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9000000013

第13章 手擀面

六七岁时,母亲开始教我擀面。脚下垫块松木墩,身体被加高几公分,就像个大人了。母亲教我擀面的第一要领是和面时要水吃面,不能面吃水。水热了,面越擀越硬,水凉了,面越擀越软。只有水与面的温度比较吻合才能让二者融为一体。第一次和面,面粉沾满衣袖衣襟,案板裂开道道水渠,散开的面怎么揉都是粗糙的,揉到手掌发疼,才叫我把面捂在盆里行一行。“行一行”这话是母亲说的,我不知道面是行,还是醒?像人走路一样,在它生长过的地头田间走一走,还是从头到尾想一想自己的成长经历,再从走出去的路上走回来,回到我家的案板上,静静地眯上麦子的眼睛回味一些遗憾与满足,待它想完心事,面就成为行(醒)好的面。倘若面还没有行(醒)好,打开面盆,面团僵硬,露出被打扰的不满情绪。母亲会说:“面还没行(醒)好呢,再等一阵。”那时,我一直弄不明白,母亲怎么知道面还没行(醒)好呢?

我将面团揉成厚厚的不太规则的圆,拿起擀面杖使劲从圆心擀开,母亲笑了,说她擀面向左,我却朝右,与母亲擀面方向相反的女子会嫁到很远的地方。母亲让我赶快改过来,而向左就再也不会擀了,擀出去的面不断缩回来,费力擀开一大圈,面边缘裂开的细缝像众多嬉笑的小嘴,面皱巴巴泛着灰暗的光。我低头站在案板前等母亲说教。母亲笑笑说刚学擀面就那样,多擀几回就好了”。下地回来的父亲把面条挟起来看了看,问今天的面是谁擀的,听说是我擀的也笑了,二哥和小妹则大撅嘴巴给我脸色看。

在固城,一家人吃饭时,小方桌放在火炕正中,桌上摆放野韭菜、雪里蕻、醋泡洋姜、苦钙菜,四碟小菜散发各自的黄绿色。野韭菜和雪里蕻是隔年的,调进碗里提升面条的味感。苦钙菜腌制时,装进瓦坛封口,深埋地下,到次年挖出打开,坛里会生出黄黄嫩嫩的芽儿,浇热油上桌,是最为经典的下饭菜。醋泡洋姜腌制时间在五六年至十一二年,时间越久,颜色越接近褐色琥珀,纹路越舒展,吃起来越是脆嫩。在四种历史悠久的野菜旁,摆放西红柿状的食盐、辣子盒,醋装在长嘴小白壶里。女人把隔年的肉臊子放进热锅,待油化开,放豆腐丁、木耳、干黄花、海带丝、五香粉、豆油、盐炒出香味,加水用文火炖,炖到汤表面溢一层黏黏的油膜,再给汤里打两个鸡蛋,外备葱花一碟。火炕上方坐最年长的老者,两侧依年龄顺序落座,全是清一色男子。女人在厨房煮饭,女儿媳妇们出出进进端饭。

炉中的柴火烧开锅中的井水,提起面条抖落干面粉,面条如根根银丝顺锅中升起的白雾,从手指间滑进水中,用筷子轻轻拨开,盖严锅盖,大火煮起,点几滴冷水,捞进碗的面条前后折叠齐整有序不沾不连,光鲜发亮,一根不断。做汤时放细末葱花,葱花经滚汤烫过,顿时香味扑鼻,撩人胃口。这也是我家每天都有的生活场景,以前坐在炕正中的是94岁的爷爷,现在是76岁的父亲,坐在炕上最小的是8岁的小侄娃。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擀面开始,吃面结束,身边总有挥之不去的麦香味。

学擀面成为与我学习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一门课程。调好面,捂住面,我时常坐在门前的石头台阶上等面行(醒)好,数大柳树上飞来飞去的小鸟,时光不停地向未知的地方流逝,我想面盆底下行(醒)走的面,它已走了很长时间的路,从我看不见的路上回来了。母亲喊我面行(醒)好了。”我揭开面盆,果然,面像走乏路的人,软软地坐在案板上,面庞渗出晶莹剔透的水汽,似在表白,它已行(醒)好了,再也没有理由让我等下去了。我熟练地将面揉成一个厚厚的圆,圆在擀面杖下越来越薄,擀一下面团,圆变一种姿势,擀完一圈,面成一个固定的圆,圆越来越大时,将偌大的面卷在擀面杖上提起,迅速向案后甩去,从半空落下薄薄的面像一片白绸缎,柔软轻盈,待脱开擀面杖时仍在起伏颤动,轻轻颤抖中打开各种各样的折皱,平展展地铺在案板上,似麦面的再一次表白。面铺在长方形的案板上,如平静水面的涟漪,一波一波地荡开,一圈一圈地成长,与案板形成不对称的方圆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熟谙擀面的各种技巧,和面时,面随我心,行(醒)面时,我随面心,擀面时,相互融洽,切面时,游刃有余,吃面时,面以物质的形式,融入劳动者的血液,而融人智者的则渗人意识,上升为辩证法的细枝末节。

擀好的面晾在案板上,太阳从窗外照进来,一束黄黄的光打在上面,面成温温暖暖的金黄色,光轻轻跳跃在案板四周,散发出缕缕土地醇香。凝视太阳光里不断变幻色彩的面,嗅它混合在光里的麦香味,想它究竟是光里的那一缕?面晾好后,撒干面粉,从中折叠成两个半圆,再对折成四个直角,就是要切的面了,一个大圆在菜刀下被切成细丝,韭菜叶、宽条子、柳叶尖、箭头片,煮熟的面条,浇上汤汁,汤汁渗进面条,融汇成浓浓的馨香。

有一年暑假,家里修新房,来了许多帮忙的人,大多是因母亲的擀面而来,母亲却出乎意料地把二十多人的吃饭任务交给我,这多少让乡亲们有些失望。每天我都要擀二十多斤面,擀好面,能擀面,这是母亲让我将来当好家庭主妇的一次训练,也是对我近十年来擀面水平的大检验。母亲是带着自豪感的,她是想借此机会向四邻八乡传递我家有个好女儿的信息。房子修好后,乡亲们基本上是满意的,我也贏得了擀面能手的好名声。

临近中午,村子里响起一阵阵擀面声,声音忽高忽低,忽强忽弱,伴随女人们的心情,回旋在瓦房半空。傍晚亦是一阵交响乐似的擀面声。女人们擀面是谨慎的,也是隆重的。在村庄,擀面不是机械的劳动,是智慧与灵性。擀不好面的女人往往被人嫌弃,被男人用木棍抽打。村子里有几个女人擀了半辈子面还是擀不好,也有来向母亲讨教的,她们用同样的面,同样的水温,同样的行(醒)面时间,在同一张案板上,擀出的面,其口感与母亲擀的面仍有许多区别,女人们百思不得其解,我明白这个道理已年过三十。我一直认为自己擀的面没有母亲擀得好,而母亲却说她擀的面远不如奶奶擀得好。

面粉的秘密是十里不同天,十里内外、北方、南方的面粉其色泽、味觉、手感、擀法大有区别。有一年,我家买了一袋进口的加拿大面粉,一袋面吃完才摸索出适合它的水温与行(醒)面时间。擀面时间久了,抓把面粉闻一闻,看一看,对面粉的产地也能猜出八九不离十,四亩子地、安家凹、韭菜坡、玛瑙地长的粮食脾性各不一样,阳坡生长的面粉和面时,水相对多一些,凉一些。当面揉到要捂时,就像是孩子光滑的肌肤。阴地产的粮食和面时水少一些,热一些。揉好的面就像是成熟女人柔软的乳房。荞面、包谷面、洋芋面性凉,均具备秋季的气候特征。擀杂粮面水要热,需要把秋天受过的凉补回去,也不用将面捂在面盆底下行(醒),因为它们已经在土地里走了漫长的路,经历了秋天的萧瑟冷风,再也经不起长时间的行走。四五分钟内要擀好,放下擀面杖,面还在冒热气。擀苦荞面的水还要再热些,两三分钟擀好,切好下锅的面还在冒热气,吃起来才爽口,若水凉,面会发苦难咽。擀洋芋面的水要开水,水一接触面,面就熟了,擀好的洋芋面,几乎就是粉条。擀秋天的杂粮面,手法要轻柔缓慢如花旦甩袖,身体前后摆动舞蹈般用温热的手掌轻轻抚摸。

擀面的过程是更像人对土地与食物的报答仪式。

在面粉的大家族里,麦面作为土地的至高,始终占有统治地位,乡亲们所说的吃饭就是吃麦面。在村庄,荞面、包谷面、黄豆面、豌豆面,已是乡亲们吃怕的粗粮,它们就像村庄的兄弟姐妹开始进人城市寻找出路,城市里人总要吃些杂粮来调节身体的营养结构,这样一来,被村庄冷落多年的杂粮又重新大面积种植了。

奶奶在世时常说,面要擀好,煮好,吃好。三好中有一个不好,就是对不起面粉,就是造罪。母亲从八岁成为奶奶家的童养媳,教她的第一课就是擀面。要把她的手掌揉得通红,才能捂面,面要揉三回。母亲说那不叫擀面叫惯面,像哄自己的娃娃睡觉一样。浇面的汤要在砂锅里用文火炖一夜,不能煮透油花,香味是用时间慢慢熬出来的。母亲说先要熬香一间厨房,再熬香一座院子。母亲一再告诫我,擀面要心到面到。如今,我偶尔回一趟家,每次都要给母亲擀一次面吃,母亲也要给我擀一顿面条,母亲已73岁高龄,她吃我擀的面与我吃她擀的面都一样,机会已不是太多。其实,这个世界特别匆忙,很多的时机正在流失,而一碗擀面的魅力在乡间依然是无穷的,一个婴儿的诞生与一个老人的离世,都要用一碗精心制作的手擀面来迎接和送行。

黄昏,望着晚霞映红的田野,忽然明白,母亲擀的面不如奶奶的好,是因为母亲还没有活到奶奶的年龄,我擀的面没有母亲的好,同样也是因为我还没有活到母亲的年龄。我不停地想一个问题,除了能擀好一碗面,还要写好一篇文章,把村庄的一些事写在纸上留下来。譬如:1993年秋天,经常摧毁我家后院墙的固城河干涸了。

同类推荐
  • 神秘的红衬衫

    神秘的红衬衫

    《神秘的红衬衫》这本集子,共收录了100多篇 小小说,这是从作者(沈岳明)近20年创作的数干篇 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可谓篇篇精品,可读性极强。 这些小小说,有的幽默搞笑,但笑后又总能让人 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有的曲折离奇,能将人带入一个 奇妙的故事世界;有的辛辣讽刺,入木三分;有的感 人至深……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容量很大;既拥有 瞬间的冲击力,又拥有长久的回味力。 目前,市面上的小小说集不少,但这本小小说集 与其他小小说集,又有明显的不同。因为作者在创作 上,一直是以哲理散文见长的,所以在写小小说的时 候,也不知不觉地将许多的人生哲理,糅入其中。
  • 租书店的女儿

    租书店的女儿

    本書分為三輯:歷述少年往事、眷村回憶以及她後故鄉時期的台南人文行跡,也爲辭世的父親送行。全書瀰漫淡淡感傷,以及作家豐沛生命能量與幽默感的獨特筆調,也為充滿人情味與時間感的南都風情種種幽微細節,重新命名。
  • 沦陷爱情

    沦陷爱情

    该书以季节划分出六种不同情愫的爱情故事。年轻的丹尼·史密奇恋爱了;爱上了女孩——事实上是二十三个女孩;爱上了爵士——他热爱玩萨克斯风:也爱上了他的国家——被纳粹占据的捷克。本书共有六篇故事,内容以丹尼亳无所获的感情追求为经,纳粹暴政统治下的青年生活为纬,两者交织出了异国统治下的文学爱情故事。
  • 守望麦田

    守望麦田

    本书以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为视角,围绕房子讲述了一连串的故事。为了房子,两小无猜的米勒和青美不得不分开;为了房子,青美选择了和拥有四套房子的镇长的傻儿子结婚;为了房子,大蛇不惜利用自己的妻子和镇长交换;为了房子,镇长最后深陷囹圄;为了房子,玉梅雇凶杀人……作品以小见大,以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带出一份沉重的思考和警醒。
  • 一个真实的故事:照我所听到的

    一个真实的故事:照我所听到的

    讲述了一个孩子被抢走的妇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又与孩子重逢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永生之战

    永生之战

    访名山,问仙府,拜师菩提,只为超出三界,从此自由,下龙宫,闯地府,大闹天宫,只为脱离生死,从此永生,看永生之战,带你解密西游记,领略猴哥不一样的霸气与柔情,让你明白,我们只是为了活下去
  • 重生之豪门女管家

    重生之豪门女管家

    上一世赵安唯被一绿茶女联合所害,走不出大山,上不了大学,嫁不了好男人,最后惨遭折磨致死。重生后她励志走出大山,上名牌大学,不当男人的附属品,成为优雅的白富美,闯出自己的一片天,走向人生制高点。
  • 晚清旧事

    晚清旧事

    本书属于黑色童话,以晚清基督教传教为背景,讲述了一位中法混血小女孩被世人当作妖魔对待的故事。
  • 踏道仙途

    踏道仙途

    那有什么可丢人,生下来的身,自己走的路,九十九宫天,古之十二门,呼唤我的是血脉,改变我的是那份仇恨。“我族已经发誓不沾染仙术,为何还要这般对我们。”“我身上流着两份古之道统的血,你们如何能杀了我。”看仙遗族那平凡的少年踏向那条不平凡的路。
  • 这个王妃很不乖

    这个王妃很不乖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她是二十一世纪倾国倾城的天才,毕业那天,居然被一只漂流瓶带到一个有吸血鬼又架空的时代?!老天,开玩笑吧?三个不同,但强大的国度,战争的背后,竟只是因为她?那倾国倾城的容貌,成功让她当了回妲己、陈圆圆——魅惑天下!但,她不在乎,只要他好,就好。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此世为君

    此世为君

    魔兽肆虐,群雄纷争,岸对面的异灵时时游曳。时过几千年,原有的秩序正在崩塌,十方大势力明争暗斗,内乱不断。借此兴起的各种宗教,是在唱死亡的赞歌,还是在追求理想中的光明。
  • 妖本无道

    妖本无道

    我本是太华山的一小妖,喝得了酒,撒得了泼,说的了谎,厮混于一群妖冶的小狐狸间,师承于两老头,混江湖用的是一张嘴。没想到在他一句:“小妖,你跑不了了。”里翻了船。“呵呵,大爷,我就一小妖,太华山一拉一大批的那种,怎么就偏偏缠上我……”“可我就看见你一个,跟着爷走吧。”索性说完,拿来锁妖绳直接捆了。我欲哭无泪,小妖我活了万把年,被魔族直接给掳了,以后还怎么混。打定主意,誓死不从,对,誓死不从
  • 圣凡道

    圣凡道

    女子缓缓地转过身子,缓缓地,很慢很慢,那一个刹那,仿佛已经期待了好久好久,终于,李绪看到了她,好美地女子!忘了一切,就连时间也仿佛在此时停顿了一刻,这是多美的一个女子!甚至已经忘了有什么样的形容才能表现出她的万分之一!她的脸上,淡淡的毫无表情,平静的像一幅绝美的画,她美得让人有不敢亵渎,美得让人有一种亲近的感觉,却遥远的又仿佛天上的神女,可望而不可及。李绪呆呆的看着这个女子,穿越是为了什么?是不是上天让自己重新活着的机会?混噩了多年的心是不是已经再次醒了,那么澎湃而激昂!他很想上前对着那个女子说话,哪怕一句也好,只是任那心里如何想,脚下却踏不出一步,张了张口想说什么,却好似不知道说些什么。女子突然笑了,很温暖,那一瞬间仿佛连冰雪都已经消融,好似徐徐的春风,就那么毫无保留地吹到了他的心上,深深的触动哪怕最深处的灵魂里也不能忘记这一刻!
  • 学院寻亲之路,桃花朵朵开

    学院寻亲之路,桃花朵朵开

    夏沐槿在儿时走失,她在小时候因没有父母而一直被欺负,如今她强大起来了,有人告诉她圣樱贵族学院里有她要找的亲人,她就进了圣樱贵族学院,可是一朵朵桃花也迎面而来(这是偶第一次写文,不喜勿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