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色员工都是敬业用心的
所谓敬业精神,就是要敬重你的工作。为何要如此,我们可以从两个层次去理解。低层次来讲,老板为你的工作支付了薪水,也就是说,敬业是为了对老板有个交代。如果我们上升一个高度来讲,那就是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要具备一定的使命感和道德感。不管从哪个层次来讲,敬业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并且有始有终。
很多年轻人初入社会时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做事都是为了老板,为他人挣钱。其实,这也并无什么关系,你出钱我出力,情理之中的事。再说,要是老板不赚钱,你怎么可能在这家公司好好呆下去呢?但有些人认为,反正为人家干活,能混就混,公司亏了也不用我去承担,他们甚至还扯老板的后腿,背地里做些不良之事。稍加细致地想想,这样做对你自己并没什么好处。敬业,表面上看是为了老板,其实是为了自己,因为敬业的人能从工作中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便是我们向上发展的踏脚石,就算我们以后换了地方、从事不同的行业,我们的敬业精神也必会为我们带来帮助。因此,把敬业变成习惯的人,从事任何行业都容易成功。
有句古老的谚语:我们都是习惯的产物。这种说法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所有的人都是遵从某种习惯来生活的。
某些习惯决定于他的文化,几乎人人都会养成这种习惯。比如:当我们早晨醒来之后,我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刷牙。大多数人都有这种习惯,而且这是很好的习惯,它使我们的呼吸芬芳可人,牙齿更健康,嘴巴也更清爽。
如果我们的习惯是好的、有益健康的,那我们一定是个很愉快的人,一定有益于发挥我们的强项。如果我们的习惯并不好,那我们应该尽一切力量来改变,如此才能克服我们的弱点,把弱点变成生存的一种优势。
对很多人来说,习惯是个消极性的名词。在这个重视物质、忽视道德与精神的时代,我们所听到的都是喝酒的习惯、抽烟的习惯以及滥服药物的习惯。
但是习惯也有好的,甚至还能鼓舞人心。一个人由弱而强的过程就是克服坏的习惯,摆脱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过程。
习惯同时也控制着我们的生活。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每个早晨醒来之后,我们总习惯刷牙、盥洗、换上干净的衣服、扣好扣子、吃顿早餐。如果我们未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那么将不被邻人、同事及亲朋好友所接受。
如果没有习惯,我们的日常活动就会缓慢下来,形成一种散漫的生活方式。即使是简单的生活功能,也会和自己发生冲突。我们需要一整天24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白天的工作,将没有时间睡觉。养成敬业的习惯之后,或许不能立即为我们带来战胜弱点的好处,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我们养成了一种不敬业的不良习惯,我们的成就相当有限,我们的那种散漫、马虎、不负责任的做事态度已深入于我们的意识与潜意识,做任何事都会随便做一做,结果不问也就可知了。如果到了中年还是如此,很容易就此蹉跎一生,还说什么由弱而强,改变一生呢。
所以,敬业短期来看是为了公司,长期来看是为了我们自己!此外,敬业的人才有可能由弱而强,并且敬业还有其他好处:
(1)容易受人尊重。就算工作绩效不怎么突出,别人也不会去挑你的毛病,甚至还会受到你的影响。
(2)易于受到提拔。领导或主管都喜欢敬业的人,因为这样他们可以减轻工作压力,把事情交给敬业的人放心。你如此敬业,他们求之不得。
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人想由弱而强,在一个地方做不好工作,也很难在别的地方做好工作。当然,有的人会想,现在找工作也并不只有一条路,此处不留,自有他处。不如过一天算一天,这样的人注定不能由弱而强,只能是强者的临时工,而要使自己成不败的强者,只有良好的敬业习惯能够拯救我们。
工作时要有足够的热情
要养成敬业的习惯,首先要做到倾情于自己的工作。
懒惰与成功是永远不可能相交的,要想在某一领域获得一定成就,倾情于自己的工作是最基本的一个因素。
有人说,工作着的人永远是年青快乐的,其实这句话不甚确切,应该说倾情于自己工作的人永远年青快乐。对工作充满热情正是获得生命价值的所在,有个美国记者到墨西哥的一个部落采访。这天是个集市日,当地土著人都拿着自己的物产到集市上交易。这位美国记者看见一个老太太在卖柠檬,五美分一个。老太太的生意显然不太好,一上午也没卖出去几个。这位记者动了恻隐之心,打算把老太太的柠檬全部买下来,以便使她能“高高兴兴地早些回家”。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太太的时候,她的话却使他大吃一惊:“都卖给你?那我下午卖什么?”
倾情于自己的工作并不在于工作本身的贵贱。做同一件事,有人觉得做得有意义,有人觉得做得没意义,其中有天壤之别。做不感兴趣的事所感觉的痛苦,仿佛置身在地狱中。每个人对工作的好恶不同,假使能把工作趣味化、艺术化、兴趣化,就可以把工作轻松愉快地做好。人生并不长,因此最好尽量选择适合你兴趣的工作。工作合乎你的兴趣,你就不会觉得辛苦。
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对自己所选择的工作倾注100%的热情。爱迪生曾说:“在我的一生中,从未感觉在工作,一切都是对我的安慰……”大仲马这位享誉全世界的作家,他一生活了68岁,到晚年自称毕生著书1200部。他白天同他作品中的主人公生活在一起,晚上则与一些朋友交往、聊天。有人问他:“你苦写了一天,第二天怎么仍有精神呢?”他回答说:“我根本没有苦写过。”“那是怎么回事呢?”“我不知道,你去问一棵梅树是怎样生产梅子的吧!”看来大仲马是把写作当作了乐趣,当作了生活的全部。
能否为自己的工作倾注足够的热情,是很多领导评价员工的标准,所以千万不要和朋友这样谈论自己的领导和公司:“我要应付那些我不愿做的事。为什么一定要给那个讨厌的领导干活。领导一点也不了解我,信任我。”这样你给别人留下消极、爱发牢骚的印象,同时也会使你自己丧失上进的动力和兴趣,阻碍你的发展。带有厌世情绪的人很难取得成功。他们不喜欢他们的工作和他们生活的世界,怀疑他们周围的人都是不诚实的、愚笨的。他们眼中的一切似乎都是灰色的,而且他们还用自己对生活的绝望态度和无所寄托的颓丧情绪影响着周围的人。
有一位工作能力很强的女员工,每天都将工作干得很不错,但是她有个毛病,就是无论走到哪里不是抱怨空调太冷就是太热。她贬损领导,埋怨工作。她对同事们说,工作是浪费时间。在两年内她已经失去过五次工作,而仍未从任何她曾为其工作过的人那儿获得有益的经验。
牢骚太盛的话很易消磨一个人的工作热情。因为,没有热情,任何伟大的业绩都不可能成功。
不管是什么样的事业,要想获得成功,首先需要的就是工作热情。这对推销员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推销员整日、整月,甚至整年地到处奔波,辛苦地推销商品,其所遭遇的失败不用说了,就是推销工作所耗费的精力和体力,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吃得消的,再加上通常接二连三失败的打击,可想而知,推销员是多么需要热情和活力。可以说,没有诚挚的热情和蓬勃的朝气,推销员将一事无成。所以,推销员不仅要锻炼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具有诚挚热情的性格。热情就是决定推销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只有诚挚的热情才能融化客户的冷漠拒绝,使推销员“克敌致胜”,由此可见,热情确是推销员成功的一种天赋神力。
热情还是我们最重要的财富之一。不管我们是3岁或30岁,6岁或60岁,9岁还是90岁,热情使我们青春永驻。任何年龄的人只要具有自我完善的强烈愿望,他都可以找到永葆青春的源泉。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每个人都具备着火热的激情,只是这种热情深埋在人们的心灵之中,等待着被开发利用,心中制定的目标服务。你要找到自己的热情,正如信心和机遇那样。热情全靠自己创造,而不要等他人来燃起你的热情火焰。因为:“缺少自身的努力,任何人都无法使你满腔热情;没有自身的努力,任何人都无法使你满腔热情;没有自身的努力,任何人都无法使你渴望去达到目标。”
热情应该是一种能转变为行动的思想、一种动能,他像螺旋桨一样驱使你达到成功的彼岸,但首先你得有一个决心要达到的目标。热情能够使你对自己充满信心,能望见遥远之巅的美好景色。你能集中自己的全部精力,斗志昂扬;你也能够自律自制;你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修身养性,不断完善;热情还能使你在悔过时能迅速回到现实中来,助你取得最终的成功。在热情的世界里是找不到迷惑、失望、惧怕、颓废、担忧和猜疑的,这些使你未老先衰的消极情绪早已被火热的激情冲走。所以,热情为你终生带来年轻和成功。
不要计较比别人干得多
养成敬业的习惯还要求你全心全意投入你的工作,干得比别人更多。
现在一个人10年换6次工作都很常见。但1966年的华尔街完全不像现在这样。那时的人并不跳来跳去,人们常常把自己的一生和某个公司联系在一起。
从布隆伯格被所罗门公司录用的那一刻起,他就认为自己是一个“所罗门”人了。许多大公司贪求与众不同的门第、风格、语音和常春藤联校的教育背景,而所罗门更看重业绩,鼓励实干,容忍异议,对博士生和中学辍学生一视同仁,布隆伯格感到很适应,他觉得那正是适合他的地方。
那时的职员都接受雇主的保护,这是因为,在那时的华尔街,重要的是组织而不是个人。
当时的布隆伯格认为:如果你能进人一个投资银行公司——对不是创始家族的继承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事,你会把他看成是终生的职业。你会一直干下去,最终成为一名合伙人,然后在年纪很大时死在一次商务会议当中。
布隆伯格说:“我永远热爱我的工作并投入大量时间,这有助于我的成功。我真的为那些不喜欢自己工作的人感到惋惜。他们在工作中挣扎,这么不快活,最终业绩很少,这样他们就更憎恶他们的职业。在这短短的一生中有太多令人愉快的事情去做,平日不喜欢早起就干不过来。”
布隆伯格每天早上到班,除了老板比利·所罗门,比其他人都早。如果比利要借个火儿或是谈体育比赛,因为只有布隆伯格在交易室,所以比利就跟他聊。
布隆伯格26岁时成了高级合伙人的好朋友。除了髙级主管约翰·古弗兰德,布隆伯格常是最晚下班的。如果约翰需要有人给大客户们打个工作电话,或是听他抱怨那些已经回家的人,只有布隆伯格在他身边。布隆伯格可以不花钱搭他的车回家,他可是公司里的二号人物。
布隆伯格认识到:“使我自己无所不在并不是个苦差事——我喜欢这么做。当然了,跟那些掌权的人保持一种亲密的工作关系也不大可能有损我的事业。我从来不理解为什么其他人不这么做——使公司离不开他。”
他在研究生院第一年和第二年之间的那个夏天为马萨诸塞州剑桥镇哈佛广场的一个小房地产公司工作,他就是早来晚走的。学生们到城里来就是为了找一个9月份可以搬进去的地方。他们总是急三火四的,想尽快回去度假。
布隆伯格早晨6点30分去上班。到7点30分或8点的时候,所有来剑桥的可能租房的人已经给公司打电话,跟接电话的人订好看房时间了。他当然就是惟一一个来这么早接电话的人,那些给这个公司干活的成年“专职”们(他只是“暑期打工仔”)在9点30分才开始工作。于是,每天当一个接一个的人进办公室找布隆伯格先生时,他们坐在那里感到很奇怪。
伍迪·艾伦曾说过:80%的生活是仅仅在露面而已。布隆伯格非常赞赏这句话。他说:“你永远不可能完全控制你身在何处。你不能选择开始事业时的优势,你当然更不能选择你的基因智力水平。但是你却能控制自己工作的勤奋程度,我相信某地有某人可以不努力工作就聪明地取得成功并维持下去,但我从未遇见过他(她)。你工作得越多,你做得就越好,就是那么简单。我总是比其他人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