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原居士 徐昌治覲周 編述
七佛
毗婆尸佛
(過去莊嚴劫。第九百九十八尊)偈曰。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象。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人壽八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剎利。姓拘利若。父槃頭。母槃頭婆提。居槃頭城。坐波波羅樹下。說法三會。度人三十四萬八千。神足二。一名騫茶。二名拔舍)。
尸棄佛
(莊嚴劫。第九百九十九尊)偈曰。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人壽七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剎利。姓拘利若。父明相。母光耀。居光相城。坐分陀利樹下。說法三會。度人二十五萬。神足二。一阿毗浮。二婆婆)。
毗舍浮佛
(莊嚴劫。一千尊)偈曰。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人壽六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剎利。姓拘利若。父善燈。母稱戒。居無喻城。坐婆羅樹下。說法二會。度人一十三萬。神足二。一扶遊。二鬱多摩)。
拘留孫佛
(賢劫。第一尊)偈曰。見身無實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人壽四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婆羅門。姓迦葉。父禮得。母善技。居安和城。坐尸利沙樹下。說法一會。度人四萬。神足二。一薩尼。二毗樓)。
拘那含牟尼佛
(賢劫。二尊)偈曰。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人壽三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婆羅門。姓迦葉。父大德。母善勝。居清淨城。坐烏暫婆羅門樹下。說法一會。度人三萬。神足二。一舒槃那。二鬱多樓)。
迦葉佛
(賢劫。三尊)偈曰。一切眾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人壽二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婆羅門。姓迦葉。父梵德。母財主。居婆羅奈城。坐尼拘律樹下。說法一會。度人二萬。神足二。一提舍。二婆羅婆)。
釋迦牟尼佛
(賢劫。第四尊)姓剎利。父淨飯王。母摩耶。剎利氏。自天地更始。閻浮洲初闢已來。世為王。佛歷劫修行。值然燈佛授記。於此劫作佛。後於迦葉佛世。以菩薩成道。上生覩史陀天。名護明大士。及應運時至。乃降神於摩耶。當此士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初八日。自摩耶右脇誕生。生時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湧金蓮花。自然捧雙足。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曰天上天下惟吾獨尊(纔出胞胎脫體彰。指天指地為人揚。引他無限癡男女。天上人間沒覆藏。雲門云。我當時若見。一棒打殺。與狗子喫。貴圖天下太平)。
自降生後。種種神異。具如經言。至四十二年。年十九。二月八日。欲求出家。而自念言。當復何遇。即於四門遊觀。見生老病死四等事。心有悲喜。而作思惟。此老病死。終可厭離。於是夜子時。有淨居天人。於牕牖中。叉手白言。出家時至。可去矣。於是諸天捧所乘馬足。超然凌虗。逾城而去。曰不斷八苦。不成無上菩提。不轉法輪。終不還也。淨飯王思甚。遣其臣勸諭還宮者萬計。確然不回。入檀特山修道。始於阿藍迦藍處。三年學不用處定。知非便捨。復至鬱頭藍弗處。三年學非非想定。知非亦捨。又至象頭山。同諸外道。日食麻麥。經於六年。世尊自思曰。今此苦行。非正解脫。吾當受食而後成佛。即沐浴于尼連河。天為之偃樹。世尊援之而出。受牧牛氏女所獻乳糜。尋詣畢鉢樹下。天帝化人。擷瑞草以藉坐。景雲祥風。四起紛披。天魔念世尊道成。且受折抑。率眾作難。窮現可怖可欲諸境。世尊泊然不動。以指按地。地大震。魔皆顛仆。於是降之。故經云。以無心意無受行。而悉摧伏諸外道。先歷試邪法。示諸方便。發諸異見。令至菩提。乃穆王三年癸未歲。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至八日。明星出時。廓然大悟。成等正覺。乃嘆曰。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時年三十矣。成道後六年。歸為淨飯王說法。王大喜。遣其族五百貴子。從出家。
世尊一日陞座。大眾集定。文殊白椎曰。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列聖叢中作者知。法王法令不如斯。會中若有僊陀客。何必文殊下一椎囗正當向未陞座前勘破)。
世尊一日陞座。默然而坐。阿難白椎曰。請世尊說法。世尊云。會中有比丘犯律行。故我不說法。阿難以他心通。觀是比丘。遂乃遣出。世尊還復默然。阿難又白。適來為二比丘犯律。是二比丘已遣出。世尊何不說法。世尊云。吾誓不為二乘聲聞人說法。便下座(前箭猶輕後箭深 世尊憐憫示阿難。幾人於此發深省)。
世尊一日陞座。迦葉白椎曰。世尊說法竟。便下座(如是陞座。如是白椎。如是說法。如是下座。如是如是)。
世尊在忉利天。為母說法。優填王思佛。命匠雕栴檀像。及世尊下忉利天。像亦出迎。世尊三喚三應。乃云。無為真佛。實在我身。
世尊在忉利九十日。及辭天界而下。四眾八部。俱往空界奉迎。有蓮花色比丘尼。作念云。我是尼身。必居大僧後見佛。不如用神力。變作轉輪聖王。千子圍繞。最初見佛。果滿其願。世尊纔見。乃訶云。蓮花色比丘。汝何得越大僧見吾。汝雖見吾色身。且不見吾法身。須菩提。巖中宴坐。却見吾法身(畢竟那一个身)。
世尊示隨色摩尼珠。問五方天王。此珠而作何色。時五方天王。互說異色。世尊藏珠。復擡手曰。此珠作何色。天王曰。佛手中無珠。何處有色。世尊曰。汝何迷倒之甚。吾將世珠示之。便強說有青黃赤白色。吾將真珠示之。便總不知。時五方天王悉自悟道(世珠。真珠從何分別)。
世尊因黑氏梵志。獻合歡梧桐花。佛召仙人放下著。梵志放下左手一枝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枝花。佛又召仙人放下著。梵志曰。吾今兩手俱空。更教放下箇甚麼。佛曰。吾非教汝放捨其花。汝當放捨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一時捨却。無可捨處。是汝放身命處。梵志于言下。悟無生忍(既捨六根六塵六識。甚麼處是無可捨處。是免生死處。又喚甚麼作無生忍)。
世尊因普眼菩薩。欲見普賢。不可得見。乃至三度入定。徧觀三千大千世界。覓普賢不可得見。而來白佛。佛曰。汝但於靜三昧中。起一念。便見普賢。於是普眼纔起一念。便見普賢向空中。乘六牙白象(雲居道。普眼推倒世尊。世尊推倒普眼。且道普眼在甚處。未免傍觀者哂。噫。誰是傍觀者)。
世尊因五通仙人問。世尊有六通。我有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佛召五通仙人。仙人應諾。佛曰。那一通。你問我(五通。六通。百千萬億通。摠不出那一通)。
世尊一日。敕阿難。食時將至。汝當入城持鉢。阿難應諾。世尊曰。汝既持鉢。須依過去七佛儀式。阿難便問。如何是七佛儀式。世尊召阿難。阿難應諾。世尊曰。持鉢去(佛佛儀容要現前。瞿曇為說老婆禪。可憐慶喜懡[怡-台+羅]去。猶待人呼倒剎竿)。
世尊因地布髮掩泥。獻花于然燈佛。然燈見布髮處。遂約退眾。乃指地曰。此一方地。宜建一梵剎。時眾中有一賢于長者。持標於指處插曰。建梵剎竟。時諸天散花相讚。
世尊甞與阿難行次。見一古佛塔。世尊便作禮。阿難曰。此是甚麼人塔。世尊曰。過去諸佛塔。阿難曰。過去諸佛。是甚麼人弟子。世尊曰。是吾弟子。阿難曰。應當如是。
世尊因自恣日。文殊三處過夏。迦葉欲白椎擯出。纔拈椎。乃見百千萬億文殊。迦葉盡其神力。椎不能舉。世尊遂問迦葉。汝擬擯那个文殊。迦葉無對(迦葉果神通。應把黃面老子先擯却)。
城東有一老母。與佛同生。不欲見佛。每見佛來。即便回避。雖然如此。回顧東西。總皆是佛。遂以手掩面。乃至十指掌中。總皆是佛(老姥不欲見佛。風平浪靜。東西總皆是佛。水漲船高)。
世尊因文殊至諸佛集處。值諸佛各還本處。唯有一女人。近於佛坐而入三昧。文殊乃白佛。云何此人得近佛。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覺此女。令從三昧起。汝自問之。文殊繞女人三帀。鳴指一下。乃托至梵天。盡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曰。假使百千文殊。亦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過四十二恒河沙國土。有罔明菩薩。能出此女人定。須臾罔明大士從地湧出。作禮世尊。世尊敕罔明出。罔明却至女子前。鳴指一下。女子於是從定而出(出得出不得且置。作麼生是底定。摠之看破個中關棙子。了無一法異尋常囗佛性天真事。誰云別有師。罔明彈指處。女子出禪時。不費絲毫力。何曾動所思。眾生摠平等。日用自多疑)。
殃崛摩羅。因持鉢至一長者門。其家婦人。正值產難。長者曰。瞿曇弟子。汝為至聖。當有何法。能免產難。殃崛語長者曰。我乍入道。未知此法。待我回問世尊。却來相報。及返。具事白佛。佛告殃崛。汝速去報言。我從賢聖法來。未曾殺生。殃崛奉佛語。疾往告之。其婦得聞。當時分娩(佛不殺生。婦人分娩。日出東山。月沉西畔囗華陰山前百尺井。中有寒泉徹骨冷。誰家美人來照影。不照其餘照斜領)。
世尊一日因文殊在門外立。乃曰。文殊文殊。何不入門來。文殊曰。我不見一法在門外。何以教我入門(門外入門且置。喚甚麼作門)。
無邊身菩薩。將竹杖。量世尊頂。丈六了。又丈六。量到梵天不見世尊頂。乃擲下竹杖。合掌說偈云。虗空無有邊。佛功德亦然。若有能量者。窮劫不可盡(無邊身不自量。而量世尊無盡頂。未免多此一重疑案)。
世尊因乾闥婆王獻樂。其時山河大地。皆作琴聲。迦葉起作舞。王問。迦葉豈不是阿羅漢。諸漏已盡。何更有餘習。佛曰。實無餘習。莫謗法也。王又撫琴三徧。迦葉亦三度作舞。王曰。迦葉作舞。豈不是習。佛曰。實不曾作舞。王曰。世尊何得妄語。佛曰。不妄語。汝撫琴。山河大地木石。盡作琴聲。豈不是。王曰是。佛曰。迦葉亦復如是。所以實不曾作舞。王乃信受(風鳴水響無非樂。法法全彰本現成)。
世尊在第六天。說大集經。敕他方此土人間天上。一切獰惡鬼神。悉皆輯會。受佛付囑。擁護正法。設有不赴者。四天門王。飛熱鐵輪追之令集。既集會已。無有不順佛敕者。各發弘誓。擁護正法。唯有一魔王。謂世尊曰。瞿曇。我待一切眾生成佛盡。眾生界空。無有眾生名字。我乃發菩提心(魔王魔王。認那個作菩提心。設使一切眾生成佛盡。眾生界空。無有眾生名字要發心也未許在)。
世尊因靈山會上。五百比丘。得四禪定。具五神通。未得法忍。以宿命智通。各各自見殺父害母。及諸重罪。于自心內。各各懷疑。于甚深法。不能證入。於是文殊承佛神力。遂手握利劒。持逼如來。世尊乃謂文殊曰。爾從本已來。無有我人。但以內心見有我人。內心起時。我必被害。即名為害。於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如夢如幻。于夢幻中。無有我人。乃至能生所生父母。於是五百比丘。同讚歎曰。文殊大智士。深達法源底。自手握利劒。持逼如來身。如劒佛亦爾。一相無有二。無相無所生。是中云何殺(文殊為他閒事長無明。帶累五百比丘打失鼻孔。雖然。還識世尊落處麼)。
世尊因波斯匿王問。勝義諦中。有世俗諦否。若言無。智不應二。若言有。智不應一。一二之義。其義云何。佛言大王。汝于過去龍光佛時。曾問此義。我今無說。汝今無聽。無說無聽。是為一義二義(世尊滿口說。匿王滿耳聽。那裏是無說無聽處。試簡點看)。
世尊因長爪梵志索論義。預約曰。我義若墮。當斬首以謝。世尊曰。汝義以何為宗。志曰。我以一切不受為宗。世尊曰。是見受否。志拂袖而去。行至中路有省。乃歎曰。我義兩處負墮。是見若受。負門處粗。是見不受。負門處細。一切人天二乘。不知我義墮處。惟有世尊。諸大菩薩。知我義墮。回至世尊前曰。我義兩處負墮。故當斬首以謝。世尊曰。我法中無如是事。汝當回心向道。于是同五百徒眾。一時投佛出家。證阿羅漢(是見若受破家門。是見不受共誰論。匾擔驀折兩頭脫。一毫頭上現乾坤囗機輪曾未轉。轉必兩頭走。明鏡忽臨臺。當下分妍醜。妍醜分兮慈雲開。慈門何處生塵埃。因思良馬窺鞭影。千里追風喚得回囗是見受否轉迷矇。驀忽知非辨己躬。夾路桃花風雨後。馬蹄何處避殘紅)。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閙市颺碌磚。冤頭定打着囗當時不掀倒禪牀。致使後代兒孫謂有實法傳來)。
世尊至多子塔前。命摩訶迦葉分座令坐。以僧伽黎圍之。遂告以護持正法眼藏。并敕阿難副貳傳化。無令斷絕。而說偈曰。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復告迦葉。吾將金縷僧伽黎衣。傳付于汝。轉授補處。至慈氏佛出世。勿令朽壞。迦葉聞偈。頭面禮足曰。善哉善哉。我當依敕。恭順佛故(盡說拈花微笑是。不知將底辦宗風。若言心眼同時證。未免朦朧在夢中)。
世尊臨入涅槃。文殊大士請佛再轉法輪。世尊咄曰。文殊。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說一字。汝請吾再轉法輪。是吾曾轉法輪耶(黃面瞿曇。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于一塵內破此一塵。演說如來廣大境界。妙音遐暢。無處不及。乃曰。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說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