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另据《汉书?律历志》记载:颛顼五代而生鲧。
上面的一段话从表面上看,禹成为盟主似乎是继承了黄帝和颛顼帝的衣钵,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因为登上盟主宝座时所代表的势力不同,我们可以这么说,颛顼帝没有继承黄帝的衣钵,而禹也没有继承黄帝和颛顼帝的衣钵。如果一定要说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的话,那么这层关系就是血缘,仅仅只是血缘上有点关系而已。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上面的事情,我们现在把五帝时期的婚姻关系和权力更迭简单分析一下。“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这句话虽然很短,但是却包含了极为丰富的信息量,对于这句话的意思,在史学界存在很多争议。不管它的原本意思为何,但是我们至少可以确定一点,那就是轩辕黄帝生了这么多儿子,随他老人家姓姬的却只有两个。按理说,在当时轩辕黄帝的姬姓应该是最尊贵的,但是他的儿子却有这么多不随他的姓,用我们现在的观念来理解,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这里我们先简单分析一下姓与氏究竟是怎么个回事,在“三代”以及更早的传说时代,姓与氏是分开的。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通过姓,能追本溯源向后看的话,那么通过氏,则是展望未来向前看。姓代表了种族血脉源流,比如中国最古老的姓都带着女字旁,说明这些姓都能追溯到母系氏族。氏代表了成就与地位等,比如有巢氏发明了巢居,燧人氏发明了钻燧取火,神农氏开创了农耕文明,轩辕氏发明了车子等等,这些都代表了氏族的成就。而高阳氏和高辛氏则代表了地位,在成为盟主之前,颛顼帝和帝喾的封地分别在高阳和高辛这两个地方,所以分别被称为高阳氏和高辛氏。自帝尧之后,氏则开始有了国的概念,比如帝尧,在成为盟主之前先后被封在陶和唐,所以帝尧被称为陶唐氏,同时帝尧也被成为唐尧,这里的唐已经有了国的概念。唐尧之后的虞舜、夏禹,虞和夏的意义与唐基本相同,既是氏,同时也有国的含义在里面。
通过上面对于姓氏的分析,我们大致能够知道,黄帝的二十五个儿子中,除了两个继承了黄帝的姬姓,剩下的二十三个都随了母亲的姓,甚至是在母亲的氏族出生和长大的。这样的事情,在父权刚刚开始崛起的黄帝时代并不稀奇,即便是到了帝喾时代,尧也是在母亲的氏族出生和长大的。这没有随姬姓的二十三个儿子,代表的自然也不能是姬姓氏族的利益了,他们和姬姓唯一的一点关系就是血缘了。在血缘上,颛顼帝是黄帝的孙子,但是支持颛顼登上盟主宝座的最关键势力不是黄帝一族,而是颛顼的母族和妻族。当然,在颛顼帝执政的危机关头,黄帝族也是给与了武力上的鼎力支持。同样的道理,帝喾与帝尧也是代表了母族和妻族的势力。在那一段时期内,帝挚或许是个意外,因为是在父亲帝喾的强力推荐下登上宝座的,所以帝挚上位代表的是父族的势力。舜帝姓姚,虽然在血缘上是颛顼帝的后代,但是他所代表的既不是黄帝一族,也不是颛顼一族,而是姚姓一族。
分析到这里,我们或许可以认为:虽然在血脉上,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但是禹所代表的却是姒姓一族。姒姓一族的源头在哪里,我们已经无法考证,或许是禹的母族,也或许是禹的祖母族、曾祖母族吧,当然母族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典籍中明确记载了禹父亲是鲧,“鲧封崇伯”这句话可以看出,鲧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不仅在今天的河南登封有一块封地,而且还是个伯爵。这在前面已经说过,帝尧分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估计就是在这个时候鲧被授予了伯爵荣誉。单单从不顾帝尧反对,众人都推举鲧担当治水大任这一件事,我们就能看出:鲧是非常有能力的,鲧所代表的势力也是非常强大的。不幸的是,鲧治水九年失败,最后死在了羽山。
禹的居地在阳城,在今天的河南颍川地区。根据笔者的推测,治水成功之后,舜帝论功行赏,将阳城封给了禹,而阳城当时的名称应该是夏,这也是夏禹的由来。夏禹时期,因为治水的需要,青铜开始大规模应用,青铜冶炼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治水成功之后,社会生产力水平飞跃发展,社会分化,出现阶级差别。比如禹在原先城的基础上,组织建造起双层城墙,将城市分为内城和外城,从居住环境上将居民按照社会地位和贫富区分开。比如当时已经有闲置的粮食用来酿酒,据说有一个部落首领送给了禹一坛酒,禹喝得酩酊大醉。醒来之后,禹很有前瞻性地对身边的人说:“酒这个东西太好了,将来一定会有人因为它而国破人亡!”禹王原来还是个预言家。
上面的两个事例,足以说明夏禹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和财富积累程度,这为新一轮的大变革提供了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笔者斗胆将中国十九世纪以前的社会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凭借实力、势力和影响力登上盟主宝座的禅让时代,依靠宗法制度分封家国天下的封建时代,父传子家天下的集权王朝时代。而这已经具备了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的大变革,就是从禅让时代到封建时代的转变。客观的基础已经打牢,现在缺乏的仅仅是人为的推动因素,而禹的全程谋划将完成这一人为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