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29000000044

第44章 重见天日

“世间竟还有如此广袤的陆地…”

昆仑边界外,伴随着声声感慨,空中数道光影一闪,圣母、造物神、火神,以及几位小仙女便一齐降落在了一山崖边上。

那日向圣母简要交待完天庭中的一些要事后,火神便将他们几个从海中仙洞内救了出来。

若不是圣母指引,火神也无法将他们几个成功带到这新大陆。因为仙界大战过后,天庭众神皆以为陆地尽毁。可奇迹发生,临近东升部落的常山王国依然完好无损。

“这一切或许得益于这里的先人,不说他们有什么先见之明,但至少他们智慧而又奋进,修筑了那么伟大的城墙,不然瘟疫或许也会传到他们的王国,海水或许也会将这里淹没,那样的话,这里也会灭亡,大地说不定就真的不复存在了。”

面对大家的疑问,圣母耐心而细致地解说道。

“火神,这次多亏了你的帮忙,真是多谢了。”

“是啊,自从仙洞被水淹后,我们就一直在寻求出去的办法,只是天空黑暗一片,海洋又一望无际,看不见路的我们实在不知道出口在哪里。”

“是啊,幸好有你的照明灯。”

刚一着陆,几位小仙女便争相向火神表达着谢意。

“你们太客气了,救你们出来本是我应该做的。”

火神有礼回道。

“在仙洞内呆过太久时日,再不出来,我们都会被闷出病来的。”

其中一位仙女接着说道。

圣母和造物神刚被火神带出来后,便精神了不少,而正围着火神转的小仙女们更是像兔子一样活蹦乱跳的。

“是啊,今天总算可以重新呼吸新鲜空气了,呵呵,第一次感觉,阳光是如此的美好,无论是脚下微不足道的尘土,还是路边毫不起眼的沙石,都显得格外吸引眼球。”

紫兰仙女也情不自禁的感慨道。

“祝融兄,此次恩惠,田钰定铭记于心,来日若祝融兄有所他求,吾定倾己之力,涌泉以应。”

造物神也向前一步,靠近着紫兰,对火神彬彬有礼,双手抱拳而道。

那仙洞本是造物神的家,他长期于其内静修,不出也无妨,可既然已出,自然会在言辞上有所表达。

“田钰兄弟,你我本是仙界同胞,只是小事一桩,何足挂齿?”

火神以笑回道。

“火神,你且放心,你救我们有功,功绩簿上自会因此为你描上一笔。”

一时间,火神似乎已变成中心人物,就连圣母也对他夸赞几分。

“小神先谢过圣母。”火神弯腰一拜,待他直起身板后,又道,“圣母,众仙还担忧记挂着您,您既已从东升出来,何不与我速回天庭?”

“现在还不是本宫回去的时候…”

“圣母,天庭不可一日无主,庭内许多重要事务都等着您回去处理呢。”

见圣母有些迟疑,火神催促道。

圣母听后,稍做沉思,说,“火神,本宫回去是迟早的事情,只是时机还未到来,风雨雷几个趁本宫不在,擅自做主,自立君王,已严重触犯天条,向来邪不胜正,这番道理,你要明白,而你与其他神仙并非同谋,希望你能看清局势,严格要求自己,不要步入邪道,否则你将为其付出惨重代价。”

“谢圣母提醒,小神一定好好约束自己,不碰仙界之雷区,不步三大天神之前尘。”

火神恭敬回道。

“如此便好!”圣母点头表示满意,又道,“这次召唤你来,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欲交付于你。”

“是什么任务?”

看着火神疑惑的眼神,圣母回答道,“暗中观察天庭动向,一有情况,要及时向本宫汇报。”

“是,小神明白!”

火神领命道。

“好了,火神,时候不早了,你已出来多时,赶快回去。”

“是!”

“切记,不要暴露行踪,见本宫之事,也勿张扬,免得引起不必要的猜疑与非语。”

担心火神犯迷糊,圣母特意叮嘱道。

虽然圣母也怕火神投靠雷神,但这也是唯一的办法,唯有一试,试了才有希望。天庭戒律严明,闻之令人丧胆,想必火神即使有此心也无此胆。即使他不小心走漏了风声,但一些事情终究纸包不住火,藏得再紧,别人终有一天会知道。

“好的,圣母,小神都记下了,那我这就回往天庭。”

“嗯,一切小心行事。”

“嗯,保重!”

“保重!”

火神说着向几人做了个告别的手势,圣母及其他几个皆点头以应,目送着他转身离去。

待火神消失身影后,圣母又转身面向造物神,问道,“近期可有何打算?”

造物神立即弯腰拱手,回道,“一切听候圣母吩咐。”

“那好,你与紫兰等几位小仙女一起前往常山王国,四处走走,在那里感受下民间百姓生活,记得多做好事,多多行善。”

“如此而已?”

圣母的安排似是一场游玩项目而非困难任务,对此,造物神心中很是不解。

“将来可能还会有一些突发状况,若有什么新任务,本宫到时再通知于你,这期间,我们随时保持联络便是。”

见造物神神态似仍有疑惑,圣母又解说道,“让你们到民间走走看看,也是为了让你们放松心情,途中记得多与百姓交流,我也知你们在仙洞内住得久了,心情烦闷,无论是语言、行动能力,还是身体各方面的协调性,或许都下降了些,正好借此改善。另外,别看行善这些小事,善心多是发自内心,旁人无法强逼。”

“圣母真是用心良苦,可是若我们均都离开,岂不只剩下您一人,圣母安危为重,田钰难以放下心来。”

“本宫乃天庭圣母,寻常人等能耐我何?造物神无需担心。”

“好吧,若无他事,田钰与这几位小仙女这就下山去也。”

造物神说话间隙,手指划过圣母身后的若干仙女。

“嗯,去吧。”

圣母说罢,造物神与几位小仙女便身影一闪,瞬间消失不见。

火神、造物神以及跟随圣母多年的小仙女们均都离去,山崖边上如今仅剩圣母一人,她闭上眼睛,嘴里默念着什么,只为召唤昆仑山中玄羽真人。

……

同类推荐
  • 天道九魔

    天道九魔

    成仙难,难于上青天!堕魔易,易若反掌时!然自古以来,仙魔不两立!九洲上的修士们一心寻求自己的道以求成仙之时,却出现了一位寻找魔物之人,以一己之力,哪怕踏碎这世界的秩序,也要找到传说中的九魔!
  • 狂暴人猿

    狂暴人猿

    问洪荒大陆谁主沉浮,且看一群猴子引领潮流...
  • 合魂

    合魂

    一个从天而降的神秘圆珠从何而来?合魂重生的小乞丐,怎样修成仙位?小乞丐的身世又隐藏着什么呢?
  • 修仙路人甲集文

    修仙路人甲集文

    即使没有你,我依然过得精彩,因为我比任何人都要更爱自己.。自力更生的前提是一无所有。
  • 我是世界天道

    我是世界天道

    在位面多如繁星的世界,无意间成为残破世界的天道,为了生存发展,吞噬灵石和世界,收养凡人,传下修仙法,即为道祖又为天道。
热门推荐
  • 我跟幽灵有个约会

    我跟幽灵有个约会

    “喂喂,合体吧。”“不要!”亚希看着面前这个邋遢的猥琐男人不由自主的咆哮道。“嘿嘿嘿,你以为我就不会自己来吗~~”“啊啊啊啊——不要啊——”“嘿嘿嘿,叫吧叫吧,叫破喉咙也不会有人来救你的。”“破喉咙!破喉咙!”······
  • 女科旨要

    女科旨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本书收录了百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人类文明交往问题。文章包括《读书和写作》、《老年和青年的哲理》、《罗素的公民教育观》、《美国文明的恐惧病》、《文史之旅》、《语言的交往价值》等。
  • 狱中上母书

    狱中上母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彼岸仙尊

    彼岸仙尊

    枯木,渐渐腐朽,寒风吹动落叶,仿佛在告诉人们生命终究会枯萎,如此的卑微。
  • 梅花落:倾尽芳华

    梅花落:倾尽芳华

    落霞山下,碧映湖旁,白梅亭中初相遇,她静若处子,宛如谪仙下凡。他,一曲天外琴音,他,千万百计给予她爱情,缘不过阴谋利益;当她终于忘尽前尘,安隐于百姓人家,位于权利顶峰的他,却又为何百般寻觅?是难忘旧情,亦或本性难移?
  • 北大女人气质修炼课

    北大女人气质修炼课

    女人的样貌,看似不可改变,但在如今科技发达的年代,改头换面,也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唯有内心智慧的沉淀,需要众多时日,以水滴石穿之力,渐渐浸入内心,融入灵魂,方能令气质大放光彩。《北大女人气质修炼课》搜集了众多北大女生及一些普通女子的事例,从心、品、貌等方向入手,讲述强大气质的修炼方式。此外,这些女子虽是出自北大,却也首先是个普通女人,同样有着女人的喜、怒、哀、乐,同样会犯下女人易犯下的错误。在她们的跌宕人生中,气质的轨迹隐约浮现,只待我们自己去发掘。
  • 至武神主

    至武神主

    天才,生来就是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是执行者!少年卫华,偶获神奇力量,从此踏上武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步步走向武之巅峰!!天才出世,谁与争锋!!!本书境界划分:灵元境,玄元境,地元境,天元境,双元境,元阳境,天君境,天尊境,天祖境……首次写书,希望大家支持,不喜勿喷~~~
  • 那么多年你在哪

    那么多年你在哪

    她是个孤女。8岁那年亲眼见证母亲的死亡。从小没有见过父亲。被邻居收养。遇到了一生中对她最重要的男子。因为孤独。因为拒爱。他们错过好多年。后来遇见生命中的第二个男子。一切的偶遇就像是命运的安排。在她以为幸福真的存在的时候。现实又给了她重重的打击。是爱他还是他?你真的懂吗?未来的那个你。那么多年你在哪。
  • 侠女奇缘(上)

    侠女奇缘(上)

    侠义公案小说之所以在我国长期流传不衰,深受各界阶层人士欢迎,主要是因为侠义公案小说中塑造的名臣官吏多以正直廉洁的形象出现,他们刚正不阿,不畏权豪,体恤百姓,不少人还被作者予以神化,成了“超人”;而侠客义士形象贴近民众,他们劫富济贫,铲除贪官污吏,成了正义的化身,是广大民众心目中的救星,是社会安定太平的希望所在。作为最富于中国文化特色的通俗文学样式,侠义公案小说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余绪。侠义公案小说的特点,小说里侠客和清官的铲恶锄奸都深深地为百姓期待政治清明、期待超强正义力量心理的烙印,从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民众的心声。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这一点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