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支持,本书晚上还有一更,新人需要大家的支持,如果喜欢的话,不如收藏,点击和推荐,谢谢!
“我家大人刚刚从将军候那里返回,便是立刻要你过去相见。听说吉祥村这次,全村屠戮殆尽,唯一生还的人就是你和那个小丫头。小丫头还在昏迷,倒是你先醒了。大人让你过去,肯定是询问一些吉祥村的见闻。我家大人脾气温和,轻易不发怒火,但这次回来却是勃然大怒,一会儿到了前堂,你说话兀自小心在意一些······”
“请问老者,那名少女如今怎么样了?是不是被救活了?”
“恩。小丫头命大,倒是仍有一口气儿在。如今人力已尽,她是否能够活下来,就看天意了。”
李誉颔首点头,心中暗暗思量了一番,感觉自己已经尽力,因此心头的惋惜消除不少。跟着老仆穿过偏僻的院落,走过一朱红漆的长廊,左拐右拐,来到了前院。一路走来,李誉心头啧啧称奇。这座宅院虽然规模宏大,建造华丽,充满着一股磅礴纵横的威严气势,但是里面的花花草草、兰亭水榭,却是弥漫出一股儒家的风情。
东蜀国文武分治,寻常时候,文臣不理武将,武将轻视文臣,双方都是陷在各自的领域里,彼此很少交叉。像老仆口中的“卫提督”,作为一名戍守边关的武将,却和儒家大臣们私下还有往来的,已经算是少数。而又能将儒家的思想无形中布置在庭院楼阁当中的,就更是少之又少。
想到这里,李誉不由生出一种向往来。儒家有看字识人一说,如今李誉看到这颇为精心设置的庭院景色时,对这样一位武将颇有倾慕的心思,想要早点一窥真容。
“老者,这座院落中的景色看起来颇为匠心独用,只是不知,这座宅院是出自何人之手?”
“咦,你这小小书童倒是知趣。这座宅院从建成到景色的布置,全是出自我们卫大人之手,这座宅院建成的时候,郭大人还亲自写了一封书札以作祝贺,怎么,难道你没听郭大人提起过?”
“呵呵,老者见笑了。如今东蜀国文武分治,私下里都少有交集。若是被宗人府给逮到,轻者传去问话,私下用刑,重者扣上阴谋违逆的帽子,发配大理寺治罪。郭大人和卫大人的书信来往,又怎么会轻易让在下看到呢?”
老仆身子一顿,有些惊讶的看眼李誉,口中道:“这些话也就你我二人说说,且勿再提。要是传出去,难免给两位大人带来不便。”
“是在下失言,谨记教诲了。”李誉说罢,微微行礼,面色颇为恭敬。老仆颔首点头,也不再说话,带着李誉就走向前堂。再没出十数步,两人就走进一个宽敞的大厅内。老仆对着一名身穿锦袍的中年汉子行礼后,就退到一旁。
“侍读李誉,见过郭老师。”李誉先是对一旁皓首白眉的老者行了一礼,而后对正堂前端坐的中年汉子行礼道:“小人李誉,见过提督大人。”
中年汉子转过身来,右手一挥,就让李誉起身。李誉闻言站了起来,脑袋微抬,目光直视眼前这名提督。但见这人一张国字脸上,星眉剑目,鼻梁微挺,上下两片开阖的嘴唇,丹唇外朗,器宇轩昂。
眼前这名中年汉子,正是铁桶关三大提督之一的卫琅卫提督。东蜀国武将,从开国之初,便有着清晰的等级划分。总督之下,大将军,然后提督,将军,总兵,副将、参将等,不一而足,武将官衔最低的是七品把总,再往下就是千夫长和百夫长,什长,却不带有武将官衔。
提督乃是正二品官衔,不仅统领着数万大军,在武修之道上,更是达到了“三道”朔形道中的“神识境”,修为高深叵测,神通通玄,有着翻山倒岳的能力。
李誉是名儒生,读的儒家经典,修的是儒家之道,对这些武修一途,听闻甚少,但也不是一无所知。武修一途上,好似有着“三道九通”的说法,为“炼体道”“朔形道”“真人道”,至于其上还有没有,李誉倒是不太清楚。
他唯一还知道的,就是这些武修每一道又分为三个境界,是为三通。东蜀国修为最高深的,朝堂之上莫过于“武侯”。仅次于武侯的还有三名总督、大将军候,和一名“天戈候”。这些人都是属于兵家中的翘楚,是摆在明面上的实力。但是真正的实力有多少,恐怕除了历朝历代的皇帝知晓外,天下几乎少有人知。
儒家有着“三公三孤”,共六位朝廷大儒,实力也都非同小可,胜于常人。其中以“太保”实力为最,“少保”次之,余下四人皆是精通儒道,深明儒术者,身有浩然正气,前可以横扫乾坤,荡清妖邪;退可以以身自保,讲道授学。
儒家的实力,在东蜀国虽然算不上强大,但因为开国之初,出了一名天下闻名的文曲候,之后又都是以儒家思想安邦定国平天下,因此儒术在东蜀国可谓根深蒂固,深入人心。久而久之,儒家就成为朝廷的一道鲜亮的门面,即便是东蜀国境内的宗门人士,也不敢对儒家抱有亵渎的心思。
儒家也有隐在幕后的实力,因为李誉是一名儒生,更是三品大儒郭汉清的侍读,所以对儒家还有些了解。在所有儒家子弟和文人学士心中,儒术高深的国子祭酒和翰林院院长,其本身的武修之道也很强大。只是这两人一心扑在儒家典故的研究上,因此他们的实力,倒鲜为人知。
李誉是一名儒生,当然对这些大儒生有无限向往和敬佩的心思。此时他观看卫琅卫提督,感觉到卫琅一生戎马下来,仍能做到将磅礴无匹的气势内敛其中,就颇为受到李誉的尊敬。
如果说,在前一刻,李誉是因为卫琅的官衔而生敬畏,那么此时,李誉则是全心全意的佩服这位提督大人了。和兵家学子十分敬服武道高深的大儒一样,李誉的这种敬服,同出一辙。
“李誉,本提督有事情要问你,还希望你能如实回答。昨夜你到吉祥村之后发生的事情,蛛丝马迹,哪怕细枝末节,本提督都要知道的一清二楚。你明白吗?”
李誉闻言,双目迎着卫琅的视线打量了一会儿,没有急于做出回答。目光平静,露出沉吟的色彩,微微低首。
卫琅坐在大堂上,看到眼前这一幕,目光微微有些凛冽,眉头不可察觉的挑了一挑,却没开口说话。右手从桌子上端过一杯茶水,轻轻啜饮,来掩饰这种寂静的氛围。坐在一旁的大儒郭汉清,倒是双目微闭,好像在精心养身一般,没有丝毫反应。
“李誉可以向大人坦诚一切,大人有什么疑问,李誉但有知晓的,知无不言。”李誉思量了一会儿,看向卫琅,出声回答。
卫琅微微颔首,双目微微一凝,说道:“好,本提督也没有过多的事情要询问你,只有两件事情,我需要你给我一个回答。昨夜你闯入吉祥村,有没有看到其他生前,学生都没有再看到一名生还者。至于凶手的蛛丝马迹,学生在救出少女的时候,脑袋撞在了巨石上面,早已昏阙。再次醒来,就是出现在了府中。李誉即便是有心还的人离开?你走遍了几乎全村子的房舍,有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李誉昨夜到达吉祥村时,整个村子一片死寂。学生忽然想起老师推算的卦象,心急之下,连番闯进一座座宅院,想要寻找死里逃生的村民。因此,直到在发现少女之,也无力去做。还希望大人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