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1500000004

第4章

慧慶禪寺請普說。師云。格外一機。一大藏經收不得。向上一著。千七百人說不到。作家門下擒縱自如。佛來祖來結舌有分。眾中莫有超佛越祖底麼。出來露箇消息看。問答畢乃云。適來禪客問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山僧向他道。咲殺狸奴白牯。疑殺天下衲僧。知他還曾會也無。諸禪德。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三世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且道知有底是不知有底是。知與不知且莫問。有之一字向何處安著。既無著處。喚甚麼作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又喚甚麼作三世諸佛狸奴白牯。多少英靈漢向這裏覷捕不見。摸索不著。擬議不來。挨拶不入。若不胡麻[病-丙+斯]繳。便是渾侖吞棗。後來臨濟大師見僧入門便喝。德山見僧入門便棒。這一棒一喝將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當場指出覿面提撕。只圖易見易曉。爭奈棒喝之間有縱有奪有照有用有生有殺有主有賓。有時主賓各立。有時賓主交參。有時主賓互換。有時賓主兩忘。只因省事成多事。土上加泥又一重。帶累雲門老子眼不耐見出來道。雲門扇子[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築著帝釋鼻孔。東海鯉魚打一棒。雨似盆傾。此等語言又將涅槃妙心正法眼藏七花八裂分明註解了也。雖然註解分明。爭奈依前難會。若無實法會。雲門罪犯彌天。若不作實法會。雲門搥胸呌屈。只為分明極飜令所得遲。殊不知佛祖一機一境一言一句。本無誵訛亦無奇特。又無深奧且無隱藏。總是諸人日用常行底事。所謂三世諸佛狸奴白牯者。元來共一箇鼻孔出氣。這箇鼻孔在諸人分上現成元有底。眼雖不見伸手也曾摸著。何甞有毫髮差殊。你若自有主宰不被人瞞。管取三世諸佛借你鼻孔出氣。放去也由你。收來也由你。左之右之無不由你。你若自無主宰。未免一箇鼻孔反被他人穿却。一動一靜總不自由。故於佛祖機緣觸處皆成障礙。山僧恁麼舉揚。眾中還有不被障礙者麼。試更從頭舉看。呈拂子云。雲門扇子即此便是。喝一喝云。臨濟之喝現在這裏。卓主丈云。德山之棒亦在這裏。扇子棒喝一時見了聞了會了。畢竟正法眼藏是何聲響。涅槃妙心是何面孔。江北江南問王老。一狐疑了一狐疑。不如劃斷葛藤。別通一路去也。以主丈劃一劃云。諸禪德。佛祖出世總不為他事。單單只為汝諸人各各自己脚跟下有一段生死大事不曾了當。曲垂方便令汝了却。何謂生死事大。生不知來處謂之生大。死不知去處謂之死大。如是生死不是等閑戲論。譬如箇縵天網子盡大地人被他籠罩。從古以來無有一人不被生死吞却。且莫說從古。只說汝有生以來。回思十年二十年前。親戚朋友道伴相知死却多多少少。曰身曰名與草木俱腐。知他大夜茫茫向何處安身立命。良可惜哉。且莫說他人。只說你自己。現前四大色身妄認為我。從朝至暮眼睛轆轆地。口子吧吧地。通身活鱍鱍地。種種資養他。種種愛護他。他却念念遷謝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漸漸消殞。不知不覺臘月三十日撞在面前。當此之時。點檢平生所作所為。一點也用不著。徒爾塵勞袞袞業識茫茫。嘍嘍囉囉波波挈挈。成得箇甚麼邊事。只樂得手忙脚亂與落湯螃蠏相似。悔也悔不得了。做也做不得了。嗚呼哀哉。嗚呼痛哉。縱饒你官高一品富有萬鍾。功蓋乾坤名喧朝野。三寸氣斷一火洞然。收得一撮冷灰埋向一堆黃土。日暮狐狸眠塚上。夜深兒女咲燈前。平生英雄豪傑果安在哉。所以古人道。活計隨分做。生死如推磨。一口氣不來。總是他人箇。誠哉是言也。又或一死之後。三日五日形色變壞臭穢逼人。雖有骨肉至親亦不肯正眼覷著。平生恩愛情義又安在哉。故我祖師道。一息不來便同灰壤。前路茫茫未知何往。只恁麼死了燒了早是可憐。何況更有前路茫茫隨業受報。正是要緊事在。何謂隨業受報。汝平生所作無不是業。纔有業便有報。報之隨業如影隨形。此身既死。一箇識神或墯刀山劒樹爐炭鑊湯諸地獄中受無量苦。又或撞入驢胎馬腹餓鬼道中展轉輪迴受苦無量。是故先師有云。茶傾三奠復三奠。一箇髑髏燒不乾。業識又鑽皮袋去。鐵人聞也骨毛寒。這箇是受報底境界。那箇是生死業根。業根者在汝即今一念間也。汝無始以來因貪瞋癡無明煩惱妄想狂心。觸境遇緣隨聲逐色。使得你七顛八倒無業不造。即此便是生死業根者也。思量生死事。銕漢也灰心。由是佛祖運大慈悲。興大哀憫。廣立言教。教你參禪學道。或教你提箇話頭。或教你念佛脩淨土。令汝掃除妄想狂心。認取主人翁。識取本來面目。趂此眼光脚徤。做箇洒洒落落清淨解脫之士。臨命終時得他受用。生死無礙去來自由。這箇謂之了生脫死底大丈夫也。由是觀之。諸佛諸祖於人有大恩德者也。禪道佛法於人有大靈驗者也。嗟乎近來人心懈怠祖道荒涼。雖有參禪問道之士。而年久歲深不獲靈驗者。其故何哉。略而論之。有三種病。第一冣初不遇真正善知識與之開發指示。所以根脚不穩密。趣向不端正。做處有偏枯。見處有差錯。謂之打頭不遇作家。到底飜成骨董。第二不能痛將生死事大為念。既無勇猛精進之工夫。又無久遠不退之志氣。一暴十寒悠悠漾漾。不覺打在無事甲中。三二十年如釘樁搖艣。如水浸石頭相似。永無醒動底時節。第三或於世間虗名浮利上照不破放不下。或於世間妄緣惡習上坐不斷擺不脫。每於境風扇動世波搖撼處。不覺和身輥向業海中東飄西泊去了。安得復有靈驗哉。故曰參禪無秘訣。只要生死切。若是真正道流痛念生死者。豈肯恁麼中道而廢。必須打翻舊窠窟。抖擻舊精神。提起舊話頭。奮發舊志願。入頭不得處政要入頭。劄脚不得時政要劄脚。當信祖師道。毫釐繫念三塗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鎻。參須真參。悟須實悟。閻羅大王不怕多語。又當信祖師道。雜念紛飛如何下手。一箇話頭如銕掃帚。是也掃非也掃。轉掃轉多轉多轉掃。掃不得[拚-ㄙ+ㄊ]命掃。忽然掃破太虗空。萬別千差一路通。諸禪德。努力今生須了却。莫教永劫受餘殃。這箇是要緊話也。又有出家在家諸佛子念佛脩淨土者。自疑念佛與參禪不同。蓋不知參禪念佛不同而同也。參禪為了生死。念佛亦為了生死。參禪者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念佛者達惟心淨土見本性彌陀。既曰本性彌陀惟心淨土。豈有不同者哉。經云。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蓋以入門雖異到城則同。參禪念佛者亦各隨其根器所宜而已。豈有異哉。然而念佛之中亦有靈驗不靈驗者。何以故。但以口念而心不念者。不靈驗也。口與心聲聲相應。心與佛步步不離者。有靈驗也。如今有一種人。手搯數珠口稱佛號。一箇妄想狂心東走西走。這箇是口念而心不念者。徒費精神於事何益。莫若以心憶佛以心念佛。雖然口不出聲却是真念佛也。豈不見經中道。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眾生墯在生死海中。如兒子流落他鄉外國。佛如慈母常憶念之。雖不開口向人說其憶念。而其憶念之心自然切切無間斷也。子若憶念其母。與母心同。則母子相見有日矣。故又云。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者現世也。當來者來世也。果能如是憶佛念佛。敢保現世必定見佛也。既曰現前見佛。則與參禪悟道何所異哉。幻住和尚有云。參禪只為明生死。念佛惟圖了死生。但向一邊挨得入。兩條門路不多爭。門路雖不多爭。却不許互相兼帶。參禪者單單只是參禪。念佛者單單只是念佛。若是話分兩頭。彼此都無成就。古人有箇喻子云。譬如脚踏兩邊船。這邊那邊都不著。兩邊不著尚無妨。照顧和身都陷却。記取記取。勉之勉之。比丘惟則學無所成自救不了。茲蒙慧慶方丈若愚禪師及絕照講主可庭藏主諸公請為四眾普說。既不容辭。勉強奉命。今此現前新學般若諸佛子。當信如上所說。皆是棒打石人頭。嚗曝論實事。然所說者。不過痛喻生死事大及參禪念佛兩種法門而已。念佛者只是靠取阿彌陀佛四字話頭。別無他說。若是初心參禪者恐未有下手處。未有趣向處。然此亦無他說。只是汝諸人各各有箇本來面目。不曾認得這箇本來面目。直下與諸佛同體。你十二時中語默動靜行住坐臥莫不承他恩力。但於此密密體認。即此便是下手處。即此便是趣向處也。便須直下承當。切忌等閑蹉過。發大勇猛。起大精進。要在箭鋒相拄機筈相投。古人云。一不做二不休。一拳拳倒黃鶴樓。一踢踢飜鸚鵡洲。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果有古人如是作略。則德山與臨濟與你是同參。釋迦與彌陀阿曾有兩箇。併將千七百則諸祖機緣與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穿作一串颺在一邊。然後獨步大方。普告諸人道。丈夫自有通霄路。不向如來行處行。當此之時。則上座望風展拜有分。其或未然。莫恠壓良為賤。再下一箇註脚。世事茫茫沒了期。自家活計猛提撕。落湯螃蠏人人見。投火飛蛾箇箇知。病到始憐身是苦。死來惟有業相隨。浮光幻影須臾過。火急脩行也是遲。如人上山。各自努力。

普達實立副使.脫銕睦爾副使.買奴海牙同知.忙哥剌宣差.馮總管等。率眾官士大夫來師子林設齋請普說。師云。參禪是向上一著要緊大事。此事曰僧曰俗人人有分。況是本來具足全體現成。爭奈世間人往往當面蹉過。不曾去理會。莫道不曾理會。問也不曾問著。正眼看來誠可憐憫。今日諸公既發此問。畢竟於此事上有大因緣。然此事纔擬說著。便是生死岸頭境界。便是痛心苦口之語。望諸公洗心滌慮聽之思之。何謂參禪是向上要緊大事。蓋為要明心見性了生脫死。生死未明謂之大事。祖師道。參禪只為了生死。生死不了成徒勞。王右軍亦曰。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只為生死事大。故以參禪為向上大事也。何謂生死。公等彼此有身在世。此身既不是諸佛如來金剛不壞之身。又不是純鋼打就生銕鑄成底堅固之身。乃是四大假合虗脆浮幻之身。如水上泡如草頭露。看看髮白齒搖皮枯面皺。老病無常朝不保暮。既有生必有死。既有死還復生。但不知這回生死落在甚麼道中。此為可痛者也。佛說三界如火宅。六道如苦輪。汝等從無量劫以至于今。向三界火宅中東走西走。不知求出路。在六道苦輪裏東輥西輥。無有暫停時。若欲息苦輪出火宅須是了生死。若欲了生死須是見佛性。若欲見佛性須是大悟一回。若欲大悟須是參禪。是知無量法門參禪為第一要緊也。何謂無量法門。開而言之有八萬四千種。總而論之則有三宗。曰教宗.禪宗.律宗也。律者戒法也。有在家白衣人戒法。有出家比丘等戒法。有小乘戒法。有大乘戒法。廣至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皆是檢束身心防非止惡。故名律宗也。教者廣說大小頓漸脩證法門。或說布施等六波羅蜜。或說廣種福田。或說廣脩德本等。是教宗也。若論禪宗却無許多事。謂之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所以參禪者先將平生所學所記所見所聞所知所解盡情颺在一壁。又將平生名聞利養之事。恩愛貪欲之心。盡情拈向一邊。坐斷千差掃空萬慮。單提正念勇往直前。譬如百萬軍中單刀直入。不顧危亡得失人我是非。猛[拚-ㄙ+ㄊ]性命拶透佛祖牢關。不歷階梯高登佛祖堂奧。是謂禪宗也。昔西天有一異見王。甞問波羅提尊者如何是佛。尊者云見性是佛。王云性在甚麼處。尊者云性在作用處。王曰作用凡有幾處出現。尊者云八處出現。王曰何謂八處。尊者云。在胎曰身。處世曰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舌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徧現則廣周沙界。收攝則藏在一塵。悟者謂之佛性。迷者謂者精魂。王聞是言當下有省。蓋悟者謂之佛性。則見聞知覺所作所為無非妙用。既得妙用即出生死。迷者謂之精魂。則見聞知覺所作所為無非業識。既成業識即墯生死。何謂之迷。迷者不見佛性。既不見佛性則雖有妙用而不得其用。非惟不得其用亦且不知其妙。只如眼耳鼻口謂之七竅。鼻有兩竅何不聞聲。耳有兩孔何不聞香。這些妙用早是不能窮究。何況通身無主宰隨處有聱訛。聞聲隨聲走。見色隨色走。既隨色聲妄走。便被妄境纏縛。從此雜念紛飛妄想顛倒。如是等業識塵勞名為染習。如是染習乃生死輪迴之根本也。嗚呼。同一佛性同一妙用。毫釐有差天地懸隔。然而迷悟無根妙在轉處。是以古者英俊丈夫向這裏回光返照泝流窮源。有撥著便轉聞著便悟者。有多積工夫久久而後悟者。又有窮年竟歲從少至老而未能悟者。此無他。由染習之有輕重耳。染習輕者其悟速。染習重者其悟遲也。試舉一二證之。如昔者范冲左丞問旻禪師曰。某甲不幸墯身於金紫行中。去此事稍遠。旻即呼左丞之名。左丞隨應。旻曰何遠之有。范公躍然而喜。再乞指示。旻拊膝一下。范擬議。旻曰。此事見則便見。擬議即差。范公遂豁然開悟。此非染習輕而悟之速者乎。又如唐之于頔相公問紫玉山通禪師曰如何是佛。通即呼于頔之名。于公隨應。師曰即此便是更莫別求。于公雖喜其言而未得開悟。由是展轉咨參。晝夜不捨亦多時矣。後來藥山和尚聞而歎曰。可惜于家漢活埋在紫玉山中。于頔聞之徑造藥山求決。依上問曰如何是佛。藥山亦呼于頔。頔亦隨應。山曰是什麼。于公始得大悟。以于頔較范冲。便見有遲速之異矣。省悟既有遲速。悟處亦有淺深。如張無盡居士徧參諸大老。復參東林照覺和尚。自謂脫略而禪宗機緣無不透徹。時為江西運使按部至洪之分寧。諸山迎謁之。留坐逐一詢問。惟兜率悅禪師居末位。問至兜率。諸山代曰兜率悅和上也。無盡乃欣然曰。吾在京師時甞聞兜率頗善文章。悅公正色厲聲曰。某學單傳之道說甚文章。我若對相公說文章。恰如相公對我說禪。無盡驚異之。及諸山退。即命駕趨訪兜率。夜話間悅問曰。聞相公在東林時古今機緣無不透徹是否。公曰。然。惟德山托鉢香嚴上樹二處有疑。悅怒曰。我將謂是箇人物。元來如此。若是此二處有疑則從前悟得底皆未是也。且請出去。遂閉却方丈門。無盡在客軒一夜睡不著。至五皷忽有省。即趍方丈扣門。悅曰做甚麼。公曰捉得賊也。悅曰。捉得賊。贓在甚麼處。公無語。悅曰。未在且去。公疑團愈熱。在客軒中行坐俱不安。方轉身欲上床忽爾脫然。復走上方丈。時悅公預知其來。備香燭開門接見。乃曰且喜相公大事了畢。相視一咲而已。方信禪師兩眼對兩眼。不待開口而知。方信宗門下悟處有淺深也。如上所舉數人悟之遲速悟之淺深。雖由染習之輕重然。亦繫乎根器之有利鈍不同耳。根器者論其宿種也。宿於善種有所熏脩則根器聰利而速於悟也。宿於善種無所熏脩則根器昏鈍而遲於悟也。山僧往年在天目山中峰和尚侍傍。見五六官客夜坐談道。中有一人忽歎息曰。出家兒十指不點水。百事不干懷。三條椽下七尺單前。晝三夜三單提獨弄。尚且十年二十年不得了悟。我輩在仕塗中為國宣勞為民牧守。十二時中無一餉靜定。而欲了辦此事其可得哉。和尚曰。此說不然。做官高低論根脚。悟道遲速論根器。譬如鄉里小兒要做官人。從小習文書學吏業。向司縣間做小吏起。弄到老死搆不得九品八品。如眾相公出身便是五品四品。亦有白身便是三品者。較之小吏相去多少。學道亦然。何可以僧俗之異而自分難易邪。當時在座聞者皆悅服。以為至理之言也。今我副使諸公。身歷憲臺法柄在手。聲光赫赫震耀海內。同來會中亦有據要路而握政綱者。有入帥閫而持軍麾者。有居幕府而司案牘者。有任教官而為文章伯者。皆是宿生曾向吾門履踐。故其正念炳然。不為富貴功名之所掩。乃復相率過我師子林咨決禪宗向上一著。此豈偶然者哉。然我者裏別無指授之方。但請各各參取箇無字話頭。却不妨向出司按部蒞政牧民演武脩文處。時時提掇密密覷捕。忽然覷破話頭眼空天下。肯復讓范冲于頔輩為了事漢哉。古人云。為治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山僧今日已是言語大多。言多去道轉遠。若是解聽者。只消向直截根源處會取。且如何是直截根源處。良久喝一喝下座。

前州路馬跡山錢君祥請普說。山河大地全露法王身。草木藂林盡作師子吼。與麼則十方諸佛相好光明逼塞虗空滿眼滿耳。三乘教藏無量法門晝夜六時熾然常說。歌臺酒榭無非清淨講堂。劒樹刀山總是寶花王座。一處現身。千處萬處一切處同時出現。一處說法。千處萬處一切處同時演說。或於一身現多身。或於多身現一身。或以一法為萬法。或以萬法為一法。如帝網珠互相攝入。如大圓鏡影像交參。其中地位菩薩緣覺聲聞一切眾生情無情等。各各同時成佛了也。這箇雖是平實商量現成道理。未明言外意。疑殺天下人。若據衲僧巴鼻向上提持。坐斷千差路頭。佛來也請居門外。所以道。不與萬法為侶。不與諸塵作對。十方空索索。全體露堂堂。貪瞋癡從那裏得來。戒定慧向何處安著。恁麼見得。便見無煩惱可除。無菩提可證。無眾生可度。無諸佛可成。到這裏更擬為人說法。更擬教人參禪。何異畫蛇添足。取咲傍觀。帶累老瞿曇面皮厚三寸。其或未然。山僧今日拖泥帶水瞞汝諸人去也。大眾。諸佛與眾生本來同一體。只因迷與悟。凡聖有差殊。同體者同此心也。迷而為凡者。迷此心也。悟而為聖者。悟此心也。故曰迷之則生死始。悟之則輪迴息。嗟乎眾生與佛本來同體。良由一悟一迷霄壤懸隔。故我達磨大師不遠十萬里迢迢西來別立宗旨。謂之參禪者。要在直指其同體之心。使其開悟而已耳。自宗旨流東以來。宗門弟子與國王大臣長者居士於此廓然領悟。得大總持。了生脫死者。不可勝數矣。間有士大夫疑而不信者。此無他。迷妄太深而信心未發耳。殊不思佛說生老病死。昭昭只在目前。汝諸人試自點檢看。從少至老。從生至死。與塵勞業識輥作一團打成一片。畢竟如何結果。畢竟有何了期。那箇是迴頭一著。那箇是轉身一步。忽爾三寸氣消。眼光落地。百骸既散。萬事俱休。一箇遊魂隨業受報。豈不是虗生浪死甘受輪迴者哉。何不返觀前輩士大夫盡向宗門下悟明心地。拶透禪關。大有機緣大有榜樣。試舉一二言之。退食公堂自凭几。不動不搖心似水。霹靂一聲透頂門。驚起從前自家底。此乃趙清獻公拶透禪關之語也。公事之餘喜坐禪。未曾將脇倒床眠。雖然現出宰官相。長老之名四海傳。此乃馮給事學道用工之語也。又如張子韶侍郎久參徑山大慧和尚。每到徑山或留一月兩月。參隨雖久未得發明。一日與大慧從容論道。論及儒家致知格物。大慧咲之曰。汝但知格物。未知物格。子韶爭之。大慧曰。吾之所謂物格者。有妙理存焉。非儒者之所能知也。子韶疑之。遂力請開示。大慧曰。此難言也。請以喻明之。唐玄宗時有一官人。亡其名。曾為蜀中閬州太守。頗有德政。及罷任。閬人懷之。塑其像立廟以祀之。其人後與安祿山謀叛。兵陷京師。玄宗西奔入蜀。至閬州廟。見其像怒之。拔劒斬其頭。當此之時。其人在長安軍中無故頭自墯地。此乃物格之妙也。却不容擬議卜度。但請就本參事上參究。待其開悟此理自明。子韶愈疑之。從此極力提撕。忽有省乃作偈曰。子韶格物。妙喜物格。欲識一貫。兩箇伍伯。大慧然之。此乃是張侍郎發明己事之機緣也。其他如裴公美.白樂天.柳子厚.張無盡.楊大年.楊無為.富鄭公.范文正公.王荊公等。皆是儒宗聖賢弟子。文章事業表表在人。盡在宗門中明心見性去也。所以古人道。佛法若無靈驗。聖賢那肯歸依。誠哉是言也。今者毗陵馬跡山君祥錢公。宿熏善種生具信根。既能於親隣州里間排難解紛施恩布惠。遠邇靡不悅服之矣。近年以來又能徧歷名山多見善知識。能行他人之所不能行。能捨他人之所不能捨。非宿熏善種者能如是乎。今復廣開法會。率現前一眾求開示參禪法門。其亦無媿於古人矣。夫參禪學道本無他術。只消痛念生死事。發大勇猛心。將自己胸中妄想妄念惡知惡覺盡底掀翻。一刀兩段。直得淨躶躶赤洒洒。孤逈逈峭巍巍地。然後將祖師一箇公案猛提提起。教他常光現前壁立千仞。行也如是。坐也如是。著衣喫飯也如是。迎賓送客也如是。今日也如是。明日也如是。如是如是捱到結角羅紋處。行到水窮山盡時。[囗@力]地一聲豁然開悟。即此是發明大事時也。發明之後更須就作家爐鞴本分鉗鎚煅煉一回。無絲毫滲漏方許得解粘去縛。既得解粘去縛自然了生脫死。既得了生脫死自然轉凡成聖。既得轉凡成聖如人到家。家權在手。堂上一呼堂下百諾。風行草偃水到渠成。打開自己無盡寶藏。取之無禁用之不竭。始信山河大地當陽全露法王身。草木藂林同時盡作師子吼。橫說竪說無所說而不通。逆行順行無所行而不到。卷舒自在與奪自由。乃至顯大神通示大妙用。向一手端吐出大海水。將一芥子納却須彌山。總是尋常初非分外。直下與諸佛祖同一證悟。同一解脫。同一受用。同一自在。種種相好種種莊嚴。種種福德種種智慧。一一具足一一現成。一一無差一一平等去也。山僧如是舉揚。大似預扇喜風貪前失後。畫餅不充饑。說藥不療病也。莫若且就脚跟下提取所參話。認取主人公。切不得隨境流轉向外馳求。汝若一念回光。主人公相去不遠。汝若捨己外求。轉不相應。如今多說不知少說。聽取一偈。一念回光路不多。外邊尋討轉蹉跎。太湖三萬六千頃。月在天心不在波。

上海縣費府請就真如菴滿散藏經升座。僧問。始從鹿野苑。終至跋提河。於是二中間。未甞談一字。還端的也無。師云將謂闍梨忘却。進云。恁麼則世尊不說說。迦葉不聞聞也。師云一大藏經聻。進云。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師云闍梨見之謂之甚麼。僧擬對。師便喝。僧云某甲有語在。師云又道不說說不聞聞。僧禮拜。師乃召大眾云。世尊不說說。迦葉不聞聞。好箇現成一大藏教。徧滿恒沙界內。散布百草頭邊。夜暗晝明雲門雨施。風起水涌鵲噪鴉鳴。乃至墻壁瓦礫等。二六時中熾然演說。無間無斷無雜無壞。各各有名有相有文有句。或以一句演出千句萬句而不見其為多。或以萬句千句演入一句而不見其為少。所謂法無礙.義無礙.辭無礙.樂說無礙總在裏許。政不待世尊說說迦葉聞聞。而情與無情隨類流通去也。忽有箇無面目漢出來道。不是不是。平等真法界無佛無眾生。本無法可說亦無說法者。若言有佛可成是名謗佛。有法可說是名謗法。豈不見道。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一切佛世界猶如虗空花。若作有法會名為邪見人。山僧到這裏直是分踈不下。道有也不得。道無也不得。道非有非無也不得。直饒千佛出頭。有口只堪掛壁。呈主丈云。低聲低聲。釋迦老子來也。現在主丈頭上判斷此事。要知有法可說麼。以主丈卓左邊云。向這裏薦取。要知無法可說麼。卓右邊云。向這裏薦取。要知非有非無法麼。卓中間云。向這裏薦取。薦則便薦。不許停思。如其不然。却請主丈子劃斷兩頭別通一路。劃一劃云。諸大德。心外無別法。法外無別心。此心若迷則說有說無千差萬別。此心若悟則說無說有事同一家。不妨從理起事因事顯理。有體亦有用論實不論虗。只如陶氏悟心居七曩從佛法中來。出世便有靈變。近年以來甞發一念。直欲現寶王剎轉大法輪。於是打開自己寶藏。運出自己家珍。建造真如蘭若。示現一會靈山。作種種莊嚴。興種種供養。乃復命僧將釋迦老子四十九年三百餘會所說之法。從一字一句一卷一函。以至一大藏盡底掀翻。其中曰權曰實曰頓曰漸曰偏曰圓曰半曰滿曰信曰解曰脩曰證曰因果地位等。無不宣揚。如將這老子無量劫來所聚無量珍寶。八字打開布施諸人去也。是故地前地上諸菩薩。二乘有學無學人。承此法施各隨所脩行門。向有餘無餘涅槃隨分證入。諸大天龍夜叉八部盡法界內幽顯聖凡。承此法施增長大威德守護正法輪。今我現前一眾。或受持讀誦。或隨喜見聞。或供給走使奉事執役之人。承此法施同發菩提心。同入智慧海。次則悟心居士。父族陶氏。母族童氏。夫族費氏。如是三族之中。一切過化宗親。旁及鄉黨鄰里。與夫河沙佛子承此法施。脫離生死苦輪。超入如來境界。然後居士得大總持。得大受用。業障報障煩惱障於此消除。戒根定根智慧根於此增長。正法眼藏於此發明。涅槃妙心於此開悟。從冣初發念以來。所趍所向所願所求於此皆得具足圓滿了也。山僧今日高登此座。舉揚冣初一念功德。證明末後一段風光。敢保從今以去至于生死岸頭。彈指圓成八萬門。一超直入如來地。分身徧界廣度眾生。如是等事皆得具足圓滿無疑矣。何以見得。水須朝海去。雲定覓山歸。 復舉西堂百丈南泉隨侍馬祖翫月因緣。乃云。馬祖道。經入藏。禪歸海。大似一箇鐵渾侖。覓他縫罅不可得。從人將謂經自是經。禪自是禪。往往錯會不少。山僧今日也未免將錯就錯。錯註解去。只如古德有云。入息不居陰界。出息不涉塵勞。常轉如是經。百千萬億卷。且道如是之經。即今歸在何處。當知此經不在別處。却在居士提話頭做工夫處。話頭工夫也不在別處。却在居士日用中著衣喫飯折旋俯仰行住坐臥應事接物處。若向如是等處見得徹去。方見馬大師舌頭落處。山僧既是漏逗。說到這裏索性為他搭箇冬瓜印子。以手拍禪床云。日用工夫絕覆藏。悟心言下好承當。經禪藏海俱拈却。湧出心花照十方。

松江呂子潤宅會諸山師。德建七日華嚴勝會。薦度徐氏了心居士。逐日請師升座提唱華嚴大意。第一日陞座。僧問。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毫端。既有自他。因甚不隔。師云。懷州牛喫禾。益州馬腹脹。問。十世古今終始不離當念。既有終始因甚不離。師云。天下覓醫人。灸猪左膊上。進云。此會翻宣教典。毋勞說禪。且望禪師直談教義。師云。山僧何曾有兩箇舌頭。問。一真法界十種玄門。還有自他終始也無。師喝云。那得許多骨董來。進云。既無許多骨董。畢竟華嚴所說何義。師云說華嚴。問。離却法界玄門。華嚴經還在甚處。師云現在諸人手裏。進云與麼則見者聞者存者亡者皆得信受奉行去也。師云贈汝三文買草鞋。僧禮拜。 師乃云。禪客問禪。囑山僧直談教義。山僧只有一箇舌頭。禪客却有兩片耳朵。如今曲順人情。舉些現成說話。大眾。一真法界。無邊世界以俱收。十種玄門。無量法門而總攝。即事即理。即性即相。即俗即真。即因即果。即主即伴。即聖即凡。即正即依。即多即一。如帝網珠重重顯現。如香水海處處含容。非神通使然。乃法爾如是。迷之者觸途成滯。悟之者當處全彰。這箇是華嚴圓頓稱性之談也。華嚴者吾世尊七處九會所談之經也。七處九會者。冣初菩提場。第二普光明殿。第三忉利天。第四夜摩天。第五兜率天。第六他化天。第七第八重會普光明殿。第九逝多林也。第一會說如來依報.正報。第二會說十信。第三會說十住。第四會說十行。第五會說十回向。第六會說十地。第七會說等覺妙覺。如上七會並是次第而說。謂之行布法門。第八及第九兩會。普慧雲興二百問。普賢瓶瀉二千酬。凡說一法則一切法總在裏許。謂之圓融法門。行布如桃花李花。先花後果。圓融如蓮花。花果同時。圓融又有二義。一因該果海。二果徹因源。因該果海者。舉十信時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都在裏許。果徹因源者。舉等覺妙覺時。十地.十回向.十行.十住.十信亦都在裏許。所以道行布則教相差別。圓融則性相無礙。相是即性之相。故行布不礙圓融。性是即相之性。故圓融不礙行布。圓融不礙行布故則一為無量。行布不礙圓融故則無量為一。無量為一則融通隱隱。一為無量則涉入重重。如是九會之經共成八十卷也。然此八十卷經分作四分。謂之信.解.行.證也。冣初有十一卷為眾生開發信門。其次有四十一卷為眾生開發解門。又其次有七卷為眾生開發行門。又其次有二十一卷為眾生開發證門。一部大經不出信解行證之四分。四分所詮之義不出五周.六相.十玄門.四法界也。由信而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證。斯一經本末之大旨也。一經大旨既已昭然。然則前所謂迷之者觸途成滯。此義何耶。此即當時二乘在座。有耳不聞圓頓教。有眼不見舍那身者是也。悟之者當處全彰。此又何義耶。此即現前諸山大德為徐氏了心居士指示十種玄門。顯揚一真法界者是也。豈不見道。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諸人還見麼。拂子左擊云。十種玄門開了也。右擊云。一真法界現了也。恁麼見得。便見盡虗空徧法界無盡光明功德藏身現在這裏。佛剎微塵數菩薩海會亦在者裏。佛剎微塵數諸善知識天龍八部亦在者裏。佛剎微塵數寶座寶床寶網寶帳寶樹寶蓮寶華鬘纓絡亦在者裏。佛剎微塵數香燄雲花燄雲燈燄雲摩尼雲師子幢雲亦在者裏。問也在者裏。答也在者裏。圓融也在者裏。行布也在這裏。信也在者裏。解也在者裏。行也在者裏。證也在者裏。彌勒彈指開樓閣門也在者裏。文殊伸手摩善財頂也在者裏。乃至五周.六相.十玄門.四法界都在者裏。此豈不是當處全彰者哉。我今更為諸人向親切簡要處總而收之。擊拂云。世尊七處。我者裏只一處。世尊九會。我者裏只一會。世尊說經八十卷。我者裏只一句。諸人且道是那一句。遂高聲云。了心。復卓主丈云。了則了矣。畢竟諸人向何處與居士相見。聽取一偈。了心心了了無心。當處全彰義轉深。瀝凟變為華藏海。覺華開徧雜花林。

第二日升座。毗盧華藏莊嚴海徧在一切處。大方廣佛華嚴經徧該一切法。華藏海既徧一切處。且道牛欄馬廐酒肆婬坊劒樹刀山鑊湯爐炭等穢惡境界又向何處安著。既無安著處。便將爐炭鑊湯刀山劒樹喚作華藏海得麼。便將婬坊酒肆馬廐牛欄喚作華藏海得麼。若不喚作華藏海則不可謂之徧在一切處也。華嚴經既該一切法。且道神號鬼哭水響風聲犬吠鷄啼驢鳴馬呌等穢惡聲音又向何處分別。既無分別處。便將馬呌驢鳴鷄啼犬吠喚作華嚴經得麼。便將風聲水響鬼哭神號喚作華嚴經得麼。若不喚作華嚴經則不可謂之徧該一切法也。靈利丈夫英俊上士向者裏指點不出分踈不過。山僧今日為諸人指點去也。無量無數浮幢香水海。無量無數世界輪圍山。無量無數解脫菩提場。無量無數摩尼寶光聚。無量無數宮殿樓閣雲。無量無數蓮華師子座。無量無數變化莊嚴身。無量無數國城善知識。竪拂云。即今在拂子頭上同時顯露了也。教主遮那金口所說。普賢願王菩薩所說。文殊大智菩薩所說。七處九會諸菩薩當會所說。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一切大心眾生天龍阿脩羅等眾會所說。地神說水神說火神說風神說。山神林神樹神道場神等所說。乃至雲臺說寶網說塵說剎說熾然說。卓主丈云。即今向主丈脚底同時舉揚了也。且道主丈拂子因甚如此奇特。若知他奇特處。便知他變現融通處。若知他變現融通處。便知他徧在一切處。徧該一切法也。恁麼知得。方知神號鬼哭水響風聲犬吠鷄啼驢鳴馬呌等無一法不是華嚴經也。牛欄馬廐酒肆婬坊劒樹刀山鑊湯爐炭等無一處不是華藏海也。此心未了則名相萬殊。此心既了則體用一致。了心三昧能如是。不是了心人不知。復卓主丈下座。

第三日升座。知識五十三員在你眉毛眼睫上。大經八十一卷在你鼻孔口唇邊。你若要向眉毛眼睫上求則千里萬里蹉過了也。你若要向鼻孔口唇邊討則千差萬差打失了也。豈不見道有大經卷在一塵中。有一智人破此微塵出大經卷。若見得者箇大經。那八十一卷都成閑故紙。又不見道真善知識不離自家。道在己求不從他覓。若見得者箇知識。那五十三員總是路傍人。你若未能恁麼承當。却又不許等閑放過。八十一卷有始有終。政好從頭讀去。五十三員有前有後。不妨逐位參來。所以經中道善知識者長諸善根。譬如雪山長諸藥草。善知識者是功德處。譬如大海出生眾寶。善知識者不染世法。譬如蓮華不著於水。善知識者不受諸惡。譬如大海不宿死屍。善知識者照明法界。譬如盛日照四天下。善知識者長菩薩身。譬如父母養育兒子。又云見善知識心不散亂。見善知識破障礙山。見善知識入大悲海救護眾生。見善知識得智慧光普照法界。見善知識普能覩見十方佛海。見善知識得見諸佛轉於法輪。又云由親近善知識能勇猛勤脩一切智道。由親近善知識能速疾出生諸大願海。由親近善知識能代一切眾生受無量。苦由親近善知識能於一微塵中說法聲徧法界。由親近善知識於念念中行菩薩行究竟安住一切智地。由親近善知識而能徧往十方國土。善哉善哉。善知識者乃有如是之利益哉。雖然如是。要見善知識須有大因緣。有因緣者千里相逢。無因緣者當面蹉過。優鉢曇花容易見。大善知識最難逢。此語豈欺人哉。唯此徐氏居士宿有大因緣。多見善知識。且如山僧固無長處。居士也曾納香問道求語筞進來。如今四大幻身雖曰已死。而其求語問道之心昭昭靈靈明明了了。兩眼對兩眼。何曾有死生。適來所謂真善知識不離自家。既見外邊知識來。參取自家知識去。居士還會麼。茫茫烟水百餘城。誰肯隨人背後行。脚未跨門相見了。到家元不涉途程。

第四日升座。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世出世間聖凡境界。只此一偈包括無餘。所言法界者。有四聖法界。有六凡法界。四聖六凡合成十法界也。四聖者諸佛.菩薩.緣覺.聲聞也。六凡者天.人.脩羅.畜生.餓鬼.地獄也。如是十法界本無自體本無自性。亦無自種亦無自根。皆惟一心之所造也。所言心者如太虗空。本來清淨本來廓徹。無方無所無狀無形。不滅不生不動不變。不知何故而言法界惟心造哉。原夫此心雖曰不變而亦隨緣。以其隨緣故曰能造。隨緣者或因一念瞥生。或因外境相觸。內外感觸故曰因緣。纔有因緣便成法界。且以譬喻明之。心如水也。法界如波也。當其水體本靜。未有感觸之時湛湛澄澄不搖不動。及其偶遭風觸則千波萬浪隨其所觸而生焉。故曰水能造波。波因水而有也。心能造法界。法界因心而有也。然則一乘任運萬德莊嚴者。諸佛之法界也。圓脩六度總攝萬行者。菩薩之法界也。見局因緣證偏空理者緣覺之法界也。功成四諦歸小涅槃者聲聞之法界也。廣脩戒善作有漏因者。天道之法界也。愛染不息雜諸善緣者。人道之法界也。純執勝心常懷瞋闘者。脩羅之法界也。愛見為根慳貪為業者。餓鬼之法界也。欲貪不息癡想橫生者。畜生之法界也。造十習因受六交報者。地獄之法界也。若以廣而論之。則二十重華藏世界海依此心而變造也。無邊香水海依此心而流注也。大小鐵圍山依此心而安住也。日月星辰依此心而運行也。諸寶行樹依此心而生長也。諸大蓮花依此心而開敷也。一切眾生之所迷。迷此心也。三乘賢聖之所悟。悟此心也。一大藏教之所開導。開導此心也。歷代宗師之所指示。指示此心也。三觀者觀此心也。單傳者傳此心也。累劫而脩。脩此心也。歷位而證。證此心也。良由此心隨緣變造。故有種種之法界也。若能一心不生了悟了證。則種種法界隨其所了而空也。是故十習既斷六交不生。地獄之心了也。欲貪既斷癡想不生。畜生之心了也。愛見既斷慳貪不生。餓鬼之心了也。勝心既斷瞋闘不生。脩羅之心了也。愛染既斷正念現前。人道之心了也。捨有漏因脩無漏業。天道之心了也。不執四諦不守真空。聲聞之心了也。不局因緣回心入大。緣覺之心了也。六度功成頓超地位。菩薩之心了也。圓滿菩提歸無所得。諸佛之心了也。今我了心居士平生參究此心。誓求了悟。其於六凡法界之中。必已了悟而無所疑矣。且道四聖法界之中。所了之心落在甚麼界。喝一喝下座。

第五日升座。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虗空。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何謂佛境界耶。空有迭彰理事無礙。一多相即小大互容。夫是之謂佛境界也。由是觀之。一塵一毛皆佛境界。一沙一滴皆佛境界。一四天下一大千世界乃至佛剎微塵數華藏海皆佛境界也。爭奈汝諸人舉手所指縱目所觀。高而蓋者謂之天。下而載者謂之地。運而行者謂之日月。列而布者謂之星辰。靜而住者謂之山。動而流者謂之水。有情者謂之人。無情者謂之物。森羅者謂之萬象。却將真佛境界當面諱却。豈不大可憐哉。此無他。只是汝諸人意根下不曾清淨故有種種妄想。既有妄想乃有分別。既有分別乃拘名相。既為名相所拘。於是見天只是天見地只是地見山水只是山水見人物只是人物矣。又於名相之中妄生種種取著。或取著山或取著水。或取著人或取著物。又於取著之中妄生種種障礙。或被色礙或被聲礙。或被山水人物萬象森羅之所障礙。既是所向皆礙。要見佛境界驢年更驢年。雖然如是。汝若端的要見也不難。但將種種妄想種種取著種種障礙和盤掇轉。直教意根下清淨如虗空。向頂門上豁開正眼洞照世間。然後天也是佛境界。地也是佛境界。日月星辰也是佛境界。山川人物也是佛境界。一塵一毛一沙一滴乃至佛剎微塵數世界海無往而非佛境界也。當此之時。和箇妄想取著障礙直下皆是佛境界也。如是境界。也非有也非空。也非理也非事。也非一也非多。也非小也非大。也非迷也非悟。也非脩也非證。喚作佛境界也得。不喚作佛境界也得。如是微妙不可說。如是圓融不可說。如是自在不可說。如是無礙不可說。如是證悟不可說。如是解脫不可說。如是功德不可說。如是利益不可說。是名不可說又不可說之佛境界也。恁麼則徐氏某人平生所聞是佛境界。平生所見是佛境界。平生所樂是佛境界。平生所參是佛境界。且道於佛境界還曾親到也無。若也未到更聽從頭說破。若人欲識佛境界。頭上安頭。當淨其意如虗空。誰曾染汙。遠離妄想及諸取。撥波求水。令心所向皆無礙。滿目青山。驀拈主丈云。說破了也不得錯會。卓一卓下座。

第六日升座。世尊昔在摩竭陀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初成正覺。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滿一切世間。其音普順十方國土。譬如虗空具含眾像。於諸境界無所分別。此是大開一口吞盡十方世界了也。又復歎曰。奇哉。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此又將菩提場中所證所得底。盡情分付諸人了也。汝諸人現在菩提場中。人人頭戴虗空。箇箇脚踏實地。而不成正覺者何耶。妄想執著未除也。菩提大心未發也。迷則菩提為妄想。悟則妄想為菩提。梵語菩提。此翻曰覺。欲成正覺者須發菩提心。故經云。菩提心者猶如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猶如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猶如淨水。能洗一切煩惱垢故。菩提心者猶如大風。普於世間無所礙故。菩提心者猶如大車。普能運載諸菩薩故。菩提心者猶如大道。普令得入大智城故。菩提心者猶如舍宅。安隱一切諸眾生故。菩提心者猶如園林。於中游戲受法樂故。菩提心者猶如慈父。訓導一切諸菩薩故。菩提心者猶如慈母。生長一切諸菩薩故。菩提心者猶如蓮華。不染一切世間法故。菩提心者猶如良藥。能治一切煩惱病故。菩提心者如如意珠。周給一切諸貧乏故。菩提心者如如意樹。能雨一切莊嚴具故。菩提心者如大施會。能滿一切眾生心故。菩提心者如佛支提。一切世間應供養故。善哉菩提心乃有如是之功德也。既發菩提心。當脩菩薩行。行若不脩。心成虗發。豈不見善財童子每參知識。必曰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我未知云何學菩薩行脩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誘誨。願為我說。此乃善財發心脩行之樣子也。由是而知。雖有多聞若不脩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故經云。如人說美饍。自餓而不食。於法不脩行。多聞亦如是。如人善方藥。自疾不能救。於法不脩行。多聞亦如是。如人數他寶。自無半錢分。於法不脩行。多聞亦如是。如聾奏音樂。悅彼不自聞。於法不脩行。多聞亦如是。如盲繪眾像。示彼不自見。於法不脩行。多聞亦如是。譬如海船師。而於海中死。於法不脩行。多聞亦如是。惟我某人則不然。一生所發都是菩提心。一生所脩都是菩薩行。妄想執著念念遠離。智慧德相時時體究。其於當來世中。蒙佛授記。坐道場成正覺。決定少他一分不得。且道有何憑據。擲主丈下座。

第七日滿散華嚴會升座。僧問。一法若有毗盧。墯在凡夫。萬法若無普賢。失其境界。畢竟如何和會。師云。你在那裏見他[病-丙+斯]闘來。進云爭奈前話何。師便喝。僧云某甲到者裏有耳如聾。有眼如盲。師云更要和會箇甚麼。僧良久云某甲會也。師云你作麼生會。僧云。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師又喝云。三十年後思量者一喝在。乃云。遮那淨法身。藏在一毛孔裏。普賢行願海。散在百草頭邊。雖在一毛孔。分明拄地撑天。雖在百草頭。畢竟掃蹤滅跡。低聲低聲。遮那與普賢來也。諸人要見一毛孔麼。卓主丈云。橫亘十方竪窮三際。諸人要見百草頭麼。擊拂子云。石火電光不容眨眼。有時一毛孔重重吞却百草頭。有時百草頭各各現出諸毛孔。有時一毛孔即是百草頭。有時百草頭即是一毛孔。直得遮那普賢輥作一片。使無邊開士大地眾生討頭不著。挨身不入。用力不到。劄脚不牢。既無定體亦無定名。有時喚作一真法界。有時喚作大光明藏。有時喚作法菩提場。有時喚作妙莊嚴域。有時喚作六相義。有時喚作十玄門。有時喚作一心三觀。有時喚作直指單傳。有時喚作故家田地。有時喚作向上牢關。或號金剛圈。或名銕酸餡。或稱暗號子。或曰本來人。乃至用之為棒。變之為喝。放去收來千差萬別。及乎盡底掀翻從頭勘破。元來只是一箇自己。這箇自己在天同天。在地同地。在人同人。在物同物。於自己分上或說本具。或說本空。或說悟迷。或說脩證。引起許多閑絡索。春色無高下。花枝自短長。只如徐氏了心居士宿有資熏。不肯昧却自己。所以一出母胎便自靈利。雖現女人身。同行世間事。其不昧者終自了然。指廩捐金不待勸而行矣。誦經解義豈待教而通乎。又能痛念死生大事。力參無字話頭。日用工夫心心不間。自己面目念念究明。壽至五十八年。臨終端坐而逝。既有賢夫賢子為之廣作佛事。又有孝女孝婿為之翻閱大經。向普賢行願海中滿注八功德水。就遮那淨法身上莊嚴萬行因華。居士自己一著可謂美矣善矣。如今滿世間人皆不知有自己一著。以其不知故不肯信。以其不信故不能行。只在富貴功名中酒色財氣上乾弄一生。有何成就。去死日不遠。猶自不回頭。豈不哀哉痛哉。又有一等雖信自己。雖曰參禪學道。而用心不切不能勇猛精進。也要口頭胡說亂道。臘月三十日到來。十箇有五雙虗生浪死。其視居士得無媿於心乎。山僧六七日間將一把龜毛拂子攪翻華藏海。曲順孝家之情。做箇座主模樣。牽經引教忉忉怛怛。要與居士發揚自己一著。而今看來發揚也發揚不著。贊歎也贊歎不及。徒爾閑言長語。弄成滿地葛藤。且請主丈子出來自家收拾去也。以主丈畫一畫。 記得善財童子參徧南方五十三員善知識。末後遇普賢菩薩教發十種願王。引導往生樂土。喚作一生參學事畢。大小善財參方無眼目。走得脚生瘡。帶累後來人長年在途路。爭似徐氏了心不出門庭徧參知識。不離華藏海親見安樂邦。不待往生何煩引導。敢保善財童子羨慕不及也。諸人還會麼。娑婆安養路無差。了得心源共一家。坐看重重香水海。紫金光照白蓮花。

華亭夏監運宅滿散懺筵請升座。師云。覺性如虗空。地獄天宮自何而有。佛身徧法界。傍生鬼趣那裏得來。任他滿眼橫陳。總被當頭覷破。閻羅老子與菩提達磨鼻孔相連。螻蟻眾生與釋迦牟尼眉毛[病-丙+斯]結。若會者箇道理。便見無造罪者。無受罪者。亦無斷罪者。亦無懺罪者。一切處成等正覺。一切時轉大法輪。若也未會。却聽山僧重下註脚。諸法從心生。諸法從心滅。無有一法不從吾心而起滅者也。何者謂之法。世間萬物人間萬事皆法也。以萬物言之。則天地山川昆虫草木但是有形有像有色有聲者皆謂之法。以萬事言之。則諸人從生至老日用之中所作所為或善或惡亦皆謂之法也。何者謂之心。心在諸人分上喚作自己。又喚作主人公。十二時受他主使。一切處聽他差排。頂天立地也是他。負海擎山也是他。使汝開口動舌也是他。使汝舉足動步也是他。此心冣廣冣微冣靈冣妙。千變萬化不可思議。遠則充塞天地。近則常在目前。爭奈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著意求之轉求轉遠。顏子有云。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也是者箇道理。當其一念未生之際。一真無妄之時。皎皎然如古鏡之光明無染無汙。昭昭然如止水之澄湛不動不搖。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照天照地鑑古鑑今。無一絲毫隱蔽。無一絲毫障礙。者箇是諸佛諸祖境界。及乎一念發生諸妄交擾。如風動塵飛止遏不得。如崖崩石裂把捉不牢。如狂象無鉤牽挽不住。如猿猴得樹呼喚不回。如石火電光。如神出鬼沒。無你著眼處。若是大智慧底人。秉回天轉地之機。用攫霧拏雲之手。一把把住一坐坐斷。放開也由我。揑聚也由我。者箇是諸佛諸祖妙用處。其餘凡夫眾生勘不破把不住未。免隨他七顛八倒七縱八橫去也。孟子云。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放辟邪侈。無不為己。便是者箇道理。從此便有三障。何謂三障。業障.報障.煩惱障是也。何謂煩惱障。一念發生諸妄交擾者是也。才有煩惱便有業障。何謂業障。殺生.偷盜.邪婬.妄語.綺語.兩舌.惡口.貪欲.瞋恚.愚癡等是也。才有業障便有報障。何謂報障。生遭王難。死墯地獄.餓鬼.畜生三塗苦海之中受苦受罪者是也。如此三障。鉤鎻連環相牽不斷。故謂之輪迴也。當此之時。皎皎光明之古鏡變而為塵垢矣。昭昭澄湛之止水結而為寒氷矣。既為塵垢則無鑑照之功。既為寒氷則無應現之用矣。然則三障本無。因一念妄生而有。地獄本空。從一念妄興而造。所以道。諸法從心生。諸罪從心起也。由是吾佛吾祖以大願力誓度苦海眾生。廣開懺悔之門。特立懺悔之法。使諸眾生生大怖畏。生大慚愧。依此法門發露懺悔。妄業既消。妄心既滅。三障永除。一真獨露。便可與佛祖同一境界。如以妙藥磨去塵垢而重顯古鏡之光。如藉杲日銷鑠寒氷而復還止水之體。所以道。諸法從心滅。諸罪從心亡也。其理昭然如此。而世間之人間有不信者。第一不信有地獄苦報之事。第二不信有懺悔之法。殊不思如上所言三障分明現在目前。且以世間之法言之。即今朝廷張官置吏以治天下。而世有兇狠強暴縱心作惡之徒。或犯五逆十惡奸盜詐偽等。官設牢獄枷鎻笞杖徒流以究治之。重則明正典刑籍沒家產以懲戒之。縱心作惡等即煩惱障也。奸盜詐偽等即業障也。牢獄枷鎻等即報障也。陽間事既如此。地獄可不信哉。何況陽間尚可行財計囑用情隱蔽。地獄則善惡影響毫髮不容其私。可不畏哉。其不信懺悔之法者。今亦以世間之法言之。世有過犯者。官許發露首告。首告者與免本罪。此非懺悔之法乎。何況懺悔之法承吾佛之大恩力。既拔其苦。復與其樂。輕則生天。重則生於佛國。較之與免本罪。何止霄壤懸殊。由是而知懺悔法門大有利益於人。不可不信也。且如某人衣冠禮樂之臣族。詩書文物之名家。自先世以來廣行孝義多積陰德。以惠其子孫。然則平生既無重大之業矣。今日又承孝屬代為熏脩懺法。作種種佛事。則又何罪而不滅。何業而不消。何福而不生。何善而不長。其所以隨佛往生者。決定無疑矣。其所以徹見本來面目者。決定無疑矣。山僧不媿詞冗。重宣一偈以印之。銷氷為水水如常。古鏡妍磨再發光。風不動兮塵不起。本來面目露堂堂。

徐氏大夜小參。僧問。德山道。今夜小參不答話。問話者三十棒。意作麼生。師云。我者裏不打禪客。有問即答。僧云。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又作麼生。師拈棒。僧便走。師云做賊人心虗。 乃云。諸佛不會說法。舌頭才動平地是風波。諸祖不會答禪。口縫才開滿眼是荊棘。若道有說有聞固是敲空作響。若道無問無答又成掩耳偷鈴。恁麼則銀山銕壁。不恁麼則銕壁銀山。恁麼不恁麼脚底有牢關。山僧今日路見不平。也要別通消息。以拂子作打開勢云。銀山銕壁八字打開了也。擊拂子云。脚底牢關一擊粉碎了也。政好縱步於一毫端上。擘開太華放出黃河。露身於萬象光中。倒握須彌吸乾東海。使臨濟德山眉毛上出一口氣。使釋迦彌勒鼻孔裏放三寸光。然後向他不會答禪處答一語。向他不會說法處說一句。卓主丈云。答了也。說了也。當知此法不可思議。能大能小能有能無。能悟能迷能凡能聖。是故諸人得之。靈於萬物具乎五常。十大夫得之。脩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聖天子得之。奄有四海恊和萬邦。阿羅漢得之。具五神通證四果位。辟支迦得之。出無佛世度有緣人。諸菩薩得之。行願相資智悲雙運。佛世尊得之。演說一大藏教化度九界眾生。至如天台宗師談具談即。談空假中。或談折攝二門。四種淨土。皆此法也。華嚴宗師說毗盧性海。說普賢行門。說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亦此法也。達磨一宗說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或說佛祖命燈。或說本來面目。總不外乎此法也。恁麼則含吐十虗該羅萬有。口口道著步步踏著。因甚麼百姓日用而不知。飯籮邊坐却嫌飢。不知者且莫說。只如古今以來多少聰明之士知有此法者。却向文字上講明。義理中尋究。講也講得明。究也究得到。爭奈文字自是文字。義理自是義理。與你自家了無交涉。說時似悟。對境還迷。蓋為但能致知而不能力行也。書曰。非知之艱。行之惟艱。祖師道。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若不力行決無受用。既無受用。未免念慮紛紛是非擾擾。顛倒錯亂不得自由。向醉鄉夢境裏輥過一生。就利鎻名韁中擔閣一世。前途生死輪迴。且請自作自受去也。此說且止。只如吾宗門下真參實學之士。晝三夜三用盡伎倆尚且不奈何。如水上捺葫蘆。如釘樁搖艣。如走馬看花。如按牛喫草。也要橫說竪說東提西提。到底半青半黃不能大了大當。見人道箇諸佛不會說法。諸祖不會答禪。便乃七上八下處斷不定。豈不大可憐哉。若是了心底人。如久客到家。如推門落臼。任你說禪說教談有談空。八面收來一串穿却。不遭諸佛舌頭瞞。說與不說都是法。不向諸祖口邊討。答與不答都是禪。拈主丈云。者箇是主丈。那箇是心。那箇是了。若道有心可了是名常見。若道無心可了是名斷見。若道非了非不了。亦了亦不了。總不出斷常諸見。遂擲下云。若向這裏離四句絕百非領略得去。却許與諸佛祖平等受用。何故。千峰勢到嶽邊住。萬派聲歸海上消。 復舉成都善女人范縣君曾參昭覺圓悟和上。令看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箇甚麼。縣君久而不悟。乃號哭而告圓悟曰。話頭稍長難於參究。和上有何方便使我易會。圓悟曰但看是箇甚麼。縣君自此稍覺省力。未幾果有開悟。乃曰。元來恁麼近那。師云。縣君費盡苦工夫。不知元來恁麼近。何似徐氏自幼便知有此事。所以一生履踐真實。及乎臨終恬然坐逝。較之縣君省力多少。山僧今夜快便難逢。當場為之證據。心了即了。心休即休。體雖常住。用乃周流。瀟瀟松風出萬壑。杲杲春日行滄洲。大平氣象。一網俱收。了心境界只者是。南北東西得自由。

同类推荐
  • 火门

    火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江城秋霁

    江城秋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楼居杂著

    楼居杂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梵女首意经

    梵女首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唐旭日

    大唐旭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路德维德与衔尾蛇

    路德维德与衔尾蛇

    故事发生于伊凡莱斯的东大陆,在三十年前,奥隆发动起义推翻旧王统治,之后自己登上王位。三十年后,靠近边塞的一个小村庄的巡逻队在巡逻时撞见了只是存在于人们口头传说中的黑骑士,这个消息被巡逻队拼死带回。与此同时,东部游牧民族匈族再次大举入侵,边塞的守望之墙戍卫部队陷入困境。王国在经历了短暂的和平之后,再次陷入混乱的漩涡。
  • 重生绝品狂仙

    重生绝品狂仙

    一名重生后的先天高手来到了擎天大陆上,开始了自己的修炼之旅……靠自己前世经验一步一步的境界朝上狂奔,为擎天大陆创造无数传奇!
  • 惜红梦

    惜红梦

    她是特工界的女王,她偏爱红色,就连执行任务的时候,也会穿上鲜艳欲滴,引人注目的红色,但任务从来没有失败过。她小时候的梦想,是能过上安定的生活,穿上红色的嫁衣,嫁给她最心爱的人,但现实是血淋淋的。他是人人畏惧的六王爷,一传十,十传百,传说中,他是心狠手辣,视人命为儿戏,武功最高,坐上皇位最有戏的王爷。。谁都不能靠近,就连女色也不近。她来到了他的世界,她就是他的例外。一抹红尘,醉梦三生。尘埃万顷,悲欢来去,你是我短暂的一生。
  • 越峰大陆之征途

    越峰大陆之征途

    无名大陆,古老的万丈崖将大陆一分为二。大陆东方:战火纷飞,热血男儿仗剑沙场。百国林立,连年征伐,大国吞小国,强国并弱国。最终演变为七国称雄----西秦、南楚、东齐、北燕、中韩、武魏、骑赵。七国各霸一方,其中弱小国家郑、宋、陈、蔡、鲁、中山等等。在七国的镇服之下,左右摇摆以求自保。而大陆的西方万族生存,期间马其帝国有一大帝崛起。一战灭希源,继而战罗国、征伊尔、图印尔。带领百战之师,一路血雨腥风,来到万丈崖下。大帝派出哨探,探寻向东之路,意欲东征,看一看万丈崖东边的世界。与此同时期的东方统治者们,却是毫不知情。继续着战乱:西秦与武魏争河西、东齐与武魏争霸主、南楚并小国、骑赵与中韩争榆城……一个生活在现代的屌丝越峰却因为一次车祸而穿越。来到这个战火纷飞的大陆,投身于一个小国陈,成为国君唯一的子嗣,成为国之储君。他能否改变陈国国运,让陈国崛起?在东西方的大碰撞中,他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 成帝之路皇帝是怎么练成的

    成帝之路皇帝是怎么练成的

    和尚不是吃素的,练武的和尚更了得,少林拳,少林棍,铁头功,铁布衫,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师傅,一一一一一我艺已成,下山挣钱去吧!0k,现在正流行:昆仑决,武能疯,小子,打比赛去吧,既能挣钱,还能扬名,这条道,老纳我看行!中,中,师傅,挣了钱咱三七分可成!出家人不爱财,多多益善,小子,注意好身体就行,临别之际,为师送你八个字,上要护头,下要护裆!知子莫如父,知徒是师傅,两处软肋,师傅是洞察分毫呀!不过俺的头可硬了,当过杵子敲过钟,.........
  • 四叶草晚安心语

    四叶草晚安心语

    真情之作,四叶草的晚安心语,每天晚上一更,小清新,唯美,浪漫,暖心,让你度过爱的十年心语······
  • 冷少暗恋,独宠不良女友

    冷少暗恋,独宠不良女友

    从她有意识的那一刻起,他就陪伴在她身边,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充当起照顾她的责任。只是有一天,爱慕他很久的师妹冒了出来向他表白,她横插一脚霸道的宣誓主权:“他是我的!”在她想知道多年前的秘密时,阴谋也随之而来……我不在乎你是什么,我只喜欢你。
  • 武霸七界

    武霸七界

    他生于墓中,被将军收养。有传言他是龙神转世,将来要拯救天下。但他却步步有难,方出生便被鬼怪所缠,长大后被奸人陷害,他甚至不能拯救自己的父母与心爱之人。修仙,是逆天改命的唯一机会。当他大道有成,下得仙山,却发现天不再是原来的天,而命还是原来的命。他不是与天斗,而是与妖斗与魔斗,他自己就是天。
  • 现任道士,法师专利

    现任道士,法师专利

    薛观雨,女神哥,也就是有着女神一般的相貌,大哥一样的暴脾气,但仍然是大家所爱的,没办法,谁叫人家长得漂亮,有气质,这可真是反差大,人称观大刀,当然那只是单方面她闺蜜的意思
  • 禁忌魔神

    禁忌魔神

    神途渺茫,众生争渡,天道无情,忤逆必诛!意欲明心证道,却遭天道屠戮,恨欲狂,问天弃我何故?不成神,我便颠覆乾坤,开括一方魔土。若天地阻道,我便不敬天,不礼地,脚踏苍穹、镇压冥土,主万世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