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17200000006

第6章 (5)

汗多有亡阳之戒,故用龙骨、牡蛎之涩以固脱;入粳米者,取其粘腻云尔,乃卫外之兵也!

刺期门

期门,穴名,妇人屈乳头向下尽处是穴。乳小者,以一指为率。陷中有动脉,刺之令病人吸五吸,停针良久出针。

妇人热入血室,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刺主之。

妇人伤寒发热,月事适来,血室空虚,邪热乘虚而入,名曰热入血室。血室,冲脉也。

胁下满如结胸状者,冲脉贯肝膈,至胸中而散,故所过皆病也;谵语者,邪热内盛而神明乱也。期门,肝之募穴,刺之出血,乃随其实而泻之,兵之迎

大羌活汤

羌活 独活 防己 防风 苍术 白术 黄连 黄芩 细辛 川芎 甘草(各三钱) 生地黄(一两) 知母(三钱)伤寒两感者,此方主之。

两感者,一日太阳与少阴俱病,谓有太阳证之头疼、身热、脊强,而又有少阴证之口干、烦满而渴也;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谓有阳明证之身热、谵语,而又有太阴证之腹满、不欲食也;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谓有少阳证之耳聋、胁痛,而又有厥阴证之囊缩、厥逆也。凡此两感之证,欲汗之则有里,欲下之则有表,表里不能一治,故《内经》、仲景皆称必死而无活法。易老意曰∶证虽有表里之殊,而无阴阳之异,传经者皆为阳邪,一于升阳散热、滋养阴脏,则感之浅者尚或可平矣。经曰∶气薄则发泄,故用羌活、独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之气薄者,以升发其传经之邪;又曰∶寒胜热,故用黄连、黄芩、防己、生地、知母之寒苦者,以培养其受伤之阴。以升散诸药而臣以寒凉,则升者不峻;以寒凉诸药而君以升散,则寒者不滞。白术、甘草,脾家药也,用之者,所以益其脾胃而建中营之帜尔。

呜呼!于不可治之中,而求为可治之策,大羌活者,其万死一生之兵乎!

叙曰∶六气袭人,深者为中,次者为伤,轻者为感冒,今世人之论也,古昔明医未尝析此。昆也生乎今之世,则亦趋时人之论矣,故考五方以治感冒。

香苏散

紫苏 香附(醋制,各二两) 陈皮(去白,一两) 甘草(半两)四时感冒风邪,头痛发热者,此方主之。

南方风气柔弱,伤于风寒,俗称感冒。感冒者,受邪肤浅之名也。《内经》曰卑下之地,春气常存,故东南卑下之区,感风之证居多。所以令人头痛、发热,而无六经之证可求者,所感人也由鼻而入,实于上部,不在六经,故令头痛、发热而已。是方也,紫苏、香附、陈皮

芎苏散

川芎(七合) 半夏(六钱,制) 柴胡(去芦) 茯苓(各五钱) 紫苏叶 干葛(各三钱五分) 陈皮(去白) 枳壳(去穣) 桔梗 甘草(各三钱)外有头痛、发热、恶寒,内有咳嗽、吐痰、气汹者,此方主之。

川芎、苏叶、干葛、柴胡,解表药也,表解则头痛、发热、恶寒自愈;桔梗、半夏、陈皮、枳壳、茯苓、甘草,和里药也,里和则咳嗽、吐痰、气汹自除。

十神汤

川芎 甘草 麻黄 干葛 赤芍药 升麻 白芷 陈皮 香附 紫苏(等分)此治外感风寒之套剂也。

古人治风寒,必分六经见证用药,然亦有只是发热、头痛、恶寒、鼻塞,而六经之证不甚显者,故亦总以疏表利气之药主之而已。是方也,川芎、麻黄、干葛、升麻、白芷、紫苏、香而甘草者,所以和阳气于疏利之队也。

参苏饮

人参(去芦) 紫苏 半夏(制) 陈皮(去白) 茯苓(去皮) 木香 枳壳(炒) 干葛前胡(去芦) 桔梗 甘草(各五钱)劳倦感冒,妊娠感冒,并宜此方主之。

感冒宜解表,故用紫苏、干葛、前胡;劳倦、妊娠宜补里,故用人参、茯苓、甘草。乃木香、半夏、枳壳、桔梗、陈皮,所以和利表里之气,气和则神和,神和则无病矣。

藿香正气散

大腹皮(净洗) 白芷 茯苓(去皮) 苏茎叶 藿香(各三两) 白术(炒) 陈皮(去白)浓朴(姜汤炒) 桔梗 半夏(各二两) 炙甘草(一两)凡受四时不正之气,憎寒壮热者,此方主之。

风寒客于皮毛,理宜解表,四时不正之气由鼻而入,不在表而在里,故不用大汗以解表,但用芬香利气之品以主之;白芷、紫苏、藿香、陈皮、腹皮、浓朴、桔梗,皆气胜者也,故足以正不正之气;白术、茯苓、半夏、甘草,则甘平之品耳,所以培养中气,而树中营之帜者也。

叙曰∶暑,六气之一也。实者清其暑,虚者益其气,此大都也。至于杂病相揉,则变通在我而已。今考九方如下,论证论药,可谓举其大纲,触类而通,弗可胜用矣。

黄连香薷饮

香薷(一两) 浓朴(炒) 白扁豆(各半两) 黄连(三钱,炒)夏至后,暑热吐利、烦心者,此方冷服。

暑,阳邪也。干于脾则吐利,干于心则烦心。香薷之香,入脾清暑而定吐利;黄连之苦,入心却热而治烦心;暑邪结于胸中,非浓朴不散;暑邪陷于脾胃,非扁豆无以和中。然必冷服者,经所谓治温以清,凉而行之是也。是方也,于伏热之时,自觉酷暑蒸炎;若远行而归,自觉伤于暑热,服一二剂,诚为切当。今人坐于高堂广厦之中,身与冰盘水阁相习,口与浮瓜水果相厌,暑邪原浅,每求此药服之,甚者日日饮之,是谓诛伐太过。弱者,寒中之疾作于旦暮;壮者,待时而病,秋季为泻为利矣,慎之!

十味香薷饮

香薷(一两,用穗) 人参(去芦) 陈皮 黄 (炙) 白术(炒) 白扁豆 甘草(炒) 白茯苓 木瓜(各半两)伏暑,身体倦怠,神昏,头重,吐利者,此方主之。

暑能伤气,故身体倦怠,神思昏沉;暑为阳邪,故并于上而头重;暑邪干胃,故既吐且利。火热横流,肺气受病,人参、黄 ,益肺气也;肺为子,脾为母,肺虚者宜补其母,白术、茯苓、扁豆、甘草,皆补母也;火为母,土为子,火实者宜泻其子;浓朴、陈皮,平其敦阜,即泻子也;香薷之香,散暑邪而破湿热;木瓜之酸,收阴气而消脾湿。脾气调则吐利自息,肺气复则倦怠皆除。

人参白虎汤

人参 石膏 知母 甘草暑月中热,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脉虚者,此方主之。

暑,阳邪也,中人则伤卫,卫虚则不能固表,故汗出且恶寒;表有暑邪,故身热;里有暑邪,故口渴;暑伤于气,故脉虚。经曰∶壮火食气,故用人参、甘草以补气;石膏性寒味甘辛,寒则能除热,甘则能调胃,辛则能解肌,以其行清肃之令而除烦暑,得西方金神之象,故以白虎名之。用之者,经所谓折其郁气是也。知母滋阴益肾,《易》义曰∶火炎则水干,故用知母以益水,经所谓滋其化源是也。

六一散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共为末,每用五钱,冷水调服。

中暑身热烦渴,小便不利者,此方主之。

身热口渴,阳明证也;小便不利,膀胱证也;暑为热邪,阳受之则入六腑,故见证若此。滑石性寒而淡,寒则能清六腑,淡则能利膀胱;入甘草者,恐石性太寒,损坏中气,用以和中耳。经曰∶治温以清,凉而行之。故用冷水调服。是方也,简易而效捷,暑途用之,诚为至便;但于老弱、阴虚之人,不堪与也。此虚实之辨,明者详之,否则蹈虚虚之戒,恶乎不慎!

清暑益气汤

人参(去芦) 白术(炒) 陈皮(去白) 神曲(炒) 泽泻(各五分) 黄 (炙)苍术(制)升麻(各一钱) 麦门冬(去心) 当归(酒洗) 黄柏(炒) 甘草(炙,各三分) 五味子(九粒)麦长夏湿热蒸炎,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身热气高,烦心便黄,渴而自汗,脉虚者,此方主之。

暑令行于夏,至长夏则兼湿令矣,故此方兼而治之。暑热蒸炎,表气易泄,而中气者,又诸气之源,黄 所以实表而固易泄之气;白术、神曲、甘草所以调中而培诸气之原;酷暑横流,肺金受病,人参、五味子、麦冬,一以补肺,一以收肺,一以清肺,此三物名曰生脉散,经所谓扶其所不胜也;火盛则水衰,故又以黄柏、泽泻滋其化源,液亡则口渴,故又以当归、干葛生其胃液;清气不升,升麻可升;浊气不降,二皮可理;苍术之用,为兼长夏之湿也。

大顺散

甘草(炙) 干姜(炮) 杏仁(去皮尖) 肉桂(去皮,等分)夏月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吐者,此方主之。

脾胃者,喜燥而恶湿,喜湿而恶寒,时虽夏月,过于饮冷吞寒,则伤之矣,故令气逆霍乱而呕吐也。干姜、肉桂,温胃而建中;甘草、杏仁,调脾而理气。此方非治暑,乃治暑月饮冷受伤之脾胃尔。若非饮冷而致诸疾,则勿执方以治也。

桂苓甘露饮

茯苓(去皮) 泽泻(各一两) 滑石(四两) 白术(炒) 猪苓(去皮) 桂心(炒,各五钱)石膏 寒水石(各二两)夏月引饮过多,小便不利,湿热为患者,此方主之。

三石所以清六腑之热,五苓所以利三焦之湿。河间此方,诚治湿热之简捷者。张子和加人参、甘草,因其脉虚;干葛之加,解其暑渴;木香之加,化其湿气。

缩脾饮

砂仁 草果仁 乌梅肉 炙甘草(各四两) 扁豆(炒) 干葛(各二两)夏月伏热,为酒食所伤者,此方主之。

砂仁、草果,所以消肉食;乌梅、干葛,却暑而除烦;扁豆、甘草,助脾而益胃。

六和汤

砂仁 半夏 杏仁 人参 白术 甘草 藿香 木瓜 浓朴 扁豆 赤茯苓夏月病患霍乱转筋,呕吐泄泻,寒热交作,倦怠嗜卧;伏暑烦闷,小便赤涩,或利或渴;中酒,胎产,皆可服之。

六和者,和六腑也;脾胃者,六腑之总司,故凡六腑不和之病,先于脾胃而调之。此知务之医也。香能开胃窍,故用藿、砂;辛能散逆气,故用半、杏;淡能利湿热,故用茯、瓜;甘则呕吐除,利湿调脾,则二便治;补虚去弱,则胃气复而诸疾平。盖脾胃一治,则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虽百骸九窍,皆太平矣,况于六腑乎?

叙曰∶湿有内外,有阴阳,有上下,今考七方,言其常耳,未及其变也。东南卑下之区,十病九湿,恶能尽其变耶?此在临证而加察焉可也。

二陈汤

半夏(姜制) 陈皮 茯苓(各一钱半) 甘草(七分半,炙)脾弱不能制湿,内生积饮者,此方主之。

水谷入胃,无非湿也。脾土旺,则能运化水谷,上归于肺,下达膀胱,无湿气可留也,惟夫脾弱不能制湿,则积而为痰饮。半夏之辛能燥湿,茯苓之淡能渗湿,甘草之甘能健脾,陈皮之辛能利气。脾健则足以制湿,气利则积饮能行。东南之人,多有湿饮之疾,故丹溪恒主之。其曰加升提之剂者,亦清气升而浊气自降之谓。

平胃散

苍术(泔浸七日,五斤) 陈皮(去白) 浓朴(姜汤炒,各三斤) 甘草(炙,三十两)湿淫于内,脾胃不能克制,有积饮痞膈中满者,此方主之。

此湿土太过之证,经曰敦阜是也。苍术味甘而燥,甘则入脾,燥则胜湿;浓朴味温而苦,温则益脾,苦则燥湿,故二物可以平敦阜之土。陈皮能泄气,甘草能健脾,气泄则无湿郁之患,脾强则有制湿之能,一补一泄,又用药之则也。是方也,惟湿土太过者能用之,若脾土不足及老弱、阴虚之人,皆非所宜也。

羌活胜湿汤

羌活 独活(各一钱) 本 炙甘草 防风 川芎(各五分) 蔓荆子(三分)外伤于湿,一身尽痛者,此方主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心中有鬼,误入妻途

    心中有鬼,误入妻途

    和我一起长大的闺蜜死于非命,却在我乘坐的末班车上纠缠上了我。最悲催的是,和她一起找上我的还有个男鬼!从此以后,午夜凶铃,邪灵入体,黄仙警示,曾经我一直觉得是鬼谈的东西真实的在我身边上演。无形中好像有一把推手,不断的将我拉入未知的世界中去。而他始终在我身边一路保驾护航。我以为他会是我的良人,即便是鬼,我也想与他一起共度余生,却没想到,一切都不是那么简单的……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名侦探柯南之柯南vs萝莉

    名侦探柯南之柯南vs萝莉

    一个延续柯南侦探使命柔弱小萝莉,拯救过小兰灰原等人,但最后为了让柯南活下去,她就那样把希望给了他
  • 剑破星宇

    剑破星宇

    星宇之上强者无数,星宇摇曳虚空碎裂。强者威能无限,使得无数凡人仰望。开始踏上修习剑术之路,他不过是荒草之众,之一,而他的传奇这一刻开始。
  • 娘子,为夫喊你回家吃饭

    娘子,为夫喊你回家吃饭

    顾云烟从小就暗恋柳轩,好不容易和他成亲了,却错嫁进了苏家,不晓苏华竟是对她一见钟情,顾云烟无奈,而苏华却又是一头腹黑的狼,不知不觉,顾云烟入了迷,陷了情,不料苏华却遇难失忆,好不容易找回了他,却只换回一句,“姑娘,你是?”原来他记住了所有人,唯独忘了那个她,她从未见过那样冷酷的他,冷淡如冰雪般,一次次挫败她本不坚强的内心,她,该何去何从。
  • 昏迷

    昏迷

    暂无,因为时间仓促还没写,以后会补上的。请求大家谅解!
  • .苍宇

    .苍宇

    苍茫宇宙,浩瀚无垠,种族万千皆各领风骚!故老相传,在万族之上还有神的存在!实力通天,与天同寿。然而,纵使拥有毁天灭地的力量,也难逃时间无情地催促,一代新人换旧人。万千惊世体质出世,试问,苍茫宇宙,可有不灭
  • 紫的诅咒

    紫的诅咒

    这是一个短篇的小说,也是一部同人作品,希望大家喜欢。
  • 十脉绝神

    十脉绝神

    道而不道之,道之难。万般难,难于上青天。青天之道可逆,逆苍穹。破而后立,武破苍穹。
  • 一品少主

    一品少主

    二十年前,他于襁褓中被人收养,十年苦练,琴棋书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可谓英雄出少年。十岁那年,他一头扎进雇佣兵团,十年泣血拼杀,修罗之名震慑天下,公子之称令人仰慕。今天,他身处华夏,守护一纸婚约,娇妻逐渐养成中;她们为他争先恐后,面对各色莺莺燕燕,他分身乏术......风之将起,男儿当磨刀霍霍上阵杀敌,马革裹尸还;胆敢犯我华夏天威者,杀无赦!待谜底揭晓,心结解开时,他蓦然回首间,只看那灯火阑珊处,她容颜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