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56400000029

第29章

拓跋焘接见了北燕的使者,冯弘派他求和来了,不行。

三个月后,北燕的使者又来了,这次冯弘派来了他的尚书,求和的条件也开足了。冯弘送回了那个被北燕扣押了二十一年的于什门,他诚恳的向北魏皇帝请罪,愿意归顺,成为魏国的藩属国,并且愿意把自己的小女儿送进魏国的皇宫。拓跋焘这才答应了,不过他又提出了一个要求,让冯弘把他的太子派到平城来朝见皇上。使者带着这个要求回去了。

冯弘听了这个要求,不吐不咽不表态,他仍然是自己一贯的风格,对于自己感到不好应付的事情,就采取逃避态度,一天一天的拖下去。他的大臣们都感到国家灭亡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还有个别人忍不住提提意见,有个大臣叫作袁滋,他提意见说:三国时期蜀国和吴国都占尽了地利,可是还是被晋国给灭了,因为强弱太过于悬殊了。现在咱们国家比当年的蜀国和吴国更弱,而北魏比当年的晋国更强,不委曲求全,就随时有亡国的危险。大王应该赶快按照魏国的要求,把太子送去当人质,给自己争取到生存发展的时间,然后全力以赴搞好国家管理,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这样,内外关系都理顺了,燕国的江山社稷才有保全的可能性。

这话说得太对了,冯弘一听大怒,马上下令把袁滋给杀了。

他还可以继续拖一段日子,拓跋焘正在派军队讨伐山胡,胡人叛乱是经常发生的,这一次的山胡叛乱也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他们的规模不大,一看就是没多大出息。这样的好戏不看有点可惜,拓跋焘也跟着去观赏,他每天都带着几十个骑兵登上旁边的山头,居高临下观察下边的战况。一来二去就让人家山胡摸着了规律,山胡的部落首领白龙就动起了脑筋,他的兵不多,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人少可以当成人多来使用,白龙定下来计策,要给拓跋焘来个十面埋伏。他派出了一批勇士,让他们分头埋伏在拓跋焘每天上山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了十来处。果然,这一天拓跋焘仍然毫无防备的来看戏了,没想到今天观众席变成了戏台子,他本人成了一个戏中角色。当第一个伏击地点突然发难时,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他们当然一拥而上,让他们的皇帝有机会逃跑,可是拓跋焘紧接着就又遇到了新的伏击,接着又出现了一起,没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敌人,都埋伏在哪里,被袭击的人开始撤退,可是山路不但不利于打仗,也不利于撤退,拓跋焘一急之下,马失前蹄,人仰马翻,他摔在地上一时间爬不起来,眼看就要被那些大呼小叫的伏兵给抓住了。幸亏他身边带着的勇士也不含糊,那个因为勇敢而受到皇帝赏识的陈建,关键时刻没有辜负皇帝的信任,他大声叱咤,声震山谷,奋力反击,连杀数人,他把身体挡在拓跋焘身前,一个人抵挡住了对方一群勇士,拓跋焘重新骑上了马,他脱险了。陈建全身留下了十几处光荣的伤口,当然他也得到了应有的赏赐。

负责带兵平叛的将军们红了眼,他们又是气愤,又是惭愧,他们开始不顾一切的发起了进攻,把山胡叛军杀得大败。他们斩杀了叛军的首领白龙。他们攻破了山胡的堡垒,进行了血腥的屠城。他们又追击穷寇,把逃跑了的残余叛军也消灭了,几千个成年男子一个不留,全部杀死,女人和孩子都成了俘虏,被作为战利品分发给了军官和士兵们。

那个北燕国王冯弘在干什么呢?他吃了睡,睡了吃,不想吃也不想睡的时候,就想一想那些烦人事儿,要说也真是的,他急着当皇帝只是冲着享受,怎么还有这么多麻烦,他能不想的时候尽量不想,可是老有人提醒他得做决定。他决定,派出使者到南边的宋国去,也向刘义隆称臣进贡,跟他拉拉关系,多个靠山。隔了一段时间,他又觉得不行,又派出使者,到魏国去进贡,同时把那个事情向魏国皇帝做了解释,说太子有病,暂时来不了。又过了一段,他又想想,又觉得不行,就又派出使者,到宋国去,请求宋国派军队来支援。这样又过了一个多月,到了七月天,宋国的军队没见来,魏国的军队就来了,他们的四万骑兵大大方方来到了和龙城下,没有战争,冯弘不认为这是战争,他仍然派出使者,到都城外面去犒劳军队,还主动献出战士们打仗需要的铠甲三千副。然后,魏国的将军把使者给训斥了一顿,让他把话给冯弘捎回去,责备他不送儿子去侍奉皇帝。然后,魏军就把和龙城附近的老百姓集中起来,有六千人吧,带回魏国去了。

魏军走了,北燕的朝廷群臣急了,他们感到亡国的危险在一步步的逼近,他们又去劝说国王赶紧把太子送过去,冯弘说:我不忍心这么做,不是你的儿子,是你的儿子你会这么做吗?我不干,真把我逼急了,我就带着你们往东边去,到高句丽去住上一段,再找机会东山再起。他的大臣说:魏国是拿着全天下的力量来攻打咱们一个小角落的,肯定能够攻克,这个不用抱侥幸心理。高句丽从来不讲信用,别看他表面上挺亲热,到时候就难说了。冯弘不相信,他只相信自己的判断,他派出使者,到高句丽跟人家对接去了。

又过了俩月,到了二月份,冯弘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把儿子送去更加保把些。他又派出使者去魏国进贡,请求再给个机会,他愿意送太子了。可是拓跋焘已经失去了耐心,他明确拒绝了,拒绝之后,拓跋焘就让军队做好准备,同时,他一下子派出了十来个使者,分头去高句丽等等国家进行通报,告诉他们,我要收拾冯弘了。

公元436年三月份,魏军出发了,平东将军娥清和安西将军古弼是部队的首长。四月份,他们攻克了白狼城。

当魏军来到和龙城前的时候,他们的将军接连出现了判断失误。他们本来是准备进攻的,结果却发现城门主动打开了,北燕的尚书令郭生派人来迎接,邀请他们赶紧进城,魏军害怕中计,没有进去,错失良机。其实这个情况是真的,当时高丽军队也已经到了,他们来了几万人迎接冯弘去他们那儿。冯弘虽然磨磨唧唧的想去,但是大臣们并不愿意去,到那个穷得不得了又偏僻得不得了的地方去干什么。老百姓们更加不愿意去,他们不管到哪里都是吃亏、吃苦、受欺负,何必背井离乡到遥远的地方去受罪呢?于是郭生就带着部队跟冯弘干起来了,可是冯弘跟高丽部队联合起来,跟郭生打了个不分胜负,郭生被冷箭射中,死了。高丽兵这才算是控制了和龙城,他们欢呼雀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脱下身上的破衣服,从北燕的库房里面拿出新衣服来换上,那里有各种军装和武器,高丽人发财了,他们高兴坏了,这一趟可真是没有白来!

冯弘带着现有的老百姓们出发了,他们先点火烧掉了宫殿,大火一直烧了十来天还没有灭。冯弘在逃跑的路上使用了方阵,他让妇女们也穿上铠甲,走在方阵的中间,让军队布置在方阵的外围,让高丽军队负责殿后。这个方阵前后排开,总有八十里长。这又是一个攻击的好机会,古弼的部将高苟子准备率领部队去追击,这帐是很容易打赢的,但是高级将领又一次出现了判断失误,古弼当时喝醉了,他不同意冒险追击,高苟子非要去,古弼坚决不同意,高苟子还是非要去,古弼还是坚决不同意,高苟子决定不多说了,用行动说话,马上就去,古弼拔刀进行了坚决制止。低级将领高苟子几乎气死了,好在他最后残存的一丝理智提醒他,服从是军人的天职,在其他将领的劝说下,他选择了服从,气呼呼的看着时机从手中溜走了。

拓跋焘听说了这个情况,怒不可遏,他派人用囚车把娥清和古弼拉回来,回到平城之后,让他俩都从将军直接降级成为最基层的士兵,让他俩看城门去了。然后,拓跋焘派了使者去高丽,让他们把冯弘这个罪犯送来。高丽的国王不答应。

发兵去打高丽吧?还是先让老百姓们歇一歇吧。

老百姓们的日子不好过,拓跋焘听说全国各地的官员大部分都贪污,当然他们全都不承认。让当地人监督他们怎么样?把贪官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于是拓跋焘下了一道诏书,允许下级官吏和百姓揭发他们的上级的贪污行为。这个命令一颁布,官场风气起了一点变化,不是变得好了,而是变得更加混乱了。原来普通老百姓都是不爱惹事的,他们对投诉地方官的事情不感兴趣,也不相信那样做会有好结果。可是那些地痞流氓们不一样,他们抓住这个机会,威胁要投诉,要告发,地方官们经验丰富,心里很明白这些人想干什么,他们哪里是希望官场清明,他们巴不得官场越混乱越好,于是地方官们就放下身份,对这号人照顾一些,满足他们的要求,然后呢,地方官们就更加肆无忌惮地搞贪污了。

公元437年,西域有十六个国家前来给魏国进贡,魏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升。从此之后,他们每年都要来朝拜进贡。

那个冯弘呢?他走完了他原来说什么也没有想到的非常难走的陆路和水路,来到了辽东,他遇到了高丽国王专程派来迎接他的使者,高丽在历史上还没有搞过这种规格的接待,不太清楚到底怎么做才合适,他们就去翻古书,然后就按照古代的礼仪来跟冯弘玩儿。使者一见到冯弘,就正儿八经的致了一通欢迎词:“龙城王冯君,欢迎你来到我国的荒野,想必人马都很辛苦吧?”冯弘觉得这简直是一种侮辱和戏弄,以前高丽一直是对他恭恭敬敬、亲亲热热的,今天怎么敢这样!他恼羞成怒,马上摆出国王的架子来指责高丽方面的无礼,可是你已经落到了丧家犬的境地,寄人篱下,还有什么架子好摆呢?后来的日子双方的关系等于是头天见面情况的延续,冯弘仍然当自己是国王,一切按照自己在北燕时的法子办,高丽国王却非要让他低头,成为自己的附属。双方互相看不起。最后,冯弘觉得自己被欺负得实在受不了了,他的宫女被高丽国王夺走,他的太子成了高丽国王的人质,他想跑到江南的宋国去投靠刘义隆,到了那里会不会有他想要的待遇和享受他没去想,他一向缺乏这种思考力,从朝鲜半岛万里迢迢去江南的路好不好走他也不管,他就偷偷派使者去江南联络了。高丽国王不愿意让他的美梦成真,就抢先下手,把他和他的子孙十来个人全都杀掉了。

这里拓跋焘继续和北凉玩游戏,从中学习,乐此不疲。沮渠牧犍派使者恭恭敬敬前来进贡,拓跋焘也派古弼和李顺作为使者到北凉,给他赏赐,同时要求他送他的世子沮渠封坛到平城来做人质。沮渠牧犍好听话,他马上把他的世子送来了。

不过他同时还做了另外一个事,他派出使者到宋国跟刘义隆拉关系去了。

拓跋焘看到李顺从北凉回来,就又想起了他以前的判断,就问他:你早就献计让我消灭北凉,当时我正忙着北燕的事儿,没顾上,现在北燕的事儿已经忙完了,我想今年就西征,你看怎么样?

李顺说:我当年说的话,如今看来并没有说错。不过咱们国家连年征战,人马都疲劳了,需要休整,西征的事不妨推迟一下。

拓跋焘听了有理,就放下了这个打算。

公元438年,拓跋焘大举进攻柔然,这几年,他跟柔然敕连可汗把外交关系处得不坏,两人还互相通婚,成了亲戚,但是时机一成熟,该打还是要打。拓跋焘兵分三路,他亲自率领中路军,到了浚稽山,他又把中路军分成两路,分进合击。最终魏军没有能够找到柔然部落,返回了。他们遇到了天灾,漠北当时大旱,没有水和草,吃喝问题又一次成为致命问题,很多士兵和战马都死在了半路。

接下来就轮到北凉了。

拓跋焘把他的妹妹武威公主嫁给了沮渠牧犍,这个公主的封号叫作“武威”,性格也就可想而知。沮渠牧犍对她恭敬客气,这当然是由于害怕,害怕她的娘家。沮渠牧犍的姐姐和他的嫂子李氏都对这个魏国来的公主没有好感,这种态度从害怕发展到厌恶,她们觉得如果武威公主消失了的话她们会更加感觉舒服些,她们一商量,就给武威公主偷偷地下了毒。公主中毒之后,可能还没有达到致命的程度,一时半晌没有死,消息紧急报告到了魏国,拓跋焘派了解毒的名医坐着驿车以最快的速度赶去,把公主给救了。弄清楚情况之后,拓跋焘命令沮渠牧犍交出李氏,让使者带回平城。沮渠牧犍没有照办,他把李氏送到酒泉去住,还给她送去了大量钱财,保证她过得舒服。

魏国派出的使者也带回来一些让人听了不愉快的消息,这几年魏国经常派使者出使西域,路过北凉时就让北凉派出向导带路,使者返回时再次从北凉路过,他们有机会跟沮渠牧犍的左右近臣接触,闲谈中,大家随便说起国王的一些小事,这些小事中透露出国王对北魏的真实态度。

原来沮渠牧犍跟柔然敕连可汗一直暗中保持着联系,敕连可汗说了,去年魏国皇帝亲自来讨伐我,结果上天降下瘟疫,他的人马大部分都死了,大败而回,我还逮住了他的弟弟。沮渠牧犍听了非常高兴,专门把这个消息通报全国。

拓跋焘听到报告,就派尚书贺多罗出使北凉,去察看一下虚实,贺多罗回来报告说,是真的,沮渠牧犍虽然表面上对魏国称臣纳贡,实际上根本对魏国没有忠心,他的态度是很不服气,很不老实。

拓跋焘打算讨伐北凉。

他没有找李顺商量,而是找崔浩征求意见。

崔浩表示赞成,他认为:沮渠牧犍既然已经起了反心,就不能不除。

他对国内外有关去年那次北伐的看法进一步分析,他认为,去年那次北伐柔然,虽然没有取得显著胜利,其实也没有受到什么太大损失。我军的战马三十万匹,在路上死掉的不到八千匹,平时每年正常死亡的也不下一万匹。那些远方国家不知道底细,抓住这一点,就认定魏国元气大伤,站不起来了。我们刚好可以利用这一点,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大军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一定会惊恐万状,惊慌失措,不知道怎么应付,那就可以顺利打败他们。

拓跋焘把手一拍:对!我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就让满朝文武开专题会议来讨论这件事。

持反对意见的有三十多个人,以奚斤为代表,他们认为,北凉只是西北地方一个偏僻的小国,沮渠牧犍对魏国的忠诚不够彻底也是常理儿,不过他从继承他父亲当上国王以来,每年都按时前来朝贡,礼数不缺。我们魏国一向待他也很亲厚,把他当作藩臣,还把公主嫁给他,这种关系轻易抛弃不合适。再说他也没有什么明显罪过,应该宽恕他。

他们还提出两条意见,一条是:我国刚刚征讨过柔然,人马都很疲乏,部队需要休整,这时候不适合打大仗。另一条是:听说凉州土质很差,盐碱地居多,水草很少,我们的大军到了那里,他们肯定固守城池,那时攻城攻不下来,野外又找不到什么吃的,那就危险了!

他们没有去过凉州,但是大臣们中间有人去过,他们对凉州的认识就是从去过的大臣那里听来的。于是为了强调证据的可靠,奚斤就拉了李顺和古弼来作证,这俩人果然跟他们大家的意见一致。李顺是这么说的:从温圉水往西去一直到姑臧城,一路全是干石头,没有一点水草。听当地人说,姑臧城南边有个天梯山,冬天积雪非常厚,厚达一丈多,到了春天夏天,积雪融化,从山上流下来,形成河流,当地居民就挖渠引水,用来浇地种庄稼。如果我们大军到了那儿,人家一定会把渠道挖开,让水流走,我军就没有水可用了。姑臧城周围一百里之内,没有水,也就长不出草,我军人马饥渴,没法在那里久留。奚斤他们的意见是正确的,应该采纳。

拓跋焘听了,觉得他们的说法不好反驳,可是他又直觉的感到这中间好像有什么东西很不对劲,只是直觉一时间想不明白,他就让那个支持自己意见的崔浩来跟他们辩论。

崔浩走了出来。

整个辩论现场一时间有些冷场,辩论开始了,可是反方的意见变得比较单一了。他们不再从政治角度谈,因为觉得那个角度说不过崔浩;他们也不再从军事、从外交、从天意、从国家实力等等角度谈,因为他们觉得那些个角度似乎也是说不过这个崔浩的,他们的意见集中在了一条,就是:那地方没有水和草!

崔浩给他们来了一番引经据典,他说:《汉书》中的《地理志》记载:凉州的畜产是全天下最为富饶的。如果真的没有水草,那些牲畜怎么养活、怎么繁殖?再说了,汉人绝不会在没有水草的地方建设城市,设立郡县。还有一条,雪化成水,只能湿湿地皮,怎么可能流成河,供人们通渠灌溉呢?这话实在是撒谎欺骗!

他的态度这么严正,毫无回旋余地,大家都不说话了。只有李顺还要争辩,因为他没法躲到一边。

截至目前,李顺一直是皇帝面前的红人,他前后出使北凉总共十二次,每次都能够胜利完成使命,深受皇上的赏识。但是有一个人一直对他非常厌恶,那就是崔浩。这种厌恶有时候会有意无意的流露出来,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于是就有人来给他打小报告,说李顺的坏话。原来,李顺凭借魏国使者的身份,在北凉很受尊重,沮渠蒙逊非常注重笼络他,经常为他举办宴会,跟他套近乎,俩人的关系处得越来越亲密。沮渠蒙逊当着李顺的面,经常性的会说大话,这些话对魏国显得很不尊重,当时魏国只有李顺一个人在场,沮渠蒙逊一说了这样的话,就随手拿个金银宝贝塞到李顺怀里,李顺会意,就全当没有听见,既不当场制止,也不回国报告。崔浩知道了,就悄悄地报告了拓跋焘,可是拓跋焘并不相信。当年沮渠蒙逊不愿意让昙无谶到魏国来,也是先送给李顺许多金宝,然后才派人杀掉昙无谶,李顺则权当不知道实情,实际上他是默许了。这个小道消息报告给拓跋焘,他听了依然是不相信。

可是崔浩相信,因为别人不肯相信,他就更加认定对方是个小人,厌恶简直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种恨,他没有意识到自己这种心理已经超出了正常工作的范畴。

李顺的话听起来不好反驳,他说:耳闻不如目见,我是亲眼看见的事实,这怎么可以光凭嘴巴来辩论呢?

确实,崔浩没有去过,但是对方死皮赖脸的态度把他彻底激怒了,他火冒三丈,直接把本来不适合说的话说了出来:你拿了人家的金钱,想帮他说话,借口我没有亲眼看见,就可以欺骗吗?

李顺听到了这样的人身攻击,太意外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大家也都说不出话来。坐在屏风后面的拓跋焘听到这里,出来了,他声色俱厉,没有看李顺一眼,也没有理会崔浩,他直接把奚斤给痛骂了一顿,没有人再说一句话,辩论会结束了。

李顺好像被当众判了贪污罪和叛国罪一样,面如死灰,他勉强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离开了会场。

他心里当然清楚,自己的话经不起检验,可是他不想让北凉灭亡。那个地方已经成了他享受荣耀和收获财富的地方,一国之君也跟他成了好朋友,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与人方便自己方便,那里自己早就栽好了一棵摇钱树,去摇一摇,钱就花不完。

但是那个古弼呢?难道这个性情耿直的人也跟李顺狼狈为奸了吗?没有,他说的是实话,他看见的情况确实是这样,或者说,他以为他看见的就是这样。他只去过一次,那是隆冬季节,十一月去,十二月回,那时候大西北天寒地冻,确实看不到水草。当时李顺一路上跟他强调这里的苦寒,他们缩着脖子在大车里面躲避着寒风,他相信这个爱说大话的李顺说的全都是真的。

拓跋焘安排人辅佐太子拓跋晃留守平城,又安排部队防备柔然入侵,然后他就率领大军,直指北凉!

同类推荐
  • 穿越宋高宗

    穿越宋高宗

    这一次,他对李纲说:李相公,我挺你!这一次,他对宗泽说:老将军,咱们一起过河!这一次,他对岳飞说:鹏举兄,朕等着你收拾旧山河!这一次,他对金人说:你要战,我便战!靖康之年,国破家亡,这一次,且看新的赵构如何打拼,使得日月换新天!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七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七卷)

    本书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内容介绍 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5001多年,中华民族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由衷的骄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世事沧桑,朝代更替,从盘古开天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西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这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目的是给读者提供一套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明的书籍。
  • 末日亡灵

    末日亡灵

    胡夷乱华,战火燎原;天地苍茫,民不聊生。国家,民族,情感,生死……风云际会,他,他们,一个个平凡的人被推上历史的舞台,用血,用泪,用生命谱写着一曲极不平凡的宏达乐章。天地大者,无非生死,生死面前,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血染的天际,猩红的残阳,在那无边乱世里,究竟是什么让其毅然决然地走上如此死亡之路?而在这条路上,这群人,这些有血有肉的亡灵,又能否逆转这末日残局?
  • 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开风气之先 谋天下永福:“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三坊七巷人士与台湾的教育、试论三坊七巷学人与台湾书院的发展、三坊七巷与近代福州历史文化变迁、两岸交流视域下的三坊七巷名人文化等。
  • 金雕

    金雕

    辅弼无分先主后主,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谤誉青史公自论;干城何辩往日今日,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是非留待后人评。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里,他经历了灭门、逃难、为匪、从军,最终得以拨云见日。在痛苦与折磨之中,苦苦坚守着哪怕付出一生也要实现的承诺。他们死了,我还活着,真不知道,这到底是痛苦,还是幸福。
热门推荐
  • 洪荒道祖

    洪荒道祖

    混沌起源,三千魔神诞生。重生混沌,觉醒了前世记忆。前生玄门破灭,道教崩塌。功败垂成,留下了无尽遗憾。今世卷土重来,定然要逆转阴阳。一举定乾坤,做那万灵共尊的无上道祖!
  • 红墙见证录(三)

    红墙见证录(三)

    这是一幅共和国历史长卷打开长卷,共和国历史上每件大事的来龙去脉,每一组人物的对抗或合作的历史细节。都会深深吸引你的目光:众多故事展现了共和国领袖超凡脱俗的智慧和人格力量,也透露了他们内心些许难言的苦闷……掩卷长思,一代革命精英的言行令人拍案叫绝,难以挽回的历史错轨叫人喟然长叹,共和国的光明前景催人精神振奋……
  • 媚眼倾城:王妃休想逃!

    媚眼倾城:王妃休想逃!

    前一世,他是北斗战神,她是凡间女子,她为他而生为他而死,他在三生石畔许诺,来世,换我来追你,换我来爱你,可好?当一切重新来过,她是天庭公主,他是冷面辰王,不再记得的过往,再相见,她是他哥哥的新娘,虽是陌路,他却再一次为她动了心。繁华人世,他看着她在爱恨嗔痴中苦苦挣扎,他选择一路守护,哪怕明知不会有结果。帝王星显,已到末年,她为了她爱的人付出一切,却忘了她想要追寻的其实一直都在身旁。他看着乾坤阅里他和她的过往,不禁苦笑,原来一切早已注定,若无相欠,怎会相见。
  • 末日凌风

    末日凌风

    在一次爆炸中,凌风穿越到另一个世界里。为了生存,为了亲人,他不畏敌人,所过之处,寸草无生。为了未来,他一步步走向强大。
  • 妖孽.

    妖孽.

    在妖的世界里,都有属于自己的爱情,见证这些妖的恋爱奇迹......稀奇古怪的妖们牺牲了自己.......
  • 白夜圣君

    白夜圣君

    苍天亡,天路断,我辈修者,路在何方?少年一怒,弓如满月,剑分阴阳!白日之下,他射日坠星,弓如满月。夜幕之后,他执掌杀戮,剑分阴阳。接天路,换苍天,白夜一统,圣君当临!(这是本有点人情味,有点感动的书,一定越来越好,多说无益,只需各位要多看几章)
  • 狐爱:两生劫

    狐爱:两生劫

    狐妖和道士,从来都是引人遐想的两个词,因为它们背后总有着故事,而他们的相遇也总是能擦出火花,但,这火花的背后,也许并不那么简单……被埋藏了千年的隐秘,野心勃勃下的觊觎,不惜灭族的憎恨……当线索越来越多,当真相浮出水面,他才惊觉原来所有一切不过是为了那股力量,他才是棋局中最重要的人物。他防备着所有人,却在危机结束之时,被亲近之人所伤,在孤立无援之时,被信任之人所叛,那些他以为坚不可摧的感情,原来并非永恒不变。“我怎么会说你不似以前了呢?看,不还是和从前一样?说杀就杀,从来不会有一丝迟疑。难怪你说我们不同,我现在明白了,它是什么意思。无念,其实你从未……相信过我。”
  • 太清金阙玉华仙书八极神章三皇内秘文

    太清金阙玉华仙书八极神章三皇内秘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珠之最强者

    龙珠之最强者

    他,是孙悟空一生最想超过的对手,他是贝吉塔一生中最讨厌的人,也是贝吉塔最佩服的人,他是所有地球武道家的最强者,看他如何以一个地球人身份的人去超过一切对手吧!与我一起看看他的成长。
  • 天道大劫

    天道大劫

    云中大陆自太古之时发生天地巨变,两位无敌于天下的盖代强者武祖和道祖同时失踪之后。无数岁月以来每过千年都会发生一次天地巨变,每一次天地巨变也会有无数的绝代高手消失在大陆之上。于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大陆上流传着一句预言:大劫降临,诸神消失!这一切的背后到底又隐藏了什么惊天之谜!让我们走进天道慢慢揭开这一切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