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56600000008

第8章 众生是佛,本尊即我(1)——大乘盛世与万法归密

公元前后,从大众部发展出来的大乘佛教在古印度蓬勃兴起,渐渐成为佛教主流。此时,从上座部转化而来的小乘佛教虽然仍有重要的发展,如“说一切有部”,但是无法与大乘的潮流抗衡。然而,在小乘把大乘当作异端外道或者婆罗门教的时候,大乘人却尊小乘为佛说,力图包容小乘。一系列大乘经典接连出现:《般若经》以无碍辩才,演说“诸法性空”的般若智慧;《大般涅槃经》提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伟大命题,令人产生不可遏制的无上希望和难以破坏的坚定信心;《法华经》更是直指“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华严经》极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圆满妙境;《阿弥陀经》极赞以念佛法门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一时间,大乘雄风勃兴,普被一切,发菩提心超过了发出世心,成佛超越了作罗汉,人世普渡众生胜过出世独善其身。其中龙树菩萨成为大乘佛教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而奇中之奇,当数佛家密教亦极力推崇龙树菩萨。龙树者,“显密八宗之祖师也。”

公元6—7世纪,印度陷入分裂局面,大乘学派日趋繁琐,印度教逐步取得主导地位,佛教开始密教化。7世纪在西南印度出现的《大日经》和不久出现在东南印度的《金刚顶经》,是印度大乘佛教转向密教的重要标志。密教的理论与大乘基本一致,然而在修持上主张身口意三密相应、如来灌顶和即身成佛,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在8世纪和9世纪终于成为印度佛教主流。其后,由于密教慢慢接近于印度教、僧人流于堕落、以及11世纪开始的伊斯兰教的大举入侵,印度密教被基本摧毁,到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本土消亡。

在印度佛教大乘兴衰和密教起灭的前后,佛教在中国等地得到空前发展,很久以后,佛教才慢慢从外国流回印度故土。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乘崛起

大师迭起

法门龙象

孔雀王朝(约前324~187)之后,巽家王朝(约前2世纪~前1世纪)继起,控制了恒河流域,开始复兴婆罗门教。阿育王时代扶植佛教的政策不再,佛教开始朝南方和北方大举进发——在北方中亚细亚的贵霜王国(约1世纪~5世纪)和印度南方的案达罗王朝(约前1世纪~3世纪)以及恒河平原的吠舍厘等地,纷纷出现自称“大乘”、“方广”、“方等的佛教流派,逐步汇流成后人所称的“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在印度主要是空宗和瑜珈行派,其中不断有大师级人物出现。

一、大乘空宗,龙树提婆

1.宗师龙树

说起空宗,首先要大书一笔的是龙树菩萨。龙树是大乘中观派的创始人,又译“龙猛”。显密两学都尊他为祖师,中国禅宗明确把他奉为第14代祖师。

鸠摩罗什写《龙树菩萨传》时,称龙树“始过百岁”,人们据此推断龙猛为3世纪人,处在南天竺案达罗王朝衰落和甘蔗王朝兴起的时代。他著述繁多,被大乘和密教同时奉为经典。

龙树的传奇色彩极为浓郁。据说,他曾经深入龙宫取出大乘佛典《华严经》,并且以“龙身成道”,所以取名为“龙”,堪称法门龙象。但是他早年也曾犯过错误。龙树生于婆罗门种,从小好学,婆罗门教的一切经论道书无所不通。曾经跟好友三个,一起到术士家学习隐身术——让人想起现代隐形飞机——学成之后,秘密潜入王宫,对宫女们大行淫欲。后来被大王识破了,就把宫门堵死,命令数百个大力士用刀子朝空中一顿乱砍。三个好友都砍死后,龙树躲到大王的头部侧面去,才保下一条命来。

这时候,他就晓得贪欲的害处了。于是跑到山中出家受戒,皈依佛门,作厂马鸣大士的弟子。

龙树出家后,有一次到灵山去。山中有塔,塔中有一个老比丘,教授大乘经典给龙树。龙树非常喜欢,诵读不息,明白了大概意思,但没有通达无碍。然后他周游列国,寻找其他经典,找不着。心里想:佛经虽妙,不过有些地方还是没有讲透彻。不如自己把没有讲透的那些佛法推演出来,好让后人学法有个依据。于是他就想改造僧衣,制订教戒,补充佛法。一个人独自坐在水精房中,闭门静思。大龙菩萨见了,很是喜爱,就把龙树接到海里。大龙菩萨打开宫中的“七宝华函”,取出许多方等经典和无量妙法,让龙树饱览。这一看就是90天,大得妙解。

大龙菩萨就问:“看完没有?”

龙树说:“贵处七宝华函中经典无量,我所读的已经十倍于阎浮提(地上)了。”

于是大龙送龙树出宫。龙树琢磨一下,便从龙宫带出《华严经》下部,在地上大力弘扬,摧伏外道。其他还有上部和中部,据说是太多太妙,地上之人暂时还看不懂,就留在龙宫里了。

龙树依据大乘教义与外道论战,写下多种论著,其中汉译的有20余种,藏译118种,最著名的是《中论》、《大智度论》、《十二门论》等。

他自命一切智人,跟婆罗门比咒术得胜,用魔术展示天人跟阿修罗的战争,教化南天竺王归入佛门,万余婆罗门接受佛戒。这一切给龙树带来声望,也引起小乘法师的嫉妒,最后他只得自入闲室,“蝉蜕”而去。一说是为南侨萨罗国的引正王自刎而死,原因是龙树帮助引正王大治天下,延年益寿,而王子急于嗣位,在母后的建议下逼令龙树自杀。

龙树有一个著名弟子,叫做提婆。

2.独眼提婆

提婆跟龙树师父一样,也是婆罗门出身,南天竺人。中国禅宗列入第15代祖师的,正是他。提婆就是“天”的意思。他从小博学多才,颇善言辩,在周围几国都小有名气,却苦于没有多少人信服。当时有个天神,叫做“大自在天”,凡是有人求他,他都能满足其愿。提婆就去庙里求见天神。

庙主威胁说:“天像至神,不可正视,还会使人百日之中六神无主。”

提婆说:“是我自己要来的。要是他不这么厉害,我还不想见呢!”

庙主非常惊奇,感到来者很有志气,就让他进去。庙中那个天像鼓出怒目吓唬提婆。提婆就问道:“神气倒是满神气的,可惜怎么那么小家子气呢?应当以威灵感人,以智德伏物。你却因为黄金贴在身上,就自以为了不起,用玻璃珠子(眼珠子)吓唬人,我可不希望你这个样子。”说完,爬上梯子,到神像上把眼珠子凿了出来。旁观者个个惊讶不已。

提婆对大家说:“我只是让你们都知道‘神不借形、情不托形’的道理罢了。我既不是傲慢,神仙也没有受侮辱。”

说完就出了庙。到了夜里,拿出好饭好菜供养天神。

天神说:“你得我的心,众人得我的形。你用心供养我,众人用东西供养我。了解我尊敬我的是你,害怕我诬蔑我的是众人。你今天供养我的这些个美味佳肴,没有一样我喜欢的。我缺的是左眼,如果你施舍我一只左眼,你就可以出去。”

提婆立马就伸出左手把左眼掏了出来,递给天神。从此被人称为迦那提婆——迦那就是缺一眼。

天神赞叹道:“好哇大丈夫!真是上等施舍。你有什么愿望,我都满足你。”

独眼提婆说:“我心胸坦荡,不要身外之物。只恨芸芸众生蒙昧无知,不晓得听信我说的话。天神请赐我一件:愿我说话不落空,有人听。”

天神说:“一定满足你的愿望。”

于是提婆就出去访问龙树,出了家。不过《西域记》里说提婆这次造访龙树,是去跟龙树辩论的。他跑到龙树门口,对门人说: “进去报个信。”

门人告诉了龙猛(龙树)。龙猛早知道提婆的名字,就盛满一钵子水,教门人说:“你拿着这钵水给他看。”

提婆见了水,二话没说,往水里丢了一根针。门人满腹狐疑地把水端了进去。龙树见了门人便问:“他说什么?”

门人说:“什么也没有说,就往水里丢了一口针。”

龙猛说:“是个聪明人。满钵之水,好比我的智慧圆满无缺;他一根针就探到我的底,是个非常之人。马上请他进来!”

提婆自负得很,以为这一下可要大大地辩论一番了。进去一看龙猛的威严之态,就忘记了刚才想说的话。于是自我责备,请龙树指教。龙树说:“遇到这么好的智德之才,我写瓶有寄了(我倒水有地方了)!”提婆在龙树那里削发出家,周游列国,宣扬佛法,一时声名远播。

他的口才很有名。有一次,一位婆罗门外道自以为辩才无碍,听说提婆博究玄奥,想挫败他的锋芒。这位外道循名责实,总想从名词里头讲出实际东西来。他问提婆:“你叫什么名字?”

提婆答道:“名叫天。”因为提婆的意思,翻译出来就是“天”。

外道问:“天是谁?”

提婆说:“我。”

外道又问:“我是谁?”

提婆答:“狗。”

外道问:“狗是谁?”

提婆说:“你。”

外道问:“你是谁?”

提婆答:“天。”

外道问:“天是谁?”

提婆答:“我。”

外道问:“我是谁?”

提婆答:“狗。”

外道问:“狗是谁?”

提婆答:“你。”

这样来回倒腾了多次,外道终于悟出这个独眼天的独到之处,明白了“循名求实,实不可得”。从此以后,非常佩服提婆的才智。

提婆曾经代替龙树去摩揭陀国的波吒厘城(华氏城)化度该城的国王。国王相信邪道婆罗门,提婆就化作宿卫士,很能干,国王见了很是高兴,就问他是谁。提婆说:“我是一切智人。”国王大为惊异,就用种种事情来验证,果如其言。于是把国中所有婆罗门都叫来,跟提婆辩论,全部败下阵来,都作了佛门弟子。有个婆罗门听说自己的师父失败,感到极为恼火,就暗中发誓:“你以口制伏我,我以力制伏你。”

于是有一次碰到提婆,就拔出刀来,挖出提婆的五脏六腑,扔在地上。提婆说:“这是我原来造的业,今天还,跟你无关。”说完泊然而逝。

提婆著作也多,著名的有《百论》、《广百论》等。其中《百论》跟龙树的《中论》和《十二门论》,并称为大乘空宗“三论”,享誉极高。

3.中观学说

大乘空宗的学说称为中观,即中道之观,不落两边。

中观主要反映在龙树的《中论》里面,他的《十二门论》是对《中论》的概括;而提婆的《百论》也是在反对当时外道见解时阐述龙树的中道之观,不过比龙树更为彻底和全面。

《中观》共有27品,历数各种范畴,加以破斥。著名的中观偈“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就出在“观四谛品第24”中,不过有的著作中流传的说法稍有不同,第一句或为“因缘所生法”。说因缘之法是空,是假名,就破掉了因缘。佛教不是说因缘吗?所谓十二因缘等等,怎么又破掉呢?不但破掉因缘,连涅椠也破掉,连如来也破掉。说是破外道,变成了逢魔杀魔、逢佛杀佛,好像连佛爷也成了外道。对于象龙树这样的“大魔头”,佛教界居然一片欢呼,隆重接待,大叫“善哉善哉”!使人不禁心生一念:有空时不妨去这无法无天的王国走一遭,参观参观。

《中论》开篇就是一首名偈,提纲挈领——“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首先破掉生灭、常断、一异、去来,以此为总纲,破一切法。

第一破生灭。我们说事物的生灭,只说个生就够,因为如果生不能成立,灭就无从谈起。当然倒过来讲也可以,如果没有灭,生也无从谈起。

可见生和灭相互缠绕,“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哪一个也不能单独成立,这是一种“因缘”关系。但是这同时说明它们各自也并非谁生谁,所以它们又没有什么因缘关系。不如说是一种网络关系。可见“因缘”是个空名,可以破掉。破掉之后,这个空名还是可以用,只要不当真就行。这就叫做“于空中建立万法”。比方说生,不外乎自生、他生、自他共生、无因而生。前三种大体是说因中有果,后一种等于说因中无果。首先,自生是不对的。比如“生”不能生“生”;假如生是万物的起因,生就也该有生,生生者就该生于“本生”,而这个“本生”又需要“生生”,这样倒来倒去,转个没完,不能自圆其说。这是从根上破个彻底。具体讲,比如桌子不能生桌子,要有木工、木头等等条件。假如桌子真能生桌子,整个宇宙都会堆满桌子了,哪里还有你说话人的余地,还容得下你来说“桌子生桌子”?其次,他生也不对。比如牛和木头就不能生桌子。再说,自和他是对待之法,这个自,对于另一个来说就是他,反过来这个他也是那个自,所以自生既破,他生也得破;又比如一法未生时,就没有自,既然没有自,哪里有他?没有他,谈何他生?其三,自生他生都不行,自他共生如何?还不行。比方桌子和牛加起来无法生桌子;再说,你已经有了桌子,还谈什么“桌子的产生”?谈什么“桌子和牛共同生桌子”?假设没有桌子的时候呢,既然桌子还没有,就没有自,没有自就没有他,所以桌子也不从自他共生。从因而生就这么三种情况,所以因中有果说不通。那么该是无因而生了?这更加稀奇,不攻自破;否则天下真的会无因而生果,真的会有兔子生角、乌龟长毛了。所以说没有生。总之,无论是因中有果、因中无果,还是因变为果,以及因果同时、因果异时,都自相矛盾。偈日:“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没有生,也就没有灭。

同类推荐
  •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 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 称为一家。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原来这样说

    墨子是一位尊天信鬼神而苦行救世的宗教家;是一位爱好和平的使者;是一位充满爱心与理想、重视民利民生的思想家;是一位崇尚统一,推崇圣贤政治的哲人。是的,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集鲜明特色与争议于一身的先哲。因此,《墨子原来这样说》针对墨子所提出的意志修为、尚贤使能、尚同控制、人间兼爱等方面都做了详细分析与解读,让我们与先哲墨子进行一场心灵的碰撞与对话吧!《墨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该书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视为智慧的源泉。它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主要通过《论语》中言语片段的引用、阐述、诠释、点评来论说孔子的智慧,将孔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领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最终,相信“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智慧之师——孔子,定会让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智慧起来。
  • 道德情感论

    道德情感论

    在本书中,作者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征,并对各种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价,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
热门推荐
  • 爱你那么深

    爱你那么深

    明星与记者,爱可以超越职业。本故事纯属虚构,与现实生活无关。
  • 美女房东的贴身护卫

    美女房东的贴身护卫

    身怀绝世身手,保护落魄的绝世美女。不仅要保护她不被二代、黑帮骚扰,更要帮助她们恢复昔日的荣耀。极品高手都市护美,将各类高手完全踩于脚下,难么?不怕!因为我是苏秋白,更因为这里福利好啊!
  • 父爱

    父爱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守护甜心之冰蝶之晶

    守护甜心之冰蝶之晶

    “是谁在哭”“唯世君背叛亚梦了"“我竟然是世界首富的女儿"“…………"更多精彩为你揭晓
  • 都市赤龙

    都市赤龙

    出生在古武世家的少年修翎舞为了帮助国家拿到即将陨落的天外玄铁意外的惹上了诸多麻烦无奈之下他要如何对敌人进行反击呢
  • 一鼎

    一鼎

    何为丈夫,一言而九鼎。何为九鼎,一国之重器。当继承古辈意志的国器与现代高科技智慧的核心融合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怎样的火花?一位生而知之看透人心冷暖,喜爱穿一套黑色运动服的少年行走在这个古武与高科技融合的时代,露出他那招牌性的笑容带着鼎之意志一往无前。
  • DNF之千机变

    DNF之千机变

    【感谢阅文书评团书评支持】雷蒙穿越阿拉德大陆。他想要通过冰龙盘踞的万年雪山进入天界的时候,巧遇虚祖公主阿斯卡,对阿斯卡产生了爱慕。雷蒙降服了冰龙斯卡萨,获得公主青睐。雷蒙在与公主交往的过程中,身不由己卷入权利倾轧,在念帝辛颜的帮助下,雷蒙与公主远离了权利的暴风眼,来到贝尔玛尔公国。却仍离不开宫廷斗争的阴影。为了守护自己心爱的人,雷蒙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但魔法师玲珑始终给雷蒙带来一种警惕的感觉。雷蒙和阿斯卡挫败了宫廷政变阴谋,解除了来自德洛伊帝国的军事威胁。然而雷蒙竟然发现,玲珑的真实身份其实是……【QQ群:252992235】
  • 玉箓生神资度转经仪

    玉箓生神资度转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只宁负天不负卿

    只宁负天不负卿

    ?女主角:尚格云,性别女,爱好男。尚家三小姐,名气不咋地,很多人都忽略尚家有第三个女儿。她时常不住在府里而是住在偏僻的竹林里想做一个安安静静的隐林女子,医术高明,身手敏捷,面貌美如天仙,因隐林关系一直带着面纱斗篷带诊,不出竹园一步,除了采药。?男主角:祁渊临,性别男。皇室家族的五皇子,性格霸道冷漠,在祁国里留下个个有名气的战绩,女子不易碰他,碰了的后果杀。称为“北漠王”
  • 异世绝神

    异世绝神

    原来的世界,留给我的除了那如阳光般温暖的亲情,更多的是对世界的厌恶,因为我只是一个生活在世界底层的人,可是,一场意外却让我来到了这,既然没了我赖以生存的亲情,我只好用我得到的力量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我不要受到他人的支配,我要主宰所有人的命!对,我还要回家,那里有我要保护的人,用尽所有的力量找寻回家的路,在此之前,谁若阻我,我将成为他永世的噩梦!就算是神,我也必将其打落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