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界江湖,自古至今,不管是武道还是仙道,对于紫府灵台的重视犹如天之日月,地之江河,缺则不可成道。紫府的铸就关乎修道之人一生道途成就的高低和长生久视的期望,所以天下修道之士对于锻炼紫府的秘籍宝典趋之若鹜。至于紫府的具体变相则根据修士习性和道念的不同而生出高低之别,或是天地日月星辰之变化,或是器皿灵物之表象,林林总总不下万千之数,满目琳琅不可思议。
紫府的修炼有先天后天之分,此两者之间不分高低,只分道念。那些秉承天地日月星辰运势而降生的人自有其道,但这种大运伴生之人毕竟为希贵之宝,可与不可求,所以就有了后天锻造之法。后天之法比之先天之道亦是不差,不过法亦有高下优劣之分。那些处于修界江湖顶端的紫府修炼之法多被掌握在道派门阀的手中,不是其忠诚弟子,绝不轻授。
天道仁慈,必有一线生机。所以凡事必有例外,那些个祖宗福音所罩之人,或是自身所积福德之人必有机缘降至,助其成道,所以修道之人对于自身福德积累亦是视若珍宝。不过如今天下对于这一套说辞嗤之以鼻,多重视道法宗派。找一强大宗门,献上忠诚,便能够得到想要之物。不过终其一生为宗门俗世忧心劳累,哪有逍遥可言。
倒是那些散修,或是道念至诚之人对于此种说法奉之经学良药,一番积攒下来倒是颇有收获,亦有大缘之人。既无大运生成,便只能走后天锻造之道。可惜那些秘籍宝典之法被大族把持,不能得之。玄耳不断思虑着练气第四层之法,里面倒是有紫府锻造之道,可惜其法平稳闲淡,谈不上有道之法,大路货中的一种而已。
不断的徘徊在练与不练的状态下,他能够想得到,自己那些师兄肯定有其特殊秘典修行,不知道是否修练了云台镇峰秘典万法无极剑典。至于自己只是与玉泉宗有大因果,而且是生死相向的那种大因果,不被人家斩草除根已是借了大运,在想求人家秘典宝法就有点想当然了,就是自己手中这本普通练气之法也是幸遇良人,交了大运才得来的,思来想去,只有修炼这低等锻造之法,有总比没有的强。
后天所作的紫府修行之法,其修炼多是在于器和物。玉泉宗之法首选在于剑道,所以玄耳手中的修炼之法也在于剑道一途。不过在经过长时间浸淫于修界江湖奇闻异录的渲染下,他总觉的自己修练剑道一途不会有所成就,自己性情与剑道轻灵王霸所不相同,况且一切有为法皆是自身道途护法之用,即使练到极致也只能够是道下之法。
所有的奇思异想经过一声厚重的叹息声化为泡影,比起那些苦求无门之人,自己已是幸运良多,还在这里挑三拣四,真是不当人子。不过紫府修练关乎甚大,决定着道途的高低,由不得他不重视。想着练气四层中紫府修炼之法,他陷入了深深的静想中。”剑为器,亦为大道。玄门之中剑器鸣,洗心自治神太平。剑游玄关道源出,修和独立紫府官。其形为剑,其势为法,其源为道“。
对于紫府建造之法,他所思良多。从自己了解过的奇闻异录,江湖趣闻,或是治学经世的典籍,亦或圣皇圣帝圣人的言行语录,所有的说辞皆在强调一个神乎其神的词“道”。不过自身经历有限,对于道的认识只局限在书本之上。至于如何修道恐怕即使那些雄霸一方的道主掌教也说不清吧!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只是幸运一点的有前人留下来的经验。
紫府关乎道业长生之途,而自身道念心境对于紫府修练有决定性作用。不管其它,先从自身习性为源,在考虑如何铸就紫府。玄耳习性在于绵柔温和,于剑道不可相合,那么铸就自身紫府必须要与器物习性相合。他采集的道源为土源,土性在于厚德养育,所以还需有一器物为源,与道念自身习性所相合。自己的道源都是借助灵物所得来的,所以铸就的紫府必须与两者相合才能够不被其所累。
一个从没有出过玉泉山的少年,所知经历有限,也想不出何种器物之道最好最适合。不过想到先贤所云,法不在高低在于和,器不在强大在于久,他从书本上了解的大到天下小到自身,结合自己的一些想法便心中有所感悟。
铸就紫府的关键在于道则神气和真气的三者合一,而道念直接决定着紫府的成长和优劣,是为根源。这种影响看不见摸不着,如同大道主宰者天地众生一般。先天纯阳神气众生皆为同源,主命。而他的道气就有区分了,主德。真气也趋于绵柔厚德,所以首选厚德之物。天下厚德之物不少,只是他所修习的法诀只有最简单的构建法门,而且以铸就剑道为主,那些具有道势的法诀秘典皆掌握在道派门阀手中,所以只能一切从简。
玄耳逐渐心灵空无,神念飘忽不定,不过对于法门倒是有了一些看法。他也算是于仙家福地走了一遭,对于道法的分辨有一些认识。仙家福地并不仙,凡俗红尘亦清净。所以修道先修己,修己先修德。掣肘于自身经历有限,他能想到的具有厚德而且不凡气势之物也就只有眼前的玉泉山了,上养修士数千人,下定地脉有道势。
经过神话故事的熏陶,这厚德之物最为浓厚之物应当属那高不可攀,定鼎天下的擎天之柱“仙周山“。只是此物只是闻于书籍,并不曾见过,只能退而求次,选择这玉泉仙山了。
玄耳神念游离于环绕在自身,远远的看着这高耸入云的玉泉山,气势浑然一体,自然天成。远观之下,自有一股道韵道势缭绕其上,四面犹如刀削,倚天拔地,这不正是一把出鞘的宝剑吗?哈哈、、、玄耳心神大振,这不正是符合自身之道的最好器物,何必舍近求远,就以这玉泉山为我紫府灵台道体之表象。
玉泉山,好器物啊!割舍不下的思念,至刚至阳的道势,厚重长德的道源,一切法蕴皆和我之心性气度。望着玉泉山玄耳运用紫府锻造之法不断的以其为源,整合者自身的道源,真气和神气。只是天下有神韵之物最不好得,需大毅力大智慧不可。
厚德载物,长养己身。紫府灵台出玉泉,养德养道气势成。玄耳以练气四层铸就紫府之法为基,铸就着自身紫府灵台,好在选择之物与剑道亦不相差,所以这构建之法倒是容易许多。想成紫府,先蕴道势。玄耳不断的运用神识观察着前方的玉泉山,心神空镜之下,不断的与玉泉山势相合。
心神合乎玉泉山,扑面而来的厚德之中带有一股不屈的阳刚气势,亦有一种灵韵的文人气度传入心神,这玉泉山从古到今,也不知藏有多少的奇闻故事,浸入他心。一切好似简单明了,不断的与山势相合,解其脾性,合乎自身道性,运用道念与山神灵韵相知相会。
在玄耳不断与山势的契合下,神海中的先天神气、真气和道源逐渐整合起来,只见以厚重灵性的道气为源头,先天神气为神灵,真气则为纲本,形成一种不规则的道韵光源,散发着紫金色的高贵之势。伴随着神念的运转下,倒是与神海中倒映的一座奇峰遥相呼应起来。
修练之中不记年,时间过去了很久。在外界,大青牛横卧在牛棚中好似修练,不过时不时回头看一眼玄耳道出了其心之忧。玄耳已经坐关十天有余,大青牛起始还担心不已,不过在最近几天发现玄耳周身出现一股绵长厚重的灵韵,便知道他已有所收获了,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而已。
玄耳深海中好似已经过去了千年之久,终于在他不断的努力下与玉泉山势合而为一,将其一丝山势道韵倒映在自己神海之中。先天神气真气和道气整合的灵光便蜂拥上前,将这丝山势道韵纳入一体,在不断合乎自身道念后逐渐统而归一。道气为源,神气为灵,山势为韵,真气为纲,一座小型的玉泉山便出现在玄耳的神海中,在紫金真气的倒映下显得厚重,阳刚,柔德,高贵。
经过真气不断的滋养和凝练后,玄耳凝练出来的灵台紫府终于显形显性,比之真实的玉泉山多出了一分高贵之意,少了一分凌厉之势,与玄耳道念彻底相合。而在其灵台紫府显形显性的一刻,一股厚德阳刚高贵仁慈的气韵在他的天灵冲天而起,与不远处的玉泉山遥相呼应,影响着周围的一切运势。
第一个发现的是大青牛玄兕,在他看到玄耳那股冲天气势后,第一想法便是将其自身气息遮掩起来。果不其然,一股强横的神识灵觉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当其发现这股气势来自于坐关中的玄耳,发出一声感叹。咦!想不到此子尽然能够凭借一己之力走到这一步,就是那仙体也没有这般道韵,算是一个少有的天才了,不过这般任其成长下去恐怕与我玉泉不利,先观其效,再做处置,本座何时有这般掣肘过!
当这强大的神识退去后,大青牛呐呐道:哎呀!幸好牛大爷有祖传秘法护身,要不然被这人发现少不了一顿劫数。这玄小子鼓弄出来了什么紫府灵台,尽然拥有筑基期才有的道韵气势,实在搞不懂,不会真如黄帝一般崛起吧!待这小子醒来后要好好研究一番。
在玄耳和大青牛境界不能启及之境,那恒古稳定的擎天之柱上再次出现了一股庞大的浩然正气,气势欢欣鼓舞,好似迎接主人一般,随着玄耳身上的道韵气势明灭不定,最后消失归无,玄耳不知道的是自己刚才的一番无有意识之为牵动了无数修界之士的心神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