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李渊的威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敌人的势力却是越来越大,大鱼吃小鱼的结果,小鱼都被吞进了大鱼肚子。但比较乐观的是,尽管窦建德和王世充很强,然而他们距离李渊比较远,要想进攻长安需要一个城池一个城池的打下去,李渊的实力不是那么容易就被击溃的。而且,自从王世充加冕之后,窦建德就跟王世充断绝了关系,各干各的了。
现在李渊需要提防的是刘武周,因为一来刘武周距离唐朝的大本营太原最近,打起来也方便,而且已经开始进攻太原了。二来就是刘武周跟西突厥勾结了起来,实力大增,腰杆子也挺了起来,不防是不行的。
既然刘武周是志在必得,那就开打吧!
(第三节)扫荡刘武周
用人不明节节败退
刘武周之所以敢这么嚣张地跟唐军叫板,不光是因为他得到了西突厥的资助,还因为他得到了一员虎将,这人就是宋金刚。
宋金刚原本是个独立的个体户,因为被窦建德打败,就带着几千人投奔了刘武周。刘武周得此大将,自然心花怒放,不光任命他为宋王,让他负责军事,算是让宋金刚大大地英雄有用武之地,还把自己的财产分了一半给他。宋金刚看到刘武周对自己如此重用,二话没说,就把自己原来的妻子休了,娶了刘武周的妹妹,算是报答了,只不过方式上有点太西方了。
有了宋金刚这个金刚,刘武周开始派宋金刚进攻并州,也就是太原,自己则去进攻介州。并州是李渊多年的据点,想要拿下可不容易,但是介州就没有那么难了。靠着一个和尚里应外合,刘武周很快攻陷了介州。
李渊派人出去迎战,但是很遗憾,唐军在开始的战斗中是节节败退,一方面是因为战术上不行,另一方面是因为李渊在人才的选用上出现了失误。你让一个没有什么军事眼光和军事才能的裴寂去指挥战斗,不是明摆着变相地给敌人开大门吗?裴寂没有给大家惊喜,在浅水源被宋金刚截断的时候留给大家的是又多丢了几座城池,眼见着太原危在旦夕,整个河东几乎全部沦陷!
你一定会奇怪为什么没有在这里面看到李世民的身影,这归因于李渊。因为李世民在攻打薛氏父子的时候表现非常出众,明显地已经盖过了太子李建成,李渊怕李世民的势力更加地疯长,所以有意识地压着李世民,让他去些无关痛痒的地方作战。
但是国家危在旦夕,裴寂逃了,李元吉逃了,并州落入了刘武周手里,再这样下去,是不是长安也要对人家拱手相让?
关键时刻,李世民挺身而出,慷慨陈词,太原是我们兴兵之地,河东是我们的屏障,这两个地方丢了,国家的处境就非常危险!作为一国臣子,我有义务有责任保卫国家,请允许我出战,荡平刘武周,收复失地!
李世民挺身而出
好在在国家危亡面前,李渊还不糊涂,于是答应李世民,让他出征。军事天才终于复出了!
同年十一月,还没有领教过李世民厉害的刘武周又开始了进攻,这次他的目标是浩州。时值寒冬,天气寒冷,那时候还没有温室效应,也就没有什么暖冬之说,黄河的冰结得很厚,李世民利用这点,准备从龙门渡河,在柏璧安兵扎寨,跟宋金刚对峙。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先前裴寂的策略,扰乱了民心,使得老百姓心中不安,所以李世民征不到粮草。好在李世民及时发布了公告,老百姓一听说是战无不胜的秦王来了,心落回了肚子里,纷纷表示欢迎,把自己家压箱底的东西都拿了出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号召力。这就解决了棘手的粮食问题。
将士们请求出战,李世民认为刘武周占据了太原,宋金刚孤军深入,带的粮草肯定不多,现在出战正好满足他们速战速决的心愿。所以大部队应该坚壁不出,等到他粮草尽了的时候再出兵才是最佳时机。于是命令自己的大部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是派小股兵士不时地骚扰一下宋金刚,消耗他的兵力。
此时,李渊也同时派李孝基去攻打吕崇茂,吕崇茂看到李孝基大军来袭,知道仅凭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应战,转而向宋金刚求援。
在李孝基听从了手下人的建议埋头制造攻城器具的时候,宋金刚就派手下的尉迟敬德和寻相赶过来进攻了。李孝基腹背受敌,大败,李孝基跟几个主要将领全部被俘。
等到尉迟敬德和寻相返回浍州的时候,终于轮到李世民出招了。他派手下大将秦叔宝和殷开山在美良川截击尉迟敬德和寻相,大获全胜,斩了两千多军士的首级。
但是,不久后尉迟敬德跟寻相就又想去蒲坂援助王行本。李世民一看上次还没有打怕你们吗?那这次就让你们知道我的厉害!李世民率领三千精骑,夜黑风高的时候从小路跑到安邑截击。尉迟敬德等人没料到大晚上的李世民不睡觉跑到这里跟他们决斗,结果让李世民打得落花流水,手下军士全部被李世民俘获,尉迟敬德跟寻相二人光杆司令地逃走了。这两次胜利使得军队的士气大振,再加上已经到了年底,大家都惦记着回家过年,就想在年前把这拨敌人解决了。李世民允许自己犯一次错误,当年对阵薛氏父子的失败教训非常深刻,不能允许自己两次掉在同一个沟里。于是安抚兵士,宋金刚孤军挺进,精兵良将几乎全都在这里,刘武周在太原靠的就是宋金刚的屏障作用,但是开始的时候他们粮草不够,现在已经沦落到到处掳掠过日子了。我们坚持不出去正好可以挫他的锐气,如果现在就快速应战才是正中他下怀呢!我们要等到他饿得不行要逃跑的时候再出兵。
双方在互相对峙的过程中,619年翻过去了,不过不同的是,李世民他们过了一个饱年,而宋金刚他们估计顶多吃了个半饱。
武德三年正月,李渊派遣秦武通进攻王行本,取得了胜利。宋金刚派遣增援的军队也被李世民成功地击退了,王行本弹尽粮绝,打,打不赢,突围也没人跟着,无奈之下只好选择了投降这条路。但是,李渊平生最鄙视的人就是这种打不过才投降的人,对付这种人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杀。可怜了王行本到头来也没得到什么好下场。
刘武周眼见宋金刚渐渐支撑不住,也开始从侧面攻击唐军,期望能缓解一下宋金刚的压力。
但是唐军的精兵良将实在是太厉害了,武德三年二月和三月,唐将王行敏、李仲文分别在潞州、浩州击退刘武周军的进攻。而且张德政斩获了刘武周的部将黄子英,占领了张难堡。这对刘武周打击很大,因为该人虽然不是什么重臣,但是肩负的责任重大,他是给大家伙送吃的的,这样一来汾水东侧的宋金刚的粮道就被切断了。
乘胜追击宋金刚
宋金刚满以为这次可以有吃的了,结果又泡了汤,没有粮食,李世民也没给他留下迂回的空间,无奈之下,被迫以寻相部为后卫,向北撤军。
他这边一有行动,李世民马上知道自己的机会到了,等的就是你撤退的时候!马上出兵追击!
憋了很久的将士终于找到了发泄的时机,快马加鞭地追到了吕州,赶上了寻相,解决了之后,继续追击。一昼夜追出去200多里,大小战役发生了数十次。到了高壁岭,唐军长途跋涉很是疲惫,刘弘基总管劝李世民别再追了,否则孤军深入很有可能会吃亏。李世民却说:“宋金刚是在迫不得已之下选择了撤退,现在必是人心涣散的好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果现在放弃追赶,等到他们缓过劲了,再进攻就会延误时机。到时候再进攻就难了。”
二话没说,继续追赶。到了一个叫雀鼠谷的地方终于赶上了宋金刚主力,还有什么可说的,打吧!一天之内就打了八次,但是李世民战绩卓著,八比零!八战皆胜!斩俘数万人,宋金刚继续带人逃跑。当天,李世民驻扎在雀鼠谷西原,此时的李世民已经两天没吃饭,三天没睡觉了,随便找了点吃的,继续率领将士奋进。等追到介休,宋金刚率领余下的2万精兵,背城布了一个小阵,南北共长7里。李世民见招拆招,命令程咬金、秦叔宝等从北端进攻,翟长孙、秦武通等进攻南端,再派总管李世勣出战。但是宋金刚在李世勣处找到了缺口,乘机反扑。李世民马上率领精骑从他的阵后面进攻,宋金刚大败,斩首3000人。宋金刚趁机逃跑了。
李世民继续追击,非要把宋金刚赶尽杀绝。追到张难堡,这里已经被张德政他们占领了。张德政见到李世民心情是分外激动,二话没说,马上给饥饿疲惫的李世民端上粗糙但是可口的饭菜。休息了片刻,还有介休和永安二城有人坚守,于是马上出征。
这二城的坚守者不是别人,正是尉迟敬德和寻相。当时冷兵器时代,攻城是最难的事,况且尉迟敬德勇智超人,介休成为唐军最难啃的一块骨头。无奈之下李世民派任城王李道宗和宇文士及前往城内劝降。隋末内乱,英雄各思良主,尉迟敬德确实是“知命”之人,尉迟敬德通过跟李世民交手,知道此人非等闲之辈,已经有心要归附唐朝,便举城投降了。李世民见赫赫有名的尉迟敬德归降,大喜过望,爱才心切的他马上封敬德为右一府统军。屈突通提醒李世民防人之心不可无,李世民用人不疑,而事实也证明,尉迟敬德没有让李世民失望。
刘武周眼见大势已去,放弃了并州和宋金刚逃往突厥,但后来还是被突厥杀了。
(第四节)东征王世充一箭双雕
肆无忌惮的王世充
李世民成功地平定了刘武周,算是为李渊消除了内忧,但是唐朝的外患也容不得半点马虎。
王世充自从加冕称帝后就更加肆无忌惮地进攻唐军的地盘,虽然双方各有胜负,但是唐军也白白丢失了很多的地盘。
619年10月左右,王世充应该是脑袋被驴踢了,因为他居然莫名其妙地开始进攻窦建德所属的黎阳,你可知道,窦建德是他的盟友。窦建德本来在王世充强迫杨侗退位登基之后就十分地不满意他,现在居然又欺负到自己头上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马上派兵攻占了王世充的殷州。
自此,王世充和窦建德彻底断交,反目成仇。但是这对李渊来说,是再好不过了。因为如果他们二人联合起来,李渊是不太可能攻破他们的,到头来估计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现在好了,李渊赢得了各个击破的大好时机。
在出兵之前,还是有必要综合分析一下王世充、窦建德二人的区别的。窦建德兵力强盛,而且前面也分析了窦建德在知人善任方面很是有一套,还能跟手下同甘共苦,所以很得人心。但是王世充就不一样了,这人好讲大话,还乱搞迷信活动,即使原来投降他的人也有很多都已经另谋高就了,秦叔宝和程咬金就是很好的例证。
更重要的一点是,窦建德远在河北,但是王世充近在洛阳,几乎就是自己的邻居。所以,理所当然的,王世充就是唐军的第一个目标。
在李世民胜利班师回朝的时候,李渊就召开了全体上层将领工作会议,总结了一下前面取得的经验教训,重点安排一下下一步工作计划。总的来说,李渊工作组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从开会这件事就可见一斑。如果按照现在某些政府领导层的办事效率,恐怕一个月的开会时间是不够用的,少说也得开上它半年,顺便熟悉一下当地的工作环境。
李渊工作组得出的结论就是:由李世民率领八位总管、二十五位将军和八万精兵全力攻打王世充。
这个时候的李渊应该已经全面认识到李世民的军事才干,如果再犯进攻刘武周时候的错误,那李渊也真的是太不慧眼识英才了。
面对李世民,王世充哪里敢懈怠,慌忙把自己所有的亲戚朋友喊上,兄弟、儿子、侄子一个都不能少,分守各个要地。
七月,李世民率军来到了距离洛阳百十里之遥的新安,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新安县一带。李世民的先头部队由罗士信率领,包围了洛阳附近的军事要地慈涧。慈涧就是洛阳的屏障,此地意义重大,于是王世充亲自率领三万人救援慈涧。
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七月二十八日那天,李世民带领自己的少量精兵强将去查看敌情,结果很巧的遇见了王世充的大队人马。王世充嘿嘿一笑,以为这次可以活捉李世民。如果是一般人遭遇这天的情况,估计真得被吓死。但是李世民不是一般人,他的厉害之处我们就不再赘述,光他身边那些精兵强将哪个也不是盖的啊,这些人就足够王世充那拨人抵抗一会子的啊。很快,李世民杀出重围,毫发无伤不说,还把王世充的左建威将军燕琪生擒了。这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吗?
王世充一看李世民如此厉害,赶紧好汉不吃眼前亏,退兵了事。但是心中开始打鼓,这李世民怎么会如此厉害呢?
慈涧会战
第二天,李世民率领五万大军进攻慈涧。
王世充和寇仲登上城楼,观察敌势。
唐军军容鼎盛,士气如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王世充在寇仲耳旁低声说:“看来是我错了,少帅现在有没有可以补救的方法?我们是应该坚守还是出门迎战?”
寇仲听得心头一震,这个王世充白是一国之君,原来如此怯战,这样下去,接下来的战役肯定是要吃大败仗的。
但他凝神打量唐军,也是心惊胆战,他们大约有五万人,中央清一色的步兵,两翼和前后都是骑兵。中央的步兵又分成九组,每组三千人,由不同兵种合成,都有弩、弓、枪、刀、剑、盾、拒马等兵器。可以想像,一旦开战,这些兵士在李世民的指挥下阵法将是多么的变化无穷,随时会针对情况作出种种最有效的应变。
难怪王世充会害怕啊!
而且如果慈涧是洛阳、长安那个级别的坚城,或者再不济是黎阳或虎牢那种低一级的城池,他不用想也会选择坚拒不出,因为就算是凭借稳固的城池和强大的防守力也能拖死李世民。但是现在慈涧只是个不堪大军冲击的小城池,连两万郑军都无法容纳。现在没的选择,只能选择应战。
郑军布下的是半月形圆阵,以慈涧城作依托,将防御线尽量缩小,用来收紧密集的队形,尽可能形成有机的防御体系对抗唐军。
两万郑军分左、中、右三个师,左、右各两个师骑兵各五千,居中的是两万步军。右方的骑兵由杨公卿和麻常指挥,左方则以陈智略为主,跋野纲为副。
中军步兵分成四组,每组五千人,分别由郁元真、单雄信、段达和郭善才统率,宋蒙秋和郎奉留守城池。
本来李世民这边只比王世充多出两万多人马,但是李世民采取的是松散的进攻方式,结果漫山遍野都是李世民的旗子,看得王世充更加地心惊胆战。王世充这边的兵士明显地面有惧色,全都抱着能扛着敌人的进攻已经很了不起了的心态。
气势上王世充已经输了。
战鼓齐鸣,大战开始了!
李世民阵行变换无穷,一拨一拨地持续进攻,用箭射,肉搏战,无休无止。李世民这边不断取得胜利,而且打得气定神闲,王世充这边死伤无数,好在有寇仲这个军事上比较厉害的人在,否则早已经完蛋了。
但是战事渐渐对王世充不利,因为李世民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也就是他最精锐的玄甲天兵,也是能凿穿的奇兵。李世民曾经靠着这些奇兵攻克了很多的敌人,现在又一次显示了自己的神威,将王世充的兵力折损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