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每当吟诵这首千古传颂的《正气歌》时,浑身总是有一种不可征服的凛然之气在回荡,眼前也就会浮现出七百多年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那威武不屈的高大身影。
这首写于公元一二八一年的诗歌,曾激励过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至今仍具有强烈地震憾力和感染力。这不是一般的正气,而的确象诗人所说的那种充塞于整个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人,一旦具有了这种正气,就会战胜一切恶气、邪气;就可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就连魑魅魍魉、瘟神疫鬼也要退避三舍!
而这耿耿正气并不仅见于文天祥,翻开中华民族的浩如烟海的丹青史,便不难看到:自尧舜以来,三皇五帝到如今,华夏祖先不屈不挠、坚韧不拔、视死如归,留下了数之不清的可歌可泣的篇章。今天读来仍值得我辈黄炎子孙们引以自豪和骄傲。《正气歌》中也列举了不少富有正气之士。“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不怕惹下杀身之祸,敢于讲真话,秉笔直书的史官。汉苏武被扣押长达十九年之久,历尽艰难困苦,仍不辱使命;面对威胁利诱,刚直不阿,永葆气节,真是可敬可叹!更有舍身忘死之张巡,敌人打掉他的牙齿,割下他的舌头,他宁死不屈。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可谓“清操厉冰雪,鬼神泣壮烈”。
翻开中华民族近百年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抗争史,无数仁人志士所表现出来的正气,那是史无前例的。从鸦片战争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解放战争,一个多世纪以来,真乃英雄辈出。“戊戌六君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碴滓洞数以百计的壮烈英魂......。他们中为民请命者有之,英勇斗争者有之,舍身取义者有之,慷慨就义者更有之。言而总之盖因为了民族之复兴。这些一身正气之士面对敌人阴风嗖嗖的屠刀和黑洞洞的枪口,大义凛然。在他们眼里,只要是有利于民族的事,不论去生还是去死,“去留肝胆两昆仑”,多么无私与无畏!李大钊、杨谙公、江竹筠、许云峰、杨靖宇,刘胡兰、邓中夏等烈士们,他们“为革命砍头只当风吹帽”。那磅礴正气,气贯长天,不愧为中华民族之楷模。难道他们不珍惜生命吗?难道他们不热爱生活吗?非也!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真正懂得生命价值的人才能感悟出生命的意义;而也只有懂得生命意义的人,才有一种无私无畏的正气!每一个华夏子孙都会被这充塞于苍冥之间的正气所感动。今天,我们仍可从无比厚重的史简中触摸到、感受到民族正气的呼吸动度和跳动的脉搏。
当今幸福安乐的环境中,仍有不乏一身正气之英雄人物。有面对歹徒的匕首、炸弹,毫不退缩,英勇无畏者;有面对金钱、美女之利诱,却不动声色者;有铁面无私,秉公执法者。这些浩然正气是民族先辈正气之传承和延续,是炎黄子孙灵魂之所在。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正气, 就象皮球没有充气,软体动物没有脊梁一样;是不值一提和不堪一击的;更不能抵御外界环境的恶气、邪气、秽气;其身体就会衰竭,行为就会腐败,灵魂就会堕落。“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当然,正气随着时代的进步,其表现也是多样化的。虽无需我们去面对敌人的枪口,从容就义。然“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作为一个极富正气之民族后裔,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何地,都要坦坦荡荡,光明磊落;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爱憎分明;不为色迷,不为利诱,不卑不亢,不愧不怍!如若非此,那将来又拿何颜去见先祖们的英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