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文化网 发布时间:2011-1-5
澧水清,沅水长,资水湘水汇岳阳。
湖南湘、资、沅、澧四大水系,“大湘西”三江奔流,源远流长。湖湘文化的神韵、灵秀,磅礴大气,无不与此相关。
水,是灵动的。有水,才有神韵。有水,才能造化万物,孕育人才,催化诗情。
水,源于崇山峻岭和茂密的植被。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自然环境与人文相和谐,自然养育她的儿女,寄情山水,丹青泼墨,造化无数精英俊杰。
沅水上游的沱江,有个县城叫凤凰。就是在这个县城的沱江河畔。诞生过一位天生聪慧,被世人喻为的“湖南神童”——熊希龄先生。1890年,湖南学政按试沅州,熊希龄名列第一,因此被选调到长沙的湘水校经书院继续深造。1891年,熊希龄参加本省乡试,以第19名高中,阅卷官对他的评语为“边楚蛮荒,前无古人,才华之高,乃三湘有为之士”。这时,熊希龄才是弱冠年华,才名一时誉满三湘。十五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举人,二十五岁中进士,后点翰林。1913年当选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由于他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不久就被迫辞职。熊先生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1920年创办著名的香山慈幼院。1937年12月25日这位风云人物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当时国民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仪式。
还是在这个沱江河畔,诞生了近代文学大师沈从文。其代表作《边城》,言人无我有,言闻所未闻,三十年代响誉文坛。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还有被奉为“画坛鬼才”的黄永玉,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也是生长于凤凰县城沱江镇。他天赋秉性,虽然只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饮誉国内外。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
黄永玉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有人说他小时候是艺术神童,版画、油画、国画、雕塑等均无师自通;有人说他曾是弘一法师的三个方外弟子之一,得其真传而练就了灵性十足的书法。他还是位才情不俗的诗人和作家,出版的诗集曾一举夺得《诗刊》年度创作一等奖,写的散文、游记既有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又充满智慧的哲理。弘一法师临终前曾留给他一张条幅:“不为众生求安乐,但愿世人得离苦”。
黄永玉作画情真,做人也情真。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经历过多次“政治洗礼”,重情重义,爱憎分明,强大的人格魅力为他赢得了不少真挚的友谊。“文革”中,因画了一眼睁一眼闭的猫头鹰而遭点名,成了批判中的重头靶子。可就在这个逆境中,有人却将一只京城罕见的猫头鹰悄悄拴在了他的家门口。那份表达着正义感的真情令他感动万分,永世难忘。正是这种精神支撑,日后,他大画特画猫头鹰以资纪念。使他更加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美是人们最自然的追求。他为此感到欣慰:“一生充分享受友谊,感情没有受到污染”。
沈从文、黄永玉不仅出生在一个小镇,而且还是叔侄关系。黄永玉对表叔(沈从文)的《长河》喜欢得不得了。他说:“我让《长河》深深地吸引住的是从文表叔文体中酝酿着新的变革。他写小说不再光是为了有教养的外省人和文字、文体行家甚至他聪明的学生了。我发现这是他与故乡父老子弟秉烛夜谈的第一本知心的书,一个重要的开端。”他又说:“为什么浅尝辄止了呢?它应该是《战争与和平》那么厚的一部东西的啊!照湘西人本分的看法,这是一部最像湘西人的书,可惜太短。”
读沈从文、黄永玉,人们会感悟到湘西独特的山水滋润。湘西的山水养人,它是那么的厚爱!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宋祖英,一首《小背篓》、《辣妹子》,把湖湘文化唱响了全中国;一首《好日子》,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改革开放的中国,走上了新时代;一首《又唱浏阳河》,“鼓励我们去开拓”,让我们这些离开家乡数十年的乡人,听来是那么亲切,心中总免不了时常跟着唱上几句。
水韵湘西水润人。沈从文从小就在沱江河里光屁股游泳,少年时代就开始随着军营在湘西山水里浸染,然后独自前往北京。黄永玉离开沱江河畔,到江西、福建一带流浪,在漂泊中寻找到打开艺术殿堂大门的钥匙。宋祖英离开古丈,阔别沅水,多年修持,直至2003年1月23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送你一朵东方茉莉》,让世界音乐文化殿堂——成功举办中国歌唱家个人独唱音乐会,闻到东方美女的美妙芬芳。
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宋祖英,对这样一些天性靠湘西水韵的人来说,尽管有漂泊的艰辛,尽管有乡愁,但他们拥抱的是自由,是浪漫。他们似乎都本能地感到自己终究有一天会挺立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文化舞台上。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们都在成就“湘西神话”的同时,也最大的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正如一位美学专家说的那样:“人们不仅仅是喜欢熊希龄、沈从文、黄永玉、宋祖英,可能还夹杂了其它的社会审美心理”。
湘西,因为凤凰,因为沱江,因为名人荟萃,旅游文化活力四射。
据说,2001年4月,朱镕基总理就是听了有关人员介绍后,引起重视,专程到凤凰进行考察的。
朱镕基总理一般不愿题字,可是到凤凰后,出于自己对湘西的一片深情,还是提笔写了自己的名字,并缀上时间和地点。从形式上看,他没有为谁题字。可是,聪明的凤凰人,把他的题字顺序颠倒一下,字体大小调整一下,就成了朱总理专门为凤凰城题写的字了。这或许是朱镕基的高明、巧妙之处,故意留下伏笔和思维的空间,让凤凰人琢磨、参悟。凤凰人是智慧的。如今旅游的人们,只要到了凤凰,就能有缘看到朱总理的难得的题词:“凤凰城辛已春朱镕基”。
笔者曾经有缘在“大湘西”——张家界市工作,自然而然被熏陶,并写了许多感赋。2008年12月,作家出版社付印了《沉醉张家界》。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唐浩明先生收到作品,一边翻动,一边说:“骚人吟赋,是从你的开篇之作中录写的;是张家界的神韵、灵秀,催化了你的诗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