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邕城与孙逸仙会见过后,王畅鹏即返回宾州邹圩,用事先准备的若干大小木箱,亲自在密室里将物资装好箱,让人运往军营,连同军营仓库里的设备等一同装箱装车。派出部队侦查警戒、制定路线,于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王畅鹏驾驶牧马人,让芩福等人赶着满载物品的数辆马车、赶往邕城,在邕城郊外的一个临时码头上船,等待稍后而来的王亚梅和CF特战队,一同乘坐浅水炮舰,返回西海湾。芩福等人自行回邹圩。
邕城到煌城虽有一条200多公里的简易公路,但此时混乱的八桂实在不安全,运输工具且不完备,王畅鹏不能也不敢驾驶牧马人前往煌城,必须得乘坐悬挂民国旗号的浅水炮舰。
至始至终,所有人员和船上的水兵,只看见的一辆用布帘与木板围着、露出部分车轮的车子。王畅鹏从布帘中露出头部看路驾驶,到达煌城也是如此,直到把牧马人和所有的物品妥善放置好才作罢。
回到西海湾的王畅鹏与各负责人交流沟通了一阵,指导和调整部分事项,而后王畅鹏当即按自己的思路展开相关的布置。
一个月后,西海湾特别经济开发区煌城总部一座三层的办公楼,德意志羊城洋行总经理皮特将德意志驻民国领使馆参议格雷和美利坚驻民国领使馆参议卢卡分别邀请过来,在相隔仅1天的时间里,王畅鹏分别会见了两位参议。
会见时,两人保持洋人那一贯傲慢的态度。他们答应前来,完全来自于皮特的连哄带骗,当然还有对皮特在短期内快速升职的疑问,分别邀请他们时,皮特说道:“王是一位神奇的人,阁下前去会面,便会知晓本人如何从副经理坐上总经理职位的缘由。”
王畅鹏见他们的脸色便懒得客套,将各份文本递给高傲的洋人,两位参议在不同的时段却是如一的表现,拿起文件从漫不经心观阅到惶恐表情,王畅鹏便知道自己的计划没有理由不成功。
王畅鹏则更显傲慢:“我很不爽你们的态度,所以你们的时间不多,或许我会与别人谈,或者让皮特拿去卖掉,不必再任职什么商行总经理,直接成为富豪。”
参议拿到各自的文件急冲冲地离开,他们匆匆道别,没再保持一贯的绅士风度都,几乎半跑着离开。
格雷拿到文件里的内容为:豹式坦克、虎式坦克、C4塑胶炸药、海狼-VIIC型潜艇(下潜深度120米)、MG42式7.92毫米通用机枪,MP38式冲锋枪,汽油发动机,大马力柴油发动机。
卢卡拿到文件里的内容为:P-38 “闪电”双发战斗截击机、B-17重型轰炸机、飞机发动机、M4谢尔曼中型坦克、潘兴重型坦克,岸基雷达、舰载雷达、M11加兰德步枪、M1A11卡宾枪、M11A2汤姆逊冲锋枪、无线电通讯和无线通话机。
西海湾经济特区的“高科技研究所”的技术提供及联合研究条件为:
德意志方:
1、以成本价出售年产300台的履带式拖拉机、推土机厂;年产1000部望远镜的光镜仪器厂;1898式毛瑟步枪、毛瑟驳壳枪、木柄手榴弹、火药炸药及步枪手枪子弹的生产线各一套;5万支1898式毛瑟步枪及1000万发子弹;
2、援建1500吨水压机2台、3000吨水压机1台;援建能容纳2000人的士官学校,派遣教官为期10年。德意志的大学、海陆空学校对西海湾特区开放。
3、配置以及上述设备、工厂、生产线、学校等所需的技术人员、技工、教官、翻译等,直到完成中方人员的培训、上岗和管理,薪金按德意志的两倍由中方支付。
美利坚方:
1、提供5000万米金十年期无息贷款给西海湾特区政府;
2、以成本价出售机床厂1间,机床母机生产设备一套;5套年产20万吨以上的选矿设备;10套年产10万吨以上的开矿设备;年产20万吨的炼钢厂一座及配套设施;
3、援建万吨级自由锻造水压机1台;援建能容纳5000人的西海湾技工学校和能容纳3000人的西海湾科技大学各1所,派遣教师为期10年;美利坚的大学、海陆空学校对西海湾特区开放。
4、配置以及上述设备、工厂、技校、大学等所需的技术人员、技工、翻译等,直到完成中方培训、上岗和管理,薪金按美利坚的两倍由中方支付。
西海湾特区指派“高科技研究所”的技术人员按两国配合的进度,分期分批移交技术资料和图纸。各产品研发时,华方有权参与及监督,可派员学习、培训和实习。如两国在西海湾组织制造,西海湾提供产品优化和升级技术并占股20%,每年产量的10%可按成本价购买。两国所援建项目的投入,在今后的产值中逐年扣除。
所谓“高科技研究所”不过是王畅鹏的几台电脑和存储器。由于穿越带来的打印机打印量有限,而各类图纸将是以吨为单位的,只能用现时的照相设备拍摄液晶电视机显示屏中的图文资料,冲洗放大后再由同行业的知识分子,一式两份地抄录下来,一份存档、一份使用。
将王素娟组织人员招募来的技术人员分成两组,一组进行抄写及制图等转化为纸质资料的工作;一组则展开相对应的资料研究。王畅鹏不定期安排时间与工程师们交流沟通。
交流过程中,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不明白之处太多了,关于各产品的设计、制造原理等,王畅鹏大多回答不了,只能给他们进行适当的描述和讲解,这也令工程师们受益匪浅,虽说他们所掌握的技术不足以制造研发,但用来对付德美两国的专家、工程师还是勉强可以的,共同研发嘛!
德美两国具有良好制造理论与完善的工业基础,所提供的资料至少已能展开研发。王畅鹏挑选出来的技术,本身就来自德美两国,他们在得到这些技术资料前,或已开展前期研究,甚至某些产品的研究正遭遇瓶颈,随着技术资料的出现,产品研究和制造进度将大大改观。如所提供的技术资料在德美两国专家家和工程师眼里具有可能或可行****便能成功。
王畅鹏不会将存储器中其他的那些跨时代的产品和资料拿出来,比如说电脑、导弹等等,当科技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和积累,谁也做不了。
德美两国清楚地知道一穷二白的西海湾特区完全没有制造能力,他们从条款中看出西海湾需要建立工业基础,从索要设备设施和人员培训等便能认证,一旦西海湾具备了能力便没有他们什么事了,但又不能不答应,自然得揽下研制和制造这个重活路了,不但得干,还得抓紧时间抢先机。
这些高端技术资料,其价值不可估量,他们绝不希望这些技术流向他国。所以,尽管王畅鹏提出的条件与要求,表面上很苛刻,但对于一个国家,特别是德美两国这种特别的国家,哪怕要求是再高、再多一些,两国也会接受。
第一份只透露产品数据、部分图纸和技术资料目录,交由德美两国科技、国防部门组织各个领域的相关人士进行评估和审核,真的假不了,经过短期的核查,他们震惊了,迫不及待地告诫政府无论花费多大的代价都必须弄到手。这些高科技能打破与他国彼此间的技术和装备平衡,无论政客还是资本家都迫切的需要。
两国政府及科技人员不明白如此而数量众多的高端技术,怎么会由落后的华夏掌握,华夏人怎么得来的?难以置信华夏人拥有如此的高端技术。由此,德美两国的情报部门不断派遣人员进入西海湾特区,展开调查、研究原因,但得到的总是几个字“难以查明”。
德美两国成立专业机构,针对西海湾特区各部门的领导人、特别是对特首王畅鹏进行调查。面对这个迷,德美两国越搞越迷茫,时间一长不了了之。
在美利坚、德意志的参议手拿资料离开之前,王畅鹏还分别对他们说出这么一段话:
“如果这些资料流落到英法等国手中,美利坚将不可能超过英格兰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如果这些资料让英法等国获得,德意志将永远失去崛起的可能!”
对于历史的发展和走向,没有人会比王畅鹏清楚,这两句话绝对是对症下药,一招打到两国的命门,王畅鹏不愁他们不上套,吃定了他们。
对美国而言,王畅鹏要的是钱,财大气粗的暴发户不缺这点小钱,至于技术、设备和人员则是顺势而为,德国有王畅鹏需要的所有东西,只要你给钱就行。
相对德国而言,王畅鹏给出的则是‘瞌睡遇着枕头’。一战后德国经济崩溃形成大量包括人才的流失,四国联合派驻的监督机构卡死了德国的军备和武器研究、制造,大量的工人失业,工业设备荒废,便是西海湾能提供场地让他们开展武器升级和制造,德国便乐翻天了,何况还有需求的技术与劳务输出及收入,西海湾要的设备和物资如同废品,想卖还卖不出去。王畅鹏做到了‘双赢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