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41100000004

第4章 人的本性(3)

天地万物之间,莫不表明了这种永恒的“轮回”。尤其是人类社会。在人类社会中,从道德观点看,是非常卑鄙和自私的;从理智观点看,是非常愚钝和无能的。然而,在人类社会中也会间歇性地出现一种“轮回”,它总是给人带来一种意外的惊喜。它们不会转瞬即逝,而是像一道划破万簌俱寂的漫漫长夜的曙光,照亮我们阴暗的心灵。我们应当把它们当作一种保证,即正是这种永恒的“轮回”蕴涵着一种善的救赎的原则;这一原则有力量冲破阻碍,慰藉我们的心灵,并去解放整个世界。

人的性格

按语:

性格由两种要素组成:一种是生命意志本身;另一种是约束力。生命是性格的具体表现,性格所经历的变化,只是生命过程所赋予的自我认知的一种结果。在生命过程的影响下,它绝不会发生任何变化。

一个人是不可变更的,他的道德性格也必将绝对地伴随他整个生命旅程。既然你接受了某个角色,那么你务必演好这个角色,不能与所演角色的人物性格产生丝毫的差异。宗教也好,哲学也罢,或者经验都不能对你产生丝毫影响。于是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人所扮演的这场戏中,既然所有的情节都是事先决定的不可更改的,那么它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呢?

正是这种扮演,才让一个人对自己有所了解,才明白他所寻求的是什么以及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换句话说,他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事实上他也就是什么样的人。这样一种认识必须从外界才能获得。生命在于人,或者说,生命在于意志,惟有凭借生命,一个人才能展示他是什么,并且凭借这个展示,他在事实上才能获得自己的全部存在。生命是性格的具体表现,性格所经历的变化,只是生命过程所赋予的自我认知的一种结果。生命是一面镜子,人照镜子不是为了看到自己的影像,而是为了能够通过这种反映逐步了解自己。性格决定着我们的生命,这种决定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但是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这样的话语只在一定限度上才是正确的,从表面上看,我们的命运似乎完全是由外界决定的,但是,只要我们回首往事,就会发现,生命的种种变化仅仅是因我们的性格所致。

不单人的生命,还包括人的理智,都具有一种明确、清晰的性格,只是人的理智主要是用于理论方面的事情。然而,并非每个人都具有这样的智性的性格,只有天才才具备这种绝对的、超越概念的个性,这种个性构成了天才的内在本质。人的智性性格是主题,人的一切作品都是这个主题的不同变体。

只要我们理解性格的本性,就会明白性格是高于并超越于时间的,在生命过程的影响下,它绝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但是,尽管性格依然故我,始终如一,但它还是需要在时间中外化自己,把自身具有的许多特点表现出来。这在于,性格是由两种因素构成的,一种是生命意志本身;另一种是约束力。人一开始往往都热衷于欲望的满足,但是,等到年华老去,人到黄昏,便会渐渐明白,生命只是一种虚无飘渺的东西,生命的愉悦中包含着许多阴险可怖的事情。然后,根据经验来观察,在人的生命中,改邪归正,弃恶从善,几乎没有可能。每个人的天性中,既有非常善良、仁慈的一面,也有极为邪恶、歹毒的一面;至于他在实际中显现出哪一面,就要视情况而定。

因此,我们具有两种不同的,或者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对待世界的方式。一种方式是用善良仁慈的一面去对待世界,它把一切生灵都看成是与我们同一的,所以在注视它们时,总是从内心唤起几丝怜悯、几份爱心。另一种用邪恶、歹毒的一面去看待一切生灵,它把一切生灵都看成是陌生的,外在于我们,不同于我们的。我们对它们除了嫉妒、仇恨、漠视之外,再没有其他感情;要是看到它们受罪,更是倍感高兴。

假若,一个人非常想干坏事又压抑住了自己,那么阻止他行动的因素可能有下列几种:(1)害怕被报复或者遭受惩罚;(2)崇拜迷信,害怕将来遭到报应;(3)出于同情;(4)担心名声受辱;(5)出于正义感,这是与诚实、名誉等优良品质客观地联系在一起的;它还伴有一种坚定维护它们的神圣使命感,因而当某些巨大而又不正当的利益挡在他面前时,他总能轻蔑地拒绝这些利益的诱惑,并宣称自己是一个高尚的人。

做一件善事——在每件善事中——个人自身利益表面上是退居他人利益之后的,无外乎有下面几种动机:(1)潜在地以自我利益为根据;(2)迷信,希望自我利益在来世得到奖赏;(3)怜悯;(4)想予以援手,为人排忧解难,它遵循这一准则;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希望维护这一准则,可以预料,总有一天我们自己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一个人在实际行动中若仅仅是出于某种动机而行动,这是绝不可能的。倘使一个人用这一类措辞来掩饰自己时,实际上他脱离不了前面所描述的四种动机之一的影响。在这些动机当中,白痴也知道,只有怜悯才最为真实也最为真诚。

善与恶应用于性格,仅仅存在一个选择问题;就绝对意义而言,善与恶之间没有任何差别。如果有,也只是在一个问题上,是使自己的利益从属于他人的利益,还是根本不让自己吃亏。倘若一个人想在其间保持中立,那么他就是公正的。然而,绝大多数人在利益问题上,是只顾自己而不顾及他人的。

性格上善与恶的根源所在,从我们所掌握的知识而言,恶的性格在思考外部世界,尤其是外部世界中的生物时,它总是伴随着一种固执的情感:不是我,那不是我,不是我。在这一点,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都极为相似。

善的性格也伴随着一种思想,与恶的性格相反,它不断充斥一种固执的情感:那是我,是我,就是我。由此会产生一种拯救天下苍生的激情,一种仁爱之心;与此同时,欢乐、自信、宁静的感觉也会溢满心田。与此相反的心情,则是与恶的性格联系在一起。

不管怎样,这种差别只是现象。但是,这种现象的差别是根本性的。如今,我们明白了一切难题的症结:意志,作为自在之物,是同一的,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它自我同一,并在自身的一切外化或展现中保持自我一致。那么,为何在此种性格和彼种性格之间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差异呢?一方面,是邪恶的、残暴的、狠毒的性格;另一方面,是仁慈、宽厚、善良的性格,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甚至是强大的差别。

现在,让我们回到理智与意志的关系上来,这是惟一一种可能的解释。不管怎样,人的理智和性格的善良之间,绝不可能有任何直接而明显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在两种理智之间做出区别:知性是根据充足理由来把握事物的关系;知觉则是类似天才的官能;它常直接行动,独立于充足理由律,并且超越于个体化原则。后者是思考把握理念的官能,它在行动中不得不具有道德性。道德的差异性只是直接地根源于意志。并且,道德品格并不高于或超越于时间,因为惟有在个体中,理智和意志才能结合起来。然而,意志是高于和超越于时间的,它是永恒的,并且,性格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换句话说,它根源于同一种永恒性之中,因而,除了先验的解释之外,对于性格没有别的解释。

道德本能

按语:

在一个极有德性的人身上,良知活动频繁不断,以致它从未沉默不语,良知绝不允许他完全被情欲所惊。

本能是一种先天给定的行动规则。一个人出于本能的行为往往不同于任何其他行为。在出于本能的行为中,关于行为对象的认识跟随于行为其后。我们有可能对行为所指的对象一无所知,然这种无知对于达到它是必要的。另外,倘若某行为是出自理智或理性的运用,那么,认识本身是为了完成一个预定目标而谋划的。所以,正是这种依据理性规则的行为可能失去其目标,而本能则是万分可靠的。

至于本能的先天性特征,柏拉图在《斐利布篇》有过这样的观点。柏拉图认为,本能是一个人对其一生中从未经历过的某种事物的回忆;相同的说法在《斐多篇》和其他地方还有。他并没有用其他的语言来表达所有经验中的先天性因素。

于是,存在着三种先天性事物:

(1)理论理性,使一切经验成为可能的条件。

(2)本能,某种对象借以促使感性生活被获得的规则,这种生活于人是未知的。

(3)道德律,借此可产生一种行为,而无需任何对象。

因此,理智的或理性的行为由规则设计产生,当对象被认识时,规则与对象一致。本能的行为遵循无需认识行为对象的规则。通过这一规则导致的道德行为没有任何对象。

理论理性是某类规则的集合体,与之一致,我的全部认识——即整个经验世界——必然产生。与此相同,本能也是某类规则的集合体,与之相一致,则我的所有行为必然产生。所以,将天性称为实践理性可能最为恰当,就好像理论理性——它决定着全部保险的必然一样。

此外,所谓道德律,仅仅是良知的一个方面,这一方面是从本能的观点来陈述的。良知是某种存在于全部理性;或者说全部经验之外的东西,不管是实践理性还是理论理性,都和它没有丝毫干系;当同一个体的理性和良知发生矛盾时,此时,道德律凭借理智与善良意识的某种联系,使个体在二者之间进行抉择。

在良知和理论的冲突中,倘若个体判定理性获胜,即使是理论理性,他也会成为一个目光短浅、卖弄学问的庸人;如果是实践理性,他便会成为一个恶棍。

倘若个体判定良知获胜,我们则无法对他作出进一步明确断言,我们无法言说良知,除了以否定的形式。

这就向我们表明了,理性是怎样遭到阻碍和遮蔽的,理论理性是如何遭到压制,而天才却深得厚爱,实践理性是怎样遭压抑,而德性却倍受推崇。原来,良知既非实践的,也不是理论的;因为无论是实践或是理论只不过都是适用理性的不同特征。

在行为的道德中,不主张理性和自我的要求。不但如此,正好相反,纯粹意志一旦表现出来,事情也就此结束。

事实上,低等动物并没道德自由。这并不是因为它们没有显示出良知的痕迹,或者说没有出现其他类似物。而在我们身上,这些早已是被证明的。雅各布·波鉴说:“每一个动物都具有一种不可毁灭的力量,世界精神将之引入自身之中,在上帝的最后审判日里,对抗最终的分离。”所以,我们不能把低等动物看作是自由的,不能这样做的理由在于,它们缺少一种机能,这种机能完全服从于最高阶段的良知——理性。

倘若埋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私欲和情欲被唤醒,那么,我们就和低等动物一般无二,在瞬间,我们就会勃然大怒、欲壑难填。此时此刻,良知和知性也沉默不语,置后果于不顾了。但是,就我们而言,即使在情欲侵占我们全部意识的那一刻,理性也迫使我们自省。它使我们每个人的个性得以清晰显现,因此,我们有能力依准则行事。低等动物刚好缺乏这种能力,它完全被体内居支配地位的欲望所左右,并且,其行为只有借其他欲望才能停止。人,倘若像低等动物那样任由自己被瞬间的情欲所左右,那他也就是一个无理性的人。

到此,论述了作为道德起源的理性,使我们能够成为恶棍的,也只是理性,低等动物做不到这点。促使我们做出罪恶决定的,是理性,并且,当挑起罪恶事端的原因被消除时,理性仍不改其决定。虽然,在我们有机会执行决定的那一刻,良知可能以仁慈或爱的化身显现,但在理性的压力下,在某种罪恶的准则的驱使下,最后与良知背道而驰。歌德说:“一个人若要运用他的理性,目的在于成为一个比野兽更具兽性的人。”

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想到在低等动物身上,发现理性的丁点苗头,总会万分惊奇。这种惊奇并不是因为它们表示的善意和慈爱所激发——我们认出了某种不同于理性的东西,而是由它们的某种行为引起;此种行为不受瞬间情欲的支配,却被一种预先做出并保持下来的决定所左右。

我们完全相信,在一个极有德性的人身上,良知活动会频繁不断,良知从不沉默不语,它绝不允许他完全被情欲所困。正因有这样的觉悟,他不通过理性的中介而受道德规则和道德原则的间接指导,他是直接控制一种行为的主体。这就是一个理解力和理性能力都很差的人,却凭借高度的道德意识而成为杰出人物的缘故。耶稣说:“谦虚之人有福。”雅各布·波墨也说:“能平静地坚持自身意志的人将是世界上最高贵、最富有的人,他们如同子宫中的胎儿,只受孕育和降生他们的内在原则的引导和支配。”

人有什么

按语:

财富犹如海水,喝得愈多,愈是口渴。人有什么,通常因人而异,但绝对相同的需要便是满足自然必然的需要,这一点,无论贫富皆不例外。

伊壁鸠鲁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三类:第一类需要是自然必然的需要,如食物和衣着。第二类需要是自然的但并不是必然的需要,如某些感官的满足。第三类需要是既非自然又非必然的需要,如对奢侈、挥霍、炫耀以及光彩的渴望。

同类推荐
  • 狼道全集(社科精品书)

    狼道全集(社科精品书)

    狼的生存,就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强地创造生存空间;狼的团体,就是在充满争斗的对手中组织强大的团队力量;狼的智慧,就是在强者之列不断竞争、超越。狼道,实际上就是今天的优秀者、成功者可贵的人道,是那些敢于向命运挑战,永不服输,安身立命者不可或缺的人道,也是我们在竞争中立于不败的人道!没有其他动物能像狼一样让人敬佩,值得学习。狼性文化,顾名思义,是一种带有野性的拼博和竞争精神。本书从多方面对狼道、人道进行诠释,既是一本个人生存的智慧之书,又是一本关于团队管理之书,更是一本企业发展应奉行的准则之书,你可以从其中找到你最需要的精神力量。
  • 年轻人成功的资本

    年轻人成功的资本

    本书内容包括:一生的资本、高贵的个性、伟大的励志书、思考与成功等四卷。
  • 放下就能过得更轻松

    放下就能过得更轻松

    用清净之心看世间,世间即清净;用解脱之心看世间,心即解脱。人情变化无常,世路崎岖不平,以出世的心,面对入世的事,才能解脱自在。佛学中有不胜枚举的充满智慧的故事,这些故事读起来,或让人警醒,或给人以启迪。《放下就能过得更轻松》从觉悟、放下、欲望、改变、行善、平常心、随缘等七个方面,对佛家智慧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常常感悟佛学中的智慧故事,不但能对佛学有所了解,更能增长智慧——人生的大智慧。《放下就能过得更轻松》由刘艺绫编著。
  • 工作的成就

    工作的成就

    本套书系故事精彩,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时文选粹

    中华青少年成长必读集萃:时文选粹

    漫漫人生寻寻觅觅,可有亳端蕴秀使你怦然心动?悠悠岁月走走停停,何处暗香袭来让我心有灵犀?与你一起,谛听时代的足音,追寻生命的履迹,发现社会的真实,感受文字的魅力。精选的时文为你采撷一路芬芳,在感悟和思索中伴你成长。
热门推荐
  • 我的鬼帝大人

    我的鬼帝大人

    我天生朱砂之命,亲生父亲心心念念想我死。有人预言:我活不过二十岁!我不相信。直到后来我被一个诡异的男人缠上了......
  • 武动记

    武动记

    时代……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值得珍藏的东西。眼下的时代,由人类和类似于魔法的能量所支配。我完全可以做一个局外人,却偏偏落入局中。我本是一个安稳的武术家,却卷入了一场‘畸形’般的纷争。“那么……什么是你的使命?”“使命嘛?要那东西有什么用?只要豁出去就好了。”
  • 子弟

    子弟

    都说:“长安那个屈家小侯爷,天底下没几个不知道的,天生一副好相貌,待人又谦和,便是城门口的花子也能挨着说上几句,半点架子也没有,一张舌灿莲花的嘴,就连城西说书的张瞎子都自愧弗如,你说说,这么个人,怎么就疯了?”好好的小侯爷不当,跑去打什么仗,不是疯了还能是什么?
  • 逼上花轿入深宫:错爱冷血帝君

    逼上花轿入深宫:错爱冷血帝君

    男人,即便你是全天下最骄傲的皇家人又如何,我要让你爱上我,然后万劫不复……
  • 女秦王

    女秦王

    她被逼无奈女扮男装,久经沙场立下悍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即日回京又被自家父皇赐婚,被迫无奈同意缔结。她是宰相之女,从小暗恋晋王林曜,因赐婚与秦王,在洞房当日跳河自杀。因此百姓相传秦王那是克妻之体,导致秦王长年无人说媒,自己也乐在于此。
  • 精灵王妃:王爷消消气

    精灵王妃:王爷消消气

    第一次写小说,写得不好多多提醒哈··“男神男神,你看我这次画的好看吗?”花音音举着苏瑾墨衣袍,上面画着几串糖葫芦,“...........”苏瑾墨忍了:“不错”花音音高兴的挥着小翅膀飞走了,晚膳时,“男神男神,我把花园水池里的鱼都捞出来了换成乌龟了,你快看看好不好看”苏瑾墨额头的青筋跳动着说:“无碍,你喜欢就好,”次日,“男神你看有猴子”花音音举着一面镜子来到男神前,男神怒了,拎着她的小翅膀去面壁思过“男神我错了”
  • 玄神情道

    玄神情道

    留世寻找千年的情,看穿人情冷漠,感受道法自然。他神秘的身份引起众多美女感兴趣,经常不在学校,神神秘秘的他一次又一次暗地里创造奇迹,为他爱人的和爱他的人守护地球,然而没有任何凡人知道高贵无比的械神居然是一个生活在普通高中的差生……
  • 异界脱变

    异界脱变

    一个字可封天,一件器可镇世,一株草可伐仙。这是一个充满战与乱的年代,切看我如何逆世伐天……
  • 夜夜贪欢:BOSS老公求上位

    夜夜贪欢:BOSS老公求上位

    他们的开始就像一场闹剧,被指定的新娘落跑了,她光荣的被拿去凑数……拜托,你好歹也是钻石王老五啊喂!就这么随便拉一个人当你的新娘,这样真的好吗?她的婚后生活过的那叫一个暗无天日,日月无光……“我想离婚了,怎么办?再这样下去,我会死在床上的。”被扑倒的某女,一脸可怜的望着这个男人。“怎么会呢?老婆。”某人勾唇一笑。“……”
  • 木偶系列

    木偶系列

    温馨(误)。并不恐怖的恐怖小说,纯属练笔之作,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