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10200000004

第4章 执手白头

弱水三千,单取一瓢饮。如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我们便可以安然相守,白头偕老。相爱容易相守难,让我们点燃一瓣心香,将岁月融化,共赴白头。

把心细细上锁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1),灼灼(8)其华(2)。之子(3)于归(4),宜其室家。

桃之(5)夭夭,有蕡(6)(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7)(zhēn)蓁。之子于归,宜(9)其家人。

《周南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未读其诗,先闻其句。许多从未读过《诗经》的人,也曾听说过这两句。

河岸边,一树一树的桃花盛开,犹如人世间,翩跹的精灵降临。用桃花来比喻出嫁的少女,会让人怦然心动。人世间,又一对新人成家。这是多么喜庆的事情,河岸边,桃树花开,仿如少女明媚的模样。

所以在此篇中,最为后人所陶醉的意向,便是这灼灼其华的桃花。用词华丽,尤其是在《周南》众多温和质朴的篇章之中,《桃夭》以妖娆多姿的姿态横空跳出,就好像在雅致素淡的旗袍上,多添抹了一笔嫣红。实在是让人惊叹。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拿鲜艳无比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再也生动不过的了。读过这句之后,任谁的眼前,也会不自觉的浮现出一个像桃花一样艳丽动人的女子形象。

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所以,这虽然是作为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歌,但通篇都未提及新娘的美貌与动人,但却比任何描述,都更加能够深入人心。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曾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

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春日明媚之时,正是嫁女的最好时节。处处都洋溢着欢歌笑语。听啊,是谁在唱着:

翠绿茂密的桃树啊,那枝头的花儿开的正是灿烂。这个姑娘将要出嫁啊,嫁的这家人一定能够美满幸福。

翠绿茂密的桃树啊,香甜可口的桃子结满了枝头。这个姑娘将要出嫁啊,嫁的这家人一定能够融洽欢乐。

翠绿茂密的桃树啊,叶子长得真是又大又密集。这个姑娘将要出嫁啊,嫁的这家人一定能够白头到老。

《桃夭》之美,不光在于它的遣词造句之美,还在于它所营造出的意境很美。一个德容双绝的女子,在如花的年纪,在如花的季节,幸福满满地出嫁了。路人对此,纷纷给予最好的祝福,希望女子能够将她的能干和品德带去夫家,并逐渐发扬起来。

桃花自《诗经》始,及至汉唐时代都是广为称颂的植物。所以,诗人才会用桃花来比喻女子的美丽,而又用“有蕡其实”和“其叶蓁蓁”来赞扬她为夫家开枝散叶。可见,古时对女子美丽的要求,并不单指外表,还涉及内在。

但是这一切在最后,却是统统归结在了“宜家”二字之上。在那个年代,对女子的要求大抵便是这个“宜”字。

女子带着最美丽的光环出嫁,而她是否能够持续的将这光环保持在头顶上,那就要看她是否够“宜”。

《诗经原始》上引用朱善的说法:“……宜者,和顺之意,和则不乖,顺着无逆,此非勉强所能也。必孝不衰于舅姑,敬不违于夫子,慈不遗于卑幼,义不悌于夫之兄弟,而后可以谓之宜也。”

也就是所,嫁出去的女子,应当对长辈和夫家不讲条件的顺从,对孩子不讲条件的照顾,对其他人不讲条件的慈悲关爱。这样的女子,才够的上“宜”的标准。

这一条条的要求看过去,着实让人汗颜。这样的女子,到底需要多大的忍耐,才能够达到标准。亲朋好友看似宠溺的祝福,其实不过是将女子推向一个看不见枷锁的牢笼之中,而且还得甘之如饴。

想到这里,便不再觉得《桃夭》是美的,反而被那无形的枷锁夺取了光鲜的色泽。做女子如斯,究竟是该悲还是该喜。当然应该相信,在那个时代里,的确有着那样的女子,美好得不像一个女人的女子。

这样的女子,操持夫家,恪尽职守,遵循着一切为她而立的规矩,所思所想的,全是操持家庭,照料家人,将自己的家庭照顾的无微不至,将生活做到了无可挑剔。但这样的女子,还有什么可爱可言?当她们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家庭的建设上时,对于和丈夫之间的情感交流却会忽视。面对一个如同圣女般的妻子,丈夫心中除了敬,爱还能留下多少呢?

单就这首《桃夭》的字面来看,并未显露出这样的意思,反倒是短短几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细细吟咏,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不妨脱离开诗歌本身来看当时社会的真相。这位出嫁的女子,在几年的婚姻生活之后,也会开始怀念起自己未嫁时的日子。起码那个时候,她所承载的只是她一个人的悲喜,而现在,她要担负起一家人,甚至周围人对她的压力。

当这位女子老去,在迟暮之年,颤颤巍巍的从屋子里出来,仰头去望,桃树枝头,已经是再次结满花朵。而那准备出嫁的新娘,也一如她当年,在众人的嘱托与祝福中,走向不可预知的未来。

春风温柔的漫过脸庞,少年时的无忧无虑的时光已经不可追回。在“宜家”、“宜室”的套牢中,女子早已忘记了自己还曾有过一如初绽的桃花般娇娆的岁月。

在这漫长而细密的如同针脚的岁月里,女子早已将最初婉转多情,调皮欢愉的心上了锁,轻易不肯流露出丝毫的伤悲或欢悦。因为那些,都与“宜”无益。

注释:

(1)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

(2)华:古花字。

(3)之子:这位姑娘。

(4)于归: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做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5)之,指示代词。

(6)蕡,音焚,果实将熟的样子。有蕡其实:它的果实十分繁盛。

(7)蓁蓁:繁茂的样子。

(8)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

(9)宜:和顺、亲善。

爱到深处,忧心如醉

——(车舝)觏尔新昏,以慰我心

间关(1)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

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2)且喜。

依彼平林,有集维鷮。辰(3)彼硕女,令德来教。

式燕且誉,好尔无射(4)。

虽无旨酒,式饮庶几(5)。虽无嘉殽(6),式食庶几。

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

鲜我觏(7)尔,我心写兮。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四牡騑騑,六辔如琴。

觏尔新昏,以慰我心。

《小雅 车舝》

新婚的喜庆摇撼着一方人心,这是让多少少男少女无限遐想的一幕,是他们从豆蔻年华开始从没停止过的构思。每一次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在脑海心际抚之不去,想起来都会莞尔一笑,又羞涩地赶紧收起思绪。

等到最后,很多人可能无法与心中的那个人长相厮守,但是在那个年代,没有耳鬓厮磨培养起来的感情,思慕也是可以更改的事,没有揭开面纱的她,总也是无尽的想象,无尽的想象里就会有无尽的美好。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里,日历上写着:黄道吉日,适宜嫁娶。他策马扬鞭,带领着大批的车辆,浩浩荡荡地朝幸福开去。

车声轰隆隆地鼓荡着内心的喜悦,村里村外的人都知道那个妩媚可爱的待嫁新娘今天就要出阁了。俊朗的少年心里自然雀跃了,不是因为从此可以携着“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的她花前月下了,更主要的这个娇妻可是德行出众,自古“娶妻娶德”,是她让人从此心无旁骛了。

这样的心情,即使无好友相伴,高兴劲也是无处掩藏的。当然,那浩荡的车队里,定会有好友的祝福。迎亲队伍走到一片树林时,林莽中成双成对的野鸡,更诱发了关于硕女的想象,痛快地饮上一杯幸福小酒,爱意立即随着酒香散开,从此一生一世一双人,再无心想巫山云卷云舒。

一路上,欢乐层层叠叠,她遮盖了所有的美好,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此生复再何求?

彼时,快乐真的很简单。虽说也是二十年等一日,但我们不难看出,男子对新娘的了解好像多是通过别人之口得知的,“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他没有念叨自己喜欢的女子如何不可取代,在牵线成功后,双双将空白之心交给对方,在今天也是种莫大的冒险。

经常听说某某在婚期当天逃走了,以恐婚之名将对方搁置不理,这连为幸福赌一把的勇气都让人质疑,责任对于他们更是空谈。先人们面对婚姻时没有太多的选择,即使订立婚约后也难得互相了解。但是,无论前方是什么,他们总是自然对待,无以畏惧,其勇敢远远超出我们。

人,生而为自由。但是,自由总归有量度才好。因为太多的选择,人们又会迷失在欲望的森林而不知所措。如今,爱情总是开始得太早走得太急,等到步入婚姻时身边站着与自己共度一生的人,早已不再是当初的那一个了,虽然是自己千挑百选的,但总是觉得有隐隐的遗憾和伤痛。

爱,即是心,还是只给一次的好。分给太多的人,也便是将心一而再再而三地交付了出去。这样的爱情,便不会再如当初那么纯粹了,到头来是怎么也找不回最初的感觉。铺天盖地的伤心情歌也慰藉不了四分五裂的心,穿着一身洁白的婚纱或礼服,说着忠贞的爱情宣言,把戒指戴在眼前人的无名指上,等礼毕时才发现自己空落落的,然后再无奈一句“婚姻,怎么选都是错的”。

就像《非常勿扰2》里的男女们,纷纷扰扰地更换伴侣,一次不行再加一次,如若不行,继续换下去的决心还是有的。但是,每一次的“选择和否定选择”都轰轰烈烈,好像一辈子就是为了此事来的似的,矫情加滥情唯独缺乏持久的真情。

倒不如古人来得痛快,干净利落地上路,再一起摸索爱的真谛,人啊,越将自己挖掘太透彻也就会将自己否定得更彻底。

如果婚姻,能不媾和政治,能不计较门户,能去除容貌比对,该是多美的事,世间就会少很多的恩怨纠葛。然而,人们是无力革除这一切无关紧要的,甚至,本无关紧要的东西,已经慢慢深入到人们的骨子里,这也就无法免俗之根本。

可喜的是,我们曾经有过云淡风气的美好,在我们还不知科学理性为何物的时候,他活脱脱地说着最美的情话,“来我家里难享荣华,我却愿让你因我富贵”,倚栏凭靠,两双手十指相扣,心也就连在了一起,简单得透彻明亮,如那时洁净的天空。

从此,你为我在外卖力置办什物,我为你在内缝补置炊。那天的烟花却成了两人日后甜蜜的回忆,等到老得哪儿也去不了时,就手牵着手回忆那天他的策马奔腾她的娇颜如花。

所谓婚姻,无需千回百转去积累经验,有这样一次,就足够。

注释:

(1)间关:车行时发出的声响。

(2)燕:通“宴”,宴饮。

(3)辰:通“珍”,美好。或训为善,亦通。

(4)无射(yì):不厌。亦可作“无斁”。

(5)庶几:此犹言“一些”。

(6)湑(xǔ):茂盛。

(7)觏(gòu):遇合。

你是我最美的追逐

——(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

将(1)仲子(2)兮,无逾(3)我里(4),无折我树杞(5)。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6)桑。岂敢爱(7)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郑风 将仲子》

男女约会,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适当的年纪,异性之间相互吸引,彼此爱慕,然后缠绵厮守在一起,享受爱情萌芽初始的感觉。这并无什么不妥。可是在先秦时代,大概是经历了太久时间的风化自由,礼教的制定者慢慢将男女交往的规矩制定了起来。

在《周礼 地官媒氏》中对此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这男女相恋,还得定出个时节来,一过了“中春”,便不能再私自交往了,否则被发现便是“淫奔”。

这规矩让正当好时节相爱的青年男女,陷入苦闷之中。《诗经》中也有诗歌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兮。”一年之内,只有一个时节的时间是留给恋爱的,真是不合情更不合理了。

这对女子更是尤为刻薄。如若男女相恋,却不在中春之前,便不能轻易相见,倾诉衷肠。想来,爱情的荷尔蒙膨胀,总是会将人的胆量催生出一些来的。

男子偷偷来见女子,相互诉说思念,这不能见得光亮的恋情一旦被发现,女子就要被扣上“淫奔”的帽子。如果女子日后能顺利嫁给恋人还好说,如果未能顺利嫁出,这标签便会伴随她一生,遭人践骂。

为了贪图一时的缠绵,却要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应该是女子们不愿意的。所以,《将仲子》中的这位女子,才会心惊肉跳的对前来看望她的男友苦苦诉求:求求你,真的求你了,别翻越我家的门栏了,万一你弄坏了我种的杞树,被我父母发现了,那可就了不得了。虽然我也很想念你,但是要是被邻居们知道了,我肯定会遭到旁人的诋毁,那我的父母就更不会将我嫁给你了。

女子深知社会舆论的杀伤力,她有着深深的人言可畏的顾虑。相爱,本是一件好事,可因为错过了时节,于是就变成了见不得光亮的事情。

“畏我父母”、“畏我诸兄”、“畏人之多言”……

在种种压力的畏惧中,温顺的女子只得去哀求一心想见自己的情郎忍耐一下,不要因为一时的欢愉,换来半生的悔恨。

《将仲子》所表现的,是一位正在热恋中的青年女子,在舆论压迫下畏惧、矛盾的心理。整首诗歌以内心独白式的情语构成,女子向对方呼告、劝慰的口吻,一语未了,下一句便絮絮展开。

这层层递进的感情,深入骨髓,发之内心。“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这等看似无情其实包含深情的呢喃,真是让自诩情深的男子也要汗颜。

男子口口声声向女子许诺,要和女子一生一世在一起,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分开。但这鲁莽的爱情,有时恰恰会成为分隔的要素。

而女子深谙这里各种要害.《将仲子》就描述了情人间的偶尔分离,反倒能给爱情注入更为持久的力量。所以,女子用温暖、贴心的语调,告诉男子这个道理,如果真的是两情相悦,又岂在朝夕相处呢?

两人虽然年纪相差无几,但女子却明显要比男子更加沉稳和耐心。对那时的女子来说,所嫁的男子就是日后生命的全部。可对于男子来说,所娶的女子也许只不过是他一段时间内的爱人罢了。

这两者之间的明显差别,或许就是男子在恋情中急不可耐,与女子克制忍耐的原因所在吧。

男和女都在岁月的流失中逐渐成长,年复一年的褪去青涩,换来成熟。从恋人变为夫妻,这种身份的转变,总是需要时间去适应的。

女子或是早已做好准备,要与男子携手一生。因为认定,所以她才有耐心去守候。她细心地呵护自己和男子的感情,让它丝毫不受到任何外界的伤害。

即使短暂的不相见,那有如何呢?我的心中,永远有着你的位置,而你,永远在我的脑海中。这种感觉,就好像春日枝头的花朵,明知娇艳的开罢几日之后,便会零落入土,化为春泥。但花朵与枝头依然相亲。那是因为他们知道,暂时的离别,是来日春风拂过更灿烂的相见。

长久的幸福,正如枝头托着花朵,什么也不言,却能承托出花的风情与妩媚。诗中女子就甘愿做这样的花朵,一生追逐着承托自己的枝头,只是不知道,女子隐忍和投入的付出之后,男子是否能将此时对女子的痴恋延续一生。

注释:

(1)将(qiāng枪):愿,请。一说发语词。

(2)仲子:男子的字。一说,兄弟排行第二称“仲”,“仲子”犹言老二,指那个男子。

(3)逾:翻越。

(4)里:闾,即里门。上古二十五家所居为里。

(5)杞(qǐ起):木名,即杞柳。又名榉。落叶乔木,树如柳叶,木质坚实。

(6)树:种植。一说树桑、树檀,即桑树、檀树,倒文以协韵。

(7)爱:吝惜。这里指舍不得。

我从你开始,我在你结束

——(大车)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1)槛槛,毳衣(2)如菼(3)。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4),毳衣如璊(5)。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毂(6)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7)日!

《王风 大车》

《大车》的诗意简单明了,讲述了一位女子和一位赶大车的男子相恋,却遭到女子家人的反对,男子要求女子与自己私奔,在女子迟疑之际,他指天发誓,定当给女子全天下最好的照顾。

“毂则异室,死则同穴。”声声强硬而决绝的宣誓,这份决心,不需要海誓山盟,已经能证明他的爱意。他只需要女子一个点头,他便能够带着女子天涯海角,四处为家,为他们的爱情做一个保证。这份情意,让人不免羞于再谈爱情。

如今,谈情说爱者到处弥漫,山盟海誓之声,海枯石烂之语不绝于耳。可还有几人会用生命谱写“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绝唱呢。

因为内心依然向往追求纯粹的爱情,所以回首那“上邪”的爱情时代,翻阅《诗经》,在那些古香古色,淳朴自然的诗歌中铺就了一条寻找记忆的通道。

男子的宣誓,应该也是让女子感动得泣涕连连,可是私奔之事非同小可,她一个弱女子,如何能担当的起这样大的包袱。况且,就算她真的舍弃了家人和安逸的生活,随同男子离去,谁能保证,日后男子不会变心遗弃自己。到那时,只怕自己后悔已晚。

相比起《大车》里这位女子的担忧和顾虑,看到《柏舟》中的那位女子时,还是会对这诗中的女子为之一惊。

同样是被父母阻婚,《柏舟》中,女子的态度就强硬的很,“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自从在那一刻见到他,我就认定了他是我这一生唯一想嫁的人,这份情感我到死也不会改变的,没有任何人能够拆散我们,就连生我养我的母亲也不可以。

丝毫不会让人想到,这是出自一位古时需要听从父母之命的女子之口。女子被家人阻婚也不放弃。

彼时,泛舟而遇,载君一程,就足矣“实维我仪”。这不是浪漫的一见钟情,因为发出这样的呼唤时,她对他做了仔细的观察,见他眉目间英气逼人,坚定地认为这样的男子坏也坏不到哪儿去。

但是,母亲成了阻力,至亲的人对知心的人进行排斥,她也是左右为难。但是,这种心跳的确认,不能就此罢休。她不能,她说此生此世再也不会喜欢上别人。

这种坚持太需要勇气了,她炽热地重复着自己的心,生怕对方因为种种的阻碍而退缩了。其实在很多时候,男子对爱的坚定是靠不住的。多少男人,因着那功名,因着那别处桃花,他就轻易转了心意,变了心思。男人与女人,公平与不公,面对爱时,所有的考验都扑面而来。青春葬送,一池碎心,花随流水。难怪林黛玉见花落泪,彼花非花,乃自身摇曳的命运。

纵使百花园中他只爱她那一种,洞房花烛时也误以为是她,这又有何用,现实将潜意识铺开,男儿又有了新的开释。

所以,想做到《柏舟》中这位女子这样有勇气也不是易事。毕竟,在那个女子无法真切把握自己命运的时代,将自己全然的交付给一个男子,是应该值得三思的。

这厢,女子还在踟蹰;那厢,为了爱情已经快要发狂的男子继续在为他的爱情做表白:“我们一起走吧,就让我赶的这辆大车带着我们远走高飞,我们一生一世都要在一起,如果你不信我,我可以对着高高在上的太阳起誓。”

古人指天发誓的行为是十分慎重的。那个时候,他们坚信,如果违背誓言会遭受天谴。所以,男子的指天发誓,确实能够打消女子的疑虑,愿意放下一切负担,与他一同驾车离去,奔向相爱的生活。

所以,面对爱情,最可信的还是女子。她们看似弱不禁风的柔弱外表下,往往能迸发出比钢铁还要坚硬的力量。对于爱情,她们一旦认定了,便会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好似白娘子一样,因为千年前小牧童的救命之恩,惦念了千年也丝毫不敢怠忘。西湖畔,断桥上,看到小牧童转世的许仙,便想要完成报恩的心愿。即便后来宁可水漫金山犯下天条,也要力保丈夫许仙安然无恙。这是女人的承诺,也是她们的坚定。但许仙却因世俗偏见,曾经动摇过自己的誓言。

曾经花前月下的美好相知,溪水湖畔的良辰美景,在现实面前,都变得那么脆弱不堪。只怕这也是《大车》中的女子满心担忧的事情。可是,既然男子对她做出了承诺,她便欣然承受了,哪怕将来会出现变故,她也不会后悔此刻的决定。

诗歌在男人铿锵有力的誓言声中戛然而止。虽然已经可以感知出,女子定会与男子私奔,共同去建造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可就是难以预料,日后的婚姻生活,能否抵得住平淡的流年。

在婚姻之路的考验中,几人坚持了爱,几人放弃了爱,又几人埋葬了爱。原本的纯粹,在这左思右想的掂量中丧失殆尽。

什么时候,我们真的能够做到从一人开始的情,也在一人那里延续到生命的终结呢?这份执手白头的爱,才算是真正的爱吧。

注释:

(1)大车:古代用牛拉货的车。

(2)毳(音cui)衣:毡子。本指兽类细毛,可织成布匹,制衣或缝制车上的帐篷。

(3)菼(音tan):芦苇的一种,也叫荻,茎较细而中间充实,颜色青绿。此处以之比喻毳的颜色。

(4)啍啍(音tun):重滞徐缓的样子。

(5)璊(音men):红色美玉,此处喻红色车篷。一说赤苗的谷。

(6)毂(gu):生,活着。

(7)皦(音jiao):同“皎”,白。

爱上一个认真的消遣

——(狡童)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

彼狡童(1)兮,不与我言兮。维(2)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3)兮。

《郑风 狡童》

相爱的人,有没有在爱情发生的那一刻,意识到此时的情欲冲动,不过是为日后婚姻中的琐事烦恼,埋下的一个伏笔?

所有的男女之情,今人或古人,总是在发生之时,让自己的心置于杏花烟雨之中,置于青草漫堤之时。那一瞬间的相遇,将世间所有的缠绵悱恻,留恋缱绻都用尽。真的是大雅。

然后留下的,便是锅碗灶台之间刺耳的碰撞声,尖牙利齿,唇枪舌战之后无力的疲态,以及大战几个回合之后,冷背相对的无言。这大抵就是爱情最后的真相。只是,这番俗气的真相,谁人会写?

文人骚客的笔墨中,虽也有痴男怨女的婉转凄凉,但字里行间,丝丝缕缕都透露出氤氲的媚态。那样的抱怨并不是真实生活所有的状态。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简单直白,甚至有些庸俗的抱怨,是这首《狡童》的开场白。女子似怨似嗔的语气,告诉人们,这是一个失恋的故事。

“狡”,一说通“佼”,即是强壮健美的意思,女子在被抛弃之后,依然对昔日的恋人称呼为强壮健美的漂亮小伙子,可见她并未完全忘情于恋人。

虽然她口口声声的在抱怨这个狠心的恋人,不再与她讲话,让她伤心难过。但她的怨恨与焦虑中,依然能够看出,流露出的是渴望与深情。

这很自然,从相爱到相知,感情的状态是顺理成章的绵延,从心动到牵手的这个过程,每一对相爱的人都想要好好在一起。可是相爱的人在一起,就算再甜蜜,口角争执也是在所难免的。

一时怒气,为了逞口舌之快,不免恶言恶语的多说几句。过后又难以落下脸面,虽然内心早已后悔不堪,嘴上却还是不肯服软。这般的执拗,有时却是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情感裂痕。正如这诗中的男女恋人一样,最初可能也就是因为一丁点的小事拌了几句嘴,可因为维护彼此可笑的自尊心,将争吵升了级。

在冷静之后,女子惊觉自己原来真是无法离开对方,同时看到男子的态度,又不觉哀怨得感叹,男人的心真是狠,不过是几句争吵,却让他如此的冷落自己到这般田地。

诗的两章以循序渐进的结构方式,有层次的表现了这对恋人之间逐步出现的疏离感。第一章曰:“不与我言”,第二章承之曰:“不与我食”,男子一开始不和女子说话,女子以为他是闹小孩子脾气,也并未当真。岂料男子居然连饭都不和女子一起吃了,这真是让女子开始担忧了。

要知道,情侣之间闹别扭,总是床头打架床位和的。男子这次第表现出如此大的决心,让女子感觉到危机感,觉出他们爱情的小舟,此时遇到了狂风暴雨,随时都会有倾覆的危险。

随着诗歌的深入递进,与此相应的则是女子惧怕失恋,所表现出的步步加深的痛苦之情。共食不睬,还要分居,这还了得吗?那下一步,男子岂不是要弃自己而去,另觅新欢去了吗?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都是因为你,害的我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女子半埋怨半娇嗔的诉出自己的不满。

女儿多情,男人寡性,想来女子内心深处,还是渴望男子对她示好的,只不过是双方都在气头上,互相都不肯给彼此一个台阶下。

《诗经》中刻画过许多遭遇情变的女子形象,因程度不同,各自的反应也不尽相同。有的决绝悲愤,有的委曲求全,有的低沉呻吟。

这首诗中,女子开朗泼辣的诉苦,能看出她对这位惹她烦恼的“狡童”还是割舍不掉的。这样大胆直白的表态,在《诗经》中也并不算多见,《诗经》中诗歌的语言简奥,通常给人难懂晦涩的感觉。

但《狡童》却不然,女子的感情哀伤真实,呼吁也是直白如话,就好像面对面的与你抱怨倾诉一般。

情当如此,爱的真实,怨的真实,不论男子对女子的情意多深,爱意多浓,但女子却是为这段情感,付出了全部心力。

人一旦爱了,一颗心便无法再收回了,百转千回,就好像天上浮云,随风吹了,散了,终还是要聚在一起的。

爱情仿若生命中的一段消遣小剧,在漫长的岁月中,多数是人独自前行,偶尔会出现一个人,与你谐谑谈笑,携手放手。

但每一段消遣,也是要认真对待的,这样的爱,才能算是了无遗憾,真真正正的吧。要想,人生弹指芳菲尽,岁月转瞬即老。当年那个与你闹别扭的“狡童”,在年华殆尽的时候,成了一个缠绵病榻的老朽。在那时,你搀扶着他,回首过往的岁月时,期间的那些琐碎小事,早已淡忘了吧。

爱情对于男子只是生活中的一段插曲,而对于女人则是生命的全部。

女子认真爱着,她将人生中这段不知道会延续多久的“消遣”真心放于怀中,用温度暖着。若女子只是让你想到了妖娆诱惑,却不能给你安然之感,那也不尽然是好女子。诗中这位女子大方真实,最妙的是让人能够感觉出她的悠然静好,会让人想和她许下一个承诺,相守到老。

“不要生气了,难道你没看到我已经向你低头了吗?”女子内心泛出求饶的信号,期望男子能够早日接收到,结束与她的冷战。

轻松、俏皮的爱情跃然纸上,一如这诗名让人会心一笑。

也许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这样一个不能爱不能恨又不能忘的“狡童”吧!那就好好珍惜,留着这珍贵的情感。

注释:

(1)狡童:小滑头,据胡承珙《后笺》:“姣,狡,佼三字古通”。

(2)维:因为。

(3)息:安稳入睡。

刚刚好,看到你幸福的样子

——(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⑴。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2)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3),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4)以赠之。知子之顺之(5),杂佩以问之(6)。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郑风 女曰鸡鸣》

黎明时分,微弱的晨光从窗棂透进来,一个翻身,睡眼朦胧之际,看到心爱的人就躺在身边熟睡。这样的感觉,是别样温馨的吧。能够在此时,守着心爱的人,一起沉入梦乡,再甜甜的睡去,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骑马坐轿,不如黎明睡觉”,冒昧的猜测,这种说法一定是由男人们打造的。

她明知道他最爱在黎明破晓前睡意阑珊,也知道幸福得靠勤劳来创造。但是,在那个男主外女主内的年代,纵有千般不舍,纵然也喜欢看着他在枕边安睡,看着他熟睡的脸庞,内心就十分安稳。可是,她还得唤醒他。

庶民的爱情有时候和面包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你说你不爱虚荣,不要花前月下,只要可以和他在一起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你都愿意忍受。

可是,作为一个曾经许诺要给你幸福的男子,他又怎堪接受你如此的付出。爱情的物质基础,换个角度也是如此。作为夫妻,必须担当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她也必须忍着心疼把他唤醒。

她轻声唤他起床,他知道黎明是在鸡鸣后慢慢散开的,梦呓似的说“哪有啊,你看窗外的星星还亮得很呢。”他也极力地想睁开眼,瞬间又被困意打败,转身继续睡去。她有点不高兴了,“你快起来嘛,一个人还等着猎取点吃的呢。”看还是不起效,她转而用撒娇的口吻来,“你看外面的鸟儿飞来飞去,赶紧去射点野鸭和鸿雁来,我给你做成美味好不好。然后,咱们喝点小酒,由此,咱们夫妻俩是不羡鸳鸯不羡仙了。

话说到这份上,哪一个铁石心肠的男子忍心拒绝这份温柔呢,纵使再困再累,也会奋然而起,为心爱的人,努力拼搏。

诗人在这里显出了独到之处,他没有写男子的反应,也没有描述男子的心理。他采取了留白。不做具体交代,让读者自己去感受。

留白是最高超的技艺,至于那名男子是否立即起身,我们不得而知,也不必揣测。然而,“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一句将两人的关系舒缓展开。

没有君主美人的轰轰烈烈,也没有相逢即是离别的背弃,当然也丢弃了元稹的“贫贱夫妻百事哀”。

世人都道贫穷是打败爱情的最大武器,似乎,因为穷困,爱情就会注定了营养不良。可是,在这首诗中,却丝毫看不到爱情枯萎的影子。想来这对夫妻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不然男子为何还要在黎明之初,就要起早去工作呢?看到丈夫每日辛苦劳作,妻子心中也是不忍。但为了家庭的建设,她也只得每日天亮之际,叫醒枕边的丈夫,轻声软语告诉他,该起床了。这幅场景,闭眼想象,多么贴人心窝。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这样的和谐美满,还在继续铺展。诗人禁不住在这里流露出羡慕来。拿琴瑟喻之,言岁月静好,图个现世安稳,爱如细雨,润物无声。

不过,那个男子确是男子中的伟丈夫。人间玩家灯火处,男子负心的数不胜数,但是他却感恩这唯一的牵手。

诗中男子的爱,这一生只一次,便是给了现在的妻子,他一次掏出全部。在他眼里,她来到他家,嫁给他,已是满心欢喜;而她是贴心之至,嘘寒问暖,他此生何求。所以,自己努力挣钱养家,还偷偷地给她买玉佩。玉配美人最合适不过,她永远是他眼中最美的女子。也许,当初接迎嫁娶时欠了她,也许曾许她荣华。但是,现在一切都不重要。他只是拿日子来认真地过,于无心处显有心。

反倒是现在,许多爱情都被物质锁住,你侬我侬,却在很多时候,浓不过现实的“铜臭”。想起,古人在几千年前的日子,反觉得那时真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再别无他心,酸甜苦辣都品出幸福的味道来。也许有时候,不是我们拥有太少,反是拥有过多,而忘记好好珍惜。

爱情原本就是如此简单。男子需要女子那一低头的温柔,只要你安安静静地仰视他,毋庸要求,他便会为你的喜怒倾其所有。而女人,只要你对她始终如初,她就会愿意为你画地为牢,将一生交付。男子和女子始终就是这样对待彼此的,感情质朴如明镜,看不出一丝暗纹。但也不乏耳边“与子偕老”的蜜语,甜情蜜意从心门滑至唇边,多么睿智的女子!

这样的感情最适合那乡间茅屋床榻边,这样的感情也最适合那双至真之人。

不过,最美的情感,有过也就足够。求之不得,遇之则惜!

注释:

(1)昧旦:天色将明未明之际。

(2)弋(yí贻):用生丝做绳,系在箭上射鸟。

(3)御:用,弹奏。

(4)杂佩:古人佩饰,上系珠、玉等,质料和形状不一,故称杂佩。

(5)顺:柔顺。

(6)问:赠送。

幸福到完满

——(鹊巢)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维(1)鹊(2)有巢,维鸠(3)居之;之子于归(4),百(5)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6)之;之子于归,百两将(7)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8)之;之子于归,百两成(9)之。

《召南 鹊巢》

这是《召南》的第一首,开篇就铺开了一袭华丽的婚宴。

维,是发语词,没有实在的意义,用于引起下文。在这首诗里,引出了“鸠占鹊巢”这一美好的事情。

需要说明的是,“鸠占鹊巢”最初并没有如今的贬义色彩。有巢,就是有了居室,有了安置爱情的小窝,所以嫁娶已是水到渠成的美事。

整体上看看,“居”“方”“盈”从量上展现了婚礼的进程,映入眼帘的是新娘首先来到男方家里,渐渐地很多人占满了新房,说明陪嫁的人很多,也间接交代了这是贵族的婚礼。而“御”“将”“成”对应的是迎、送、成礼,是婚礼的进程在时间上的推进。

三个典型的场面,让热闹喜庆的氛围,像海浪一样泛开。

这是一首让人感到幸福而完满的诗歌。看不到男女主人公走进婚姻的前奏,直接让人感受婚礼场面。那种一群人到狂欢,总让人想看看新娘子的娇容。但是,“之子于归”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归程,新娘前方的路闪着奢华的迷茫。

在那个久远到男欢女爱都带着怀旧色的年代里,所有的欢心也都带着纯粹的色调,她奔上征程,车辆拥挤着,在亲人的祝福里为了一个未曾谋面的人义无反顾。这是一种蒙昧的勇敢,也是一种释怀的赌注,成与败都在掌心的纹理里。

“百两御之”时,她还在闺房里“犹抱琵琶半遮面”,只知道他来了,她要跟随一辈子的人已经踏进了她的生命。他身后,迎亲的车辆把她的视线遮盖,投给她高贵的光泽。她嫣然一笑,静悄悄地,心花就绽放了,略带着羞涩和憧憬。

走到她身边时,他没有过多的停留,他是来迎亲的,礼节和仪式得例行常规。所有幸福的想象也只好跟随时间拨开。直到,“百两成之”,揭开她的盖头,他才看到这个如若灼灼如桃的女子。

她也才看到,多少年的少女之梦,落定在眼前这个俊俏儒雅的俊杰身上。反复出现的“之子于归”,这个心灵深处的呼唤,在最合适的年纪得到了最高程度的兑现。

奇怪的是,整首诗里没有关于男女主角外貌的直接描写,新娘和新郎的出场淹没在婚礼的进程里,让人忍不住猜测此诗的作者。

倘若作者是第三个人,他的视点应在婚礼的排场上,车辆浩浩荡荡地掀起的尘土,他在尘土飞扬里好不羡慕,心里或许会下决心也要用这样的阵势赢取心中的她;如果是新郎自己做的这首诗的话,他必定是个温柔男子,在苦苦追求之后,“宛在水中央”的美人,终于归于自己,他把心情都烘托在诗中的画面里,为爱付出的努力,也是为爱筑巢,所以每一步他都是用心在靠近幸福。

还有一种情况是,这是新娘对自己婚礼的回忆。果真如此的话,能在婚后如此甜蜜地回忆自己的婚礼,这个女子一定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了。那么,婚姻中所谓的“围城”对她来说是虚设,是不存在的。她是一个能享受婚姻之乐的女人。

她应该是个风华绝代的女人吧。在没有走进男性之前也许她对如何经营婚姻已熟稔于心,她对爱的憧憬里有“之子于归”的感情冲动,还有她没有说出的对于婚姻的理性思考。

当然,适合其实,就已足够。人的幸福,是来自内心的认可。在那个时代里,她以那样的形式,获得了她要的幸福。

当然,关于婚姻,这首诗也涵盖了门当户对的思考。起篇是“维鹊有巢”,按照今天的话说,就是已经了有了房子,这是男方的物质基础,而女子这一方也有很多陪嫁的人。

所以,物质基础的门当户对是这首诗里暗藏的一种婚姻理念。但是,心理上的门当户对表现得就更明显了。

“之子于归”反复的出现,是种热烈直白的情感,不亚于“明天我要嫁给你”的欢唱。心里对某人的渴望,让豪奢的场面,成了这火热心情的陪衬。欢喜心情的表达,让长篇的海誓山盟瞬间失色。

后来,人们赋予“鸠占鹊巢”以贬义的色彩,但喜鹊作为吉祥福瑞的意义却保留了下来。再后来,喜鹊为了让有情人得以相见用身体搭建的鹊桥,让爱情神圣到无以复加。也许,“鹊”为爱而生,亦让与之有关的事物,是人们承载幸福的容器。

《毛诗序》里这样说:“《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鳲鸠乃可以配焉。”

可以看出,这里鸠成了德的化身,让单纯的爱承担了道德教化的责任。但,这并不影响,有情人穿过历史的解说寻到人们最初的心动。“女生愿有家,男生愿有室。奈何百年事,争此一朝饰。”男婚女嫁,不过是人们对有限生命的珍视,及时的付出和感受爱而已。

这首诗歌以平浅的言语来写成婚的过程,毫无矫饰,但却丝毫无法掩盖这对新人单纯而热烈的爱,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当然,时过境迁,人们对于爱情的理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不论如何,爱情延伸进幸福的本质还是始终不变的。

站于时光的彼岸,看着诗中的女子,披挂着柔软的出嫁衣物,面带美好的笑容,淡淡的绽放女子的幸福。

这样的幸福,真是完满到了极致。

注释:

(1)维:发语词。

(2)鹊:喜鹊。有巢:比兴男子已造家室。

(3)鸠:一说鳲鸠(布谷鸟),自己不筑巢,居鹊的巢。贵州民间传说斑鸠不筑巢,居其他鸟类筑的巢。

(4)归:嫁。

(5)百:虚数,指数量多。两:同辆。御(yà亚):同“迓”,迎接。

(6)方:并,比,此指占居。

(7)将(jiāng江):送。

(8)盈:满。此指陪嫁的人很多。

(9)成:迎送成礼,此指结婚礼成。

你我间戏谑的爱情

——(终风)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终风且暴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⑵,中心是悼⑶。

终风且霾⑷,惠然肯来⑸,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邶风·终风》

诗共四章,以女子的口吻,写到她的丈夫对她的态度总是不够尊重,为此她很苦恼。可是丈夫离去之后,她又开始想念,担心丈夫不再回来,她不再怨恨丈夫,反而是日夜思念,希望丈夫有朝一日能够重新回到她的身边。

既恨又恋,既知无望又难以割舍的情绪,一波一波地荡漾开来。这本是一位普通妇人被丈夫玩弄嘲笑后遭弃的诗,应该是出自民间的歌谣,但却被评论家,贴上了庄姜的标签。在《毛诗序》中,说:“《终风》,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暴,见侮慢而不能正也。”被认为这是庄姜受到了庄公宠妾之子州吁的欺侮而作的诉苦诗。

朱熹虽然未提的详细,但他也认为,这是庄姜的诉苦之作,他在《诗集传》中写道:“庄公之为人狂荡暴疾,庄姜盖不忍斥言之,故但以终风且暴为比。”

庄姜嫁的不幸,后人皆知。但凡是牵扯到弃妇或是婚姻不幸的诗歌,都说和庄姜有点关系,认为这首诗是庄姜抒发自己内心的不满。但这种说法并无真实的史料依据。故而,这首诗歌,多半还是普通女子所作,她性格强势,不忍在丈夫的戏谑下度日,觉得自己得不到在婚姻中应有的尊重和安全感。

开篇从男子调戏女子的态度写开,“谑浪笑敖”,《鲁诗》曰:“谑,戏谑也。浪,意萌也。笑,心乐也。敖,意舒也。”将女子丈夫的纵情粗暴写了个淋漓尽致。

男子对女子,不过是欢娱之心,总是用一种让女子感到男子用一种很不安全的态度来对待她,让女子不堪忍受。

“中心是悼”,女子和男子在一起的时间里,大部分时候,内心都是惊恐烦恼的,单单是品读第一章的话,很难读出女子这番的烦恼是为何而生。但如果联系下文,就可知道,女子是担心男子随时会离她而去。想来,女子是很爱男子的,不然也不会对男子有诸多不满,但依然还要留在男子身边,任他戏谑。

多情而喜欢调情的男人总会让人联想起金庸《鹿鼎记》中那个不学无术,却还算是有情有义的小混混韦小宝。

韦小宝从小混迹烟花巷中,见惯了男人的逢场作戏,见惯了女人的阿谀奉承,见惯了男女间相互的欺骗和玩弄。。在这样虚假而没有真情的环境下长大,韦小宝自然对爱情一词的理解,自是与众不同。

进入江湖,韦小宝一向奉行的是但凡美女,统统拿下的准则。从青梅竹马的双儿,到冷艳少语的阿柯,韦小宝的“太太团”足够壮大,细数这些女人,无一不是被韦小宝戏谑着收入后院。

如若她们也同《终风》中的这位女子一样,对男子的调戏看作是不认真,不可理喻之事,只怕韦小宝也得不到那么多女人的青睐。

实际上,男人和女人对爱情的理解不同。男人爱女人,不求一心一意,但求情真意切。女人爱男人,不求浪漫富足,只求能平平安安,相守到老。

所以,诗中的这名女子,她并不爱男子的那些小举动,她只希望能够和男子平平淡淡生活在一起,让她每日安心入睡便可。但是,就是这小小的心愿,男子也不愿意满足她。“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第二篇便写道男子离去,女子陷入思念之中,无法自拔。

在狂风暴雨且阴霾昏暗的时间,当所有的忙碌都告一段落,终于可以坐下来歇息的时候,思念再一次不可遏制地涌上心头。

想到昔日的爱人,女子就忍不住再次展开埋怨。他的性子多像这天气,一时天晴一时雨,让人捉摸不透,难以相处。但话虽如此,女子还是无法停止对男子的想念,就是不知道,远在他方的男子,是否能够体会到这种绵延的想念。

所以,也就有了接下来的感慨“寤言不寐,愿言则嚏。”希望他能够不停地打喷嚏,这样,他也许就会猜到是我在想他了吧。女子独自一人单纯而简单地在夜晚空荡荡的房间中想象着,她一厢情愿的想象着男人此刻,也会像她思念男人一样,思念自己的。

这是个聪明并十分自爱的女子。她在这首诗歌中,极少提及自己对男子的思念,顶多说一句淡入白水的“悠悠我思”。通篇都是在说男子的脾气是如何的坏,对自己是如何的不关心,其实这一切之下,所隐埋的都是自己对男子的思念。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女子此时的心情就像这暴戾的天气一样,飞沙走石,不得安宁。

对于古时的男子来说,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所以,那时男人对待爱情的态度,应当是没有女子这样认真的。所以,男子对于爱情,更多是一种消遣的态度,可是女子不同,古时女子嫁夫从夫,所以,婚姻是她们的唯一,她们要把握好这唯一,不然一个不小心,就会一无所有。

所以诗中女子才总是在婚姻中这样的患得患失。

可也就是在这患得患失中,终于让男子不再耐烦,女子惶惶不安的态度,让男子觉得不可理喻。他享受不到一个丈夫应该享受到的待遇,反而要每日遭受女子的猜测和职责,得不到应有的服侍。

所以,男子将女子冷落在家中,独自外出寻欢。女子日日难过,夜夜啜泣。

男子到底还会不会回来和她继续生活?还会不会和她再续前缘,牵手到白头?这些问题,女子只能自问,女子每日在这样的疑问中度日,惴惴不安。她的心就好像是悬浮在真空中的一粒尘埃,不能呼吸,不能落地。

注释:

⑴终:一说终日,一说既。暴:疾风。

⑵谑浪笑敖:戏谑。谑,调戏。浪,放荡。敖,放纵。

⑶中心:心中。悼:伤心害怕。

⑷霾(mái埋):阴霾。空气中悬浮着的大量烟尘所形成的混浊现象。

⑸惠:顺。

同类推荐
  • 老舍与都市文化

    老舍与都市文化

    本书是2011年10月中国老舍研究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此次会议聚集了关纪新、吴小美、舒乙、舒济、杨剑龙等老舍研究界的知名学者,探讨了老舍与北京、青岛、济南、大理等各城市之间的密切关系,拓展了老舍研究的视阈,推动了老舍研究的发展。本书所选论文从不同角度对老舍与都市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不同城市文化在老舍作品中的呈现与特点,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野与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范例作用。
  • 送别

    送别

    《送别》是一本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李叔同先生在封建时期、民国时期及抗战时期的不同作品以及李叔同先生本人对绘画、书法、篆刻的认识,并提出相关的学习方法。其作品主要包括诗词,如《春风》、《醉夜》、《无题》等;谱曲如《送别》、《祖国歌》;文赋如《悲智颂》、《李卓吾像赞》等,表现了这位大师出尘脱俗的艺术魅力。“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先生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
  • 战争童谣

    战争童谣

    年轻士兵最后一眼看到的一定是那株针茅草。雪白的绒羽在阳光下闪闪烁烁,晶莹而寒冷,如同一股银色的火苗一串串升向天空。年轻士兵当时就躺在它的下面。粗糙的叶梢轻轻舔着他的脸,银火苗溅落的星星点点装满了他眼中的全部世界……
  • 萧红精品选

    萧红精品选

    萧红被誉为上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她是一位极具悲天悯人的忧郁情怀的作家,她作品中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可滑独树一帜。萧红把传统文学中最高雅的部分——诗、“文”(散文)与小说实现了新的对接,使中国现代小说走上散文化的道路,造就了现代文学中最具生命力的内容。
  • 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

    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

    从激情澎湃的诗人到深刻睿智的学者,从当初宏观体系的建构(“新的美学原则”、“变异论”、“错位说”等)到今天微观部件的磨洗(“如是说”、“挑剔文坛”等),孙绍振的每一步都在创造。《挑剔文坛》便是其十多年来执着于建构理论大厦之余的一些“微雕”。书分二辑:“挑剔文坛”和“文苑探幽”。无论是“挑剔”还是“探幽”,无不体现着作者对艺术奥秘的深刻体悟,无不呈示着作者对艺术创造力的深刻同情。
热门推荐
  • 遮天之日耀天下

    遮天之日耀天下

    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故事.
  • 古鼎修仙

    古鼎修仙

    为替父母报仇,少年殇青毅然踏上修真路,因缘际会拜易老为师,古城秘境中重生地球,且看他凭父母遗留古鼎登上地球巅峰,待重回修真界,历尽万难,扬名天下……
  • 高中死亡记录

    高中死亡记录

    再回望,世界已然变了颜色。再回首,罪恶已经在我左右。在血与罪之中求取那最后被拯救的期望。在火与罚之中赢得那获得生存的道路。明明早已决意独自踏上生死之旅。你却依然紧握我的双手。只因你的思念起源于我的愿望。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王俊凯之美人鱼的爱恋

    王俊凯之美人鱼的爱恋

    这是《再见!美人鱼》电影的后传。写余子萧和高宏泰后传故事。但主人公不是他们,而是王俊凯和。。。大家也知道,这是一部明星文,你们要是不喜欢就不要看,就不要动。
  • 神秘天葬场

    神秘天葬场

    神秘天葬场,场中神秘人,竟是来自于,末骨时代之人。
  • 王艮杂著

    王艮杂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痴情王妃

    痴情王妃

    她是景国第一才女,知书达理,容貌倾城,朝中老臣温丞相之女温清欢:他是玩世不恭,花心无比的景国王爷摄政王墨涵轩。他们的大婚到底是旷世绝恋,还是阴谋围绕?
  • 忘不掉的青春

    忘不掉的青春

    我想把我的故事与您分享,岁月如梭,现在的我们是否依然相信爱情,爱一个人,很难,忘掉一个爱的人,更难。准备好聆听我的故事了吗?
  • 守你百岁无忧:皇后吉祥

    守你百岁无忧:皇后吉祥

    烽火正起,叛军入侵,与最心爱的宠妃联手夺命,废后挺身而出。重生后他发誓要宠她入骨,做低伏小,屈尊降贵,一点点把心暖回来。娘娘寒心似铁,只做臣子不做妻。是小白兔化身大灰狼,还是傲娇妻驯服小野兽。谁是谁的毒,谁是谁的殇,谁是谁心头的朱沙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