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4000000002

第2章 常识篇(1)

检查方法

1.如何使用额镜

额镜是一镜面能聚光的凹面反光镜,直径约8厘米,中央有一小孔,孔直径约1.5厘米,焦距约25厘米。当光源从不同的角度照射至镜面时,光线发生折射,用以照亮深部检查部位。光源一般用100W聚光透镜检查灯,也可用弯腰灯或自然光等作光源。

戴镜方法:光源一般距患者的头右侧10厘米左右,略高于患者耳部。右手操作时,医生额镜戴于左眼,与光源一致,调节光线反射至检查的部位,左眼通过镜孔进行检查,右眼余光协助检查与操作。左手操作时则与之相反。

患者体位:患者与医师对面而坐,上身均稍向前倾。患者双膝在医师双膝一侧或置于医师双膝之间。检查耳部时需稍加调整(检查不合作小儿须有家属或助手协助),重患者可半坐位或卧位。

对光:戴上额镜后,使镜面和额面平行,医师的一只眼视线通过镜孔正好看到反射的焦点光,即“三点成一线”。另一只眼在额镜外辅助注视。对光时根据需要,灵活转动镜体上的关节或镜面以调节光线折射的方向与部位。

2.如何进行外耳及外耳道检查

(1)外耳检查

视诊:察看耳廓大小、形状、位置,有无畸形、缺损,有无增厚、红肿、瘘孔、瘢痕、肿瘤等。两侧是否对称,耳周、乳突尖部有无异常。

触诊:医师两手以同等压力触压两侧乳突部及周围淋巴结,注意是否有压痛,可否触及肿块,是否有波动感等。指压耳屏或牵拉耳廓有无疼痛。

(2)外耳道检查

取侧坐或正坐,头侧位,医师一手牵拉耳廓于后上(成人)或后下(婴幼儿),使外耳道变直,另一只手用指端帮助牵拉耳屏于前下以暴露外耳道,观察外耳道形态,有无耵聍、异物栓塞、新生物、狭窄,耳屏有无压痛,外耳道皮肤是否红肿,骨段后上壁有无塌陷,有无分泌物及其颜色、气味等。

3如何进行鼓膜检查

外耳道存在生理性的弯曲,鼓膜则位于外耳道深处,因此检查鼓膜必须在外耳道无阻挡时才能直视其外观。

(1)徒手检查法:

双手法:(1)对于成年患者,医师一手向后上方牵拉耳廓以拉直外耳道,另一手以指端将耳屏向前下推移,将外耳道口扩大,使软骨部变直才能看见鼓膜。

(2)婴幼儿外耳道呈裂隙状,且向下向前弯曲,因此应将耳廓向后下方拉,才能使外耳道变直,看清鼓膜。

单手法:(1)检查右耳时,医师左手以食指和中指挟持耳廓向后上牵拉,同时以拇指推压耳屏向前。

(2)检查左耳时左手则以拇指和中指从耳廓上方向后上牵拉耳廓,食指推压耳屏。

(2)耳镜检查法:应根据外耳道大小选择合适的耳镜。

双手法:医师一手拉耳廓于后上方,如为婴幼儿则拉向后下方,使耳道变直。另一只手持耳镜慢慢放入外耳道,然后观察。

单手法:为了空出右手进行操作,医师以左手示、拇指持耳镜插入耳道并固定耳镜,以中指于耳甲腔内向后上方提拉耳廓,使外耳道变直即可看清鼓膜。左右耳检查方法相同。

4如何进行听力检查

(1)秒表试验法

秒表试验为听力检查的最简单方法,用以粗略估计患者的气导听阈的听距水平,一般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

方法:(1)患者闭目坐于安静的室内;非检查耳内,用棉花或手指堵住外耳道。

(2)医生将秒表置于受检耳外耳道的延长线上至听到声音为止;反复几次,记录其听距。记录方法以正常耳的听距(假设为100厘米)为分母,以受检耳的表声听距为分子(假设为50厘米),则以50/100表示受检耳听力减退程度。

(2)纯音听阈测试

属主观听力检查方法,可对听力损失作出定量判断。一般采用国标(GB4854—84)或ISO389—1975参考零级标定校准的纯音听力计测试,一般要求在隔音室进行,分别测定双耳气导和骨导的不同频率所阈水平并绘出所力图(听力曲线)。当双耳听力不同时,应根据气、骨导耳间衰减值,对非测试耳进行掩蔽,以避免产生测试耳“阴影听力”假象。

(3)声阻抗测听

属客观听力检查方法。主要有静态声顺值测听法、鼓室压测听法、镫骨肌声反射测试法等。它利用电声学原理,通过测定耳的阻抗变化,可以提供多项客观指标,用于判别耳聋的性质、听觉障碍定位诊断以及咽鼓管功能、面神经功能的测定,并能对小儿测听、功能性聋等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4)电反应测听

电反应测听是通过声音刺激诱发听觉反射的一种客观听力检查方法,临床主要有脑干诱发电位(ABR)、耳蜗电图(ECG)等,对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及其病变部位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5如何进行前庭功能检查

(1)平衡功能检查

(1)过指试验:被检查者坐位。向前伸出:十手臂,将手臂举起,然后向下以食指触摸坐在对面的检查者伸出的手指,先睁眼试1—2次,然后闭眼或蒙眼重复进行检查,左右手分别测试。迷路有病变者,闭跟或蒙眼时不能准确指向目标,手指常偏向眼震慢相侧,偏斜10°以上为异常。如果偏斜无一定方向,则考虑为中枢性病变。

(2)闭目直立试验:被检查者直立,不穿鞋,双足并立,先睁眼后闭跟,各站立30秒,注意有否身体摇晃或倾倒。正常人能站立60秒以上。前庭性病变在闭眼或蒙眼时难于维持身体平衡,可出现倾倒,多倾向眼震慢相侧;如转动头部,身体倒向头部转动后的眼震慢相侧方向。闭眼或蒙眼对小脑性病变的影响较小,多倾向患侧,不受头部转动的影响。脊髓后索病变,睁眼时因有视觉代偿,摇晃轻,闭眼时加重,其倾倒无固定方向。急性前庭性病变虽然身体多向眼震慢相侧倾倒,但在急性和慢性病变者此检查并不敏感。

(3)行走试验:受检查者蒙眼,向正前方行走5步,继之后退5步,依法如此连续走5次。观察其步态,并计算起点与终点之间的偏差角。偏差角大于90°者,示两侧前庭功能有显著差异。

(4)书写试验:受检查者正坐于桌旁,身体各处均不与桌接触,左手抚膝,右手握笔,悬腕,自上而下书写文字或画简单符号一行,约15—20厘米。

睁眼及闭眼各书写1次,两行并列。观察两行文字的偏离程度和偏离方向:偏斜不超过5°为正常,超过10°示两侧前庭功能不平衡。

(5)跟趾相接试验:被检查者双足站在一条直线上,一足足趾接另一足足跟,闭眼站立60秒,观察有否身体摇晃或倾倒。正常人能站立30秒,但一侧或两侧前庭损害者很少能保持这种姿态。

(2)自发性眼球震颤检查

眼球震颤简称眼震。前庭系的周围性病变、中枢性病变以及有些眼病均可引起自发性眼震。

(1)凝视性眼震检查,被检查者坐位,先令其凝视正前约50厘米处检查者的手指,然后移动手指,使被检查者凝视左、右、上、下各30°的方向。

每种眼位应保持20秒,观察在这5个跟位有无眼震出现。两侧凝视角度不宜超过40°,因为超过40°时,正常人也可能出现向凝视方向的小振幅高频率眼震,称为极位性眼震。然后作幅辏及散开运动,观察有否眼震或麻痹。

(2)戴Frenzel眼镜检查法:在较暗的房间内给被检查者戴上屈光度为15—20DFrenzel眼镜,带有小电灯的高度凸透镜,使被检者不能看清外物,达到部分消除凝视的影响。此眼镜能把眼球放大,便于检查者观察受检者的细微的眼球运动。先令受检者头固定,观看正前方,然后取左、右、上、下各约30°的跟位进行检查,取消视固定有利于发现前庭性眼震,能够观察到凝视下不能发现的前庭性眼震。

(3)位置性眼震检查

方法:检查时最好戴Frenzel眼镜进行。

(1)令被检者仰卧,观察有无眼震,然后缓慢地将头向右扭转30°—45°进行检查,再将头缓慢向左扭转30°—45°进行检查,然后再取眼震出现率高的垂头位进行同样步骤的检查。每一头位应观察20—30秒。

(2)仰卧位观察有无眼震后,令被检查者缓慢将头与躯干一起向右旋转90°进行检查,再缓慢地将头与躯干一起向左旋转90°进行检查,这样不仅能防止头部变化对半规管产生的影响,也防止颈反射的参与。

(3)可令被检查者本人表现引起眩晕发作的头位或体位,观察有否眩晕或眼震出现。

6如何进行咽鼓瞥检查

(1)吞咽试验法

(1)将一听诊管两端分别插入患者和医师的外耳道口,嘱患者作吞咽动作,随着吞咽动作结束,医师通过听诊管可听到一柔和的通气的“轰轰”声,表明咽鼓管功能正常。

(2)医师在鼓气耳镜下观察患者鼓膜,嘱其作吞咽动作,可观察到患者吞咽时鼓膜向外的活动情况,表明咽鼓管通畅,开放正常。

(2)捏鼻鼓气法

医生戴听诊管,另一端连接患者的外耳道口,嘱患者以拇指和食指捏紧两鼻,闭嘴鼓气(使劲呼气),使气体压力通过两侧鼻咽部咽鼓管自然开口,被动地进入鼓室,此时医师即可通过听诊管听到鼓膜的振动声,如在鼓气耳镜下即可观察到鼓膜向外的运动,患者自己也能感受到鼓膜向外运动的振动声,但咽鼓管狭窄者则不出现上述情况。

(3)波氏球吹张法

医师用听诊管连接患者外耳道监听,嘱患者含一口水,同时将波氏球的橄榄头塞入患者一侧前鼻孔,用手指压住另侧鼻前孔,嘱患者将水咽下,在吞咽动作的同时迅速捏压橡皮球,此时软腭上提鼻咽腔完全关闭,利用挤压气球的压力被动推开鼻咽部咽鼓管口,空气进入鼓室。通过听诊管可听到鼓膜的振动声音,根据声音的不同,可判断咽鼓管的阻塞程度。

7如何进行鼻及鼻腔检查

(1)外鼻检查方法

方法:应结合视诊和触诊,注意有无外鼻畸形、前鼻孔狭窄、鼻翼塌陷、触痛、增厚、变硬等。鼻窦的体表检查与外鼻检查同时进行,观察面颊部、内毗、鼻根有无红肿、隆起,眼球活动等相关部位的情况。

注意事项:检查前须详细倾听患者主诉,了解其全身或局部症状,以及过去病史、治疗经过和家族病史。

(2)鼻前庭检查

患者头稍后仰,左手食指、中指按住患者额部。左手拇指将其鼻尖抬起,观察鼻前庭有无肿胀、糜烂、疖肿、肿块等。

(3)前鼻镜检查法

一般左手持前鼻镜,亦可右手持镜,另一手扶持患者面颊部或头顶部,调整头位。检查时养成循序检查的习惯,以防止遗漏。检查中注意观察鼻甲有无充血、水肿、肥厚、增生、干燥、萎缩,各鼻道有无息肉、分泌物,鼻中隔是否偏曲,鼻腔有无出血、肿块、异物等。检查的主要体位有三:

(1)首先患者头稍前倾,观察鼻腔底部、下鼻甲、下鼻道、鼻中隔前下部及总鼻道下段。

(2)头逐渐后仰30°,观察鼻腔中部、中鼻甲、中鼻道、嗅裂。

(3)头后仰60°,观察鼻腔上部、中甲前端鼻丘、嗅裂、中鼻道前下。

注意事项:

(1)鼻镜伸入不可超过内鼻孔(鼻阈),以免刺激鼻腔黏膜引起疼痛或出血;检查应不断调整患者头位,以看清鼻腔内各部位情况。

(2)下鼻甲肿大者可喷入1%******或置******棉片收缩鼻腔后再行检查。

(3)鼻镜擞出时勿将两叶全部合拢,以免挟住鼻毛引起疼痛。

8如何进行鼻窦检查

(1)鼻窦的一般检查方法

重点观察面颊、内眦、鼻根等部位,注意皮肤有无红肿、隆起、凹陷,有无眼球移位等表现;触摸或压迫相应鼻窦的部位有无压痛;闻鼻息有无特殊的异味或臭味;用前鼻镜检查鼻腔黏膜及相应鼻窦鼻道分泌物的滞留情况。

(2)鼻窦体位引流

首先拭净鼻腔分泌物,然后鼻腔喷入1%******或取0.1%肾上腺素棉片放入中鼻道及嗅裂,收缩鼻黏膜,使鼻窦口通畅便于引流;按各窦的解剖位置调整头位,使窦口朝下,利用重力作用达到引流目的:15分钟后检查鼻腔,判断有无脓性分泌物及其来源部位。

引流上颌窦时使头前倾90°并向对侧偏斜,受检侧在上方。

引流前筛窦时头前倾30°,引流后筛窦时头前倾45°。

引流额窦取头直立位,引流蝶窦时头低位。

9如何进行鼻呼吸功能检查

(1)简易法

(1)手指手背测试法:此法极简单实用,即用手指堵住患者一侧鼻孔(压鼻翼),听其另侧鼻孔呼吸有无阻塞,或用手背放在患者前鼻孔感觉患者呼吸气流大小。

(2)检查婴幼儿时用棉丝置于婴幼儿鼻孔外;用手指捏住上下唇使其闭嘴,观察棉丝有否气流的吹动。

(2)冷凝板通气测量法

冷凝板为一个长2厘米,宽8厘米,厚0.3—0.5厘米的长方形表面镀铬的金属板。正面刻有正方形的图形,每个方格为1厘米。

方法:将冷凝板放于鼻孔下方,中线缺口对准鼻小柱并接触板面呈水平状态。患者平静呼吸8—10次,共20秒。此时见板面上形成冷凝气,用笔勾画出凝气范围外圈边界。

结果判断:(1)良好:单侧凝气程度达到12个方格以上;(2)一般:单侧凝气范围达7—12个方格;(3)较差:单侧凝气在4个方格以内;(4)极差或全部堵塞:单侧凝气未超出1个方格或根本无凝气现象。

此外,尚有鼻阻力测压计检查、鼻声反射测量法等。

10如何进行嗅觉检查

嗅阈分最小气味感受阈和最小气味辨别阈。目前能普遍应用于人的简便有效测定两者的方法不多。嗅觉过程是复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目前尚无完善统一的检查方法和评定标准,一般以觉察到某种测嗅剂的最小浓度为阈值进行测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有无嗅觉功能测定

(1)用香精、醋、樟脑油、煤油、水,装在完全相同的小瓶内,检查嗅觉。

其中水作为对照剂。

(2)患者手指堵住一侧鼻孔,用另一侧鼻孔闻其每一个小瓶,说出嗅到的气味。再以同样的方法测另侧。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只能测定嗅觉的有无而不能测定嗅觉丧失程度。

(2)嗅阈测试法(稀释法)

选用下述10种气味单纯的嗅素作测试物:(1)乙苯乙基乙醇花香,(2)甲基环戊(醇酮)焦糊气味,(3)民缬缬酸腐臭味,(4)十一烷内酯水果香,(5)甲基吲哚类臭味,(6)埃萨内酯麇香味,(7)酚苯酚(石炭酸)味,(8)消旋樟脑樟脑味,(9)硫化二丙烯蒜臭味,(10)醋酸醋味。

临床上通常取前5种标准测嗅素进行测试,将上述嗅素按10的倍数递减稀释成100、10—1……10—7共8种浓度,装入5毫升褐色瓶内,按顺序排成5行,共40瓶(若取10种,则排成10行,共80瓶),放在特制的盒中。

测试时,取0.7厘米×10厘米的无味滤纸浸蘸一定量的测试液令受试者嗅闻,每种均从低浓度开始,逐渐增加浓度直至受检者能嗅到气味,该浓度即其感受阈(MPO);再逐渐增加浓度至其能说出是某种气味,即其辨别阙(MIO)。正常人对10种嗅素的MPO为10—39—10—5,MIO为10—5—10—7。

将上述结果制成图,以横坐标表示嗅素,以纵坐标表示嗅素浓度,可得一类似听力图的嗅觉图。

11如何进行喉部检查

(1)喉的一般检查

喉的一般检查为喉的外部检查,主要结合问诊、视诊、触汐,进行检查。

同类推荐
  • 女性常见病饮食调治

    女性常见病饮食调治

    本书吸纳了中医、西医对于女性常见病的特色食疗经验,科学、详尽地讲述了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和女性常见疾病的饮食调养、饮食治疗、饮食适宜、饮食禁忌、饮食预防。每种疾病又分为血虚、气虚、阳虚、阴虚、脾虚、肾虚、痰火、肝郁气滞等不同的证型,便于读者辨证选方,增强了可操作性。本书适于广大女性朋友及关爱她们的家人、亲朋阅读参考。
  • 大众健康教育处方

    大众健康教育处方

    全书分为十四个部分,共收入健康教育处方609个,介绍了健康理念,讲述了实用的健康知识。
  • 登上心健康快车:健康"心"观念登上"新"快车

    登上心健康快车:健康"心"观念登上"新"快车

    本书共四章,内容包括观念篇——健康“心”观念;预防篇——生活多用一点心;四季养生篇——四季养心术;治疗篇——病人也要心中有数。
  • 实用土单验方

    实用土单验方

    在崇尚自然、尊重传统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纯天然的中草药防病治病,土单验方治病自然受到广泛的重视。历史上由于受文字记载的限制,或传统保守观念的束缚,人们所发现和积累的经效验方,靠口传心授,子承父业得以流传下来。有不少行之有效的医术、土法,并未列于经传,却长期为一些穷乡僻俚沿用,救人于难。本书对十四种常见的病症对症下药,并对各个药方的用法、功能主治、疗效都有相应的说明,是您居家的必备工具书。
  • 人体健康自我评估50法

    人体健康自我评估50法

    这是一本专门介绍人体健康自我评估方法的大众科普读物。书中从人们日常的行为表现、生活习惯方式以及对各种事物的态度与反应等五十多个方面,依据医学科学的基本原理,采取问题量化、自问自答、对号入座的简易方法,指导个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随时进行科学的自我测评,以使你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能够心中有数,从而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知,及时就医,远离疾病。本书科学实用,通俗易懂,适合社会各界人士阅读使用,定能成为广大读者身边一位很好的保健参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