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和父母有良好关系的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而且这些学生多数会成为有作为的人。
为什么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因为对待父母的态度不同,却有两种不同的命运呢?因为父母的经验是真金,父母的智慧是孩子终生受用不完的宝贵财富,具有“宝莲灯”的力量。家长要用自己的智慧为孩子燃起一盏长明灯,引领自己的孩子不断地走向成功。
在学习和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事。在这个大千世界里,只有父母能将自己的经验、教训、感悟到的人生真谛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的孩子。这些真谛就如同一盏不灭的明灯,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
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自强不息的父母,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孩子,用自己的体验引导孩子,用自己的关爱严厉地批评孩子。
人的成长是一个非常艰辛和复杂的过程,时时刻刻都有变好或变坏的可能。批评教育就是将“坏”变“好”。青少年在父母的帮助教育下,在提高认识后,变“不良”为“优秀”。
教会孩子“倾听”,是家庭教育的智慧所在。一个学会倾听的孩子,就是一个聪慧的孩子。
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的认识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都在不断地增强。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大约有90%的初中生有能力主动地接受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虽然这些信息有很强的片面性,但是,在孩子后期的发展中会逐步得到纠正。因此,家长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善于倾听他人说话,才能避免孩子自以为是,才能使孩子与他人和谐相处。学会听别人说话是一种非常良好的素质。
六、好孩子是“帮”出来的
很多家长无法理解青少年的巨大变化。
在观察中发现:家庭教育难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家长仍采用教育小学生的方法教育初二或初三的学生,家庭教育方法滞后。学生由儿童向青少年转变的速度太快、太迅猛,家长还没有反应过来,还没有来得及做好心理准备,青少年的种种问题就扑面而来,常常使家长措手不及。
如何教育自己上初中的孩子?下面介绍一些家长的方法和技巧:
(1)家长对孩子有较高的要求
对孩子的要求不仅是每次考试应该取得好的成绩,而且还应该在其他方面也做得比较好,如礼貌待人、诚实、多才多艺、举止大方等。
(2)家长对孩子很早就开始理想教育
给孩子勾画宏伟蓝图。孩子还很小时,他们就开始告诉孩子将来上某某大学,到某某国家留学,做某某一样的人等等。虽然这些要求有时压得孩子喘不出气,但是这些孩子在这种压力的鼓舞下,变得个个有出息。
(3)家长的关心非常细腻
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还关心孩子的其他问题,为他们分忧解难,如脸上的小痘痘,与同学相处的融洽程度,是否受老师批评或表扬等,孩子脸上有喜悦或愁容时,他们最先察觉。优秀的家长应经常能从孩子的脸上发现一些微妙的变化。
(4)家长主动为孩子的学习奔忙,并且从无怨言
只要听到对孩子成长有益的东西,就毫不犹豫地想办法给孩子弄到。非常关注好书或好题、好老师,或能帮助孩子拓展知识领域的第二课堂及活动等。不惜钱财,为孩子的教育积极投入。能经常主动地给孩子买书,不抱怨花钱,也不抱怨自己的辛苦。同时又用合适的方法使孩子明白,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5)做母亲的总能烧一手好菜,做父亲的总能说出一些让人惊讶、佩服的话
从厨房飘来的香味使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与父亲聊天的时候,孩子感到父亲懂得很多,非常了不起,这样的家长总能赢得孩子的心。这些家长说话不急不躁,声音平和,不看无聊的闲杂书籍,不看影响孩子心灵的书籍,不说粗鲁的话,不做粗鲁的事。
(6)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保持着朋友与师长的关系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开始由单纯的家长角色转变为朋友与师长的关系,能及时帮助学生调节独立意识,能主动帮助学生减轻因学习产生的压力。经常耐心地听孩子述说心里话,并帮孩子出一点小主意,或与孩子一起玩耍,很少因一点小事唠叨,常常表现出宽容大度。
面对考试失败,家长不是打骂孩子,而是帮助孩子找出失败的原因,帮助孩子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成功的家庭教育,使孩子拥有健康成长的环境。在这样父母的帮助下,孩子怎能不优秀呢?
当然,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学习成绩差的青少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习惯不好、毛病太多,更关键的是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
“差”是受到了不良习惯的影响,不良习惯阻碍了这些学生身心两个方面的健康发展,使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断地走下坡路。
青少年的可塑性极强,在初中阶段没有差学生的概念,更多的学生是由于没有成功的体验,对自己缺乏必要的自信,以致不能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父母是伴随孩子成长的老师。家庭环境中的文化背景、思维习惯、处事态度等都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我们可以在一个女孩子的身上看到她母亲的身影,在一个男孩子的身上看到他父亲的身影。人们常说:孩子就是父母的身影。
一个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背后,一定有一个不和谐的家庭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轻视老师对孩子的批评
每当遇到老师批评自己的孩子时,这些家长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说:“自己小时候也就是这个样子,自己也挺不错。因此觉得老师小题大做,有时会觉得老师多事。这些家长当着老师的面,表示一定会严加管理自己的孩子,可是出了老师的办公室,立刻安慰孩子,不痛不痒地批评两句,结束了请家长的场面。
这种家庭教育的结果:使学生渐渐地失去老师的管理,随后渐渐失去家长的管理。
(2)轻信孩子
每当遇到老师批评孩子时,有些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我用自己的人格保证,我的孩子绝对不会这样!
这种家庭教育的结果:不仅使学生失去了认识错误的机会,而且失去了家长与老师共同配合教育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敌视老师,以致无视老师的管理。
(3)面对自己的孩子无可奈何
有些家长了解老师的苦心,也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更多的帮助。但面对孩子的困难又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总认为自己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面对孩子在成长中出现的问题表现出了无可奈何。
这样的家庭教育的结果:经常是老师说老师的,孩子仍然还是老样子,看不到学生的良好转变。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既不能过于自信,也不能过于自卑,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请每位家长相信:你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我们的一切付出都是有意义的。
七、引领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讲许多的故事。一个故事一种精神,一种精神一股力量,一股力量就使孩子前进几大步!
(一)苹果的故事
某女生上了高中后,深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但她是一个很要强的学生,不轻易认输,因此她始终坚持。可是各种各样的困难仍然干扰她的意志,因此,她选择了心理暗示的方法帮助自己树立信心。她将自己最爱吃的苹果放在眼前,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坚守理想。最后,这个女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这个女生胜利了,她成功地战胜了自己的弱点。这个故事非常平淡,没有感人的情节,但却能震撼听故事人的心灵。它告诉我们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一切贵在坚持。
与孩子的每一次交谈,父母都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传授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引领他们学会体验成功、感悟人生。
人有了精神,就可能成为强者。滴水可以穿石,原因就是每一滴水的目标一致、方向一致、力量一致,这就是一种精神的力量。
父母脑海中的故事只要讲得恰到好处,就会使一个看似平常的故事让听者为之心动。
(二)成功者的起步
在很多时候,树雄心、立大志的人很多,但能取得最后成功的人数并不多,就像刚开学时,学生制订了一大堆计划,却难按计划付出努力,使自己变成了一个常立志的人。这种现象说明学生缺少的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
培养孩子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就是引领孩子走向成功的过程,这个培养过程可以贯穿在以下的细节中:
(1)从今天开始,踏实做好每天的事情
虽然一天有24小时,但是属于自己支配的时间只有8小时左右。在这8小时中,除去吃饭及路上消耗的时间,剩下来能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只有4~6小时左右。若每分钟写16个字,4个小时中一动不动地写,也只能写4000字左右。若是再有其他事,能动手写的东西就不多了。在更多的情况下,这仅有的几个小时也常常被一些琐事干扰,不能得到完全的支配。因此,帮助学生懂得珍惜今天的时光,抓住每时每刻,才不会失去更多成功的机会。
(2)要变懒为勤,做好付出辛苦努力的心理准备
懒,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弱点。懒得学习、懒得工作、懒得做事情是人之常情。懒,让机会悄悄溜走;懒,让自己成为失败者。但是克服了懒,也就克服了人性的弱点,变懒为勤的人是一个战无不胜的人。
如果你的孩子能够感受到他(她)的学习比别人辛苦,他(她)的学习时间比别人多,那就意味你的孩子比别人付出的劳动多,你的孩子就正在超越自己,超越自己的人一定会超越别人。
(3)学会反思
一个会反思的人,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才会拥有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初中生已经拥有了反思自己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到了初二显得尤为突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中,大部分学生不仅能较为准确地反思自己的行为,而且还能或多或少、或早或晚地领略到自己对人生的体验。一个人的反思能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远远超过老师的教导、家长的唠叨。当学生能够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反思每一次体验,就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发展的方向,这对自己一生的发展都会有莫大的好处。
(第二节)学点教育孩子的知识
教育人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孩子是家庭的财富,更是国家的财富,作为家长,认真思考如何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以及在成年后有所成就的学生,他们的家庭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父母感情好,并且父母本人都很好学。他们对孩子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不会轻易地做出独断的决定。家庭学习氛围浓厚,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谐融洽。这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家长应该学点家庭教育理论,以帮助孩子获得快乐、健康成长的人生体验。
一、WIIIFM教育法
WIIIFM的英文意思是What is in it for me ?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我能获得什么?
WIIIFM教育法就是指在“一个大杂烩”式的学习、生活与社会交往中,使受教育者能够明白怎样才能使自己获得自信,获得成功的体验,并拥有自我教育的能力等。
任何一种活动都蕴含着学习的行为,都可以成为接受教育的契机。
当我们的孩子面对一个或一类信息后,能够对它作出合理的反应,这种教育才是有效的。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学会从一件小事情、一个故事、一个言行中,获得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使孩子明白做最优秀的自己必须不断地学习。
WIIIFM教育法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帮助孩子感悟生活
当青少年能够感悟生活,就意味着学生接近了生活,从而使学生能直接体验到生活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将学校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完成知识学习与人品德的培养。
(2)帮助孩子获得快乐成长的体验
在青少年中我们经常看到厌学这种现象。原因是青少年在这个年龄段,看不到学习和接受教育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看不到今天的学习能给明天的生活带来什么意义,看不到现在拥有的知识能为明天创造什么财富,对自己缺乏自信。教育与实践的差距,使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与现实生活脱离,使青少年产生迷茫感。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约有80%的学生无法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他们看来,学习和接受教育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基于此,家长有责任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使他们逐渐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获得充足的自信。
(3)使孩子从多方位、多角度获得成功的体验。
成功是每个人的心愿。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并通过兴趣的培养使孩子拥有技能,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这种体验会像兴奋剂一样激励孩子进一步学习。如有些学生对画画感兴趣,有些对音乐感兴趣……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及时培养,不仅使他们的兴趣发展为特长,而且使特长成为自信的基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家庭教育中的“五忌”
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要做到正确地“爱”孩子并不容易,不少家长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存在一些盲点。所以,面对青少年的教育,家长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忌只关心分数,忽视心理疏导
家长总喜欢把学生的考试成绩放在第一位,以成绩的好坏评价学生学习的努力程度。其实,当学生进入到初中阶段,成绩的好坏不仅靠平时的努力,还需要不断地开拓思维,换句话说,小学阶段只激活了大脑的40%,到了初中通过各种学习内容,要继续激活20%。初中阶段的学习,不仅是对具体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开发左右大脑的潜力,使大脑对信息的反映更加准确、快捷。在这个过程中,成绩的高低只是阶段性的训练结果。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大脑不仅对知识作出反应,其内心世界对自己的影响也日益强大起来。因此,家庭教育中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要更多地关心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2)忌只重视物质刺激,忽视精神教育
很多家长知道多表扬、多鼓励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但是却忽视了精神教育。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勤奋刻苦等优秀品质的培养,是学生一生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但是我们的家长由于疼爱自己的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罪,怕听到孩子叫苦叫累,所以只要孩子有一点点进步就大加鼓励,长久下去,奖励的数额越来越大,同时也使物质的鼓励越来越不奏效。因此,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使孩子明白有些进步是理所应当的。
家长在掌握鼓励的最佳方法和最佳时机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使他们更多地获得精神上的滋养。
(3)忌只给予孩子爱,而忽视孩子的感恩教育