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5200000015

第15章 忠篇(2)

有一次武帝生病了,有人算出宫里有巫术诅咒皇上,于是江冲立刻请命搜查此事。其实在算出有巫术之前,江冲已受别人暗中指使,在太子卫据的住处地下埋了很多木头刻成的小人来诅咒帝王及宫里面的人,借这个机会来诬陷太子(宣帝的父亲,他是个非常慈悲之人)。这时候太子深怕事情闹大,自己和相关的人有生命危险,于是,就起兵从外攻打到皇宫里,想捕斩江冲,可是没有成功。在这一次战役当中,死伤数万人之多。这件事被传开以后,凡是有牵连的人全部都要被诛杀。当时的帝王当中,也很流行观天象,武帝在生病的时候,就有人跟武帝讲,在京城里头的牢狱当中发出了紫气,这个紫气就是指天子之气,可能在牢狱当中有人将来可以做帝王。因为宣帝当时出生只有几个月,也被牵连关在狱里。而丙吉当时主办此案,他看到这么小的太子,都要把他杀掉灭口,太可怜了,所以他不顾自己的生命,护送小太子出宫,扶养他。他闭门劝说这些宫里派来要逮捕他们的人,对追杀的人说:“有许多人是无辜的,无辜而死就已经很悲惨了,何况是皇帝的亲曾孙?”被派来追杀小太子的人回去报告皇帝,皇帝才觉悟过来,幸亏丙吉全力地保护小太子,否则他都要亲手杀掉自己的曾孙。这个时候,皇帝宣布赦免所有的人,不再追杀。

后来宣帝登基,而丙吉从不提保护他的事。尽管在当时这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情,他却施恩不求报,很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朱云折槛①

朱云借剑,请斩佞②臣,攀折殿槛,忠直无伦。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朱名云,字游,原来居住在鲁地,后来移居到平陵。他人如其名,年少的时候就像侠客一样,云游四方,经常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举。由于他身材高大,有八尺之高,非常雄壮魁梧,且好勇善斗,因此以武力闻名于当时。

当他潇洒地走过四十个春秋之际,一天,突然心血来潮,揽镜自照,才发现脸上刻满了风霜,猛然感到过去的日子就像一场梦,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如果再这样下去,一生不就空过了吗?人生重新开始,应该不算太迟吧!于是,他洗心易行,四处访求明师,期望能在后半生做有修有学的明白人。他师承白子友先生学习《易经》,通晓了宇宙万物的自然道理。又追随萧望之将军学习《论语》,明了修身治国的道德精髓。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发愤图强、废寝忘食,后来他两种学问都学得颇有成就。经过几年的熏习,朱云的德行已为时人所称颂,又兼有义薄云天的侠义之气,更是人们心中真正的高士。

汉元帝时候,朱云被推荐为御史大夫,却因权臣的阻挠未能就位。朱云从未把职位放在心上,他坚守的信念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曾在权贵之家谈论《易经》,以深厚的学识令众人叹服;又因屡次上书直陈时弊,受到迫害而四处奔走。但这一切对他犹如浮云,他的气宇和志节吸引了与他有相同抱负的义士,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同舟共济。到了汉成帝时候,他仍然只在槐③里这个地方当县令,虽然官职很小,但他素来疾恶如仇,忠心耿耿,勤政爱民,深受百姓爱戴与赞许。

当时,朝廷有一个奸臣叫张禹,身居高位,但贪得无厌,又善于谄媚。朱云做侠士的时候,对于一般平民的疾苦尚且仗义执言,现在见到张禹这样欺上瞒下、为非作歹的佞臣,更燃起一股为国除害的决心。于是,他郑重地上书朝廷,希望能面见皇上,陈述社稷安危的重大事情。汉成帝颇感意外,但也接见了这个地方小官,朝廷重臣位列两旁。朱云气度优雅,从容不迫地走进殿堂,他慷慨激昂地对汉成帝说:“今天朝廷内有一位大臣,上不能辅佐主上,下不能利益民众,身居高位,心里只想着多拿俸禄,孔子说:‘鄙夫不可与事君’,微臣愿借陛下的上方宝剑,将此佞臣斩首示众,以激励其他的官员。”成帝惊讶地问:“此人到底是谁?”朱云斩钉截铁地说:“安昌侯张禹!”此语一出,满廷皆惊!众位大臣面面相觑,有人暗中叫好,有人替朱云捏了一把冷汗,汉成帝更是异常震惊。张禹则是露出冷笑,直视朱云的动静。

汉成帝龙颜大怒,喝道:“位卑小臣居然毁谤上官,辱骂帝师,罪死不赦!”即命左右把他推出去斩了。御史奉命强推朱云下殿,朱云非常激愤,众人交口称赞的英明皇上,却原来是非不分。他奋力向前,但被强行推到了金銮殿外,他死死抓住御殿栏槛不放,把殿外的栏槛都折断了。他大义凛然地高呼:“我能跟龙逢、比干在地下相见,我很满足了!只是不知道陛下和朝廷的前途会如何?”

汉成帝侧身跌坐在龙椅上,依旧怒火满胸,什么话也听不进去。这时,朝廷上有一位武将,左将军辛庆忌,见到朱云如此英烈,深为感动。他卸下自己的衣袍、冠冕还有授印,在地上连连叩头,恳求皇上收回成命,只见他叩头的地上留下了一片殷红的血迹。他不顾一切地大声说:“皇上,朱云性情狂直,早已天下闻名。他如果说得对,不能杀他;说得不对,也应该宽恕他。臣愿以死相保,请求陛下免他一死。假如您今天把朱县令杀了,您不就是成为暴君了吗?不就同商纣一样了吗?”辛庆忌的这一声怒喊,震醒了汉成帝,假如自己因为一时之怒而杀害了敢于直谏的忠臣,那岂不是要与商纣为伍,而成为恶名昭著的无道昏君吗?亏得这一声提醒!汉成帝转怒为喜,连忙命左右将朱云放了。

后来,随从准备修复被朱云折断的栏槛,却被汉成帝制止。因为这个被攀折断的栏槛,可以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受奸佞之臣的迷惑,同时也嘉勉像朱云这样忠直的谏臣。

朱云是一个地方县令,人微言轻,但他忠心耿耿,忧国忧民,看到当世竟然有张禹这样祸国殃民的佞臣,激发了他义薄云天的豪气,因而置生死于不顾,要求借上方宝剑为民除害。他视死如归,内心无比敬佩龙逢、比干这样敢于死谏的忠臣,希望自己也能与他们一样,正义凛然,浩气长存。

汉成帝能在大臣的劝谏之下猛然醒悟,他非但不治朱云之罪,而且连被折断的栏槛也不再修复,以表彰这位忠直的大臣,这是很难能可贵的。《弟子规》讲到“过能改,归于无”,上自帝王将相,下至普通平民,无不如此。

朱云经过这件事之后,心生退隐之意。于是他告老还乡,每天乘着牛车到田里工作,空闲之时就教起了学生,生活悠然自得。人们经常看到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教学于田野之中,那就是远近闻名的朱云。而他一生的忠贞事迹与侠义精神,更是流芳千古,为后人所赞颂!

【注释】①槛:jiàn,栏杆。②佞:nìng,巧言谄媚。③槐:huái。

李善乳主

李善乳主,哺养辛勤,虽在孩抱,如奉长①君。

在汉朝,有一位叫李善的人,当过李家的老管家。他忠实老成、勤勉厚道,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侍奉主人。

在建武年间,瘟疫横扫淯阳县,李府全家上下不幸都染上了瘟疫。短时间里,一家大小都接二连三地过世了,只留下了万贯的家财和出生几十天的婴儿——李续。空旷的房舍,只剩下孤儿凄凉的啼哭声,李家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刹那间成为了婢女和仆人争夺的对象,“利”字当头,他们铤而走险,随时都想杀害李家这个唯一的命脉和忠心耿耿的老仆,然后夺取所有的财产。李善望着这个孤苦伶仃的小生命,多少恍如昨日的往事,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眼泪不禁潸然而下,想起多年来,李元夫妇一直都把他当成是李家的一分子,无尽的关怀和照顾令李善感动不已,而这种恩情,哪里是“感恩”两个字所能诉尽的!如今物是人非,受过李家深恩的李善,怎么能够在主人家里最艰难的时候,就这样离去呢?万般不得已之下,只有赶紧一走了之,放弃一切家产,才能保护幼小的李续。他带着熟睡的李续,连夜逃到了山阳瑕丘的深山中,开始了无比艰难的隐居生活。可是维持生计用的一切从哪里来啊?尤其这么小的李续怎么喂乳呢?李善不由自主地仰天长叹。

意志坚强的李善有着男子汉的坚定气魄,他吃苦耐劳,不怕吃苦,喝着山间的露水,啃着树上的野果,饥一顿饱一顿地活下去。可是婴儿还那么小、还那么脆弱,面对这个娇弱的小生命,到底要怎么抚养他、怎么照顾他呢?他开始感到无助和忧虑。李善跪在地上,哀伤不已,不断地磕头祈求说:“苍天啊!孩子生下来才几十天,如果没有办法活下去,我怎能对得起主人在天之灵呢……”说着说着,他伏在了地上放声痛哭,悲怆②凄凉的哭声在深山中久久地回荡着。没有办法,李善就用自己的乳头给李续含着,两乳竟能生出乳汁,李善看到这一幕,感激地流下泪来。一想到自己终于见到了希望,再想到自己终于得以告慰主人在天之灵,他忍不住跪倒在地,磕头礼拜,感恩老天眷顾他们这样孤苦无依的人(至诚感通,使自己身体的结构都改变了)。所以李续在李善细心哺乳照顾下长大成人。

山居的生活,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一个男人,不但要耕种采集、煮饭洗衣,而且还要养育年幼的李续,那更是难上加难了。李善就像慈母一样,细心照顾小主人,尽管备尝艰辛,但在他的呵护与照顾下,李续渐渐地长大了。每天,李善都会讲故事给他听,教给他做人的道理,在李善的言传身教下,年少的李续也秉承了他厚道善良的品格。

当李续还在襁褓的时候,不管大小事情,李善都会在小主人面前,恭敬地向他禀报,因为他把李家唯一的命脉,看做是主人的化身,一样地尊敬他。所以特别地教导他,希望李续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将来能重振李家门风。

光阴如梭,转眼间,李续已经十岁了。李善决心为李家恢复家业,于是就来到官府击鼓申冤,希望能讨回公道。县令钟离意了解了李善忠义的节操之后,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为李家平反了冤情,收回了财产,谋害李续的佣人都受到了惩治,李善带着小主人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

县令在感佩之余,决定把李善感动天地的事迹呈禀皇上,他相信李善忠义的节操不仅能够移风易俗,而且能够教化后人。光武皇帝非常感动,于是就礼请李善来担任太子舍人这个要职。

在古时候,培育太子是帝王特别用心的一件事。司马光曾经感叹地说,为什么历史上会出现那么多的昏君?这多半是由于他们当太子的时候就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贤明的父王总是会精挑细选,把太子托付给真正贤德之人,让他跟老师生活在一起,凡出入、应对、日常礼仪点点滴滴的言行举止,都得到严格地调教和指正。老师会夜以继日地看顾太子,培养他的德行,进而奠定成为贤明仁君的基础,承担治理天下的重责。

后来,李善赴任太守时,途经了淯阳,阔别了李家这么多年,回忆过去,历历在目,此时的李善百感交集,在一里之外,他仿佛已经见到了李元的坟墓,一时悲从中来,就命人停下了轿子,他卸下官服,换上粗布衣裳,缓缓地走向墓园。荒芜的小径,杂草丛生,李善提起一把老旧的锄头,开始卖力地清理杂草。他一步步地来到主人的墓旁,抚摸着残损不堪的墓碑,禁不住心中的悲恸,跪地放声大哭,哭声哀凄,闻者莫不为之动容泣泪。

李善开始整理周围的环境,他把墓园打扫得干干净净,筑起了炉灶,准备了丰富的祭品,来奉祀主人。他跪在主人的灵位前,非常伤感地说:“老爷、夫人,我是李善,我今天回来探望、祭拜你们,愿你们在天之灵都能够得到安慰……”几天来,他都徘徊不忍离开墓园,时时刻刻地追思恩主,有人不时见到李善抚着墓碑暗自抽泣。纵使今天他已经不再是卑微的佣人,而是令人尊敬的朝廷命官,但是他依然不忘本,依然感念李元当年关心照顾他的恩德情义,就好像自己仍然是往昔的李善一样,随侍在主人的身旁。

饱经沧桑的李善,深深了解百姓的疾苦,所以能够用“仁民爱物”的心来照顾大众,把地方治理得很好,得到了人们对他的爱戴。后来小主人李续也很有成就,成为河间王的相官。

孔子云:“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之义是水乳交融、相生互通的。李善的美德之所以能流芳千古,在于卑微之时,不但能忍辱负重,尽忠职守,显达之后,仍然对主人感恩戴德。千百年来,他的忠义精神始终鼓舞着我们见贤思齐,不论身处任何环境地位,都能够做一个尽职尽责之人。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不仅结合了恩义、情义与道义,更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知恩报恩的不朽典范。

【注释】①长:zhǎng,辈分高。②怆:chuàng,悲伤。

嵇绍①卫帝

嵇绍卫帝,独力依依,飞箭雨集,血溅御衣。

晋朝的嵇绍,字延祖,谥号忠穆,是嵇康的儿子。嵇康是晋朝的名士,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所写的《养生篇》等佳作流传于后世,十分久远。嵇康才华横溢,以丝竹音乐闻名于世,像著名的《广陵散》是他的代表作。当时,他和六位朋友经常聚集在竹林吟诗、畅谈,非常的悠闲。他们都是四方的贤达之人,对时局有清醒地认知,对人生有着不同流俗的志节与追求,被后人尊称为“竹林七贤”。

嵇康在很年轻的时候,由于遭受陷害,被司马昭杀害。他在临刑的时候十分从容,并将年幼的儿子嵇绍托付给了好友山涛,希望他能够用心培养这个孩子,“有山涛在,你就不会孤苦无依,就好像父亲还在你的身边一样。”这是嵇康临别前留给儿子的话,当时的嵇绍才十岁。嵇康临刑的时候,抚着手中的琴,沉痛而又感慨地说:“《广陵散》在世间就要从此绝响了。”在场的人都感到万分地悲恸。

“竹林七贤”中的山涛和王戎,在嵇康被杀害之后,对嵇绍一直都有着特别的照顾。他们尽到了朋友应尽的道义与责任,使得这个孤弱的孩子即使失去了父亲,却还拥有他们慈父般的关怀与教导,不再那么无依无靠,这是成语“嵇绍不孤”的由来。朋友之间感人至深的信义与友情,也成为千古传扬的佳话。

嵇绍非常孝顺,他在父亲过世之后,小小的年纪,就担负起持家的重任,他细致体贴地关怀照顾自己的母亲,用倍于常人的孝行,抚平母亲内心至深的悲伤和痛苦。嵇绍自幼饱读诗书,而且跟他的父亲一样富有音乐家的禀赋。父亲嵇康通晓五经,擅长书画,深具非凡的艺术气质,这些特质也都能够在嵇绍的身上见到。嵇康的从容就义,在他幼小的心灵当中,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秉承着父亲的风范,嵇绍最后也是为了保卫国家,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当时,河间王与成都王起兵叛变,京城告急,晋惠帝与成都王交战于汤阴一带。不料晋兵打了败仗,眼见兵败如山倒,随驾惠帝的官员们仓皇逃遁,各自保命,卫兵们跑的跑,逃的逃,连个影子都找不到。兵荒马乱之际,举目茫茫,极为紧急,就在最为紧要的关头,只留下了侍中嵇绍一人,独自护在皇上的身边,保护着他的安全。这时,无数的飞箭从四面八方射了过来,嵇绍护在惠帝的身上,用身体挡住了雨一般的流箭,一时间,鲜红的血液喷洒在惠帝的御衣上,留下了一片片殷红的血迹,嵇绍倒在了血泊中。他用最为壮烈的牺牲,呈现着对父亲精神的延续,如此的从容而又忠烈!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概论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概论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盂县宗教文化遗存

    盂县宗教文化遗存

    盂县现有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360余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0余处。其中,古建筑占了很大的比例。纵观盂县现存的古建筑,主要有这么几大类型:一是庙宇建筑,二是民居建筑,三是陵墓建筑,四是古城遗址,五是桥梁及水利建筑……
  • 中国居家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居家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在研究众多经典古籍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居家风水文化的主要特点,结合居家实践,从庭院、大门、玄关、客厅、卧室、书房、厨房、餐厅、卫生间、窗户、阳台、楼梯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不同居家空间在选址、设计、装饰、规划、营造等方面的居家文化选择。
  • 世界文化百科

    世界文化百科

    各民族的古老文化中都有解释自身起源的故事,并且无一例外地将人类的起源归功于神的创造。在欧洲和中东,人们对《圣经》里关于上帝“创世”,并创造人类祖先亚当和夏娃的神话深信不疑。
热门推荐
  • 妙女多娇

    妙女多娇

    谁说穿越女都是人见人爱花开花现,林妙就是天生的扫把星!克死亲娘、克死弟弟,尼姑庵里带发修行整整八载!谁说重生的都是倒霉蛋,对于某人来说,重生只是更强大。忽然有一天,重生男遇到某个倒霉蛋,吓了一蹦——你不就是我上辈子临死前遇到的那个催命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话道途

    神话道途

    梦里寻机,真亦是假,假亦是假;道中求梦,虚即是实,实即是实。千秋大梦,一梦千秋,唯吾梦君……。
  • 山庄里的女人

    山庄里的女人

    林默出生在一个谎言的世界中,从父亲的死开始,他就在寻找信仰之谜。信仰就像是一座古老山庄,围绕着山庄里的女人们,展开谜一般的故事。
  • 创世神偷:腹黑二小姐

    创世神偷:腹黑二小姐

    她是21世纪的神偷组织,手到擒来,没有她偷不到的东西。却不料因一场意外穿越了?逗我吗?渣爹,恶母,伪善姐妹,个个都想让她死,呵,就你们也配,哪凉快哪呆着去…却不料遇到某个妖孽,“别走啊,说好的洞房呢?…”“走开。”……
  • 冷傲小姐之叱咤如梦

    冷傲小姐之叱咤如梦

    柳依月,曾是现代的杀手之首,对谁都是一副与我无关的样子,可是对于轩寒墨这样外冷内热的男子却毫无办法,还有千羽岚这样的翩翩君子甩也甩不掉,还有轩言墨等等一些美男让她头疼啊,看她做的抉择又是如何,不过如此的好运也让众多白痴女子心生嫉妒浑身解数来对付她,哼,她柳依月可是这么好对付的,还有陌冰星这种神秘人物在,看柳依月在云冥大陆是如何叱咤风云、受万人膜拜
  • 微小说文集

    微小说文集

    我们曾经渴望彼此靠近我们也曾亲近我们曾经渴望彼此约定我们也曾约定我们曾经渴望彼此陪伴我们也曾相伴多年以后我们彼此分离我们彼此违背约定我们彼此疏离我们曾围在同一张桌子前举杯同庆多年以后我们在不同张屏幕前寒暄问候我们也曾互相鼓励着为梦想前进多年以后我们只是偶然想去时才捎句问候我们也曾如此亲密多年以后我们却也一样陌生我们曾经多年以后你和我多年之后才知道喜不喜欢合不合适在不在一起是三件事我们的爱情终究逃不过世俗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初没有去跟他说你喜欢他吗?或者你们现在仍然在一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结局,那些年,我们都有自己的追求。你身边是否有一个值得你去爱的人吗?
  • 我只是一个小剑客

    我只是一个小剑客

    我一直都是一个小剑客,但我也有我自己的追求,追求一种美好的生活。
  • 无人知晓的大冒险

    无人知晓的大冒险

    我们三个在暴打作者以后被传送到了无厘头世界,然后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死里逃生的我决定将这个故事公之于众
  • 独门专宠,老公,请止步

    独门专宠,老公,请止步

    她,被人卖掉,卖给了他。他,不知不觉,爱上了她。因一个约定,她和他在一起,开始了一场注定遍体鳞伤的爱情。他暗恋一个女孩19年,因这个女孩而将她的真心践踏。终于有一天,她向他提出了离开,远走高飞。因为爱,所以不敢继续爱。然而不久以后他竟然发觉自己一直爱错了人。几年后,她又遇见了他,再也没逃出过他的禁锢。晚年记者会上,他说:“我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事,就是当时把她留在了我的身边。”
  • 非你莫属

    非你莫属

    于我而言,遇到你,就像遇到了一道数学难题,棘手,却让我如此欲罢不能。爱你,非我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