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49900000029

第29章 王勃少年的故事(1)

王勃,字子安,出生于公元650年,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我国唐代初期很有建树的著名诗人。他虽然只活了二十五岁,却创作了大量诗作,收于《王子安集》,计十六卷。与当时的诗作大家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少年时期聪敏多智,勤奋好学,满腹经纶,才华出众,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至今为世人传诵。

一、勤奋好学

王勃的家庭,上溯几代都以经书世家著称,是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他的祖父王通,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大学问家,曾在蜀郡(今四川成都)任司户书佐。大业(隋朝年号)末年,王通见朝廷腐败,遂弃官回乡,专以著书和讲学为业。在此期间,他模仿《春秋》体例,写了一本书,叫《元经》,记述了从秦汉至北魏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备受世人称赞。王勃的堂祖父王绩,是隋末唐初的著名诗人。王勃的父亲叫王福畴,自幼好学,手不释卷,精于史书,尤善诗文。初为太常博士,后为齐州长史。他的两个哥哥,一名王助,以才学为弘文馆学士兼知天官侍郎,另一名王勔,以才学为泾州刺史。

王勃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从呱呱坠地开始,便被一片背经史、吟诗赋的读书声所包围,耳濡目染,二三岁时,便手不释卷,四五岁时,也诗赋成诵。到他六岁那年,写出的文章,不仅构思巧妙,而且辞藻华丽,在文采上赶上了他的两位哥哥。他父亲有一位至交,名叫杜易简,襄阳人,常来王家做客。见他们兄弟三人如此文才出众,高兴地对王福畴称赞说:“这可是你们王氏家中的三株宝树啊!”

杜易简九岁的时候也能诗善文,后来颇有才学,名气很大,官至开州司马。他认为自己九岁能诗善文已经是了不起,但他没有想到,王勃年仅六岁,就能写出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章来。也正是由于他的宣传,王勃的“神童”之称便不胫而走,被广为传播开了。

这一派赞扬声,更加激发了王勃刻苦学习的热情。他九岁那年,就开始研读颜师古的《汉书注》了。王勃对于颜师古这样的一代大儒,是十分佩服的,对于他的大作《汉书注》,更是奉若经典,一字一句仔细推敲,不敢稍有疏忽。但是,在他拜读的过程中,却发现有些注解不够准确,甚至有的解释错了。为了纠正这些错误,他查阅了成千上万的资料,对照了几十种版本,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一条一条地列了出来。最后,他又把自己的这些发现和理解撰写成一本书,取名为《指瑕》。

王勃读书,不仅刻苦勤奋,而且兴趣广泛。他十岁的时候,就已精通了《诗》、《书》、《礼》、《易》等六部经书。更令人称道的,是他十一岁那年,在长安街上,看见一位叫曹元的著名医生,便虚心向前求教。从言谈中,王勃发现曹元不仅医术高明,医德也甚为世人称赞,于是拜其为师。此后,他便在曹元的指导下,用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读完了《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书籍,并掌握了其精华。

公元664年,右相刘祥道巡视关内,时年十四岁的王勃写了《上刘右相书》,引经据典,据理分析,直言不讳地批评了朝廷的侵略政策。刘祥道看后,十分震惊,便推荐他参加了科考。果然他名列榜首,被任命为朝散郎,留在了皇帝身边。

二、巧解“力”字

前文述过,王勃由于刻苦读书,手不释卷,到刚刚六岁的时候,就已经善写文章了。他每写完一批文章,就要寄给父亲,要父亲帮助他修改。当时,他的父亲王福畴为雍州司户参军。他见儿子的文章“构思奇巧,用词豪迈”,又如此虚心好学,常向友人称赞。

这一日,王福畴又对友人称赞王勃,友人开始不信,王福畴便拿出王勃的文章给他看。友人看后,激动地说:“令郎年只六岁,没想到竞有如此才华,真是个神童啊!我敢预料,不出十年,此子将名震天下。果然未出这位友人所料,八年之后,王勃去交趾看望父亲,路过江西南昌,写下了传世之作《滕王阁序》。”

王勃幼时不但善属文,而且善于动脑,常常提出一些令人听了有趣而又难以回答的问题。本文叙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还是在王勃六岁那年,母亲又为他生了个弟弟,父亲为弟弟取名为王劭。

有一天,一家人正在吃饭,兄弟四人的名字忽地引起了王勃的深思,遂问父亲:“爹爹,你为我们兄弟四人取的名字里,为什么都要有个‘力’字呢?”

王福畴听了,不禁一愣,然后又高兴地反问说:“你们说说看,我有什么用意呢?”

王勃的大哥王勮此时已学识有名,才华出众,进士及第。见父亲问及,面带羞愧地说:“父亲学识渊博,您的用意不是做儿子的所能猜得到的。”王勃的二哥王动想了半天,也没有回答出来。

王福畴见他们二人都未答出,遂又问王勃说:“这个问题是你提出来的,想必你能够解答,快说给我听听!”

其实,王勃对他们兄弟的名字中都带个“力”字旁,早就有所思考,查阅过不少经典著作,并且已经从《孟子》关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述中得到启发,深感父亲对他们兄弟四人寄予厚望。今日一问,只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现见父亲让他回答,便说:“想我王氏家中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并且一向遵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原则,深得朝廷信赖和民众爱戴。基于这一点,使我想到,我们的名字中之所以都有个‘力’字旁,其用心有二,一是君子劳心,小人劳力。你是要我们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想着那些劳力的民众,不要以君子自居,二是要我们长大后忠心耿耿地为国家效力。”

王福峙听了王勃的回答,高兴得一下子将王勃揽入怀中,心情激动地说:“好孩子,你今日算把为父的意思说透了。”

三、打腹稿

习文作诗,向有“打腹稿”的说法。这“打腹稿”一语,据传就是来自王勃。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自从王勃十六岁那年写了《上刘右相书》后,受到右相刘祥道的赏识,被以“神童”的身分推荐到皇帝身边,做了朝散郎(相当于七品官)。时有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李贤,自幼天资过人,并有过目不忘之能。高宗龙朔元年,李贤迁封沛王,加扬州大都督,兼左武卫大将军、雍州牧,时年只有八岁。当他听到了“神童”王勃的名声后,深为敬佩,便把他从父皇身边要到沛王府,任命为修撰。

当时,宫中诸王好以斗鸡为戏,互有胜负,李贤有个弟弟叫李显(即后来的唐中宗),他的鸡高大雄武,经常取胜。有一次,李贤的鸡又要和李显的鸡相斗。相斗之前,王勃为了给李贤鼓劲,便写了一篇小文章,叫《檄英王鸡文》,以李贤鸡的口气声讨英王李显的鸡。这本是一篇游戏之作,但被高宗知道后,却认为王勃有意挑拨李贤和李显之间的关系,不仅对王勃大加训斥,还将他轰出了沛王府。

王勃以习诗作文为最大乐趣,自从出了沛王府,也没有兴致再去谋官,索性专门从事创作。为了扩大视野,他便去各地旅游。因他曾以“神童”身分得到过皇帝的召见,所以,他的名声被传得很广很远。因此,他在漫游各地的过程中,每到一地,便受到当地一些名流学者的热烈欢迎,都想一观神童风采。有的请他留诗,有的请他作文。而王勃也认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凡来请他做客的,大都是有学问的人,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名声,与他们交往,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于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

话说这一天上午,王勃来到东岳泰山,当地有位姓刘的富户,求贤若渴,便专门在王勃的住所设宴,为其接风洗尘,并邀请当地一些社会名流作陪。待酒宴结束时,富户刘公提出请王勃写一篇有关颂扬泰山的文章,王勃慨然答应,并说下午即可来取。

到了下午,刘公及各位名士按时到了王勃住所,推开门一看,见桌子上笔墨纸砚一切准备妥当,可是王勃却一字未写,正躺在床上,蒙着被子睡觉。众人认为王勃一路劳累,酒又喝多了一些,让他们下午来取文章,只不过是酒后戏言,便不忍打搅,想待明日再来。不料,当众人刚要离去,王勃却猛地起身下地说:“诸位慢走,文已在腹内,立时可取!”

王勃说着,来到桌前,奋笔疾书,一挥而就。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赚钱智慧

    不可不知的犹太人赚钱智慧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文化阐述

    文化阐述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为此,我们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巨人,其中有科技精英、文坛泰斗、艺术巨匠、政治领袖、军事将帅、思想圣哲、财富巨商、体坛英豪、影视名人、探索英雄等,汇编了这套《世界名人名言金典》。这些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明辨是非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本丛书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意蕴深妙,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发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其中的智慧可以帮助中学生理解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社会。
  • 别再为小事抓狂:青春篇

    别再为小事抓狂:青春篇

    为小事抓狂,每一天都频繁在我们身上发生,却很少被我们注意到。在成长中,谁都想快一点独立,快一点成功,快一点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却总让我们抓狂不已,抱怨多多,又始终原地打转。你手上的这本书,正是专门解决这一问题的心灵经典。
  • 女人天生爱面子

    女人天生爱面子

    本书从外表、心态、欲望、缺陷、失败、爱情、家庭、职场等十几个方面对女人应该如何“爱面子”进行了阐述和解析。
热门推荐
  • 风华乱

    风华乱

    一位亡国公主,本以为这一辈子要流浪一生,算了,亡国前本就不受宠,能苟活已是不错,毁容,失忆,好不容易恢复容貌,恢复记忆,却要作为政治婚姻的棋子,罢了,好歹不会死了,好歹不用买与他人为奴为婢,却没想到政治婚姻的对象却是他,看来终是抵不过命运的纠缠,就这样沉沦下去吗。。。。。。
  • 邪语

    邪语

    世俗蜚语于我何云,我自淡笑。八荒天地我为尊,万界苍茫我为主。且看一曲邪语谱写天下。
  • 豪门儿媳,婚情告急

    豪门儿媳,婚情告急

    她卫巾巾泱泱大国一枝花,德智体美劳样样兼得,只可惜生不逢时。二月怀胎,成为豪门儿媳。几度不顺,但是,她卫巾巾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硬是挺着大肚子遇神杀神遇鬼吓鬼!且看她如何玩转美男,教训老公,智斗小三!什么?还有一个刁蛮难缠的婆婆,那么很好,一起拿下!
  • 既然爱就别放开

    既然爱就别放开

    她儿时遇到一个真心对她好的男孩,不料男孩爱上别人,亲手将她推下悬崖,后被人所收养,失去记忆,后闯入几个男生的世界,长大后,转到一个学院,与那几个男孩偶然相遇,突然,他带着她转到这个学院,最后慢慢恢复记忆,她是选择他还是别人。。。
  •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

    受伤醒来,成为方家的童养媳小七儿。没有空间外挂,吃货总会找到商机,玩得起麻辣、扮得了白莲花。大哥吵着要娶她,二哥嚷着喜欢她,冷面三哥说这是我家娘子。“你想爬墙?”冷面哥两眼如刀子。“不想!”某女瑟缩,坚定回答。“很好。”面无表情将她丢进房,“今晚开始,你就住在这里。”某女纠结:“男女授受不亲。”“我是你夫君。”“哥哥,我们还没成亲。”“你想爬墙?”冷面哥欺近。“不想!”某女赶紧表明立场。“很好,就这么定了,圆房。”
  • 诱红

    诱红

    看过就知道!蠢貂写的古言小故事。关于一个小狐狸和狐狸贩子的同居生活。
  • 路过第十八年夏

    路过第十八年夏

    我们走过了一段岁月,得到了该得到和不该得到的,都静静地败给了时间,飘散在滴雨窗前的夜。等风起,听雨落,品味独特的青春记忆,也许孤独真的比拥抱实在。风起时,随风而去,风落时,随遇而安。所有的所有都是眉头到心间的雨,我们在故事的尽头,想得到一个答案,永远,到底有多远。
  • 八卦鸳鸯魂

    八卦鸳鸯魂

    张宝瑞,笔名磐石、秋凉、雨亭等。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悬疑推理小说代表作家之一。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任新华社北京分社总编辑,高级记者,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金蔷薇文化沙龙主席。1971年开始从事长篇小说和影视剧本创作。
  • 古墓禁地之诡瞳

    古墓禁地之诡瞳

    嘘,别闹,我看书呢!林异眼睛受伤,觉醒家传能力。灵异志怪,接踵而至,山村异事鬼魂,太岁烛阴魔噩花、机关树藤鬼猴子!失去的记忆如何找回,圆形古墓中机关重重,是保护还是阻拦?来自罗布泊的死亡讯息,冰封地底的隧道,遗失的真假‘钥匙’千百年前的青衣黑衣兄弟难道是墓主,西王母与浮生的纠葛,从天而降的机关。老一辈设下了十二年的约定,他们在隐瞒什么?他该如何破这危险的局?兄弟?还是敌人?林桐更名为林异,从此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平淡,疑团,铺垫的冲突。古墓与诅咒,遗迹和奇迹,一切才刚刚开始!
  • 真武神王

    真武神王

    真武大陆,真魂万千。少年林玄拥有顶级的岩浆真魂,可惜被别人误认为天赋垃圾,受尽无数白眼和嘲笑。且看林玄奋发向上,迅速地崛起,横扫天下无数天才,开创属于自己的王者之路,睥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