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81400000014

第14章

百花在海中。依山为国。国中有奇花嘉树。民俗饶富尚释教。产红猴、黾倚、玳瑁、孔雀、倒挂鸟、胡椒时国王遣使来贡

卜烟帖木儿。鞑靼别部。去甘肃一千五百里。其地广袤千里。居无城郭。以毡帐为庐舍。产骡马牛羊。至是来朝

杨维祯。号铁崖。戴方巾见上。上问。此巾何名。对曰。四方平定巾。上喜。彭友信以贡至京。遇上微行。口占红霓诗云。谁把青红线一条。和云和雨系天腰。命续之。友信应声曰。玉皇昨夜銮舆出。万里长空驾玉桥。上大悦问其籍。命翌辰候于升桥同入朝。友信如言。候久不至。遂入朝。上召友信上殿前问故。具以实对。命为北平布政使

癸酉洪武二十六年。严震直述浦江郑济。及同里王勋二家。累世同居。家世孝友于上。特诏褒异。除二人左右春坊庶子正月初三日。大龙兴寺住持僧祖隽等。赴京贺正辞回。司礼监官鲁梯传圣旨。住持僧赏五锭。散僧每名二锭。教礼部补本钦此赐西番国师诏曰。佛教兴于西土。善因博被华夷。虽无律以绳顽。惟仁心而是则。大矣哉。妙觉难穷。昔从斯道者顿悟三空。脱尘沦而出苦趣。永离幽冥。使生者怀而死者慕。岂不圣人者欤。迩来西番入贡。有僧公哥监藏巳藏卜。乃昔元八思巴帝师之后人云。踵师之道深通奥典。独志尤坚。化愚顽以从善。起仁心以涤愆。虽是遥闻。特加尔圆智妙觉弘教大国师。统治僧民。名当时之善人。永为教中之称首。於戏寂寞山房。俦青灯而读诵。观皓月以吟风。叠膝盘陀之上。草衣木食。方契善符

象源禅师讳淑。台州人。住持径山。六月初四日趋入门曰。杀来了杀来了。作么生避。遂坐脱

甲戌洪武二十七年。命僧录司。行十三布政司。选僧补官。于是居顶道成净戒等。应召除授正月上谓刘三吾曰。朕历年久。而益惧者。恐为治之心懈也。懈心一生。百事皆废。生民休戚系焉。故日慎一日。惟恐弗及。如是而治。效犹未臻。甚矣为治之难也。三吾顿首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谕曰。人之常情安于所忽。饱即忘饥。暖即忘寒。不思为备。一旦卒遇凶荒。则茫然无措也。深知民艰。百计以劝督之。俾其咸得饱暖

正月初八日。钦奉圣旨。释迦佛发大悲愿心。历无量劫至于成道说法度人。一切来历载大藏。愚者安能知义。聪者未能尽目。有佛以来效佛之修者无量。凡所说法。人天会听。愚者虽无知。补于时君多矣。自佛去世之后。诸祖踵佛之道。所在静处不出户牖。明佛之旨。官民趋向者历代如此。效佛宣扬者智人也。所以佛道永昌。法轮常转。迩年以来。踵佛道者。未见智人。致使轻薄小人毁辱骂詈有玷佛门。特敕礼部。条例所避所趋者。榜示之

一僧合避者不许奔走市村。以化缘为繇。致令无藉凌辱有伤佛教。若有此等。擒获到官。治以败坏祖风之罪

一寺院庵舍。已有砧基道人。一切烦难答应官府。并在此人。其僧不许具僧服入公听跪拜。设若己身有犯即预先。去僧服以受擒拿

一钦赐田地税粮全免。常住田地虽有税粮。仍免杂派人差役

一凡住持并一切散僧。敢有交结官府悦俗为朋者。治以重罪

一凡僧之处于市者。务要三十人以上聚成一寺

一可趋向者。或一二人。幽隐于崇山深谷。必欲修行者听

一僧有妻者。许诸人捶辱之。更索取钞钱。如无钞者打死勿论

一有妻室僧人。愿还俗者听。愿弃离者。修行者亦听

一僧寺庵院。一切高明之人。本欲与僧扳话。显扬佛教。奈何僧多不才。其人方与和狎。其僧便起求施之心。为此人远不近(文长不录)

呜呼僧若依朕条例。或居山泽。或守常住。或游诸方不干于民。不妄入市村。官民欲求僧以听经。岂不难哉。如此则善者慕之。诣所在焚香礼请。岂不高明者也。行之岁久。佛道大昌。榜示之后。官民僧俗。敢有妄论乖为者。处以极刑。钦此

七月十二日。本部官同僧录司华盖殿。钦奉圣旨。征南阵亡病故的官员军士。就灵谷做好事。普度他。恁礼部用心整理。钦此

乙亥洪武二十八年。命僧录司。设上中下三科。考试天下沙门。赐善世天禧等寺。粮米以给其食。赐僧录司官。大佑袈裟衣衾

大宗禅师讳兴。台州人。住持径山。三月十一日忽叹曰。夫三十妇六龄。毕竟偶不成。遂坐去

丙子洪武二十九年十一月。圣旨灵谷寺住持病故。恁礼部与祭祀。钦此。本部办素祭遣官致祭

丁丑洪武三十年。命僧录司。行十三布政司。凡有寺院。处所俱建禅堂。安禅集众

戊寅洪武三十一年。太祖定燕邸。后代取讳二十字四句曰。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二月二十九日。僧录司左善世大佑等。于右顺门钦奉圣旨。着江东驿江淮驿两处。盖两座接待寺。着南北游方僧道。往来便当钦此

蘧庵法师讳大佑。号蘧庵住持姑苏北禅寺。诏为左善世。精究内外典籍。善天台贤首教义。有弥陀略解净土指归等书。行世

遂初法师讳绍宗。号遂初。上海陈氏。十三出家于松江安国寺。得法于静庵镇法师。天资颖悟戒行精严。初说法于长庆。次迁吴兴慈咸。大展玄风缁素向化。洪武癸酉应召。有事庐山奏对称旨。赐金缕僧伽黎。擢右讲经升右善世。是年月日示疾而逝

四月。上不豫。闰五月十日崩。寿七十有一。是月十六日葬于孝陵。上尊谥曰。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太祖

太祖御制护法集录入集中者。不列备云栖护法录中

佛教利济说心经序三经论

释道论诵经论修教论

明施论宦释论鬼神有无论

空实喻拔儒僧文僧道衡说

僧妙云说僧竺隐说清教录

谕钟山僧敕谕天界寺僧赐宗泐免官说

问佛仙二篇还经示僧天界寺花架说

戒僧陶冶文又谕僧习唐太宗圣教序

游寺记灵谷寺记游新庵记

牛首山庵记僧犯宪说赦二役囚人

祭宝志公文祭道林文赞十六罗汉二次

诗偈十九首山居诗十二首

赞颂十三首

集列六十一人附见十五人

道原禅师(衍)秋潭法师(月)宗律禅师

昭庆律师(濡)太白法师(砥)石湖禅师(美)

竺元禅师(道)一元禅师(灵)无着禅师

古梅老人用明法师懒牧禅师

静庵禅师(镇)清源法师白云禅师

皇太孙即皇帝位。以明年为建文元年。大赦天下太孙治丧礼。被发哭踊。哀动左右。敕有司丧仪悉遵周礼。于是仿金藤遗制。前朝后殿左右角门。及西宫内寝各设座如生存。凡十一所有久不御者。即以香汤洒扫之。陈祖训于东直殿。设重器于西直殿。京官四品以上。朝服执钺。立于诸陛之上。自初十以至十六日。哭临如礼。昼不饮勺水。夜不就枕簟。先是太祖不豫。多暴怒遭谴戮者甚众。太孙入侍事必躬承。服药则亲尝以进。去后则亲扶以起。唾壶溺器之属。靡不手提以献。而愉色婉容蔼然可掬太祖气已渐平多所全宥。当深更夜分。侍卫酣寝际。呼无不应。应无不起。盖终夕未尝交睫也。太孙素丰腴。至是哀毁骨立矣。是日诸大臣迎之于大明门外。群臣百姓望见其毁瘠之容深墨之色。与哭泣之哀。莫不举手加额。曰天子纯孝。举喁喁然。有至德之思焉诏行三年丧命齐泰黄子澄预参国事命方孝孺为博士侍讲蹇义为吏部侍郎夏原吉为户部侍郎征江西处士杨士奇。为翰林院编纂官张统为吏部尚书荧惑守心。程济通术数。上书言。北方兵起期在来年

皇明崇祯十一年春月金盖云蘧寿光比丘寓杏溪遽庵纂录编次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汉二大帝

    汉二大帝

    史上最污秽的穿越手法。。。史上最白痴的主角名字。。。史上最差历史的穿越主角。。。史上最不后宫的后宫。。。没有商业,没有作弊,没有高科技,更没有超能力,甚至没有历史知识。。。看一个不熟悉三国历史的现代人如何用古人的战争手段征战江山,治理天下。。。
  • 穿越之太后

    穿越之太后

    她林晴是现代不学无术的混混女孩,睡觉时的意外穿越成了古代的小太后,面对冷酷王爷的摇摆不定,第一公子的死缠烂打,她又会如何选择?后来居上的暖男王爷是否会是她的真命天子?
  • 月半仙

    月半仙

    我不是你心中高高在上的仙,也不是你口中十恶不赦的妖。你依旧是桃花树上,忘忧亭里,斩妖除魔的青池。我却不再是蓬莱岛上,为你驻足,听你吹箫的仙月。我,亦仙亦妖。你,亦正亦邪。纵使上苍灭我蓬莱夺我至亲毁我仙身,我依旧为蓬莱而活为至亲而活为你而活。如有来生,奈河桥上,祈求你别喝下孟婆汤。我不要你忘记我,哪怕只是记住我一个小小的背影。
  • 帝者重生

    帝者重生

    那一夜,雪落京城。叶木站在庭院中看着破云而落的雪花,忽然间明白,所谓命运,不过是自己的选择。
  • 天一行记

    天一行记

    刀无眼,剑无情,绝世武学落少年。少年怀揣村子的任务与自身身世,来到一无所知的村外世界,幽默搞笑的他混得风生水起。
  • 天价萌妻限量供应

    天价萌妻限量供应

    曾经他是她的教官,短暂的相处,让他们在彼此的心里烙下刻印。再见面,他英雄救美,她以身相许,但却没有执子之手。婚礼上,程兮漾手捧花,漠然道:“你们是谁?”男孩冲过去抱住她的腰,哭喊道:“妈妈!”两个男人分别拉住程兮漾的手让她不能动弹。一个迷途的误会让两个人邂逅……一次偶然的相遇让两个人有了交集。
  • 锦绣书穿:绝代邪王戏毒妃

    锦绣书穿:绝代邪王戏毒妃

    安言一个苦逼作者,一不小心穿到自己写的小说里了。穿就穿吧,只要不是炮灰女配就行,诶,“一不小心"居然穿成了炮灰女配。好吧,反正我熟悉剧本,抱紧女主大腿,看谁敢欺负我,只是前面那个英俊王爷你脱我衣服干嘛,我才是恶毒女配,好不好。
  • 小青春之三年

    小青春之三年

    擦肩而过还是刻骨铭心,萍水相逢还是海誓山盟。如果我们的遇见是上天注定,那结局呢?
  • 恶魔哥哥保护我

    恶魔哥哥保护我

    “妍芯,我们不会离开你的。”夏逸辰怜惜的说。“你们可不能骗人,妈妈说骗人的是坏小孩。”我呆呆的看着他。。。。。。。可是,他们还是离开了我整整三年,我因想找到他们就一个人赴美留学,离开家的那段时间,家里的变故很大,但我仍是不管不问。。。碰到了黑社会老大。。。三年后我又回到了x城,找哥哥们。
  • 陈氏幼科秘诀

    陈氏幼科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