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76600000023

第23章 清醒

窑洞里一阵沉默。

“你回去吧,现在情况不明,不能乱猜。你回去和二龙子去塔子山、白马山和云华山。只要这三座山稳定,烧玉乡就不会出事。”赵爷想了想。

“赵爷,那我不打扰了,您老照顾好身体,一有消息我会马上让二龙子来报信。”王子清说着话,人就已经站了起来。

“去吧,你也上了岁数了,注意安全。”

“嗯”

王子清答应了一声,便出了窑洞。

自从王子清走了之后,窑洞里就再没有人来过。

一晃三天就过去,赵爷坐在炕边脸色越来越难看。

刘永新自从使用了《五雷罡咒》消灭了毛僵之后,就一直昏迷不醒。赵爷不知多少次的摸过刘永新的脉象,除了丹田之处还有些异常,其他地方都恢复的很好。而且比以前的脉象更加的凝实。

“怎么还不醒过来”,赵爷心里想到。按理来说现在应该清醒过来了,不应该还昏迷。丹田之处和神魂并没有多大的联系。有的人丹田尽毁,人也照常生活,除了身体虚些,不能干力气活,一切都和常人一样。何况刘永新练过《紫气东来》,神魂比常人的还要强大的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究竟是怎么回事?

赵爷想不明白,刘永新也想明白。

刘永新就在昏迷的第二天已经清醒了过来,只是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每次赵爷摸脉象,他都有感知。好几次他都想要拉住赵爷的手,可是只能想想,这种不能控制自己身体的感觉不由的他害怕。

到了晚上他都能看到躺在炕上的自己,能够看到赵爷坐在自己身边唉声叹气。

他也尝试让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可是每次都失败了,是那么的无力,也是那么的无助。多少次他都想,要是能给赵爷说说现在的情况该多好。

又是到了晚上了,赵爷看着脸色红润却昏迷不醒的刘永新,心里像是下了什么主意似的,盖好被子,人就来到了香案。

点燃信香,嘴里念念有词。

“禀祖师,弟子今日有事相求,门中弟子玄明,除魔卫道,护佑一方百姓,今昏迷不醒,日日酣睡,望祖师慈悲,助弟子解救于他。”

又拿起朱笔连书四道符箓,画完符箓身上酣睡已经打湿了后背的衣服。穿好玄衣,拿起长剑和符箓。出了窑洞,朝四方拜了一拜。

“东方青为木,青龙守太玄,镇。”

“南方红为火,朱雀守太玄,镇。”

“西方白为金,白虎守太玄,镇。”

“北方黑为水,玄武守太玄,镇。”

赵爷手一扬,四道符纸飞向四方,在空中消失。

“中央黄为土,法剑护厚土,镇。”

长剑直插地上。星空中星光忽然一暗,本来宁静的夜,似乎被定固,夜风也消失。传说中的四方锁乾坤大阵在一个小山村里起阵。

赵爷并不知道,他的举动震惊了在世界各地的修炼者,华夏大地,不少熄灯休息的道观庙宇,又重新亮了起来;西伯利亚的山中不少动物扬天长啸;西方教堂又重开圆桌会议;黑暗血族感应不到太阴之力,纷纷掩藏的更深;泰国山里一个小屋无声打开,而又一声深深的叹息,恢复了原状。

回到窑洞,赵爷抱起刘永新放在香桌前的蒲团上。按七星位置摆在刘永新身旁,手拿拂尘,面目严肃的绕着刘永新转圈,一边转,一边拿拂尘轻轻拍打在刘永新的身上。

“老君曰:身中有三万六千神,左三魂,右七魄。身有千二百形影,体有万二千精光。五脏六腑,二十四神。子常念之,勿令离身,有病三呼,即降其真。”

赵爷念完这段咒语,刘永新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吸引自己,只是吸引力不够,却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是感觉不到身体。

“老君曰:临卧之时,当出兽自卫其身。青龙出吾肝在吾左,白虎出吾肺在吾右,朱雀出吾心在吾前,玄武出吾肾在吾后。汝等四兽,磨牙利齿,在吾左右前后,辟却众邪恶鬼。远去千里,不得妄来干吾玉房。令吾寝卧安稳,无恶梦寐,急急如律令。”

念完这段咒语,刘永新能从自己身体穿过,只是还不能留住。

“老君曰:都念既毕,即当还神。肝主藏魂,肺主藏魄,心主藏神,脾主藏志,肾主藏精。青龙还吾肝,白虎还吾肺,朱雀还吾心,玄武还吾肾,黄龙镇吾脾,以为腹实。众邪恶鬼,不得下居。急急如律令。”

念完此咒,刘永新能从自己身体短暂停留。

“老君曰:还神既毕,即鸣天鼓三十六通,咽液三十六过。即闭气从一至十,心间数之,满九便止。当存赤气从口中出,状如火光,轮行四布,周遍室中。定即内想自然。安寝其中,常能如是,永无疾病。千妖万魅,莫之敢干。与道合真,长生久视。子孙昌乐,富贵日兴。金车入门,仕宦高迁。禄位三公,心忠志孝,辅弼帝君。急急如太上女青诏书律令。”

赵爷念完此咒,刘永新感觉犹如一道霹雳劈开了天地,自己从一个未知的空间解放了出来,这种大自在,大解脱,让他感悟多多,附体之后,直接进入到了顿悟状态,《东来紫气》也自动运转起来。

赵爷做法完毕,人就直接昏倒在地,脸色苍白的吓人。本来花白的头发,也在这一瞬间全变成了白色,没有光泽,干枯的都有掉落在地。

天快亮时,刘永新转醒过来。

抱起赵爷放在炕上,眼角的泪水不停的掉落。用袖口擦了擦,拿起一撮香出了窑洞。

“日出东方,青龙守卫,归位。”

“离火南明,朱雀守卫,归位。”

“锐金西固,白虎守卫,归位。”

“黑水北镜,玄武守卫,归位。”

也不见有什么动作,手上的一撮香就被点燃,香分四路,插在地上,空中消失的符箓显现出来,无火自燃,烧成灰烬。

“厚土载物,凶兵归鞘,收。”

脚在地上一跺,长剑就回到了刘永新的手中。

这时太阳恰好刚出头。

同类推荐
  • 地底天国

    地底天国

    一块家传的玉佩,牵扯出惊天秘密。亚马逊丛林深处消失的远古文明……岷山神国曾经的辉煌……虚无缥缈的赤鬼传说……龙门之下,极渊深处的虚无之地……拉伸的时间,诡异的拜鼎部落。时间座标之外,不同纬度的碰撞。扭曲的空间,蛰伏的远古敌人。难解的诅咒之谜,亘古冰冷的虚无……一个学生的探险之旅。
  • 朱砂泪咒

    朱砂泪咒

    杜甫诗有云: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世人皆不知乌鬼是何物,但是他却因为一个胎记,想要寻找出其中的原因,渐渐地发现了其中乌鬼的秘密。新一代宅男,在学校中发生的一件灵异事件,引起了背后胎记的共鸣,耳边时常响起那些阴森的呼喊声,还有会看到一些不寻常的东西,这些困扰让他很想摆脱,最后却是发现了这胎记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 僵尸日记

    僵尸日记

    三年前,师父在一伙盗墓贼的贼窝发现了我,当时我是一具额头上贴有镇尸符的“尸体”。三年后,我以半人半僵尸之躯,成为一个捉鬼降妖的驱魔师,并踏上寻访我的身世之谜的道路。而这一路上,始终有她们相伴,不离不弃,生死与共……
  • 我的推理经历

    我的推理经历

    这是我年轻时的推理经历,今天写出来供大家一乐。切勿吐槽。(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诡三日

    诡三日

    7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开车外出旅游,不幸涉入森林绝境,传言此地阴气过重,常有鬼魂作祟,可好奇心催促七人四处“抓鬼”,就在短短三日内,全部惨死林中,谁知,一切竟是一场惊天阴谋.....
热门推荐
  • 乘公交车的猫

    乘公交车的猫

    《乘公交车的猫》——卡斯柏是只12岁的公猫,它和65岁的主人苏珊·芬登生活在英国德文郡普利茅斯市。每天上午10点55分,卡斯柏都会准时跳上3路公交车开始它的旅行,一路上它会经过古老的造船厂、海军基地、市中心、几个郊区甚至还有该市的“红灯区”。苏珊·芬登用轻松的口吻讲述了她和这只猫的故事。
  • 临臯文集

    临臯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都市写手的梦幻人生

    都市写手的梦幻人生

    这是一个无限扑街的都市写手重生之后的故事。借用自己作为都市写手掌握的无数历史大事件,在商场、娱乐、文学、网络等等领域混的风生水起的故事。说白了就是作者君本人这个扑街的都市写手的一个美梦再现,希望大家喜欢。这也是俺在创世的第四本书了,多的不敢说,最起码保证写完,谢谢支持
  • 永恒征尘

    永恒征尘

    我会忍受所有的寂寞,也会感叹时光的蹉跎;你的眼泪像一颗琥珀,融化了这世间的落寞;爱像一片宽阔的湖泊,拯救生命干枯的沙丘;相爱更像是致命邂逅,就让我不知天高地厚!
  • 硬币:人头像

    硬币:人头像

    陈东顶住强风向舱门外看,只见飞机正急速坠落撞向城市街区建筑群中。没有其他选择,只有一颗定时炸弹在倒数读秒,00:07、00:06...非常紧迫!更要命的是在这个极度危险的时刻,机舱内响起了小孩的啼哭声。“该死!”定时炸弹最后1秒,陈东护住小孩飞身跃出舱门...嘀嘀!急促警报音!炸弹计时器清零。嗙!!!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席卷着橙红色的火焰,橙红色的火焰便在人的身后,而人却在空中。
  • 穿越之冷情王妃独步天下

    穿越之冷情王妃独步天下

    杀伐果敢,冷酷无情,宛如从地狱回归的罗刹。手持利刃,一意孤行。16岁的花季,本该是向阳的百合,她却偏偏是幽谷中带刺的玫瑰,沾染着猩红的血。在某次执行任务时,不经意的一次回眸将她带入未知时空。江湖险恶,血雨腥风。宛如绝世妖花,她要激发怎样的滔天洪流,要掀起怎样的骇浪惊涛!
  • 复本猫

    复本猫

    一个女孩失踪了,不久她的尸体便被人们发现在站台前的轨道之上,而警方断定凶手一定在刚刚唯一驶出站台的火车上,于是一桩错综迷离的案件展开了......
  • 北明

    北明

    那一年,黄河决口,水淹开封,千里沃野变泽国;那一年,北虏破关,大掠京畿,十万百姓成枯骨;那一年,烽火四起,遍地灾民,大明江山危如卵;那一年,赵山来到这里!
  • 大圣记

    大圣记

    五百年前他是大圣,五百年后他只是只猴子;五百年前他是金蝉子,五百年后他是小僧江流。五百年只是虚晃的一梦,他们都是试图挣脱这天,可是挣脱这天,只需要一个念头罢了。
  •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本书本书从近现代历史上的湖南现象剖析湖南人的性格,介绍了河南人的过去和现在,一方面为河南人正名的同时,理性、全面地分析了河南人的生存、发展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