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1000000022

第22章 第四讲 诗法(5)

《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叙军旅之事。王昌龄原作七首,这首诗原列第一,抒写戍边战士思乡之情。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这两句写戍守烽火台的战士,在黄昏时分所起的边愁。首句七字按意义的排序本应是“城西百尺烽火楼”,意即在边城之西有一座高高的烽火台,句中的“城”应该是河西走廊上的一座孤城,如凉州、甘州之类。但这个排序在平仄上为“平平仄仄平仄平”,是不协律的,经过倒腾为“烽火城西百尺楼”,平仄上作“仄仄平平仄仄平”,则不但协律,而且意义不变,还非常耐味。王安石说:“诗家语必此等乃健”,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戍边战士的日常生活,一言以蔽之曰单调(李颀诗云:“白昼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而单调正是思乡的触媒。“烽火城西”二句,就层层渲染这种单调。其间有七层意思,可谓层层加码:其一,“城西”,身在边城以外;其二,“烽火(楼)”,正在放哨;其三,“百尺”,地点高危;其四,“黄昏”,是容易想家的时分;其五,“独坐”,是孑然一身;其六,“海风”,寒风凛冽从青海湖吹来;其七,“秋”,秋凉季节。种种思家的因素加在一起,直令哨所战士乡心陡起,有不可禁当之感。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这两句作最后的渲染和加倍的抒情。“更吹”的“更”字表明,诗中的气氛渲染将达到高潮,起码还包含三四层意思:其八,“羌笛”,传来笛声(按,有一种普遍的误读,以为是战士吹笛,这其实是不可以的,须知这是哨兵。所以,只能是传来的笛声);其九,“关山月”,这是笛声所吹的曲调(《乐府解题》“关山月,伤离别也”);其十,“关山”,意味着边疆;其十一,“月”,月夜,时间较黄昏时分已有一番推移。层层加码渲染气氛,本来是七绝普遍的创作方法,然而没有哪一首七绝能像王昌龄这首诗一样,达到如此的极致。但是,全诗读来又是浑成的。

最后的一句是抒情,这是全诗的主题句。按照前面的分析,经过那么多的渲染烘托,末句应顺理成章地写作“无那戍边万里愁”才是。不料诗人却抠掉“戍边”二字,换作“金闺”,指戍边者家中的妻子。似乎是说,戍边者的乡愁不说也罢,今夜留守的妻子之闺思才无边哩。这是对面生情,是本面不写写背面,是加倍的抒情,使得本来已够厚重的诗意,显得更加厚重。“金闺”是一个辞藻,按理说为戍边者写沉痛之情,遣词应该朴素才是,然而诗人偏用华丽辞藻,其中包含戍边者多少浪漫之想!这个词使全诗生色。“万里”是强调空间距离,加重了“愁”字的分量。“无那”即无奈,是“虞兮虞兮奈若何”一样的负疚口气,然而戍边者何辜之有!诗中措语,耐人寻味。

陆时雍论王昌龄七绝,谓之“绪密”、“有奇涧层峦之致”,就指出了他重视艺术构思,做到了针线细密,含蕴深曲的程度。潘德舆论七绝专重一“厚”字,可以说,王昌龄就是深得“厚”字诀的七绝圣手。

【按语】

抓住句法和厚字诀剖析,是赏析这首诗的关键。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汪中《述学·内篇》说诗文里数目字有“实数”和“虚数”之分,今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我说诗中写景亦有“虚景”与“实景”之分,如高适这首诗就表现得十分突出。

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贾谊《过秦论》云:“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牧马还”则意味着边烽暂息,“雪净”也有了几分和平的象征意味。

此诗之妙尤在后二句。而它所写的对象,既不是梅花,也不是雪,而是笛声。这里拆用了笛曲《落梅风》三字,却构成了一种幻觉或虚景。在生活中,实际的情况是在清夜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落梅风》曲调。但由于笛曲三字的拆用,又嵌入“何处”,及“一夜满关山”等字面,便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在这雪净之时,又酿成一天的香雪。

这也可以说是赋音乐以形象,但由于是曲名拆用而形成的假象,又以设问出之,故虚之又虚,幻之又幻。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等实景协调,虚虚实实,构成朦胧的意境,画图难足。从修辞上看,这是运用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梅花,想到梅花之落,暗含思乡的情绪。情绪虽浓却并不低沉,其基调已由首句确定。诗人时在哥舒翰幕府,《登陇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具有的豪情,故能感而不伤。

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写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是直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洛城。在《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中又写道:“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则是拆用《落梅风》曲名,手法和情景都与高适此诗相近。

【按语】

虚实、通感、拆字法,是赏析这首诗的关键词。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唐)韩愈。

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新破蔡州回。

作于淮西大捷后作者随军凯旋途中。当时唐军抵达潼关,即将向华州进发。作者以行军司马身份写成此诗,由快马递交华州刺史张贾,一则抒发胜利豪情,一则通知对方准备犒军。所以诗题“先寄”。“十二”是张贾行第,张贾曾做属门下省的给事中。当时中书、门下二省官员通称“阁老”,又因汉代尊称州刺史为“使君”,唐人沿用。此诗曾被称为韩愈“平生第一首快诗”(蒋抱玄),艺术上显著特色是一反绝句含蓄婉曲之法,以刚笔写小诗,于短小篇幅见波澜壮阔,是唐绝句中富有个性的佳构。

前两句写凯旋大军抵达潼关的壮丽图景。“荆山”一名覆釜山,在今河南灵宝境内,与华山相距二百余里。华山在潼关西面,巍峨耸峙,俯瞰秦川,辽远无际;倾听黄河,波涛澎湃,景象十分壮阔。第一句从荆山写到华山,仿佛凯旋大军在旋踵间便跨过了广阔的地域,开笔极有气魄,为全诗定了雄壮的基调。清人施补华说它简劲有力,足与杜甫“齐鲁青未了”的名句媲美,是并不过分的。对比一下作者稍前所作的同一主题的《过襄城》第一句“郾城辞罢辞襄城”,它与“荆山”句句式相似处是都使用了“句中排”(“郾城—襄城”;“荆山—华山”)重叠形式。然而“郾城”与“襄城”只是路过的两个地名而已,而“荆山”、“华山”却具有感情色彩,在凯旋者心目中,雄伟的山岳仿佛也为他们的丰功伟绩所折服,络绎不绝地奔来表示庆贺。拟人化的手法显得生动有致。相形之下,“郾城”一句就起得平平了。

在第二句里,作者抓住几个突出形象来展现迎师凯旋的壮丽情景气象极为廓大。当时隆冬多雪,已显得“冬日可爱”。“日出”被采入诗中和具体历史内容相结合,形象的意蕴便更为深厚了。太阳东升,冰雪消融,象征着藩镇割据局面一时扭转,“元和中兴”由此实现。“潼关”古塞,在明丽的阳光下焕发了光彩,此刻四扇大开,由“狭窄不容车”的险隘一变而为庄严宏伟的“凯旋门”。虽未直接写人,壮观的图景却蕴涵在字里行间,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军旗猎猎,鼓角齐鸣,浩浩荡荡的大军抵达潼关;地方官吏远出关门相迎迓;百姓箪食壶浆,载欣载奔,热烈欢迎……“写歌舞入关,不着一字,尽于言外传之,所以为妙”(程学恂《韩诗臆说》)。关于潼关城门是“四扇”还是两扇,清代诗评家曾有争论,其实诗歌不比地理志,是不必拘泥于实际的。试把“四扇”改为“两扇”,那就怎么读也不够味了。加倍言之,气象、境界全出。所以,单从艺术处理角度讲,这样写也有必要。何况出奇制胜,本来就是韩诗的特色呢。

诗的后两句换用第二人称语气,以抒情笔调通知华州刺史张贾准备亲自犒军。潼关离华州尚有一百二十里地,故说“远”。远迎凯旋的将士,本应不辞劳苦。不过这话得由出迎一方道来,才近乎人情之常。而这里“莫辞迎候远”,却是接受欢迎一方的语气,完全抛开客气常套,却更能表达得意自豪的情态、主人翁的襟怀,故显得极为合理合情。《过襄城》中相应有一句“家山不用远来迎”,虽辞不同而意近。然前者语涉幽默,轻松风趣,切合喜庆环境中的实际情况,读来倍觉有味。而后者拘于常理,反而难把这样的意境表达充分。

第四句“相公”指平淮大军实际统帅——宰相裴度,淮西大捷与他运筹帷幄之功分不开。“蔡州”原是淮西强藩吴元济巢穴。元和十二年十月,唐将李愬雪夜攻破蔡州,生擒吴元济,这是平淮关键战役,所以诗中以“破蔡州”借代淮西大捷。“新”一作“亲”,但“新”字尤妙,它不但包含“亲”意在内,而且表示决战刚刚结束。当时朝廷上“一时重叠赏元功”,而人们“自趁新年贺太平”,那是胜利、自豪气氛到达高潮的时刻。诗中对裴度由衷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统一战争的态度。以直赋作结,将全诗一语收拢,山岳为何奔走,阳光为何高照,潼关为何大开,刺史远出迎候何人,这里有了总的答复,成为全诗点眼结穴之所在。前三句中均未直接写凯旋的人,在此句予以直点。这种手法,好比传统剧中重要人物的亮相,给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

综观全诗,一、二句一路写去,三句直呼,四句直点,可称是用刚笔,抒豪情。大胆地用了“没石饮羽之法”,别开生面。由于它刚直中有开合,有顿宕,刚中见韧,直而不平,“卷波澜入小诗”(查慎行),饶有韵味。一首政治抒情诗,采用犒军通知的方式写出,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激情,实是一般应酬之作望尘莫及的了。

【按语】

此诗以刚笔抒豪情,卷波澜入小诗,不同于绝句传统的做法。析文就主要抓住这一“不同”,紧扣史实,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它的艺术个性。

渡桑干(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同类推荐
  • 心灵甘泉·草叶集

    心灵甘泉·草叶集

    本书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读它,会引导我们对环境、历史、生命进行思索和咏叹,并指引我们的民主不断向前。
  • 指尖上的华尔兹

    指尖上的华尔兹

    《指尖上的华尔兹》作者指尖旋舞的情愫是跟着年龄而走,或是时节、风景,一段心历,一段感悟。人生的味道,揉碎,潋滟于流光飞舞里,静静消融,每一篇,都隐约闪光点点,若以琥珀释之,应是极品。本书包括:琵琶弦上说相思,零度沸腾,不为繁华易素心等内容。
  • 带一颗心去田园

    带一颗心去田园

    《带一颗心去田园》为著名女作家赵玫、裘山山、庞天舒三人和最新散文集,分别为《我轻声唱起忧伤》、《一个人的远行》、《带一颗心去田园》。作品具有极高的性和艺术价值。
  • 故乡是一段岁月

    故乡是一段岁月

    本书是一部有关童年、儿童、儿童文学的论文集,分为四辑:写给春天的文学、天籁之音、他山之石、文学与家园。
  • 海那边的风景

    海那边的风景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时很少跟我交流的儿子石川,一见我回家便憨头憨脑地冲我笑。看着儿子可爱的模样,我也顾不得旅途的劳累,一下子把儿子抱在怀里。
热门推荐
  • 锦瑟舞 青楼问

    锦瑟舞 青楼问

    执手相顾,苍茫四野无颜色。是梦?是影?是幻?是嗔?我站在镜里,看你,看那根传说的红线,生生相牵,生生相念。你站在镜外,看我,看那一世世的恩怨,千般无奈,万般想念。这镜,隔着你我,隔着千山,却,隔不断,`相思九宵,碧落黄泉。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全种族召唤师

    全种族召唤师

    无法修炼妖力,是召唤师的硬伤,“废材”梵天后生可畏,不能修炼的身体被医神治好,从头开始修炼,吸收妖力却很慢,人生百态起起落落……
  • 重建二次元

    重建二次元

    这里是世界核平之后的联邦500年,火星人叶洛看着已经发展到巅峰的科幻和消失的二次元,“总有一天,我要重现记忆中的二次元。”PS:有点水,大家可以跳着看...(新人新书,求支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减压心理(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减压心理(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玄帝至尊

    玄帝至尊

    落魄少年凭借龙血觉醒天赋神格,一路逆袭成神,称霸洪荒万宇。这里有神奇的远古巨兽,繁多的玄妙功法,有趣的种族职业,刺激的爱恨情仇,激爽的翻转打脸……有你想要的一切,无限精彩尽在此中。我乃玄帝,掌锢天道,号令天下,谁敢不从?
  • 超脱天命

    超脱天命

    天道无情,命运无盲。天道无处不在,命运无所不在。众生在面对无情的天道酬勤之时,那又该如何去超脱命运编排的路?不疯魔,怎成活,请跟随命易哲的脚步,看命易哲是怎么一步步变强,最后成为打破天道,超脱命运的存在。
  • 蠲戏斋诗话

    蠲戏斋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映灵

    映灵

    少年与少年的纠缠……情之一字,无尽纠缠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