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17900000012

第12章 断案如有神百姓称青天(5)

刘伯温顺着叫嚷声看去,发现一群人围在一棵树下,一只大黄狗被吊在半空,一个人手持木瓢,不停地往狗嘴里灌水,那只可怜狗的腹部已明显鼓胀,但它还未咽下最后一口气,因此帮闲的人在叫嚷着“多灌些水”,水顺着狗的喉咙进到肚中鼓鼓荡荡。民间传说狗是立命,沾土就不易死,常用来杀狗的法子就是把狗吊起来,用水灌死它,再剥皮、烹食。

刘伯温的全部心神突然被惊醒,也驻足看了几眼,就是这几眼给了他灵光,让他记起什么事来,撒腿便向仵作李全家赶去。

他风风火火地赶去只是想求证一件事,这件事若是得以解决,那么其他事便可以迎刃而解。

当李全为刘伯温这位不速之客打开房门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刘伯温劈头盖脸地问:“李全,常瑞祥的尸首到现在会烂成什么样子?”

这个问题让李全有些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想了一会儿,根据自己以往验尸的经验回答刘伯温道:“回禀大人,如今天气尚冷,死尸不会烂得很快。”

“那么,倘若人是服毒自杀的,毒液一定会到肚中吧?”

“是的,大人。”

“那好,你收拾一下东西,马上随我去复验常瑞祥的尸首。”

他两人匆匆而行,行到半途时,刘伯温觉察此举过于唐突,很不妥当,于是临时变了主意,对李全道:“今日天色已晚,暂不去了。叨扰了你,去家小店,烫两碗酒吃,解解乏。”

李全自无别话,跟在刘伯温身后进了路旁的一家小酒店。几碗热辣辣的水酒进肚,两人身上去了不少寒意。刘伯温虽好杯中之物,却是有节有制,他了解干仵作的这帮人,时常接触血腥腐臭,因而都爱喝上两口压压恶心,所以刘伯温不住地劝酒。起先,李全还有些畏畏缩缩,几杯酒落肚后,枯黄的脸上也有了血色,一双眼睛也活泛起来,舌头更是不听他的使唤,滔滔不绝地讲起他做仵作经历的奇闻怪事。

刘伯温微笑着听他绘声绘色地讲,看到火候差不多时,突然问了一句:“这次验尸,冯德才送给你多少?”

“五百两。让我不要多事。但那五百两我是分文未动。”

“哦?不多什么事?”

“大人,我晓得你要套我的话。你是个清官,老百姓们都很景仰你,实情就对你说了吧。常瑞祥是先被闷死后灌下药的!”

一句话如石破天惊!

刘伯温心中的猜想得到了证实,但他还是不放心地问了一句:“你凭什么这样讲?”

“凭什么?凭我几十年干验尸这一行的经验。那次,我还未去给常瑞祥验尸,冯德才就派人送来银子,恩威并施,我也是有一家老小的人,不得不答应了他。在验的时候,我趁人不注意时,用银针刺向尸体的肚子,毫无中毒的迹象,再看他面部青紫,似是中毒后的反应,其实是气闷的症候。故此,我敢断定那常瑞祥是先被人闷死,后喂的毒。”

“好!”刘伯温喜不自禁,拍案称好。

“你有胆量在二审开堂时举证吗?”

李全犹豫了一下后又坚定不移地说:“我也豁出去了,这帮家伙为所欲为我早就看不下去,既然有你刘青天撑腰,就跟他们拼个你死我活!”

两人又低声说了些细节,便各自走散了。

那么,毒药与遗书自然是假的,可是破绽在哪?

谜一样的难题依旧困扰着刘伯温,刘伯温也在为此大伤脑筋。然而,谜底却自动送上门来。

徐道白惊慌失措地前来找刘伯温。即便是神情慌乱也没忘察看后边是否有盯梢之人,确信无人盯梢后才来到刘伯温的房中。

他还未坐下便迫不及待地说:“伯温贤弟,我命休矣!”

凭空里来了这样的一句,让刘伯温不明所以,问道:“道白兄,这是从何说起?”

道白长叹一声,将一桩事娓娓道来:“怪我们徐家家运多舛。家父病逝后,非但未留下一星半点的家产,反而有如山的债,这些年来我与母亲妻儿熬在苦水中,省吃省用,债务仍未还清。我为何要在冯家开馆,不过是贪图他优厚的酬谢。谁料到,今年正月被他拖进了这桩命案里。常瑞祥的那份遗书是冯德才指使我假造的。我若不干也就不会活到今天。他拿出一些常瑞祥生前所写的文书,让我模仿,事毕,给了我五百两银子。伯温贤弟,你看我该怎么办呀?”

徐道白的一番陈述,让刘伯温解开了不少疑团,他思虑了一会儿,说道:“不把冯德才法办,你会永无宁日。这样吧,你回冯府告个假,说你老娘重病不起要你回家照看几天,不要让冯德才起疑心。明、后日,我争取三堂会审此案。我就不信他冯德才这个害人精还能兴风作浪!”

第二日,轰动新昌上下、官民两方的冯常一案就要三堂会审。巷头小民盼望着这场以卵击石的较量会有着奇迹般的结果,大小官员则冷眼旁观,看蹚浑水的“刘青天”会不会就此浮沉,正如一场人们盼望已久的大戏已经准备就绪,只待开演的锣声响起。

“三堂会审”的主角自是刘伯温无疑,当大堂升起,刘伯温稳坐当中时,刘伯温先是听过原告的陈述后,便转向被告冯德才,冷冷地问:“冯德才,你可知罪?”冯德才未见有丝毫的慌乱,声色沉稳地回道:“大人在上,小民不知身犯何罪?”“常瑞祥因何死在你家?”“那日,我将常瑞祥找来核对账目。我早就疑心元宵节的公账有鬼,果不其然,三千两银子不翼而飞,我就此盘问常瑞祥,他却矢口否认,并反咬一口,污陷我,说银子是饱了我的私囊。我与他讲明日上公堂见分晓,并讲他莫要回去后携款潜逃,他却赌气似的在我家住下,讲好明日一早便去对簿公堂。谁料到,第二日一早,他就服毒自杀啦!大人,倘若常瑞祥讲明原委,我完全可以帮他将账目补齐,谁知他一时想不开,竟寻了短见。”

冯德才描绘得声情并茂,说到自己时,仿佛有着无尽的委屈,讲到常瑞祥的死,又不胜惋惜。

刘伯温略一思忖,知道这家伙是不见棺材不掉泪,若没有如山的铁证摆在他眼前,他是决不会低头认罪的。

他唤来一名差役,对差役低声交代了几句,那名差役心领神会地出去了。

“一派胡言!常瑞祥为何身揣毒药前去你家,即便他贪污了那三千两公款,告上官府,也不会被处以死罪。”

冯德才倒也沉得住气,回道:“常瑞祥爱惜面子,如今做下丑事,大概自思无颜见人,只有一死了之。”

“遗书确系常瑞祥亲笔所写吗?”

“是的,大人。”

“冯德才,你把本官视作三岁孩童,在大堂上用谎话假话搪塞敷衍,今天我就要用确凿的人证物证让你伏法!”

刘伯温向海牙托请求再次开棺验尸,图帖木儿立刻大声嚷叫:“不许开棺,尸体已停放多日,丝毫无助于破案!”

刘伯温坚决要求,海牙托假装犹豫再三,最终应允。

一口深色棺材被抬至大堂上,这样的事让下边的看客们兴奋不已,又引起一阵骚动。

仵作李全上得堂来,立在棺材旁,只待刘伯温一声令下。

刘伯温冷峻的目光扫视大堂,看得堂下又恢复一片死寂,方开口讲道:“冯德才的供述中,常瑞祥是服毒自杀,那么喉咙间必有毒液,仵作,验!”

李全听到命令,手脚麻利地取出一只光闪闪的银针,两旁的差役撬开了棺盖,一股令人作呕的尸腐味立时弥漫在空中,李全手持银针向死者喉部刺去,待拔出来时,银针前端已成青黑色,果然是中毒迹象。

“那么,毒药喝进嘴里,不仅仅在喉部,肚中也当有,再验!”

这话让冯德才激灵灵打了个冷战,汗也冒了出来,这可是春寒料峭时节。李全又持一只闪亮亮的银针刺进尸体的肚子,拔出来时却不见青黑,在场的人除几个人外无不哗然,那几人是刘伯温、李全、冯德才三人。

刘伯温瞥了冯德才一眼,问道:“冯德才,为什么会这样恐怕无人能比你更清楚了!李全,将那日的隐情一一讲来!”“是!”李全跪倒在地,将案发后冯德才如何收买他如何交代他的事一五一十地讲出。冯德才面如死灰!

“传徐道白!”打铁趁热,刘伯温又使出一记杀手锏。徐道白跪倒在堂,又将冯德才如何威逼利诱自己,那份常瑞祥的遗书是如何伪造出来的,以及听到的冯德才要杀人灭口的计划,还呈上冯德才收买他的银票。

这两人的供述、物证如同记记重锤,砸向冯德才,冯德才把希冀的目光投向了图帖木儿,谁料图帖木儿竟装作视而不见。

“啪!”刘伯温用力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道:“大胆刁民,如今人证物证俱在,铁证如山还不如实招供,难不成还要受皮肉之苦?”

冯德才心知自己纵使百般抵赖也是毫无用处,大不了是一死,心中又失望图帖木儿的无动于衷,也就将事情的原委全部讲出。

刘伯温已拟好了判决,让海牙托与图帖木儿过目,一个正中下怀,一个有苦难言。

“兹有新昌州人氏冯德才,恣意妄为,作恶多端,设计害死新昌州人氏常瑞祥,案发后伪造其自杀假象,收买证人,实乃十恶不赦之徒,判三日后开刀问斩!”

“好!”看客们发出一片欢呼,一场好戏有了这样的收尾,着实让他们心满意足。瘫软如泥的冯德才被差役拖出去,怒气冲冲的图帖木儿拂袖离去,暗自窃喜的海牙托踱出堂外,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刘伯温端坐在大堂上。

他的报章已上送江西行省,着实参了图帖木儿一本,把他在新昌办案所收集到图帖木儿的桩桩罪行一一上报,称图帖木儿实为朝廷的败类、百姓的对头,若不加以处置,既不足平民愤,又将遗患无穷。

然而,他不知道,一份同样弹劾他的文书也摆在行省大臣面前,不过那是来自大都的一位权贵的,责令行省对刘伯温严加申斥,也将刘伯温列了数条罪状。

不过,刘伯温秉公断案的英名远扬,在行省中声誉颇高,行省头脑思忖再三,还是将图帖木儿撤职查办,对刘伯温毫无动作,不置褒贬。

刚正不阿、断案如神的评价,再一次在刘伯温身上得到印证,“青天”的威名叫得更加响亮。浙东百姓对刘伯温的赞誉日胜一日。

同类推荐
  •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孙中山先生传

    孙中山先生传

    一位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简任官员、国民党党史专家笔下的孙中山先生!本书注重整体,叙事比较确切扼要,裁剪适当,条理明晰。作者广泛搜集大量的资料,并经过认真考订,基础较为深厚,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和一定的史料价值。原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中山大学教授段云章先生评价此书:“首先,虽非历史唯物主义者,但也较好地理解到时代潮流、社会环境和伟人言行的互动关系。其次,著者本着他自定的治史须”根据事实,加以论述“的原则,广泛考订资料,并做了实地调查。
  • 华罗庚

    华罗庚

    《世界名人非常之路:华罗庚》深刻地描述了他坎坷和奋进的一生,及近代中国数学发展的沧桑。
  • 张曼新传

    张曼新传

    这是一部生动的传奇。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文夜谭般的奇特人生之族。本书将给您一个全新的视角,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

    《洛克菲勒家族传奇》由秦晴编著,洛克菲勒家族的庞大财富家喻户晓,在美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家族已有150多年的历史,繁盛六代,依然独“富”天下,不但涉足商界,留下了众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商业故事,在政界也颇具影响力,同时还热衷于慈善事业,名声远扬。《洛克菲勒家族传奇》讲述了洛克菲勒家族前四代人的事业与生活,告诉读者一个普通人是如何成为石油大王的,一个家族又是如何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的。
热门推荐
  • 说别人的故事

    说别人的故事

    我爱聆听,聆听身边人的故事,聆听陌生人的故事。最理想的状态是找出故事的所有的主人公,听听他们真实内心的想法。故事里,面对着理解差异,他们最真实的内心也就只有我知道。我想我更喜欢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诉说别人的故事,不评头品足,故事里没有对错,正如爱情里没有胜负一样。可是,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对我真诚以待,即便这样,故事仍需继续。只是故事少了半分真实和人情味罢了。并不是为了打发时间,也不是为了说别人的坏话,而是让自己的世界观更加丰富。我不求轰轰烈烈,只求简简单单。也许“我是一个没故事的人”是一个伪命题,但是我甘愿做一个没故事的人,平平淡淡。我的故事根本不足为外人道也。
  • 丑女变身

    丑女变身

    “啊!!!”一阵声音响彻云霄。“安静”(=_=)“终于要离开了吗?”她笑了笑,不过,很丑。3年后……“哈哈,我成功了。”男生宠溺的看着她,“祝贺你”
  • 人在做天在看

    人在做天在看

    【永久免费】“猴子,等老子有钱了,老子就做两件事,一是上女人,二是被女人上!”“肥猪,就你那德性,估计不到四十岁就会精尽人亡!”果不其然,人在做天在看,你四十岁不到就得了艾滋,扔下一堆女人走了,也扔下了我这个惟一的兄弟。而我,回忆这些年我俩做的那些缺德事,只能说,一切都是报应!(此文系二货文,意在逗乐,兼有写实)
  • 黑山大侠传奇

    黑山大侠传奇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张甲洲受党的委派,组建巴彦抗日游击队,端窝打点,打龙泉镇,攻巴彦城,击毙日军绥化司令阎丸,日本驻巴彦联队长岩间。后因“北方会议”错误决定,游击队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游击队孤立无援。最后导至游击队解体。本剧主要以张甲洲回乡组建抗日游击队为主线,以神枪手刘飞与三个女人的爱恨情仇为副线,充分表现了一个爱囯青年的情感历程,从与少帅比枪法,到抗日游击队,极富传奇色彩。
  • 风行剑尊

    风行剑尊

    少年孤门越,自青州而来,一步步走向巅峰,一次次创造奇迹,终成一代传奇,风行剑尊!
  • 网游之至尊法师

    网游之至尊法师

    异世界法师玩网游....大家闺秀的东方萱。寂寞百年而性格多变的羽灵。他终将选择何人?
  • 九绝神皇

    九绝神皇

    上古百族大战战场,受神血浇灌而化灵,成九死之地,漂游于大陆四方。张子凌误入九死之地,九死得一生,成九死之地之主。练功法,习武技,成就一身凶杀气。打圣子,戏圣女,九绝武道成神皇。
  • 十五岁青春史

    十五岁青春史

    15岁拜别了一切开始了求生路途这就是结束
  • 鬼界守门人

    鬼界守门人

    从小克死全家人的孩子,天生罗刹命,被一位高人带走。自此成为一名“鬼界守门人”。在他十八岁那年,回到城市生活。注定天命不凡的他,下决心要维护世界和平。
  • 白山诗歌

    白山诗歌

    白山诗歌,多是我过去一年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所作,在那里我学到很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写诗的安静和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