬼神活计。是故吾宗大禁。不许出神。

出神(二)

又问神有何过。曰。神即识也。而分粗细。有出有入者粗也。直饶出入俱泯。尚住细识。细之又细。悉皆浑化。始得本体耳。而著于出入以为奇妙。前所谓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也。

闻讣

闻人讣音必大惊讶。此虽世间常情。然生必有死。亦世间常事。自古及今。无一人得免者。何足惊讶。特其虚生浪死而不闻道。是重可惊讶。而恬不惊讶。悲夫。

斋素

富贵人不能斋素。其故有二。一者耽刍豢之悦口。二者虑藜藿之损身。不知肉食蔬食。体之肥瘠或因之。而寿夭不与也。且鹿之寿最永于诸兽。而所食者草耳。虎食肉。而寿之长短于鹿何如也。鹿不肉而寿。人何独不然。虽然。有厄于病苦。心虽欲斋而力不副者。有制于所尊。心虽欲斋而势弗克者。则姑行月斋日斋及三净肉。但坚持不杀可也。久之宿习当自断。

轮回根本

圆觉谓轮回以爱欲为根本。而此爱欲。百计制之。莫可除灭。盖贲育无所施其勇。良平无所用其智。而离娄公输无所著其明巧者也。虽不净观正彼对治。而博地凡夫障重染深。祗见其净。不见其不净。观法精微。鲜克成就。然则竟如之何。经云。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今观此想复从何生。研之究之。又研究之。研之不休。究之不已。老鼠入牛角。当必有倒断处。

病者众生之良药

世人以病为苦。而先德云。病者众生之良药。夫药与病反。奈何以病为药。盖有形之身。不能无病。此理势所必然。而无病之时。嬉怡放逸。谁觉之者。唯病苦逼身。始知四大非实。人命无常。则悔悟之一机。而修进之一助也。予出家至今。大病垂死者三。而每病发悔悟。增修进。繇是信良药之语其真至言哉。

蛇成龙

昔人有喻。如蛇成龙。不改其皮。如人成佛。不改其面。此破愚夫著相求佛。盖仿佛为比。非的喻也。断章取义非全喻也。又有谓蛇伏地内。繇修炼而成龙。不知此性禀使然。非修炼所致。是故污水中虫化而为蚊。厕圂中虫化而为蝇。蜣之为蝉。蚕之为蛾。雉之为蜃。雀之为蛤。鲨之为虎。鲲之为鹏。如是之类。种种非一。岂其有修炼之术乎。又不见草之为萤。饭之为螺。瓦之为鸳鸯。无情而化有情。修炼安在。吾恐不明理者。名为学道。潜作邪因。妄冀邪果。不得不辩。

名利

荣名厚利。世所同竞。而昔贤谓求之既不可得。却之亦不可免。此却之不可免一语最极玄妙。处世者当深信熟玩。盖求不可得。人或知之。却不可免。谁知之者。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求为。又求之未得。不胜其愠。及其得之。不胜其喜。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喜为。又己得则喜。他人得之则忌。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忌为。庶几达宿缘之自致。了万境之如空。而成败利钝。兴味萧然矣。故知此语玄妙。

临终正念

经言人欲终时。闻钟磬声。增其正念。而杭俗亡者气绝良久。方乃召僧击磬。已无及矣。又讹为之说曰。磬之鸣也。促亡人行赴阎罗也。其谬一至于是。

花香

庭中百合花开。昼虽有香。澹如也。入夜而香始烈。夫鼻非钝于昼而利于夜也。白日喧动。诸境纷杂。目视焉。耳听焉。鼻之力为耳目所分而不得专也。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信夫。

人虎传

说海载人虎传。一僧戏披虎皮于山径间。有见而怖走。遗其橐囊者。辄取之。皮忽着身。遂成虎。不敢归寺。而心历历然人也。渐饥。不得已。食狐兔羊犬。既而捕得人。将食之。视之僧也。大悔恨。恨极悲号。举身自掷。皮忽堕地。还复人体。因感斯异。乃破衲行乞。遍参知识。刻心办道。后竟成名德云。经云。一切唯心造。观于是尤信。

六道互具

六道之中。复有六道。且以人言之。有人而天者。诸国王大臣之类是也。有人而人者。诸小臣。及平民衣食饶足处世安然之类是也。有人而修罗者。诸狱吏屠儿刽子之类是也。有人而畜生者。诸负重力役。恒受鞭挞之类是也。有人而饿鬼者。诸贫穷乞人。啼饥号寒之类是也。有人而地狱者。诸刑戮剐割之类是也。天等五道亦复如是。所以然者。昔因持戒修福。今得人身。而所修戒福有上中下。此三种中复有三种。多多无尽。各随其心。感报不一。经云。一切唯心造。又观于是尤信。

智慧

增一阿含经。佛言。戒律成就。是世俗常数。三昧成就。亦世俗常数。神足飞行成就。亦世俗常数。唯智慧成就为第一义。则知戒定等三学。布施等六波罗密。唯智慧最重。不可轻也。唯智慧最先。不可后也。唯智慧贯彻一切法门。不可等也。经云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盖语其生发之次第则然。而要当知所重知所先知所贯彻始得。虽然。此智慧者。又非聪明才辩之谓也。如前世智当悟中说。

外学

隋梁州沙门慧全。徒众五百。中一人颇粗异。全素所不录。忽自云得那含果。全有疾闭门。其人径至榻前问疾。而门闭如故。明日复然。因谓全曰。师命过当生婆罗门家。全云。我一生坐禅。何故生彼。答云。师信道不笃。外学未绝。虽有福业。不得超诣。今时僧有学老庄者。有学举子业经书者。有学毛诗楚骚。及古词赋者。彼以禅为务。但外学未绝。尚缘此累道。今恣意外学。而禅置之罔闻。不知其可也。

灵裕法师

裕法师之说经也。或一字盘桓。动经累日。或片时之顷。便销数卷。或分科已定。及至后讲。更改前科。增减出没。随机显晦。学者疑焉。裕曰。此大士之宏规也。可以恒情断乎。裕师盖得无碍辩才。庶几乎于法自在。而拘名著相。以文害辞。以辞害意。与夫参死句之辈。何足以知之。今人不可执己见。而蔑视胜流。轻谈横议。又不可味己量。而效颦先德妄行自用也。

行脚住山

今人见玄沙不越岭。保福不度关。便端拱安居。眼空四海。及见雪峰三登投子。九上洞山。赵州八旬行脚。便奔南走北。浪荡一生。斯二者皆非也。心地未明。正应千里万里亲附知识。何得守愚空坐我慢自高。既为生死。参师访道。又何得观山观水徒夸履历之广而已哉。正因行脚之士自不如是。

楞严房融所作

有见楞严不独义深。亦复文妙。遂疑是丞相房融所作。夫译经馆番汉僧及词臣居士等不下数十百人。而后一部之经始成。融不过润色其文。非专主其义也。设融自出己意。创为是经。则融固天中天圣中圣矣。而考诸唐史。融之才智尚非柳韩元白之比。何其作楞严也。乃超孔孟老庄之先耶。嗟乎。千生百劫。得遇如是至精至微至玄至极之典。不死心信受。而生此下劣乖僻之疑。可悲也夫。可悲也夫。

果报(一)

经言万法唯心。错会者谓无心则无因无果。故不患有业。唯患有心。有业无心。阎老子其奈我何。遂安意造业。无复顾忌。不知无心有二。如理思惟。用心之极。而自然入于无心三昧者。真无心也。起心造业。又起心制心。强制令无。似得无心。心恰成有。心有则业有。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果报(二)

又经言具足智慧菩萨脱使堕落。在畜生中。畜生中王。在饿鬼中。饿鬼中王。错会者谓有智则能转业。故不患有业。唯患无智。有业有智。阎老子其奈我何。遂安意造业。无复顾忌。不知经称智慧非等闲世智之谓也。且汝智慧得如文殊身子否。纵不及此。次而下之。得如善星调达否。善星博学十八香象所载法聚。调达得罗汉神通。而俱不免生陷地狱。况汝智慧未必胜此二人乎。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今之小智。灭业几何。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塞翁

得失曾无定形。祸福互为倚伏。塞翁一段因缘。人皆知之。而未必信之也。予失足沸汤。筋挛不伸。畜双拐为二侍。若将终身焉。作跛脚法师歌自嘲。有祗愁此脚不终疾之句。既而足伸如故。笑以为诗谶。而依然奉以为诗规也。且感且惧。愿无忘射钩。

神通

神通大约有三。一报得。一修得。一证得。报得者。福业自致。如诸天皆能彻视彻听。及鬼亦有通是也。修得者。习学而成。如提婆达多学神通于阿难尊者是也。证得者。专心学道。无心学通。道具而通自具。但迟速不同耳。如古今诸祖诸善知识是也。较而论之。得道不患无通。得通未必有道。先德有言。神通妙用不如阇黎。佛法还须老僧。意有在矣。试为之喻。世间官人所有爵禄冠服府署仪卫等。若神通然。而亦有三种。其报得者。如功勋荫袭。自然而有者也。其修得者。人力夤缘。古人所恶不繇其道者是也。其证得者。道明德立而位自随之。仲尼云学也禄在其中矣是也。是三者。胜劣可知也。

大豪贵人

世间大豪贵人多从修行中来。然有三等。其一持戒修福。而般若正智念念不忘。则来生虽处高位。五欲具足。而心则时时在道。真所谓有发僧也。其二持戒修福。而般若之念稍疏。则来生游戏法门而已。其三持戒修福。而于般若藐不系念。则来生为顺境所迷。背善从恶。甚而谤佛毁法灭僧者有矣。鞫其因地。则均之修行人耳。而差别如是。来生更来生。其差别又何如也。寒心哉。

天台清凉(一)

人有恒言曰。天台贤首。愚尝究之。南岳举其纲。而万目毕张。则莫备乎天台。贤首持其衡。而千星交罗。则莫备乎清凉。盖自有佛法以来。天台集其大成。自有天台以来。清凉集其大成矣。故当以二师相对而名宗也。或曰。人于天台无议矣。于贤首或置喙焉何也。曰。喙贤首者。亦百喙而一中耳。又向不云乎。贤首之道。至清凉而始备。是则天台清凉二师。恩如父母道亦如父母。且清凉可得议乎。或未答。予笑曰。毋劳尔思也。天台之后有清凉。犹尧舜之后有孔子也。而又何议也。

天台清凉(二)

或曰。彼四教此五教。判然二宗矣。然亦有同欤曰。毋以二为也。四之与五。犹五蕴六根。开合焉耳矣。五教之小。即摄入四中之藏而藏之为言。犹迹涉于混。故另分曰小也。五教之顿。即摄入四中之圆。而达磨直指正属乎顿。欲其彰显。故特标曰顿也。二宗之圆教一也。而华严十玄之旨。四之圆犹含其意而未尽。故小始终顿之后。而独冠以一乘之圆。有深意也。以其各为一时之所依归。而均为万代之所程式。以是名之二宗。宗常二而道常一。歧而二之则非矣。

栯堂山居诗

永明石屋中峰诸大老。皆有山居诗。发明自性。响振千古。而兼之乎气格雄浑。句字精工。则栯堂四十咏尤为诸家绝唱。所以然者。以其皆自真参实悟。溢于中而扬于外。如微风过极乐之宝树。帝心感乾闼之瑶琴。不搏而声。不抚而鸣。是诗之极妙。而又不可以诗论也。不攻其本而拟其末。终世推敲。则何益矣。愿居山者学古人之道。毋学古人之诗。

山色

近观山色。苍然其青焉。如蓝也。远观山色。郁然其翠焉。如蓝之成靛也。山之色果变乎。山色如故。而目力有长短也。自近而渐远焉。青易为翠。自远而渐近焉。翠易为青。是则青以缘会而青。翠以缘会而翠。非唯翠之为幻。而青亦幻也。盖万法皆如是矣。

见生梦

夜梦中多见生事。罕梦前生何也。盖梦以想成。想多见生。不及前生故也。且三乘贤圣。尚有隔阴出胎乍时之昏。况具缚凡夫。脱一壳入一壳。从母腹中颠倒而下。尚何能记忆前生耶。惟据其目前纷纷纭纭。昼则为想。夜则为梦耳。而或时未见之物。未作之事。未历之位。现于梦中者。则无始之境任运而然亦莫知其所以然而然也。想阴既破。寤寐恒一。幸相与致力焉。

礼忏僧

有修净土忏法者。一僧谓曰。经不云乎。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胡为是仆仆尔亟拜也。忏者问。如何是实相。僧云。心不起妄。即是实相。又问。心是何物。妄又何物。能制心者复是何物。僧无对。忏者曰。吾闻之。忏以理为正以事为助。虽念实相。而三业翘勤。亦不相碍。何以故。初机行人未能卒与实相相应。须藉外缘辅翼。法华谓我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是也。起信亦言末法众生修是法者。自惧不常值佛如来世尊。有异方便。教令念佛。求生净土。故知慈云大师净土忏法。酌古准今。至为精密。与法华光明诸忏。俱事理双备。人天交钦。照末法昏衢之大宝炬也。且治生产业不背实相。是佛说否。僧云。如是。曰。然则礼忏不及治生产业乎。僧又无对。

南岳止观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智能总裁有点萌

    智能总裁有点萌

    “苏小木,给我!”黎慕宸一脸的不满,嘟着嘴,孩子气的般梗着脖子,对着眼前的精致小女人横眉冷对。“不给,这是人家宝宝的玩具你都要抢,亏得你还是她的爸爸呢!”苏小木抱着孩子,冷冷开口,孩子泪眼朦胧,和她的爸爸如出一辙。一个是被自己的男朋友赶出家门的女人,一个是被自己的女朋友下药却没能对其有感觉的男人,两个人的碰撞会有怎样的火花?
  • 夏至安以谦

    夏至安以谦

    十年前,她是新进娱乐圈的新人。十年后,她凭倾城倾国的颜值和出神入化的演技夺得娱乐圈影后的位置。十年前,他是乐坛新晋歌手。十年后,他是华语乐坛歌坛天王。结婚后她无奈的说:“我当初怎么就看上你了呢……”他理所应当的回复:“因为你注定要遇上我…”
  •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孙颖瑞编写的这本《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讨论了元的文化和元代文人,关汉卿的社会剧、爱情剧、历史剧,以及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 校园纯爱对对碰

    校园纯爱对对碰

    父亲因为欠债丢下凌雨沫姐妹,没有生活支柱的凌雨沫只能边打工边读书,小时候遇见了一个自己很崇拜的小男孩,几年后命运让她和他再次相遇,两人考进了同一所中学,同班且还是同桌,可是他竟然不记得她了?凌雨沫开始试探他的记忆,希望他能够记起自己,没想到他已经有了喜欢的女孩,那个女孩还是自己最好的朋友,面对友情与爱情她又该如何抉择?
  • 樱花树下那年约定

    樱花树下那年约定

    樱花树下的约定,五年后的我们,也许会记得,也许会忘记……
  • 主人,请享用我吧

    主人,请享用我吧

    初相识,他用狗项圈套住她有脖子:“从今以后你就是我的药奴,我是主子你是仆。”她回赠狗尾巴草编成的环环套上他的脖子,羞涩:“你就是我的小公狼!我们成对成双!”嗷唔,二十四孝主人很好奴役哪!主人你饿了吗?她乖乖脱掉衣服,请享用!(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圣器大师

    都市圣器大师

    都市凡人,深山奇遇,远古传承。尹天明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次深山旅行偶获远古传承,从此开始了传奇之路。此书已封闭,大家不要在看了。
  • 新武学时代

    新武学时代

    云荒大陆历753年,著名武学家岩天与世长辞,举世悲痛。其留下的武学巨著《理论武学基础》、《精编炼器宝鉴》、《精编战力评估篇》等成为了后世各大武学院经典的教材范本。岩天的存在,让云荒的武学修炼从无知懵懂的蹒跚学步状态,进入到了一个以科研思维武装头脑的新武学时代,为后世的武学飞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强宠天价小娇妻

    强宠天价小娇妻

    平凡的卖花女原以为生活就这样平淡而清苦地继续,直到那一晚他被陌生男人的炙热气息包围,他生平第一次恳求:“女人,帮我,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女人原以为那陌生男人只是一次“事故”,却没想从此“事故”变成故事。
  • 千金神偷

    千金神偷

    堂堂大名的浅轻神偷居然被人算计了。“她娘的”就这样死了我不甘心。再次醒来居然成了千金大小姐,家里的人都宠她,她当然不缺钱了。“不过……”她还是要干回老本行的。于是某大小姐天天光顾别人家,谁知惹上一个无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