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82300000011

第11章

经。则为如来至悉见是人 赞曰。此蒙佛忆念也。若能舍离乐味禅定。能于此经具修三惠四亲近行。自他利者佛知见之常亲近也

经。皆得成就至无边功德 赞曰。次摄福。于中有二。初标福德多。后校量显胜。此初也。以信行他持说经。福虽是有漏。闻熏习故。而能资长。本无漏远与佛果圆满四智而为疏缘。近与十地二无漏智亦为增上。亦与十地十王果报为异熟因。能成此因。得此等果故。言成就无边功德

经。须菩提至身命布施 赞曰。下校量显于中有二。初举舍身多。后校闻经福。初中复二。初施广后时长。此初施广。即天亲论明事大也

经。如是无量至以身布施 赞曰。此显时长。即天亲论显时大也

经。若复有人至其福胜彼 赞曰。下校量经福。于中有二。初举劣校量。后况复胜行。此初也。于中法行各起四行。自作教他赞励庆慰。其庆慰者是随喜。由随喜故信心不迷。迷者即是不随喜义。既能随喜故心不迷

经。何况有人至为人解说 赞曰。此况复胜行也。不谤少福。彼尚不如况尽受持行五法行不可将彼事。大时大舍身功德用为校量。即是答前得何福问。论依此义而作颂云

以事及时大  福中胜福德

经。须菩提至无边功德 赞曰。次叹法修行。于中有二。初赞叹法胜。后叹修行人胜。初中复二。初正赞后重成。此初也。天亲自下显九种义答前成就何业颂云

非余者境界  唯依大人说

及希闻信法  满足无上界

受持真妙法  尊重身得福

及远离诸法  复能速证法

成种种势力  得大妙果报

如是等胜业  于法修行智

颂初十句显九种义释经文。其后二句总结劝智。前中初句释此经文。此胜功德。唯佛与佛乃能自觉云不可思。无可及胜。非彼声闻菩萨所测名不可称。以此功德无边际故。是故偈言非余者境界

经。如来为发至上乘者说 赞曰。此重成也。为成此前不可称义故。说为发大乘者。说上乘者说此二空是菩萨。体虽无别。约义下二能净二障故名大乘。余乘不及复名最上希求。此人名为发者。大心者论名大人。是前颂唯依大人说为大人说故不可称

经。若有人能至思议功德 赞曰。次赞修行人。于中有三。一叹行德。二荷正法。三简非相。此初也。此法行人所得功德。唯有如来能悉知见。余不能知。以是能成极果因故。即前满足无上果也

经。如是人等至三菩提 赞曰。此荷正法也。无上菩提不过理智。此经诠亦名菩提。今以念惠蕴持在心。即是以肩荷担何种菩提法也。即前受持妙法也

经。何以故至听受读诵 赞曰。此简非相也。先征后释。何以故法行可难。成大福聚为荷菩提。答中有二。乐不法者。谓二乘人唯信人空不信法空。有法执故。志意狭劣。不皆闻故。着我见等。即诸外道未离我执。同谓有智人法执缚不求二空不能受故。返显能受。是大乘人离土者故。能成就如前功德。即前及希闻信法与为大乘者义相违带故在第二而义乐此

经。须菩提至而散其处 赞曰。此天等供养。以花鬘等恭敬供养。右绕礼拜故名是塔。说经之处地当可尊。次持经人身可重生无量殊胜福德。即前尊重身得福也

经。复次须菩提至为人轻贱 赞曰。此显灭罪。于中有三。初明于贱次彰灭罪复得菩提。此初也 轻贱有二。一谓骂辱。二谓打缚。无著云轻贱其轻贱

经。是人先世至则为消灭 赞曰。此彰灭罪也。余本此文即何以故。赞曰先世有二。一过去生。二持经。前罪经被轻。所以即以灭罪释其所由。业有四。一顺现受。二顺生受。三顺后受。四不定受。若前先世有顺后受及不定受。若后先世惠现生后不定。四业罪业既尔。福业亦然。除谤正法。显善报人及登地上诸圣菩萨。余说一向偏善恶者。具二业者。随其善恶有胜劣故受罪福。报彼业尽已受彼业果。而持经人具二业者。由福胜故得持此经。有罪业故被人轻贱。若不持经。善业势尽恶业不亡。当随恶道。由持经故。轻受毁辱罪业消灭故说轻贱。是其善事。若唯一向有痴业者。当随恶道。岂合闻经。若唯一向有福业者。受极乐果。岂被轻贱。妄兴色难。未融妙趣妨而不通。若作斯何或不遣。此中且据中处受持令持经人遇难勿退。若心邈到淳至持者。虽无轻贱重罪亦除

经。当得阿耨三菩提 赞曰。此得菩提也。得菩提者。显乎罪灭。由前罪灭故得菩提。即前颂云及远离诸障

经。须菩提至无空过者 赞曰。上明五种殊胜功德舍静味。次下重释五中。第二摄福德聚。于中唯论下三为三。初显经灭力。次阙福德多。后何人能说。初中复二。初举余福德。后校量显胜。此初也。我曾过去阿僧祇者。谓成佛前。从金刚定七时满心然灯佛后为一僧祇。非此所论。今取已前二僧祇劫。所修供养余持经外有所得行。以用校量故。言过去阿僧祇劫。然灯佛前然灯佛后。能无相修福惠。广大不可校量。一刹那福实胜前故。所言八百四千等者者。此顺西方倒陈其福。顺此方者即那由他亿万四千八百诸佛。西方数法与此不同。亦余诸经数各差异。但可总言然灯佛前供诸佛福不如于此不所于中强生下别二只逢佛非佛尔故。经中随举显校量故

经。若复有人至所不能及 赞曰。此校量显胜也。下位有情恶世持说胜佛二只修因胜福显然。灯前虽行供养心有所得未蒙授记。是故不如持说经福无所得因。速成佛故即前复能速证法也

经。须菩提至狐疑不信 赞曰。此阙福德多也。以福广多非情计坏。若今说者。新学菩萨二乘凡夫。即便迷闷心发狂乱返生狐疑而不信受故。但略说不具言耳

经。须菩提至不可思议 赞曰。此何人能说也。是经文字福因之能及所得果不离心言。不可思议难可解了。虽人能但唯佛能生非余所测。但劝持宜希当胜果故。前论颂显此义云

成种种势力  得大妙果报

由是菩萨。应勤受持勿耽定味而为智障

经。尔时须菩提至降伏其心 赞曰。次第十五欢喜劝住处。显第十一应非无住疑。令修真实无住无道。谓信行地虽未证得真无住道。而于比观证无住道。亦得相应。数修此故。能离二取证真见道。断伏二障。由证以观以证道故。自见得胜起我而生喜跃掉动之心。当不能处证无住道。次复得入真无住道故。自取心深成障碍故。论颂云

于内心修行  厚我为菩萨

此即障于心  违于不住道

由住自取返疑无住。若说菩萨。都无所住而生其心。若尔则应一切无住。如何前云应如是住亦是降伏。既劝住伏非不住故。由自取故。虽修而不契真住。由生疑故复不修无住之道。今言显彼疑取之心。令其微契无住之道。是故善现再兴前日日虽以重所为立别。是故此文非二固说。无著约余住障名离喜劝住处。天亲就显住疑应非无住疑。文下为二。初问后答。此初也。菩萨约前住心降伏为道。我能自取之心为复不起我能心耶。是故问言云何住等

经。佛告须菩提至实灭度者 赞曰。下答上二。初明无所住。后明无所伏。此初也。菩萨所住为度。众生妄心取相。谓有所度及其度已实无众生如界生齐觉乃无故

经。何以故至则非菩萨 赞曰。此显无所伏也。先征后释。所住若无妄心宁有。若亦无妄所伏亦无。既有所伏妄心明有所相。而言无所度者。何以故耶。故即答云亦无所伏。若诸菩萨谓有我等是所伏者则非菩萨。见有我等则不能伏。不伏我等是凡夫故

经。所以者何至三菩提者 赞曰。此约无能取也。先征意云。既有发趣菩提心人明意应有所住所伏无所住伏之。所以者为何谓耶。故即答云勿谓实有。能发趣者能发趣心本无起故。依所住伏说能发趣。所取本无能取无故。二取既无。都无所得。云何菩萨智自取心而乃障于真无住义。然宣演中强以此文配乐顶德深成不可顶德未离能取心故

经。须菩提至三菩提不 赞曰。次下第十二离无教授障。即第十六求教授住处。次第十二菩萨修因疑。令修胜进求教授行。前虽令离自取之障。依无二取住无住道。而诸菩萨谓为究竟不欲离此处求胜进。岂求教授观上法取由自不能求教授故。返疑释迦妄有所行。既其实理都无所得。无发趣人亦无菩萨。云何释迦于然灯所布发敬花而求教授。妄有所作何所益耶。既尔彼时应有所得。既由疑执不求教授。由此便是无教授障。将欲断彼执疑之心故。举昔于然灯佛惠求教授行。我于彼略得住八地。至无功用能无相修虽都无得当相。然灯以求教授进成上位。况信八地未得真住。不求教授观上法耶。既显疑执而说此文。是故两论各明一义。无著约除其执名离不求教授障。天亲就显疑念名显菩萨修因疑。文分为三问答即成此问也。于彼佛时真实理中颇有取证佛菩萨不

经。不也世尊至三菩提 赞曰。此答也。准问应知

经。佛言如是至三菩提 赞曰。下佛印成。于中有二。初总印。后别成。此初也

经。须菩提至释迦牟尼 赞曰。下别成中展转释疑文下有六。一无法得受记。二真如不可说。三佛不得菩提。四遮正增减执。五真如惠信法。六安立第一义。初中又二。初返释后顺成。此初也。菩提若实是可得者。我于彼时实行胜行。应于彼时便得正觉。然灯便不与我授记。以于彼时便应得故。释迦牟尼此云能宁。既自能宁能宁他故

经。以实无有至释迦牟尼 赞曰。此所成也。良以实无胜行可行。亦无如言菩提可证。复于彼时心无所得行顺于理。既无退转。是故然灯授我当记故。论颂云

以授后时记  然灯行非上

菩提彼行等  非实有为相

经。何以故至诸法如义 赞曰。此真如不可说。文中征释。何故菩提无有实法。若无菩提佛亦非有。言于彼时无可得者。何以故耶。彼时所授如来记者。如来即是诸法真如。而此真如实不可说。以离戏论烦动心故。非有为漏实异性故。故于彼时无说无得

经。若有人言至三菩提 赞曰。此佛不得菩提也。文中二答举执遮遣。若有人言然灯佛时因行非上不得菩提。后成佛时果德殊胜。应有实法得正觉耶。故遮正云非但彼时不得菩提。后成佛时亦如因行实无所得故。前颂云菩提彼行等

经。须菩提至无实无虚 赞曰。此遮正增减执也。恐闻因果信无所得。便谤如来都无菩提。谓菩提者言皆虚妄为遮。此故言无实虚。佛菩提者。即是真如。真如无有虚实。一实二相以实无有有为五阴言说相故。故言无实故。前颂云非实有为相不无证修世间言道真实相故。故说无虚。故后颂云。彼即非相相以不虚妄说

经。是故如来至皆是佛法 赞曰。此真如遍诸法。由前菩提是真如故。真如即尊佛自体法亦是诸佛所证之法。真如遍为一切法性。是法诸佛法。一切自体相。佛无所得能得是法。菩萨亦应无得而得

经。须菩提至是名一切法 赞曰。此安第一义。前以真如遍诸法故。一切法皆是佛法。恐彼妄执能所下别色等诸法。以为佛法故。今遣之言即非等。所言一切是佛法者。以无所得契证真如。能见色等而不下别故。说一切皆是佛法。即非妄起。有所得心下别一切名为佛法。若离能所下别之心即色观真即真观色故。一切法是名佛法。我于彼时蒙佛教授。知一切法皆佛法故。故授我记当得作佛。故诸菩萨亦求教授悟诸佛法速成佛果。释迦过去亦逢诸佛而缚三文举然灯者。此经正以无相为宗。然灯佛时万方契证功德八劫行入三祇。是故此中句偏举也

经。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赞曰。已显地前信解八地。次下第二明净心地。即第十七证道住处。天亲论释喻说显疑。同入真见。前为信行三灾菩萨则说地前四种妙行。无生而不遍度。无行而不遍。修无果而不遍相无障而不遍。显四弘所行已备。于前二真见道将开。于后今为阙说故。此文生则为阙说法身理智。令此菩萨显下别障发无漏心。亲证体会。而诸菩萨不离所得下别心故。虽闻前说。以无所得证真法身。仍未显疑。恐谓法身亦有所得。遂以喻显。而显所疑故。说譬如身长大等。无著约所喻之理智故。说净心证道。天亲就举喻而显前疑故名喻说显疑。文下为二。初得智令显。后离慢令证。前中又二。初如来喻教后善现答成。此初也。真如理智唯内证真非其言相可称彼体。然诸智者因喻得明故。次大身以通玄旨。譬如人身赞满端纬摄彼德貌。总名大身。所成理智名之为法。摄领成就故谓之身。而此法身名长大者。谓入证道所显法身。以得二智而显证故。所言证得二种智者。一摄种姓智。始从初地得此智。已生如来家。定殖佛种。先于此家长夜所生。既得生已毕竟缚依便能得彼至得成就。三功德相妙身相故名为长身。三功德者即报应化三妙果也。二乐直有始从初地能证五种平等理故。成平等智。五平等者。一断恶平等证智不见苦乐异故。二无我业等证智不见有我异故。三显相应平等证智不见自他异故。四无希望心相应平等证智利他无求报故。五一切菩萨证道平等证此能发同体智故。得此智已普摄众生。是摄身故名为大身。既从证道得此智故。下显法身当名长大。况至果德所显法身离一切境。遍一切境大功德体最名长大。故论约果法身颂云

依彼法身佛  故说大身喻

身离一切障  及遍一切境

功德及大体  故即说大身

非身即是心  故即说非身

上之二句说喻之意。下之二句释次经文。中间四句正明此义

经。须菩提言至是名大身 赞曰。此蕴现答成也。如来说身为长大者。安立非自非他相故。若有自他异身相者。即为非大身。若离异相有彼真如同体相者。是名大身。故前颂云非身即是身。故即说非身。于彼身中安立非自非他相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被霸占的女人许你一世宠爱

    被霸占的女人许你一世宠爱

    【炫舞小说】被霸占的女人,许你一世宠爱。一
  • 天苍泪

    天苍泪

    何茹:“哥哥,谢谢你在那个冬天给了我生命,这辈子我的眼泪只为你而流。”北辰易:“小茹,谢谢你在最适当的时候出现带给我血肉和灵魂,你的一生由我来守护。”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潇湘劫

    潇湘劫

    传言中的世界末日并没有如期而至只是一切却命中早已注定固我们始终坚信苦难只是不朽的开端
  • 在地球修仙

    在地球修仙

    修仙天才,重生地球,叱咤风云,证道不朽!他前世只为修仙证道,却因宗派战争身死道消。阴差阳错间重生地球,从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看似缘浅

    看似缘浅

    妻奴贱渣攻×女王忠犬受看似不为人知的感情背后是细水长流的细腻和温柔,虐中带甜,绝对HE。攻是笨蛋受也是,两个笨蛋的感情最后只能用笨蛋的方式来解决!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萝莉太难追

    萝莉太难追

    他是跨国第一集团的总裁之子,她是一个冰冷的普通学生。她在一年前救了他,他从此喜欢上她。他带着调戏地说道:“你不会喜欢上我了吧!”她说:“本姑娘堂堂一朵校花,怎么可能喜欢你。”他们到底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锦双城:暴君,不做你的妃

    锦双城:暴君,不做你的妃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流光飛舞】编辑旗下出品买饭都能穿越?她不知何故,穿越到那从未听说过的朝代,目瞪口呆的看着身边一群群唤她“娘娘”的宫女。她是北齐最受宠的、令帝王日日笙歌,被众人唾骂,堪比褒姒、妲己的“妖妃”——连碧双。他是北齐最伟大的帝王,狠心利用心爱之人,却让百姓敬之如神的景帝——君誉。她给了他深宫不曾有过的温暖,不曾有过的真心,他却还她手中的毒酒!她施施然起身,嘴中念念着一句“谢主隆恩”。眼眸含波,她从容不迫的在他面前吞下那瓷杯中无色透明的酒。他不惊,不痛,不动,不言,不语,看着她。却终是敌不过那一句“我恨你”。一别经年。再见,她是高高在上的神,他不过是她手中的蝼蚁。她掩面而笑,看着他匍匐在脚下,嗓音幽媚:“你觉得,我现在还可能会帮你么?”****那人偎在他怀中,他眼眸含笑,悠然淡定的看着她:“你真的以为,朕会爱上你?来人,赐碧贵妃毒酒一杯。”她没有露出他所想的钝痛,只是笑着看着他:“君誉,你爱过我么?”他沉思,看着她:“既然你这么问,那朕告诉你,从来没有!”她接过太监手中的毒酒,眼角勾出讽刺轻佻的弧度,看着他:“那么……君誉,你一定会后悔的。不过在这之前……臣妾谢主隆恩。”****声明:当时给朝代起名字的时候没有注意,写了半天才发现原来有~大家就当没有看吧!!泪奔……
  • 娇女傲仙

    娇女傲仙

    因为被诬,少年步入昆仑。从此习剑术,修道经,少年度过了昆仑的数十余载。直至飞升云之法界,九天虚无界,以一曲绝世清音闻名天下,她才说:他日长缨在手,看我笑傲昆仑!
  • 穿越之梦烬因缘

    穿越之梦烬因缘

    善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缘深缘浅,意念之间,梦幻般人生也只因了这缘起缘灭。(看多了穿越类的小说,时不时总会在潜意识里深觉穿越灵异之说亦不是天方夜谭。可能,这辈子都不会也不能达成这未完的梦幻,至少可以用笔下的文字将此时此刻的激动想法尽情宣泄,享受文字流动引发自己情感共鸣的畅快淋漓,便已足矣。)穿越何其多,此曲只因人间有,天上哪得几回闻。本人主人公是一位走在大街上一定肯定不会有什么回头率可言的现代女生,可是偏偏拥有自大甚至自以为是的神经,比如她总是在潜意识里认定自己的美貌无人能敌。不过,我们所看到的并不会是现代偶像剧里流行的那种头脑简单、思想单纯近乎白痴的女一号灰姑娘或者女主角小公主。她不会相信一见钟情,即便邂逅俊男靓女仍会不假思索幻想连篇;她同样不会轻易相信一段感情,即便一旦把持不住便是情不自禁不能自已。不知道她至少25岁成家的想法到了古代是否依然如故?不知道思想与古代迥异的她是否跨在爱情与事业的平行轨道上仍是游刃有余?为什么曾经处心积虑想要逃开的地方,最终竟变成世外桃源般的归宿所在?……且看这个穿越小姑娘,她可能有些色迷心窍,她可能会时不时和某某男子的关系暧昧不明,可是坚定日久生情的她终会如何抉择?前男友弃她而去,她彷徨不自知,是否还会和貌似前男友的小王爷再续情缘?前身温柔如水的女子欧阳旋梦一腔深情齐寄青梅竹马,浴火重生的她是否还会重蹈前身覆辙?……朋友、情人一一离开人世,她竟如何自处,如何再做到善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