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2600000030

第30章 M(2)

翟公感慨万千,在门上写了几句话:“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每况愈下

【原文】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曰:“在梯稗。”曰:“何其愈下邪?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豨也,每下愈况。”《庄子·知北游》

【释义】况:比较,因对比而明显;愈:越,更加;下:下部,指猪的小腿。原意是指越是从猪腿的下端来检验,越能看出猪的肥瘦。比喻越从低微的地方越能看出问题的本质。现比喻境况越来越不好。

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叫庄周。他是一个非常有学问也很有道德的人,因而十分有名。有个名叫东郭子的人,他听说庄子对“道”非常有研究,就赶去向他请教。他找到庄子之后,问道:“您所说的‘道’,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庄子回答他说道:“我讲的‘道’,什么地方都有,没有它不在的地方!”

“那么您能具体地指出它在什么地方吗?”东郭子十分客气地说。

庄子没有怎么想就说道:“‘道’在蚂蚁洞里。”

东郭子感到很奇怪:“道,不是很高尚的吗?又怎么会在那么卑下的地方?”

庄子又继续说下去:“道,存在于野草、砖瓦、碎石里。”

“这不是更加卑下了吗?”东郭子更加奇怪,轻轻地摇着头,表示无法理解。

庄子仍然继续说下去:“我的‘道’还在屎尿之中!”

东郭子听庄子越说越低下,就不想再和他说下去了,而且心里非常不高兴。庄子这才向他解释道:“如果要满足您的需要,把‘道’的本质说得很清楚,就得像市场上的人检查猪的肥瘦一样,越是看猪腿的下面,越能看出猪的肥瘦。因为猪腿的下部是最难长肥的,如果连腿部也长满了肉,那么猪的其他部位自然也就更肥了。所以,今天我告诉你的‘道’所在的地方,都是些卑微低贱的地方;连这些地方都有‘道’存在,那么这个‘道’存在于其他地方,也就不难理解了。”

“噢,原来是这个道理啊。”东郭子觉得庄子说得非常有道理,更加佩服庄子的才学了。

明珠暗投

【原文】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释义】把闪闪发光的珍珠,投到黑暗处。比喻珍贵物品落入不识货的人的手里。也比喻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重用或误入歧途。

汉景帝即位后,没有马上立太子。他的弟弟梁孝王很想自己有朝一日能继任皇位。为此,他常和亲信羊胜、公孙诡两人秘密策划,如何收买朝廷权臣,如何刺探宫中隐事,甚至密谈如何在必要时发动政变。

梁孝王有个门客,名叫邹阳,他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梁孝王想利用他的文名提高自己的声誉,所以把他收在门下。邹阳听到梁孝王经常与羊胜等密谋这类事,便几次向梁孝王晓以利害,劝说他不要轻举妄动,造成祸害。羊胜、公孙诡对他很疑忌,怂恿梁孝王将他投入了监狱。

邹阳知道自己受到了诬陷,便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信。信中引用了许多史实,来说明自古以来忠臣义士无辜受屈的事是很多的,他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信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下面这段话:

“我听说世间最罕见的宝物是明月珠和夜光璧。如果暗中把它们投在路上,人们都会按着剑、斜着眼看它,而不敢去拿。这是因为谁也不知道它突然出现的原因。”

这段话的含意是,如果没有亲信帮你说话,即使你提出了很好的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还有可能惹出祸来。梁孝王看懂了信里隐含的意思,立即释放了他。

不久,景帝采纳了大臣爰盎等的建议,立了太子。孝王恨爰盎坏了他的事,便派刺客去刺死了爰盎。景帝料想是梁孝王指使的,便接二连三派使者去责问他,并要他交出主谋抵罪。梁孝王被逼得无法,只好迫令羊胜、公孙诡自杀。但使者还是要追查下去。最后,梁孝王还是请邹阳进京活动,请受景帝宠爱的王美人向景帝讨情,这件事才不了了之。

明察秋毫

【原文】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察:看;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人很精明,目光敏锐,连最细微的事物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齐宣王很关心齐桓公和晋文公是通过怎样的途径达到称霸的目的的,于是就问孟子,而孟子却对他说道德统一天下的问题,齐宣王问:“那需要怎样的道德呢?”

孟子回答说:“百姓的生活安定了,天下才能统一,这是什么力量都抵御不了的。”

“像我这样的国君,可以使百姓生活安定吗?”

“可以”。

“你凭什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对齐宣王说:“您不忍心杀一条发抖的牛,而下令用一只羊来代替,这样的善心就足以统一天下了。百姓都认为您吝啬,而我知道您是不忍心。不过,百姓说您吝啬,您也不必奇怪,他们怎么能体会到你的真正用心是出于仁爱呢?其实从怜悯无辜被屠宰的牲畜来说,杀一头牛和杀一只羊,又有什么不同呢?”

孟子接着又说:“有人向大王报告说:‘我力大无比,可举起3000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能把秋天鸟兽新长的绒毛的末梢看得清清楚楚,却看不见眼前的一车柴草。’您相信这话是真的吗?”“当然不能相信。”齐宣王马上回答说。“您的好心使禽兽沾光,而不能使百姓得到实惠。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没见到一车柴草,是没有用眼睛去看的缘故;百姓得不到安定的生活,是您不愿施恩惠的缘故。所以,您不用道德来统一天下,是您不愿意这样做,而不是不能这样做。”

磨杵成针

【原文】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明·陈仁锡《潜确类书》

【释义】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中亚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的楚河流域)。5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随即开始认字读书。他天资聪颖,到10岁时已读了很多诗书。

李白的父亲是个富商,家里很有钱。李白从小养成好玩的习惯,因此不能集中心思读书。往往读了一会儿,就放下书本,到外面闲逛去了。

一天,李白又读得烦心起来,便走了出去。途中遇见一个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问道:

“老婆婆,您这是在干什么啊?”

老婆婆抬头瞧了瞧李白,回答说:

“孩子,我这是在把它磨成针哪!”

李白惊奇极了,说:

“啊,这么粗的一根铁棒,要把它磨成针,能行吗?”

老婆婆笑笑说:

“我不停地磨下去,这铁棒会越来越细,最后一定会被磨成针,怎么不行呢?”

李白听了很受感动,于是下决心坚持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

目无全牛

【原文】庖丁释刀对曰:“……始臣之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庄子·养生主》

【释义】形容技术高超、熟练,达到神化的境界。比喻掌握了某种规律后,办起事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有一次,庖丁为梁惠王表演宰牛的技巧。只见他手拿一把尖刀,不假思索地宰割。皮和骨分离的声音随刀而响,而把刀向牛身内推进的时候,发出更大的声响。总之,他的动作合乎舞蹈的节拍旋律。他操刀时发出的各种声音,像音乐那样有节奏。没有多久,牛就被肢解开了。梁惠王赞叹道:

“你的技术为什么能如此高明?”庖丁放下刀回答说:

“我所以能熟练地解开,是因为我所崇尚的是一种高深的修养,并且已经超过普通技术的阶段了。我开始解牛的时候,看到的是整条的牛,不知道刀子从哪里插进去。过了几年,却又看不见整条牛了。”

“看不见整条牛,不是更不知道刀子从哪里插进去了吗?”梁惠王不解地问道。

庖丁摇摇头,说:

“不是的。我的意思是说,这时我对牛的全身何处有空隙,哪里有筋骨,都已经完全清楚,所以看上去不是整条牛,而是它可以解开的许多部分。宰割时,我通过神情跟牛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能知道什么地方可以下刀,什么地方不能下刀。我按照牛的各部结构,砍开牛体内筋骨相连的空隙之处,再顺着它骨节间的空隙,按照它本来的结构去行事。像上面说的这些小的障碍都没有触及到,何况大的骨头呢。”

接着,梁惠王又听庖丁讲解了怎样用刀、换刀的学问,听完后感慨地说:

“现在我懂得养生的道理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少了一味药

    中国,少了一味药

    慕容雪村命悬一线,23天惊险卧底,只留遗书一封,孤身暗访混沌传销界,那里只有残酷无情的生存法则,只有暗无天日的权色统治、只有烈性的洗脑毒药和触目惊心的噩梦。传销黑手深藏于重重帷幕之后,正在制造着罪恶与咒怨。“无间道”真实再现,没有剧本,没有重来,惊天骗局摧残无数人生。揭露黑暗传销的无知与疯狂!且看笔者如何全身而退。
  • 愿时光清浅,许你安然:李清照的词与情

    愿时光清浅,许你安然:李清照的词与情

    本书为诗词鉴赏类图书,以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情感解读为重点,中间穿插李清照的词,以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并结合李清照的经历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
  • 毛泽东读古典名著

    毛泽东读古典名著

    毛泽东博览群书,终身酷爱读书。早在青少年时代,毛泽东就熟读《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等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在后来的半个世纪,他还一直爱不释手,直至生命垂危的最后的岁月,他在病中还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还时常很有兴致地和身边的同志谈论和评说。本书重点将讲述了毛泽东读《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等古典名著的批注、评论和轶闻趣事,不但让读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精粹,而且学习伟人的读书方法和智慧。
  • 金瓶梅语典

    金瓶梅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把心灵抓在手掌上

    把心灵抓在手掌上

    是作者高维生的一本散文集,写作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声音和对世界的看法。当白纸上留下真实的、激情的文字,它是留给未来的,而不是过眼云烟,过去后就永远地消失了。《把心灵抓在手掌上》中多的是一些“想法”,对当下和历史的呈现和推理。历史是人创造的,没有了人,历史就不存在了。转身向时空的深处望去,疏散泛黄的浓雾,从一个人的心灵事件,作出判断。作者用木质的情感、朴素的语言,消除一切华丽的修饰,真诚地表达情感的世界。
热门推荐
  • 我要回农村

    我要回农村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还差几个字才能创建作品!
  • 缓缓如时光

    缓缓如时光

    青春总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流失了,就如一场梦一般。青春匆匆,在我们的青春的梦中,你有着怎么样的精彩。她的青春充满了友情、爱情。但却是满路崎岖。他的青春有的只是他自己。然而在这个校园里,他们相遇了,他们会发生什么呢?
  • 净土生无生论注

    净土生无生论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亿年轮回:魔妃嫁到

    亿年轮回:魔妃嫁到

    千亿午前,他是拥有毁天灭地本事的魔皇,将一生宠爱限于她的魔妃,在他宠她到人神共愤之时,却残忍地杀害了她还未降世的孩子,她发誓:我以神魔的名义起誓,吾雪纤灵与汝夜星魔生生世世永不相见,如若相见,非你亡就我死!!!!!夜星魔:不要——千亿轮回,她是杀手之皇,代号雪魔,横扫千军,心从来都是冰冷的,行动诡异,见过她的人全家都得死,却在一次阴谋中被KO。一次肯娘的穿越,让她休渣男,欺白莲花,虐心机婊,。一次又一次的突破,让她重新踏上异世巅峰,今生,她有要保护的家人朋友,她冰冷的心即将被捂热时,他出现了,从灵魂上的排斥,双眸充满了恨。当千年之谜被解开,誓言无法改变,天地法则的到来,是你死,还是我亡。。。
  • THE ODYSSEY

    THE ODYSS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雪球专刊·国庆特刊05·股市进阶之道

    雪球专刊·国庆特刊05·股市进阶之道

    2年前我曾在微博中对初涉企业投资分析的朋友提出一个建议:不要陷入到企业零散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去也不要纠缠什么价值or成长,而是集中火力去想清楚三个问题:第一,到底什么才是一个好生意?第二,好生意是不是就是好企业?第三,好生意好企业为何也可能变成糟糕的投资?本质不搞清楚,再努力也是在面儿上。
  • 石碑记

    石碑记

    万历十七年,九州界,雷州,一个偏僻的小王国,正在惨遭徐大石的剥削和压迫,于是,九州界史上最大的一颗老鼠屎诞生了!“道友,要不你再好好摸摸,真没有了么?”徐大石一脸狐疑的看着前方的小老头。“大石道友,真没了,小老儿全身就剩下了这一条遮羞裤了啊。”面前一小老儿紧紧的拽着仅剩的一条裤衩,悲愤的看着徐大石,快哭了。
  • 山河道人

    山河道人

    多年前,他站在这里亲眼看着自己的老师陨落在自己的面前。多面后,他站在这里。脚下是仇人的头颅。摆满了整个山丘。那一年,他失去了老师与唯一的亲人。那一年,他从一个阳光少年变成了一个冷血的复仇者。那一天,他站在山巅,看着远处的那个女子。心中充满了失落。那一天,世间多了一个疯疯癫癫的山河道人。
  • 龙蝶

    龙蝶

    上古珠江流域。百年征战只剩下两支最大的部落——九黎族和尤族。九黎族崇尚玄色,善使弓与剑。尤族崇尚紫色,功于魔法。九黎族大将鲧爱上尤族俘虏清并私娶为妻,生子玄龙。新头人禹将清据为己有。清不甘受辱,将出生不久的羽载于竹筏,自己归隐山林。十八年后,二人相识却不知身世。不久,尤族的紫衣巫师召回令人惊惧的蛟蝶。九黎族战败,羽自杀,鲧战死,临终前告诉玄龙,能战胜蛟蝶的唯有龙蝶,传说可以让死者复生。在麻衣女人、瞎人和女孩重的帮助下,玄龙渡过一道道难关。蚌村之战,九黎族获胜,鲧决定将尤族人焚尸灭迹,并亲手杀死懦弱的头人禹!至此,玄龙才明白,所有非情而重生的族人都变成了嗜杀的动物……
  • 鬼寺

    鬼寺

    真人真事,亲身体验故事改变。50%,五五开的真实度。遇鬼,有鬼的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