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6900000026

第26章 初成霸业(6)

刘备采取中策,与其说是害怕冒险,毋宁说是其“信义”道德观念在作祟。在与刘璋正式宣战以前,刘备始终没有彻底摆脱“信义”观念的束缚。张松邀其入蜀取代刘璋,他犹犹豫豫;庞统劝他乘涪县相会抓住刘璋,他不忍心;庞统劝他偷袭成都,他不采纳。之所以如此,因为在刘备看来,这些手段都是不符合信义的。他采纳庞统的中策,就是要向刘璋公开宣战!

建安十七年冬十月,曹操出兵攻打孙权。这件事的发生,为刘备实施庞统的中策提供了绝好的机会。他立刻派人告诉刘璋说:“曹操进犯孙吴,吴地危急,吴主孙权请求我援助他。孙吴与我是盟友,我们唇齿相依,不能坐视不管。此外,曹操又派大将乐进在青泥袭击关羽,如果我不去救关羽,乐进势必得胜。如果他乘胜掉头攻打益州边界,其威胁甚于张鲁百倍。张鲁不过是个自守之贼,不值得忧虑。请将军支援我一万军队和相应的军用物资,我立即返回荆州。”

刘备这一番表示,其实就是庞统中策所说“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意在作出一个欲还荆州的姿态,麻痹白水关的杨怀、高沛。这个姿态立即引起了一系列反应。

刘璋闻讯后,立即产生了一种被愚弄的感觉。一年多以来,他为刘备军队提供了许多军需物资,满心指望他能替自己讨伐张鲁。不料他吃饱喝足了,还未与张鲁交锋,就要撤回荆州!但他没有充足的理由阻拦刘备回救荆州,愤怒之余,只对刘备的求援作了一个相对冷淡的表示:一万军队不能给,只给四千,军需物资也减半。刘备立即抓住这个机会,把全军将士召集起来,对他们慷慨激昂地说:“我们进入益州为刘璋征讨强敌,部众勤苦劳瘁,没有一日安居宁处。如今,刘璋府库盈满而舍不得对我们的劳苦进行奖赏,还指望我们为他出死力作战,这可能吗?”刘备的这一番言论,实际上是一个正式与刘璋交战的战前动员。

张松等人闻讯后,立即产生了一种错觉:他们以为刘备真的要返回荆州。张松立即给刘备、法正等写信,劝他们留在益州。信中说:“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张松的哥哥广汉太守张肃与张松本为一伙,对张松的行为了如指掌。他本指望依靠刘备推翻刘璋,现在刘备一撤,有大势已去的感觉。为了洗清自己,他向刘璋检举了自己的弟弟,揭发了他的全部活动计划。刘璋勃然大怒,立即将张松逮捕斩杀,并给诸关戍守将领下令,不许刘备军通过。刘备与刘璋之间的脉脉温情终于撕破,双方成了势不两立的敌人。

杨怀、高沛闻刘备欲回荆州之讯,立即放松了警惕。他们以为刘备真要回荆州,闻刘备之召后便乘轻骑来见,其结果自然是做了刘备的刀下鬼。

刘备斩杀了杨怀、高沛,控制了白水关内的地区,接管了白水军。接着又命令白水军随自己攻打成都,为了防止他们中途叛变,刘备把他们的妻室儿女扣为人质。刘备率军南下,在梓潼县遇到县令王连的抵抗。为了不在此过多纠缠,刘备下令绕过县城,继续向西南成都方向前进。刘璋派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将领在涪县截击刘备,经过一番苦战,刘璝等人皆被打败,退守绵竹(治今四川绵竹东南)。

刘备攻下涪县,心中非常高兴,在此大会众将,置酒作乐。在宴席中,刘备对庞统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刘备拘泥于仁义恩信,几次丧失了速取益州的机会,对此,庞统早就看在眼里。他认为,若不让刘备早些从仁义恩信等观念束缚中解脱出来,对以后的攻取益州还会造成不利影响。如今这个宴会,正是帮助刘备改变观念的机会。于是,他便接过刘备的话说:“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刘备喝得醉熏熏的,闻庞统之言大怒,反驳说:“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

庞统见刘备发怒,只得退出宴席。

刘备不一会儿便觉得自己过分,又把庞统请了回来。庞统回到自己的座位,也不对自己刚才的言论向刘备谢罪,仍旧饮食自若。刘备见状,问庞统:“向者之论,阿谁为失?”庞统回答:“君臣俱失。”君臣俱失,是说刘备和庞统都有过失。

庞统的过失是用仁义的标准衡量“伐人之国而以为欢”的行为。其实,话虽是庞统说的,意思却是刘备的,因为刘备在与刘璋争夺益州的斗争中,常常被仁义恩信所困扰。庞统否定了自己,也就否定了刘备,否定了仁义作为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标准。

刘备的过失是既要袭夺益州的实惠,又要仁义恩信之名。听了庞统的话,刘备大笑,君臣“宴乐如初”。刘备的笑,是对庞统苦心的意会,是对庞统批评的接受,是从仁义恩信观念束缚中的解脱。宴乐如初,说明刘备对自己取蜀行为符合仁义恩信与否已经不在乎了。

涪县取胜后,刘备率军直逼绵竹。为了加强绵竹的防御力量,刘璋又派李严督绵竹诸军。李严不满刘璋的暗弱,率所督之众投降了刘备,绵竹亦为刘备所有。

取得绵竹,下一个目标就是雒城(治今四川广汉北)。雒城是成都东北的门户,汉献帝初平年间,刘焉曾一度把州治从绵竹移至雒城,在此修筑城墙城门。后来,听说此地非王者所居,便迁至成都,留下孙子刘循据守。刘备在雒县,遇到了真正的对手。从建安十八年到建安十九年,刘备围攻雒城将近一年,就是拿不下来。更为严重的是,在一次攻打雒城的战斗中,庞统被流矢射中,重创身亡。

庞统的中箭身亡,无疑给刘备带来巨大损失。实践证明,刘备不听庞统的劝告,造成了入蜀行动的几次失误。经过庞统的努力,刘备摆脱了仁义恩信等观念的束缚。正当他需要庞统大展才智为自己挽回失误时,庞统却不幸身亡了。

刘备陷入了困境,还不仅仅是由于庞统的阵亡,更主要的,是他所采取的中策的不利因素越来越突出。我们知道,刘备采取的中策,等于先向刘璋宣战,使益州方面有了较充分的准备。刘备的入蜀轻军,最适于对毫无准备的刘璋发动突然袭击。换句话说,刘璋的准备越充分,攻占益州的难度就越大,而攻占益州所用时间长短,则是难度大小的重要体现。刘备与刘璋的战斗,是经不起持久战的消耗的,这种情况早在攻打涪县前就有所表现。当梓潼县令王连闭城不降时,史书上说“先主义之,不强逼也”。事实上是刘备恐怕在此耽误太多时间。当刘备率军南下时,刘璋的州从事郑度曾给他出主意说:“刘备孤军深入攻打我们,其兵力不足万人,也没得到士兵的真心拥护,只靠田野谷物为生,完全没有军粮储备。如今之计,我们不如把巴西、梓潼两郡的百姓全部迁徙到涪水以西的地方,把那里粮仓和野外的粮食全部烧掉,修筑深沟高墙,等待他们到来。如果他们前来挑战,我们不必应战,不出一百天,他们就会因支持不住而撤退。到那时我们再出兵袭击,必定能擒杀刘备。”刘备听说郑度为刘璋出这个主意后,心中很害怕,忙问法正该怎么办。法正深知刘璋的为人,回答说:“终不能用,无可忧也。”刘璋真的没有听从郑度的意见,但从刘备的反应中,我们足以看出他的入蜀之军是经不起持久战的消耗的。

雒城久攻不下,郑度的计策虽未被刘璋采纳,但他所描绘的可能性在雒城之役变成了现实。

刘备真的陷入了进退失据的泥潭。

经过将近百日的消耗,刘备前期顺利进军所获的物资已所剩无几,对雒城多围攻一天,就意味多耗掉一份实力,多一分被刘璋吃掉的危险。他又不能撤退,只要一撤,立即就会被刘璋军队追歼。

惟一的办法,就是改变重兵守荆、轻军入蜀的方针,从荆州调重兵援助攻打益州。紧急援助的命令越过巴山蜀水,飞到荆州诸葛亮手中。

面对重大的战略方针调整,诸葛亮该作何安排呢?

在诸葛亮“隆中对”战略计划中,占有益州是至关紧要的一步。

从战略系统角度看,占领荆州是进占益州的必要准备。只有先占有荆州,进占益州才有一个可靠的起点和根据地。所以,诸葛亮在占领和经营荆州方面花费了很大的精力。然而,若不及时占有益州,荆州便会失去其战略意义。因为第一,荆州是个战略争地,曹操、孙权、刘备都要占领荆州。曹、孙两家都有自己的战略大本营,而对刘备来说,若不占领益州,荆州只是一块孤棋。第二,正因为荆州是个战略争地,它不适于作刘备集团的政治中心,政治中心应放在益州。第三,“隆中对”所设想的是对中原实行两路夹击,若不占领益州,单凭荆州一路,进取中原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占据益州并把重心向益州转移,是刘备集团迟早要进行的工作,而益州形势的急剧变化,又使这项工作不得不以急促的方式提前进行。如果刘备没有与刘璋兵戎相见,诸葛亮不会马上率大军入蜀;如果刘备听从了庞统、法正等人的建议,偷袭刘璋成功,重心向益州转移的工作可以从从容容地进行。然而,刘备入蜀军队已经和刘璋军队枪对枪、刀对刀地干起来了,而且雒城久攻不下。此时摆在刘备集团前面只有前进一条路,如果撤兵,且不说可能被刘璋追兵吃掉,即使侥幸撤出益州,刘璋必定会将进入益州的大门紧闭,严加防备。再想人蜀,真是难于上青天了。

此时,只有改变重兵守荆的方针,以重兵人蜀救援了。

派谁去援助刘备,谁留下镇守荆州,这是诸葛亮必须要处理好的重要问题。

清人王夫之曾说:“为先主计,莫如留武侯率云与飞守江陵,而北攻襄、邓;攻蜀之事,先主以自任有余,而不必武侯也。”在他看来,诸葛亮应当与张飞、赵云等留守荆州,而让关羽率援军入蜀。刘备有雄才,关羽骁勇过人,再加上法正足智多谋,照样可以取得益州。诸葛亮实在不应该率军人蜀。

如果庞统不死,王夫之的分析自有其合理之处,而且诸葛亮很可能坐镇荆州。因为诸葛亮虽然同意把政治中心移向益州,但他也同时兼顾荆州,因为荆州军队毕竟是合击中原的另一只手臂。但庞统死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庞统不但能协助刘备占领益州,而且能协助刘备治理益州。庞统去世,以刘备之雄、关羽之勇、法正之智固然可以拿下益州,但能否治理好益州则另当别论。关羽武勇绝伦,但治国非其所长;法正虽有谋略,但心地过于狭窄,“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以此治国显然也不适宜。因此援军入蜀之任只能由诸葛亮担当。

镇守荆州的任务交给谁呢?

根据“隆中对”的战略,荆州一路的主要任务是北征襄、邓,也就是说,主要敌人是北边的曹操。诸葛亮治理荆州期间,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巩固与孙吴的联盟,由于诸葛亮的努力,这项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这样,荆州北拒曹操的任务就更加突出。张飞是一员猛将,其“雄壮威猛,亚于关羽”,而且又“敬爱君子而不恤小人”,“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就连刘备也担心他早晚会出问题。把荆州交给他,诸葛亮显然不放心。赵云倒是有勇有谋,他办事精细、谨慎,但诸葛亮在与他的接触中,从他言谈话语中感到他对两路夹击中原的钳形攻势似乎有自己的看法。诸葛亮并不是那种不许不同意见存在的专横之人,相反,他对赵云的有自己主见是非常赏识的。但诸葛亮坚决主张,让人去作自己理解的事,更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想当初,他和庞统的分工就有这方面的因素。让我们再回忆一下建安十五年庞统对刘备说的那段话:

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孙吴,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

庞统这段话,反映了他在对荆州看法上与诸葛亮是有分歧的。庞统认为荆州是曹、孙、刘三家矛盾的焦点,是危险之地,因而每次规划总方针时从不提及荆州,甚至连荆州在经济上的地位也加以否定。所以,庞统与诸葛亮一个协助刘备人蜀,一个坐镇荆州,这种分工与上述分歧不能说没有关系。而赵云在对荆州的看法上是倾向于庞统的。很显然,让赵云随自己入蜀,比让他镇守荆州更为有利。

关羽是镇守荆州最合适的人选。

关羽是与曹操打交道最多的人,他的武勇,他的忠义,在曹操军中有很大影响。早在建安五年,刘备被曹操打败,关羽被曹操生擒。曹操任命他为偏将军,礼之甚厚。那时候,曹操正与袁绍对峙于官渡。袁绍派遣大将颜良进攻白马(治今河南浚县东南),曹操派张辽和关羽为先锋进击颜良。关羽望见颜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军将士亲眼目睹了关羽的武勇与威风。后来,关羽知道了刘备在袁绍军中,准备离开曹操返回刘备身边。曹操察觉后,对他重加赏赐,企图留住他。而关羽把所有赐品尽数封存留下,又写了一封告辞的书信,然后去投奔在袁绍军中的刘备。曹操的左:占还想追击,曹操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关羽的重于情义,给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于与曹操打交道多,关羽与曹军中许多大将的关系很好。例如当曹操察觉到关羽要离开他时,便派张辽前去试探。张辽见到关羽,问及去留之事,关羽说:“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张辽探明了关羽的真情后,感到很为难:向曹操报告吧,恐怕他杀了关羽;不报告实情,又有背于事君之道。他犹豫再三,最后叹道:“公,君父也;羽,兄弟耳。”还是说了实情。再比如曹操的大将徐晃,与关羽的关系也很好。在关羽与徐晃在樊城战场相遇时,史书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情节:

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羽惊怖,谓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

关羽与张辽、徐晃各为其主,没因彼此情好而背叛自己的主人。但张辽视关羽为兄弟,关羽称徐晃为大兄,说明他们的关系的确不一般。

关羽讲忠义,这保证了他不会背叛刘备;关羽对曹军将领很熟悉,在曹军中有影响,这又有利于他与曹操的军事斗争。唯其如此,早在诸葛亮经营荆州进行人事安排时,就让关羽任襄阳太守,驻扎在江北,有意让他做从荆州一路夹攻中原的上将军。

经过反复考虑,诸葛亮迅速作出了如下决定:

张飞、赵云、刘封等随自己率军人蜀;

关羽留下镇守荆州;

马良、麋芳、士仁、廖化协助关羽镇守荆州。

献帝建安十九年夏,一切安排好以后,诸葛亮一声令下,入蜀援军溯江而上,浩浩荡荡踏上征程。

同类推荐
  •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山本五十六(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著名战将——精心策划并亲手点燃了太平洋战火的山本五十六,他既是一个著名的海军将领,又是一个精明的赌徒,山本的一生以赌为乐,可是在他眼中真正的赌场不在摩纳哥,也不在拉斯加斯,而在战场之上,而“偷袭珍珠港”和“奇袭中途岛”就是他一生最大的赌注,只是结果迥异罢了。
  • 我和爸爸马三立

    我和爸爸马三立

    本书是一部通过马三立女儿、女婿的独特视角,追忆马三立生前事迹的纪实作品。作者希望借此寄托对亲人逝世五周年的深切缅怀,同时为读者提供一个更深入认识和了解大师的机会。
  • 普利策(名人传记丛书)

    普利策(名人传记丛书)

    他出生在匈牙利一个小镇,17岁时偷渡到美国参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当上了记者,并创办了《圣路易斯快邮报》和《纽约世界报》等报纸,被誉为“报业大王”。本书生动而详实地讲述了普利策从一个联军士兵到报业大王的传奇人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普利策非凡的勇气、崇高的信念、创新的思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2卷)

    中国历代张天师评传(第2卷)

    本书论述并总结了自第十二代至第三十代张天师的生平事迹、道法特点,以及他们对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贡献,并对他们在中国道教史上的历史地位作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苏轼心境恬淡,视若浮云,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蔑视身外的一切。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真实人生,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他拥有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永远令人怀想,永远给人启迪。《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坛全才:苏轼》主要介绍了苏轼的身世、家庭、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他一生最著名的文学著作,是研究苏轼的重要参考资料。
热门推荐
  • 校草爱上复仇女王

    校草爱上复仇女王

    她,苏雨玲,苏氏集团千金,苏家上上下下都宠着的千金。一位女士带着一个跟苏雨玲差不多大的小女孩找苏雨玲父亲,得知小女孩也是苏家的孩子,苏父亲不忍心看着她们母女俩流落街头,把她们接进苏家生活。进入苏家以后她们母女俩处心积虑的想把苏雨玲赶出苏家,还把苏雨玲母亲活活害死。七岁的苏雨玲被赶出苏家以后,带着仇恨,发誓长大以后要为母亲报仇雪恨。你们给我等着!!!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你是我所有的回忆

    你是我所有的回忆

    高志云爱上苏沫的第一眼起,就如同蚊子见了血,心心念念要深入进去,咬上一口。什么叫求之不得,什么叫彻夜难眠?高志云说:“就是把你丢进一堆美女裸怀中,你家老二也没有任何反应。”苏沫好笑,她本以为是两个人的美好开始,却没想到是三个人的悲情结束。
  • 有始览

    有始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皇御九天

    皇御九天

    天若不仁,吾将登天问神!神若不明,吾必屠尽神灵!天地万物皆归我统,九天之界任我纵横!吾之剑下,无仙无神,九天之内,谁与争锋!!
  • 星河剑客

    星河剑客

    当人类踏上了星际时代,各类觉醒者大放异彩,已经看不到各类武者在这片天地争雄。神秘黑剑遇上落魄少年,是机缘巧合,还是命中注定?少年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后一个绝世剑客。“我要在这留下我印记。”少年手持剑锋对着前面那个星球说到。
  • 重生后的光怪陆离

    重生后的光怪陆离

    又名《豪门心尖宠:情蛊深种》从异界又回到了这个熟悉的世界。不得不感叹,命运多舛。她这一世,是尚家的小公主。她更是这都市里的养蛊人。而他们各有不同。他,明明本是白兔,看他又如何在月圆之夜变身为狼将她狠狠扑倒!他,明明高冷,但是在她各种大胆勾引调戏下,居然居然……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 梦想家

    梦想家

    本书可以说是笔者随笔,无厘头中捎带忧伤。笔者希望这一章章小故事换来读者的一笑或者一叹。诠释不了青春,但有青春的印记…
  • 山脚

    山脚

    当4个30岁,风华正茂,但内心却各自有着不同于现实的梦想和野心的中年人,有一天突然醒来发现自己在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可30年的记忆全在脑子里?是梦?是穿越?还是。。。。。。。
  • 冷王追妻,杀手王妃不好惹

    冷王追妻,杀手王妃不好惹

    她是‘杀神’组织里面的顶级杀手,被挚爱暗算,穿越到一个年幼的孤女身上。她发誓,决不再相信爱情;可是,这份信念在遇上他的时候,却慢慢的被瓦解。他是雪阳帝国的嗜血冷王,世人皆知,冷王冷酷无情,天赋强大。偏偏,在遇上她的时候,冷酷的人也能变的柔情似水。两个不服输的性子,两个同样倔强的人,且看他们如何上演着一场强者与强者之间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