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01100000007

第7章 004-Ⅰ

翌日,吕不韦在咸阳宫召集公卿大臣,廷议先王功过,谥号“庄襄”,并为功臣加官晋爵,约略如下:

蔡泽益封五千户,号纲成君;

麃公壁赐爵关内侯,拜上将军;

蒙傲赐爵大庶长,拜右将军;

张唐赐爵驷车庶长,拜后将军;

王龁赐爵大良造,拜左将军;

樊於期赐爵少上造,拜前将军;

王翦、蒙武、桓齮等为将军长史;

冯忌封千户,号华阳君;

侍中吕辽加仆射;

舍人李斯为郎;

冯忌子冯劫为御史;子冯去疾为侍中;

王翦子王贲,蒙武长子恬、次子毅,冯忌孙冯毋择为郎,扈从秦王……

其余吏民各赐爵一级。

蒙武见荣升者非全为吕氏一党,像樊於期,明是反对吕不韦之人,似与蔡泽过从甚密,麃公也是华阳太后一族,不禁对王翦感叹道:“文信侯还算仁慈。”

王翦却微微一笑道:“武弟还不识吕相邦的手段罢了,你且拭目以待。”

蒙武吃了一惊,深服王翦多智,知他必言有所据,只是却不明白丙午中夜唐举何以现身于中尉署,后经打听才知原来唐举与蔡泽乃旧相识:

蔡泽本是燕人,早年游学,遍干诸侯,小大甚众,然而不遇,听说唐举神相,遂请他为自己一看,问道:“若仆者何如?”

唐举熟视而笑,道:“先生曷鼻、巨肩,魋颜、蹙齃,膝挛,吾闻‘圣人不相’,殆先生乎?”

蔡泽知唐举戏之,乃道:“富贵吾所自有,所不知者,寿也,原闻之。”

唐举笑道:“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蔡泽笑谢而去,谓御者道:“吾饭粱啮肥,跃马疾驱,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揖让人主之前,食肉富贵,四十三年足矣。”

去而之赵,见逐;再游韩,不得意;返魏,遇盗于郊,釜鬲为夺,无以为炊,息足树下,复逢唐举,唐举故惊讶道:“先生尚未富贵耶?”

蔡泽有惭色道:“方且觅之。”

唐举笑而指西道:“吾看先生金水之骨,当发于西。”

蔡泽反问:“何以知之?”

唐举道:“吾闻秦相应侯所任王稽、郑安平皆负重罪于秦,范雎愧惧之甚,先生何不一往,顾困守在此?即先生不欲往,举亦有意赴之。”

蔡泽大以为然,唐举便解囊中金以赠,资其西游。

蔡泽入秦,难应侯,说秦王(按:即秦昭襄王),从容之间,果取相印,故其心中亦念唐举指点、资助之德。

那夜唐举奉春申君之命潜入咸阳,欲寻蔡泽打探消息,结果正逢宫变,两人遂密议,设计对付吕氏,谁料却被吕不韦派去的星教高手司空马所探得。司空马为沮樊於期调兵,才将唐举引到中尉署中,而两人的轻功高下不同,故才先后而至。

此时,秦国虽有改朝易君之变,然在吕不韦悉心主持之下,也算吏民安堵、诸事无违,更何况夏太后、蔡泽、樊於期乃至华阳太后等朝中多方势力都有把柄落在吕氏手中,吕不韦掌政之后并未计较、追究,反而竭力维护、周旋,凡事务以和为贵,故朝野间也就逐渐稳定下来,而魏公子信陵君率五国兵在函谷关外耀武扬威,史称其“威振天下”,“抑秦兵”而“不敢出”,这御侮退敌之策也就愈益提上日程。

如何对付魏公子五国兵,实是吕不韦摄行政当国后之第一大考量。

吕不韦也不与众臣商议,一日,忽下令发兵包围魏质子邸,此时魏王(按:即魏安釐王)太子增为质于秦国,秦人介胄之士自堂上直排到门外,气势汹汹,可怜这太子增尚未明白是什么情况,已被甲士拖到当庭空地之上,与邸内大小臣仆跪在一起。

带兵者是华阳君冯忌之子御史冯劫,只听他点头下了一声令道:“开始吧!”便有二十名甲士上前提拿魏邸中人,两人押解一个,在空地上列成一排,早有十名刀斧手准备着,一齐举斧砍去,一时鲜血飚射,十颗人头落下,剩下的身子也跟着颓然委地,有的似乎不服,还兀自抽搐几下,才不动了。

如此杀了三四排,中庭已是尸体枕藉、血流成河,眼见下一拨便轮到太子增,他面对着这毫无来由的厮杀,早已被吓傻了,直到甲士扯起自己,方才回过魂来,觳觫不能成行,声嘶力竭问道:“我有何罪?”

冯劫鼻中哼了一声,冷笑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自然有人叫你去死。”

太子增一听这话,已知事出有因,连忙叫道:“我要见吕相邦!”

冯劫缓步踱了过来,笑道:“吕相邦日理万机,此刻正忙着和你叔父魏公子信陵君周旋,哪有工夫见你?”说着大手一挥,示意甲士牵去。

太子增惊恐交并,扯声大叫:“我是魏国太子,你们不能杀我!……我要见吕相邦!”

然而甲士并不理会,用力一提,已将肥胖的太子增拿到尸体之旁按住。

此刻太子增面朝黄土、背对苍天,阳光射下,照得刀斧泛闪寒光,心念自己虽为大魏太子,不料竟像蝼蚁一般死于贱人之手,蓦地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周边一切声音反已充耳不闻,心中虽有万分的不服,都已化作对死亡的恐惧,不觉胯下一片****,竟已失禁。

冯劫和甲士都笑了起来。

砉然几声,太子增左右的家臣人头都已滚下,鲜血溅在他的手脸和衣服上,还兀自带着家臣的体温,反倒把太子增片刻烫醒,行刑的刀斧却贴在他颈项,一时并未斩下。

原来这并非是开恩免死,而不过是刀斧手平素戏弄富贵死囚的一种手段,在平时无非是为图钱财,若想一刀了账,快意而死,不破些钱财,是不能轻易办到的,而这时则全是捉弄之意了。

太子增哪知道这些,早已瘫软在地。

随同而来的吕辽却在旁对冯劫道:“以辽看,这魏太子却杀不得。冯卿且稍待,俟我向相邦复请过后,再作计较。”

冯劫冷笑一声,道:“既是吕侍中说情,且让他多活些时候,也没什么。”言罢,便令甲士止杀,撤了出去,只是围住魏邸,不得走脱一人。

吕辽将太子增扶到内室,太子增喘息初定,垂泣道:“吕公救命大德,增没齿不忘。”

吕辽却叹了口气道:“太子且毋谢,仆虽能救得太子一时,却保不得太子无事,太子还须自救。”

太子增忙问道:“自救之计奈何?”

吕辽示意太子增屏退左右,方低声道:“太子知谁欲陷太子于必死之地乎?”

太子增摇头,吕辽喟叹道:“太子将死,犹不知情?”

太子增急问道:“是谁?”

吕辽方道:“还能有谁?便是太子叔父——魏公子信陵君也。”

太子增闻言,霍地起身,复又坐下,疑道:“叔父贤能著于天下,又如何会害我?只怕恩公弄错了吧。”心中已怀疑是秦慑魏强,故使吕辽来献离间之计。

吕辽但笑而不答。

太子增又问道:“恩公何笑也?”

吕辽见他面露讶色,才从容道:“仆非笑别人,但笑太子也为那信陵君假仁假义所迷惑,而忠奸莫辨。”

太子增仍未肯信,道:“恩公有何凭据?”

吕辽道:“仆本卫人,乃吕相邦之疏远族也,蒙相邦之不弃,用为侍中,得典机要,故相邦与诸侯往来文书,仆俱得窥之。且信陵君率五国兵至函谷关下十数日而不叩关攻秦,太子以为其力不能也?……”

未及太子增回应,吕辽接着道:“……非也。此别有所图也,信陵君不过欲借攻秦之势,要与吕相邦做上一笔交易,只要秦国答应拥护信陵君废魏王而自立,信陵君便与五国退兵,秦魏交好,两不相犯。”

太子增吃惊道:“这……五国诸侯如何肯从呢?”

吕辽分析道:“信陵君于赵有存亡继绝之德,且自燕相栗腹之败,燕王举国听赵,故燕赵一体而共同进退;彼又与春申君有同袍之谊,一体同功之人,信陵君为魏王,于春申君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至于韩小弱,附骥尾,随楚赵,又焉敢有异议?此太子所明知也。”

太子增听他说得煞有介事,几乎就要信了,但仍不免犹疑道:“如恩公言,叔父竟如何忍心置同宗手足之情于不顾呢?”

吕辽冷笑几声,更凑前道:“何谓同宗手足之情?当年信陵君窃符、戮将、专师、救赵,事前欺瞒不报,事后也不归誉于魏王,他做的这哪一件事有顾过同宗手足之情?且魏王将他赶到赵国十年之久,音问不通,其心里正不知如何怨恨于魏王,更何来同宗手足之情可言呢?”

太子增见他所言甚为在理,复联想到当时父王请求信陵君归国抗秦时,魏无忌屡次峻拒而不见,若非左右毛、薛二公力劝,几乎便置宗庙社稷于不顾,一时沉吟不语。

吕辽察言观色,知已说动了太子增九分,还差一分火候,便可成功,更造流言道:“太子有所不知,仆听人说当时毛、薛二公力劝信陵君返国抗秦时,曾对信陵君言道‘此诚公子大展宏图之机’,‘万世一时也’!”

太子增茫然道:“此何谓也?”

吕辽道:“这还不明白么?所谓‘万世一时’,自是取魏王而代之了。可笑的是太子你还以为信陵君深明大义,忠君爱国,彼要杀太子,太子却还被蒙在鼓里。”

太子增听罢,即执吕辽手道:“恩公一席话,条分缕析,字字针血,令增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只是为今之计,却如之奈何?还请恩公教我!”

吕辽见他业已入彀,故作为难之色,良久,方沉吟道:“太子不必心急,以仆看来,那信陵君刚愎自用、强悍难御,便是吕相邦也不过是畏其声势,并非真心允翊。太子当知吕相邦亦初扶新王即位,子幼母壮,众臣未服,故急于树功,而信陵君竟如此窘秦,明显不给相邦面子,所以相邦心实忌之,恨未有良策耳。”

太子增也毕竟久在利害场中混迹,一点即透,当下低声道:“恩公莫非教我……”

吕辽点头道:“仆为太子斟酌再三,只有如此,一来可助太子渡过眼下难关,二来可保太子父子平安无事,三来,太子亦可乘机市恩于吕相邦,收秦为助,将来魏王一旦有不讳,太子有強秦为后盾,又何惧那国中诸公子争位乎?太子有此三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

“哎呀!”太子增听了,不觉拊掌称善:“恩公之计实在高明,诚可谓是滴水不漏、万无一失。若非恩公为我画计,增几不知将死于何地也!请恩公受增一拜!”说着起身避席而拜。

吕辽连忙扶起谦道:“太子此礼,仆何敢克当?”

太子增咬牙道:“好!他魏无忌既不仁,也就休怪我魏增不义了。”心中主意已定,又对吕辽道:“俗话说:大恩不言谢。增将何以报恩公之大德?”

吕辽微笑道:“仆虑秦国亦非久居之地,但愿太子有朝一日返国为王,勿忘仆之旧德,得随太子左右,赞襄于秦魏间,以效骸骨,于愿已足。”

太子增竟忽有一股感动之意,对吕辽道:“以恩公之大才,岂止侍中、长史之任?若果有那一天,增当举国以相位酬庸之,裂土封君,与恩公共享荣华富贵。”

当下两人许诺,复又密议良久,商定计策,方才互相辞别,各去依计行事。

翌日,果然传下令来,暂免魏太子死罪,但仍被禁在邸中,严密看守,不得随意行动。

太子增便草成一封书信,密遣心腹人携带书信与信物,随吕辽一起绕出函谷关,间道赴大梁。

到得梁都,见了魏王,呈上信物与书信,魏王览罢,见信上具言信陵君背魏要秦,欲拥众自立,借秦人刀杀太子、废魏王之事,那魏王本就因信陵君此次建立奇功、威震天下而心怀不安,这时为书信所触动,正好借机发难,却又不愿在表面上显露出来,以使人非议他妒忌手足之功、罔顾同宗之情,因道:“无忌未必出此吧?”

吕辽启道:“臣事秦为侍中,是以具知信陵君之事:彼在外十年,交结诸侯,诸侯之将相莫不敬且惮之,今为魏上将军,五国兵皆属焉,天下但知有信陵君,不知有魏王也。虽文信侯亦诚怖其威,欲杀太子以市,拥其为王,与之联合。此皆机密,臣不敢妄言,愿大王毋疑也。”

魏王故作犹豫之色,道:“这……”

此时左右有故将军晋鄙门客,见为魏司马者,名食其,对魏王道:“若大王一时未能定公子之情实,何不遣一使以玺书召之?彼若能来,自无其事;若公子有丝毫逡巡,则难保其没有篡夺之心。”

魏王点头道:“嗯,此计甚善,正合孤意。”忽又忧虑道:“若他真敢不来,果有反意,这却如何是好?彼擅兵于外,又有四国为助,如虎添翼,孤将如何制他?”

司马食其也装作为难的样子,思索半晌,即目视吕辽,转对魏王道:“大王所虑不无道理,仅凭魏国一力自不敌信陵君五国之众,故其计莫如与秦国暗中通好,与之连横,同时发使齐楚,啖以重利,散其纵交,待信陵君之反状一露,即下兵守成皋、塞轘辕,断其粮草、绝其后路,稍诱其士卒,招降纳叛,则不愁其军不散也。”

魏王大然其计,顾吕辽道:“只不知文信侯的意思如何?”

吕辽道:“文信侯欲奉信陵君,实非其本意,特畏之耳,若魏王能以国事秦,想文信侯亦求之不得,臣自当略尽绵薄,以极力促成此事。”

魏王听罢大悦,当下后宫摆宴,席间更申盟好,而与吕辽深相结纳,自少不得一番应酬。

于是魏王遣司马食其赴函谷关军中召信陵君。

宣过王命,信陵君却问道:“不知王兄有何要事急召无忌回去?”

司马食其道:“大王未说,下臣如何敢问?”

信陵君道:“司马远来辛苦,请先歇息,待无忌交待完营务,便好上路。”

司马食其即退出帐外。

薛公见他退下,方道:“国中无事,大王却急召公子回去,此中必有内情,公子未可轻回。”

信陵君道:“无忌岂有不知?只是若不奉召,必吃王兄生疑。”

孔斌从旁献议道:“公子不必亲回,可令斌代往,先探究竟,再作计较。”

信陵君却摇头道:“不然,王兄玺书召我,必已心生疑忌,若不亲往,事恐有变。”

孔斌道:“果如公子所言,须防大王加害。”

信陵君道:“我带朱二哥同往,有他随身照拂,倒也不虞有差。”说着长叹一声又道:“无忌自身安危倒在其次,只可惜这次合纵摈秦大业眼见便要成功,却……”

毛公也担忧道:“若公子为魏王阻留,去而不返,却当如何?诸侯之兵必解体矣。”

信陵君亦叹道:“这也是无忌所忧虑之事。”

毛公激动道:“不如索性称兵犯阙,扶公子做了魏王,那时万事俱易区处,至于魏王,或废或杀、或幽或逐,还不在公子的一念之间?”

孔斌听得这话,很是吃了一惊,实没想到毛公还有这番主意。

在场众人也都为之寒噤,一时帐中空气凝结,气氛异常。

未及信陵君表态,薛公却先摇头道:“此事还须从长计议,若无万全之策,恐有蹉跌……”

薛公尚未言毕,信陵君已斩绝道:“此事万不可行!莫说无忌素无此志,即有,也不忍心行那篡夺之事,不然无忌死后,尚有何面目见先王于九泉之下?”

毛、薛二公见他如此坚定,倒也不便再说。

孔斌却击节叹赏道:“公子愈形危难,信义愈明,真有仁人君子之风。”

信陵君谦虚道:“夫子过奖。”当下与众将部署了营务,即随司马食其返回大梁而去。

到了大梁,面见魏王,信陵君问道:“王兄有何要事急召臣弟返回?”

魏王猝被此问,一时竟不知怎样回答,只得笑道:“公子鞍马劳苦,寡人甚是想念,故遣人召之耳,别无他事。”

信陵君听了这话,正色道:“此非实情,臣弟带兵在外,必是有小人乘机进谗言,蛊惑王兄,言臣弟有不臣之心。”

魏王否道:“并无有此事,公子多虑了。”

信陵君强抑胸中怒气,道:“既无小人谗言,王兄可知眼下函关战事吃紧,五国兵俱浴血奋战,誓破戎秦,臣弟离开一日,倘有不虞,孰司其责?致令大好形势丧失,岂不可惜?若更使秦人趁势反噬,将为祸且深,复又如之奈何?”

信陵君这一串质问直逼得魏王一时间无言以对,良久,才冷冷问道:“公子欲何时攻破函谷?”

信陵君稍加平复,道:“函谷关为秦人数世经营,城沟险峻,难以猝破,然臣弟已正在设法,或别出商、於,以入武关;或取道上党,径由河东……”

“如此说来,公子还顿兵函谷关下达十数日之久,所为何来?”魏王已迫不及待地打断信陵君。

信陵君闻言一怔,又振振有词道:“兵形变化,未可先传。此不过虚张声势耳,实在别有良图。”

魏王冷笑几声,讽道:“孤恐你图的不是秦国,怕是寡人的王位吧?”

信陵君惊道:“王兄何出此言?”

“秦人书信何在?”魏王忽问道。

信陵君愕然道:“什么书信?”

魏王冷笑道:“秦人与汝暗通款曲,预贺汝废孤、自立为王的书信!”

信陵君辩白道:“实无此等书信!”

魏王即掷下一书,瞋目道:“汝还要狡辩么?”

信陵君急拾起看时,果见那信上道:

“秦文信侯、相邦吕不韦书布魏公子信陵君殿下:

公子威名,播于天下,侯王莫不倾心于公子者。当指日正位南面,领袖诸侯。引领望之,不腆之赋,预布贺忱。”

一边看,一边听魏王道:“好在寡人素日与秦通好,广结善缘,潜布耳目,若非如此,岂不要被尔等蒙骗了去?”

信陵君看罢,力言道:“此是吕不韦离间之计,欲我君臣兄弟猜疑,王兄怎可轻信?”

魏王见他如此轻视自己,更形盛怒:“汝毋再言,寡人自有计较。”

“那军中之事……”信陵君忙问道。

魏王连连拂袖,道:“不须汝再操心。汝且在宫中待命!”言罢,便传令甲士将公子带下。

信陵君知争已无益,遂再拜行礼毕,长叹一声,道:“王兄好自为之。”便起身随甲士决然而出,终已不顾,背后仍传来魏王阵阵愤愤之声。

信陵君既遭幽囚,朱亥欲待闯宫去救,却恐有不便;欲待发书军中,丐计于群贤,又不大会写字,正自坐困,魏王已遣司马食其往代公子,以掌魏军。

司马食其持符赴军,宣命已毕,以毛公的意思,不愿就此交出兵权,而薛公却以为公子不在,群龙无首,当以退为进,先救出公子,再图后事,众宾客多赞成薛公之意,于是司马食其便代信陵君,得掌兵权,卫庆依旧为副。

薛公则率信陵众宾客齐返大梁。

翌日,司马食其即请楚帅春申君黄歇、赵帅信平君廉颇、燕帅将渠、韩帅张平到魏营中商议。

司马食其道:“秦王新丧,伐之不义,且久暴师于外,粮草不继,府库为虚,魏军将班师回国矣!”

四国闻言,心知信陵君不在,五国联合隘秦大事已去,当即离心,只是新占关东郡县却须划分明白。

赵军裨将武襄君乐乘当先道:“赵慕公子高义,本为救魏而来,力与蒙氏周旋,破秦方面,故河内地当以洹水为界,与魏共之。”

司马食其却道:“河内地本就是魏土,更何况此役魏氏为纵长,亦有攻城拔寨之功,何得让与赵国?”

春申君又道:“此役魏氏虽为纵长,然我楚军出力最多,追亡逐北,直至函谷,所以安陵以南当归楚有。”

司马食其争论道:“安陵世受魏封,乃我腹地,其南与楚,甚为不便。”

当下韩将又与赵将争夺上党郡领属,楚将又与韩将辩论汝、颖隙地,甚而燕国也想从此役中分肥一些土地,五国众将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直把卫庆看得瞠目结舌,手足无措。

不待第三日天明,诸侯便已争先恐后撤兵回国,好像唯恐被秦国抓住把柄似的,又好像害怕秦人开关追敌,不过半日,已作鸟兽散矣。

函谷关外一片狼藉,斜阳影中,尚可照见五国弃旗,上落鸟雀。

麃公未得吕不韦军令,并未出击。

于是,战国史上这倒数第二场轰轰烈烈、沸沸扬扬的合纵便宣告破产了。

同类推荐
  • 取越人生

    取越人生

    儿时的童年伴随着快乐与伤痛,一段段经历掺杂着情感的波澜,是断是续,是留是走,主角楚越的人生背负着责任是守护,是抛弃,还是无法无天,取越人生,敬请看少年泼皮之路。
  • 天涯无语问情刀

    天涯无语问情刀

    本书故事从十八年前开始说起,十八年前江湖中流传出一句谶语‘凤刀问情掠江湖,龙剑无语定乾坤’。如今‘龙剑无语’随着本书主人公冷无心现身江湖,就注定要经历一些风风雨雨。各方势力为了能够‘一剑定乾坤’,纷纷展开了对‘龙剑无语’的争夺,一场江湖乃至大明朝的浩劫可谓是一触即发……【本人早在2012年前就已经开始创作武侠小说了,当时因为作者本人迷茫了,所以也就离开了4年的时间,如今再次归来,对写作的理解已非4年前可比,所以希望各位喜欢武侠的朋友大力支持!!!】
  • 乱世寻觅

    乱世寻觅

    一个人,一把剑,一双痴眼,一段愁与仇。忠义情仇,乱世谁堪有。人生本就在寻觅,哪走由心!
  • 倚梦记

    倚梦记

    一部扑朔迷离的穿越之旅,一段超越时空的爱恋悲情,一曲情深义重的兄弟义歌,一场正邪之间的绝世较量。本书着重写出了朋友之间的义和男女之间的情,在恩爱绯恻之中流淌淡淡的哀愁,在勾心斗角之内体现义气深重。六百年的穿越大戏,六百年的惊世情义,《倚梦记》,金庸先生笔下两大神功的巅峰对决,还不来看,更待何时?新书《八荒斗神》已开始更新,请书友们多多支持,飞烟拜谢!
  • 幻意缘

    幻意缘

    神非神,物非物,一念之间;欲之则来,挥之则去,一念之间矣。万物皆有灵,灵即意念而生,万物更替,岁月流传,唯执念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别人修真修的是体质,而我修的是意念,上帝为你关上一扇窗,其实他早已帮你打开一扇门,天生外在天赋弱于别人,但不可放弃,爱拼才会赢。我没有远大的报复,也没远大的理想,我只想活的潇洒,活的开心,活的自在,怎么想怎么做,探险历险是我的爱好,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看遍世间山川,赏遍天下美景,活得潇洒才是真的潇洒。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切都那么身不由己
热门推荐
  • 抗婚:我是逃跑新郎

    抗婚:我是逃跑新郎

    古有抗旨,今有抗婚。皆因时代不同,所抵抗的人生命运也是不同的。我是一个富二代,而且是富的流油的那种,刷信用卡可以刷爆,鲍参翅肚可以当零食。一出生就奠定了人生的命运,必须为了家族事业而放弃自己的人生旅程。必须要按照父母规划好的路线行走,连婚姻都是他们安排的妥妥当当。结婚那天,我逃跑了,做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逃跑新郎,震撼了新闻界、商界。因此,我被父亲赶出了家门,几乎断绝的父子关系……我成了一个落魄的富二代,从此改变了我人生的道路。
  • 狂妃嫡女天下第一妃

    狂妃嫡女天下第一妃

    21世纪,杀手之王在飞机遇害一眨眼,竟然没死。这一世,是废物是草包没爹疼没娘爱!有朝一日我要让你们看看我沐罗仙是怎样的“一鸣惊人,怎样的踩在你们的头上!得西楚大陆之子帝督垂青,玄力之王称号,收得一大圣宠!沐罗儿传遍西楚国时,却再次遇难,再次醒来却失忆!这次失忆让帝督还能找到她吗?
  • 逆命录

    逆命录

    杀劫至,应命而生,逆命而起。身怀灵种,修炼天图,拜孙悟空为师,闯荡六界。看一个少年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巅峰。读者交流QQ群号146291148
  • 弃妇重生之与霸道总裁交易

    弃妇重生之与霸道总裁交易

    她考上梦寐以求的大学,谁知却是噩梦的开始。方子涵霸道无赖的占有她唐磊不择手段逼她结婚徐文涛睿智稳重默默的守护她。*****她被未婚夫唐磊捉奸在床,“奸夫”方子涵离她而去。文涛为了家族颜面舍弃她。婚后,他心狠手辣,得不到她就要亲手毁了她,孩子被害,母亲被丈夫开车撞成植物人,她瞎了双眼,被闺蜜亲手推下悬崖。传言唐家媳妇不能生育。传言唐家媳妇跟奸夫逃到国外,卷走唐家上亿流动资金。******“除了这残缺的身体,我一无所有”,冷冽的声音寒彻骨。他手臂一伸,拥住面前的她,“我不仅要你的身体,还要你的心”。她一怔,当年如若不是因为你强行占有我,文涛又怎会为了家族颜面弃我,被逼嫁给唐磊,我恨你这么多年,如今你回来却要我的身和心,多可笑。“难道你不想给你母亲报仇?”,低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别忘了你那植物人母亲如今还在唐磊手里,只有我能帮你”。她紧咬牙齿,泪水缓缓流淌而下,面容哀伤悲痛:“只要能为母亲复仇,身体和心不要也罢”。身残心死的她和再次出现的“奸夫”做了交易。******两年后,她以市长的千金身份从美国高调回来她变得妩媚、冷血,智慧,势要将失去的全部夺回来。
  • 换魂之不死轮回

    换魂之不死轮回

    永生真的是那么容易得到的么?自古以来追求长生不老这个狂潮一直都没停过,秦时有徐福为始皇下东海求长生不老药,而往后的朝代君王更甚妄想自己炼制长生不老仙丹妄图长统天下,却没有一个成功,反而是不少帝王因服食一些术士炼制出来所谓的“长生不老仙丹”而加速死亡的,世上一切皆有定律,想要长生不老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
  • Another Study of Woman

    Another Study of Wo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生三世君恩嫡宠

    三生三世君恩嫡宠

    人生如画!戏如人生。从她的一出生,他就开始筹谋,十六年的等待,十六年的相守,十六年的深爱,能否化解她,能否拥有她。当她背负她人未婚妻的身份,得她者得天下的预言,他们又能否再度携手。新皇登基!不册封元配为后,只下旨册封一女子为宸妃,居住凤宸宫,六宫无妃,当他们以为幸福的日子到来了,可是朝堂政事越来越繁忙,当误会越来越深,当情爱不再,隔阂越重,他们又能否再次共度白头,四位英俊男子为她争夺天下,又袖手天下,争锋相对的一日,当承欢膝下不再,情亦断,他们又能否跨过阴阳两隔,笑看天下,当他站在最顶端,未央宫,俯首天下,却唯独少了身边之人,他能否为爱放弃一切……
  • 鲜妻撩人:顾少咱们不约

    鲜妻撩人:顾少咱们不约

    结婚纪念日,又一次收到顾先生送来的金卡后,顾太太忍不住失落道:“顾景琛,你就不能浪漫一点吗?”顾先生欣然答应:“好啊,老婆。下次在床上,你浪一点,我慢一点。”顾太太又羞又怒,红着脸斥道:“顾景琛,你就不能纯洁一点吗?!”顾先生挑眉一笑,伸手抱住了顾太太:“老婆,我很纯洁啊!不信,你帮我检查检查?从上到下,我保证自己全都纯纯的奉献给你哦……”“!!!”顾太太被以吻封缄,想反驳也说不出口了……
  • 强势婚宠:帝少蜜宠甜妻

    强势婚宠:帝少蜜宠甜妻

    他是商界精英,尖端财经杂志争相报道的青年才俊。接受访问时,记者提问:“请问君先生您这辈子最有成就的事和目前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一本正经的答:“睡了许俏俏!最大的心愿是睡她一辈子!”嫁给君瑾年是她从小到大的梦想,结果阴差阳错睡了他的大哥君牧野,从此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中。君大少的爱情论里,能动手的事绝不跟她讲道理。于是,叛逆的许俏俏姑娘在被君大少无数次身体力行的“教育”之后,终于暴走——“君牧野,我要跟你绝交!”他慢条斯理的扯开领带,缓缓靠近她:“我很有兴趣了解一下,绝交是什么体位……”
  • 古城记忆:丽江古城口述史

    古城记忆:丽江古城口述史

    这是一座至今仍存活着的古城,不少纳西族居民仍生活在其中。古城中保存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进入古城,除了看到保存完整的石板路、民居建筑、古桥梁、古寺庙、三眼井、古街、古巷、店铺、水系、河道、山体、园林、手工艺作坊等物质文化遗产外;还可感受到东巴经书、象形文字、古岩画、壁画、白沙细乐、洞经音乐、民族打跳、民族节庆、民族服饰、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还让人体验到纳西族优秀文化精神,比如纳西人始终坚持的和谐思维、和谐态度、和谐行为、和谐方式,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各个民族、多种宗教相互包容、共存共荣的和谐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