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80700000017

第17章 渤海国

在渤海敖城外迟仁花、边仁花的带领下,郎雅公主、胡雅公主及其侍女来到水田地里,在两位唐女耕者的指导下,准备对其种植的水稻进行第三次锄草。

郎雅公主、胡雅公主问女耕者:“这水稻长势如何?”

“启禀二位公主,今年咱们的水稻长势不错!”其中一位女耕者说道:“您们看,今年天气不错,有点旱,这样的天气最适合水稻生长是一个水稻丰收年”。

“是呀!每没到”见公主问花另一位女耕者也说道:“的确,今年天气不错,现在看水稻长势喜人,以婢女之见,风调雨顺,只要我们护里好;干净、彻底地拔草,最重要是看好水,我们每天来的目的就是看水,水不能多,水面下的稻苗就多,水稻接受的总体温度就低,水稻长的慢”。

边仁花:“种植水稻,还这么多说头呢?”

迟仁花对边仁花说道:“你以为如何?种植水稻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看来水是最主要的,是吧?”她最后在争取女耕者们对她“理论”上的支持。

“你现在倒成了‘先生’了?”边仁花蹲下,拿手用水泼迟仁花说道:“叫你冒充‘先生’?看你还敢不敢?”结果,把迟仁花泼了一身的水。惹的大家哈!哈!大笑。

郎雅公主、胡雅公主毕竟还是孩子,见迟仁花、边仁花泼水十分有趣,也上前助阵。郎雅公主帮助迟仁花往边仁花身上泼水;而胡雅公主站在边仁花这边往迟仁花身上泼水;再后来,两人相互泼水,改成四人“大战”,最后四个人都成了“落汤鸡”,四个人浑身上下都是水。

见两公主都“大打出手”侍女们为了帮助各自的主人,也加入了泼水大战。娟子和杏子把郎雅公主在身后,往边仁花身上泼水;而香村把胡雅公主拦在自己身后,也往迟仁花身上泼水。

郎雅、胡雅两位小公主还不愿意躲在侍女们的身后,觉得这么好玩的游戏怎么能躲起来,还不断地往前上。四人“大战”变成了八人“大战”。

刚开始,两位大唐女耕者还跟着哈哈大笑,后来见参战的人越来越多,变成了主仆八人混合“大战”。她们混身上下都是水不说,水稻也被她们踩倒一片。

“快别打了?”其中一个女耕者近乎是喊到:“各位公主?各位小姐们,快别闹了?”

“快别打了?”另一位女耕者也喊到:“公主、小姐们,快别闹了?水稻都被你们踩倒了,活都白干了?”

郎雅、胡雅两位小公主和迟仁花、边仁花及各位侍女一听,水稻都被你们踩倒了,活都白干了,马上就停了下来。看看水稻踩倒一片,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身上全是泥和水,禁不住“噗嗤!”全都笑了。

迟仁花、边仁花跟郎雅、胡雅两位小公主陪礼道歉:“郎雅公主、胡雅公主,都是我们两不好,弄您们一身水、还有泥,请恕罪?”。

“什么对不起?”郎雅公主、胡雅公主乐呵呵地说到:“廷好玩的?多有意思呀?恕什么罪?”她们两看了看被她们踩倒的水稻有些心疼的说:“可惜了了?踩倒这么一大片水稻,大家辛苦白费了?”她两问两个女耕者:“这水稻还能长了吗?”

两个女耕者看了看被她们踩倒水稻说:“还行,没有把水稻秧子踩断,过几天兴许还能缓过来”。

郎雅公主、胡雅公主、迟仁花、边仁花总算松了口气,她们心想:水稻死不了就行。

仁花、边仁花对侍女说道:“姑娘们,咱们开始拔草”对女耕者说:“二位,你们两是不是给我们讲一讲注意事项?”

两位女耕者互相谦让着说:“你讲吧?”

另一个说:“还是你说两句吧?”

一个说:“我嘴笨,你嘴会说,还是你说吧?”

这个耕者说:“那我就说?”

“说吧?你说吧?”

“各位公主,各位小姐,种植水稻必须得拔掉长在水稻中间的杂草”这个女耕者说:“如果不拔草,水稻就长不好。一般情况下,草长的速度比水稻快,而且快得多。如果,草多或比水稻苗高,草就会把水稻给欺死。所以,要经常随时随地的拔草,不然就长不了庄稼”。

迟仁花、边仁花问:“拔草要注意什么?”

“我们已经拔过三次草了”这个女耕者继续说:“拔草时要注意!要连根拔起,不能断根”。

有人问道:“为什么?”

“这叫‘斩草除根’”女耕者回答到:“如果草根被拔断,留在地里,它还会发芽生长。这样,我们的拔草活又白干了?所以,一定要‘斩草除根’”。她看了看大伙:“另外,拔草时应注意不要把说道当草给拔了,很多草跟水稻苗差不多。特别是低头拔草,头朝下,头脑容易迷糊,眼睛容易花,很容易把苗当草给拔了”。

“放心吧?”侍女娟子、杏子、英子、香村同时说道:“怎么可能把水稻苗当草给拔了呢?”

女耕者回答到:“你们还别不信,大家干干就知道了?”

另一个女耕者说道:“咱们就开始吧?”

“开始吧!”

这个女耕者说道:“咱们现在就开始拔草,大家从地头开始站成一排,一起往前走,注意不要把水稻苗当草给拔了,也不要落下草不拔,拔草要连根拔”。

“知道了!”大家说道。

“开始”。

大家在两位大唐女耕者带领下,并排从地这头低头、毛腰向地的另一头前进拔草。

看到大家都下到水田地里干活,郎雅公主、胡雅公主按耐不住寂寞,互相说道:“咱两也下去拔草吧?”、“好!”于是,她两也下到水田地里去拔草了。

还没到地头,胡雅公主发现一只大青蛙,她感觉奇怪?河里的青蛙怎么跑到我们水稻地里来了,抓到它把它送回河里去。于是她招呼郎雅公主:“郎雅姐姐?这有一只大青蛙,帮我把它抓到,送回河里去?”

“青蛙?在哪?”郎雅公主也十分好奇问道:“在哪?我怎么没有看到?”

胡雅公主:“在这呢?快来帮忙?”

双胞胎姐妹两终于把青蛙抓到手里。到了地头,大家好奇地围了过来看:哇!好大个青蛙?

胡雅见到女耕者问到:“河里的青蛙怎么跑到我们水稻地里来了?用不用把它送回去?”

女耕者说到:“青蛙来水田地里是帮助我们保护水稻的”。

“它不会吃咱们的水稻?”郎雅问到。

“青蛙不会吃咱们的水稻”另一女耕者说到:“青蛙只吃活动的虫子,它日夜守护在咱们的水田地里,吃掉这些虫子,水稻就不会生病了?”

今天,收获不小,公主、侍女们收获满身泥土、带着泥土的芳香回到渤海国王府。

渤海国国王大祚荣,自封大圣明武高王,渤海国虽以背唐出走,割据自立而起家,现如今,已接受唐朝的“招慰”和册封,不仅成为大唐帝国册封体制下的一个以粟末靺鞨为主体的地方民族政权,而且也是唐朝所管辖下的一个地方羁縻州府。

在渤海国京都敖东宫殿上,国王大祚荣坐在龙椅之上,渤海国的治理逐步步入正常轨道。

渤海国建国近一年,许多国事需要商榷。这天,渤海国京都敖东宫殿之上,文武百官站立两班。国王大祚荣:“今天,我们在这新建成的渤海国京都敖东宫殿第一次议事,我们就给宫殿起个名字。各位看看,起个什么殿名好?”

满朝文武交头接耳,开始议论起个什么名字好呢?众说纷纭、各书己见。

“启禀国王陛下”白山山部落首领突地稽跪拜、叩首说道:“此乃我渤海国建国伊始开国第一宝殿,其殿名关乎我渤海国之国运,需谨慎行事?”

“以爱卿之见?”渤海国国王大祚荣问到:“京都敖东宫殿的名字应以国运当头,以爱卿之见应起何名才使我渤海国兴旺、昌盛、发达?”

“启禀渤海国国王陛下”亲王大野勃跪拜、叩首说道:“衣臣之见或起名‘大雄宝殿’气派、吉祥,王兄意下如何?”

国王大祚荣:“好!气势膀臂!有气破!”

“‘大雄宝殿’名字好!”众臣占成。

“启禀渤海国国王陛下”亲王大琳跪拜、叩首禀报到:“衣臣之见‘太和宝殿’为妙,尽显我渤海国以孔夫子儒家之中庸之道为立国之本”。

国王大祚荣:“好!尽显儒家思想和中庸之道!“

“儿臣启禀渤海国国王陛下”在大唐做质子回国的太子大武艺跪拜、叩首禀报到:“衣儿臣之见,唐王朝以‘太极’为大明宫池之殿名,我朝也可以此为殿名,不知殿下意下如何?”

国王大祚荣:“取其‘太极’乃何意?”

太子大武艺说道:“‘太极’不仅尽显儒家思想和中庸之道,而且显示出‘太极’不仅‘柔’而且以柔克刚?”

“启禀渤海国国王陛下”亲王大成庆跪拜、叩首禀报到:“‘太极’尽显儒家思想和中庸之道,以柔克刚之术,但它与大唐帝国之太极殿重名,有与大唐帝国并驾齐驱之嫌疑?”

“儿臣启禀渤海国父王陛下”太子大武艺说道:“这尽显我渤海国屈谆大唐之弟子?”

国王大祚荣:“太子大武艺做质子在大唐熏陶,思想理念收获坡丰,以‘太极’为渤海国京都敖东宫殿名好!准!”国王大祚荣想了想,“太极”与大唐重名,如果大唐使臣来朝,听此殿名重复的确不妥,于是说道:“我们内部就叫太极殿。如果,大唐使臣来朝,就叫敖东太极殿”。文武百官也一致同意用“太极”为渤海国京都敖东宫殿殿名。

至此,国王大祚荣统治下的渤海国开始履行包括朝贡、朝觐、贺正、质侍在内的各项义务,与朝廷之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保持着频繁的来往和密切的联系。渤海国与大唐帝国已经发展成越来越相互依赖,亲睦友好,并逐渐形成“车书一家”的一体局面。其结果是既促进了渤海地区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也加强了东北地区与中原内地的紧密联系,因而事实上成为唐朝版图内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王大祚荣统治的渤海国在政治上极受唐朝影响,采用唐朝的政治军事制度。经济上则积极引进中原地区的先进农业技术,社会经济显著发展,同内地贸易岁岁不绝。正如诗中说:“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因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渤海政权迅速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各项制度仿效唐朝。渤海政权仿效唐朝典章制度,在渤海建立三省六部,确定五京,推行京、府、州、县的郡县制度,军事上也仿唐十六卫制,有法律监狱等。社会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农业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各项手工业的生产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涌现出一批新XC市其中上京城,形制模仿长安,在当时已经超过隆州府成为东北最大城市。交通相当发达,同内地的“就市交易”及互市岁岁不绝,与RB的海上贸易也相当活跃。

文化教育也有很大发展。渤海国在文化教育方面也学习唐朝,将中原的儒学文化作为其教育的主要内容。渤海不断派遣诸生到长安太学“习识古今制度”,使用汉字。不少人在唐朝参加科举考试,有的考中进士。他们之中很多人,后来在渤海政府担任要职,大力传播中原文化。在发达区域,以中原教育为模式,自上而下地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教育体制。儒学、宗教、文学、音乐、歌舞、绘画、雕塑以及科学技术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涌现出一批著名学者、文学家、艺术家、航海家。

总之,在渤海国国王大祚荣统治之下,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有纺织、铜铁冶炼、金银品制作、陶瓷和造船等行业都有了迅猛发展。创建起了一个国泰民安的海东盛世……。

进入秋天之后,两位公主郎雅、胡雅与迟仁花、边仁花及侍女娟子、杏子、英子、香村等,还有唐女耕者又来到她们辛勤劳作数月,眼看就要丰收的时候,一场霜冻,把刚刚灌浆的水稻全部拍在水田地里了。

看到被霜冻打在地里的水稻侍女们娟子、杏子、英子、香村直哭:“这可如何是好?两位公主郎雅、胡雅和迟仁花、边仁花都白忙乎一年,结果颗粒未收”。

迟仁花、边仁花种植水稻的积极性被泼了头冰水。郎雅、胡雅公主莫名其妙地问女耕者:“这是怎么回事?”

“两位公主”一位女耕者莫名其妙的说道:“我们也没有碰到过这种事情,水稻长的好好的怎么会这样?真不知道能这么早就下霜了,我们哪下霜还早着呢?”

另一个女耕者几乎哭着说道:“你们这的霜来的也太早了呀?看来你们这根本不适合种植水稻?”

迟仁花、边仁花心想:看来我们这太冷,根本不适合种植水稻,近期回去马上向国王陛下禀报。她两又一想:这个水稻是不行了,仙子的籼稻行不行呢?想到这,两人泪如雨下:“那仁花公主你在哪?仙子、籼稻你们又在哪?”

郎雅、胡雅公主更是蒙头转向,这是怎么回事呢?不该下霜的时候怎么会下霜呢?你们不会完来两天?回去禀报国王,渤海国是种植不了水稻的?

这天,渤海国高王大祚荣在益寿宫办理朝政。太子大武艺前来跪拜、叩首禀报说道:“启禀父王陛下!”

国王大祚荣说道:“起来吧,什么事情这么慌张?”

“禀报父王,突厥被大唐所灭亡,突厥大部分编户逃到回鹘汗国”太子王大武艺说道:“也有相当一部分逃到我们渤海国。我们渤海国建国初期由于我们实力较弱曾短暂臣服于突厥。大唐王朝派秘史,不让我们接纳这部分百姓,并与我们联合共同消灭突厥国。而突厥国国王依野耶律也派使臣,却让我们放他们一条生路,并提起渤海国建国之前,他们如何帮助渤海国,如何帮助父王您的。不知父王有何旨意?”

“当年,粟末靺鞨族族部落也有八个部落虞娄部落、越喜部落、拂涅部落、铁利部落、……、我们只是粟末靺鞨族中的白山部落,主要生活在大白山一带,其力量极其薄弱,藩属国王朝以其雄厚是实力把我们驱除大白山区,在前有唐兵,后有藩属国的情况下,突厥给我们让道,放了我们一马;粟末靺鞨族部落、黑水靺鞨族等八部落营州城联合起事东奔脱离大唐,途经突厥之时,突厥国国王依野耶律又让道,叫我们顺利通过。因此,引起大唐对他们的不满。所以才有今天……”。

太子大武艺说:“突厥两次拯救了我们粟末靺鞨族族部落,因此我们也不能忘恩负义,不做不仁之人啊?不能让突厥国国王依野耶律寒心?”

“是啊!我们不能做不仁之人,要知恩图报,我们必须拉突厥一把。再说大唐王朝是中原霸主他们高兴打谁就打谁?他先把突厥灭了,那一天高兴回过头来再打我们……。”

“那我们必死无疑”,太子大武艺说:“所以我们小国、弱国要相互帮助……?”

“正是!不过大唐我们也得罪不起?”国王大祚荣继续说道:“得想一个万全之策,既不得罪大唐,又能保住突厥国,还依野耶律个人情,不能让别人骂我们‘不仁不义’。大武艺你好好想想,找出一个合理的办法”。

“是啊!比较难办?”太子王大武艺经过再三考虑之后说道:“父王陛下,您看这么办行不行?渤海国与回鹘国关系一直不好,他们一直在寻求和我们改善关系,更害怕渤海国把他们给吞并了,同时也在寻求渤海国对他们的庇护,因为回鹘国与大唐关系一直不是很好,大唐迟早有一天会消灭他们国家,现在的突厥就是回鹘国的前车之鉴。”

渤海国国王大祚荣问道:“依你之见?‘咳!’、‘咳!’、‘咳!’……,”咳嗽阻止了国王继续说话。看来国王他近来身体一直不好,一般的事情都是大武艺来处理,但是,今天的事情对渤海国太重要,桂娄郡王自己做不了主,才来请示国王陛下。

“太医?太医?”太子大武艺关心地问道:“父王,您是不是营州起事时的刀伤又犯了……?先躺床上休息休息?”

“给国王陛下请安”,太医进来给国王号脉后说道:“太子陛下,国王陛下是刀伤发作,需要休息静养”。

“大武艺,我倒在床上听你把你的想法说完”。渤海国国王大祚荣觉得此事对渤海国的处境十分重要,他必须亲自过问……。扶他躺下之后说道:“大武艺,你继续说说你的看法?”

“国王陛下、郡王陛下,微臣告退?”太医说完退了出去。

“依儿臣的想法:”太子大武艺看看父王目前还不打紧,于是继续说道:“渤海国派使臣与回鹘国建立了友好关系,让他们接纳突厥国国王依野耶律……”。

“回鹘国会同意吗?‘咳!’、‘咳!’、‘咳!’……”。国王大祚荣打断大武艺的话问道:

大武艺回答道:“应该没有问题,回鹘国接纳突厥,实际壮大其实力,又改善了与渤海国的关系,虽然得罪了唐朝,但无形中三国联合对一国,胜算在握,何乐而不为呢?”

国王大祚荣又问道:“之后呢?”

大武艺太子说道:“这之后,在明里我们假装把突厥族人打到回鹘国,实际把突厥族人送到回鹘国去。正好大唐王国的使臣在此,让他亲自看一看,他就会回去向大唐皇帝陛下禀报,这样就可以瞒过大唐王朝”。

“很好!就按你说的办”。渤海国国王听完郡王大武艺的回报心里十分放心地睡去……。

太子大武艺见父王听完他的想法后露出了微笑,并渐渐睡去,不想再打扰他,刚要退出,见父王喘息急促有点不对劲,他忙喊道:“快快传太医”。

太医没有走,就在益寿宫门口,当他听到太子大武艺喊他,他知道国王大榨荣即将驾崩,所以他没有离开,马上进屋,只见国王大榨荣指着床头的“海纳百传”字画,嘴中想说什么,可是已经说不出来了……。

太医告诉太子王大武艺说道:“渤海国国王大榨荣已经驾崩,您要节哀顺变。是不是传王后、各位王子、王孙、公主和各位王公贵族,顾明大臣前来……?”

“来人,把母后请来”。郡王大武艺说道:

渤海国王后柘琳来到益寿宫,见渤海国国王已经驾崩,于是问郡王大武艺道:“国王驾崩时只有你自己在场,难道你父王没跟你说什么吗?他没有遗诏吗?”

“我和太医在场,我在和父王谈论渤海国大事情”。太子大武艺一边想一边慢慢地说:“父王什么也没说?”

太医说:“国王陛下不停地用手指着‘海纳百传’字画”。大武艺恍然大悟。

王后柘琳完全明白国王大榨荣的意图,于是命令到:“把‘海纳百传’字画取下来”。

“海纳百传”字画取下来之后交给了渤海国王后柘琳,她看了看字画,见后面有遗诏。说道:“传我的懿旨,各位王子、王孙、公主和各位王公贵族,顾命大臣上王宫太极殿……”。

王宫太极殿之上,王后柘琳宣布:“渤海国之国王大榨荣已驾崩”。噩耗传来王宫之上一片哭啼之声……。王后柘琳展开遗诏念道:“国王诏曰:渤海国国王传位于长子桂娄郡王大武艺……。”念完遗诏,王后柘琳继续说道:“传我懿旨:渤海国国王大祚荣病逝,谥号大圣明武高王,遣使者告哀于唐朝,并哀告渤海国天下,举国哀痛之际,三日内禁止一切娱乐活动”。

依据渤海国新任世袭国王大武艺圣旨:六顶山寺院为渤海国王家寺庙,并由王家寺院主持选定王家墓地……。这一日,大武艺国王亲临六顶山王家寺院,安葬父王之亡灵。

六顶山乃海东盛国之渤海国,首都敖东之龙兴祖地。荣载之正觉道场,承泽于佛力加被,天象万千降瑞风调雨顺,渤海国国泰政隆……。

“阿弥陀佛!敖都王家寺院六顶山之正觉寺主持随缘法师迎接姗姗来迟,望渤海国国王大武艺恕罪,善哉!善哉!”随缘主持接到渤海国国王圣旨后,知道国王大榨荣驾崩,要安葬于此山中,需要做法事。今天带着寺院师傅在此恭候大武艺国王……。

但是有一位师傅,悟缘师傅抱病没有来,为什么呢?因为她已经融入到佛门之中,她已了断世间俗缘,悟出佛家真谛……。

大武艺说道:“海东盛世之缔造者,渤海国国王大祚荣病逝,谥号大圣明武高王驾鹤西去,有劳随缘法师在佛门圣地安顿其亡灵以告慰其一生英名”。

“渤海国之先王亡灵墓地已选好,请大武艺国王亲定?”随缘主持带其国王一行来到王家墓地,嘴中振振有词地说道:“渤海国国王、谥号大圣明武高王大榨荣之灵位示现于敖东正觉寺道场,降瑞于六顶山之上”。

渤海国国王、谥号大圣明武高王大榨荣之灵位安葬后,大武艺国王、柘琳王后、大野勃郡王、都利行、大钦茂、大信义王子,郎雅、胡雅、贞惠公主……。以及文武百官跪倒在高王大榨荣之墓之前,在哀乐之中哭声一片。正是: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同类推荐
  • 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

    历史的碎片:侧击辛亥

    本书为张鸣精选的一组历史随笔。作者以老辣笔法,独特另类的视角,触及晚清民国诸多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诸如皇宫之隐秘,女人之别样,君臣之分别,文人之脾气,军阀之脸谱,武夫之性格, “男人的辫子”,“洋人的胡子”,等等,构成一幅晚清民初的群像图,透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折射出历史深处所隐藏的秘密和真相。细细品读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般的故事,真切感受到了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更看到那纷扰世界中的另一番景致。
  • 重振大宋

    重振大宋

    一个金牌特工因为一次任务被人暗杀灵魂附身到一个南宋悲催太子赵竑的身上,面对内有奸臣当道,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外有北方宿敌金国频频进犯和蒙古国的虎视眈眈,他又该如何抉择与应对?蒙古南下,崖山之役是否重演?************************本书为架空历史小说,与正史多有出入,请谅解!
  • “史式谈史”:古来冤案知多少

    “史式谈史”:古来冤案知多少

    本书内设有“古来冤案知多少”、“兔死狗烹谈韩信”、“苏东坡的乌台诗案”、“揭开岳飞冤案的内幕”、“功成祸至说于谦”等十一个专题的内容。
  • 世界上下五千年7

    世界上下五千年7

    历史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其间浸润的腥风血雨,崛起与衰落,壮丽与悲怆,无不充盈丰富着五千年的世界文明史。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延续和发展;历史记录了人类的过去,更展示了世界的未来。当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接踵而来的人们观念认识的变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了。
  • 平罗史话

    平罗史话

    本书是宁夏地方史话丛书中的一本。平罗是宁夏北部古老的县域,从汉唐时的边塞要地发展为今天的鱼米之乡。历经沧桑,积淀了深厚的地方文化,本书按照历史脉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平罗的历史与文化。
热门推荐
  • 我不是坏人

    我不是坏人

    “你你你别过来我不是坏人。”轻笑:“你不是可我是啊!”
  • 半痴半醉半浮生

    半痴半醉半浮生

    她以为他会是永远的敌人,可是他说我等了你那么久,你却没有回头看我一眼。她以为他会讨厌我一辈子,可是他说一辈子那么长,他怕他没有办法再坚持。如果那枚戒指没有丢,可能他永远都不会出现在她的生活里;如果大妈死的那天她没有逃走,可能也就不会和他有任何交集;如果她能早日放下仇恨,可能故事也会改写;如果……可是他说他感谢她逃走,感谢和他发生了交集,感谢故事并没有改写。她只是淡淡一笑,在他耳边轻声说着:“谢谢你,让我遇到了你。”
  •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医养肾补肾速查手册

    中医养肾补肾速查手册

    养肾是健康的根本,肾好身体好。《中医养肾补肾速查手册》从本草、饮食、经络、运动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养肾的各种方案,以及常见肾病的对症防治与调养方法。三分治,七分养,中医养肾肾不伤。一书在手,养生保健,健康无忧。
  • 传奇猎魔人

    传奇猎魔人

    老者吁了口气,轻轻地合上了手中的古书,侧身拍了拍身边小女孩的脑袋。“马斯爷爷,这就结束了吗?”小女孩扬起稚嫩的小脸,眼中带着点点泪花,“猎魔人不会死的,对不对?”“当然了,我亲爱的阿妮雅……”老者慈祥的面容上露出缅怀的神色。“记住,猎魔人的传奇,永不完结。”这是一个猎魔人玩家穿越到游戏世界,书写属于自己传奇的故事。
  • 男神老公太高冷

    男神老公太高冷

    “不准碰我,不准亲我……韩相臣你做什么?说好的婚前协议呢?还能不能愉快地保持了?”“婚前协议?”某个男人魅惑一笑,满眼算计。“既然你也说了是婚前了,那就是过去式。顾暖音,难道你不知道,什么叫做夫妻义务?”他本性冷漠如斯,但是谁知道,骨子里面居然会如此热情如火外加不要脸?说好的相敬如宾呢?顾暖音觉得,自己一不小心,上了一条贼船!
  • 血月重现:魔族复兴

    血月重现:魔族复兴

    早在古时候,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血月当空,妖魔尽出,孤魂野鬼都汇集起来,增大了阴气,足以杀死一座城池的百姓。然而在五百年前的那次血月,却出现了七界中未曾有过的邪物。他具有人类的躯体,却长着猩红的双眸,尖锐的长牙。但其能够幻化人形。其以人血为食,那年血月,数十座城池被攻破。随后一名高人用生命才将此怪封印住。之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血月了。但,真的不再出现?……
  • 重生之恶毒女配从良记

    重生之恶毒女配从良记

    一场莫名其妙的车祸,让本是普通外卖员的顾呦呦成了某个豪门里千宠万宠的千金小姐。可惜金枝玉叶不好当!花痴,败家,脑残,三位于一体,这俨然就是个恶毒女配的标准配置!而更不好的也来了……“娃娃亲”的未婚夫?圣母型的白莲花情敌?比她还恶毒的女配角?靠——还让不让人活了?等到一枚足以闪瞎众人眼球的钻戒出现在眼前时,顾呦呦这样表示:其实穿越的生活还是挺美好的啊~
  • 飞行屋

    飞行屋

    一个普普通通的宅男,莫名其妙的穿越到飞行屋,妙妙书的世界。
  • 望仙

    望仙

    一个仙神尽陨的黑暗时代,疯魔遍布的大陆。一个穷三代的苦难少年。一次天灾,死里逃生,却不幸落入一位深渊恶魔的手中,正当世人恐慌命运将何去何从之时。饱受肆虐的世界,发出了最后的抵抗,于是大批自称获得修仙,异能之士,涌现局势混乱的风天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