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9000000007

第7章 皮埃尔·赖伐尔(1)

1.可耻的一生

1883年6月28日,赖伐尔出生于法国多姆山省的夏特尔东。赖伐尔靠自学成为中学的辅导教师,继而攻读法学课程,获学士学位。从1907年起,赖伐尔在巴黎开业当律师。

赖伐尔开始从政就表现出强烈的机会主义倾向。20世纪初法国工人运动高涨,社会党领导工人进行经济和政治斗争,在工人中和社会上赢得了声誉。赖伐尔便在1903年加入法国社会党。并因曾为工会和****人士辩护获胜而一举成名。1914~1919年担任众议员。1920年因选举失败而退出社会党。1924年以独立社会党人的身份再度当选为众议员。1927年成为参议员。1934年以后在杜梅格和费朗丹两届内阁中任外交部长。1935年再次出任总理兼外交部长。1936年,在人民阵线获胜前不久,赖伐尔内阁倒台。此后4年,赖伐尔都没有在政府任职。

1940年5~6月,法国溃败。雷诺政府起先迁到都兰,以后又一个城堡—个城堡地转移,最后停留在波尔多,再也无法前进了。政府必须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是继续战斗还是停战求和。

意大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战后却没有分配到应有的“胜利果实”。墨索里尼以此蛊惑人心,并于20年代初出任意大利首相。在贝当元帅成为主和派的领袖时,既不是政府成员而在此之前又从未参加过雷诺政府工作的赖伐尔,却坐镇波尔多市,对议员们施加影响,在议会里给那批追随贝当元帅的部长们以支持。在雷诺辞职而贝当组阁时,赖伐尔便进入贝当政府任国务部长。赖伐尔劝说政府留在法国本土,接受停战。

6月21日,赖伐尔在波尔多粗暴野蛮地阻止了勒布伦总统的出走。

22日,法德停战协定正式签字。从此,赖伐尔在维希政府中开始坚定地推行亲德卖国政策。

赖伐尔亲德亲法西斯的政治倾向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存在着一股主张对法西斯的崛起采取不抵抗政策和不借任何代价寻求同德国协调一致的倾向,赖伐尔就是这个新倾向的化身。事实上,从一开始。赖伐尔就是法德“忠实合作”的鼓吹者。

作为维希政府的一名要员,赖伐尔劝说国民议会自行解散,从而使第三共和国于1940年7月10日寿终正寝。同时,由于他的坚决支持,古怪而反动的制宪法令得以通过,确立了维希政权的某种“合法”地位。

1940年10月,赖伐尔和希特勒私下会晤,使希特勒相信一个愿意“合作”的法国对德国大有好处。

几天以后,他又安排贝当与希特勒会晤,以便使他亲德卖国的新政策得到认可。赖伐尔擅权专断,不顾廉耻,引起内阁中其他部长们的猜疑,也为仍想保持某种中立和自治的贝当所不容,因而在1940年12月被贝当解职。

不久,德国占领当局的阿贝兹亲临维希,指令解放赖伐尔并把他带到巴黎。赖伐尔参加了德国在法国组建的法西斯组织“巴黎中心”。

1941年8月27日,赖伐尔参加“法国志愿军团”典礼时遇刺受伤,遂进一步得到纳粹德国的信任和垂青。

1942年4月,由于德国人出面干涉,贝当被迫重新召回赖伐尔任政府总理,因为他比达尔朗之流更能让德国法西斯称心如意。一项新的制宪法令把内外政策的实际领导权全部给了赖伐尔,贝当终于成为“傀儡元首”,这本是赖伐尔早在1940年6月就已经想做到的事。赖伐尔改组政府,那些由贝当元帅早先任命的部长们不是被迫自动辞职,就是被撤职。

赖伐尔任命了两个坚定地同德国“合作”的人,博纳尔和比歇隆,他们一个“控制”法国青年,另—个则用最能使德国人满意的方式来管理法国经济。而赖伐尔自己则大权独揽、兼任外交部长、内政部长和情报部长。

1942年6月22日,赖伐尔发表臭名昭著的声明:“我衷心祝愿德军胜利,因为如果没有这个胜利,明天布尔什维主义就会到处泛滥。”

贝当元帅的“合作主义”已经很难被接受了,赖伐尔关于德军胜利的祝词更不会为正义的法国人民所饶恕。而赖伐尔却一意孤行,开始收获他那罪恶的果实了。

首先,赖伐尔进一步纵容了纳粹德国当局对法国人民的凌辱,许多法国人被作为人质遭到肆意屠杀,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则不分男女老幼,统统塞进毫无卫生设备的车厢里,送交德国人。仅1942年4月20日至5月24日,德国人枪毙的法国人质即达210名。1942年7月之后的两个月中,维希当局把10410名犹太人(大多数是来自德国的难民)送到纳粹手中。

其次,赖伐尔充分利用维希的情报和宣传部门,引诱法国人志愿到德国去,替德国人补充因战争造成的劳动力不足。赖伐尔还想出这样一个主意,即由青年工人去“更替”上了年纪的犯人。正当志愿者的来源开始枯竭时,维希政府于1943年颁布“强制劳动制”法令,规定凡20岁至22岁的青年均应去德国服劳役,并设立了强制劳动局。

同时,赖伐尔把“法国志愿军团”改为“三色旗军团”,使它有了正式地位。到1944年7月,共有65万法国劳动力遣送到德国。

再次,赖伐尔动用法国的经济力量支持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法国生产的工业产品中12%的飞机、10%的蒸汽机车、20%的卡车等都交给德国使用。他还破坏和镇压法兰西民族抵抗运动。赖伐尔命令警察跟踪法国南部的抵抗运动者,特别是跟踪那些以为不会遭到德国人袭击的向英国秘密发出电报的人。

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1944年8月,法西斯德国的失败已成定局,赖伐尔仍企图以各种方式改变维希政府的性质,打算召开早已解散的议会,成立一个能为英美所接受的临时过渡政府,使戴高乐在他的政府还未得到法律上的承认之前,就面临着在首都已有一个掌握实权的政府这一既成事实。但是这一企图未能实现。

1944年8月下旬。德国占领当局命令贝当、赖伐尔等人动身前往贝尔福,1945年5月,赖伐尔逃往西斑牙,在那里准备为自己辩护。西班牙政府把赖伐尔交给了盟军。1945年8月1日,赖伐尔被引渡给法国政府。同年10月9日,巴黎高等法院以叛国罪判处赖伐尔死刑。赖伐尔在法庭上极力狡辩,为自己开脱,但仍然无济于事。赖伐尔服毒自杀未遂,于10月15日被处决于弗雷内监狱的围墙边,结束了他可耻的一生。

2.《罗马公约》的签订

1935年1月7日,赖伐尔与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在罗马就签署了一系列改善两国关系的协定和文件,统称罗马协定。该协定是在纳粹德国的威胁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缔结的,法国的目的在于通过与意大利接近来强化法国在欧洲的军事同盟体系、孤立纳粹德国;而意大利则是要借机实现其在非洲扩张的野心。因此,在谈判的过程中,当时非洲惟一保持独立的国家埃塞俄比亚,成了法意秘密交易的牺牲品:法国允许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自由行动;而意大利则答应法国实行共同的对德政策。罗马协定的缔结恶化了当时的国际形势,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1935年秋意埃战争的爆发。

法意罗马协定的缔结源于法国制衡纳粹德国的政策需要。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后积极扩充军备,并因此于10月退出国联和国联主持的裁军大会。面对德国形势的恶化,法国人急于控制局势的发展。1934年4月17日,法国政府公开声明:“法国正式拒绝承认德国重新武装的合法性,由于德国重新武装……法国今后将通过自己的手段保障自己的安全。”法国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扩大一战后它在欧洲建立的军事同盟体系,来遏制纳粹德国的扩张野心。因而所谓“自己的手段”实际上就是寻找新的盟友以加强已有的军事同盟。与意大利接近乃是法国实现上述外交目标的重要步骤之一。

事实上,在4月17日声明发表后仅过两天,法国政府就为改善与意大利的关系作出了姿态:4月20日,法国外长巴都照会意大利政府,表示一旦法意在欧洲普遍安全问题上达成谅解,法国将立即开始考虑解决法意矛盾及签订友好仲裁条约。此后,法国商业部长与法国退伍军人代表团又先后赴意大利访问,为法意接近铺路。5月25日,巴都在众议院明确表示:“法国与意大利并不是不可能在一种诚恳、忠诚而又明确的缓和中合作的。”

对于法国亲近的表示,意大利反应积极。不过与法国不同,它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如何遏制德国,而是在于如何借机吞并埃塞俄比亚。意大利图谋埃塞俄比亚的野心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后期,意大利就曾发动过征服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但由于1896年阿杜瓦战役的惨败,意大利的图谋没有得逞。一战后,随着法西斯势力的上台,武力吞并埃塞俄比亚的野心又开始膨胀。但由于战后英法势力已经渗入埃塞俄比亚,并且都拥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如法国控制着埃塞俄比亚港口吉布提到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铁路运营,这意味着意大利要想独吞埃塞俄比亚,必须事先获得英法的认可。对此,墨索里尼在1933年1月就曾明确表示,“只要我们在欧洲得到绝对的授权”,“在埃塞俄比亚采取一场类似战争的行动”,将可以确保征服计划的成功。因此,法国政策的调整无疑给意大利实现其侵略野心提供了一个求之不得的机会。

然而,由于法意在殖民地问题上遗留很多历史问题,这使两国接近初期进展缓慢。直到7月,纳粹分子刺杀奥地利总理陶尔菲斯引发奥地利危机之后,法意在维护奥地利独立问题上找到共同点,才使两国接近的步伐大大地加快:9月1日,墨索里尼正式邀请巴都在10月底访问罗马;9月5日,巴都指示法国大使先与意大利方面拟订讨论提纲为出访作准备;9月27日,法意会谈提纲拟订;10月3日,巴都将他访问意大利的日期定在11月4日至11日。但是,由于10月9日巴都在马赛遇刺身亡,他计划中的罗马之行未能实现。不过,法意接近的外交目标最终是由他的继任者赖伐尔完成的。

赖伐尔在笼络意大利方面比巴都更加积极主动,当时法国的《共和国报》曾将赖伐尔的外交活动概括为“在多年的误解与冲突后,恢复与我们的邻国意大利的友好关系”。在赖伐尔眼中,意大利是连接法国与其东欧军事盟国的桥梁,在制衡德国的危险方面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法国军方全力支持赖伐尔的看法,并强调法国一旦与意大利结盟,不但可以把法意边境的10个师调到法德边境上来,而且有助于在战时顺利调回法国驻扎在北非的军队,这对改善法德军事力量对比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赖伐尔在10月9日上任后,把推进与意大利的结盟,列为法国外交的首要任务,并采取了积极的行动。

10月31日,赖伐尔致电法国驻意大使德尚布伦,详述了法国对意外交的主要立场与目标,并指示他在此基础上立即与意大利进行谈判。电报中,除了对法意两国在关于殖民地等历史遗留问题一一做了指示外,还明确提出了法国在以下3个问题上的要求:1.军备协定,法意应就两国在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军事条款时相互磋商达成协定;2.奥地利问题,法、意及小协约国共同保证支持奥地利独立及不干涉其内政;3.意南关系,希望意大利与南斯拉夫签订仲裁与协商条约,谈判解决分歧。

11月20日,德尚布伦会见墨索里尼,法意谈判正式开始。

3.法意谈判与埃塞俄比亚问题

法意谈判期间,埃塞俄比亚问题始终是影响谈判进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早在八九月份双方最初拟订谈判议程时,意大利就丝毫不掩饰他们对埃塞俄比亚的企图,将法意在埃塞俄比亚的利益划分问题,列为谈判的重点问题,以至于法国人一开始就预感到埃塞俄比亚问题将会成为谈判的关键。

12月5日发生的瓦尔瓦尔事件,使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的野心进一步膨胀,埃塞俄比亚问题也随即成为法意谈判的首要内容。

12月6日,即瓦尔瓦尔事件发生的次日,意大利代表苏维奇向法国大使明确提出了有关两国在埃塞俄比亚利益划分的问题,要求法国允许意大利参与吉布提——亚的斯亚贝巴铁路的经营,并支持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自行修建一条铁路。此后,又要求法国放弃在埃塞俄比亚的其他经济利益。

12月17日,法国大使德尚布伦向赖伐尔汇报:“对于苏维奇先生提出,关于我们在埃塞俄比亚放弃经济利益的形式问题的回应将事关根本利益。事实上,从我们的观点看,这个回应是谈判的关键。”

但是,当时法国政府关心的重点并不在埃塞俄比亚,12月15日,赖伐尔在内阁中将法国对意政策的目标概括为以下三点:

第一,希望意大利在德国重整军备问题上支持法国的立场;

第二,如果恢复裁军谈判,法意相互支持保留对德优势,以确保本国安全;

第三,法意在奥地利问题上合作。因此,赖伐尔有意将埃塞俄比亚问题作为与意大利讨价还价的筹码,在达到目的之前不肯轻易让步,致使法意谈判在12月下旬一度停滞不前。

然而,此时墨索里尼已经决心动用武力征服埃塞俄比亚。他在12月20日亲自起草了一份针对埃塞俄比亚的行动纲领,其中明确指出:意大利行动的最终目的是摧毁埃塞俄比亚的武装力量并全面征服这个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为使征服埃塞俄比亚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意大利急于在法意谈判过程中与法国达成妥协。

12月25日,墨索里尼对意大利谈判代表阿洛伊西说,由于“埃塞俄比亚问题在我们与法国缔结一项协定后才算准备就绪,目前有必要使事情进展得快些”。为此,墨索里尼在12月27日亲自召见法国大使,表示意大利同意法国在有关奥地利独立及德国重整军备等问题上的立场,但条件是要求法国在埃塞俄比亚问题上作出让步。

对此,墨索里尼明确提出两点要求:

1.要求法国允许意大利参股吉布提——亚的斯亚贝巴铁路的经营;

同类推荐
  • 左手战魂

    左手战魂

    他们是国之利器,他们也柔情似水。他们是军中杀手,他们也只杀该杀之人。世间事,人间事,不尽人意者皆是。姓氏难语,将来难明。血泣……那这又算的了什么???没有姓氏,没有将来,战魂依旧是战魂为战而生,依旧战天动地。。。
  • 逆战绝地

    逆战绝地

    每一次科技之光的闪烁,带来的,或许就是全人类的灭顶之灾……在人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种种方便时,却不知道自己即将付出的代价,究竟有多大!
  • 乱世绝帝

    乱世绝帝

    至乱世,好男儿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且看一个不学无术终日寻欢的纨绔子弟,如何成为一代雄君!异世的千古一帝!
  • 混乱序曲

    混乱序曲

    人生不过选择,似简单似复杂。人,不是没得选,只是不好选,选不好。可一旦抉择了,就不畏人言,勇于追逐自己所喜爱的事物,不去计较别人的目光或者评论,心有坚定,一往无前当一场恐怖活动席卷全球的时候,看那背弃少年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
  • 老兵口述抗战2:石牌、常德、衡阳、桂林四大保卫战

    老兵口述抗战2:石牌、常德、衡阳、桂林四大保卫战

    《老兵口述抗战②:石牌、常德、衡阳、桂林四大保卫战》讲述了正面战场上比较有影响的防御战,包括石牌保卫战、常德保卫战、衡阳保卫战、桂林保卫战。这些防御战尽管都打得惨烈悲壮,然而除了石牌保卫战外,其余的都失败了。石牌保卫战(1943年5月—6月),中国军队坚守石牌村,硬生生地斩断了日军伸向重庆的一只魔爪,保证了重庆的安全。此后,日军彻底放弃了沿着水路深入大西南的梦想。被西方军事家赞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常德保卫战(1943年11月—12月),衡阳保卫战(1944年6月—8月),桂林保卫战(1944年10月—11月)。
热门推荐
  • 论语新读

    论语新读

    本书是对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翻译和解读,依《论语》二十篇结集而成。该书力求在现代历史语境下,解读并还原依赖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统治的古代权力-道德型社会,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又有对当下现实的智性关照。
  • 深海少女

    深海少女

    主要讲述了男主安梦的暗恋对象深海突然溺死而亡,一开始安梦对深海的死很悲伤,但通过种种启发,真相不断浮出水面·····
  • 傻妃很腹黑

    傻妃很腹黑

    仙灵大陆,弱肉强食,几万年前一战,灵士销声匿迹,隐于无人可知的夜雪帝国内,所遗留的天赋不高的灵士隐于普通人无法到达的位面,井水不犯河水。墨凝,现代普通少女,一场莫名其妙的穿越,来到了仙灵大陆普通人的位面——云辰国,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逍遥一生,当一个快活的米虫,却不想天不从人愿……血莲现,天下乱夜雪帝国的封印结界破碎,身为自然灵女,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更何况,灵士重现,他们普通人最终便会沦为灵士的奴隶,她的亲人也不可避免。天下与她何干?!她只在乎在乎她的人!异能在手,天下我有。她,何惧之有?!
  • 叛逆夫人:大鳄别乱来

    叛逆夫人:大鳄别乱来

    长孙玉君与公良炳亮的地下恋情却被司空婷婷无意中发现了,敢抢我的男朋友?司空婷婷心里这个怒火啊,于是就扬言要去交警告发司空婷婷。酒后驾驶,加上将人撞成植物人,如果按照天朝的刑法,长孙玉君至少要判十年徒刑。十年徒刑啊,那不是要将长孙玉君彻底废了吗?于是长孙玉君对司空婷婷更是恨之入骨。
  • 人类已经无法满足吾等

    人类已经无法满足吾等

    林小龙做为一位人外控玩家,玩游戏错选了种族被迫和人外娘对立。每当种族大战的时候,林小龙看着对面敌对的人外娘妹子手中的长剑都颤抖了。做不到啊,自己做不到。向人外娘挥刀什么的,做不到啊!不过,在对面人外娘不断进攻之下,林小龙觉悟了。“哟西!尔等渣滓都去死吧!!”觉悟的林小龙抬起自己的武器向着周围的同胞斩下,解锁成就‘人类叛徒’。然后遭报应的穿越了,同时一包裹的神器给掉到了世界各地。于是一位特别青年带着满级属性出现在异界,四处祸害异界的各大种族。
  • 聆听她的声音

    聆听她的声音

    孤傲的性格使她在学校没有多少朋友,她并不像大家看见的那样坚强。初三父母离异,使本来就不爱说话的她变得更加冷漠。“你说吧,我听着。”“不,没有人愿意听我说。”“不,我会,我愿意做你唯一的聆听者!”
  • 萌兔修仙:妖君闪开

    萌兔修仙:妖君闪开

    白露无心的救助,灼耀‘特别’的玩笑,让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一起入修罗界,闯冥界,大闹仙界他们都是介于天使与恶魔之间的人所幸他们没有放弃善良,没有放弃宽恕,没有放弃爱神界前所未有的统一,目的只为了让他死他说:白露不要报仇,他们只是害怕我会给他们带来不幸我只要你好好的等我回来...他在弥留之际塞给她一个石头他说这个石头叫生石花,花开的时候美极了当生石花开遍灵雀山之时就是他回来之日到时候我们就一起看满山的生石花宁珏却说他不会回来了,生石花有顽强之意他是要你坚强我不信,他可是神啊,怎么会这么轻易的死呢...当初是他一年又一年的等自己现在只是换我来等他而已...
  • 明日才能与之相见的世界

    明日才能与之相见的世界

    为什么必须一定要有简介?请容许我先做拒绝。然后在打个差评。
  • 执熙之手

    执熙之手

    “你以为你便秘好了,其实你是吃屎中毒了,哈哈。。”,某位叶大小姐不怕死的说着,“叶婕熙,你找死是吧,啊?”,接着便迎来了凌梓逸的杀人目光,“开个玩。。。”话还没说完,就被某人堵住了嘴。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