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5500000034

第34章 岐沟关·君子馆(2)

当米信作为东路军一支,随曹彬东路军主力到达雄州之后,曹彬取涿州,米信去新城,两部分离。“新城之战”规模不大,却打得异常艰苦。最初,米信攻破了这座小城,斩首三百级。但不久敌众再次包围了新城。米信大军屯驻城里城外,漫山遍野的契丹精甲铁骑以一股撼人的气势向宋师迫来时,宋师有了退却。但米信独自率麾下龙卫将士三百人,死死地咬住来寇,坚决地定住,不退。契丹将三百人包围了一重又一重,四面射来的箭镞下雨一般。米信也张弓搭箭射杀临近的几个契丹兵。但他麾下的军士很多都已经战死。天色渐渐黑上来时,米信在连绵数里的契丹大营中,选中一个薄弱环节,手持一杆大刀,率领剩余的百余骑,大声呼叫着开始突围。一战,杀死敌人数十人。这时,曹彬已经闻讯,特意派来大将李继宣增援。接战后,在新城东北方向,将敌人击溃,斩首千级,俘获战马百匹。米信遂固守新城。

米信,也是奚人。年轻时就很勇猛强悍,江湖上都知道他箭术高明。当初曾跟随周世宗柴荣,作为亲兵征战。曾参与过著名的高平之战,因为有功升为龙捷散都头,这是禁军中的一部校官。太祖赵匡胤统领后周禁军时,就将他收在麾下,是太祖非常信任的心腹,一直充任武职,做到团练使级别的高官。太祖征讨扬州时,米信手持弓箭侍卫在太祖身边。一天看到有一来历不明的游骑迫近了乘舆,米信更不答话,弯弓射之,一发毙命。太宗征北汉时,他也有功,再升为节度使级别高官。

此人不识字,作风横暴,很多吏卒往往无罪被他鞭打。还贪财,他太太死后,要买地下葬,他竟随意挖掉他人的坟墓,占据地块为己所有。太宗淳化三年(992),有个家奴名叫陈赞,被他鞭打致死。陈赞可能犯有过失,但罪不当死。大宋有个突出的优良治理不成文法:遇到冤假错案,有说理的地方。陈赞的家属就气愤难平,于是上诉。朝廷的公正也在这里:不管告状者地位高下,有案子就调查。太宗从内心是喜欢米信的,在“雍熙北伐”中,他犯有“失律”之罪,是导致大军失败的原因之一,但太宗也只是给他一个短期降职的处分,不久又再恢复、升职。但是欺凌无辜不成。米信的案子交给了御史,一番审讯,米信供认。御史于是整理卷宗,还没有来得及上报朝廷,米信在忧惧中病逝。

不过米信忠于大宋,是真诚的。他在做马军都虞候时,他的奚族亲属大多在塞外。当时他哥哥的儿子米金从契丹辖境朔州来投奔叔叔,太宗知道米氏一家多在契丹,很感动,然后派遣米金乘坐驿站马车到代州,让他就在代州想办法迎回亲人,并调拨当地劲卒护送他们。但是敌人的边境守卫很严,寻常人物进出根本不可能。米金留在代州多年,也没有能够迎回亲眷。米信得知后,对米金很慷慨地说道:“我听说过一句话:‘忠孝不能两全。’我受国恩如此深重,正在思念如何杀身以报国,哪里还能再顾及亲戚啊!”说罢,冲着北方大哭一场,表示与北境诀别。并告诉这位侄子,以后不要再向有关部门提及此事。

岐沟关大雨

屯驻在幽州以北驼罗口(今属北京昌平)的萧太后,与耶律隆绪一起,集结了契丹主力,正在与涿州附近的耶律休哥会合。曹彬得报,决计尽快退回宋境,保全整军实力,等候太宗指令,再做安排。

契丹萧太后与耶律休哥会合后,赐给耶律休哥战鼓、军旗以及官印,让他督促诸将追击曹彬,自己带着草原主力一部收复已经成为空城的涿州。根据这个记录,甚至都不排除曹彬之所以弃守涿州,是为了避免萧太后的攻击。《辽史·耶律休哥》说,曹彬“凡四日始达于涿。闻太后军至,彬等冒雨而遁”。曹彬用了四天才到达涿州,但听说萧太后的主力到达,冒雨而撤退。

萧太后得到涿州后,即与耶律休哥对曹彬大军形成钳形攻势,意欲在夹攻中,一举击溃宋师。

五月初,曹彬东路军退却,抵达岐沟关。

此地在涿州西南三十里,当拒马河东岸,另有一条易水与之交汇。

宋师是退却中仓促迎敌,契丹是一直等待援军,打一场章法严明的有准备之仗。萧太后年轻,但器识不凡;耶律休哥沉稳,但直觉敏锐。这俩契丹人此际已经吃透了曹彬、米信。包抄中,战云密布,有一场大雨,曹彬感到了形势危急,于是采用了太宗“平戎万全阵图”的一个做法,将所有的辎重车、运辆车排列为方阵,以此遏制契丹骑兵的冲荡。

大雨,布阵匆促,将士们在慌乱中,也能感觉到主帅的慌乱。

耶律休哥在车阵之外另外布阵,对宋师的包围越来越紧。

夜半,雨停。曹彬、米信开始突围,组织起来的精甲骑兵荡开耶律休哥外阵的一个缺口,开始了悲壮而又仓皇的——退却。在退却中,十万宋军开始溃败,跟着主帅奔逃。

耶律休哥继续追击。

濒临拒马河上游的沙河,曹彬在此地集合了残兵,还有几万人,于是略略喘息,开始埋灶做饭。耶律休哥似乎特别善于在宋师用餐时发动袭击。他闻讯后,督促草原骑兵赶快展开攻击。宋师看到远处尘头已起,不敢交战,丢下饭碗,涉水而逃。一时间从河岸堕落水中的人畜互相践踏蹂躏,死者过半。以至于河水都是尸体,“沙河为之不流”。

显然,曹彬在这里又犯了一个错误,他应该至少在过河之后稍事休憩,那样就会赢得一点逃跑或退却中的主动,不至于追兵赶到再仓促过河,导致上万人的死亡。

宋师中的知幽州行府事、右谏议大夫刘保勋,他的战马陷在河岸泥淖中,无法出逃。他本来是准备接替幽州行政管理的,一旦幽州城被攻破,他就要进入府邸开始掌管幽州一应大小政务。他的儿子刘利涉,正在做开封兵曹,此役中负责督运随军粮草。父子常在一起。儿子发现后,尽力帮助父亲脱离泥浆,但越是拖拽,人马越是往下沉陷,最后,父子二人都陷入泥潭而死。

刘保勋是一个生性纯谨、熟悉吏事的老好人、读书人。他曾经跟人说:“我接受朝廷任命时,从未有过推辞;接待同僚时,从未有过失宜;居家过日子,积累钱财,从未超过千钱。”应该是个很温和很廉洁的省部级官员。他死后,听到的人都很痛惜。

随军的殿中丞孔宜也在拒马河上溺死。

但在这个危急关头,出现了战争史的奇迹。

大将李继宣

大将李继宣,一个并不为更多人所熟知的大宋将军,组织起所部精锐,与耶律休哥夹河而战,从河水西岸战斗到河水东岸。他的部队等于是逆向宋师而进。现在可以想象,当他在指挥部队“向前!向前!”时,两旁曹彬主力部队,都在“向后!向后!”——原来,他是在掩护主帅曹彬撤退。

史上没有记录他为何逆击契丹,但今天来分析,就应该是“掩护主力撤退”这个军事行动目的。瞬息万变的沙场形势,掩护主力是难度最大的军事动作;在主力溃散之际,逆向而上掩护主力,难度尤其大,但了不起的李继宣居然做到了;而且居然打退了耶律休哥,于是宋师得以突围而去。

李继宣,到目前为止,很像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英法联军后卫部队的哈罗德·欧文·安德鲁上尉。德军地面部队试图攻击敦刻尔克时,安德鲁上尉居然在十个小时的炮击之后,依然顶住并打退了疯狂德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他们的阵地钉在那里,德军无法通过,保卫了联军的撤退安全。甚至,侧翼友邻出现防卫漏洞时,他居然还抽调出三十六名英雄补充了这个可怕的漏洞,至少一个营以上的德军居然未能从此通过。联军退出欧洲大陆,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时间。安德鲁上尉为联军赢得了无比珍贵的时间。就在这一天之内,他掩护近七万联军士兵经由海峡撤回英国。

李继宣甚至比安德鲁上尉做得还要传奇。他在宋师败退中,独自率众顶住并打退耶律休哥一部之后,又发起近百里的战术追击,直至孤山(又作狐山,在今天的北京房山之南)。此一役,成为“岐沟关之战”中的奇异景观。兵败如山倒。但大将李继宣却组织起所部精锐,在“山倒”中,与耶律休哥的契丹精锐斗战,且毫无惧色,且越战越勇,且击退敌阵,且还能取胜,且发起追击。考人类战争史,能做到这一步的,实属罕见。

安德鲁上尉获得了极为珍贵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堪称允公允能。李继宣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除了被太宗破格提拔为崇仪使,又由贝州(今河北邢台)监军,升为易州(今河北易县)驻泊都监,赐钱五十万、白金五百两之外,最重要的是史上记录的这几十个汉字:

彬等收馀军,宵涉巨马河,营于易水之南,李继宣力战巨马河上,辽兵始退,追奔至孤山。

曹彬等收拾剩余的军队,晚上渡过拒马河,在易水南岸扎营。契丹来攻,李继宣在拒马河两岸与契丹奋战,敌兵开始退却,李继宣发起追击直到孤山。

这就是“青史留名”。

李继宣足以不朽。

大宋,不乏“常胜将军”,但都不是统帅级别的人物。药元福是第一个,可惜在宋初就病逝,党进、郭进也总是在战胜,史料中看不到战败的记录。太宗朝的荆嗣也是不败的猛将。李继隆也很出色,甚至独立击败过耶律休哥,但有一个记录,说他有一次畏葸不前,导致袍泽失利,所以不在“常胜将军”的名单里。也有些将军虽然多次失败,但最终反败为胜,也是一大特色。南宋张荣,曾从梁山泊退守到江苏泰州,在多次败退后,最终剪灭金兵上万人,为南宋的安全立下大功。这些都是坊间鲜为人知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李继宣就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常胜将军”,事迹比荆嗣还出色。他参与大小阵战数十场,从无有过败绩。拒马河上,反败为胜,是“雍熙北伐”中难得的一点亮色,足见这个将军不是凡人。据说他年轻时跟随太祖,曾被补为禁军中的右班殿直,那时只有十七岁。陕州(今属三门峡市)人来报,说当地老虎众多,常常伤人。太祖就命他往陕州捕虎,他居然杀死二十多只老虎,还活捉了两只老虎、一只豹子,献给朝廷。

顺便说,宋太宗真宗时,中原虎害猖獗,据《宋史·五行志》记载:太平兴国三年,果、阆、蓬、集诸州虎为害,派遣殿直张延钧抓捕,居然抓了“百兽”。不久七盘县又有虎伤人的报道,张延钧又杀七只虎上报。太平兴国七年,有虎入萧山县,庶民赵驯家被老虎伤害八口人。淳化元年(990)十月,桂州虎伤人,下诏遣使抓捕。至道元年(995)六月,梁泉县虎伤人。次年九月,苏州虎夜入福山砦,“食卒四人”,吃了四个士卒。真宗咸平二年(999)十二月,黄州长析村二虎夜斗,其中一只被另一只吃了一半。大中祥符九年(1016)三月,杭州浙江岸,白天有虎进入税场,巡检俞仁祐挥戈杀之。

所以李继宣杀死二十只虎,是可能的。

“京观”

曹彬第一次“还师境上”,大军回到雄州护粮道、取军需,然后又返回涿州时,在新城遇到契丹。李继宣不犹豫,当即与契丹展开遭遇战,一直到天黑,双发罢兵。回到营垒检查,他身上中了十处刀箭之伤,敌人的长剑甚至砍到了他的头盔。第二天接着昨天的战事继续斗战。当时的名将李继隆被契丹邀击,形势险恶,李继宣带领部下冲击敌阵,将李继隆救出。一路上,且战且行,最后夺取涿河,一直到涿州。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成为太宗、真宗两朝的名将,战功不俗。

“岐沟关之战”后,另有李继隆所率一部,没有溃散,整军而还。这在全军大败中,镇定部署,有效节制,独保一部,其风采,古来名将不过如此。非常可惜,李继隆如果在稍后发生的“君子馆之战”中,没有污点(容后表),他的武功就太完美了。

宋师余众奔向百余里外的高阳关(今属河北保定),丢弃的戈甲辎重不计其数。契丹将这些战利品堆积起来,像丘陵一般。

耶律休哥收拾宋师尸体,堆成山一样的模样。此举有说法,史称“休哥收宋尸以为‘京观’”。“京观”,是古来战事之后,胜利者炫耀武功的一种模式。一般将敌人尸体堆积,覆盖黄土,夯实,筑成塔状。有时,这些塔状“京观”就堆在道路两旁。由此可见,耶律休哥对大宋有骨子里的傲慢和藐视。战后,萧太后主持契丹封赏,他被封为“宋国王”。封赏之后,耶律休哥更提出一个大胆意见:乘胜侵略中原之地,直到以黄河为界。萧太后否定了他这个意见。

不久,太宗派出监军的宫苑使王继恩从易州奔回汴梁,太宗这才知道宋师东路已败。于是下诏,命田重进率领全军屯驻定州,潘美率所部返回代州,再命宿将张永德知沧州,宋偓知霸州,刘廷让知雄州,赵延溥知贝州。李继隆因为所部整齐未乱,转知定州。而曹彬、米信、崔彦进,入朝听命。

王继恩,是内侍行首,也就是宦官中的一把手。当初就是他在太祖病逝后,出宫来见还在做晋王的赵光义,拥立他做了皇上。所以太宗一朝对他很是信任,甚至还命他带兵打仗。用宦官执掌兵权,王继恩是宋初第一人。

田重进一部已经取得蔚州,接到太宗命令后,弃城,大将袁继忠殿后,整军而还。士卒中有在战斗中投降契丹的,这时闻讯,也纷纷逃回定州,田重进认为这些人回来晚了,要斩杀,袁继忠认为“杀降不祥”,田重进接受了他的意见。史称“幽州之役,唯重进之师不败”,三路大军中,只有田重进没有败绩。后来太宗任命他为马步军都虞候,禁军马军步军的总参谋长。这个职务过去由宿将张令铎担任,自从太祖“收兵权”后,至今已经二十五年,没有安排他人,田重进是第一次被授予此官。

将帅不和

要说说崔彦进。

“雍熙北伐”,此公乃是副帅,地位仅次于曹彬。他不像曹彬,有着克平南唐那样的骄人战绩,但他资历不浅。后周时,就立有战功,跟随周世宗柴荣平定瓦桥关,是最早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名将之一。太祖赵匡胤时,平定泽潞、收复淮南,崔彦进都是干将。到了太祖收兵权,将第一代老帅如石守信、高怀德等人的兵权收走之后,崔彦进等人进入大宋武装力量统领中枢,那时,曹彬还名不见经传。“高梁河之战”后,崔彦进出任关南都部署,从此以后,屡立战功。“满城之战”,他率所部悄悄绕出契丹背后,协助崔翰大败敌寇;“唐兴口之战”,他射杀了契丹太尉奚瓦里;而曹彬则一直赋闲在家,几乎多年没有参与战事。就像太宗第一次“乘胜取燕蓟”,没有合理安排大将曹翰,导致曹翰不满一样,这一次“雍熙北伐”,实在也是没有合理安排崔彦进,他也不满。主帅、副帅战略意见不合,崔彦进不服曹彬调遣。

说崔彦进“不满”,可有证据?

第一条证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以及多种史料)记载:“彬所部诸将,闻美及重进累战获利,自以握重兵不能有所攻取,谋议蜂起,更相矛盾,彬不能制,乃裹五十日粮,再往攻涿州。”曹彬部下诸将,听说潘美和田重进屡立战功,而我部手握重兵却不能有所攻取,于是诸将谋划议论各种建议出笼,有些议论都互相矛盾。曹彬不得已,再次带上干粮二次攻伐涿州。

这里说的“诸将”就应该包括崔彦进。理由,见第二条。

第二条证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雍熙北伐”失败后,曹彬等人回到汴梁,朝廷组织专案组,设立临时军事法庭,审查战败责任。专案组组长乃是翰林学士贾黄中,曹彬等人都到尚书省,一个个等待审讯调查。一个多月后,调查结果出来,贾黄中提供的报告说:

同类推荐
  • 战国一哥

    战国一哥

    这是一位变法图强的战国初期政治家,还是一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事奇才。他是战国时代唯一能够打败秦国夺得其土地并将秦国遏制在函谷关内的大将军。他一生中征战无数,在担任西河郡守期间率兵南征北战,为魏国夺取包括秦国在内的土地千里。他共与诸侯国军队大战76次,大胜64次,其余不分胜负,竟然没有一次败绩!他的《吴子兵法》在历史上闻名遐迩,在汉代甚至超过孙子兵法!而且,有证据证明他还是一位历史学家,与《左传》有扯不断的奇特联系……他是谁?战国一哥!
  • 五胡明月

    五胡明月

    当匈奴人(黄种人,夏朝遗民)在公元前五世纪终于整合了蒙古利亚所有的游牧民族并击溃了已经占领了整个欧洲和西亚的雅利安人(印欧白人),接着吞并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等二十六国的白种人,但随着时间的流失,新生的白种匈奴人占据了匈奴的上层,自称胡!单于遣使于华夏: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从此,匈奴与华夏的战争从未间断过:犬戎(属于匈奴)攻陷镐京,周平王无奈东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击败林胡,李牧大破匈奴,秦始皇收复河套,汉高组被围于白登,狼狈逃回,吕后只能委曲求全以待修生养息,汉武帝一扫前耻,不断击溃匈奴,但战争却一直延续到晋朝......西晋“八王之乱”后,华夏精锐殆尽,匈奴首先乘机发难,羯,氐,鲜卑,羌也随之作乱,“五胡乱华”拉开了序幕!而可怜的主角偏偏诞生在了西晋末,阴差阳错下只能不男不女的苟活着......谁来带领汉族走出灭亡?谁能再次阻止白种人的侵略?谁又愿意生在这样的时代……
  • 三国之第一猛将

    三国之第一猛将

    我是吕布,我来自三国。洪荒的凶兽冲击着荒原,无数的战士泣血沙场,翱翔的巨龙在天空肆意的咆哮,黑发狂舞的战奴仰天怒喝手撕金翅大鹏雕!白骨铸就的王座,我手持方天戟称孤道尊天下无双!十座至高无上的神座?终究有我的一席之地!
  • 无忌行

    无忌行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仗剑行走天下,与众多侠义之士结为生死之交。合力抗击强秦,拯救赵、魏诸国于危亡之中。
  • 三国之西方有豪强

    三国之西方有豪强

    三国时代是群雄云起,豪强丛生的时代,在这个乱世当中,北魏曹操、西蜀刘备、东吴孙权是时代枭雄中的翘楚,故而成就一番功名大业,然而,诸如马腾、公孙瓒、袁氏兄弟等诸侯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能够割据一方,利用时势造就自己,应当为人所尊敬,但是胜者王败者寇,人们大多不会记得这些失败者,除非,他们能够浴火重生,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小小的一个人的改变,即将改变这个乱世三国……
热门推荐
  •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汪精卫第1卷:公开投敌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 霍先生的妄想症

    霍先生的妄想症

    薛小颦通过相亲嫁给了霍梁。这个从骨子里就透出高冷与禁欲的男人英俊且多金,是前途无量的外科医生。薛小颦以为自己嫁给了男神,却没想到婚后才发现,这男神级的人物竟然有着极为严重的妄想症。对霍梁来说,他这一生,遇见薛小颦就算圆满。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异世傲天狂尊

    异世傲天狂尊

    神宠?美女?天赋?这三种我全要了!虚世界,实世界。虚实结合。看我海纳百川,天地任我逍遥!死了又如何?看我重生定乾坤!哦,有人说我很狂,我告诉你我的外号就是——异世傲天狂尊!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难道诸天神佛真的永生不死?和人何物,最后不都是一场空幻。天意弄人,又何必在意结果。告诉你,你不在意,我在意!
  • 八页

    八页

    《查理九世》同人作品,但主角是唐晓翼。不要在意所选类型,刚开始选的时候选错了,并没有失忆梗qwq注:禁止侵权
  • 一朝被蛇咬

    一朝被蛇咬

    这是一个混沌不堪的仙侠世界。这是一个万族林立的争锋时代。这是一个新世纪姑娘的女娲养成记……亲爱的各位小说爱好者,这本小说太慢热,后续会很精彩,小的只希望各位大大们能跟下去,感谢了
  • 倾语卿逸只如此

    倾语卿逸只如此

    那一次,她与他的擦肩而过,成就了他们的相遇。她在那时对他有了第一次的心动。又因种种的事情,他俩相遇了。第一次的见面,却是彼此对彼此的厌恶,他对她的百般刁难,被她那不服输的性格一一克服,竟让他对她有了不同的情感。后他放下自身的傲气,要向她表白时。“你说,我穿成这样,卿淼会喜欢吗?”她却满脸笑容的问他这个让他心碎的问题。“他会觉得好看的...嗯。”终于他迎来了追她的最后机会,对她说出了那藏在心底的话,她却冷冷的说道,“我不想再爱了。”
  • 霍乱门

    霍乱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彼岸花吶,我愿你安好!

    彼岸花吶,我愿你安好!

    彼岸花,红色的又名曼珠沙华。相传它是生长在黄泉路上的花朵,也是黄泉路上唯一的花朵。佛经记载“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有花不见叶,叶生不见花,生生世世,花叶两相错。有关于她的所有的传说,都是无比的凄凉。相爱恋人被上帝残酷无情的诅咒,情爱化作永远的相思。“相念相惜却不得相见,独自彼岸路。”一个少女靠在一棵大树上,望着这一片繁茂的曼珠沙华,眼中流露出无尽的哀伤,继而仰头看向天空喃喃自语:“秋天又到了。你现在又在哪呢?”泪水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 造化成道

    造化成道

    修真之道乃天下第一件大事,亦天下第一件难事。以其至大至难,古人皆谓之天下希有之事。是事也,非深明造化、洞晓阴阳,存经久不易之志,循序渐进者,不能行之。请看元天易的造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