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0600000033

第33章 痰症论

秦子曰∶痰之为病,变化百出,皆内因七情,外感六气,中宫失清化之令,熏蒸结聚而成,须分所兼之邪治之。有风痰、湿痰、燥痰、郁痰、食积五条。夫湿痰、燥痰,有外感,有内伤;郁痰、食痰,有内伤,无外感。饮主乎水,寒多热少;痰主乎火,寒少热多。

外感痰症

【风痰之症】头痛身痛,发热恶寒,吐嗽痰沫气逆,此外感风痰症也。

【风痰之因】外感风邪,袭人肌表,束其内郁之火,不得发泄,外邪传里,内外熏蒸【风痰之脉】浮滑者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若见沉滑,风邪内结。洪大易治,沉【风痰之治】有风寒、风热之分。外感风寒,宜辛散表邪,如三拗汤,合小半夏汤、小三拗汤合小半夏汤 治风寒痰嗽等症。

麻黄 杏子 甘草 半夏 生姜小青龙汤 见前溢饮门。

参苏饮 治风痰咳嗽。

人参 紫苏 前胡 葛根 半夏 枳壳 桔梗 广皮 甘草气逆加苏子、橘红。痰多加半夏、南星。气喘加苏子、前胡。

荆防甘桔汤 治风热痰嗽。

荆芥 防风 桔梗 甘草 薄荷荆防泻白散 治风热入肺,肺风痰喘。

荆芥 防风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外感痰症

【湿痰之症】身发寒热,面目浮肿,恶寒头重,身痛不能转侧,呕吐恶心,烦满不渴【湿痰之因】或坐卧卑湿,或冲风冒雨,则湿气袭人,内与身中之水液,交凝积聚,所云∶风雨袭阴之虚,病起于上而成积;清湿袭阴之虚,病生于下而生聚。此即湿痰之因也【湿痰之脉】脉多浮大,浮缓兼风,浮涩主湿,浮滑湿痰,沉滑顽结。

【湿痰之治】身热脉浮大者,宜散风除湿,羌活胜湿汤。胸满脉滑者,宜化痰二陈汤、羌活胜湿汤 散表除湿,则痰自化。

羌活 独活 防风 川芎 甘草 本二陈汤 消痰利湿。

半夏 白茯苓 广皮 甘草平胃散 燥湿化痰。

苍术 浓朴 广皮 甘草

外感痰症

(即火痰)【燥痰之症】发热唇焦,烦渴引饮,喘咳短息,时作时止,吐咯难出。此外感燥痰之症【燥痰之因】或亢阳行役,时逢火令,燥热之气,干于肺家,为喘为咳;伤于肠胃,为【燥痰之脉】脉必洪数。浮数伤表,沉数伤里。左脉洪数,燥伤肝胆;右脉洪数,燥伤肺胃。

【燥痰之治】宜清热润燥,降火化痰,竹叶石膏汤、二母石膏汤、二母二陈汤。

竹叶石膏汤石膏 麦冬 竹叶 人参 半夏 知母 甘草二母石膏汤知母 川贝母 石膏二母二陈汤知母 贝母 半夏 白茯苓 陈皮 甘草

内伤痰症

【燥痰之症】咳嗽喘逆。痰火上升,时咳时止,痰不能出,连嗽不已,面赤气升,此内【燥痰之因】五志之火,时动于中,或色欲过度,真水涸竭,或膏粱积热,肠胃煎熬,熏蒸于肺, 炼为痰,则燥痰之症作矣。

【燥痰之脉】右寸数大,肺家有热;右关沉数,肠胃有热;左关脉数,木火之邪;两尺【燥痰之治】养阴壮水,润肺生津,则火熄燥除,而痰不生;若用燥味消痰,祸不旋踵。真水枯涸,二冬二母汤;膏粱积热,节斋化痰丸。

二冬二母汤麦冬 天门冬 知母 川贝母肾水竭加生地、熟地;元气虚加人参。

二母固本丸川贝母 知母 天门冬 麦门冬 怀生地 怀熟地 人参节斋化痰丸天冬(一两) 黄芩(一两) 海石(一两) 橘红(一两) 桔梗(一两) 栝蒌仁(一两) 青家秘加昆布一两。

内伤痰症

【湿痰之症】身或热或不热,体重足酸,呕而不渴,胸膈满,时吐痰,身体软倦,此【湿痰之因】中气不足,胃阳不能消化,脾阳不能施布,则水谷停留,为痰为饮,而湿【湿痰之脉】多见沉滑。滑实顽痰,滑软虚滞,滑而不数,脾湿成痰,滑而带数,湿热【湿痰之治】燥湿则痰自化,理脾则痰营运,二陈平胃散,或二陈羌防汤。湿郁成热,栀连二陈汤。虚人六君子汤。带热,加栀、连。带寒,加姜、桂。

二陈平胃散 见前食积咳嗽。

栀连二陈汤 即二陈汤加栀、连。

二陈羌防汤半夏 白茯苓 广皮 甘草 羌活 防风六君子汤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内伤痰症

(即结痰顽痰)【郁痰之症】胸满饱胀,九窍闭涩,懊 烦闷,或咽中结核,睡卧不宁,或肠胃不爽,饮食有妨,或气逆不利,倚肩喘息,郁痰之症也。

【郁痰之因】七情所伤,易成郁结,肺气凝滞,脾元不运,思则气结,闷郁成痰,皆郁【郁痰之脉】多见沉涩沉迟寒郁,沉数为热,沉实顽痰,沉牢内结。

【郁痰之治】寒郁辛散,香芎二陈汤。热郁清解,栀连二陈汤。肺经郁痰,节斋化痰丸香芎二陈汤 治寒痰。

半夏 白茯苓 广皮 甘草 香附 抚芎 白芥子栀连二陈汤 治热痰。

半夏 白茯苓 广皮 甘草 川连 山栀节斋化痰丸 见前条。

内伤痰症

【食积痰之症】饱满不食,恶心呕吐,或攻四肢,肩背作痛,下遗大肠,时泻时止,或时吐痰,口中觉甘,此食积痰之症也。

【食积痰之因】胃强能纳,脾弱不运,前食未消,后食随进,停积成痰,故曰食积痰也【食积痰之脉】脉多滑大,滑大不数,寒凝痰结;滑大而数,积痰而热。

【食积痰之治】宜消食化痰,佐以利气宣导,导痰汤、枳朴二陈汤、三子养亲汤;甚者导痰汤南星 橘红 白茯苓 半夏 甘草 枳壳枳朴二陈汤 治胃家有痰。

枳实 浓朴 半夏 白茯苓 广皮 甘草三子养亲汤 治食积痰。

山楂子 莱菔子 白芥子滚痰丸 见前悬饮。

丹溪杂治

湿痰用二陈汤;虚者,六君子汤。

风痰头痛、发热,脉浮大,祛风丸、导痰丸。

寒痰身不热,口不渴,脉沉迟。

热痰面赤多汗,口渴眼烂,烦躁,燥结,脉数,用栀连二陈汤,或加石膏、黄芩、竹血虚痰,五心烦热,形体滑瘦,六脉细数,加减四物汤,加贝母、杏仁、青黛。

气虚痰,面黄肌瘦,六脉濡缓,六君子汤。

精虚痰,骨蒸潮热,虚火时升,脉多细数,地黄丸、加减二冬汤、固本丸,加玄武胶,食积痰,痰味甘甜。五更咳嗽,或成疟痢,六脉沉滑,或见数大沉实,枳术丸、保和丸老痰,即结痰,顽痰,坚结胶固,吐咯难出,脉见沉牢,海石青黛丸加半夏、栝蒌、痰在咽喉,咯不出,咽不下,即老痰结痰也,宜节斋化痰丸。

痰在膈上,六脉弦迟,白芥子可以引达。

痰在肠胃间,肠鸣而濯濯有声,脉见沉滑,导痰汤。

痰在皮里膜外,或结核,或麻痹,非竹沥不能通,非姜汁不能散。

滚痰丸,攻泻肠胃痰积,最为要药,然须看虚实。

肾气丸,治肾阳不足,不能纳火归源,水泛为痰者最效;肾水阴虚火旺,金水皆枯者,十枣、控涎三花、神佑诸汤 治胁痛,虚人不可妄施。

痰饮在胃,每多攻注,四肢肩背,或为麻木,软痹肿痛,指迷丸主之。

指迷丸 消胃家上结之痰,化大肠下凝之垢。

半夏(四两) 白茯苓(三两) 广皮(三两) 枳壳(一两) 元明粉(一两) 甘草(五钱)上为细末,竹沥为丸,钩藤汤送下。肝胆有火,加胆星;痰积不消,加海石。

按∶节斋化痰丸,化肺中燥痰,兼化胃痰者,今指迷丸,消胃中湿痰,兼消肠中痰者也饮因水湿,痰因火动,然就火而论,有湿火、燥火之分。肺火成痰为燥痰,胃火成痰为;治燥用润,治湿用燥,人人知之。用润而已结之痰,凝滞不化;用燥助火,则痰愈生。思得《金匮》以门冬、半夏同用,又以石膏、半夏同用;节斋化痰丸,以香附、天冬同用,凡此皆是用润以制燥,用燥以制润。方书以二陈汤,加栀连,治湿火之痰;家秘以二陈汤,加知母、石膏,兼治燥火之痰,良以用半夏,则已结之痰,从半夏而化,同石膏,则燥热之火,从石膏而清,半夏同石膏,亦能散热,石膏同半夏,亦能化痰,立此法门,用燥不犯辛燥,用润不犯凝滞。家秘治夹食伤寒,用平胃保和散恐太燥,多冲竹沥、萝卜汁,广而推悟者也。

附诸贤论

刘宗浓曰∶痰之为病,仲景论四饮六症,无择叙内外三因。盖四饮,则叙因痰而显诸症者,《三因方》则论其因所伤而生痰者也。夫痰病之原,有因热而生痰者,亦有因痰而生热者。

有化而生者,有肾水虚不能制火而生者。若热痰,则烦躁、脉数;风痰则身热脉浮;冷痰则滑泻脉迟;湿痰则身重不渴;惊痰则睡卧不宁;酒痰则胸腹作痛;食积痰则胃脘作痛,不思饮食。若夫子和谓饮无补法,必当去水,立汗吐下三法。又论热药治痰之误,固为切当,然亦有挟寒挟虚者,夫老痰凝结,顽固不行,不用温药引导,必有拒格凝滞之患,况风寒外束,痰气内郁者,不用温散,何由开郁行滞。至若气血亏乏之人,痰客中焦,理宜导去痰滞,补接兼行,不可尽拘汗吐下三法也。因脾气虚弱,津液不运,痰反愈生,法当补脾胃清中气,则痰自运。治法,湿痰生于脾胃,宜实脾燥湿;燥痰生于肺,随气升降,宜顺气,然气升属火,顺气莫先于清火,导引次及。故湿痰则燥之,热痰则清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软之,食痰则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清之,在下者顺之,又中气虚者,宜补中气,助脾元,以营运之。古人用二陈汤,为治痰通用者。所以实脾燥湿,然以之治湿痰、寒痰、痰饮、痰涎,则固是矣。若夫痰因火动,肺气不清,咳嗽时作,及老痰、郁痰、粘痰、结痰,凝滞窒塞,吐咯难出,此等之痰,皆因火邪炎上,熏于上焦,肺气被郁,则其津液之随气而升者,为火 炼,凝浊郁结而成矣。病在上焦心肺之分,咽喉之间,非脾胃家湿痰、寒痰、痰饮、痰涎之比,惟宜开郁降火,清润肺金,滋养肾水,而消化凝结之痰,乃立化痰丸。赵养葵论肾经痰曰∶痰者病名也。原非人身之所有,非水泛为痰,即水沸为痰,但当分有火无火之异耳。肾经真阳虚,不能摄伏其水,则水如洪水,泛滥而为痰,是无火也,八味丸益火之源。肾经真阴虚,不能制伏其火,水得火而沸腾成痰,是有火也,六味丸壮水之主,此不治痰之标而治痰之本也。庞安常曰,有阴水虚,阴火上升,肺受火侮,不得清肃下行,由是津液凝浊,生痰不生血,此当用润剂,如二冬地黄丸之属,滋其阴,使上逆之火,得返其宅,火自息,痰自清矣,投以二陈等,立见其殆。又有肾经真阳不足,不能摄伏其火,

同类推荐
  • 仿指南录

    仿指南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Egoist

    The Egoi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严原人论解

    华严原人论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得遇龙华修证忏仪

    得遇龙华修证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Author of Beltraffio

    The Author of Beltraffi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当皇妃还是王妃

    当皇妃还是王妃

    她是21世纪的第一杀手,绝世神偷,医毒双全的穿说,有朝一日,穿越到过去,因为被家族逼迫,自己有没有绝对实力,只能不情愿的嫁给那个腹黑,高冷,残忍的八王爷,嫁过去的她没想到外界传闻的八王爷对她如此宠溺,看苏浅离如何摆脱废柴,草包,花痴,丑陋这些代名词,拥有无尽能力,万人敬仰,魔宠神宠都俯首称臣,与宫千玥一起站在世间顶峰,傲视整个世界(爆笑)
  • 风起南城

    风起南城

    一书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本书,也许就是一个世界。那个世界的故事通过某种渠道传递到主世界的某个人的脑海中,也就是灵感。而慕风,就是从主世界一个名曰南城的地方,踏上了修正崩坏的世界路程......不要看书名那么文艺,不要看简介前面那么高深,其实就是一个女神精病被迫踏上了拯救世界(??)的路程(???)。
  • 世家婢的逆袭

    世家婢的逆袭

    世间最离奇的事,莫过于一觉醒来,居然变成了府中丫环!为奴为婢是不得已,但总要努力活下去,才能搞清楚自己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那个占了她身体的女人是谁?她有什么目的!自己脑子里多出来的记忆又是什么!从世家千金到草根丫环,从无家孤女到一代贤后,她究竟要如何才能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打破樊笼,与君携手百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上神浅爱

    上神浅爱

    近千万年的无情,本以为会就此持续。谁知迷路跑到自己宫殿的小狐仙竟跌跌撞撞的入了自己的心,是冥冥中注定还是天劫所致?前世缘,今世悲。忘不掉的是情缠,断不了的是情丝。总该付出些惨痛的代价,来祭奠那年我爱过的那人。
  • 无限之生死轮回

    无限之生死轮回

    文案我在零点的尽头创造传奇在生死的边缘血染荆棘死亡从不是生命的结束由我抉择我是零点的王即使长刀饮满鲜血杀戮不曾停止死神将为我跪下主角在最绝望的时候被选中成为轮回者,进入零点空间不断接受不同任务世界的洗礼,成长成神的故事。主角性格冷漠寡语自私,爱人类爱社会也反人类反社会。白得干净又黑到极致的故事。因任务需要可能会组团。最后声明,请正视“反人类”三个字。
  • The Pursuit of the House-Boat

    The Pursuit of the House-Boa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命运狂想录

    命运狂想录

    六百年前,天庭突然关闭了南天门,降下谕旨:“仙位几无空缺,今特设成仙之试炼——升仙道,成尔等凡夫升仙之心”,所谓升仙之道立,百年之劫起!第六次的升仙之战在一百年的沉寂后,又一次在六朝帝都——西京开启争端,战争即是机遇,胜利便意味着升仙。渴望成仙的凡人们,等待着,黑夜的来临;等待着,踏着敌人的身躯,爬上登天的梯,成为那高高在上,俯瞰众生的一个仙!!
  • 赤瞳流火

    赤瞳流火

    初春,大地滋润万物蓬勃,百花齐放,天上淅淅沥沥的小雨也好像从未停过。夜晚的山林此时只有雨打树叶的“噗,噗”声,和很偶然的一道雷电闪过,“轰隆隆”震得大地发抖、恶人心寒。一道闪电撕开寂静的黑夜,照亮了延绵青岭脚下的一个残破小山村,残垣断壁依稀可见,百户人家院内都是一人多高的杂草。只一息过后,又是一道闪电,却见刚刚小山村中哪有丝毫残败之相?虽在远处听不到什么声音,但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副熙熙攘攘的画面!在闪电和黑夜的映衬下只有微微泛黄的黑白两个色调,喧闹的街头好似一场集市,每个人惨白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闪电过后,天地又陷入一片黑暗,那诡异的小山村也被黑暗吞没,再不可见。。。
  • 清欢有味

    清欢有味

    一部电影里曾那么说过,人生的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如果可以重来,秦欢想,她既不要相遇,也不想重逢。钟岩之于她,就像抬头透过看到树叶空隙被切得零零碎碎的阳光,明亮却不刺眼,看似是让人想靠近的温暖,可拨开层层遮挡才知道那些被树叶掩盖住的阳光,才是炽热的冰冷,让她看清自己在海角,而他却在天涯。
  •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影坛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一方面是它以狭小的弹丸之地,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上半期这十余年间创造了商业上的票房奇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化电影的制作模式,同好莱坞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本书试图从武侠功夫片、黑帮警匪片、恐怖鬼怪片和喜剧片四个香港电影最为常见的类型片种人手,为读者展现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其中既有正史,也有戏说。另外还加入了“类型人物”和“类型之惑”两个单元,前者归纳总结了香港电影中一些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而后者则更为深入地剖析了香港类型电影的特点,并对香港类型电影的未来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