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5100000009

第9章 神话故事(9)

老子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郎神在这个故事里无疑是个令人厌恶的形象,他对自己的妹妹和亲外甥都太过冷酷,所以众叛亲离,最终也没能阻止沉香救出自己的母亲。而沉香则与之相反,他善良勇敢,不畏强权,所以才得到那么多的帮助,最终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救出了被困的母亲,一家团圆。

一个人想要实现自己的目的,必须依靠大家的帮助。想得到大家的帮助,必须完善自身的修养,能够充分体谅他人。只有像沉香一样,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佛道双修

南北朝时期,有一户姓陶的官宦世家。有一天,这家的女主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条青龙从怀里飞出来,两边还有神人侍立左右。后来她便有了身孕,十个月之后生下一个孩子,生得骨骼清奇,相貌不凡,耳朵上有两寸长的毛,右膝盖上有几十粒排成北斗七星状的黑痣。这个孩子就是陶弘景。

陶弘景自小就表现出一些过人之处。四五岁就能认字念书,八九岁就读遍了儒家经典。10岁的时候,无意间得到晋葛洪的《神仙传》,非常喜欢,开始仰慕神仙之道。到16岁的时候,他已经是江东著名的才子。20岁时,陶弘景开始仕途生涯,但是却在官场上屡屡受挫,终于心灰意懒,在36岁的时候辞官归隐,自此开始了真正的修道求仙生涯。

陶弘景隐居句容茅山之后,他德高望重,文章、书法在当时广为称颂,而且精通兵法、骑射以及很多“旁门左道”,如阴阳五行、风水历法等等。当时慕名前来拜师的人非常多。后来,陶弘景率领众弟子在积金岭上开宗立派,花了7年时间终于修成一座道观,取名“华阳宫”。

在茅山期间,陶弘景不仅开设道馆,而且撰写了大量的道书,最著名的就是《真诰》,这部书让陶弘景更加声名远扬,茅山自此成为道教上清派的中心,称为茅山宗。后来,有一个叫何承天的人写了一部《报应问》,引起了佛道两家的争论,长达数十年。当时儒道两家结成一派共同挑战佛家,双方互不相让,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陶弘景则积极主张佛、道、儒三家互相融通,共同发展。

陶弘景不仅热衷道家,对佛家也一直很仰慕。华阳宫建成之后,他在中间开了一间佛堂,隔日便贡上香花烛火之类。后来他又在皇帝所赐的朱阳宫,东西各设佛道两家的标志,表示双修之意。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佛祖告诉他将来修成正果之后,他的名号是胜力菩萨,第二天他便前往阿育王塔前斋戒,正式成为一名佛家弟子。

公元502年,南朝齐将萧衍在陶弘景的鼎力相助之下,夺得帝位,建立梁朝,史称梁武帝。梁武帝非常感激陶弘景的帮助,对他百般恩宠,他的影响范围也就越来越大。梁武帝多次请陶弘景入朝为官,陶弘景都婉言谢绝了。但是梁武帝有什么疑难仍然要派人去山中向他请教,因此人们称他“山中宰相”。在梁武帝的大力帮助下,陶弘景不断扩山建宫,茅山宗日益发展壮大,陶弘景在道教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梁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陶弘景与世长辞,享年81岁。死后面色如生,身体柔软,香气满室,好几天都没有散去。入葬的时候,陶弘景身穿道袍,以袈裟覆盖全身,随葬品中的造型,僧人在左边,道士在右边。

中国有句俗语:“条条道路通罗马。”这句话是奉劝人们不要钻牛角尖,一条路走不通可以另寻他途。陶弘景最初步入仕途,屡屡受挫,终于决定放弃。虽然后来选择了略带消极色彩的出家,但是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不仅创立了茅山宗,让道教发扬光大,而且也获得了极高的政治地位,这是他以前为官之时一直想达到却没有达到的目标。

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方法、道路有很多,没有必要大家都走同样的路。有的人总是盲目跟在别人后面,丝毫也不考虑自身的条件,一旦失败了便怨恨、愤懑,却不知道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成功之路。聪明的人往往对自身有极充分的了解,能够分辨什么样的路适合自己,什么样的路不适合自己,然后作出最佳的选择,从而取得成功。

巫山神女

神女瑶姬,是王母娘娘的第23个女儿,她心地纯洁,相貌美丽。王母娘娘特别疼爱她。可是,瑶姬在天宫住得实在腻烦了,有一天趁王母娘娘不注意,偷偷跑到人间游玩。

恰好她来到巫山下,碰上很多人哭哭啼啼逃难。正想上前打听,忽见上空乌云滚滚,狂风呼啸,原来有12条孽龙正在兴风作浪。它们一瞪眼,就是一道闪电,使人的眼睛发花,站不住脚;一声吼叫,就是一声炸雷,使房倒屋塌,村庄成了废墟;一个翻身,就是一阵大暴雨,使山洪暴发,淹没了田地,打翻了行船。瑶姬见了很气愤,心想:这不都是东海龙王的属下吗?怎么能这样猖狂,随便害人!

瑶姬赶紧驾云,靠近那些孽龙,好言好语,劝说它们回东海里去。

那些孽龙不但不听,反而闹腾得更凶了。

瑶姬再也忍不住了,从头上轻轻拔下了一支碧玉簪,朝着12条孽龙一挥,一道闪光之后,立刻风停雨住,云散天开,12条孽龙全死了。

可是孽龙死后还害人,它们的尸体变成了12座高山,就是巫山,挡住东去的江水,这里便成了一片汪洋大海。百姓们还是不能安居乐业。瑶姬看到百姓受苦,不忍离开他们,便留下来了。

后来,大禹到这里来劈山开峡。瑶姬知道了,便交给他一本《黄绫宝卷》,教他用锤、钎凿石,造车、船运土。大禹在她的帮助下,带领众人,凿石运土,辛苦了好多年,终于把三峡开通了,使江水流进了大海。据说现在巫山城外的授书台,就是当年瑶姬授书的地方。

再说,王母娘娘知道瑶姬偷偷跑下人间,又气又恨。听说她留在荒山野谷,又是心疼。于是,她派其余22个女儿去巫山把妹妹找回来。

22个姑娘便乘云驾雾来到巫山,找到了瑶姬。姐妹们久别重逢,又是喜,又是悲。姐姐们都劝瑶姬回到天宫。瑶姬摇头不答应,情愿留在人间照顾百姓。

姐姐们埋怨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你怎么不爱天宫,偏要呆在这荒山野谷里呢?”

“姐姐,你们看,百姓在受苦,我怎能忍心走开不管他们呀!”瑶姬说。

姐姐们觉得瑶姬的话也有道理,都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觉得应该帮助百姓,愿意陪着瑶姬留下来;也有的不赞成。瑶姬数了数,一边11个,正好是对半。她说:“姐姐们就一半回天上,一半留人间吧。”

于是,大家高高兴兴地分了手。留下来的是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风、圣泉、登龙和瑶姬自己。后来,她们变成了巫山12峰。

紧临着长江,耸入蓝天的是望霞峰,又叫神女峰。透过缭绕的烟云,可以看到那峰顶上有一个俊秀美丽的影子,若隐若现,像石头又像人,在天上又在人间,那就是神女瑶姬。

孽龙祸害人间百姓,最终借瑶姬之力才得以除害;大禹治水,也是靠瑶姬的《黄绫宝卷》才得以最终成功。对人间百姓而言,瑶姬之力作为神力,是一种外在力量的象征,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帮助力量。如果没有这种外在力量,孽龙之害能否除掉,大禹治水能否成功,我们还不得而知。

由此可见,外在力量的帮助在很多时候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在我们学习,还是工作中,就如百姓、大禹接受瑶姬的帮助,适当接受他人的帮助对我们的成长是很有利的。

月老传说

唐朝时候,有一位名叫韦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晚上住在旅店里。

一天晚上,韦固在街上闲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个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里翻一本又大又厚的书,而他身边则放着一个装满了红色绳子的大布袋。

韦固很好奇地走过去问他:“老人家,请问你在看什么书啊?”

老人回答说:“这是一本记载天下男女婚姻的书。”

韦固听了以后更加好奇,又问:“那你袋子里的红绳子,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老人微笑着对韦固说:“这些红绳是用来系夫妻的脚的,不管男女双方是仇人或距离很远,我只要用这些红绳系在他们的脚上,他们就一定会和好,并且结成夫妻。”

韦固听了,自然不会相信,以为老人在开玩笑,但是他对这古怪的老人,仍旧充满了好奇,当他想要再问他一些问题的时候,老人已经站起来,带着他的书和袋子,向米市走去,韦固就跟着他走。

到了米市,他们看见一个盲妇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迎面走过来,老人便对韦固说:“这盲妇手里抱的小女孩便是你将来的妻子。”

韦固听了很生气,以为老人故意开他玩笑,便叫家奴去把那小女孩杀掉,看他将来还会不会成为自己的妻子。

家奴跑上前去,刺了女孩一刀以后立刻跑掉了。当韦固再要去找那老人算帐时,却已经不见他的踪影了。

光阴似箭,转眼14年过去了,这时韦固已经找到满意的对象,即将结婚。对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长得很漂亮,只是眉间有一道疤痕。韦固觉得非常奇怪,于是便问他的岳父说:“为什么她的眉间有疤痕呢?”

相州刺史听了以后便说:“说来令人气愤,14年前在宋城,有一天保姆陈氏抱着她从米市走过,有一个狂徒,竟然无缘无故地刺了她一刀,幸好没有生命危险,只留下这道伤疤,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呢!”

韦固听了,愣了一下,14年前的那段往事迅速的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他想:难道他就是自己命仆人刺杀的小女孩?于是便很紧张的追问说:“那保姆是不是一个失明的盲妇?”

王泰看到女婿的脸色有异,且问得蹊跷,便反问他说:“不错,是个盲妇,可是,你怎么会知道呢?”

韦固证实了这一点之后,真是惊讶极了,一时间答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然后把14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事,全盘说出。

王泰听了,也感到惊讶不已。

韦固这才明白月下老人的话,并非开玩笑,他们的姻缘真的是由神作主的。

因此夫妇俩更加珍惜这段婚姻,过着恩爱的生活。

不久这件事传到宋城,当地的人为了纪念月下老人的出现,便把那个旅店改为“订婚店”。

由于这个故事的流传,使得大家相信:男女结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红绳,加以撮合的,所以,后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简称为“月老”。

韦固因好奇而与老人交谈,因交谈而叫家奴刺杀女孩。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当年他命人刺杀的女孩却成了自己的妻子。世间万物的发展就是如此神奇,联系是如此广泛。我们此时此地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对我们的未来有重要影响。

所以,我们不要轻视我们今天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不要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马虎。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才能按我们自己的设计实现。

鲁班造木鸢

鲁班是敦煌人。他小时候,双手就很灵巧,会糊各种各样漂亮的风筝。长大后,跟父亲学了一手好木匠活,修桥盖楼,建寺造塔,非常拿手,在河西一带很有名气。

这一年,他成婚不久,就被凉州的一位高僧请去修造佛塔,两年后才能完工。他人虽在凉州,但对家中父母放心不下,更想念新婚的妻子。怎样既不误造塔又能回家呢?他在天空飞旋的禽鸟启发下,造出了一只精巧的木鸢,安上机关,骑上一试,果然飞行灵便。于是,每天收工吃过晚饭,他就乘上木鸢,在机关上击打三下,不多时便飞回敦煌家中。妻子看到他回来,自然十分高兴,但怕惊动父母,他也没有言语,第二天大清早,又乘上木鸢飞回凉州。这样,时间不长,妻子便怀孕了。

鲁班的父母早睡晚起,根本不知儿子回家之事。见儿媳有孕,还以为她行为不轨。婆婆一查问,媳妇便将丈夫乘木鸢每晚回家之事说明白,谁知,二老听了不信,晚上要亲自看个真假。

掌灯时分,鲁班果然骑着木鸢回到家中。二老疑虑顿消。老父亲高兴地说:“儿呀,明天就别去凉州工地了,在家歇上一天,让我骑上木鸢,出去开开眼界。”第二天清早,老父亲骑上木鸢,儿子把怎样使用机关作了交待:“若飞近处,将机关木楔少击几下;若飞远处,就多击几下。早去早回,别误了我明日做工。”

老父亲将交待记在心中,骑着木鸢上了天,心想飞到远处玩一趟吧。就把木楔击了十多下,只听耳边风响,吓得他紧闭双眼,抱紧木鸢,任凭木鸢飞翔。等到木鸢落地,睁眼一看,一下子飞到了吴地。吴地的人见天上落下一个怪物,上面骑着一个白胡子老头,还以为是妖怪,围了上去,不由分说,举起乱棒就把老头打死了,举起乱刀就把木鸢砍坏了。

鲁班在家等了好多天,不见父亲返回。他怕出事,又赶紧做了一只新木鸢,飞到各处寻找。鲁班先是在离家乡不远的地方寻找,可是找了很久都没有消息。后来他猜想父亲可能去远地了,于是又飞到更远的地方寻找,一直到找到吴地以后,一打听,才知父亲已经身亡。他悲痛欲绝,气愤不过,心里恨死了吴地的人。回到肃州后,鲁班雕了一个木头仙人,手指东南方。木仙人神通广大,手指吴地,大旱无雨,当年颗粒无收。

三年以后,吴地百姓从西来的商人口中得知,久旱无雨原是鲁班为父报仇使的法术。便带着厚礼来到肃州向鲁班赔罪,并讲了误杀他父亲的经过。鲁班知道了真情后,对自己的做法深感内疚,立即将木仙人手臂砍断,吴地当即大降甘露,解除了旱灾。

之后,鲁班左思右想,认为造木鸢,使父亡;造木仙人,使天大旱,百姓苦,是干了两件蠢事。便将这两样东西扔进火里烧了。木鸢和木仙人便就此失传了。

任何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鲁班所造的木鸢虽然灵巧,却害死了自己的父亲。木仙人虽然神奇,却害苦了一方百姓。所以我们看待事物不能只看其中一个方面,必须以全面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性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走极端,看到一件事物的好,往往就会忽略其中不好的一面,同理,看到一件事物不好的一面,又往往忽略其中好的一面。只有两面都看到,对事物作出正确的评价,然后再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其好的一面,尽量避免不好的一面,才是正确的对待事物的方法。

十二生肖

据说,古时候,人们是没有生肖的。玉帝为了给人们排定生肖,决定在天庭里召开一个生肖大会。他给各种动物发了道开会的圣旨。

那时候,猫和老鼠是很要好的朋友。得到通知后它们都很高兴,决定一起去参加。猫很爱打瞌睡,所以在开会前一天,就叫老鼠第二天喊自己起床,老鼠一口答应了。

可是,第二天早晨,老鼠很早很早就起来,独自上天庭去了。对正在熟睡的猫,它一声也没有叫。

住在清水潭里的龙哥哥也得到了开生肖大会的通知。龙是生得很威武的,但是龙哥哥头上光秃秃的,缺少一对角。它想:如果我再有一对美丽的角,那该有多好啊!正巧一只大公鸡从谭边经过,那时候,公鸡头上是有一对大角的。龙哥哥一见,连忙游过去,向公鸡找呼:“鸡公公!明天我要开会去,把你的角借我戴一戴好吗?”

鸡公公回答说:“啊呀,龙哥哥!真对不起,明天我也要开会去呢!”

就在这时候,从石头缝里钻出来一条蜈蚣。蜈蚣是很爱管闲事的,立刻就说帮龙哥哥作保人,鸡公公这才答应把角借给龙哥哥。

第二天,天廷里就开了一个盛大的生肖大会,各种动物都到齐了。玉帝在动物中选出了老鼠、牛、马、羊、狗、猪、兔子、老虎、龙、蛇、猴子、鸡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因为老鼠去得最早,所以排了首位。老鼠可高兴啦!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

    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

    本书作者在世界文学视野下,多层面地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的演变及其创造性成就,提出了包括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中国文学中的忏悔意识、现实战斗精神、现代战斗意识、现代生存意识、先锋与常态、恶魔性因素等命题,在价值论与方法论两个层面为中国比较文学和国别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启示。
  • 历代碑铭

    历代碑铭

    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历代碑铭》中记载的这些凝聚着深邃而精湛智谋的碑铭,演出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历史大片,绘制了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历史长卷。成为了人们至今仍津津乐道的历史绝唱。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可说是少数的“世界著作”之一,这本书不是为一国而作,而是为全世界而作的;不是为一个时代而作,而是为一切时代。在这本书里,极高的智力与多样的兴趣和同情心自然而然地结合为一体,所以世人之中,不管什么样的类型或脾气,都能在这部书里找到一点与自己有联系的东西。虽然这只是一本随笔集,但《培根随笔》能同时让你产生读史书、读诗集、读教科书的感觉。培根的话语不仅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而且还能使人们顿悟。
  • 钗外集

    钗外集

    本书内各自诗词,长短皆宜,婉约朦胧,欲说还休,淡淡道来,却又回味无穷,格近少游。其诗作不多,近词味,典雅纤巧,情思细腻。纵观蓝烟诗词,辞虽清浅,意却深婉,不用崛僻字,不涉晦涩典。
  • 古马:种玉为月

    古马:种玉为月

    对于“青春”的定义,如果我们不准备深文周纳,做一种不说倒还明白越说越糊涂的无效劳动的话,那么,它的最简明的定义应该是:“只有一次,不再回来。”而中年写作或知识分子写作,从其表征来看,其含义也许更接近罗兰·巴尔特所说的秋天写作状态,即写作者的心情在累累果实与迟暮秋风之间,在已逝事物之间,在深信与质疑之间,在关于责任的关系神话和关于自由的个人神话之间,在词与物的广泛联系和精微考究的幽独行文之间转换不已。
热门推荐
  • 妖孽重生:才女不好当

    妖孽重生:才女不好当

    【正经简介】重生一场,不活出花样,太对不起自己了。看她如何玩转天下,然后转身走人。留下一堆人,大眼瞪小眼。【不正经简介】我写小说看心情,更新不定,看我心情,没有大纲这个东东,因为我要看心情(#-.-),不喜绕道。
  • 追爱101:男神来敲门

    追爱101:男神来敲门

    【他说世上最好的爱情就是,你以你的方式任性着,我以我的方式宠着】一次醉酒她被糊涂的闺蜜送错了房,稀里糊涂一晚上,酒醒之后落荒而逃。从此他强行闯入她的世界,开始各种纠缠。传闻说,落家大小姐除了脸蛋漂亮身上无一优点,名声更是不好。名声不好没关系,一夜之间她从别人口中私生活不检点的女人,变成名媛中的典范!毕竟,他最擅长的就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还有......不知疲惫的把她翻来翻去。他为她做尽一切,换来她的不屑一顾。他低过头,放下过骄傲,她却对外宣布,“是我不要他了!”很久的很久以后,她问:“我们真的合适吗?”“...”他用身体力行告诉她,他们不仅合适还是极度契合。
  • exo之挥着翅膀的女孩

    exo之挥着翅膀的女孩

    反正都是同人小说类型,一定好好看。。。。。。。
  • 大侠何西洲

    大侠何西洲

    侠客,中国本土超级英雄。武功高强,飞檐走壁。仗义疏财,为国为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他们不需要被神化,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神话。然而,当褪去戏剧化的外衣,真实的大侠又该是什么样子呢?他们跟你我一样,是人,不是神。需要吃饭睡觉打麻将谈恋爱。失恋的时候也会郁闷,撞墙,踹桌子。当代的大侠会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答案就在《大侠何西洲》。
  • 全世界都不如你

    全世界都不如你

    “我喜欢你,你还愿意喜欢我吗?”“我愿意啊!”
  • 海贼王之修罗

    海贼王之修罗

    无神器,无功法,无系统乱入,只有纯粹的海贼元素,如果你想看一部纯粹的海贼同人,相信本书不会让你失望。【转生索隆】没有果实能力,只凭手里的刀也能登临巅峰。在他化身修罗的那一瞬间,世界因他惊颤!背景相同,故事不同。欢迎惠顾!海贼王①号qun:120141276
  • LC之我是你的谁

    LC之我是你的谁

    幼稚的你,懵懂的我,到底谁是谁的谁?青春的我们,也许无法完整地爱一遍,但那也是岁月善意落下,残缺的悬念,你是……我的谁?
  • 透明人之生活纪实

    透明人之生活纪实

    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是你能看到自己喜欢的人,她却看不到你。那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是你能看到她所有的一切,可是她看不到你。——透明人吴叶
  • 夜事屋

    夜事屋

    打工挣钱的大一新生,偶遇抓鬼清道夫界一代宗师。自此之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高科技抓鬼封妖层出不穷。原以为我们活在一个没有鬼神妖怪的世界,可谁知道,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带着傲娇的天才女算师,不可方物的狐妖,猫妖,各种奇葩弟兄与为师抓鬼去吧!
  • 东岳大生宝忏

    东岳大生宝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